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外文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将实施对外开放先导战略摆到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政府网站外文版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第一篇:外文毕业论文范文

悠久而多彩的印尼华人外文文学

[摘 要]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发生于19世纪中叶,为印尼文学的产生带了头,在马来文学的革新中起了先锋作用。印尼华人外文文学涉及重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问题,揭露社会弊端和邪恶势力,表现各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生活,反映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反映社会底层的各族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艺术形式多样,语种丰富,读者众多。

[关键词]印度印西亚 华人外文文学 印尼文学

椰风蕉雨终年飘洒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与我国有悠久、密切的友好交往史。自西汉以来,印尼(古称“叶调国”)就与我国发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友好交流关系。早在荷兰人未来东占印尼之前,我国东南沿海的闽、粤等省,就有成千上万的贫苦人民到印尼的爪哇从事开发和定居,并先后形成“土生华人社会”和“新客华人社会”。华侨中的文化人开始用多种外文进行文学创作,华人(当时还是称“华侨”)外文文学也随之逐渐形成。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又称“印尼土生华人文学”,或“马来由文学”,[1]( P138 ) 指的是印尼华侨华人,用爪哇文、阿拉伯文、巴厘文、马来文、英文等多种外文创作、改编、翻译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在印尼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久远和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着孕育和催生作用。

首先,是印尼华人社会的扩展,加速了印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以印尼华侨土生子女为主体的“土生华人社会”,与后来移居印尼的华侨形成的“新客华人社会”,逐渐融汇成比较庞大的印尼华人社会,并逐渐密切了他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关系,土生的华裔和新客华侨,都需求接受中国文化。由是,其中掌握了马来文和阿拉伯文的作家,便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出版,于是外文翻译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应运而现。其次,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激发了印尼华侨华人的民族意识和感情。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都波及到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孙中山及其战友们都曾直接到过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进行革命活动,传播民族主义和反清革命思想。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气象一新,民情振奋,又给国外华侨华人巨大鼓舞,因此,使印尼等国的华侨华人的民族思想感情大为增强。他们更加关心祖国家乡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经常保持与国内亲人的联系,在印尼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创建了许多华人学校、华侨社团,并且开展各种爱国文化活动。土生华人也增强了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要求。再次,印尼社会各种语文并存,特别是“马来由混合语”的大普及。印尼是多民族多部族和多语种的国家,它的语种有马来语、爪哇语、马都拉语、巴厘语,以及雅加达方言等,“马来由混合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尼沿海港口城市通用的“市场语”,也就是印尼不同母语的各种居民和华侨、各国外侨在商业上作为沟通工具的语言。它相对于作为荷兰官方语言的所谓“高级马来语”而被称为“低级马来语”或“华人马来语”、“汉化马来语”。它的特点是规范不是很严格,夹杂着多民族的语言和方言,以及不少外语借用词,特别是汉语借用词。但是,它却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运用。20世纪初,印尼的刊物《官员阵地》有一则广告称:“所有人都能读《中华报》,因为该报是采用低级马来语,即一种荷属东印度居民容易理解的,并成为大多数人所掌握的一种语言。”因而这种所谓“低级马来语”,又有“华人马来语”之称。不少华侨华人文人和作家,就运用这种流行广泛的语言文学,进行文学创作和翻译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最后,华侨华人经营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日渐兴起和繁荣。据统计,仅1930年,由华侨华人创办的马来文报刊就有24种之多,为 《马来鼓声报》、《垄川明星报》、《泗水新闻报》、《南洋日报》 等,著名的出版商有朱萧富、王甘夫等人。[2] 有的出版商本人就是作家、诗人、翻译家,因而,他们悉心致力于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促使印尼华人外文文学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特别是由于用马来文翻译的中国古典文学率先兴起和流行,促使其他外文译作和创作也接踵出现,1859年就出现了爪哇文译本《三国演义》。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印尼华人外文文学比印尼土著文学的诞生,要早20年以至半个世纪。[3] ( P180-183 ) 关于印尼华人外文文学的发展历程,向来众说纷纭,中国学者杨启光认为,它的历史上限应该是19世纪50年代,印尼学者、作家耶谷·苏玛尔卓则认为,通俗马来由文学的历史上限应是1875年,它的发展历程从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最后以华人作家自动并入标准印尼语的文学队伍而告终”。[3]( P78 ) 对此本文不拟展开探讨。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是华侨华人作家运用各种外文进行翻译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与印尼土著作家作品在血缘、族缘、文缘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这种文学的本体及其发展历史,都具有它自己的鲜明的特点。

翻译外国作品的数量庞大,持续时间很长,这是其特点之一。在印尼本土文学还未形成之前,1859年就出现了中国的《三国演义》爪哇文译本,1877年,又出版了由巨港华人作家柯德怡用阿拉伯文翻译的《玉历宝钞劝世文》。19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翻译家如杨天水、林和兴、刘文昌、钱洪连、叶源和等20多人,他们用马来语翻译的中国古典小说作品为数更多,如根据《海公小红袍全传》翻译的《周观德——周文玉之子,一个华人所写的故事》;1883年又出版了一大批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如 《列国志》、《粉妆楼》、《乾隆游江南》、《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三宝太监下西洋》 等。直到20世纪初,这种译作出版的势头不减,这时期的翻译家已由20多名增加到40名,他们翻译的中国古典小说有《木兰从军》、《北游记》、《镜花缘》、《宋太祖三下南唐》、《杨家将》、《包公案》、《荡寇志》、《刘大将军平倭战记》、《小红儿》 等十多部。20年代,又再次掀起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的热潮,运用通俗马来语翻译的中国武侠小说多如恒河沙数。中国武侠小说作家如不肖生、朱松 、江叶 、何一峰、汪景星、红绡、突兀生、凌云阁主、席灵凤、海上漱石生、张崇典、许 父、黄南丁、顾明道、还珠楼主等人的小说,都用通俗马来语翻译过来,并刊登在专门发表武侠小说的期刊上。这时期的译作有个特点,就是除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外,还翻译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文学名著,这表明翻译家的视野有所拓展,以及社会上对西方文学作品发生兴趣的读者逐渐增加。这时出现在印尼文坛上的西方文学名著通俗马来语译本,有狄更斯、柯南·道尔、大仲马、雨果、兰姆、威恩等著名作家的30多部著作。20年代以后,西方文学名著的翻译着重消遣性较强的作品方面,如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埃德加赖斯·巴勒关于猿人泰山等的小说。著名的翻译家有李金福、赵雨水、吴炳良、张振文、朱茂山(即侯善良)等人。

20世纪40年代末起,直至80-90年代,翻译小说,尤其是香港武侠小说的翻译仍是大热点。香港著名的小说家梁羽生、金庸等人的作品,如 《射雕英雄传》、《塞外奇侠传》、《飞狐外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萍踪侠影录》、《水川天女传》 等,都被翻译出版。直至1994年6月,《印度尼西亚日报》还在连载金庸的《啸傲江湖》。它们的翻译者是黄金辰、黄安淑、颜国良、曾荧球等人。其中的颜国良从50年代起,就以翻译梁羽生的《塞外奇侠传》著称一时,至80年代中期,他已翻译了40多部中国武侠小说,除梁羽生作品外,还有金庸、古龙等人的小说。曾荧球也从60年代起翻译了梁羽生、金庸、古龙、秦红、孤独红、卧龙生、陈青云、白虹等人的作品70-80部之多,并因翻译古龙作品最多而被称为“古龙专家”。由此可见翻译中国小说流行之广。

除了翻译出版中国通俗的武侠小说外,还翻译了不少纯文学作品,如《鲁迅小说选》和曹禺的戏剧《雷雨》等。据法国女学者、作家苏尔梦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共翻译出版了中国文学作品759部。[3] ( P182-183 ) 60年代至90年代,印尼作家和学者还用印尼语介绍了中国现当代作家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沈从文、丁玲、杨沫、高缨、以及琼瑶等人的作品。

印尼文坛译著特多,其中中国的古典章回小说尤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通俗马来语比较大众化,简明易懂,可接受性强,广大的普罗大众乐于接受。二是印尼的华侨华人和土著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同是东方文化模式,共同点较多,比较容易接受中国情调的文学作品。三是中国古典小说和武侠小说所宣扬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道德操守、精神境界,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特别是社会下层读者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从中得到慰藉和受到鼓舞。

创作题材丰富多彩,富有现实性、及时性,是印尼华人外文文学的特点之二。20世纪初,印尼文坛上出现了一个新动向,涌现出一批用通俗马来语创作的小说、诗歌、剧本等作品。这是由于,一方面现实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印尼人民与荷兰殖民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各民族种族间的矛盾、家庭内部矛盾、男女恋爱婚姻问题等等,都有待于得到合理的解决。另方面,广大读者,特别是华侨华人读者,也感到不仅需要阅读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作品,也很需要及时反映当前国内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表达人民对这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愿望的文学作品,因而,运用通俗马来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任务,就摆在华人外文作家的面前。最早问世的通俗马来语创作小说,是1903年发表的吴炳良的《罗分贵》、张振文的《黄西的故事》。它们都是反映当时华侨在印尼的社会生活,分别描写了有钱有势的财主不择手段夺取良家少女为妾,最后事败,被迫饮弹自杀,以及华侨富商反对女儿嫁给一个土著官员,致使女儿与官员私奔,并在华侨中宣扬穆斯林教,许多人也因此成了穆斯林。后者是在华人外文作品中第一次接触到不同民族的婚姻问题,以及宗教问题。1906年出版了佚名的长篇小说《黄淡巴》,1919年又发表了郭德怀的《假冒的上帝》。此后,创作小说、诗歌、剧本在各个历史时期就源源不断地涌现。

这些作品的题材丰富多样,及时地反映了印尼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斗争和社会风貌,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题材。

重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问题。如发表于1920年的陈文金的《古突士的骚乱》,就是反映一年多以前,即1918年10月发生的中爪哇古突士的排华大骚乱事件,揭露当时的土著政党伊斯兰联盟中的极端分子反华排华的劣行,非常及时地反映了印尼社会的斗争现实。赵雨水的历史题材小说《彼德·埃尔伯菲尔德》,也是表现印尼人民反抗荷兰殖民主义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热情地讴歌了一位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荷兰印度公司的剥削压迫而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郭德怀的《上迪古尔集中营传奇》,是描写1926-1927年印尼人民反抗荷兰殖民主义统治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被关押在迪古尔集中营中的革命志士不屈的斗争生活。温泽茂的《波芬·第古尔的血和泪》、林庆和的《赤》、郭德怀的《来自墨拎比的悲剧》等,都是反映印尼人民在1926年反殖暴动失败后,被监禁在波芬·第古尔岛上的印尼共产党人的斗争生活。林庆和的《红潮》则是反映印尼的劳资矛盾斗争。还有些作品不是反映印尼社会生活,但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甚至战争,如谢德源的《满洲人》、高苗成的《九·一八》、郭德怀的《阐北勇士》等。

揭露社会弊端和邪恶势力。如上文提到的《罗分贵》、黄庆丰的《梭罗夜市场里的恶棍》、朱丰木的《血手巾》等作品,都是揭露和鞭笞社会积弊和邪恶势力的。郭德怀的《“公益”的牺牲品》,则是揭露和批判印尼华侨组织中华会馆里的一些侨领唯利是图、腐败无能的劣行。佚名的长篇小说《黄淡巴》写继承了父亲庞大财产的黄淡巴的腐化堕落、玩弄女性、最后被送上绞架的故事。

表现各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生活。这类题材作品的数量相当多,如张振文的《黄西的故事》,写一个华侨富商家庭的女儿与印尼土著官员恋爱,遭到父亲的激烈反对,被迫出走。郭德怀的《花江的玫瑰》,写西爪哇华族青年胡艾青,在管理胶园工作中与一个中国印尼混血儿少女瓦尔西蒂相恋的故事,由于故事动人、情节曲折、艺术技巧较高,曾被搬上银幕,颇受欢迎。其他如史立笔的《美女蛇》、郭庚龙的《苏白太》、陈丰文的《来自苦恼漩涡之仙女》等,都是描写华人青年与土著少女的恋情。还有陈文金的《颜燕娘》、朱茂山的《被毁的姻缘》和《郑鸾英》、哲尔明的《富豪女之隐私》、赵雨水的《朱筱女士》、郭法第斯的《自主招致毁灭》等,这些作品表现男女爱情生活题材和主题,大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有进步的积极意义的。但是,也有少数作品如黄瑞忠的《阿莉玛姨娘》、张振文的《苏米拉姨娘》、陈振刚的《钻石领带别针》等,虽然也反映了欧洲人和华侨纳妾的陋习,但却持肯定甚至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家世界观中的落后面。

反映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问题。上述反映男女婚姻问题的作品,实质上也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如郑登辉的《争财产》、朱茂山的《被毁的婚姻》,以及张振文、陈文金等人描写的纳妾现象的作品。也是反映家庭内部矛盾和悲剧的。在这些作品中,妇女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甚至缺乏人身自由,她们不能参与西方的现代生活,仍被禁锢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家庭中,寡妇们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帮助,不是被卖出去就是被迫自杀,总之,是以悲剧结局。[1]( P148 )这些作品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反映社会底层的各族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如王氏的剧本《出卖汗水》、诗歌集《元宵节班顿集》等,都是反映各族贫苦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雅加达市人民在闹元宵的狂欢之夜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当地社会生活的众生相。

以上这些斑斓多彩的题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层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印尼华人社会和土著社会的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以及各种矛盾和问题,对印尼华侨问题研究也有历史参考价值。

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语种丰富,是印尼华人外文文学的第三个特征。这种文学的体裁样式繁富,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评论等等。小说中又有写实、志怪、武侠、言情、通俗、侦探等类型。诗歌中又有抒情、叙事、广告等样式。反映印尼社会民情风俗的诗歌集《元宵节班顿集》,还常与民间戏剧“茱侬”(“列农”) 戏相结合,在演出中演唱朗颂。这些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因适应文化程度和欣赏水平不同的社会各阶层群众的需求,受到他们的欢迎和支持。这也是这些作品流播深广的重要原因。

印尼是多语种的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外文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通俗马来语、爪哇语、巴厘语、阿拉伯语、马都拉语、望加锡语、英语等。通俗马来语中,又揉进了荷兰语和福建省的闽南语。文学语言的多样化,又使作品的艺术风格多姿多彩,并提高了它们的可接受性和流行性,容易为各民族各语种的读者所乐于接受。

读者众多,影响深广,是印尼华人外文文学的第四个特点。因通俗马来语或印尼语翻译或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发行量很大,有的重版多次,这表明它们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如《三国演义》在1895年以爪哇文的诗歌形式出版,1983年又用马来语翻译出版。中国古典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译成马来文、爪哇文、巴厘文、马都拉文、乌戎潘当(望加锡)文等文本,并且早在1922年就先后6次再版。不仅华侨华人喜欢阅读和观看,印尼各族人民也都非常欢迎,《梁山伯和祝英台》还演变成为巴厘岛的民间故事。印尼华裔作家许平和用马来语和印尼语创作的武侠小说,每种都印行1万至1.5万本,在一个月内就全部售完,以后每隔4—5年又重版一次,最少印数为6500本。刊登武侠小说的杂志《武侠》旬刊,每期销售量达5万份之多,这表明武侠小说市场之广。

这些文学作品,特别是用通俗马来语或印尼语翻译和创作的武侠小说,在当地华侨华人和各土著民族中大受欢迎,影响非常深广。如《梁祝》故事除翻译成各种文本外,还被搬上了银幕和舞台,受到广大观众欢迎。最近几十年,还被编入印尼本土戏剧“鹿特鲁剧”、“列农剧”和爪哇的“马札巴特”诗歌、巴厘的阿里雅舞中,以及改编为相声,制成盒式录音带广为发行。它们的读者、观众、听众,不仅有广大的印尼各族人民大众,还有许多政要人物,比如,印尼前副总统苏丹哈孟固·布瓦诺身体不适,还看武侠影片至深夜,以致患病住院。前公安部长苏多莫、前教育部长玛苏里常在非正式会议上,大谈武侠小说和影片中的各种阴谋诡计。[3]( P81 ) 有的法官在判案时也常引用武侠小说中的故事和语言。武侠小说中用闽南话译音的名称和术语,印尼读者不仅懂其义且能随口说出和运用。可见,武侠小说和电影已经广泛深入地渗进印尼社会的民间和官方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无论是在印尼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以及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印尼文学方面,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在历史上是印尼文学的先驱者,率领和推动了印尼文学的发展,在现实中又是印尼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尼华人作家的马来语小说《罗分贵》和《黄西的故事》发表于1903年,比发表于1920年和1922年的印尼新文学代表作《多灾多难》和《西蒂努儿巴雅》要早20年,所以,印尼作家和学者甫榕·沙勒认为:“以时间上看,华人马来文学为20年代的印度尼西亚文学的产生带了头”,“它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在马来文学的革新中起了先锋作用,这种革新就是取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物作为作品的主题。”有的学者评论赵雨水的历史小说《彼得·埃德伯菲尔德》时认为:“赵雨水以荷兰统治印度尼西亚达300年之久的历史背景创作这种题材的小说,在整个印度尼西亚文学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也就是说,印尼土著文学还未反映过印尼人民反荷的武装斗争,而印尼华人外文文学作品早就有所反映了。有的印尼文化研究者认为:“郭德怀等人的华人马来语文学作品填补了印尼文学史上的这一块空白。”[3]( P80 )

在马来文、爪哇文等武侠小说译作和通俗小说风行的同时,还涌现出一批以写作武侠小说和通俗小说著称的作家。如华人作家许平和,他创造了被称为“印尼式武侠小说”的新体裁和风格,有“印尼式武侠小说之王”之誉,他创作的各种小说有一百多部。华人作家蔡良珠(玛尔卡·德),她继承了20年代至70年代通俗小说的优良传统,创作了许多深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如《卡米拉》、《风暴必将过去》、《心的回响》 等。她的一些作品重版多达10次,有的还拍成电影。其影响所及,还出现了一批以写作武侠小说而著称的土著作家,如明达尔查、韩达瓦里、阿斯温托等。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作为语言载体,它对通俗马来语的普及,以及后来的印尼语的形成,也是功不可没的。印尼的马来语文学的流行,又影响到邻国马来亚的翻译文学的兴起。作为一种媒体和桥梁,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对华人与印尼土著人民、各国侨民之间的沟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在印尼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曾发挥过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今后,它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将会怎样?印尼华人外文文学与印尼社会的发展是互相紧密依存的,在历史上,它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已经形成自己鲜明的特性;在现实生活中,它仍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它已成为整个印尼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肌体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印尼社会还有华侨华人华社的存在,只要中国和印尼继续保持良好的国家关系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就会有华人外文作家及其作品的出现和发展,就会有华人外文文学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启光. 印尼土生华人的文学活动[Z]. 广东文史资料(第53辑) .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2]林万里. 通俗马来由文学的黄金时代[J]. 香港文学,第22期.

[3]孔志远. 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陶原珂

作者:赖伯疆

第二篇:政府网站外文版建设探讨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将实施对外开放先导战略摆到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政府网站外文版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本文详细探讨了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背景下.其省政府网站门户外文版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外宣平台的作用。

【关键词】外文版 对外宣传 外宣平台 内陆开放新高地 对外服务 多语种平台

湖北,九省通衢,人杰地灵。今天的湖北,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高效创新的政策优势,正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在湖北打造内陆开放的背景下,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作为省内最大的外宣平台。一直将讲好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形成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开放地位相称的对外宣传力量作为自己建设的重点。
一、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发展概况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现有英、法文两个外语版本。英文版于2012年5月开通,作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对外宣传的主流媒体,英文版以“沟通湖北与世界、服务企业与公众”为宗旨,多方位、多角度展示湖北形象和发展前景,促进全世界了解湖北、认识湖北、关注湖北、投资湖北。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对外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来鄂投资者全面的资讯服务平台、湖北风貌的展示平台和细致全面的对外服务平台。

在认真总结英文版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法文版于2014年6月开通。外文版切实履行省政府赋予的湖北省对外宣传主流媒体、对外交流重要渠道、湖北国际化重要窗口、让世界了解湖北和让湖北走向世界重要抓手、与外国人沟通、为外国人办事服务重要平台等职责,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网站建设初具规模,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建设方向和重点

1.将湖北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宣传作为工作重点

经济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外展现湖北的快速发展一直是外文版的工作重点。外文版一直致力于通过用文字、图片、表格、可视化的语言等多种方式持续向世界宣传湖北经济发展的新成就。6年来,外文版精心挑选并准确编译了湖北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数据图解、外贸、外资、外经等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世界500强在湖北等方面的稿件近3000条,既有实时动态经济新闻,又与静态经济栏目展现的投资政策等相结合,全方位的发布政府信息,也使得英文版网站成为外商人士把握湖北省经济、政治导向的重要信息渠道。

同時,不放松湖北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新政策、新举措、新成就等方面的内容。英文和法文版都设置了商务板块,全面介绍湖北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为有意来鄂投资的外国人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平台,发布政务、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及在鄂投资指南等,促进了湖北对外经济交流发展。

从资本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开发本土市场到开发全球市场,从利用本地资源到利用全球资源,湖北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湖北对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侨务和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华创会”、“湖北美国周”、武汉中法生态示范城、全球产能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武汉)交流会、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中法文化之春、武汉荷兰日、湖北新西兰文化周等重要对外商务和文化活动影响巨大,外文版通过双语专题、图解整合等方式编译制作了相关内容,向世界宣传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湖北。

2.讲好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

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一直是外文版工作的突破口和创新点。讲好湖北故事就是要润物无声地推介湖北文化,积极传播湖北对外开放的形象,不断创新传播方式。

2014年至2016年,外文版联合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外国人看湖北湖北人看世界”英法文征文活动。活动分两组,分别面向外国人和湖北人,旨在通过外国友人在湖北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切感受,多角度向世界展示湖北,增进沟通与交流友谊,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来鄂旅游、生活、工作和投资;同时通过湖北人开放的视野、友善的情怀,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故事。在长达1年多的时间中,编辑部共收到2000多篇来稿,加拿大籍外教讲述了自己在武汉的故事、武大学生分享了参加菲律宾APEC峰会的经历等,语言生动又贴近生活,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更容易激发没有隔阂的心灵共鸣。

创新讲故事模式。策划了《湖北,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湖北这五年》系列采访,采访数10位在湖北生活超过5年的外国人,通过讲述他们的湖北故事,展现5年来湖北的变迁,其中《七年坚守见证武汉日新月异》和《腾飞的武汉:法航飞机维修师眼中的5年变迁》两篇获得了广泛好评,多篇采访深入精准,被多家本地外国人社区转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语稿件《当一天武汉人:匈牙利小伙子的汉味生活体验》跟随来武汉参加国际友城青少年艺术夏令营的匈牙利人,体验他的生活,有力的传播了中国文化尤其是荆楚文化。《武汉“老外”们的朋友圈》多角度展现了在汉外国人的生活,翔实生动。

结合热点讲故事。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时,外文版推出英法文专题《一带一路上的湖北故事》,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用英法文聚焦湖北深入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主动作为,主题鲜明,意义重大,英法文语言准确、生动,直击传播对象。专题脉络清晰,综合运用了可视化的图表、数据等多种新媒体元素,页面设计简洁美观,逻辑清晰,布局合理,具有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

3.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对外服务

和国际政府门户网站接轨,外文版一直注重对在鄂外国人士提供公共服务,在仔细研究分析了其在湖北学习、旅游、工作、投资以及等方面的需求后,加强服务信息的采集编译,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着力打造高效、便捷、国际化的服务型政府门户外文版。

提供外国人在本地生活指南。外文编辑部将从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人手,做深做透服务,更好的整合信息,更及时的推出交通、旅游、留学、就医等方面的服务专题。外文版积极探索,以服务为突破口,自主策划了在鄂留学生全服务、武汉国际直航和武汉国际医院三个以服务在鄂外国人为出发点的系列外采。其中《从这里通向世界:武汉直航一览》网络专题,具有创新意识,以直观而又清晰的图册滚动形式的页面设计,展现出40多条武汉通往各地区的国际直飞航线,详细罗列了航线的时间、周期、航班后等;武汉国际医院系列外采通过采访协和国际门诊部。详细探究了武汉涉外医院的医疗条件、水平和医护人员的外语水平。以及外国人在汉就医的流程:留学生服务外采历时4个多月,共采访了来自20余个国家、在汉10个学校的80余名留学生,从入学、就读、奖学金、学术研究、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人手,并联系了5个高校的留学生会,共形成文章52篇,让留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总结经验和教训,提供了详尽的服务信息。

从小处人手分项做服务。收集人才需求、优惠政策、引进流程、出入境新政等相关资料,推出湖北吸引外籍人才的信息和湖北海外高层次人才解读、湖北对外开放及外资政策解读等相关政策内容也填补了外文版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政策性内容的空白。编辑到武汉T3新航站楼实地体验,整理了英法文武汉T3航站楼乘机指南,指南简明实用,服务性强;推出外国人在武汉申请驾照攻略,原创实用,内容详实。
三、多语种平台建设探讨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不断增加,上海、北京、湖南等全国许多省市政府门户网站都开始筹建外文平台。目前,全国31个省级政府网站中,18个已开通英文版,其中同处中部的湖南省政府网站开通了英、法、日、韩版本,吉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现有英、日、韩、俄版本,浙江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英、日、法、韩版本,都为当地的对外宣传和经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也一直不断完善省政府门户网站英文和法文版,并计划逐步开展全省各部门、各市州政府网站英文平台同步建设工作,再分步筹建省政府门户网站多语种平台,旨在建设一个集英、法、韩、日、德、俄、西班牙等语言的多语种、综合性、全媒体的对外宣传平台,通过平台加强湖北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更好的向世界发出湖北声音,致力于打造湖北省最具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

构筑大平台,打通大通道,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湖北,正由内陆腹地,跃上开放前沿,省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将始终致力于发挥多语种优势,为开放的湖北提供一个特色鲜明的对外宣传平台。

作者:罗杰 彭艳红

第三篇:《红楼梦》外文版译者有多拼

曹雪芹撰著的《红楼梦》不仅在中国被奉为圭臬、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学之林,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一代代“红迷”译者穷毕生之力,使《红楼梦》的美名传扬于海外。英国人将《红楼梦》视为“世界文学的财富”,认为它的出现“给世界文学增加了荣誉”,法国人更将曹雪芹与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并称。

《红楼梦》迄今为止外语翻译一共有20多种,加上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一共译人30多种語言。外语版《红楼梦》里,有节译本、摘译本和全译本,以全译本最为重要。在全译本里影响力最大的,又分别为朝鲜文版、文版、法文版和英文版。

在各国译者里,日本译者对待《红楼梦》的翻译最为兢兢业业。日文版《红楼梦》的标题直接用汉字‘红楼梦’,译者是松枝茂夫先生,他是日本早期比较有影响的一个汉学家。这个译本一共14册,虽然每一本都比较小,但是放在一起还是很有规模的。这个文本是从1940年~1952年,大概花费12年时间,由东京的岩波书店陆陆续续出齐。后来反反复复修订,出版很多次。

从1971年开始,松枝茂夫又将日语版《红楼梦》重新修订出版。根据统计,他最后的修订版,从1972年到1985年,历时13年,出了最后的版本。从1940年~1985年,松枝茂夫先生花在《红楼梦》翻译上的时间前后将近50年。

在英语世界里,《红楼梦》的两个影响最大的全译本分别是杨译本和霍译本。1978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宪益和他的英国夫人戴乃迭先生翻译的《红楼梦》英译的第一卷、第二卷出版,1980年第三卷出版,通常称为“杨译本”。牛津大学教授霍克思先生翻译的第一卷1973年出版,第二卷1977年出版,又称为“霍译本”,这也是在英文世界里流传最广的《红楼梦》译本。

事实上,正如“杨译本”实际由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一样,“霍译本”亦是由霍克思先生和他在牛津大学的学生闵福德先生共同翻译完成,只是霍克思先生翻译了前八十回,闵福德先生翻译了后四十回。

不同的译者,在译法上亦有所区分。譬如《红楼梦》的英文书名,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翻译成《ADreamofRedMansions》。霍克思先生把它翻译成《TheStoryoftheStone》;但在英文世界广为人知的、约定俗成的、大家知道最多的,还是早期翻译的《DreamoftheRedChamber》。

学术界之前对《红楼梦》里人物的译名有一些争议。1929年版的王际真节译本《红楼梦》里,将黛玉的名字翻译成音译和意译两种,音译Tai一yu不必说,意译则是BlackJade(黑色的玉石)。在英文读者的认知里,黛玉是“一位任性的、孤芳自赏的、才华横溢的美人”。这个虽然不是特别符合原著中的形象,但是也相距不远。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李晶说:“汉语言作为一门外语,对母语为其他民族语言的学者来说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学到能够做长篇文学翻译的程度更要付出格外艰辛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梦》的译者乃至研究者都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深爱好者,也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20年4月19日

作者:黄茜

上一篇:建筑构成论文范文下一篇:美术大学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