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人生上善若水

2022-07-13

第一篇:如水人生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记工务队王恩志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寒冷的远方,用春风化雨的细腻抚慰每一个受伤的灵魂。——题记 2011年隆冬时节,刺骨的寒风扫荡着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像是预示着有什么事要发生。电视里播着呼伦贝尔姐妹俩在出租屋内遭遇火灾的事情,俩姐妹重度烧伤,失去了行动能力,为了给姐妹俩治疗家里已经债台高筑,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她们不堪重负,于是住院治疗不久后就选择回家静养。王恩志静静的坐在电视前,他的心被深深的震撼,泪在眼里打转,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整夜辗转之后,他暗自筹划,同学、同事、志愿者,纷纷慷慨解囊,共捐助了16800元。他驱车前往呼伦贝尔姐妹俩家中,她们激动的热泪盈眶,连声道谢,他转身走出屋子,悄悄的抹掉泪水,他心里萌生了一个更大的念头。 就在那一年他参加了蓝月亮义工组织,由于是民间团体,工作起来步履维艰。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他提议注册成立准格尔旗义工协会,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很快募集了30000元启动资金,他拿出3000元,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2013年1月正式注册成立准格尔旗义工协会,由于缺乏经验,初期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大家齐心聚力,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 现在,他主要负责调查被资助人的实际情况,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经常要翻山越岭到大山深处挨家挨户地询问。出发前他要准备几双鞋在背包里,有时遇上大雨、山洪他们在山里一待就是好几天,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但是他从不耽误工作,兢兢业业。他说:“资助人出的每一分钱都要送到孩子们的手里,要对的起他们的心意。” 在学校里他耐心的和孩子们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孩子们也亲切的叫他“王爸爸”。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他也笑了,那是一种幸福的表达。他们的脚步遍布内蒙古各地,先后资助了70多名贫困学生。在笔者的追问下,他才告诉我,他还独立资助着贵州省一个高二的孩子,他说:“看着那些孩子单纯的眼睛,渴望知识的神情,我没办法拒绝,他们太需要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孩子需要,我会一直资助他到大学毕业。”说着他的眼角已经泛红。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人心暖,要知道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说,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眼前这个质朴无华的工人,用他的爱心温暖了孩子无助的心,也让她们找到了新的希望。

每个月协会都会组织大家去周边乡镇的敬老院做义工,从不间断。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都

亲切的叫他“儿子”,每当听见老人们这样叫他,他就像个孩子羞涩的抬头笑笑,低头继续干活。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他与同行的义工前往沙圪堵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在敬老院里他们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唱歌,表演他们提前准备好的娱乐节目,给老人做饭、剪指甲、洗衣服,给敬老院来一次大扫除,这些简单的事总是能让老人们动容,看着老人们喜笑颜开,大家的脸上也路出欣慰的笑容。他说:“老人们把最好的时间献给了社会,现在他们老了是我们尽孝的时候呀!” 在福利院,他们与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看书,给他们讲故事,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帮助那些身患残疾的人找到生活的希望。他说:“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与更多的关注和爱,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他们就没有希望了”。协会还经常帮助宣传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这些病大家都是闻之色变,避之不及,但是他们从不抱怨,坚持宣传从不间断,为大家解惑答疑,奔走相告。王恩志说:“多一个人了解,就是少一个患者,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去年年他们又资助了乌兰察布红格图乡、大六号乡的部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母亲大都是四川人,孩子出生不久她们就离开了,之后就音讯全无,孩子们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从小缺失母爱,这些孩子胆小怯懦,看见孩子们时,他心理五味杂陈,这么小的孩子他们本应该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年纪。他们把带来的棉衣、鞋、书包及生活、学习用品递给孩子们,看着他们脸上那种幸福的笑容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从集宁回来,王恩志已经开始为2014年新一轮的资助忙碌,今年他们的脚步又将踏入另一片土地,说到这里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低下头默不作声。

因为经常要出去调查,所以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他说:“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和孩子,这些年亏欠他们太多了。”在他的桌子上摆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露出他铁汉友情的一面。后来他也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协会的活动,就当是补偿孩子,同时也算是一种教育吧!让孩子也感受与人为善,让他从小就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努力,体验艰苦学会吃苦。 从工人到义工,从一次爱心资助到今天的公益梦,王恩志用他的善良与坚持守护着矿山的灵魂,将矿山的爱撒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了解这里。他说这个梦想需要更多人的支持,笑着对我说。

第二篇: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常被我们在生活中使用,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善”。

上善若水,心善渊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善于待人。而这之间,只有用一颗善良的心,着我的心对待他人,这才是善待他人,我们要有如深渊般的胸怀。当一件事不尽人意时,或者一个朋友没有把你托付给他的事做好时,我们总会抱怨他们,似乎大家都成了心胸狭窄的人。“心善渊”,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遇事慌乱是万万不可以的。记得学过一篇文章,讲的是诺曼底号沉船之前,船上的乘客都慌乱不安,慢慢浸入水的诺曼底号上一片混乱。而船长临危不乱,吧乘客指挥得井井有序,救援工作有条不紊,而最终,船上除了船长,所以人都摆脱危险,只有船长随着沉船被海水吞噬。船长的一举一动,都告诉了我们,心善渊的人,令人折服。上小学时每次考试,教室前得黑板上总会写着“沉着、冷静、仔细检查”八个大字,时时刻刻不在提醒着同学们要保持一颗沉着的心,才能检查好答案,取得好成绩。凭生活中的各类大事小事,也都让我们明白,心不沉,事不成。玩华容道时,有时候会越走越乱,怎么也走不出来,如果定下心来,解开它的思路清清楚楚,想要把它滑出来,便也不是难事了。上善若水,心善渊。

上善若水,与善仁

“与善仁”是极为重要的。我们都说,待人要坦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他人构建友谊的桥梁。身边,似乎总有一些友爱、无私的人。他们善良、坦诚,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别人。记得在汶川地震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来到捐助站,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零钱,那是他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攒下的钱。他用那份友爱、无私取得了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钦佩。能做到“与善仁”的人,总是能得到人们的佩服,他用一颗善心对待别人,同样的,其他人也会用善良回报他。上善若水,与善仁。

上善若水,言善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见诚信的可贵。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身之本。只有诚信的国家,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肯定、尊重。“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身处世。有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在我们还只是一个懵懂的顽童之时,就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后果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故事叫做《狼来了》。一个讲诚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在学习上,他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交友上,他能得到朋友的信任……上善若水,言善信。

水的善在于施利给万物而无所欲求。因此在句子的最后写了“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不争的人,没有不切实际的欲望的人,才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做到这些,可以感悟到君子的高尚心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如水的人。

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三篇:漫谈上善若水

覃少勉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0级汽检4班

摘要:善只是上得台面大谈特谈的美丽宣言,下台后善寸步难行,只因善利人而不能恶人,就有自私的人先怕恶后怕善为原则,大曰:宁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做好人不难,一直做好人就难了,做到“上善若水”的人简直是难死!

关键词:上善若水;献血;利已;雷锋;恶人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①》:“上善若水,水善利于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品性一样,泽被万物不争名利。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例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所以老子大曰:“上善若水”。

善是什么,只有从恶的镜面反映出一个对比的影像。我很惊讶地看新闻里,人们献出的鲜血被医院多少钱多少价的卖出。如果谁去献血,肯定不是为口号中的“光荣”,更不敢相信被别人拿去卖。我只认为他们献的鲜血可能救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一份珍贵的健康,他们给的是在绝望沙漠中的病人递上一杯希望之水,他们仅出于善而为之。

如果有一天曾经献血的他们躺在医院里,被多少钱多少价的鲜血而困扰,手术不进行而病情不想等待的日子里。他们就会“笑”了。善嘛,不过这样的出卖。 有一天一个记者疯了,爆光这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级新闻,医院听到慌乱不已,不是毁尸灭迹,就是人去楼空。领导很惊讶比谁都惊讶,然后气愤,往下派调查组和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有效利”地得出报告:是不法医所弄的,这些医所自有献血车到处逛,主要是学生群体在献血。该死的,又是这样,曾经献血的他们又重新“笑”了。善嘛,利谁都是利,就是不利己。所以老子大曰:“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的称号颁发给谁呢?思来想去还是雷锋最妥当。如果雷锋活着在我们现在社会的话,相信骗子就不会饿,可怜的孩子就不用上街乞讨而快活去上网去酒吧了。

善是什么?我认为善是主观上符合大众常理又无私利于好人好事的,人的行为。做好人不难,一直做好人就难了,做到“上善若水”的人简直是难死! 善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跟别人无关,只能先天下之善而善,后天下之利而利。现实里有几个人用善当武器办事的。善只是上得台面大谈特谈的美丽宣言,下台后善寸步难行,只因善利人而不能恶人,就有自私的人先怕恶后怕善为原则,大曰:宁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善是清水,谁都想做,但善往往抵不住一个老鼠屎污染,全靠自己为或不为。上善若水是某些人的理想,也可能是大话。

注释:①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第四篇:上善若水优美散文

走过一段盛夏,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雨水顺着梧桐叶往下流着,有雨的伞挡不住吹去的风,本以为陌生的城市能让我忘记熟悉的牵挂,更多的是内心的噪杂,想宁静,却更寂寞,想了却,总业不了了之。

我想上,也想善,却总不若水。

吹落叶的风吹去了牵挂,打落花的雨打来了寂寞,我常常带本书到后山的林中走走,总是忘记了看书,好似这一切的美景掩盖了书中的传奇一样,只想找个僻静的地方,闲下心来听听鸟声,却还是被周围的吵闹所惊扰到了,可能是由于自己心不静的缘故吧。

踏进大学的校园,一切的陌生渐渐变得熟悉起来,走过的路虽能千百次地记住,自己的心却还是陌生的,也许是自己的心境由一种烦恼转移到了另一种忧愁了吧!或许这两种都有,只是后者较重些罢了。

我很少去上晚自习的,教室也不怎么去,去图书馆的时候还多些,但都很少看书的。大多时候都是在听听音乐,发发呆,写点文章什么的。我喜欢静,吵闹的地方我总是呆不下去的,那里很少有我的影子。

他们都说:“时间漫过的地方水草青绿。”对我来说,时间的逝去我很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慢慢地滑过我的脚背。倘若把时间比作是一种有生命的飞鸟,或许,我只是想放它一条生路,给他自由,毕竟再大的笼子也大不过天空,笼子里更不会有它所想要的快乐,所以我说无奈,同时我又觉得是一种宽慰,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善事。

秋风吹落了几叶丹枫,同时又在蕴藏着吹落下一个季节的丹枫,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停地更换,生怕别人不知道它的存在似的。它不会老,只会更强大,而我们人会在它们的自豪中必然变得衰老。随后雁也南飞了,剩下的总是一片片萧条,不管风怎样地强大,树都会在挣扎中抽出新叶的,长的更繁更茂,再次向风发出抗议,随后,树老了,也黄了,不过它们还是在顽强地准备着。

外面的风吹得树叶直响,也扰动了窗上的帘纱,很嚣张似的,好像它想让每个人都拜倒在它的脚下。我准备着去图书馆上自习的,谁知我走到寝室外就已经小雨稀稀的了,难怪风这样嚣张,原来是请了救兵的啊!无奈,我只好返回取伞。其实我是喜欢雨的,但是我害怕我的朋友会淋雨,如果雨非得要惩罚谁,那就惩罚我好了,一路上我喃喃自语。可当我再次走到寝室外时,雨又停了,“什么鬼天气啊?真捉弄人!”我低声骂道。

图书馆有时是很静的,坐在里面上自习还是很惬意的。空气中时而传来一种让人窒息的热,让人无法适从,幸好开着窗户,有风吹来,看到书架上的书,莫名感到惭愧,我总在幻想我会拥有这么多的知识的。我不喜欢借书的,因为我每次都忘记了还书的日期,并且我自己也不知道适合怎样的书籍。都怪雨弄得我没心情了,只好去外面走走。

四处的灯亮起了,黑色的夜早已吞没了白日的喧嚣,很静很静的,可以细听到美妙的音乐,我常去这样的地方,可以回忆往事,也可以自己遐想。

大学彻底地改变了我,可能是所经历的事,所谓的交际,所谓的写作,所谓的爱情,所谓的一切让我幼不知所措的寂寞。

说真的,有时候我在想,今天的寂寞似乎是你前生修来的福,也许寂寞之后你就上善若水了。

第五篇:上善若水--读后感

被誉为“中国和世界第一哲人”的老子在其五千言的<<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若水读后感。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具备最好禀性的“人”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近于“道”。居处适应任何之地,心胸沉静高远,待人真诚友爱,说话言而有信,为政谋求清平,处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正是由于不与人争的美德,所以永远也没有过失。

这篇文章虽然表面上是对水的颂歌,但实际歌咏的对象却是具备像水性那样高尚品德者的人。文中七个“善”字并列排比句,都是受到水的启发,对有关水德的进一步写状,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为什么老子把最好品格的人要比作水呢?这是因为水具有其它万物所没有的独特的几种禀性。

一、 水能滋养万物生命。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

二、水自居下流。尽管它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但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会占据高位,把持要津,而总是默默无闻的处于众人不愿处的低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正因如此,才有“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赞誉!

三、水能以柔克刚。水性尽管温柔,柔弱,但这种温柔会聚集巨大的能量,变得异常刚烈。俗话说:水滴石穿。此非力使然,恒也。正是它不舍昼夜,持之以恒,才能把石一样坚硬的物品击穿。

四、水能因势而变。水能至静——水平如镜、至洁——晶莹剔透,但也能至动——奔腾不止、至浊——混浊不清,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所以苏轼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正是水这种变动不居的性情,才使它能滋润万物,并且一路流过冲走许多污垢,荡涤人世间一切污泥浮尘。

正因水具有上述特质,不仅老子爱水,而老子的学生孔子也喜水,每见大水必观焉,并发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逝者如斯”的感叹!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水也一样,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既能利万物,可一旦洪水泛滥又会生灵涂炭,摧残生命。故常有洪水猛兽、水火无情之说。老子在文中也只是认为水德“近于”而不是等于道。既便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也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当今世人来讲,老子讲的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和品格,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样要求实在太难、太苛刻了,读后感《上善若水读后感》。不过可成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典范,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我们做事做人当如水,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贡献力量帮助别人,而不要与人争功争名利。

总之,“上善若水”的意思就是人的修炼与品德最好要像水一样。我们为人处世的要旨,就是要领悟老子那振聋发聩的不朽名言:夫唯不争,故无。只有奉献不争,才能没有过失。这就是我们读“上善若水”最大的启示。

感悟:水有形却无忧。谁也不能说清水的形状,我们把它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它就是什么形状。它柔弱的好像没有自己的性格,好像谁都可以任意欺负它。垒个水坝拦它,它就静止不动。拿斧砍它,它也静静的承受却不受伤害。把它洒向空中,它就像珠子那样圆润的飘散开来。它遇热成气,遇冷结冰,遇风起浪,遇水相融。河由它淌成,酒由它汇成,井有水才是井,泉有水才是泉。谁都愿意向高处走,唯有水,无论你把它提到多高的地方,它都向着卑下流淌。

老子说,最完善的人所具备的上等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的特点是能够滋润万物,使它们尽情生长,而又不与万物争功夺利。始终保持着平静,可以说最温柔最善良的东西。它具有的广阔胸怀和毫无所求,甘居人下的德操是最接近大道的本质的,这正是我们人类最应效法的德性。

在老子看来。谁的行为方式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当它遇到阻碍时,它就会迂回百转继续前进,这就是曲则全,也是谦虚容忍的美德。而这种美德也与大道的柔软的特性最为接近。我们人类应该学习水的这种与世无争的宽容,学习水这种滋润万物而不图回报,功成而不局傲的谦逊美德。而这也是大道的德操,这与许多人在取得成就时只知道夸耀自己的努力及运气是多么不同啊。

如果我们想体会大道的精髓,使自己形成最完美的人格,帮助自己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从而使自己的为人处世达到最和谐的境界。我们就要拥有像水一样的品性:真心真意的帮助别人而不图回报,避免针锋相对的矛盾冲突,不去争夺一时利益得失,面对困境依然坚持。取得成绩是不抢功自傲,谦虚礼让,唯有如此,才不会遭到他人的攻击而增加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会得到人们的赞扬和认同。使自己生活的更快活逍遥。

老子在《道德经》的五千言中多次提到水,他把水作为人格的最高显示:人与人交往接触,很像水与水交融,嫉妒心猜疑心贪心都会搅浑了清水,所以老子谆谆教诲。我们言谈要像水那样,循循善诱,平和清静,以诚待人,施政要像水那样,甘居低下,走到人心的深处,从而得人心。

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了解到水柔静的真意,才能体会到水谦卑的本质,才能懂得奉献不争的深刻。

上一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下一篇:人力资源会计初探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