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规章制度范文

2022-06-11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和公约的总称。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供应室规章制度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供应室规章制度范文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1。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

五、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

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六、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七、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八、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九、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

十一、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二、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

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1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三、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

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缺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各种消毒锅等机电设备均应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6、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

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7、去污区及手套室。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2。供应室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一)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明确,不交叉、不逆

行,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三)灭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重新灭菌。

(四)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

(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分区存放。

(六)室内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月做空气培养。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保存在无菌橱内。

(八)工作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九)严格掌握消毒规程及监测制度。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并做好纪录;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工作人员每年查体一次。

(十一)消毒员持证上岗。

3。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

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12、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4。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7、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5。供应室消毒管理制度

供应室消毒管理制度

1、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更鞋后方可入室。

2、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进入三区时应按各区要求着装。

3、严格按供应室审核验收标准,执行各类物品的下收、包装、消毒、灭菌、发放流程,严格区分污染物品、无菌物品。

4、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所有器械物品要粘贴:灭菌日期、有效日期、三签名,包布一用一清洗。

5、每个器械物品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确保灭菌质量。

6、认真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所有监测结果应有记录并保留。

7、凡经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器械,

回收时装入密封盒内,并有特殊标志,先浸泡于1-50~100的84消毒液中消毒后再清洗,下送物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与污车严格区分。

8、认真执行清洁制度,各区清洁用具要严格区分,固定放置。

洗涤组工作流程

进入污染区缓解间,按污染区要求着装进入污染区,将物品分类、清点、检查清洁度,操作程序。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除去污染物,污染严重或有油污的器械可用洗涤剂洗后再冲净。

2、洗涤:冲洗后,将物品放入酶洗液中浸泡30分钟后刷洗、擦洗,酶洗液浓度,按污染程度配制:重度污染1:100,中度污染1:150,轻度污染:1:200。

3、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

洗或刷洗。

4、终未漂洗:漂洗后用软化水或蒸馏水冲洗,然后干燥。

器械除锈:有锈迹的器具放入除锈剂中浸泡30分钟→用毛刷刷洗→在常水、热水、纯净水或蒸馏水中冲洗→放入润滑剂中浸泡1-2分钟,反复打开轴节充分润滑,然后干燥。

各类物品处理完毕,整理工作台,按要求处理防护用品,关闭水、电开关,进入缓冲间洗手。

要求:

1、负责污染区及缓冲间整洁,做到每班工作后清洁,负责各类物品补充。

2、所有浸泡、清洗器械必须完全打开轴节、内外腔,按顺序排列码放。

3、严格区分污染、清洁冲洗池,物品、用具、手套等做到污洁明确。

4、多酶洗液浸泡液按比例配制,并根据使用情况更换。

5、分类接收台及时用1:10084消毒液擦拭等待下一批物品的接收。

6、清洗间每天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登记。

器械处理流程

回收→分类→清洗→漂洗

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包装组工作流程

准备包装物品→对物品器械质量检查、装配→选择合适包装→包内放指示卡→外贴标签及指示胶带→放入车内待灭菌。

质量要求:

1、仔细检查各类物品是否干净、干燥、润滑剂适中,注意齿缝和轴节处清洁。

2、根据器械的不同功能,检查其性能及完整性:

有轴节的器械:检查关节的活动性和齿琐的松紧度

有齿的器械:检查器械尖端咬合功能和咬齿情况,齿两侧对合是否整齐

刀刃器械:检查其锐利性、若有钝或卷刃情况,立即更换

有螺丝器械:检查其完整性、固定性,防止螺丝松动、滑脱

针头:针栓内清洁无污、针尖锐利、无钩、斜面适中、针梗无弯、无锈、衔接牢固

玻璃类:清晰透明、无杂质、无血迹、无油质、无裂痕破损

橡胶类:有弹性和韧性、无粘连与裂痕

3、包装完毕,清洁整理工作台、设备、用物。

4、每天对包装间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登记。

消毒灭菌组工作流程

清洁检查设备→打开各水、电源开关→检查包装物品体积、重量、完整性、有效日期的粘贴→选择灭菌方式→装炉灭菌→灭菌完毕→关闭水、电开头→整理相关用物车辆定点放置。

要求:

1、每月定期对炉门密封圈涂油保养。

2、每天一次空炉的BD测试。

3、每周一次进行生物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不正常立即进行反馈追踪并进行补救。

4、检查所有的物品包合格后方可入炉灭菌,对科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不符合要求一律返回科室,拒绝灭菌。

5、急诊加班灭菌完毕的手术器械,立即发回手术室保证使用。

6、与下收、下送人员接收清洁物品,发放无菌灭菌包时,必须双方清点。

无菌物品发放组工作流程

按无菌隔离要求着装→入无菌室→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清点基数→无菌物品的出炉、检测、上架、发放→补充无菌基数→下班前打开消毒机开关。

要求:

1、发放无菌包时,必须与下送人员双方清点、记录签名、确保无误。

2、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发放,并严格查对。

3、不发放过期包、湿包、落地包。

4、无菌物品存放于离地20cm以上,离天花板50cm以上,离墙5cm以上的物架上。

5、无菌物品定点、定量放置、标签清晰。

6、一次性无菌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入无菌区。

7、每月对无菌室进行物表、工作人员手、空气监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8、负责无菌区及缓冲间整洁,车辆、无菌架及物品定点顺序放置,补充准备各类物品。

人员分工

为了做好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防止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因人员的变更,现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小组各成员必须严格按《消毒灭菌规范要求》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消毒灭菌物品的安全使用,现分工如下:

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方平霞

成员:章丽珍

汪卫红

第二篇:供应室制度

供应室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二、回收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再消毒、灭菌;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器材和物品,先消毒、再清洗、灭菌。

三、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选用化学方法,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四、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五、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用清洁剂、流动水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

六、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一、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二、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

三、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四、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

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

五、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半年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六、各种消毒后的内窥镜及其它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七、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八、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九、血液净化系统必须每月对出、入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下收下送制度

一、每日定时由当班护士将无菌物品按预约数量及时送至各个科室,并回收需处理的污染物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服务热情。

二、发放与回收更换物品要做到:数目清楚,质地完好,若有数量短缺,质量有损,即当面分清责任,事后妥善处理。凡未经初步清洗处理的污物供应室有权拒收,传染病人用品应由科室先做初步消毒处理后,标明证号,再交供应室做单独处理。

三、专人专车分别下送,下收。将无菌物品及污染物品按规定分别放置在下收箱下送车,不得相互混淆。

四、送、收物车要有“洁”“污”标志,每次用后下送车要用含有效氯500mg/l,下收箱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使之保持清洁,污染车不得进入清洁区。

五、各种器具包布不得用作其他用途。

六、在收送工作中要注意文明服务,征求科室意见,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改进工作。

七、工作后严格洗手,注意自身保护,每日详细收发工作量。

安全防护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水、防爆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二、凡解除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三、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四、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五、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漏。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六、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盒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七、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一、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应洗手、更鞋、戴帽、着装,必要时戴口罩。

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器械、物品与包装灭菌操作流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确保工作准确无误。

三、库管人员根据敷料使用情况,合理准备储存量,保证供应,避免浪费。

四、严谨一切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该区;该区使用车辆不得随意出入,必须进入者需进行处理后方能进入该区;保持该区清洁干净。

五、消毒灭菌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六、工作结束后,做好登记、环境整理和安全检查。

设备管理制度

一、各类仪器应设专人操作和维护。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二、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使用。

三、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护与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管理者,严禁擅自自动机拆修。

四、每月管理小组与仪器操作责任人对各类机器进行自查一次。

五、对贵重、大型仪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半自动及全自动清洗装置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

六、建立仪器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

质量控制与追溯制度

一、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

二、每天记录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三、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灭菌员等。

四、记录灭菌质量监测结果,妥善存档。

五、手术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操作者与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灭菌包的名称或代号、失效日期。

六、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的记录,并妥善留存。

缺陷管理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

二、制定并落实各种缺陷防范预案护士长、组长和质量监测员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质量监控,做好质量检测督促工作。

三、制定相应缺陷处理办法和应急预案,对薄弱环节和关键岗位重点监控,及时妥善处理。

四、出现缺陷问题,当事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五、定期对缺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明确责任,及时整改,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二、回收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再消毒、灭菌;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器材和物品,先消毒、再清洗、灭菌。

三、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选用化学方法,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四、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五、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用清洁剂、流动水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

六、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

监测制度

一、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

作。

二、负责灭菌器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日对灭菌锅进行空锅B-D试验。监测员每天随机抽查灭菌包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及工艺监测记录结果。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以确定其无菌效果。环氧乙烷灭菌器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过氧化氢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植入物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三、每月对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进行空气监测。

四、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清洗液浓度实行不定时监测,每天至少1次。

五、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空针、输液器、分装袋等,每一批号的进货应要求厂家提供相应的物理检测、热源检测及细菌检测报告。

六、对各病房出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的质量问题,应配合科室查找原因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做好登记记录。

七、对使用的各种洗涤用水每月应进行相应规定项目的监测,去离子水电导率每日监测。

八、各种监测结果,认真登记,妥善保管。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立即改进,以保证质量。

第三篇:供应室相关制度

(二)工作制度 1.各级人员岗位制度

2.消毒隔离制度

3.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4.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5.热原反应追查制度 6.质量检查制度 7.查对制度

8.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9.下收、下送制度 10.清洁卫生制度 11.物品管理制度

12.物品的洗涤、包装、灭菌、存放制度 13.职业安全规章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制度

1. 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负责对全院各科室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2. 布局合理,严格分区,标识明确。去污区、检查包装区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有实际屏障。清洁、污染、未灭菌、消毒、灭菌物品必须分区放置,并有清楚标识。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收、发按单线行走,不可逆行。

3. 工作人员需经过本专业的规章制度、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4. 按要求穿工作服,衣帽整齐,出入工作间需换鞋,按要求进行手卫生,必要时着防护装备。

5. 实行封闭回收,回收物品与发放物品应分车、分人进行。凡有脓血的器械物品必须由科室初步处理后交换,被脘毒气、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回收处理。 6.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遵循先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后消毒、灭菌的原则。 7. 包装各类器械时,要认真检查器械干燥后的清洁度及功能,清洗质量不合格需重新处理,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及时维修或报废。

8. 灭菌时要做好灭菌前的准备,灭菌物品的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

9. 发放无菌物品时,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无菌包外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包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10. 发放一次性物品时,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物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日期、

失效日期、生产厂家、出库日期等,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灭菌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11. 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及灭菌物品召回制度,专人负责,对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和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并存档,记录具有可追溯性;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监测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12. 临床医务人员需借用无菌治疗包时,需登记借物日期、物品名称、数量、科室并签名,无菌室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借出。用后及时归还,记录换物日期并签名。 13. 接收科室各类自备待灭菌包时,注意检查外层包布是否符合要求,查对有无科室名称、消毒指示胶带、日期、包装大小、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灭菌,须按要求重新打包。

14. 定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保持性能良好,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 15. 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做好各项工作,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培训制度

1、根据护理部和大科的年度培训计划,制定科室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护士职称以下者按《规范化培训计划》,护师职称以上者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进行。

2、根据本专科特点制定岗位理论培训计划,每年完成12次的科内专科小讲课,专科理论、制度、职责、应急预案、常规考试不少于12次。

3、根据本专科特点制定岗位技能培训计划,每年完成12次科内专科技能培训并考核。

4、每人都要完成个人继续教育学分25分,主管护师每年完成一篇以上论文。

5、护长每年要参加全国性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培训不少于一次。

6、新护士须在入科前经专科入科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工作。

7、消毒员须持有特殊容器和消毒员上岗证。

8、新入科工人须经过职业安全防护及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方可上岗。

八十

八、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责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要树立严格的科学工作作风和高度无菌观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对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供应。

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

3、工作人员按区域要求着装,严格区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实现“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不得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

4、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不得混淆。

5、消毒员持证上岗,严格掌握灭菌程序,确保灭菌效果。

6、要认真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质量监测,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率100%。

7、保持工作环境整洁,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8、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协作。

9、按时下收下送,每月到科室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八十

九、消毒供应中心交接班制度

1、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而进行人员的分工,当更换班次时,当班的要检查上一班次的工作完成情况;统计数字资料记录是否完成,如未齐全,督促完成。

2、当本班工作需要下一班来完成时,需口头交班或书面留言,确实做到工作落实到位。

3、发放班负责清点无菌物品的基数以及器械的基数,如不相符时要及时查对,及时解决。

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供应室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更换规定的工作服、鞋帽,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换外出鞋。

2、非本科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3、严格区分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区域、辅助区域)。

4、操作前后严格洗手,各项操作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5、室内环境清洁、整齐、安静。

6、去污区的台面、地面、货梯等,每天工作前后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拖擦,如有血迹及时用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拖擦。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台面、地面、货架及传递窗等每天工作前后进行拖、擦。传递窗紫外线照射每天2次,每次40分钟。辅助区域的地面、台面每天用清水拖擦两次。拖擦时,使用各区域固定抹布、拖布,不得混用。

7、下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并分区存放。

8、拖鞋每天清洁。

9、各区域每月大扫除一次。

10、清洁与污染、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分别放置,标记明显。

11、无菌包外应贴有化学指示胶带,并注明有效起止日期及签名,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无菌包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

12、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按消毒日期顺序排列,无过期灭菌包。

13、高压蒸汽灭菌器有专人负责,持证上岗。

14、各项监测严格按照监测标准执行。

15、工作及办公场所一律不准存放私人物品。 九十

一、消毒供应中心仪器管理制度

1、各类仪器应设专人操作和维护,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2、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使用。

3、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修与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管理者,严禁擅自拆修。

4、每月管理小组与仪器操作责任人对各类机器进行自查一次。

5、对贵重、大型仪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及全自动清洗装置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

6、凡科室一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和使用记录。

7、建立仪器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 九十

二、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包装以及化学指示胶带。

3、收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4、发无菌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包装、化学指示胶带;发一次性物品时,查对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包装,不符合要求不能发放。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1.报告程序: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三个工作日内

向护理部报告;严重缺陷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护理部及时向主管护理院长报告。

2.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时,病人用过的药品、血液、器械、标本、检验报告、病历资料等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涂改、弃掉,以备鉴定。

3.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时组织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确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填写差错登记表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进行讨论一次,并把定性和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一周内再将登记表返回护理部。

4.各科室(病区)设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5.病人有投诉并要求经济赔偿时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纳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处理。

6.按广西卫生厅制订《护理缺陷评定标准》,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处理,做到护理部、科室有分析、结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并反馈。

7.发生缺陷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个人,如不按要求报告,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本医院有关管理办法处理。

主管护师职责

1. 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主任(副主任)护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协助制定本科室护理工作计划,并协助护士长做好护理质量管理。

2. 负责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灭菌、保管、登记和发放、回收工作,按质量要求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临床的需要。

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4. 深入各科室(病区)实行下收下送,检查供应物品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满意度改进工作。

5. 参加并指导护师(士)业务学习和“三基”技术训练,定期给护理人员讲课。 6. 完成临床教学及科研。

7. 参加本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讨论,提出鉴定意见及防范措施。

护师职责

1. 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主任(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 负责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灭菌、保管、登记和发放、回收工作,按质量要求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临床的需要。

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

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 5. 6. 7. 深入各科室(病区)实行下收下送。检查供应物品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参加并指导护士业务学习和技术训练。

参加本科室科研工作,完成护校学生的临床实习及进修护理人员的教学任务。 参加本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讨论,提出鉴定意见及防范措施。

护士职责

1. 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主任(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 负责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灭菌、保管、登记和发放、回收工作。

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按质量要求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临床的需要。

4. 深入各科室(病区)实行下收下送。检查供应物品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5. 参加护理业务学习和技术训练。

6. 参加本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讨论,提出鉴定意见及防范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职责

1. 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医院医疗器材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管、供应等行政管理工作和护理工作。 2. 负责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督促本室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4. 定期检查高压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清洗机的效能,对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检测,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5. 对所属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确保生产安全及无菌物品的安全。 6. 负责医疗器材、敷料、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血)液器等物资的申购及报废工作。 7. 配合感染科对科室出现的输液反应进行追踪调查。

8. 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了解所供应的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改进工作,为临床提供安全便利的无菌物品。 9. 组织和指导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技术训练,完成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10. 组织本室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鉴定意及方防范措施,见并有记录。

11. 根据教学计划,管理和指导带教人员及实习、进修护理人员,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12. 组织拟定本室护理科研计划,开展技术革新及科研,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3. 加强与各科室、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征求科室意见,改进工作,为临床一线服务。

第四篇:供应室总制度[大全]

一、供应室工作制度

一、供应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着装规范、整洁,服务热情,严格遵守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二、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按照程序和质量标准要求进行,保证所有物品符合标准要求。

三、根据各科室需要固定物品器械,供应室按时下收下送。科室用过的物品进行初步清洗处理后,供应室方可回收处理。

四、特殊污染的器械物品应双层医疗垃圾袋封闭包装,注明疾病名称后回收,严格管理,定点放置,尽量选用一次性物品。

五、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器械物品灭菌前、灭菌后、发放时。八对:物品名称、数量、化学检测物及结果、灭菌日期、失效期、责任者、质检者)。

六、各种灭菌物品应注明名称、包装者、灭菌日期、失效期。凡超过灭菌有效期或封口有裂痕者,均需重新灭菌。

七、准备器械、敷料袋的要求:1.所有包布、治疗巾及洞巾必须清洁无损、无缝补,达到一用一清洗。 2.金属器械每次进行初步处理后保持湿润,由供应室回收处理。

二、供应室消毒隔

1、根据国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标准,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职责与各项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

2、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布局合理,标识醒目,区域间有实际屏障,人流物流由污到洁,空气由洁到污,不交叉,不逆流。天花板、墙壁、地面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3、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操作中严格无菌观念。

4、具备国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的设备及配套设施。

5、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灭菌前与灭菌后物品须严格分开个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无菌间。

6、有明确的监测措施,对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各区空气培养、复用诊疗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并记录留档。

7、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三区各环节流程管理,各项技术操作流程按照国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执行,确保医疗安全 。

三、供应室清洁卫生制度

一、科室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整洁。

二、清洁卫生区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三、各操作间每日上班前及下班后须湿式擦拭消毒,并保持洁净。

四、无菌物品存放区人员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地面及无菌物品存放柜消毒,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每月对无菌柜及房间做细菌培养一次,并保留化验单。

五、洗涤间各洗涤池,工作完毕将池内外洗刷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洗涤池;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六、各区及操作间隔壁,天花板无蜘蛛网,门窗玻璃洁净明亮,地面无污渍、积水、杂物,水池清洁无污垢,操作台、物品柜内外、仪器、推车洁净无污,室内物品摆放有序。

七、各房间每日要进行清洁卫生,科质控组督促检查。

八、发放物品的运送车、容器等工具,应每次用后清洁、消毒、待干。

四、供应室污物回收制度

一、凡各类须消毒供应室回收的污染物品,必须经污物口回收。

二、工作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回收污染物品时要仔细清点。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混淆,分类进行处置。

四、特殊污染的器械物品应双层医疗垃圾袋封闭包装,注明使用疾病名称后回收,严格管理,定点放置。

五、凡沾有脓、血迹和药迹的物品,须经使用科室初步处理后再回收。

六、各科室备用需重新灭菌的清洁物品,一律由污物回收口回收。

五、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一、经灭菌的各种物品,要标记醒目,注明灭菌日期和包装者,经效果监测合格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由专人经无菌物品发放口发放。

二、凡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的无菌物品,根据灭菌日期的先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橱柜内物品排列整齐,以左出右进,上进下出,先进先出为原则,做到定量定位,有明显名称标记。

三、拿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区域工作服。

四、每日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发现湿包、散包和标记不清者,要禁止发放。

五、发放时要认真细致,按照先消先发、后消后发的原则,严格核对取物单上物品名称、数量。

六、发出的无菌包虽未使用,也不得进入无菌物品发放区,需要重新按流程处理。

七、无菌物品架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八、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六、供应室下收下送制度

一、每日定时由当班工作人员将无菌物品按预约数量及时送至各个科室,回收需处理物品,收送分开,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服务热情。

二、发放与回收更换物品要做到:数目清楚,质地完好,若有数量短缺,质量有损,即当面分清责任,事后妥善处理。凡未经初步清洗处理的污物,消毒供应中心有权拒收。特殊污染的器械物品应双层医疗垃圾袋封闭包装,注明疾病名称后回收,严格管理,定点放置。

三、专人专车分别下送、下收。将无菌物品及污染物品按规定分别放置在下收箱下送车,不得相互混淆。

四、送、收物车要有“洁”“污”标志,每次用后下送车要用有含有效氯500mg/L,下收箱1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使之保持清洁,污染车不得进入清洁区。

五、各种器具包布不得用作其他用途。

六、在收送工作中要注意文明服务,征求科室意见,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不断改进工作。

七、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注意自身防护,每日详细记录工作量。

七、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全体人员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爆知识,能正确使用灭菌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

二、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若皮肤刺伤,严格按职业暴露流程处理。

三、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以防事故的发生。

四、清洗消毒处理后的器械物品及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卸载时戴好防护手套,尽量避免烫伤。

五、低温灭菌器应有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漏。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六、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七、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八、操作前、后执行标准手卫生,禁止佩戴首饰,留长指甲,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危害,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

八、消毒剂管理规定

一、消毒剂必须单独存放,有明显的标识,并严格管理。

二、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原料、包装材料等产生污染。

三、消毒剂选择性使用,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

四、进出库房的消毒剂必须有严格的出入库记录。

五、使用者应按需要量领取消毒剂。

六、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防止对洁净区产生不良影响。

七、每次使用消毒剂均应有完整的记录。

九、质量追溯制度

1、消毒供应室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过程的记录。记录易于识别和追溯,清洗消毒监测资料保存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保存应≧3年,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记录每批次清洗、消毒信息,包括清洗日期、清洗机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等。

3、记录每锅灭菌的信息,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运行参数,灭菌操作员签名或代号等。

4、每个灭菌包应有包外六项标识(物品名称、核对/包装者、灭菌器编号/锅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使用者将外包装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5、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的记录,妥善留存。

十、沟通协调制度

1、加强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增强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

2、每月发放调查表,对消毒供应室服务、无菌物品质量、数量、时间、相关业务处理等进行评价,存在问题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记录。

3、对使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做出评价,存在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满足临床需求。

4、有计划申报物资采购计划,急需物品与物资管理部门联系解决。做好设备保养、维修记录。随时与设备维修部门联系。

5、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工作。

十一、消毒供应室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1、按照《护理人员学分考核办法》执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规定的时达

到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2、本科学历以下的人员必须积极进行学历教育。

3、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医学知识竞赛等。

4、按照专业发展需要,分批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外出进修、短训、参观,为科室发展奠定基础。

5、凡外出参见短期学习机培训的人员,向科室提出申请,报医院批准,科教科备案。学习培训结束后,在科内进行汇报性讲座。

十二、消毒供应室监测制度

1、认真遵守各项检测技术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检测制度。

2、日常监测(1)器械检查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于干燥后的每件器械进行检查。(2)每月应至少随即抽查3——5个待灭菌包检查清洗效果并做好登记。(3)启动新设备和维修后每年进行一次清洗效果检测。(4)使用的消毒剂和检测用的化学指示物在有效期内使用。(5)消毒液检测:浸泡消毒液按配比浓度配制,每天检查,根据需要更换,。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6)每月对无菌物品存放区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进行卫生学检测;每月对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进行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7)紫外线灯检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新灯管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灯管每半年进行照射强度检测。

3、灭菌物品检测 (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应空载进行B-D试验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2)物理检测每锅进行,化学检测每包进行。(3)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每周一次,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五类化学指示物并合格后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有异常时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4)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新启用、移位或大修后,应进行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监测。物理检测、化学检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检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检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5)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应每天进行生物检测。

4、对每一批号的一次性无菌物品进货应要求厂商必须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5、每天检查纯水的电导率是否符合要求应低于15us/cm(25℃)。

6、各种检测结果认真登记,妥善保管,发现问题及时应对,保证检测效能。 十

三、消毒供应室培训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要按照医院培训计划及目标,制定适合消毒供应室的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加强业务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可采取讲课与自学或参观等学习方式。

二、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要明确培训目的,了解器械、物品的性能和用途、消毒灭菌及保管方法,熟练掌握基本操作,不断革新改进工作。

三、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及科室、院内考核。

四、培训内容:培训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

五、对新引进的各种仪器、设备及时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保管和清洁消毒方法。

六、有计划地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或参加省级以上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培训。

十四、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一般医院均不作为常规配备,多采用临床借用。对此类器械在管理上应:1. 使用科室使用外来器械前,应向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征得同意,在供应室备案后方可接收。

2. 外来器械厂家应相对固定,便于使用和管理。3. 外来器械应在规定时间送到消毒供应室,清点、检查、验收合格后登记。对有特殊要求器械由外来器械商说明。4. 消毒供应室按规范要求严格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建立各流程登记,下送人员统一下送,确保安全。5. 严格植入物放行条件,登记备案。 十

五、质量管理制度

1. 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三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设专职质量检测员,职责明确,责任的到人,对存在问题进行讲解,提出改进措施。2.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及各项操作规程。

3. 严格质量控制,质控员从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储存的系列流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的质量检查,各班次每日自查,护士长每周带领一名护理人员不定期巡查一次,各区域组长每2周检查一次,质控小组每月集中检查1次,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人人参与质量管理。 4. 建立质量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填写质量持续改进记录单,采取随时、定期反馈,分析、通报、讲评质量检查结果,责任明确,促进质量持续改进。十

六、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1、各种设备必须有专人管理,账目登记清楚。

2、各类设备仪器应设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试合格后可方能上机使用,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3、对贵重、大型仪器如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全自动清洗装置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

4、按照国家安全计量局规定,每半年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校对鉴定并记录。

5、严格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修和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护士长,通知设备科维修,严禁擅

自动机拆修。

6、操作人员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应离开岗位,如发生故障应按规定预案进行停机、切断电源等操作。使用人员在下班前应按规定顺序关机,并切断电源、水源,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好交接班。

7、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维修后的详细记录妥善保管,以备查证。十

七、供应室物品召回制度 对供应的灭菌物品种类、数量应有去向登记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1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检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符合要求。2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1.

应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并说明召回的原因,并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供应中心应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 2.

对已使用生物监测不合格物品的病人建立档案,向上级部门汇报备案,以便追踪 3.

若临床使用同一时间处理的灭菌物品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不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分析原因,重新处理,再次进行相应监测。

第五篇:供应室管理制度

第三节 供应室护理管理

供应室工作制度

1. 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和科室护士长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全院临床科室及部分业务科室所需的消毒、灭菌物品的回收、处理及供应工作。 2.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实施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供应的物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确保患者安全。 3.本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类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洁、保养、消毒、灭菌方法,并严格执行各类物品处理流程。

4.本室人员应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差错事故。

5.经常检查医疗器材及物品质量,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6.做好物资管理,物品发放、领取、使用等应有严格的手续定期清点建立账目;并认真做好统计上作,定期下科室清点基数。

7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任何人不得随意在三区来回穿行。

8. 工作人员应强化职业伤害防护意识,如发生皮肤感染或传染病者,应按规定调离或另行安排工作。

9.协调临床各科关系,定期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供应室查对制度

1. 回收物品时,交换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字。

2. 发放消毒或无菌物品时,交接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及包装用物的清洁度、完整丝、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名。

3. 发放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时,双方查对品名、规格、数量、产品检验合格证、灭菌日期、失效期、确认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名。

4.科室代灭菌的物品,在收物时,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科室标记、包装用物的清洁度、完整性、化学指示胶带使用情况及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写灭菌日期是否符合要求;发放科室代灭菌包时,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科室标记、包装物的清洁度、干燥度、化学指示胶带(标签)是否达到要求。确认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名。

5.包装物品或灭菌物品时,包装者及核对者查对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清浩度、完整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标记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 灭菌员与质量监督员或护士长共同查对化学灭菌效果指示剂,及B-D试纸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登记本上双方签名。 7.配置消毒液、洗涤液时,经两人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欲配置浓度、配置方法,确认无误后,方可配置并在登记本上签名。

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全科人员要高度重视“安全第一”。各班在下班之前要检查水、电、汽、仪器等开关是否关闭,每人要掌握防火、防盜、防爆知识,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2.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一定要戴防护手套,做好自身防护。处理破损的玻璃器皿时,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外伤。 3.高压灭菌室工作人员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定期检查高压灭菌柜功能状态。

4. 每台高压灭菌柜要有省压力容器使用证。

5.内室压力表、夹层压力表要有鉴定合格证,由计量测量鉴定所发给。

6.安全阀:由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测定,每年测1次。

7.烧制蒸馏水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好日常保养,随时意自动报警,严防事故发生。

8.使用电机类设备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触电。 9.工作区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换鞋入室,戴口罩,勤洗手,必要时戴手套。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必须先洗手,更换未用工作服、工作鞋、戴口罩和工作帽,方可入室。 2. 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有菌物品不得与无菌物品混淆。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柜内或架上。 3.设置污于染窗口和清洁窗口,通道要分清,不得交叉。 4.下收下送应配有专人负责收发,回收与发放人员应分别安排回来的车每次用消毒液消毒或蒸汽高压水枪冲洗,分开放置。 5. 烧制蒸馏水的全套装备每日冲洗,每周彻底清洗1次。 6. 严格执行清洁卫生制度,每日对各工作间进行空气消毒1次,并记录在案。

7各种消毒液及清洁液定期更换,并监测浓度;每月对无菌间、包装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抽样进行细菌培养;使用中的灭菌剂、无菌物品每月抽样做无菌实验;使用中消毒液或消毒物品每月抽样做细菌培养1次,结果存档备查。对高压灭菌柜、灭菌箱每锅进行工艺或化学检测,每个月进行生物检测;预真空高压灭菌柜每天做B-D试验1次。

8.回收可复用器材时,应保持密闭,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处理废弃物应按《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执行。 供应室清洁卫生制度

1. 各室每天要做好平面卫生,并经常保持室内、外整洁,下班前清洗脚垫并洒消毒液,每周大搞卫生1次。

2.卫生工具分区放置,并分开、分池清洗,不得混淆乱挂、乱拿。 3.无菌区每天要湿式打扫二次。

4.灭菌人员每天坚持灭菌柜内、外抹一遍,拖地一次。 5. 每半月抹室内的所有门窗、玻璃、灯具、天花板及墙壁,做到无扬尘,无蜘蛛网,无死角。

6.污桶、纸篓使用避污袋,每日更换。

供应室高压灭菌器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

1. 灭菌时停电:首先关掉总电源,然后用人工办法将汽阀门关掉,避免产生湿包。

2.抽真空时停电:关总电源,关汽。

3.电磁阀失灵、密封条损坏、门上的制锁皮碗损坏应及时更换。 4.安全阀:1年检测1次。 5.压力表:半年探测1次。 6.输水器:2-3个月清洗1次。 7.过滤网:每周清洗1次杂物。

供应室下收下送制度

1.服务态度热情、主动,使用文明语言,做好耐心解释工作,挂牌上岗。

2.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临床需要,及时供应各种无菌物品及次性医疗用品等。

3.严格区分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专车专用。坚持一人发送无物品,另一人收取污染物品。

4.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各类记本账物相符。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专车使用后必须用消毒液抹洗或用蒸气高压水冲洗,并定位放置。

供应室领物、借物制度

1.领物、借物者必须穿工作服,佩戴胸牌。 2.认真填写领物本、借物本,借领者签全名。 3.各种器材和无菌包,只限院内使用,不得外领外借。

4.所借用物值班者及时追回,一般不超过24小时,归还时注明日期,归还者签名

5.供应室到各病室送收物品时,病房应有专人接待,便于及时清点核对,并登记签名。

供应室物品交换制度

1. 执室到供应室交换物品者,必须经过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2. 污染物品、清洁物品用不同的容器盛装,污染物容器应密封。 3. 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物品数目由交换双方当面核对,有疑问及时提出。

4.由回收间的工作人员告知无菌物品存放室人员发放物品的数量与领取科室。

5.领取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时应先洗手或手消毒。

供应室与相关部门沟通及交流制度

1. 供应室物品流动大,仪器设备多,须得到相关科室的协助,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满足临床使用科室的需要,每月定期下科室征求意见1次。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交全科讨论,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

3.定期维护和检查科内设备、器材并做好记录,须总务科、设备科协助解决的有关事项,护士长或组长应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协商,在商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4. 定期清查科内所需物资,及时上报计划。急需品由护士长与物资供应部联系,再书面报告申请。

5.护士长与质控员应定期向医院感染科和护理部汇报全科工作情况,请他们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难题。

儿保科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四轻”、“十不”、“十不交接”。

3.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任何治疗处置均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4.给婴儿做肌肉、皮下注射时,应采取进针快、推药快、拔针快的“三快”方法,警惕患儿两手和身体突然活动而发生折针等意外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检查、清理,不能遗留在病室内。

5.测体温时,对不能自理的患儿一定要用手扶持,取出体温表后方能离开。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原则。 7.每日下班前,工作人员检查门、窗、水、电、空调关闭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8.加强安全防范,防止摔伤、烫伤、呛咳及等各种意外事件发生。

上一篇:关于秋雨的诗歌范文下一篇:关于励志的句子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