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水利水电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大学生英语记叙文中使用连接手段的母语迁移研究

摘要:记叙文中的前景事件是整个语篇的骨架,主要叙述故事如何逐步发展。前景事件的信息必须通过连接手段保证其行动延续性。已有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使用连接手段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关联词缺失、过度使用关联词等方面。因此,连接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尽管前人对连接手段做了一些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以往关于连接手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关联词的研究,而对表达从属关系的从句、不定式短语和分词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前人研究多属于共时研究,没有考察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迁移的变化情况,而且大部分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主要依靠直觉判断母语迁移发生与否,这种判断方法不够严谨。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连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并运用蔡金亭(2015)提出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探究母语对连接手段使用的历时影响。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陈述前景事件时使用连接手段的情况如何?2)母语如何动态地影响中国大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连接手段的使用?2a)在个人层面上,母语如何动态地影响连接手段的使用?2b)在组群层面上,母语如何动态地影响连接手段的使用?本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YY021)的一部分,语料由项目组成员收集。研究对象选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两所学校的共35名2011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本文属于历时研究,语料收集分为五次,分别设在本科阶段第一学期初、第一学期末、第二学期末、第三学期末、第四学期末。通过看图作文的方式收集了175篇英语记叙文及其对应汉语文本,并从中提取出1758个连接手段形符进行分析。随后对语料从连接手段类型、使用的正误、英汉语的一致性和迁移的类型进行了标注。本文得出如下发现:1)受试在英语记叙文前景部分中使用的连接手段多种多样。五次测试中,各类连接手段的使用频数都没有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呈线性增加或递减,而是呈上下波动趋势。表达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五次测试中的正确率均高于90%,表达从属关系的连接手段中,正确率超过90%的是结果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和不定式短语。表达并列关系的关联词的正确率五次测试中变化幅度不大,表达从属关系的连接手段的正确率变化幅度较大的是关系从句和宾语从句。2)个人层面上,受试表现出了明显的个体变异。同类连接手段发生的迁移类型因人而异。在五次测试中同一受试发生的迁移类型分布不均。组群层面上,五次测试中正迁移率分别为47.2%、45%、39.1%、51.3%、40.5%。负迁移中,干扰性迁移的百分比分别为4.5%、3.2%、2.2%、4.3%、1.9%;抑制性迁移的百分比分别为0%、0%、1.5%、3.7%、0.5%。正迁移和负迁移在五次测试中都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正迁移的百分比在第四次测试和第五次测试有显著变化,干扰性迁移的百分比在五次测试中无显著差异,抑制性迁移的百分比只在第五次测试中有显著变化。五次测试中,表达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均未发生抑制性迁移,表达从属关系的连接手段中只有时间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关系从句和分词短语发生了抑制性迁移。各类连接手段正迁移、干扰性迁移和抑制性迁移的百分比都没有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或减少。

关键词:母语迁移;连接手段;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历时研究

学科专业:语言学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Language transfer

2.2 Studies on narratives in SLA

2.3 Linking device in narratives

2.3.1 Definition of linking devices

2.3.2 Classification of linking devices

2.3.3 Previous studies on linking device in SLA

2.4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linking devi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4.1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linking devices expressing coordinate rel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4.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linking devices expressing subordinate rel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Participants

3.3 Instruments and Data Collection

3.4 Data coding

3.4.1 Coding the head

3.4.2 Coding linking devices

3.5 Data analysis

3.5.1 Analysis of the use of linking devices

3.5.2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the use of English linking devices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The overall use of linking devices

4.2 The effect of L1 transfer

4.2.1 L1 transfer on the individual level

4.2.2 L1 transfer on the group level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Coding linking devices in narratives

Appendix Ⅱ: Instruments

Acknowledgements

上一篇:企业品牌文化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网络安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