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构造的网络景观对人主体性的消解

2022-09-11

一、景观的释义

在英文中“景观”有两种表达, 即“landscape”和“spectacle”。前者侧重于地理学、生态学领域, 主要指自然景色、景象。后者侧重于建筑学、艺术学领域, 主要指建筑物的背景, 或者是人工表现或再现的对象。“spectacle”常被译为“场面、景象、奇观”等意思, 本文中研究的景观属于传播学领域, 这类景观主要指的是被展现出来的是可看见的客观景色、景象, 或者是有意识、有主题的表演或作秀。

伊居·德波在《景观社会》提出“景观”一词。德波认为, 景观是从生活各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影像群的合集, 是被设计、被表演、被展现的纯粹静止的、孤立的“伪世界”。[1]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成“物与物的关系”。由于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介入, “人与人的关系”进一步演化成“影像与影像”的关系。

二、微信景观对个人主体性的消解

(一) 微信景观如何解构人的主体性

1. 被物化的“客我”——景观中的表演者

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世界上, 人的存在首先是自我的存在。米德认为, “自我”这个词是反身词, 表示那个既可以是主体亦可以是客体的东西。[2]也就是说, 人是有两个“我”的, 分别是“主我”和“客我”。“客我”也即他人心中的“我”。“主我”是“客我”的基础, “客我”形成互动中的态度参照。

微信除了与他人联系, 还有记载日常的功能, 朋友圈便是这一功能的承担者。每天在朋友圈晒美照、晒美食、晒幸福, 这些符号化的图像在他人心中留下了内容发布者“客我”的形象。现代人越来越“宅”, 他们了解其他人生活的途径大部分是来自于对朋友圈的观察和阅读。这样, 我们就生活在图像化的世界里, 朋友圈既重构了他人对“我”的印象也重构了他人自己的生活。“景观不是影像的堆聚, 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3]微信强化了图像的堆聚, 图像成为表征社会实在的重要手段, 微信构成了社会大景观中的一个小景观。

消费社会中, 符号所产生的联想是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相关的。人们为了营造良好的“客我”形象, 就会在朋友圈发布能获得尊重的内容, 无论内容的真实与否。观看的眼光是“媒介在场”的缔造者, 观看的目光也就是促使“客我”被物化的背后原因。人的主体性就被逐渐消解, 变成景观中的客体, 变成景观中的表演者, 为获得他人目光凝视的表演者。

2. 对休闲时间的压榨

马克思将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劳动时间。在互联网技术还没有得到发展之前, 人的自由劳动时间是纯粹的。吃完饭出门看看戏曲、跟三五好友玩玩牌类游戏、散步跑步等。当网络普及、社交媒体侵入我们的自由时间后, 我们的自由时间就很大程度上被社交媒体占据着。

微信中存在着大量的商品广告、微商广告、微信公众号推送广告等。作为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 微信朋友圈自身是人际关系强连带与弱连带的有机结合, 有助于社会资本的培育。[4]强连带是指微信以熟人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媒体, 由于这个原因, 微信中的信息比较容易使人相信。弱连带是指通过微信重新建立的朋友关系不容易深入。资本原来是不可以在人们的闲暇时间进行压榨的, 但是在微信平台上, 他们享受娱乐的同时也在创造价值——阅读广告, 刺激消费。他们并不自知自己是在被社会资本压榨, 反而乐在其中。现代人的休闲是“伪休闲”, 无处不在的广告对他们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

3. 限制了公众思维活动的方向

人在进行思考、判断的时候, 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来源。如果微信成了这些信息来源的一个重要平台, 那么人的思考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几天前, 我和同学就一个问题进行争论时, 她反驳我的依据大部分都是“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现在微信公众号的开设是比较开放的, 大部分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公众号。然而这些“大部分人”层次不一。对于学历高、经验足的读者, 可以分辨信息的优劣。对于学历低、经验不足的读者, 他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比较低, 就会受到虚假信息的欺骗。在朋友圈有一个常见的现象, 父母辈的中年人经常会在朋友圈转发一些关于健康养生的文章。点进去会发现, 文章的知识性很低, 部分文章甚至是一些软文广告。接触到的信息会给你提供思维活动的方向, 但是如果信息的来源被控制, 那你思考问题时必然也会受到这些信息的辐射。

4. 从个人媒介景观到群体媒介景观的制造

微信的朋友结构是基于熟人关系建立的, 和微信用户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和经验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 微信达到了“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的功能。

微信提供的信息并不是对世界的真实反映, 而是创造了另一个现实, 即媒介景观。景观具有阶级性, 给每个人创造的另一个现实也是不同的。农民工的聊资和公司白领的聊资不同, 男人和女人的朋友圈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微信可以制造具有阶级属性的景观, 所以也就具有构造某类群体生活图景的可能性。同类群体的人看到的信息比较接近, 网络景观是虚拟的现实, 那么微信就可以利用它强连带的特点构造一群人的媒介景观。

虽然微信可以制造一种生活图景, 但是用户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在霍尔的《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中, 霍尔提出受众对电视内容的三种不同的解码法:霸权符码、对抗符码和协商符码。第一种是顺从式的解读, 第二种是对抗式的解读, 第三种是协调式的解读。这三种解读方式同样适用于微信内容的解读。微信只是创造媒介景观, 至于受众怎么解读与理解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智力、性格、职业、社会话语等等。

摘要:网络景观是社会景观中的特色部分,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主力军, 已经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本文探讨微信朋友圈建构的景观如何消解人的主体性以及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微信,景观,人的主体性,消解

参考文献

[1] 居伊·德波, 王昭凤.景观社会[M].2006:3.

[2] 童慧.微信的自我呈现与人际传播[J].重庆社会科学, 2014 (1) :103.

[3] 居伊·德波, 王昭凤.景观社会[M].2006:3.

[4] 刘宗义, 徐杰.微信的传播、共享与意义建构: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 2014 (1) :98.

上一篇:通信网几种交换技术的分析下一篇:脱细胞异体真皮在深度烧伤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