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防火安全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电气火灾的发生机理、电气火灾的危险性、电气防火安全的管理机制、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相关防范手段及产品等几方面,笔者就其所学专业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能减少我国居高不下的电气火灾发生率及其重要性。

第一篇:防火安全论文范文

浅谈地铁车辆防火安全控制

摘要:文章结合防火标准DIN 5510、BS 6853,从地铁车辆材料、结构及防火辅助措施三方面进行了防火安全设计说明,并重点分析了热释放速率、结构耐火试验以及应急疏散,提出了地铁车辆防火安全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地铁车辆;防火设计;车辆安全

在有效控制地铁车辆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如何延迟火灾发展和蔓延是车辆制造商应考虑的重点。车辆防火设计都是基于着火时保护人身安全这一基本目的,包括防止车辆着火,遏止火势蔓延,降低火灾损失,并将车内主要材料燃烧释放的热量、烟毒性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 地铁车辆防火安全设计

地铁车辆防火贯穿于车辆的研发设计、制造及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地铁车辆防火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从材料、结构设计两方面考虑如何防止火灾发生,其次在车辆上配置一定的防火辅助措施,一旦发生火灾,便可启动火灾报警、灭火系统、应急疏散等一系列安全预案,以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图1 地铁车辆防火设计方案

1.1 地铁车辆材料防火

地铁车辆材料防火主要指:在车辆设计时,考虑到一旦所选用的材料着火,应能控制材料的燃烧及其蔓延,以便对乘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达到最小,主要从可燃性、烟雾性、烟毒性、火焰蔓延速度以及热释放速率等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德国标准DIN 5510-2规定,车辆材料测试方法及标准要求见表1。

标准DIN 5510未涉及材料热释放速率,但其大小直接影响火灾温度分布以及烟气流动,温度、烟毒性对人体健康都将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具有相同防火等级的非金属材料,建议优先选择热释放速率较低的材料,以降低整车热释放速率。

目前已有多种热释放速率的计算方法,本文建议根据可燃物的火焰蔓延速度以及燃烧特性参数来进行计算,其公式如式(1)所示:

(1)

式中:

—第i种可燃物的单位面积质量损失速率,kg/m2s

Hi—第i种可燃物的燃烧热值,kJ/kg

—第i种可燃物的燃烧效率,%

A—第i种可燃物的燃烧表面积,m2

1.2 地铁车辆结构防火

在进行车辆结构防火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四点:(1)增加人为纵火的难度;(2)防止由于技术故障或由于热量没有散出而引起的火灾;(3)电气设备、装运可燃气体或液体设备设置要求;(4)防火隔离区设置要求。

对于车辆结构防火设计,在DIN 5510-4标准中均有详细说明,本文不再赘述,关于车辆结构耐火试验,在DIN 5510中并未提出相关要求。根据BS 6853标准规定,车辆结构耐火试验相关要求见表2。

在国内地铁车辆项目中,一般借鉴BS 476-20/22等建筑中的耐火试验标准,根据规定的火灾试验程序,对地板、隔墙等结构进行试验,从而评估结构在火灾中的完整性和隔热性,并根据此试验评估,得出有效救援时间,确定合理疏散方案。

1.3 地铁车辆防火辅助措施

前两点主要侧重如何防止火灾发生,然而火灾隐患虽可减少却无法消除,因此本节主要侧重车辆防火辅助措施,一旦火灾发生,能够通过配置必要的应急设备和救援设施来确保人员及时发现火灾并能将其及时扑灭,同时能够引导乘客进行有顺序的疏散,并保证车辆在一定时间内能以受控方式运行到安全区域。车辆防火辅助措施,主要包括紧急维持功能、紧急制动功能、信息系统、火灾探测预警、消防设备以及应急疏散的安全要求,以达到防火与安全的目的。

在DIN 5510-6标准中,针对紧急维持、紧急制动、信息系统、火灾探测、消防等均有详细的防火要求,然而并未涉及应急疏散的相关要求。

应急疏散与火灾发展是同时沿着一条时间线并且不可逆转的进行,如图2所示:

图2 人员疏散与火灾发展时间线示意图

图3 列车疏散设计步骤

由图2可知,保证列车内人员安全疏散关键是列车到达危险状态的时间必须大于人员全部疏散完成所需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因此本文提出如图3所示的列车疏散设计方法。

1.3.1 列车达到危险状态时间。车厢内烟气的高度、温度、能见度、有害气体浓度是影响人员疏散与救援行动的主要障碍,在疏散过程中,本文采用的临界危险条件如下:在1.7m高度处温度不超过60℃,时间表示为T1;在1.7m高度处能见度不低于5m,时间表示为T2;在1.7m高度处CO浓度不超过0.25%,时间表示为T3。

当火灾发展到超过上述任一条件时,则认为人员所处的环境是危险的,因此列车达到危险状态的时间由确定。

1.3.2 人员疏散完成时间。人员疏散完成时间=探测报警时间+准备疏散时间+疏散行动时间,根据人员疏散时间相关理论及统计结果,本文取探测到火灾发生,人员听到报警并准备疏散的时间为60s。疏散行动时间按计算。

式中:

L—距出口端最远乘客的距离

V—人群步行速度,取0.18m/s

P—疏散人数

N—通过门的疏散人流数,取0.55人/m·s

B—门的宽度

此疏散方法确保了人员能在列车达到危险状态之前逃离列车,但地铁车辆大多数运行在隧道中,疏散到车外只是到达相对安全地点,并不是绝对安全地点,因此还需结合地铁内部结构及设施,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析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逃出隧道,到达绝对安全地点。

2 地铁车辆防火安全控制建议

2.1 完善地铁车辆防火标准体系

目前,地铁项目防火均采用国外防火标准,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防火标准体系。虽然TB/T 3138、TB/T 3237都是新发布的防火标准,但只是针对内装非金属材料及电缆等阻燃性要求,因此需要深入开展防火技术研究,以DIN 5510系列标准为主线,结合现有标准实际情况及未来防火安全技术发展需要,并同时借鉴EN 45545等标准中适宜防火要求,形成适应国内地铁发展的防火与安全标准体系。

2.2 地铁车辆火灾危险分析与评估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及产品不断涌现,地铁车辆整体防火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车辆防火设计不仅要满足防火标准规定的防火设计要求,还需要对着火车辆进行危险分析与评估,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预防重大火灾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3 建立防火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

地铁车辆防火工作需要具备防火经验的专业人士才能胜任,然而我国并没有车辆防火工程师的资格认证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参照建筑消防认证体系,建立适应轨道车辆的防火工程师认证体系,使得防火工作人员能够系统地学习防火理论知识,更好从事车辆防火安全设计工作。

3 结语

地铁车辆防火安全工作是安全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系统地给出了车辆防火安全控制与建议,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晶才.现代地铁车辆的整车防火性能要求[J].中国

城市轨道交通,2004.

[2] 常树民.城市轨道防火与安全撤离[J].装备机械,

2009.

[3] 孙忠选.城轨车辆非金属材料的防火控制[J].铁道车

辆,2012.

[4] 铁道机车车辆的预防性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结

构部件的防火性能和燃烧并发现象分类、要求及测试

方法(DIN 5510-2:2009)[S].

[5] 旅客列车设计和结构方面防火实施规程(BS6853:

1999)[S].

作者简介:刘小霞(1986—),女,河北唐山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及防火设计。

作者:刘小霞 黄雪飞 陈煜 汪星华 霍文彪

第二篇:对电气防火安全的探讨

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电气火灾的发生机理、电气火灾的危险性、电气防火安全的管理机制、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相关防范手段及产品等几方面,笔者就其所学专业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能减少我国居高不下的电气火灾发生率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电气防火;危险性;法规和标准建设;防范手段

根据近几年的火灾统计,电气火灾年均发生次数占火灾年均总发生次数的27%,居各火灾原因之首位,且损失占火灾总损失的53%,而发达国家例如英国每年电气火灾发生次数仅为总火灾发生次数的17%,美国仅为10%,日本仅为13%,差距之大令人深思。目前在我国许多旧的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古建筑中,由于电缆老化和施工的不规范造成线路和装置的绝缘性能下降,再加上原始设计载荷能力的有限,而用电量却逐年加大,潜伏的火灾隐患逐年增多,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一方面是这些国家对电气防火的管理、监督、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一方面是电气防火报警系统的广泛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国内有关部门能重视电气防火的管理、监督和科研工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地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率。

一、电气火灾的发生原因

1、过负荷(也叫过电流)

过负荷现象多发生于旧式建筑中,因为在设计时没有预见到今天这样大量的各种电器进入电网,所以在敷设供电线路时采用的导线的截面积普遍偏小,使用电表的容量也较小,当各种用电量大的电气设备同时使用时,会使用电负荷大大增加,远远超过导线的承受能力,使导线发热甚至起火;其他原因例如电气设备的功率过大或电气设备本身有故障而产生过电流现象,也会使导线发热甚至起火。

2、线路短路

线路短路是一种比过负荷更为严重的情况,当用电设备内部有短路或由于电线绝缘外皮老化破损造成短路,将使电线中的电流大大增加,如果没有采取断电措施,电线很快就会发热燃烧造成火灾。

3、漏电

漏电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更普遍更不易被发现。漏电一般是指电气设备或电线的漏电,是指电线中的火线对地或电气设备中的火线对电气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短路情况。使用电器介电强度不够或电线绝缘材料性能不好等,都容易发生漏电;电器及插座等内部的灰尘多并遇到天气潮湿时,也容易发生漏电现象。由于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是不能逆转的,因此漏电电流会逐渐加大,造成打火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形成电气火灾。

4、电气设备的违章使用

电气设备的违章使用造成电气设备的自身温度过高或供电线路过负荷,从而引燃周围可燃物形成电气火灾。

5、综合统计

根据设在沈阳消防研究所的公安部消防局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中心的统计资料来看,电气火灾大部分是由电气线路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以2003年度为例,鉴定火灾126起,其中有97起是由电气线路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等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因此有效地防止电气线路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现象的发生,就能有效地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二、电气火灾的特点

1、隐蔽性

由于通常漏电与短路都发生在电器设备及穿线管的内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电气起火的最初部位是看不到的,只有当火灾已经形成并发展成大火后才能看到,但此时火势已大,再扑救已经很困难。

2、燃烧快

电线着火时,火焰沿着电线燃烧的非常迅速,原因是处于短路或过流时的电线温度特别高(有时要超过300~400oC)。

3、扑救难

电线或电器设备着火时一般是在其内部,看不到起火点,且不能用水来扑救,所以带电的电线着火时不易扑救。

4、传统的感烟探测器很难对电气火灾实现早期报警

电气火灾一般发生于电器或电线管的内部,当火已经蔓延到表面时,形成较大火势且烟雾弥漫时烟雾报警装置才能报警,但此时火势往往已经不能控制,扑灭电气火灾的最好时机已经错过了。

5、后果严重

根据中国消防年鉴的报道,重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最高,电气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十分重大,因此预防电气火灾的任务非常重要。

三、电气防火安全的管理机制

1、发达国家的电气防火管理机制

关于电气防火安全,大多由国家政府部门例如消防部门、建设部门等组织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起草电气防火的相关法律和规范,这些法律和规范包括电气防火安全的检验、鉴定、认证、认可、评估等规定。然后由政府部门指定由有资格的相关检验机构进行管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和认可。其主要特点有:电气安全规范紧紧围绕电气安全和生命安全,许多法律法规都是强制性的;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根据规范要求定期对各类场所进行电气安全和电气起火源的检测和评估;相关评估、检测的技术规定比较详细;政府定期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和评估;选用的相关电气产品必须是具有法律认可机构检验认证的合格产品;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追究施工单位或电气承包商的法律责任。

2、我国的电气防火管理体制

我国的电气规范和建筑规范有一些关于电气安全的规定,但强调的是设备的自身保护,没有相关电气防火内容的规定,因此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上有许多先天的缺陷。由于没有有力的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电气安全的管理监督工作也就基本属于空白。即使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但监督手段和技术水平的薄弱,制约了电气防火安全检查和质量评估作用的发挥。

3、相应对策

《电气防火设计规范》的制定,需要该领域各个行业的单位参与,全方位电气安全考虑是制定法规的关键。这就需要国家各部委协调组织,吸收专业人员参与,国家须加大力度,参照国外成熟的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规范。规范中应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环境条件不相同,各地区对电力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的特点,应尽量以模式化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规定,增强规范的操作性。在规范中应明确产品应用场所,特别是在一些人员密集的、用电量大的场所,例如大型集贸市场、装饰城以及大型的古建筑等场所应强制安装该系统;并明确安全检查的周期和法定地位,以有利于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率。

四、相关基础领域的研究

目前国内在电气火灾、电气防火领域的研究机构寥寥无几,每年在该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也十分有限。为了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率,国家必须加大在该领域的科研扶持力度,展开对电气防火安全评估技术、检测技术、防范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的宣传、培训和教育,提高电气防火的防护能力并增强全民的电气防火意识,有效地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

五、相关防范手段及产品

1、产品

目前应用在电气防火的产品主要有防漏电报警系统、防过载报警系统、电缆温度报警系统等类型。其特点是能准确地探测到电缆线路的异常状态,通过处理将信息提供给维护人员,将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在国内特别在北京已经有部分工程在使用这种产品,经过我们的调查,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不少起火隐患,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好评。例如北京市“居然之家”家具装饰城,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北京较大的家具建材市场,在电气防火报警系统安装后,共发现线路漏电点18处,其中严重漏电点5处,当时在漏电点现场能清晰地看见电线裸露部分与铁壳之间的拉弧打火,若不及时处理,势必会引发电气火灾。

2、安全评估和检测手段

电气防火安全评估和检测手段目前还没有太多产品,主要是采用红外成像仪寻找电气工程的局部高温点。

3、防火性能评估

在电气设备的电气防火性能评估方面仍属空白,还有待与相关机构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 杨冠城 主编

《发电厂电气部分》 范锡普 主编

《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 何仰赞

温增银 主编

作者:王海军

第三篇: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研究

摘要:化工行业在全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如何保证化工生产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一直是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本文针对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从安全管理、消防装置设置和消防意识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引言

化工生产一般具有过程复杂的特点。对任何环节的不当控制将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忽视防火防爆工作,将会增加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并对化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根据化工企业相关材料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合理运用防火防爆技术措施,这样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1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分析

化学工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化学工业不仅支持工业技术的发展,而且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产品。众所周知,化学生产是易燃,易爆,有毒和有害的。工作中细节的疏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事故。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工厂建立了起来,发生的安全事故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化学安全事故提醒我们化学安全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防火防爆技术,降低安全隐患,采取合理对策。

2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安全管理不够全面,安全隐患严重

安全管理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当前,许多化工企业重视生产效率和成本,但忽视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对最近五年的化学安全事故的调查,发现超过80%的安全事故与安全管理不足有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用火管理不规范。在化工产品的生产中,许多原材料是甲类或乙类危险化学品,具有闪点低,爆炸极限低的特点,遇明火会燃烧或爆炸。如果这些原料存放不当,泄漏会导致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第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不当。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化工企业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物品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例如,将有冲突的物品放在一起将增加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2.2设计不合理,生产工艺危险性大

设计不合理是造成化工企业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化学产品生产环境中通风不良会导致空气中可燃蒸汽,气体和粉尘不断增加。一旦暴露于明火,将发生爆炸和火灾。另外,防雷装置不合理,雷雨天气的雷击也会引起火灾。一些化工企业在易燃易爆设备的生产场所,未对管道进行静电消除处理,静电释放也会引起火灾。化工生产过程的条件主要是高温高压或高流量。扩大了高温高压气体的爆炸极限。如果对气体的控制不当,将导致气体分解和爆炸,反应物料温度通常很高。一旦泄漏到空气中,将立即发生自燃,这将导致火灾。

2.3消防意识低,没有系统性的安全教育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年提高。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许多化工企业把重点放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上,而忽略了对员工安全教育的培训,这使得员工的消防意识相对较浅。

3化工企业防火防爆措施的具体应用

3.1加强安全保护装置及其应用技巧

在安全防护装置方面,它在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工作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加强治疗,应加强安全防护装置的应用。

第一,在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中,由于化学产品中的危险信号和隐患往往很难用肉眼识别,因此在危险区域,有必要加强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以更好地实现自动化。将它们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督。这些自动装置在发生危险状态时,可以及时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刺激,从而及时提醒有关人员加强对安全警告区的处理。

第二,加强安全装置的应用。有许多常见的安全装置,例如安装在锅炉和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备用电源,这些电源在断电后可以自动投入运行。因此,在重视其应用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其性能的检查和维护,以更好地提升其性能。

第三,在防火防爆安全装置的应用中,它们种类很多,它们在预防安全事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见的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液封,阻火器,水密井,防火盖和单向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主要用于抑制火焰从管道蔓延到其他地方。

第四,确保每个现场操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不同类型的消防设备的消防方法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增强消防能力,有必要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以便及时控制火灾,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第五,要加强对现代消防器材设施的培训。例如,在化学生产过程中,消防设施必须具有先进的性质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解释现代消防器材设施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确保每个人都掌握操作技能。结合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将火情监测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的位置和操作方法都通知生产现场人员,以提高其处理火灾隐患的能力。

3.2提升设计合理性加强点火源的控制

在设计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时,要做好车间,厂房,设备和设施的火灾和爆炸安全设计和安全评估,从源头上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从本质安全设计,过程安全设计和就流程开发等方面,从源头消除了危害源的影响,消除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另外,为了确保化学生产设备和系统能够满足本质安全的要求,有必要在提高生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人为失误。为了实现此目标,化工企业应在工厂设计的早期阶段开始实施本质安全设计。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例如:严格控制生产温度,以确保冷却系统的运行效率;严格控制原料比例和配货顺序;安装先进的压力表,安全阀等,严格控制生产压力,及时报警并提醒现场操作人员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应注意对火源的控制。从化工生产的角度来看,涉及的着火源很多,包括化学热源,热火源,机械火源,电力火源等。从许多化工企业的火灾事故来看,超过90%的火灾事故为火源。是由火源引起的,明火是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的最大火源。就明火的应用而言,明火主要是用于加热原材料以及进行维护和修理的火焰。火灾开始前,应对有火灾危险的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其作为划分无火区域的主要标准。严禁在禁止火区域内进行任何形式的明火。使用明火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彻底清除高温作业区域内的易燃易爆物品,以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性。

3.3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易燃易爆危险品

由于化学产品通常易燃易爆,因此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应选择阻燃剂或其他物质作为化学反应的容器和包装,特别是应尽量减少使用强氧化剂,因此以从根本上避免反应器材料直接接触。在此基础上,应对化工生产厂区进行河流布置,以确保尽可能适当地增加不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以及建筑物的技术参数,如耐火性,防火室,数量等。地板,防火隔离,安全疏散和防爆区域可满足防火和防爆的需求。此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禁接触易燃和强氧化剂。并且在操作,生产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和密封,严禁泄漏,同时,也可以定期加强修理和泄漏检测。

4总结

综上所述,结合理论实践,对化工企业防火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火灾和爆炸隐患。合理运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危险源和潛在安全隐患的调查,可以更好地开展防火防爆工作,为化工生产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促进化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在春,杨敏.精细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探讨[J].山东化工,2017,46(09):113-114.

[2]李朝阳.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探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04):61.

[3]卢江.分析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对策[J].智能城市,2017,3(02):324.

作者:王跃飞

上一篇:为什么要网店装修论文下一篇:重庆师范大学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