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2022-09-11

人类有许多需要, 概括起来不外两个:一个是要生存, 一个是要发展。这两个需要都离不开教育。《学记》指出“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要一代代传下去, 承担这种传递任务的就是教师的教育工作。

教师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在原始社会, 旧有“伏羲氏之世, 天下多兽, 故教民以猎”、“神农氏作藜, 教民耕种“的种种传说。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教师这种劳动从社会其他劳动中分化出来, 成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的职业, 其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起的作用日益增长。

1 教师职业的作用

1.1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

教书一般不从事物质生产, 但是教师通过传递文化知识以及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 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而且能使他们具有对科学成果物化的能力。教师的教育, 能生产劳动能力。

1.2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教师不仅为社会传递生产经验、技能和科学知识, 而且还传递政治思想、道德意识,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以, 教师的工作十分重要, 关乎着国家的未来。荀子曾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作用与国家的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 曰“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 必贱师而轻傅”。教师要顺利地完成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2 教师应提高个人职业品质

2.1 应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职业道德及规范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 它反映客观的教育活动对教师行为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劳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他所具备的知识和才能, 而且, 也取决于他的道德面貌。所以,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教育活动中, 应注重以下;

(1) 敬业乐业, 忠于职守

教育活动是教师所从事的基本社会活动, 是教师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 因此, 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也就反映着教师的劳动态度, 而劳动态度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意义。人们历来把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于教育事业作为对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

(2) 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才会有优化的教育过程,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 应努力做到“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这是教师职业规范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信任学生, 那种训斥、讽刺、挖苦孤立甚至辱骂和体罚学生的做法同教师的称号是不相称的, 也是违背《教师法》的。当然, 热爱学生的同时, 教师还应对学生严格要求“诲人不倦”。

(3) 严以律己, 为人师表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他不但大力提倡教师要为人师表, 而且躬行实践,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 被后人称颂为“万世师表”。现代教育家陶行知, 为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为农民服务, 经常脱下长袍, 穿上草鞋, 和师生一起开垦荒地,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育实践表明。一个教师表现怎样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 行为举止, 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 起着直接的影响和陶冶作用。所以, 教师在教育, 教学,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严格要求自己。正如乌申斯基所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青年人的心灵, 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2.2 不断提高自身的智能结构

教师的智能结构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在劳动中用以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就是他的知识、能力。教师的其他影响手段, 诸如道德和各种人格品质都渗透着智能的因素。因此, 合理的智能结构是合格教师的核心。

(1) 应具备广博而扎实的知识结构

广博而扎实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条件。它包括:

精深的专业知识。也就是精通自己所任课的学科, 不仅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要透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 还要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有关的事例有所了解。但由于科技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教师的知识和技术会日益变得陈旧和过时, 所以, 教师还应当及时接受再教育, 更新知识和技能。

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这就要求教师文理兼备, 在教学中运用大科学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 使之更好的把握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也就是在精通业务知识的前提下, 掌握广博的科学基础知识, 如一定的“文史哲”, “数理化”, “天地生”, “音体美”等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技巧, “学博为师”。

掌握教育科学理论, 懂得教育规律。我国古代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强调教师必须懂得教育的规律和理论, 这是教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必须的。所以, 教师应自觉的深入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等知识, 懂得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2) 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结构

教师的能力是成功完成教育活动的保证。有的教师掌握的知识不少, 可是教学效果却不好, 这是由于教师缺乏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 尤其在年轻教师中这一现象比较普遍。所以, 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自己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要培养和发展这种能力: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举止、眼神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用口头提问、书面测验和作业分析等方法了解写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爱好;通过调查谈心、展开活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各种测验了解学生发展状况。

对所教知识加工的能力。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对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进行加工, 使之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适合教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优势, 又能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具有较高的加工知识的能力就意味着教师能够正确把握他所施加的主要影响。所以, 教师亦应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加工知识的能力。

传授知识的能力。教师的这一能力决定着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又是言语。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注重自己的言语能力的训练, 这包括:语言准确通俗、逻辑性强、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以口头谚语为主, 并辅之以板书言语、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同时使用、等能力。

除此以外, 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

3 健康的身心素质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工作时间长, 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健的体魄。教师拥有强健的体魄, 才能永远精力充沛的惊醒教学,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自己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教育工作, 除了必要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营养休息外, 教师还应当拓宽自己的兴趣, 调剂自己的生活, 加强自我保健, 加强教师职业修养, 避免有碍健康的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使自己的身心始终保持健康, 乐观, 豁达。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是长期的辛苦的, 但应认识到“立竿见影”是很难的, “揠苗助长”是错误的。教师劳动的成效不是一时就容易检验出来的, 劳动的结果也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 不能立即为社会所承认。正因为, 教师工作的辛苦性、长期性, 繁重性, 在当今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 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加之一些主观方面的原因, 有的教师辞职“下海”, 或者是从事第二职业, 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摘要:从教师的社会作用来看教师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教师要顺利地完成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关键词:教师,职业品质,职业作用

上一篇:浅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下一篇:提升农产品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