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慈股的工作职责

2022-06-28

第一篇:福慈股的工作职责

工资福利股的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抓好政策兑现,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区工资福利工作有序健康发展,结合市人社局卢局长讲话精神及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围绕改革抓好落实

20xx年,工资福利股要根据国家、省、市的安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按照国家、省、市部署,做好实施地区附加津贴相关工作,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推进工资软件在全区范围推广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简化操作流程、促进软件更新升级,进一步做好迎接新一轮调资的充分准备。

二、围绕政策抓好基础

一是抓好日常业务的开展,保证正常运转。逐步建立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办事程序及流程,规范操作与运行,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扎实做好工资晋级晋档晋薪级工作,待年度考核结果出台后,启动公务员晋级晋档工作、事业单位晋薪级工作;扎实做好新进人员套资、工龄认定、工资关系调动等工作;扎实做好退休审批、死亡抚恤审批、津补贴绩效工资审批等福利工作;扎实做好工人等级考核准备工作,确保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有序正常开展。

二是抓好其他工作的落实,强化工作基础,切实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做好退休老干部和在职人员的政策咨询、信访答复和回信处理,做到接待上更贴心、政策上多解释、有效缓解矛盾、化解心结,配合相关部门和股室做好有关数据提供、工作衔接、配合落实等工作。

三、围绕运行抓好队伍建设

20xx年,要抓好股室队伍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强化股室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面对工资福利政策多、操作量大、工作难度相当大的现状,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入手,多与上级科室和其他区县工资福利工作人员学习探讨,学政策、钻业务、勤操作,时刻把服务放在首位,接待热情、办事热心,全面提升政策把握能力、工作推动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第二篇:教育局政秘股的工作总结

在局领导的政确领导下,在各兄弟股室的紧密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在政秘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而又圆满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党政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的暂行办法》,认真做好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工作,教育局政秘股工作总结。一是实行了目标任务领导负责制。制定下发了《分解下达2004年教育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将市、县下达我局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逐项明确了负责领导、承担股室和具体责任人,并提出严格时限和要求。二是实行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季报制度。要求凡承担重点目标任务的股室每季度最后一月的25日前将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填表报政秘股,政秘股汇总后在下季度第一月10日前报县目责办。三是坚持奖惩结合管理原则,将目标任务特别是重

二、进一步加强了机关管理。修订完善了《教育局2003年机关管理方案》,明确了建设”文明、创新、高效”机关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各股室的责任和分工,有效密切了股室之间的协作关系,保证了机关整体工作高效运转。局机关良好的工作局面、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态势、严瑾求实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谋事创业的精神为全系统做出了表率。

三、认真落实《中共眉县县委组织部关于〈眉县县、乡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实施〉的通知》、《关于在全县党政机关开展抓落实促发展,实现干部作风大转变活动的安排意见》、《眉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改善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进一步精减办事程序,实行首问责任制,委托代办的制度,限时办理制,服务承诺制,克服敷衍应付,作风疲沓,推诿扯皮,自满懈怠,不求上进,不干实事等消极现象,在全局干部中真正形成了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作风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机关行政效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各项政务工作管理规范,机关行政效能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文件收发、阅批、督办、归档等环节格式正确,程序规范,文件传办效率高,无丢失文件、贻误工作等现象;二是传真和电话接听及时准确,上下联络信息畅通无贻误;三是规范两案办理程序,落实督办检查制度,加大办理工作力度,所承办的人大政协四份提案均按时办理完结且答复满意;四是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临时下达的各项工作,并积极配合兄弟单位完成了涉及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阶段性工作任务。

第三篇:股东退股的处理情形

有限公司股东如何退股(三种处理情形)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退股两种方式退出公司。《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但这并不是说公司股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退出公司。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退股两种方式退出公司。另外,在公司被依法解散的情形下,公司股东也可在依法履行相关清算程序后分配公司财产,因而股东同样可以获得实际上退出公司的法律目的;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分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具体退出方式:

一、股权转让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方式退出公司。股权转让方式包括股东之间转让和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方式。

1、股东之间转让股权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公司章程对股份转让的规定

《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申请退股的法定情形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必须符合《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东申请退股的三种法定情形。《公司法》第七十五条确认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股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此可见,股东要行使其退股的权利,必须符合上述三种法定情形之一。上述三种情形都属于公司存续期间很难出现的情形。除上述三个法定退股情形外,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股东想退股是没有相关法律依据的。

三、解散公司

从公司法的规定分析,股东在公司解散的情形下等同于取得了退出公司的法律效果。

1、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会议决议而解散公司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依据该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公司可以解散。《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交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可见,当公司在依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议决议而解散的情况下,公司股东实际取得了退出公司的法律目的。

2、特殊情况下股东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解散公司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该条款的设置目的在于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但是在实践中该法条的解释和适用很难把握,必然会遭遇如何解释和适用该法条的问题。如,什么样的情形才能算“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什么情形才符合“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其他途径”到底是哪些等。尽管如此,该项条款在股东在面临公司僵局时的强制性退出提供了一个新的法律救济方式。

总之,经过以上相关法律分析,股权转让、法定退股、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公司、提起解散公司之诉等是目前《公司法》解决股东从公司退出的几种方式。该几种方式优劣分析如下:

1、股权转让最快速、经济的解决方式,应为股东考虑退出公司时的优先选择。

2、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公司优点是能很好的保护股东退出时的权利,缺点是办理相关手续比较烦琐。

3、法定退股情形很难出现,但也是推出公司的一种理想选择。

4、在公司拒绝收购股东符合法定退股条件的股份时,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向人民法院提起强制解散公司之诉。此种方式是股东在穷尽其他救济方式的最后的救济手段,即在股东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前提下,当其他救济手段都穷尽之后,公司股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强制解散公司之诉。

第四篇:汇金增持银行股的秘密

pood 佛山民营经济发展轨迹初探

丁桂培

内容提要:本文扼要阐述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佛山民营经济发展轨迹。佛山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引领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推动力,实现民富国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佛山;民营经济;发展;轨迹

民营经济的定义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说法,按照《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的解释是:“国有经济以外的经济成分的统称,包括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民间持股的股份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相对于国有经济”

在佛山,新中国成立后民营经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主要是城镇个体和私营经济;五十年代中,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手工业小组,开始搞一些小作坊式的手工业,这是农村集体工业的萌芽;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后,逐步发展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称“社队企业”;1983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改设区,不久区又改称镇,“社队企业”也随之改称“乡镇企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由私营业主投资和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 pood 制企业、合伙企业、“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以及其它组织形式的经济实体。这些非国有或非政府控股的企业,称“非公有制企业”或“私营企业”,其经济成份称“非公有制经济”或“私营经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又称“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乡镇企业转制工作基本完成,各类非公有制企业逐渐被“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称谓代替。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佛山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主张消灭到鼓励发展的过程,道路曲折。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近30年时间,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民营经济长期受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割资本主义尾巴”,宣判民营经济“死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新方针,民营经济才得到逐步发展,从“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求”,道路越走越宽,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佛山民营经济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个体私营经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至11月,珠江三角洲各地相继解放。1949年11月27日,珠江地委发出《加强接管工作,健全制度的指示》,私营工商业是接管内容之一。1951年4月中旬,珠江专署召开工商行政贸易会议,

pood 研究建立健全工商行政机构和整理工商社团工作。专区所属的佛山市,1950年1月22日发出《佛山市人民政府布告》,规定工商业组织登记及整理会籍临时办法。与此同时成立佛山市工商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4月市工商联正式成立),着手改组旧同业公会,重新规定行业,组织新的同业公会。

1953年至1956年贯彻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佛山专区有私营工业1,248户、从业人员26,912人,实行公私合营的占总户数99.67%;私营商业58,185户、从业人员103,446人,实行公私合营和参加合作商店的占总户数86.34%;手工业65,715人,组织合作社的占总人数92.54%;交通运输业机动船实行公私合营的占88%,木帆船参加合作社的占93.43%。专区机关所在地佛山市,资本主义工业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合并为39家公私合营工厂;商业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13000多人,基本上实行公私合营;手工业者、个体小商贩基本上加入了合作社。也就是说,到1956年底,全专区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已基本实行公私合营,手工业和个体小商贩等基本上参加合作社,“私有”、“私营”的帽子被摘除,“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民营经济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以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入盲目性,片面追求公有化和集体化程度,形成单纯的经济格局。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虽然办起了社队企业,但多是一些作坊式的小五金、小 pood 农具为主的加工性质的小企业,企业数和经济总量都比较少。1966年开始持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当时窃踞中央领导权的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宣扬“穷过渡”,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奇谈怪论;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批资本主义”。在这股极“左”思潮影响下,发展社队企业受到诸多限制,有些地方提出“集体收入中工业大于农业就是搞内部资本主义”;农民正当的家庭副业也受到限制,养“三鸟”(鸡、鸭、鹅)限定十只(有的地方甚至是五只)以内,超过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大批懂得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能人被批判、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处于萌芽状态的社队企业发展缓慢,私营企业销声匿迹。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山民营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改革开放的新方针。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佛山民营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一)社队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对个体私营经济第一次使用“鼓励„„发展”这样的词语。

pood 在这一时期,佛山地区各级党委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社队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1979年9月18日至22日,佛山地委、地区革委会召开社队(“社”即人民公社,“队”即生产大队,下同)企业、二轻工业及城镇劳动就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草案)》。会议提出“把发展社队企业当成大的战略任务来抓”。会上,中山、顺德、南海、新会、恩平等县委、县革委负责同志分别以《加强领导,全党动员,大办社队企业》、《调整社队企业比重,加快队办企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加工装配业务,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发挥管理机构作用,把社队企业生产搞活》、《组织各行各业支持社队企业》等为题作专题发言。1980年6月25日至30日,地委召开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怎样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集中解决思想认识、方针政策、经营管理和加强领导等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富是党和人民的要求”、“使农村富裕起来就是保卫社会主义”。

这一系列部署和措施,社队企业如久旱逢甘雨,迅速恢复生机,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1984年南海县提出“三大产业齐发展,六个层次一齐上”的经济发展方针(六个层次是:县、区、管理区、村、个体、联合体),明确提出民营经济要与国有经济同步发展。当时的县委主要负责人提出“改造公有制,发展私有制”的观点,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有改革者的智慧和胆略,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一年,南海县镇办、村办和私营企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2.02%、55.52%和12.46%。

pood 顺德县也提出“几个层次一齐上”,但着重发展县、镇集体所有制企业。

这种分别由镇、乡、村、联合体几级各自兴办的企业,依靠自筹资金、自选项目、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形成了适应商品经济的灵活机制,打破单一依靠发展国有企业的僵化格局,使工业发展势头大大加快。各县(区)的社队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初步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下一阶段发展打下基础。

1983年10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撤销人民公社,改设区,不久区又改称镇,“社队企业”也随之改称“乡镇企业”。

1984年,全市社队企业(乡镇企业)从1979年的5181家、职工人数182455人、总收入54,280万元、上交税金3,322万元,发展到32,792家、职工人数349,981人、总收入255,832万元、上交税金16,623万元。五年时间,企业增长5.33倍,上交税金增长4倍。1985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2,955户,从业人员60,416人,注册资9,275万元展滞后,私营企业寥寥无几。

(二)私营经济地位的划时代转变,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1985年至1991年,国家处于改革高潮,党中央、国务院制订的改革措施——包括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规定和条例等相继出台。特别是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草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标志着私营经济地位的划时代

(10)

。但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还是坚持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发

pood 转变。根据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佛山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21世纪以来,在佛山市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的原生态私营企业,如南海区的广东大福摩托车有限公司和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顺德区的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高明区的广东恒威集团有限公司等,都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佛山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指示、决定精神,采取得力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

1、 1985年9月25日至27日,市委召开全市乡镇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加强乡镇企业管理经验,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乡镇企业管理意见

(11)

2、1987年7月29日,市委在工作部署中提出“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增强企业活力”。

3、1990年4月23日至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对乡镇企业提出分数指导的方针。会后于5月3日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困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意见》和《关于奖励先进乡镇企业若干办法》。

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像和煦的春风,乡镇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每个角落,活跃在三大产业的各行各业,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股新生力量。

从1988年起,佛山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国民经济“调整、整顿、改造、提高”方针,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定、发展乡镇企业的通知》,结合本地实际,部署认真搞好乡镇企业的结构优化调整。重点抓好“五个一批”:一是关闭了一批污染大、工艺落后的企业;二是综合整治了一批污染环境的企业;三是合并了一批生产同类产 pood 品的企业,组成规模大的集团公司;四是改造扶助了一批有前途、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产品向高质量、高档次发展;五是培育一批新行业,如光机电、板材、摩托车装配等行业企业。到1989年,镇、村工业企业关、停、并、转626家,占镇村工业企业总数的8.24%。

经过调整整顿,乡镇企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1989年全国公布的十大乡镇企业,佛山占了6家,其中顺德蚬华风扇厂名列前茅。1990年,出现了顺德容奇镇年产60万台冰箱的广东珠江冰箱厂,北滘镇年产400万台吊扇的蚬华风扇厂和年产100万台风扇的裕华、美的风扇厂,陈村镇年产200万台风扇的华英风扇厂;南海平洲镇的“威乐斯”风扇厂等。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超1亿元以上的镇31个(其中超5亿元的4个,超8亿元的1个),总产值超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41家(其中超5000万元的18家,超1亿元的9家)。期间,佛山市乡镇企业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系统先进企业”的有19家,“省级先进工业企业”127家,“国家二级企业”17家,“国家一级企业”1家(广东珠江冰箱厂)。在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中,累计获得国家金质奖2项,国家银质奖9项,部优产品179项,省优产品410项。

(14)

顺德县桂洲镇是佛山市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农村经济的典型。该镇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669万元,人均收入164元,经济排位于全县镇级倒数第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0年底,全镇乡镇企业发展到577家,工农业总产值达13.5亿元(比1978年增28倍),人均创值15,882元,上缴国家税金7,465万元。12年产值翻了四番半多,跃居全县各镇之首,成为全国十佳镇之一。发展速度之快,在国内罕见。

pood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支持农业、解决就业、繁荣经济、增加收入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战略地位尤其明显。据1990年4月23—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分析,具体表现在:

1、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198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45.48%,总收入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5.04%。

2、乡镇企业是我市工业战线重要的一翼。1989年乡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8%。

3、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8.84%上升到1989年的84.56%。在全市53个镇中,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的已有35个。

4、乡镇企业是出口创汇的突起异军。1989年乡镇办企业出口产值占全市镇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近50%。

5、乡镇企业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1989年上交国家税金3.1亿元,占全市税金收入25.6%;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227.4元提高到1989年的1442元,增长5.35倍

(15)

到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58,507家,从业人员626,256人,总收入2,104,282万元,上交税金79,788万元(16)。

与此同时,个体私营经济也蓬勃发展,按个体私营经济统计口径,1991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9,549户,从业人员160,633人,注册资金68,047万元;私营企业2,049家,投资人数4,148人,注册资金17,917万元

(17)

三、邓小平南巡谈话后,佛山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pood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实践正确与否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常称“三个有利于”)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观点,要求我们遇事不要被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概念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

(一)“县级三分天下,镇级半壁江山,管理区一枝独秀”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1992年7月16日,市委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和缩小三大差别的关键所在,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认清形势,推动乡镇企业有更大的发展”。(18)1995年12月,佛山市委、市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先进个人,肯定民营企业为佛山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各市(区)党委和政府也分别出台了促进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如1993年顺德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发展混合经济的试行办法》,全面开展以产权为核心的企业制度改革,改革单一公有制的产权结构,大力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到1996年底统计,顺德市市、镇两级1001家企业中,经过改革,成为民营企业的占37.6%,仍然是公有(包括公股占大头的)占62.4%。

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无论从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总体状况是:无处不在,队伍庞大,产业齐全,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其经济成分在全

pood 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县级三分天下(占三分之一),镇级半壁江山(占二分之一),管理区一枝独秀(全部)”的大好局面。

南海市1995年民营企业产值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35.7%、占税收总额的37.8%,是名符其实的“三分天下”。

顺德市龙江镇1995年底民营企业发展到3739家(含挂靠集体部份),占全镇企业数的85.5%;销售值13.5亿,占全镇工业销售值的66%;上交税金635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75.13%,大大超越“半壁江山”。

南海大沥镇曹边管理区(村),全村1385人,有私营企业120多家,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2.11亿元,上交税费1360万元,村收入1100万元,社会公益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营经济在其中的作用,堪称“一枝独秀”。

(二)依靠科技进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早在1986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科技建市”的设想,建立“金字塔型”的产业技术结构,要求每个镇重点发展一批向高科技发展的骨干企业,构成金字塔的中部,从而带动乡镇企业从创业初期的小农经济、手工操作、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逐步向采用高新技术、集约型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1991年8月16日,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政府发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以“科技建市”的规划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由以传统工业为主,转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为主。到1998年,全市有188家民营科技企业,其中市区47家,高新技术产品135个,产值43.13亿元,占市区工业总产值的13.9%。

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

(19)pood 技术创新推动下,大批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1992年涌现容声(科龙)、美的、格兰仕、神州、康宝、兴发、大明、乐得华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全国十大乡镇中,“美的”位于第三位。1994年,全市有56家乡镇企业荣获“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称号。在顺德的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镇办企业珠江冰箱厂),1983年第一台冰箱试制成功,以后不断开发新的科技产品,到1993年,产值跃升到18亿元,1995年在全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名列147位,成为南中国企业的巨龙。

到1997年,乡镇企业52,528家,企业职工1,041,210人,总收入10,182,666万元,上交税金356,031万元(占全市税收比重39.53%);与上一阶段末的1991年比较,户数虽然下降近10%,但企业人数增长65%,总收入增长3.84倍,上交税金增长3.46倍,说明企业的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顺德县,出现一批产值超千万元以至超亿元企业,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5000万元的325家,5000万元—1亿元的65家,1亿元以上的51家。(20)

按个体私营企业统计口径,1997年个体工商户111,020户,从业人员246,035人,注册资金235,205万元,与1991年相比,户数增长60%,从业人员增长53%,注册资金增长2.46倍。私营企业1997年14,128家,投资人数24,187人,注册资金976,169万元;与1991年比较,户数增长4.86倍,投资人数增加4.83倍,注册资金增长53.48倍。

(21)

在私营企业中,出现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跨行业、跨地区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数十家,超千万元的数百家;一批企业突破传统的生产技术,产品向高科技、高档次发展;一些实力雄厚的

pood 企业还开始承包、兼并一些管理不善、经营亏损的国有和集体企业。

1995年传言北京有“权威人物”向中央递交“万言书”,声称私营企业主是“新生资产阶级”,发展下去“必然会妨碍乃至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安全”,“这些人组织成公开的资产阶级政党不会需要太长时间”,“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在国际资产阶级的支持与配合下把整个共产党‘连锅端’”。这些危言耸听的“左”倾言论对我市影响不大,但在一些领导同志中或多或少地产生顾忌,一些私营企业主也在徘徊观望。

(三)私营“挂靠”集体的由来

在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私营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对私营企业主上门办事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不少私营企业主为享受国家有关集体企业的优惠政策,或为取得有关的生产和经营资格,或为保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誉,或为便于获取有关证明材料等,纷纷找“靠山”,戴“红帽子”——“挂靠”集体,形成了数量较多的“挂靠”集体企业。“挂靠”集体的私营企业虽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为集体性质,但未纳入正常的集体经营管理范围,名为集体,实为私营。据1996年市政协调查组调查,这类企业在南海、顺德数以千计,其它各市(区)也有不少。一些镇和管理区通过接纳私营企业的“挂靠”收取管理费,解决日常开支,也乐于接受这种特殊的“挂靠”关系。一些镇政府负责人坦言:本镇的经济状况有两套账,上级来检查工作要汇报,需要揣摩上级的意图:若需要的是以集体经济为主,

(22)pood 则把“挂靠”集体的私营企业算到集体经济的账上;如果需要的是“实情”,则按“实事求是”原则如实汇报。这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谈话后至九十年代中后期,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难以辨别的原因。

四、党的十五大和国家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重新界定,引领佛山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重新界定,确认其为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部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在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中肯定下来,变成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至此,非公有制经济从理论上、政策上和法律上都得到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后争论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非公有制经济究竟姓“公”还是姓“私”、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终于划上了完美的句号。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把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工人农民一样,视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5年2月,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否定到肯定,从“斩尽杀绝”到“补充”地位,再到“基本经济制度”;私营企业主从“剥削者”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备中共党员条件的,可吸收入党。这些划时代的转变,为民营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pood

(一)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998年1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鼓励私营资本的投资“

(23)

。1999年5月27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表彰市区先进私营企业和先进个体工商户的决定》,表彰28户先进私营企业和10名先进个体工商户,于6月8日召开表彰大会,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在会上讲话并向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同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佛山市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8月4日正式下发)。2002年10月10日至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龙云等党政领导出席会议。会议深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就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进行研究部署

(25)(24)

。2003年5月8日,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2003年3月19日)及相应的12个配套政策文件,作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与此同时,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各区也分别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据粗略统计,达28项之多。

市、区政策措施的基本内容是:

1、放宽投资领域;

2、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3、财政、税收、用地、劳动保障上的扶持优惠;

4、重点扶持科技企业、外向型企业、吸纳下岗人员就业的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等四类企业;

5、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凡两年平均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都有资格参加评选“广东民企100强”。

(27)

(26)pood

(二)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佛山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陆续转制,到2001年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国家四部、委(局)1998年3月24日关于印发《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工作的意见》,为私营企业摘掉“挂靠”的“红帽子”,恢复其本来面目。随着乡镇企业转制和“摘帽”工作的完成,“乡镇企业”的称谓逐步被“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称谓所代替。

从2004年起,佛山市委、市政府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特别自2005年以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以来,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佛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佛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注重外源型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使投资环境持续优化。积极创新招商体制和方式方法,通过推介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引商等引进国内外企业落户佛山发展;积极嫁接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管理,引进国外龙头企业,出现了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到2007年,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4833.79亿元,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2.8%。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在全市413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中,有301家是民营企业,比2002年增加了216家。

pood 二是技术创新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全市企业建立的102个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民营企业占了86个;在省认定的22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民营企业占了18个。2006年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40家,民营企业占了95.55%。

三是民营企业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基本具备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部分企业开始在国际上创立自主品牌,出口产品95%按照国际标准生产,80%取得相应的国际认证。

四是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全市注册商标24200件,民营企业占了89%;专利申请6897件,民营企业占了93%;提出申请创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的民营企业达到97%。

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依托产业集群(专业镇)加大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力度,突破区域局限,逐步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体系。业做强做大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健全,产业集群经济已成为佛山民营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发展形式,成为传统产业集聚的特殊形式。一批民营企业高度集中、主业特色鲜明、集群化明显的专业镇应运而生,成为市场竞争力和内在凝聚力的源泉。这些专业镇类别包括家电、鞋业、纺织、家具、花卉、木工机械、小五金、养殖、陶瓷、有色金属、服装、玩具业等。据2005年统计,全市共有专业镇23个,其中南海10个,顺德7个、禅城4个,高明2个

(29)

(三)产业集群和“广东民企100强”的产生,民营企

。南海区大沥镇的铝型材产量占了全省的60%、全国的40%;禅城 pood 区澜石镇的不锈钢年加工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10个专业镇的民营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亿元,甚至高达数百亿元,成为我国镇域经济的“民营航母”。

到2006年,全市已建立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个,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20个,为以专业镇和产业基地为依托的广大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全市累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53个,其中民营企业占总数的83%;获广东省名牌产品157个,其中民营企业产品占总数的91.72%;获广东省驰名商标16件,其中民营企业占总数的93.75%;获广东省著名商标151件,其中民营企业占总数的92.05%。

民营企业不仅是佛山本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逐渐成为佛山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到2006年底,全市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2348家,实现出口总额78.5亿元;全市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企业共2212家,外资投资金额49.42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42.67%。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时期。

为扶持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省政府从2003年起,每两年根据企业的经营资产、营业收入、利税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等指标,确定全省百强民营企业,由省政府行文认定,广泛宣传。到2007年已评选了三届,我市入选企业数量均位于全省三甲。2007年有19家企业入选(其中顺德9家、禅城5家、南海4家、三水1家),居全省第一位,其中11家企业连续三届榜上有名,美的集团连续三届位于全省百强民营企业之首。

到2008年12月,全市民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304,459家,从业人数257.58万人;当年生产总值2608.65亿元,占

pood 全市生产总值的60.2%。

五、佛山民营企业党的建设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队伍不断扩大,市、区、镇(街道)各级党委及时把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人员保障等方面,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各级党委把民营企业党建列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市委于1998年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佛发〔1998〕9号)。2004年以来,市委和各区委先后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数量多的镇(街道)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或总支,分别负责指导市、区、镇(街道)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同时建立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区、镇(街道)三级党员干部挂钩联系的民营企业500多家,其中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挂钩联系的14家。2006年,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在我市选定了20家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2007年“七一”前夕,市委书记林元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云贤等党政领导班子的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到各自挂钩联系点召开座谈会,指导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在全市营造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社会氛围。至2008年12月,全市有党组织覆盖的非公企业约占全市非公企业总数的50%左右,党员3万多人。

在制度建设方面,市委组织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佛山市流动党员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并要求每家民营企业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目标管理责任制。

pood 为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2003年以来,市委组织部为民营企业选配兼职和专职党建指导员,通过公开招考的办法,择优录取一批专职党建指导员;聘请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退休的党员干部担任兼职党建指导员。至2007年3月止,全市共有专职和兼职党建指导员533名,负责联系、指导的民营企业6,278家。

中共佛山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自2004年6月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以党建促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活动。结合企业改制进程,确立非公党支部“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运作方针,积极探索非公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政治优势,确保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截止2008年12月31日,市非公党工委所管(代管)非公有经济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六、六十年来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启示

(一)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民富国强的重要途径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在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佛山市的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要求,实现民富国强

pood 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处于起步阶段、步入蓬勃发展的佛山民营经济,受到了究竟姓“社”(社会主义)还是姓“资”(资本主义)的干扰和影响。佛山市各级党政领导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建设,“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语),果断地摆了“姓社姓资”的抽象概念争论的束缚,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指导民营经济发展,使全市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南海县委主要负责人敢于提出“改造公有制,发展私有制”的“超前”观点,具有改革者的智慧和胆略,是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

(三)坚持与时俱进,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法宝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任何一种理论,其适用范围受对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有的理论不适用于新的历史阶段的情况必然出现。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才能发挥它对发展了的实践的指导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佛山市各级党政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民营经济成为支撑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四)加强党的建设,是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确实 pood 保证

民营企业主的劳动具有两面性——有创造价值的属性,又有占有别人劳动所得、夺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另一面。民营企业主作为掌握了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的现代生产力的社会阶层,必将产生改变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的欲望。因此,加强民营企业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使之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系佛山市老年学学会会长、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兼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第五篇:深圳a股和b股的开户区别

此内容由【道富投资】整理编辑 A股开户:

投资者如需入市,应事先开立证券账户卡。分别开立深圳证券账户卡和上海证券账户卡。

(一)办理深圳、上海证券账户卡

深圳证券账户卡

投资者:可以通过所在地的证券营业部或证券登记机构办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开设账户卡则需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办理。

开户费用:个人50元/每个账户;机构500元/每个账户。

上海证券账户卡

投资者:可以到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在各地的开户代理机构处,办理有关申请开立证券账户手续,带齐有效身份证件和复印件。

委托他人代办:须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

开户费用:个人纸卡40元,个人磁卡本地40元/每个账户,异地70元/每个账户;

(二)证券营业部开户

投资者办理深、沪证券账户卡后,到证券营业部买卖证券前,需首先在证券营业部开户,开户主要在证券公司营业部营业柜台或指定银行代开户网点,然后才可以买卖证券。

证券营业部开户程序

(1)个人开户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深、沪证券账户卡原件及复印件。

若是代理人,还需与委托人同时临柜签署《授权委托书》并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填写开户资料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证券买卖委托合同》(或《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同时签订有关沪市的《指定交易协议书》。

(3)证券营业部为投资者开设资金账户

(4)需开通证券营业部银证转账业务功能的投资者,注意查阅证券营业部有关此类业务功能的使用说明。

选择交易方式

投资者在开户的同时,需要对今后自己采用的交易手段、资金存取方式进行选择,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相应的开通手续及协议。例如:电话委托、网上交易、手机炒股、银证转账等。

(三)银证通开户

开通“银证通”需要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开户步骤如下:

1.银行网点办理开户手续:持本人有效身份证、银行同名储蓄存折(如无,可当场开立)及深沪股东代码卡到已开通“银证通”业务的银行网点办理开户手续。

2.填写表格:填写《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和《银券委托协议书》。

3.设置密码:表格经过校验无误后,当场输入交易密码,并领取协议书客户联。即可查询和委托交易。

B股开户: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作为深圳B股的法定登记机构,负责B股投资者开户业务。同时授权给一些证券营业部,一些银行或其他代理开户点开立B股账户。目前网上实时B股开户允许境内外个和境外代理人、境外一般法人开户。一些证券营业部作为深圳B股开户代理证券商,也可代办B股开户业务。投资者可到具备从事深圳证券交易所B股业务资格的证券营业部、深圳证券交易所委托的开户代理机构办理B股证券账户。账户开立:

1.境内个人投资者需提交:

(1)金额7800港元(相当于1000美元)以上的外汇资金进账凭证及其复印件;

(2)境内居民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注:境内个人投资者办理B股开户必须是本人亲自办理,不得由他人代办,境内法人不允许办理B股开户。境外个人投资者可委托他人代办,每个投资者只能开立一个账户。

2.境外个人投资者需提交:

境外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其它有效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

3.境外机构投资者开立B股证券账户须提供:商业注册登记证、授权委托书、董事身份证明书及其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

开户费:个人每户120港元;机构投资者每户580港元。

沪市B股开户

凭B股资金账户证明,到境内具有经营B股资格的上海证交所会员申请开立B股股票账户。开户时须提交:

本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1000美元以上的银行进账凭证、《上海B股境内居民个人开户登记申请表》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及登记公司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开户费:境内居民个人开立B股股票账户,应按规定缴纳手续费。手续费按19美元/户标准收取。

证券营业部B股开户

资者在证券公司属下证券营业部开立B股保证金账户:

投资者须提供以下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并签署各项有关开户文件,预留印鉴或密码:

(1)B股股东账户确认书(即B股代码卡);

(2)个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机构的有效营业执照及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委托代理授权书和委托代理人身份证件;

(3)代理开户的户主授予代理人各种权限公证书。

(4)沪市须办理指定交易。

以上内容由【道富投资】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上一篇:防电信诈骗防传销下一篇:房产证不动产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