中班音乐活动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中班音乐活动范文

中班音乐活动

中班音乐活动《小树叶》 广西容县第二幼儿园 冯宇 最后修改日期:

活动前评析: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中班组根据适应性发展课程,开展了本月主题《枫叶红了》教育教学活动。由此我选择了音乐活动《小树叶》。这首歌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生动有趣。《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要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绪体验。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特此把情感教育定为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激起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歌曲中的不同情绪,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感受秋天的美丽。 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激起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感受秋天的美丽。 活动内容:中班音乐活动《小树叶》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情景,开展关于落叶的谈话。 2.小树叶头饰每人一个。 3.录音机、音乐磁带、电子钢琴。

活动课程实录:

一、儿歌表演《小树叶飘》引入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进入活动室:“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头顶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肩膀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膝盖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小脚上。”

二、练声:小树叶沙沙沙。

1.教师:“小树叶的舞蹈跳得真好看,谁能告诉我,小树叶从大树上飘落下来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幼儿:“小树叶从大树上飘落下来,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2.教师:“小树叶沙沙沙的声音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3.幼儿练声:小树叶沙沙沙。

三、初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

1.完整欣赏歌曲。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学习歌词。

教师:“秋天来啦,请你仔细听听,小树叶会做些什么事情?”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秋天来啦,小树叶为什么要离开大树妈妈?它离开大树妈妈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害怕呢?”

幼儿:“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是为了让妈妈保持身上的水分,天气干燥的时候不会干枯。”

幼儿:“有些小树叶很勇敢,离开大树妈妈不会害怕;有些胆小的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会感到有点害怕。”

教师:“大树妈妈的小宝宝都离开了,它会不会感到很孤单?”

幼儿:“不会,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大树妈妈又长出许多许多的新树叶宝宝了。” 2.欣赏歌曲第一段。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作品。

教师:“你担心、害怕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尝试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或用语言来表达。 3.欣赏歌曲第二段。引导幼儿表现出坚强、勇敢、积极的情绪。

教师:“你高兴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尝试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或用语言来表达。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

1.教师弹琴,幼儿整首跟唱歌曲若干次。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情感变化,大胆表现出歌曲中的不同情绪。

教师:“第一段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很担心、很难过,我们用连贯、轻柔的声音来唱好吗?”

教师:“第二段小树叶很坚强,很勇敢,声音要响亮些,欢快些。” 2.教师根据幼儿掌握歌曲情况,分句指导幼儿学习。

教师:“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教师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四、即兴表演歌舞:《小树叶》。

教师:“你喜欢勇敢的小树叶吗?让我们来做勇敢的小树叶,一起唱歌跳舞吧。”

区角活动:1.活动区投放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供幼儿观察,了解并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点。 2.投放小树叶头饰,供幼儿自由游戏。

教师自评:整个活动教师比较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思路清晰,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能不断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并大胆表现出歌曲中的不同情感。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唱出来,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熟悉程度,也让教师了解了幼儿掌握歌曲的情况,而且自然地分句、有重点地进行教学,较有新意。

园长点评: 教师运用了欣赏法、示范法、启发引导法,通过提开放式的问题给了幼儿一个较大的思考空间,让幼儿回忆自己害怕和勇敢的情感体验,从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作品。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树叶、树妈妈的内部心理活动,探索思考什么样的歌声适合体现该段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幼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突出了重点,为解决难点做好准备。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在尊重幼儿想法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把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音色、节奏、音量、情绪等表现出来,这样,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陈健平

美术活动:《快乐的小鱼》

最后修改日期:

活动前评析:《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小小班幼儿无论是绘画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依据这一特点,在设计活动时,充分尊重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将动作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

活动目标:1学习用浆糊粘贴“鱼”,发展其手眼协调能力。

2学习画圆,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圆。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活动内容:《快乐的小鱼》

活动准备:1用广告纸剪好的各种小鱼若干。 2浆糊、蜡笔、毛巾若干。

3电脑课件内有海底世界的图片和哭的声音。 4范画一张、每人一张画有水草的画纸一张。 活动课程实录:

一、创设情景(带幼儿参观海底世界的场景)

老师带着幼儿到海底世界参观(出示课件)问海底世界里有什么?(鱼、水草)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鱼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动。

二、教师讲解示范

1、电脑发出哭的声音。老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谁在哭?为什么哭呢?” “原来小鱼想到海底世界去玩,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2、老师示范粘贴鱼。

(1)、老师示范讲解如何将小鱼送到海底世界。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把它送到海底世界吧!(老师将小鱼贴到大海里)哈哈,到海底世界的小鱼可开心了,这边游游那边游游,还有没有哭了呢?

3、看课件,老师:“你瞧,你瞧,小鱼们在干什么啊?”(吹泡泡)

4、教师在画面上画泡泡

老师:“小鱼高兴地吹泡泡了”。示范讲解添画泡泡。 “ 对了,小鱼小鱼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小鱼小鱼吹泡泡,大大小小”。

5、老师:老师,只送了几条鱼去海底世界玩,可是它还有许多伙伴没去呢,它希望我们再来帮帮它的忙,把它的伙伴都送到海底世界,你们愿意吗?

6、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把小鱼贴在老师准备好的画面内,粘贴金鱼时鱼可以在不同的方向贴。全部小鱼贴好了才添画泡泡。

7、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多画些泡泡)。

8、将作品布置成展览馆,一起欣赏海洋里的小鱼。 区角活动: 教师自评:孩子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整个教学活动较轻松地完成,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按要求操作,都能独立完成一幅作品,而且完成的效果也不错,本节活动效果较好。教学目的达到。 园长点评:教师在这个小班的美术活动设计中,尊重幼儿爱游戏的特点,使美术活动多样化、游戏化、活动化。活动设计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实景、实在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神,巧妙的利用故事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毫无顾忌地涂抹挥洒,充分体验在美术活动中的成功和快乐。 可爱的小蝌蚪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幼儿园小班教师熊方玲 最后修改日期:

活动前评析: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因此我选择了幼儿所熟悉的油画棒和水粉颜料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油水分离画---《可爱的小蝌蚪》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用油画棒画小蝌蚪的同时感受油水分离画的特殊效果,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1.学习用油画棒画小蝌蚪。 2.感受油水分离画的特殊效果。

3. 对不同的绘画形式感兴趣,乐于参加绘画活动。 活动内容:小班美术:可爱的小蝌蚪(油水分离画) 活动准备:1.在自然角里提供小蝌蚪让幼儿观察。 2.人手一盒油画棒,每组一盘蓝色水粉颜料、底纹笔、图画纸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及抹布若干。 3.画有青蛙妈妈图案的大的铅画纸一张,青蛙妈妈的图案。 活动课程实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在铅画纸上画小蝌蚪。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油画棒”),那老师是用什么画的水啊?(引导幼儿说出“蓝色水粉颜料”),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水粉颜料刷在油画棒画的画上并没有遮盖住底下的画)很神奇是吗?老师告诉你们:这种先用油画棒画出小蝌蚪,再用水粉颜料刷在上面,互相不相容,这种画叫油水分离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油水分离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油水分离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黑色的油画棒在铅画纸上画出一个圆,然后把这个圆涂上颜色,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油画棒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 (3)讲解水的画法(刷水粉颜料)。

a.教师示范:先将底纹笔蘸上蓝色水粉颜料,再将笔头在颜料盘边上轻轻的挤压一下,使笔上的颜料不要太多,然后将笔竖起在铅画纸上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一定的顺序刷颜料,注意中间交界处不要留白,边角也要全部刷上。

b.请一名幼儿练习刷水粉,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

(评: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妈妈的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 指导他们注意刷水粉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评: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评: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 区角活动:一节集体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创作小蝌蚪的热情,我在美工区里继续投放相关材料,在区域活动时间组织幼儿继续用油画棒创作自己喜欢的小蝌蚪形象,进一步感受油水分离画的特殊效果,体验不同的绘画形式。

教师自评: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园长点评:本次活动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各环节层层相扣,逐步分解重难点,让幼儿顺利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让幼儿在学习用油画棒画小蝌蚪的同时感受油水分离画的特殊效果,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参与2010年江苏省优秀教育活动设计大赛获一等奖。

第二篇:中班音乐活动

中班音乐活动《小鸭嘎嘎》

王菲菲

目标:

1、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喜欢小鸭子,学习歌曲中小鸭子勤劳独立的优点。

重点:能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间奏时值,正确接唱歌曲。

过程:

一、律动《小小鸭子》。

二、发声练习:师:小鸭子们好!幼:王老师您好!

三、激发幼儿学习歌曲兴趣,熟悉歌曲内容。

1、谈话:刚才那只要鸭子可爱么?你们喜欢它么?还有一只小鸭子也很可爱也很勤劳,关于它还有一首歌呢,你们听!

2、播放歌曲视频,幼儿欣赏。教师提问:小鸭子觉得肚子怎么了?去干什么了?它用别人帮助了么?用歌中的话回答。

3、幼儿边回答边出示图谱。

四、学唱歌曲。

1、看图谱,和幼儿一起边说歌词边拍节奏。

2、教师范唱歌曲,注意小鸭子叫声后的停顿。

3、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五、编动作表现歌曲。

1、师:你就是可爱勤劳的小鸭子,咱们边唱边玩吧!看视频,幼儿起立,边唱边随意做动作。

2、教师提问:你刚才肚子饿了是怎么表演的?不喊爹,不叫妈怎么表现?自己捉鱼虾呢?请幼儿上前做做动作。

3、幼儿再次上前表演。

4、分组表演。

六、做安静音乐游戏,《红公鸡》幼儿放松休息。

七、师:小鸭子们都累了吧,我们回班去喝点水吧。幼儿顺序离场。

第三篇:中班音乐活动

艺术活动:鞋匠之舞(打击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学习打节奏。

2.能够根据老师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

3.感受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喜欢打击乐。

【活动准备】

音符的图卡、手鼓一组、响棒一组。

【活动过程】

1.节奏问好。

师:小朋友,早上好。

幼:老师,早上好。

2.初步感知音符宝宝的时值。

(1)教师用故事引出ta宝宝,titi宝宝和ta-ang宝宝。

(2)在故事中复习巩固音符节奏。

教师:小兔子一口一口的吃萝卜,啊摁!啊恩!ta!ta!这时候大灰狼走过来了,ta-ang!ta-ang!小兔子看到大灰狼赶紧跑!titi!titi!(引导幼儿用身体各部位进行节奏练习)

3.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1)完整感知音乐。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等会请小朋友来告诉我,这首歌曲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哪里比较快?哪里比较慢。

(2)教师跟着音乐讲述鞋匠之舞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乐句。

(3)听音乐做身体乐器的练习。

4.介绍乐器宝宝。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边有一些乐器宝宝,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1)介绍手鼓宝宝: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我们跟手鼓宝宝问个好吧。手鼓像哪个音符宝宝在走路?(身体乐器练习)

以同样的方式介绍响棒。

(2)按乐器种类分成三组。

师:老师把这些乐器分成了三组,小朋友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乐器,拿上乐器,坐到那一组。

(3)乐器打击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拿着乐器宝宝,一起来打节奏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小朋友们要认真看老师的手势,到你们那一组的时候,再拿起乐器宝宝进行演奏,如果,还没有轮到你们,要怎么做呀?(让乐器宝宝休息)。是的,现在,请小朋友们准备了。

5.听音乐演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会演奏乐器了。真棒!给自己鼓鼓掌吧!现在,我们要开始跟着音乐来演奏乐器啦。演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是的,要注意看老师的手势,轮到你的时候再开始演奏,没有轮到你的时候,要让乐器宝宝休息。

(演奏2——3遍)

6.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跟乐器宝宝玩得真开心呀,今天我们先玩到这里吧,下次我们再和乐器宝宝再一起玩一次吧!跟乐器宝宝说再见。

第四篇: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一:中班音乐《小乌龟上山坡》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小乌龟上山坡》活动反思

《小乌龟上山坡》这首歌曲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易懂,讲述了小乌龟不怕疲劳、坚持到底爬上山坡的故事。在这个活动里我制定了两条目标,第一是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力度演唱歌曲。第二是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小乌龟克服疲劳、坚持到底的意志行为。

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法。通过图示,一方面能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另一方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保持对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唱歌曲,大部分幼儿能看着图谱跟着琴唱歌。在最后的游戏环节,我引导孩子们亲身去扮演小乌龟,体验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孩子们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情境中。但孩子们虽然爬得很累,明白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却没有将小乌龟坚持到底的这种意志品质迁移到自己身上。

在活动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对于音乐活动,需要教师有较好的音乐素质。教师必须要对歌曲吃透,从范唱开始,就要表现得优美,使幼儿喜欢听、愿意学。在学唱歌曲时,不论教师的回应、清唱、一举一动都应该与歌曲相符,是课前精心设计和熟记的。这样,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节奏感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歌曲。那么,我在这方面做得是欠佳、不到位的。

评课时,众老师给的意见对我有所启发。其中,俞老师提到:音乐活动注重欣赏,首先要让孩子有美的感觉,他们喜欢了才愿意学。俞老师将我的两次音乐活动做了对比,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欣赏不足。孩子们都没怎么听歌曲,就已经要求孩子学了,这是有违孩子学习特点的。

我反思后认为,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二:中班音乐活动及反思>>(884字)

中班音乐活动:鞋匠舞(上官英)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能随音乐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并自由结伴表演。

3.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已看过鞋匠修鞋

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集体和个别结合

二、学习歌曲

1.回忆鞋匠的工作。

鞋匠是怎样修鞋子的?(针线缝、敲钉子等,同时幼儿学一学动作)

2.教师清唱歌曲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能有节奏地说出歌词,并作相应的动作。)

幼儿完整地跟唱

3. 引导幼儿巩固演唱(我们一起来做鞋匠,做一双什么鞋?)

幼儿唱完后问一问,你的鞋子怎么样?

三、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

1.幼儿看图谱,提问:做鞋匠先要干什么?

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

2.幼儿找到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跳《鞋匠舞》

教师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鞋子?

反思:我是在早晨临时决定请中班年级组教音乐的老师来听课的。课的基本结构我也思考了一下:为了在一个教时内完成歌唱和韵律这两个活动,我制作了一个图谱,帮助孩子来感受节奏,记忆歌词,学做动作。但是“鞋匠”的形象孩子们不熟悉,也不知道鞋子制作的方法及过程。上网找图片也没有,而且光看图片,孩子们也感受不到“鞋匠”在做鞋时用的力度,以及“鞋匠”的快乐,如果和录像就好了。最后,我决定带孩子去看修鞋匠的工作。在修鞋摊上,在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孩子们看到了修鞋的工具(榔头、剪刀、针线、鞋钉等)和修鞋的工程,感受到了修鞋师傅修鞋时用的力度,我想这对孩子学习歌曲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整个活动是按照我的思路进行下来的,很多孩子很投入,而且学得也很快。但我很累:一个活动放开来后,要使孩子们加快安静下来,我要讲很多遍。这是一个习惯和常规问题。同时,在语言的引导和组织上还有所欠缺。

音乐活动就是要让孩子感受音乐,音乐的元素要重一些,可今天的活动太过形式化了,为了尽快完成下一个目标,对于歌曲的把握,我自己感觉孩子们还没有完全达到目标,如:如何欢快地演唱这首歌,表现“鞋匠”的心情,如何引导孩子在“拉拉拉拉叮叮叮”时表现“鞋匠”在用力等。把本活动改成两个课时,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三:中班音乐《办家家》活动反思 >>(370字)

本次活动是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与以往活动不同的是,它是说、唱互动。

这首歌小朋友很喜欢,并且很快就学会了。

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谈谈自己喜欢的游戏,从而引出“办家家”这个话题,然后让幼儿想想、说说他们玩办家家时的游戏。在他们讨论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还根据歌曲旋律进行哼唱,改变传统的歌曲教学方法,这既将歌曲形象的融入了游戏,也是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准备。

这首歌曲中间的说唱部分,是最令幼儿兴奋的部分,孩子们用歌声唱出了当“爸爸妈妈”的喜悦之情,也用动作表现了歌曲中的说唱部分(炒菜的姿势)。在学唱歌曲时,幼儿的兴趣非常高,还能自发地做一些相应的动作,学的非常的投入,整个活动气氛比较活跃。

活动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在炒菜这一环节,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炒菜的姿势,这样更能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氛围,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四:中班音乐:好朋友 活动反思>>(603字)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充分的听音乐,充分的感受,这样给歌曲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过感受音乐,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心情,这是个进步,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这一点我利用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决,在歌唱过程中,我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诉孩子,和我拉过勾勾的人都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了,这样一来,激励了其他没有被我拉过勾勾的孩子,大家是在开心的过程中学会的,因为每个人在学会歌的同时,都和老师成为了好朋友。

在活动中遇到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我会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归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学唱的过程当中,我深入孩子中间和他们拉勾勾的时候没有想到要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只是和学生简单的拉了几下,如果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则能够渗透到音乐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

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孩子学会了许多知识,学会了一首歌曲,能自己根据生活经验来创编动作,上了一节有趣,活泼、开心的音乐课。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总结不足,发扬优点,不断的提高自己。

第五篇:中班音乐活动:郊游

活动目标:

⒈理解歌曲ABA结构,感知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⒉学习用跳跃、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我和朋友去郊游,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⒈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一起去郊游,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郊游吗?郊游就是出去旅游。那现在就请你邀请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游吧。 ⒉(播放歌曲磁带),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手拉手,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⒈有许多小朋友也手拉手去郊游,我们来听听,小朋友们去郊游看到了什么?(完整听歌曲一遍)

⒉小朋友们是怎么去郊游的?他们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知道什么叫锦绣?(锦绣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⒊出示图谱,理解歌曲。

⑴我把这首歌曲画了下来,请你们看着图谱再来听我唱一遍歌曲吧。(范唱。) ⑵你们看懂了吗?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请幼儿说一说)

⑶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把小朋友们出去郊游的事一起来说一说。

⒋刚才你有没有听出来这首歌曲有几段吗?(三段)哪两段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那这首歌你觉得哪里是很快乐的,唱起来应该是跳跃、活泼的,哪里听起来是很优美的、温柔的,唱起来应该是轻柔的、缓慢的? ⒌第一段和第三段讲了小朋友去干什么?(郊游)那去郊游的时候心里怎样?(高兴、开心等)那我们唱的时候该怎么唱?用很欢快跳跃的声音唱。

⒍那中间第二段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欣赏景色的时候我们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那我们唱的时候也要慢慢地,用很优美的声音演唱。

⒎带领幼儿一起轻松欢快地演唱,感受与朋友一起郊游的快乐情绪。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⒈教师带头以邀请游戏的形式,连续邀请幼儿手拉手地边唱边表演。每增添一个幼儿,歌曲就重复唱一遍。

⒉请四名幼儿带头。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赶紧再邀请一名幼儿,手拉手边唱边走。不断反复演唱这段歌词,知道所有幼儿均被邀请到。

⒊请幼儿两两结伴,共同演唱歌曲。

上一篇:医院行政职责范文下一篇:抑郁症焦虑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