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刚入园教育笔记

2022-08-29

第一篇:小班刚入园教育笔记

刚入园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培养

人在生活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好的习惯能成就大事业,而坏的习惯能毁掉人的一生,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正是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应该不放弃对孩子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

我这学期带的是刚入园的小班,对于他们来说适应环境比较困难,总挂在嘴边的便是“回家”、“找妈妈”,一天当中情绪最好的时刻就是晚上吃完饭,等待父母接自己的时候;最愿意看到的场景是自己的妈妈站在班的门口;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妈妈拉着自己的手往外走。每每这个时候妈妈总会跟孩子说,“跟老师说再见”,所以“再见”这个礼貌用语孩子很快就接受了,并成为习惯,每每离园时都会跟老师摆手说出这个词,而反之早上来园能问老师好的却没有一个。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早上是孩子来园时刻,是即将离开自己父母的时刻,孩子情绪不好,同时又影响了家长的情绪,有的家长明智,为了减少彼此的分离焦虑能做到将孩子放到班中马上头也不回地走了,而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自己也恋恋不舍迟迟不能放下手中的宝宝,造成彼此都处于分离焦虑状态,但不管怎么说,都造成了忽视教师的存在,我很理解这种现象,慢慢的、运用各种方式使孩子摆脱分离焦虑后,孩子能处于高兴状态来园时,因为没有养成早上问好的习惯,造成孩子默默地走进班,而家长悄悄的转身离去。想想早上问老师好,这种习惯是否有价值、有必要养成吗?

我再三地考虑还是认为“早上问好”这个习惯的养成很有必要的,早上的问好不光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拉进孩子与教师间,家长与教师间感情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孩子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后,我利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讲出了平时发生的事情,用对比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孩子在故事中明白早上来园要问老师好,并且我用情景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反复的练习“老师好,老师早”这句礼貌用语。自此以后,每天早上我都有意识的站在门口,面带微笑迎接每个来园的幼儿,总是第一时间的先问“xx好”,起初孩子还是不作声地走进班,我想可能是孩子不好意思说,或忘了怎么回答我,我没有气馁,而是主动问孩子“你该说什么呢?是不是也该问老师好呢?”经我提醒,大部分孩子都能说出“老师好”,这时我笑着摸摸孩子的头,并及时给予表扬“xx真有礼貌”,并在吃完早饭的过渡环节中对那些能在老师问好后自己也能问老师好的幼儿点名给予表扬,加强孩子这方面的意识。

我的行为不久就产生了效果,不光影响到了孩子,也同时影响到了家长,家长在送孩子来园的时候,老远看到我就小声地提醒自己的孩子“快说老师好”,有的家长甚至以身作则,自己先主动问“老师好”,每当这时我都除了给孩子报以微笑并加之表扬外,对家长我也同样的报以微笑,这种简单的一笑使我与家长拉近了距离,简单的一笑让我与孩子拉近了距离。

逐渐的我们班的孩子有了明显改观,一个个开始变得大方起来,在上楼的时候远远看到我就大声地说“老师早”,并且快乐的跑进了班中。小小的问好没想到发挥了大大的作用,重点是教育者要有颗善于发现的心,有颗爱孩子、强烈的责任心,教育者是伟大的,他不见得能给孩子什么太高深的智慧,但在平平淡淡的教育过程中,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能使孩子受益终身。

第二篇:如何帮助小班刚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张璐伟

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幼儿园

摘要: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幼儿和社会的交往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有的幼儿在父母面前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一到生人较多的场所便藏前躲后、畏头畏尾。刚入园的幼儿,大多数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常常哭着喊着要妈妈,闹着要回家。有的还不吃饭,不午睡,整天哭闹不止,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也忧心忡忡,因此,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显得尤为重要。

新入园的幼儿爱哭闹的原因,主要是幼儿感到爱的缺乏和环境的陌生,对幼儿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生活上一个大的转折,本来他们在家里习惯有很多人围着他转,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幼儿园里却要和同伴分享老师的爱,本来在家总是独享玩具、食品,现在却要与同伴分享;在家里,周围的环境那么熟悉,那么习惯,一到幼儿园,一切都是那样陌生,于是产生不安全感。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主要总结以下方法:

一、入园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在未入园之前家人给幼儿铺垫好思想准备,告诉幼儿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以及游戏的场所,多说一些幼儿园的情况和好处,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好感和向往,使幼儿有想来幼儿园的欲望,此外还可以带幼儿到将要上的园所参观玩耍。这样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以后上幼儿园更好的适应环境还是特别有好处的. 2.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尽量让幼儿自己吃饭如厕喝水,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希望家长能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他就不会有想依赖别人或者想着别人帮自己做的想法。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全家照顾,希望更多的家长明白包办代替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孩子都能自己做他就不会去想爸爸妈妈这样就减小了依赖的机率。

例如:今年新生入园有个小朋友叫安安,从小婆婆带大的,自己能力比较差,不会喝水、不会上厕所、不会吃饭、挑食特别严重。遇上什么事情都说你给我怎么怎么样、你给我喂我喝水、你喂我吃饭、你帮我洗手、他就丝毫不明白这些都是他自己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就没有自己要做的想法和概念。认为别人帮他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这样无论他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想婆婆,因为他不会这些事情都是婆婆帮他做的。这样就增加了他的依恋情节。 我在想假如他什么都会,就不会对某一个人这么依恋,没有那么大的依恋分离焦虑也就不会产生。

3、家长的心理做好心理准备幼儿新入园换一个环境生活肯定会有哭闹现象,就算是大人换个环境生活也会有不适应的现象。所以要做好幼儿哭的准备,在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坚定每天送幼儿入园的决心。这样才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刚入园的时候回家后要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这样避免幼儿上火生病。

4、家长的分离焦虑要克服,幼儿入园不光是幼儿有分离焦虑要克服,家人也有分离焦虑老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吃不好?会不会穿的不合适?会不会渴着?会不会饿着?离开家人会不会睡不着觉?会不会受小朋友欺负?等等。永远有好多好多担心,焦虑着急想的上不成班只要孩子没有在眼前家长总是在担心种种焦虑。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样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强的多。幼儿入园大部分是家长比孩子焦虑,孩子哭家长也跟着哭,孩子哭完该活动活动早就没事儿了但是家长还在焦虑。

例如:和合从小就是爸爸带大的,无论上哪里都带着出去开会也带着,这进幼儿园了和合哭爸爸也跟着哭,孩子哭着看见好玩的好吃的就不哭了,可是爸爸焦虑的上不了班就在幼儿园门外走过来走过去焦虑的走来走去简直是度日如年。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好得多看到幼儿园的新鲜事物早就被吸引过去了。 二:转移注意力

当幼儿入园后,会有哭闹现象严重的会满地打滚儿,有的哭的额头上会起红色的点点。每个孩子面对新环境的表现不一样,有的会大哭,有的特别安静也不爆发,有的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丝毫不意识到上幼儿园了,当幼儿明白过了反倒比那些满地打滚的孩子还爆发的厉害。遇到这些情况时要让孩子发泄出来,这些不好的情绪爆发出来反而会好些。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会舍不得也跟的掉眼泪。这时候家长应该理性的离开不能感情用事。 当遇上哭的幼儿时,先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拿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幼儿缓解情绪。在孩子哭的时候通常嘴巴里总是说我要妈妈我要找婆婆我想要回家,而且是不停的重复这些话一边哭一边说。为了缓解幼儿这些紧张的情绪我们一般都会开解幼儿或者说等着妈妈一会儿来,等着下午就来接你了。刚入园幼儿哭的比较严重不太爱吃饭也不适应环境就是一味的哭泣。这时候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多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水果什么的,免得孩子生病。 用沟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 幼儿刚入园还不太熟悉可以与幼儿交谈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妈妈叫什么?家住在那里?喜欢吃什么?告诉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初步了解。可以带幼儿参观教室以及幼儿园的环境选择幼儿喜欢的地方让他们玩耍。

和家长做沟通了结幼儿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这些照顾幼儿的饮食。让幼儿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每天放学和家长简单的说一下孩子的情况。共同配合。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在户外大型玩具那里游玩,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好感.

六、有的放矢,助新生度过“依恋关”

(一)动之以情法

幼儿对依恋物往往具有较深的感情。为此,教师可从爱护依恋物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暂离依恋物。比如,给毛毛熊、布娃娃等建立一个“托管所”,让幼儿感到自己的依恋物在“托管所”里“生活”的很安全舒适。我一般是引导幼儿将带来的物品放到托管所里。当幼儿和依恋物暂别后,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玩拼图等来充实幼儿的精神世界,否则幼儿可能会索要依恋物。在幼儿索要依恋物时教师应先允许幼儿接触依恋物,然后再想办法让幼儿离开依恋物,比如。张浩博向我索要依恋物汽车后,我看到他把小汽车涂上颜色后,关心地说:你看小汽车被你弄脏了,咱们先洗洗车吧!要不汽车该脏了。没办法赛车了。虽然心有些不干但是还是把小汽车放了回去。

(二)以物代物法

教师可提供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物体来替代幼儿的依恋物,尤其是那些不安全、不卫生的依恋物。比如四晨安经常将奶嘴吮吸,即使在如厕时也不肯放下奶嘴。为了改变他的这一依恋行为,我先仔细观察四晨安的爱好。经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四晨安特别喜欢看有关巧虎的图画书和动画片。我想何不利用与巧虎有关的物体来解除四晨安对奶嘴的依恋行为呢?于是我自制了一顶可爱的巧虎帽。我拿着巧虎帽对安安说:“如果你同意把奶嘴交给老师暂时保管,我送给你这顶可爱的巧虎帽。”安安犹豫片刻后就和我做了交换。为确保巧虎帽能对暗暗有持久的吸引力,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关于巧虎的游戏促使他逐渐爱上巧虎帽。为了防止安安对巧虎帽产生依恋行为,我又用巧虎T恤衫巧虎手帕等来替换巧虎帽,然后再逐渐用与巧虎无关而安安又感兴趣的物体来替换巧虎有关的物体。

运用游戏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用轻松的亲子游戏帮助幼儿逐渐与教师、同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亲子游戏能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形成。一般在新生入园时我们会开展亲子游戏。 用丰富的教育游戏帮助幼儿享受幼儿园的生活的快乐,如温暖的肢体接触性游戏、放松的涂鸦游戏、好吃好玩的游戏、温情的娃娃家游戏、快乐的音乐游戏等。这些都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的快乐。

1、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爱,让幼儿在园体验到“家”的感觉

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由离开父母而产生的焦虑,让他们从依恋父母转变为依恋老师。因此,老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入园后,教师应以行动和语言满足他们情绪上的需要,用爱尽快

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老师可以抱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蹲下来同他们轻声说,甚至亲亲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渐渐从依恋父母转变为依恋老师。

有些幼儿不管怎么哄他,都无济于事,整天哭闹不止。对这些特殊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粗暴、恫吓,以免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爱,我们可以在开学的几天里,组织“一对一”大带小的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跟他们同吃、同玩,以弥补班级老师带许多幼儿的不足。

2、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寻找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我们觉得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最能吸引幼儿、留住幼儿,尤其要以幼儿园同龄幼儿集中的优势,让幼儿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如:为了满足幼儿喜欢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玩大型玩具,如:娃娃城、滑梯、迷宫等,组织幼儿玩沙土等;我们还可以开设活动区,在活动时老师参与活动,并且到各个活动区内照顾组织好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完全放松地去活动,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带他们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无限的乐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一丁点儿进步时,教师要及时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愉快度过每一天。

(三)、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幼儿将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走出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物质基础。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儿年代,应当特别主张习惯的养成。”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和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受不了常规、纪律的约束,而不愿上幼儿园。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幼儿必要的自理能力,让幼儿习惯幼儿园的制度、生活和学习纪律。而常规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常规教育溶于各种活动中。如:许多孩子在入园前没有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教儿歌等方式激发他们自己吃饭的愿望,我们可以采用“喂动物吃饭”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掌握吃饭的方法。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要求,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地帮助他们向学前期顺利过渡,为他们在整个学前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能一味迁就

在孩子入园的阶段可能会遇到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会习惯跟着一个老师如果这个他们喜欢的老师在就会比较有安全感,但是不能离开一会儿看不见就哇哇大哭,将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在老师身边寸步不离。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幼儿跟着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能一味迁不能毫无原则的退上,老是宠着幼儿,顺着幼儿,该干什么就得让孩子去干什么不能搞特殊化,这样反而是害了孩子。他会比其他的孩子适应的更慢。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老师或者家人是大家惯的。孩子特别聪明他知道跟谁撒娇有用,知道谁比较好“欺负”。例如:丹尼每天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哭,时间长了我发现妈妈送他的时候他哭,爸爸送的时候就不哭,只要妈妈在就撒娇就哭闹,当家人一走该干什么干什么就跟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六: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和个别性表现

在入园这个问题上还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与个别性的表现,每个孩子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性格 、脾气、爱好、习惯、年龄等都存在差异,根据这一点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因幼儿来进行因材施教,用不同的办法方式,来对孩子进行了解,针对这些情况,再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快速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喜欢上幼儿园,这就更需要教师用加倍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孩子,让幼儿更好的快乐健康的成长,拥有一个七彩并且快乐的童年时光。 放慢脚步等等孩子

幼儿幼儿存在差异性与个别性,教师还应该给幼儿时间和空间,来接受和转化情感。有时候我在想幼儿是一张记忆卡储存卡,你说的话教的东西他们不会马上做出反应他们需要时间来接收,有些话得不断的重复和反复,这样才能储存到他们的记忆卡里,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会一股脑将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才能全给你展示出来。所以放慢你的脚步等等孩子,耐心等待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一点点的长大,明白了,渐渐的和教师建立了依恋感有了感情,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我想当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是最开心的了,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会有莫名的成就感。

第三篇:教育笔记如何面对幼儿入园焦虑文档

小班教育笔记:

如何面对幼儿入园焦虑

入园的第一天,许景浩来了。当妈妈拉着他进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来,让老师抱抱!许景浩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他双手紧紧拉着妈妈的衣角,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他妈妈看到这样,生气的说:“浩浩,你再这样,妈妈以后不接你了,不让你回奶奶家!”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对这特殊的孩子,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但是,家长也应该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这种情绪,不能一味斥责,而是应该向幼儿解释清楚。妈妈不是不是不要你而是妈妈要去上班,等到下班妈妈就来接你。

家长在家里尽可能对幼儿讲一些幼儿园的事情,让幼儿逐渐了解幼儿园,多讲一些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有可爱的小朋友,还有好玩的玩具,更有慈爱的老师。老师在幼儿园里也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 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

第四篇:小班教育简短笔记

在幼儿园,当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老师为了安全起见,疾步上前进行制止,最后在老师主观调解下“化解”了矛盾。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班教育简短笔记,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1

每当我应对眼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我的内心明白孩子们其实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虽然有时他们表达的方式过于幼稚和天真,但他们却拥有一颗感受“爱”的鲜活之心。

这天放学的时候,教室里只剩下贝贝一位小朋友,贝贝平日里是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小男生。当他看到小朋友都被带走了,就跑到我面前说:“刘教师,我爸爸什么时候来”我无意中觉察到孩子眼里起了变化,那是信赖和依靠的光晕,这与平日里是大不相同的,平时他很少与教师目光交流。出于感动,我情不自禁地将他抱起,一边走一边说:“爸爸快来了,有教师陪贝贝.贝贝也开心对不对”“嗯。”我抱着他慢慢走到走廊窗户前,我们一齐看窗外的风景,说了一些无关回家的事。如他问我对面楼顶上是什么,我就告诉他是天线,他又问天线有什么用,我说是理解信号,能使电视更清晰……

孩子那天说的话可真多,让我瞠目.原先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爱经过某种形式流露给你。当听到孩子在我耳旁的呢喃:“我要把我的枪带给你玩,我还要让你到我家吃好东西……”时,我明白伏在我肩上的小家伙已是十分地信任我、依靠我了。我是无言的感动,心灵也为之震撼。

最终,贝贝的爸爸来接孩子了。孩子飞快地跑向爸爸。只见贝贝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指着我,小声嘟哝着:“我最喜欢这个教师。”孩子的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也是暗自欣慰。而他的爸爸并没在意孩子的话语,因接孩子太迟过于自责,他匆忙离开了教室。

我坐在椅子上回味很久,想孩子的话语,想孩子的神情,真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感,原先播撒了爱心,你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2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趣味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仅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一样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可鑫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向拉着爸爸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爸爸,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可鑫满眼含泪地松开爸爸的手。可鑫的爸爸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可鑫吃饭的速度较慢,她害怕教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向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可鑫。在活动区游戏时,可鑫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可鑫,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教师和你一齐看好吗?”可鑫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齐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可鑫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可鑫,你好棒呀!能自我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可鑫讲故事,可鑫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可鑫进餐的紧张心境,我们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可鑫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可鑫,你怎样啦?”“我吃不下”,“可鑫,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可鑫在我们的耐心帮忙下,最终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终一个吃完饭的,可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忙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可鑫和爸爸一早就来到幼儿园,爸爸手里还拿着几本书,他对我说:“教师,太多谢你们了,可鑫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日一早说,爸爸,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教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可鑫爸爸高兴的样貌,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忙幼儿成功地表现自我,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欢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3

一天分组活动,我正辅导不会跳绳的幼儿学跳绳,瑜瑜小朋友跑过来叫我:“王教师,于思远他们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让我们滑。”我抬头一看,果然见班上的几个“淘气包”正围着‘滑梯’看着什么。我心想:这几位“淘气大将”每一天都要搞点恶作剧,今日我得好好地“处理”一下了。我三步并两步走了过去,刚要大声斥责,忽然听到于思远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我急忙把要说的咽了进去,站在他们的背后听他们的对话。“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凯凯头也不抬地说。这时迪迪小朋友说:“你明白唾沫为什么会滑下去吗”“这个问题提到不错,谁明白呀”听见我在说话,这几位“淘气包”立刻转过头来,不知所措的看着我,眼光中似乎在说,我们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来。我笑了笑说:“你们很聪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们发现什么了……”幼儿看我没有批评他们,情绪立刻活跃起来。

迪迪说:“我明白,因为这个‘滑梯’面是斜的,并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样能够流动,所以就滑下来了。”我摸着他们的头笑了笑说:“你们说的很对,但你往那里吐唾液对不对呢”“不对!”“随地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吐也不对。”“不讲卫生。”小朋友们大声地抢着回答。我肯定了幼儿的看法。“教师,以后我们不随便吐了。”几位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道。“咱们给擦干净了吧。”凯凯边提议边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液擦干净。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望着孩子们纯真而欢乐的面孔,我真为我差点的冒失感到惭愧。看来教师千万不能用自我的想法来断定孩子的行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做什么;要善于从恶作剧中发现孩子淘气中进取的一面,因势利导,才能到达我们的教育目的。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4

“教师,睿群又打我了。”“教师,睿群手里拿着彩笔!”“教师,睿群抢我的玩具!”这就是睿群,一个喜欢惹事的孩子,每一天告她状的孩子数都数可是来,并且睿群还异常喜欢“表现自我”,组织活动时,她会和其他小朋友会站在旁边不明白在说什么悄悄话不听教师的指挥,也经常的出怪动静,或四处乱跑,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对此,我看教师们也很头疼啊,刚刚开始的时候给她讲道理,还没说几句他跑了,要是着急训她几句,她就一向笑。满不在乎!

然而,一天午饭的时候,我在旁边站着看孩子吃饭,她突然抬起头对我说了一句:“教师你吃饭了吗你快去吃饭吧!”我突然感觉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从那以后,我开始用欣赏的眼光看睿群了。我对她有了新的发现,在一次上舞蹈课上,我发现睿群异常的灵巧,动作很协调,她也很勇敢,摔着,碰着,也不哭!手也很巧,今日午时在做爱心卡的时候,她做的很好!

这就是睿群,勇敢灵活,懂得关心别人。可是如果教师不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她。并客观地对她做出评价,她的优点是可能不被发现,甚至始终给别人不良的印象。

我想睿群很爱表现,我想利用这一方应对睿群的有些行为进行控制,能够在做游戏的时候让她当个监督员。告诉她当监督员首先必须自我要做好,让她自我学会控制自我的行为,我相信睿群会悄悄的提高,告睿群状的小朋友也会越来越少的!

我要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睿群的提高,还要在她的耳边提醒她也要把她的提高告诉别的小朋友,告诉她的父母,还要送她小礼物,表示对她的提高的奖励!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

教师也以往说过要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5

小班的孩子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开始适应,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最让教师头疼的事--排队。无论是课间、户外活动还是放学,孩子们的那条队总也排不好,总是你争我强,你推我挤,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总要去"加塞",一个顶一个的往前挤,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提醒了好几次,可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会儿队又乱了。

今日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先是有位小朋友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其他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齐乱成一团。我把那位小朋友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教师不批评你,只是想明白到底怎样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他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那位小朋友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那位小朋友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样办呢?谁愿意让他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那位小朋友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然后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你看小朋友们对你真好!"那位小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样才能把队排好。

经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小班教育简短笔记五篇

第五篇:小班幼儿教育笔记

学会喊“到”

小朋友平时进入幼儿园后,第一节活动前老师会通过点名字的方式看幼儿出勤情况。大部分小朋友对点到自己的名字会很感兴趣。但诺诺小朋友却不大一样。连着一周了,老师叫她的时候,她会腼腆的低头,也不说话。通过观察诺诺较班里小朋友年龄小点,平时会粘着爸妈和老师,也不主动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性格稍微有点内向。

老师趁活动的时候问诺诺:“诺诺小朋友,老师叫你的时候你怎么不出声呢?老师想听到诺诺的声音。”可诺诺还是羞羞的看着你。班里的西西小朋友很活泼聪明。于是我让她和诺诺挨着,我告诉诺诺:西西怎么达到,你就怎么说,好不好?诺诺想了想点了点头。我先点西西的名字,西西会大声的说“到”。然后点诺诺的名字,诺诺小声的说“到”。我接着说:再大点声就更棒了。诺诺受到鼓励,大声的喊了出来“到”。诺诺终于敢大声说话了。

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多一点鼓励,用心,耐心。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上一篇:小班教案以及说课稿下一篇: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