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砂山油田低产井增产方式研究

2022-09-11

一、低产井酸化选井思路及酸化原则

1. 近两年完钻或作业井

因油田低压特征在钻井过程中部分井有地层漏失而实施压井及钻井液、工作液密度过大造成对储层的伤害;

2. 针对投产初期高产现阶段低产井

油井投产后后期因地层固体侵入、作业过程中工作液与岩石及地层流体性质不匹配造成水敏性、碱敏性损害、无机及有机沉积造成堵塞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油井产量下降等井;

3. 断层两侧低产油井

断层两侧因微裂缝发育加之断层不封闭造成注入水沿断层窜流, 注水不受效的低产油井;

酸化原则:

因油田油层薄、多、层间非均质性强, 酸化作业多以分层酸化为主。

二、低产井酸化工作量及措施效果统计

2014年低产井酸化共实施30井次, 针对近两年作业及新投低产井酸化13井次;针对投产前期高产目前低产油井酸化13井次;针对断层附近注水不受效油井酸化4井次

2014年共实施酸化30井次, 成功28井次, 措施有效率93%, 截止目前措施平均单井日增油1.3吨, 累计增油3270吨。其中前期高产后期因渗透率下降低产酸化增油为主, 近两年新投及作业井平均单井增油量较低, 说明钻井及作业过程中对近井带地层污染较严重。

2014年共实施断层附近低产井酸化4井次, 均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单井增油量与地层压力成正比。Ⅲ层系增油效果优于Ⅰ、Ⅱ层系。针对此类型低产井2015年可实施13井次油井酸化。

2014年针对前期高产目前低产油井共实施酸化13井次, 有效11井次, 增油效果与前期产量成正比, 投产前期产量越高井酸化效果越好。该类井后期可实施35口油井酸化。

2014年针对近两年因新投及其他作业造成近井带低产污染低产井安排酸化11井次, 平均单井日增油1.5吨, 累计增油1362吨, 后期可实施12井次该类井酸化。

三、低产井酸化取得的认识

1. 因油砂山油田具有中等水敏、盐敏特性加之油藏埋深浅、地层胶结疏松, 在钻井及作业过程中对储层伤害现象普遍存在, 酸化解堵仍是油田提高单井产量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 油田酸化选井重点仍以前期高产井因储层伤害导致目前低产以及新投井因地层污染低产井为主。

3. 断层附近低产井酸化, 易沟通与断层连通微裂缝导致油井含水上升过快。

4. 纵向上油层薄、多、非均质严重, 且射孔井段长, 层间干扰严重, 酸化方式主要以分层酸化为主, 针对井况复杂、固井质量差油井可采用混酸。

四、下步建议

1. 应建立油砂山油田油井酸化台帐, 跟踪油井酸化有效期, 并在增油有效期到期后试点开展二次酸化, 对比分析增油状况, 为长期治理低产井提供依据。

2. 油层酸化处理后, 释放大量微粒, 矿物溶解释出的离子还可能再次生成沉淀, 这些微粒和沉淀将堵塞油气层的流道, 轻者可削弱酸化效果, 重者导致酸化失败。控制酸敏性伤害的因素有:酸液类型和组成、酸敏性矿物含量、酸化后返排酸的时间;为防止酸化后对地层的酸敏性伤害, 建议酸化作业后可适当上调冲程冲次待酸液返排后再调制合理水平。捞液井酸化后需先转采及时返排酸液。

摘要:油砂山油田目前共有油井364口, 开井344口、平均单井井口日产量1.06吨, 平均单井核实日产油0.84吨。目前油田日产小于1吨的井有216口, 占所开井数的62.79%, 油田单井产量低成为制约油田上产的瓶颈, 针对这种状况油田2014年大力开展低产油井酸化解堵工作, 整体措施效果显著, 对油田提高单井产量及后期低产井治理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向。

关键词:盐敏性,渗透率,储层伤害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体操动作技能掌握中的运用下一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方式的内在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