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专业的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秘书学专业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通过梳理秘书学专业教材的发展历程和分析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编写思路缺乏新意,内容脱离实际、实用性不强,编写团队老套,质量参差不齐、教材混用等问题。提出秘书学专业教材的建设应突出专业特色,重能力培养;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路径,优化编写团队;注重把握秘书学与各门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严格区分人才培养层次,正确选用教材等思路。

第一篇:秘书学专业的论文

论高校秘书学专业学生档案意识的培养

经过文秘专科教育几十年的发展,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秘书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正式列入。这既是秘书界几代学人几十年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当下社会对秘书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

学科的独立,将为秘书学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有力的社会支持。但欣喜之余,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发展前景、社会期望背后的艰辛与压力,以及专业升级后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诸如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秘书学专业资深专家杨剑宇先生曾经在他的《我的“三三论”》中指出,秘书学本科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能力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不仅仅是那种端茶倒水的低端人才,在能力的塔顶应该具备辅助决策、辅助管理和辅助控制的能力[1],这就对秘书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围绕秘书学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档案意识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秘书学专业学生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今天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明天可能就会走上各个部门的秘书岗位,承担起文件起草、材料整理与归档、辅助领导决策管理、处理日常事务等各项具体任务。这些工作都与档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秘书是档案的最主要形成者,秘书在办文、办会、办事的过程中会产生众多的文件,同时还要承担随时归档和年度归档的工作;另一方面,秘书也是档案的主要利用者,开展日常工作与辅助决策管理时,都需要查阅大量的档案材料。可以这样说,一个秘书档案业务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档案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档案能否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对于当下的秘书学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上大学之前一直在相对封闭的高中校园生活,对档案与档案机构缺少必要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缺少基本的认知和规划。所以,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要强化秘书学专业学生的档案意识,树立正确的档案工作理念,使大学教育面向社会发展和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秘书学专业学生档案意识的现状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初中、高中都没有开设档案类课程,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也对档案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大学中部分授课教师也缺乏档案专业背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这些都造成了秘书学专业学生档案意识的缺位。

(一)对档案认识不清。通过对数个具有秘书学本科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下的秘书方向)的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秘书学专业学生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不了解档案是干什么的,也不了解我国的档案机构和类型,对档案和档案部门有一种神秘感,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

(二)缺乏利用档案意识。大部分学生都熟悉图书馆,却很少人了解档案馆,更谈不上充分利用。比如笔者曾经让秘书学专业的学生做过一次实训,调研本校的贫困生群体的生活现状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却无人想到利用学校相关部门所搜集的贫困生的档案材料更为便捷。

(三)对未来职业准备不足。据调查,社会上对秘书学专业仍然存在错误的认识,甚至认为秘书是伺候人的,所以很多学校的秘书学专业的招生是分数段较低部分的和其他专业调剂来的学生。这些人对秘书学这个专业的认识及其以后的就业前景是懵懂的,更缺乏职业规划,他们喜欢随遇而安,自然也不可能具备什么职业意识了。

三、秘书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档案意识

(一)档案形成意识。作为秘书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对档案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首先要关注档案是否形成。在日常学习中,注意收集具有价值的材料进行归档;在实训中尝试建立档案标准规范,比如建立会议记录制度、电话记录制度、实训记录制度等,以便留下完整的文字、影像资料。其次要学习关注档案的质量。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今天办理的文件,就会成为以后的档案,必须注重质量。比如在日常的公文写作等课程学习中,学习鉴别公文文种的区别,了解公文具体文种的使用范围,熟悉公文的写作格式、收发公文的规范程序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公文的质量。

(二)档案归档意识。归档工作处于文书写作与档案保管的结合部位,更能体现秘书人员的素养与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归档意识。一方面要了解并熟练掌握归档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规定》,假定某具体项目,由学生自主制定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熟悉单位文件哪些归档、哪些不归档的范围,正确把握文件价值。其次要形成时间观念。无论是随办随归还是年终归档,都必须限期完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学会及时、迅速、无误地收集、整理、归档文件。同时要掌握归档方法。学习著录、标引、编目、检索等专门知识,按照文件的形成规律、重要性、保密性,区分不同价值,做好归档工作。

(三)档案保管意识。通过对档案材料的规范保管,可以有效延长档案寿命,保守档案秘密。对于秘书学专业学生来说,首先要树立保密观念,针对重要、秘密文件做好规范管理,并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保证文件、材料内容信息的安全,杜绝失密泄密现象。其次要学习建立登记制度,对办理完毕的文件及时登记归档,同时在对日常工作中借阅、归还也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以维护档案的完整。

(四)档案利用意识。有学者提出,一个秘书到了新单位后,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把过去几年的文件逐篇阅读,以使自己迅速融入集体和工作。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教会其有效地利用档案材料。首先,要认识到档案的重大价值。在查证疑问、处理问题时,档案具有参考价值;材料中记载的数据、事实、成果,在以后的管理、宣传中具有凭证价值。其次,要通过档案了解单位相关信息,提高服务水平和辅助决策的能力。

四、培养秘书学专业学生档案意识的策略

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要走上各个部门的秘书岗位,他们既是档案材料的制造者,也是档案材料的保管者与利用者。如果在大学期间就能够学习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树立档案意识,同时参与一些档案建设实训活动,那么对他们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

(一)通过教学活动,培养档案意识。档案承载了过去,启示着将来,秘书学专业必须开设相关的档案管理课程,教授档案收集、分类、归档、保管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结合当今社会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加强对如何管理电子档案知识的讲解。同时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进行档案意识的教育,比如可以适当举办一些档案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等,在准备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从而培养其档案意识。

(二)强化实践教学,实现“课堂即职场”。根据当今社会需求,“秘书必须是既能做事又懂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为领导工作提供既具综合性又具专业性、既具事务性又具思想性、既具常规性又具创新性的辅助服务。”[2]鉴于此,我们要培养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就必然要舍弃过去理论为主、满堂灌的传统,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

一方面在教学课时的分配上,可以按照1:1甚至1:2的比例加大实践学时,比如使用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教学过程与具体工作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训练结合在一起,迅速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的档案整理能力,设计了这样一项任务,具体是:在院系试卷存放处,有各个年级本、专科四个专业的期末考试、考查及公共选修课试卷,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研讨标准进行归档,讨论结束后领学生到试卷存放处,由学生亲自动手分类、整理、归档。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印象,又可以检验学生整理与鉴别能力,大大提升档案意识。

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的秘书实训室,模拟办公室工作场景,通过实地操作了解收发公文的流程,学习档案的分类,以及动手处理档案的组卷、装订、上架、借阅、登记等各个环节,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意识。

(三)参与社会调研,积累工作经验。教学之余,相关教师可以与学校档案室及学校所在地的档案部门联系,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实习。比如可以在学校档案室长期开设实习岗位,以每周换岗的形式,在两年时间内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接触真实档案处理的机会;带领学生到各种大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调研,通过切身体验,提高业务水平,积累工作经验。

总之,档案意识是秘书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各教师都应该切实树立培养学生档案意识的信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剑宇.我的三三论——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秘书,2012,(8).

[2]李力.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学学科属性——写在秘书学成为独立本科专业之际[J].档案学通讯,2013,(2).

[3]吴青霞.论高校文秘专业档案类课程的教学策略[J].兰台世界,2012,(12).

(李景林 陕西省安康学院中文系 725000)

作者:李景林

第二篇:高职秘书学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摘 要:通过梳理秘书学专业教材的发展历程和分析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编写思路缺乏新意,内容脱离实际、实用性不强,编写团队老套,质量参差不齐、教材混用等问题。提出秘书学专业教材的建设应突出专业特色,重能力培养;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路径,优化编写团队;注重把握秘书学与各门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严格区分人才培养层次,正确选用教材等思路。

关键词:高职;秘书专业;教材建设;专业特色;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李颖,女,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秘书职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秘书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具备常规的办文、办会和办事能力以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及处理突发事件等的统筹协调能力。因此,为了提高高职文秘专业的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文秘人才,满足现实社会的岗位能力需要,编写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且符合秘书专业特色的教材尤为重要。

一、关于高职秘书学教材

在此,高职秘书学教材主要是指介绍秘书含义、种类、素养和秘书工作内容、方法、艺术,以及秘书职业认证等内容的教材,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学概论、秘书工作综合实训和秘书工作案例等内容。[1]高职学校普遍把“公文写作” “办公室事务管理”和“会议组织与服务”等课程设置为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重点突出秘书工作人员“办文” “办事”和“办会”的职业技能。

二、秘书学专业教材的建设状况

(一)秘书学专业教材的发展历程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对文科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开办了秘书学专业,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

其专业教材内容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

1.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当时国家计划经济的实行催生了文秘专业,并使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教材内容主要研究的是党政秘书工作规律及其角色变化状况,因而大量教材普遍涉及到秘书工作概述、中央对秘书工作的要求、秘书工作的组织与职能、秘书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职业素养等的内容。[2]既有秘书工作概述,又有工作方法,内容丰富,教材篇幅较长,但在对秘书工作规律的理论总结方面还有待加强,并且教材中的很多基本概念问题还处于争论之中。

2.自21世紀初以来,该时期为秘书学的成长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社会上产生了民营企事业实体的秘书队伍,因此,相较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教材既研究党政秘书学又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秘书学。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许多理论问题上,秘书学界的同仁大多达成了共识,基本理论得以深化和系统化且更为成熟,因此,在高校秘书学教材中体现出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但是,这一阶段的秘书学教材所面对的仍是大专层次的学生,而许多理论研究成果在教材中未能有所体现。

3.2011年,教育部正式将秘书学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秘书学专业从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取得了独立地位,这意味着我国秘书学专业终于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机缘。于是,第一套全国性的“高等学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问世,该套教材是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牵头下,由全国几十所高校的秘书学专业教师进行编写完成的。该系列教材结合秘书学专业兼具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特点,组成本科阶段秘书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体系,提出:“竭力尝试弥补第一、二代秘书学专业教材的不足,努力达到基本概念准确、研究对象明晰、课程界限明确、体系基本完整。以力争成为精品教材为目标,为第三代秘书学专业教材开辟道路。”如在《秘书文档管理》中,新增添了“企业文档管理”的内容,体现出了教材与现实秘书工作岗位的紧密结合,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切实帮助。该套教材的学习对象主要针对本科阶段秘书学专业或秘书学方向学生,同时,兼顾高职高专秘书学专业的学生。[3]

(二)高职秘书学专业教材建设的发展现状

1.教材版本日趋丰富,可选择性增多。目前,高职秘书学专业的教材数量随着各类出版社的增加而增加,种类繁多且各有特点,如有立足工学结合的、有站在学本视角下的、有以秘书职业培训教程为蓝本的,据此来规划教材。但随之也带来了质量问题,不是所有的优质教材都能够进入课堂。故而,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教材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2.教材建设的立体化逐渐增强。高职秘书学专业教材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变化逐步实现立体化建设,就拿第三代教材来看,该系列教材均配有包括课件、思考题答案、参考资料等的数字化资源,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对专业教材系统性的认识逐渐加强。秘书学专业教材的编写不断融入新理念、逐步得到优化,如谭一平先生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精品教材”系列丛书,将理论、实务、案例分析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又如,由杨剑宇教授主编的第一套全国性普通高校秘书学系列教材,根据学科的特点,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由论、史和应用三部分组成,体系完备,内容扎实。

4.不断探寻专业教材规范出版发行的方向。目前,高职教材出版正逐步将积极响应高职教育政策、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需要和注重借鉴国外有利经验等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以探寻出版方向。如出版社在组织编写高职教材时,不仅要考虑中、高职学习内容有效衔接的问题,而且还要求高职教材中的行业技能标准须符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技能鉴定标准,以避免出现知识界定不统一、不准确和不权威等情况。由此可见,出版社正从“出版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开发各种类型的数字产品,从而服务于学校、图书馆和商业领域等。[4]

二、高职秘书学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在秘书学专业教材编写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思考,出了不少成果,但整体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编写思路缺乏新意

从目前出版的教材内容来看,秘书学专业教材编写思路没有打破常规,没有突出专业教材特色建设,仍围绕着“办文、办会、办事”展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当下社会对秘书人才提出了“复合型”的更高要求,更加拓宽和升级了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范围和工作技术。因此,加强与时俱进、创新编写思路是编写教材的重中之重。[5]

(二)教材内容滞后与重复

有些教材的编者(作者)缺乏对秘书工作的切身体会和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深入了解,或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性的调查研究,编写出来的教材难免存在脱离工作实际、案例陈旧空洞以及指导性不强等问题,进而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欲望,使得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秘书学专业各门课程教材内容易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例如,在“文书学” “秘书写作”和“秘书实务”等课程中,在有关文书拟写、文书处理的内容上有较多重复;又如,有些本科院校秘书学所开专业课程所使用的《秘书日常事务管理》和《办公室实务》教材,在“办公室电话事务工作”和“印信管理”等方面出现重复,并且缺乏较为权威的相关理论界定和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质量问题。

(三)编写团队单一、老套

在我国现阶段,编写队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秘书工作经验者或者研究者;另一类是一线秘书教学者。前者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缺乏对教学工作规律的认识;后者虽掌握教学工作的方法,但没有切身的秘书工作经验,因此,编写出的教材难免会存在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或学习者的问题。就拿第三代秘书学专业教材编写团队的组成来看,仍未走出由高校教师担纲主编的轨道。此外,从事秘书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为半路改行,由于没有亲身工作经历,对秘书职业缺乏感性认识和切身体验,因此,难以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秘书工作内涵和职业技能,继而编写出来的教材也就无法贴近市场、与时俱进。由于秘书学和秘书工作领域的新知识和新观点难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四)高职与本科院校间存在教材混用现象

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将文秘专业称为“文秘类专业”,而在本科职业院校、普通本科院校一般称之为“秘书学”。不同层次、类型的文秘教育有共性也有区别,前者更注重“术”,后者更注重“学”。顾名思义,在这里的“术”主要侧重于秘书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学”则更体现出秘书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更为系统和升华。而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教材混用、无法突出侧重点的现象。比如说,在本科职业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中,采用的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规划教材,这样,就容易造成各学历层次的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知识并无区别,而各阶段所培养的人才特点也就无法突显等问题。

三、高职秘书学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路

(一)突出秘书学专业特色,重能力培养

结合秘书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秘书学教材建设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努力做到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材内容。编写教材时,不仅要能准确、清晰、扼要地体现出知识内容,而且还更要注重职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实训内容占比,以缩短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周期。比如说,在收发文书的工作中,采用公文处理示意图等方法将工作内容的步骤和环节展示出来,这样做一目了然、直观清晰,既易于总体把握,又能了解各环节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为学生的能力训练提供了理论知识依据。

(二)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紧跟社会发展

教材不等同于专著,它作为连接教与学活动的中介,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外,还应满足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需要。教材建设中,应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掌握现实秘书工作的动态变化,将一些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和一线具有新颖性和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引入教材,将能够反映秘书职业发展前沿、秘书工作主要内涵的题材融入教材,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秘书工作的职业背景和真实场景,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和体验式训练,在学习中促进角色转换,获得职业认知和实践经验。此外,随着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的应用与发展,网络授课视频、教学素材库、思考练习题答案以及虚拟秘书实务实训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已逐步建成,积极适应“教学包”也成为教材发展的流行趋势。

(三)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有效路径,优化编写团队

一直以来,众多高职和社会单位、本科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层面都进行了探索,但在教材資源合作开发方面却相对薄弱。因此,校企合作也应注重教材资源的合作。在教材的内容选取上,笔者认为,相较于秘书学专业教师,直接接触秘书工作实际的职业秘书更具有发言权。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职场体悟,熟知当下秘书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和职业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秘书需要掌握的职业能力和实用技术。鉴此,应当让具有较为丰富从业经验的秘书工作者加入教材编写者的行列,使职业秘书、秘书学研究人员和秘书学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从而优化编写团队,增强编写实力,提高教材的质量。

(四)注重把握秘书学与各门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秘书学还具有边缘性的显著特点,其学科内容与多门学科关系密切,如行政管理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和写作学,等等。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与秘书及其工作紧密联系的内容加入教材中,如:可在《秘书文档管理》中整合“文书学”和“档案管理学”的知识内容;在《秘书公关与礼仪》中将秘书公关工作和秘书礼仪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既讲究联系又有区别,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五)严格区分人才培养层次,正确选用教材

对于我国秘书人才培养层次的不同,在编写或者选用教材中,要以社会就业为导向,立足于不同类型、层次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正确选择。如:对于高职高专类学校,要根据市场岗位对文秘人才工作能力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实训教材;而对于本科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学校,则应更注重“论、史、应用”三部分的有机结合,加强理实一体化。因此,高职和本科院校两者间须严格区分人才培养的层次,突出特色,发挥所长,从而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高职秘书学教材建设是文秘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秘书学专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同时,也为了促进其自身蓬勃发展,我们应当借秘书学专业成为独立学科之发展契机,积极鼓励秘书学界的学者、专家、一线教师和秘书行业资深工作者联合起来,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积极创新,敢于尝试,从而努力推出越来越多的体系完备和富有实用价值的秘书学专业教材。

参考文献:

[1] 陈琳.高职秘书学教材建设现状与原则[J].科技与出版,2013(7):96-99.

[2] 何青.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秘书学教材内容创新体系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46-48.

[3] 胡元德,罗雪群.高等学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评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88-90.

[4] 雷振华.高职教材编写现状与出版趋势——以高职文秘专业教材为例[J].出版科学,2012(6):38-40.

[5] 刘伟.秘书学教材编写应大胆创新[J].秘书,2012(2):11-13.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for Higher Vocational Secretarial Studies

LI Yi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Kunming 650092, Chin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retary major;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features; ability training

[責任编辑 盛 艳]

作者:李颖

第三篇:培养国际化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对策研究

[摘 要]要培养国际化的秘书学专业人才,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秘书职业化进程;其次要组织编写国际化秘书学教材,课程设置要职业化,重视实际技能训练;再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最后要强化应用外语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国际化 秘书学 专业人才 对策

一、中国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中国,“秘书”一词大约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当时指的是神秘之书或密藏之书。汉代以后,逐渐成为一种官职名称。三国时曹操设“秘书令”,掌管机要,略具了现代秘书的一些职能。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直到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现代秘书职业才真正确立起来。但是,此后的几十年间,中国一直没有正式的秘书学专业来培养秘书学专业人才。

1980年上海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分校)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秘书学专业(专科),开始了我国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在,秘书学专业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全国有800多所高校开设了秘书专业,中国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地向职业化和国际化迈进。199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十个省市试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启动了我国秘书人才培养职业化、社会化进程。2000年3月发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秘书等90个工种应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秘书职业资格认证的全面开展,意味着中国秘书职业化时代的开始。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第一次收进了秘书学专业,标志着我国秘书学人才培养将“进入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新时期”。[1]但是,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师教学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际技能实训

由于种种原因,讲授秘书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多数是从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转型过来,自学成才的,多数都没有受过秘书学相关专业知识的训练,也没有秘书从业经历。加上学校领导对秘书学专业重视不够,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完备的秘书实训室的高校不多。所以教师上课时只能纸上谈兵,从理论到理论。尽管有些教师也认识到实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实训条件和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秘书的技能实训只能在教室里草草进行。

(二)教学内容重专业知识讲授轻素质能力培养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秘书,除了要掌握秘书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各种能力。但是有些教师上课时只重视秘书办文、办会、办事等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把秘书实务课上成了应用文写作课。

(三)编写教材重体例形式创新轻具体内容创新

为适应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秘书学专业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规模的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就达20多种。教材内容也开始贴近企业秘书岗位技能需要,增加了技能训练和实训比例,编写体例也进行了创新,传统的编写体例被模块、项目、任务和案例分析所取代。但是教材编写者的创新只是体现在体例形式方面,至于具体内容方面由于教材编写者没有秘书从业经历,对秘书工作缺乏切身体会和深入了解,因而内容雷同,缺乏创新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

二、世界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世界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以美国最有代表性。《全美秘书协会章程》中对秘书的任职资格提出了九项要求:1.像心理学家一样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2.像政治家一样有灵敏的头脑;3.像外交家一样有潇洒的风度;4.有调查各种棘手问题的丰富经验;5.有良好的速记能力及文字功夫;6.熟悉各种商业往来中的法律关系;7.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8.具备相当的金融、税务方面的知识;9.能熟练地对各种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类。上述九项要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像心理学家一样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因为只有“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秘书工作需要联系上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涉及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而一个优秀的秘书最重要的是能否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其次是“像政治家一样有灵敏的头脑”,“有调查各种棘手问题的丰富经验”,有良好的“文字功夫”,要求秘书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迅速洞察市场或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信息,写成书面报告,提出对策,供领导参考,发挥秘书的参谋作用。再次是“像外交家一样有潇洒的风度”,“潇洒的风度”是指秘书要有良好的性格、优雅的气质、高层次的文化水平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最后才是懂法律、会计以及秘书的专业知识。

可见,世界对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最重要的不是办会、办事等秘书专业知识,也不是打字、速记等秘书的操作技能,而是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理解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良好的性格、优雅的气质、高层次的文化水平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信息收集能力、优秀的写作能力和出色的交流沟通能力等。

三、中国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化的差距

我们主要还是以最有代表性的美国秘书职业的特点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一)美国秘书职业的主要特点

1.社会普遍化

首先,“在国外,秘书最早产生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自英国民主革命家、激进派领袖罗伯斯皮尔首先聘用私人秘书开始,秘书职业迅速风行,进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社会职业”。[2]如今,秘书职业已经发展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从业人数最多的职业之一,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民间组织到私人机构,各行各业都设秘书岗位。私人秘书尤为普遍,政府官员、企业家、演员、运动员、律师、医生,甚至教授等,几乎都有私人秘书。

其次,秘书在外国赢得了社会的尊重,秘书的重要作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曾在秘书节发出贺信对秘书的工作作出高度的评价:“他们在美国社会中所作出的无法估价的贡献,是值得称赞的。”在美国有秘书周和秘书节,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完整的工作周为秘书周,该周的星期三为秘书节。节日期间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并奖励优秀秘书。现在秘书周和秘书节已经成为全世界秘书的共同节日。

2.高度职业化

首先,美国有“国际行政管理者协会”(IAAP)这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秘书职业组织,该组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秘书职业评价体系,每年举办“特许职业秘书考试”,在全世界250个考点同时进行。“特许职业秘书”被认为是“博士”级的高级秘书,因而报考条件很严,规定高中毕业生须有6年秘书工作经历,大学毕业生的学习年限加上秘书工作经历满6年者才可以报考,而且要通过6门课程的考试:企业行为科学、企业法、经济与管理、会计学、秘书技能、办公室工作程序等,才能获得IAAP秘书资格证书。

其次,秘书职业的职级划分细化,“美国秘书统称‘一般管理、文书、事务’职业大类,下分41个细类,其职级由低至高,技术要求由简单到复杂,工作范围由单纯至综合,年薪也由2级的9000至15级的4万”不等。[3]美国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行业秘书,如企业秘书、政府秘书、法律秘书、医学秘书等。在秘书的任职资格、知识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方面也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标准,还制定了秘书晋升制度。因此,很多人都将秘书作为终身职业,年龄大的甚至“阿婆级”的秘书比比皆是。网上就曾报道过80多岁仍在从事秘书工作的秘书。可见美国秘书的职业化程度非常高。

(二)美国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国外,由于各行各业都设秘书岗位,秘书的社会需求非常大,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也非常发达,大部分秘书都是经过秘书学专业训练的人才。美国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高等学校中设置秘书学专业,学制有两年制和四年制;其二是成人学校中的秘书职业培训,学习时间从两个月至两年,有全日班、半日班、夜间班和周末班,学员没有年龄、学历限制,培训结束学校推荐就业。专业性比较强的秘书如医学秘书通常由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再经过秘书专业培训后担任。

美国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有打字、速记、阅读和写作、健康生活原则、办公室工作程序、计算机应用、秘书会计学、体育等。专业课就根据不同的秘书类别来安排不同的专业课。如法律秘书的专业课程有美国政府及企业法、法律秘书的听写与录音、法律专门术语、法院及法律事务所程序、联邦及本州法院条例、法律秘书准则等。

(三)中国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化的差距

1.社会普遍化程度不高

在中国,虽然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秘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社会普遍化程度依然不是很高。虽然有很多企事业单位设助理或文员岗位,一些影视明星等名人也雇有私人助理。但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些助理或文员就是秘书。笔者曾到企事业单位对秘书岗位设置进行过调查,如银行、企业等,被调查者都表示他们单位没有秘书,只有助理。

在中国,秘书的社会地位不够高,很多人对秘书这个职业还存在偏见,认为秘书是吃青春饭的职业,甚至有人认为秘书就是领导的“小蜜”,或者说是“小三”。因此有些从业者不愿意从事秘书工作,考上大学者不愿意就读秘书专业。笔者曾对考上大学秘书专业但是没有报到的学生进行过调查,当问及没有报到的原因时,被调查者表示因为他们家长认为秘书专业是个“破专业”,不同意他们就读。在中国,除了一些秘书专业的学生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有秘书周和秘书节。

2.职业化程度欠缺

中国秘书职业化程度还是欠缺,表现为:职业特征不够鲜明,职业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秘书职业的任职资格、知识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等规范化标准还没有完成,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衔接不够等。笔者曾对在职秘书进行过调查,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秘书职业培训或者秘书学专业教育,也没有获得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秘书职业必须持证就业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大量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者从事秘书职业,使秘书从业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一些低素质的秘书极大地影响了秘书这一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秘书从业者把秘书作为终身职业的几乎没有,多数是把秘书职业作为从事其他职业的跳板。可见中国秘书职业化程度欠缺。

3.中国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中国,虽然秘书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等学校设置秘书学专业培养,成人学校中开设秘书职业培训班的极少,因为几乎没有人报读,就算是开设了秘书职业培训班,也最多是学习时间不到一个月的短期周末或夜间考证班,至于全日班、半日班几乎没有,培训结束学校也不会推荐就业。专业性比较强的秘书如医学秘书或者由医学院毕业的没有经过秘书学专业培训的学生担任,或者由秘书学专业毕业的不懂医学知识的学生担任。

中国不同行业的秘书学人才培养所开设的课程几乎一样,并没有像美国秘书学人才培养那样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设置不同的专业课,最多只是课时不同而已。比如涉外秘书专业的英语课程的课时比其他专业的更多些。

可见,社会上有些人对秘书职业的偏见和无知制约了秘书职业的发展,中国秘书的职业化、普遍化程度不高,导致秘书从业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高等学校中秘书学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专业性不强,中国还没有像美国那样形成一整套秘书学人才培养的体系,这些都是中国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化的差距。

四、培养国际化秘书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一)社会大量需要国际化秘书学专业人才

1.外资企业不断增加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了WTO,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正式进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行列。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外交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都吸引了更多外资投资中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3年1月10日的文章《2012年全国内资企业稳步增长 外商投资规模扩大》统计,中国有外商投资企业44.06万户。这么多的外资企业,当然需要大量国际化的秘书学专业人才。据智联招聘网发布的2012年1月初至4月初各类企业招聘助理、秘书、文员等岗位数量统计可知,位居第一的是民营企业(1619个),第二是外商独资企业(1082个),第三是合资企业(856个),第四是国有企业(408个)。可见外资企业已经成为秘书学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市场。

2.中国涉外单位和部门不断增加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他们一方面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3年1月10日的文章《2012年全国内资企业稳步增长 外商投资规模扩大》统计,中国有内资企业1322.54万户。如此多的内资企业要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第三产业或者说是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精通外语、熟悉业务、善于经营管理的国际化的秘书学专业人才。

(二)在外资企业以及中国涉外单位工作的秘书从业者越来越多

中国有数量庞大的外资企业以及涉外单位,这些单位都是秘书学专业人才热门的就业单位,特别是外资企业更受青睐。因为首先外资企业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外资企业一年会发放14个月甚至16个月工资,还有可观的年终奖金,带薪休假旅游,免费午餐、工作服等福利,有些外资企业还提供教育基金供员工出国进修。其次是外资企业个人发展前景好。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秘书,接触的都是总经理等高层次人士,他们既能学习到管理经验,又能在陪上司考察等过程中开阔眼界,见多识广,有利于他们的晋升和发展。还有,外资企业雇用一名外籍高级管理人员的花费是雇用同样职位的中国人的10倍以上,所以,外资企业更愿意从精通外语、熟悉业务、善于经营管理的秘书中物色人才派往国外培训、实习,然后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另外,内资企业为了迎接激烈的竞争,也乐于任用有外资企业工作经验的秘书为职业经理人,协助上司从事对外贸易。所以,秘书学专业人才大都喜欢到外资企业就业。

五、培养国际化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法必依

在中国,很多人把秘书等同于领导的“小蜜”,原因是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们可以以加拿大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加拿大的老板和秘书都保持着非常单纯的工作关系,因为加拿大的法律对性骚扰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法规。如果老板被秘书控告性骚扰,公司将要赔偿天文数字的金钱,而且老板也会身败名裂。如果中国也有类似的法律,并且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老板和秘书就会洁身自爱,也能改变秘书在一些人心目中的不良形象。

(二)大力推进秘书职业化进程

我国虽然早就规定秘书应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和试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但是大量的秘书从业者并没有考取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和秘书的实际工作还是有些距离的。比如打字、速记这些实际技能没有在考试中体现;不同行业的秘书工作内容不一样,但是考试内容都一样。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内容应该增加打字等实际技能部分,不同行业秘书的考试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明确秘书职业特征,完善秘书职业评价体系,对秘书职业的任职资格、知识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等还要形成一整套规范化标准,以推进秘书职业化进程。

(三)积极组织编写国际化秘书学教材

教材是人才培养之本,要培养国际化秘书学专业人才,必须要有国际化的秘书学教材。中国目前虽然上规模的秘书学教材有很多,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一套权威性和操作性强的国际化秘书学专业教材。应该组织一个高水平的教材编写团队来编写一套国际化秘书学专业教材。这个团队成员必须包括全国一流秘书学专家、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一线秘书以及领导。该套教材的内容和体例可参考剑桥办公管理国际证书考试教材。因为剑桥办公管理国际证书是一个国际化的证书,该证书获得全球160个国家的认可。剑桥办公管理国际证书考试教材有以下几本,分别是:《办公室管理》、《文字处理》、《沟通与项目管理》、《组织会议和活动》、《人际商务技巧》、《信息与沟通技术》和《客户服务》等。该教材是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培养国际化秘书学人才的需要,由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于2003年9月在中国联合推出的全中文考试——剑桥办公管理国际证书考试的教材,操作性、权威性较强,内容也基本能与国际接轨。

(四)课程设置职业化,重视实际技能训练

首先,在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除了秘书实务、礼仪、写作等公共课之外,还要根据秘书行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专业课。如行政秘书设置商业数学、企业法、簿记、演讲基础、社会科学、行政秘书听写和录音、行政秘书准则等专业课程;医学秘书设置生物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医药法、医学专门术语、医学秘书的听写与录音等专业课程。其次,加强打字、速记、计算机操作等操作技能的实训,并且要有量化的标准。如规定打字要在准确的基础上每分钟打40-60个字;速记每分钟记录速度是90-100个字等。再次,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和校企合作,通过校内实训和到企业实习,使秘书学专业学生在模拟的秘书工作环境和真正的秘书工作岗位上体验和学习秘书职业技能。

(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秘书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秘书学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风度。因此,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一些能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培养学生潇洒风度的课程。除了我们已经开设的《商务礼仪》、《商务沟通》、《公共关系》等课程外,还要增加如《秘书人际关系与沟通》、《秘书心理学》、《市场调查与信息收集》等课程,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高度的理解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优雅的风度、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出色的交流沟通能力等。

(六)强化应用外语能力的训练

秘书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还要强化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因为外资企业对秘书学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要求很高。从外资企业的招聘广告中就可以看到,超过7成的外资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英语六级证书,要有出色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有些外资企业还要求应聘者懂第二外语,如日语、韩语、法语等。而目前中国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秘书学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遍比较差,英语比较好的也多数是哑巴英语,阅读能力比较好,听说和写作能力比较差。因此,必须强化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秘书学专业学生最好能够考取伦敦工商会(LCCIEB)秘书证书。因为该证书没有报考条件的限制,为全英文考试,有“秘书工作绿卡”之称,尤其获得英联邦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企业的青睐。

综上所述,要培养国际化的秘书学专业人才,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推进秘书职业化进程;其次要组织编写国际化秘书学教材,课程设置要职业化,重视实际技能训练;再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最后要强化应用外语能力的训练。

[ 参 考 文 献 ]

[1] 谢世洋.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J]. 秘书,2011(11):8.

[2] 杨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进秘书职业化发展[J]. 秘书,2011(2):6.

[3] 杨剑宇.涉外秘书学纲要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袁文

上一篇:脱贫攻坚策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