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册语文全课件

2022-09-05

第一篇:一年下册语文全课件

人教版一年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ɑ o e 学习目标

1.学会ɑ、o、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ɑ、o、e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ɑ、o、e。 教学设计

(一)学儿歌,明确学习目的

读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教我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二)看图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见资料袋)

(三)学习单韵母ɑ

1.看图说话,教师适时指点学生说话中“啊”的发音。引出单韵母ɑ,板书“ɑ”。

2.教师示范发ɑ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3.引导学生看看图和“ɑ”,说说发现了什么。借助小女孩的头部形状记忆ɑ的形。教儿歌,记忆ɑ的音和形。

4.学生反复练习ɑ的发音。

(四)学习单韵母o(方法同上)

(五)学习单韵母e(方法同上)

(六)指导书写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示范,讲清ɑ、o、e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

学生练习书写字母。

(七)学习声调

1.认识声调符号。看图上小汽车的走势,配合手势和儿歌学习。

“ˉ”一声平,“'”二声扬,“ˇ”三声拐弯,“`”四声降。

2.练习读ɑ、o、e的四声。

(1)顺序读,变序读。

(2)

二、三声对比读。

á—ǎè—ǒã—þ

(3)联系日常生活,用带调的ɑ、o、e组词。

板书:

ɑ o e

阴平 ü 阳平 á

上声 ǎ 去声 à

i u ü

学习目标

1.学会i、u、û 3个单韵母和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i、u、û、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一)自主学习单韵母i、u、û

1.看图说话,学习i、u、û的发音,认识形。

2.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3.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引导学生自编儿歌。

4.练读四声。告诉学生i加声调要去掉点。

(二)观察比较,学习声母y、w 1.看图,启发学生发现字母形状和图形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想象,比较区别y、w和i、u。

(三)故事激趣,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练读四声

1.讲故事引出yi、wu、yu。知道y与û组成音节,û上两点省写规则。教歌诀:“小û见到y,擦掉眼泪笑嘻嘻。”

2.认识yi、wu、yu,练读yi、wu、yu的四声。比较y—i—yi、w—u—wu、y—û—yu。 3.看图读带调音节。

4.读儿歌:“i、u、û,小弟弟,要给汉字来注音,专请哥哥y和w,加在前头当第一。yi、wu、yu”。

(四)复习巩固

用yi、wu的带调音节说一个词或说一句话,看谁组词组得多或话里包含的这几个音节多。

板书: i u ü

i、u、û、yi、wu、yu

b p m f 学习目标

1.学会b、p、m、f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找出抽屉里的秘密(藏有ɑ、o、e、i、u、û,和ɑ的四声卡片),找到卡片的小朋友带读。

2.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

(二)看图说话,初识字母

1.学生交流:图上画了什么?

2.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说话中相关声母的发音。

(三)示范发音,教师边读边讲发音方法,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四)借助图画,记忆字母的形

1.引导学生再看图:你发现了什么,能想个办法记住这四个字母吗?学生借助图画,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引导学生自编儿歌。

2.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激活学生思维,记忆字母的音和形。

3.“开火车”认读四个声母,大面积抽读,识记字母。

(五)学习拼读音节,领悟方法

1.指导学生看拼音图,从“推卡片”这一动作来推想拼读方法,尝试拼读。

2.课件演示声母b和韵母ɑ相拼成音节bɑ。

3.小结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做“找朋友”游戏。四名学生拿“b”卡片,另四名学生拿“ɑ、i、u、o”卡片,其他学生拍手唱找朋友歌,八名学生迅速组成四个音节,带领大家拼读。

5.交流。

bü:图上画着谁?卡片上的数字是几?

bá:一起玩拔萝卜的游戏,在游戏中反复练习读准bá的音。

bǎ:想象说:谁在打靶?

bà:用bà组词或说句子。

(六)练习拼读音节,巩固方法

1.用课件展示花园的情境,花苞上有b、p、m、f与i、u、o相拼成的音节。

2.学生用鼠标点击花苞,练习拼音。拼对了,花苞就展开成一朵盛开的花。

(七)读、演儿歌,熟练拼音

1.出示儿歌:

大白鹅,水上漂,

头戴一顶小红帽。

生怕pà别人没发fü现,··

伸着脖子高声叫。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自由拼读带点字的音节。

4.师生齐读表演。

板书:

b p m f bɑ pa fa ma 5

d t n l 学习目标

1.学会d、t、n、l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体验童趣。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教师领着学生读儿歌:“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教师故意把:“特、大、打、哪、太、乐”这几个字音加重,让学生感知d、t、n、l四个声母。再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引出要学习的声母d t n l。

(二)看图识记d、t、n、l音和形

(三)用实物摆一摆字母

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环和一枝铅笔,摆一摆字母,探究d、b、p的字形区别;再通过细细观察,反复比较n、m,t、f的字形。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样子像这些字母。

(四)创设情境,拼读音节

带学生到拼音乐园去玩:学生找出音节,自己试着拼读。然后集体交流,熟练拼读。

(五)看图编故事,认识生字词

看情境图,发挥想象,通过编故事、讲故事的形式,拼音节、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

(六)诵读儿歌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跟读、对读、拍手读、表演读,读出节奏感,表现出小兔“轻轻跳”、小狗“慢慢跑”的动作,体验童趣,感受对小草的爱惜之情。

板书 d t n l

复习一

学习目标

一是认读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二是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字母。 三是看图拼读音节。 四是练习拼音,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画正确地连起来。 五是认读巩固学过的字词。 教学设计

(一)复习指导

第一题:读字母 第二题:比较形近的字母

第三题:“看看读读 第四题:可以采用游戏“我的家在哪里” 第五题:巩固认字

(二)扩展活动

1.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把六个单韵母和十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十六位同学的胸前。胸前贴着声母的同学依次走上讲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出所拼的音节。

2.游戏:“看口形,猜字母”。

教师做字母的发音口形,让学生猜;或学生做口形,让教师猜。

3.读儿歌。

雨 妈 妈

雨妈妈,

雨妈妈,

提着水壶跑来啦。

跑来了, 要干啥?

花儿口渴了,

我来给它送点儿茶。

板书 复习一

a o e I u û b p m f d t n l

y u

g k h 学习目标

1.学会g、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设计

(一)听读儿歌,教学声母g、k、h的发音

1.出示儿歌,学念儿歌。

小 白 鸽

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呀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了笑呵呵。

2.看图说图意,由“鸽、蝌、喝”引出声母g、k、h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人人会读。

(1)学生小声跟老师读字母。

(2)学生大声读,老师小声跟着读。

(3)分小组练习读字母,看谁读得好。

(4)自我展示读字母,评出优秀者。

(5)听音练习。

老师读儿歌,学生听。让学生说说儿歌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音节。

小哥哥,爱白鸽, 喂完鸽,唱支歌,

哥和鸽,笑呵呵!

3.识记g、k、h的形,照样子抄写。

(1)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记g、k、h的形。

(2)指导学生认清g、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及写法。

(3)抄写字母。

(二)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方法。

2.让学生试着拼读:g—ɑ、g—e、g—u

3.指名拼读音节。

(三)在游戏中学习“三拼法”

1.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等图片,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他们的名称。

2.把guü、guō、huü、huǒ几个音节分别贴在瓜、锅、花、火图下,并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音节与以前学过的音节有什么不同(由三个字母组成)。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以guü为例告诉学生:g是声母,u叫介母,ɑ是韵母,再出示小女孩猛推g、u、ü三个卡片的课件,学习三拼法。

3.教师示范拼读。声母g读得轻短些,介母u要快读,韵母ü读得响亮些。

4.教歌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5.认识各种花、瓜,练习拼读三拼音节。

(四)读儿歌,读词认字

板书 g k h g—a—ga k—a—ka h—a—ha g—u—a—gua g—u—o--guo

j q x 学习目标

1.学会j、q、x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û上两点省写规则。

3.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4.认识5个字,会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拼音王国逛一逛,认识一些新的拼音朋友,你们想去吗?

二、学习声母“j、q、x”。

(一)学习声母“j”的音、形。

1.师:小朋友,拼音王国到了。你们看,谁来迎接我们了?(出示课文中“j”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一只母鸡在捉蝴蝶)对,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的发音。(板书:j)

2.教师示范读“j”,学生边听边看嘴形。 3.学生试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4.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j”的形?看看“j”长得像图上的哪个地方?(竖左弯像一只伸长脖子的母鸡,上面的点就像母鸡头上的蝴蝶)

5.师:老师编了一句顺口溜来记住j的形状:竖弯加点jjj(学生跟读),你们也能学老师这样编一句顺口溜来记住j的读音吗?(母鸡母鸡jjj,公鸡公鸡jjj,鸡捉蝴蝶jjj……)

(二)学习声母“q”的音、形。

1.(出示课文中“q”的插图)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气球)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气球?(一共有七个气球)对,七个气球的“七”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q的发音。(板书:q)

10 2.教师示范读“q”,并讲清发音要领。(发q时要用力,嘴巴要送气) 3.学生试读,指名读,男女读,齐读。

4.听老师读j和q,听听有什么不同?(j不送气,q要送气) 5.教师对比读j?q,指名读,齐读。

6.师:请同学们同桌说说怎么记住“q”的形?(左半圆像圆圆的气球,一竖像气球的绳子)

7.师:哪个小朋友能编一句顺口溜来记住q?(气球拖线qqq;左上半圆qqq,七个气球qqq……)

(三)学习声母“x”的音、形。

1.(出示课文中“x”的插图) 师:图上画着什么?(一个大西瓜)(板书:x)你能根据图画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2.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3.师:你们看看图中哪儿像x的形呀?(西瓜的刀痕)

4.师:谁也来编一句顺口溜记住x呢?(刀切西瓜xxx;一个叉子xxx……)

(四)把jqx送回声母的家。

师:小朋友学得真棒!你们能帮jqx送回拼音王国的家吗?它们应该住在几楼?(一楼是整体认读音节,二楼是声母,三楼是单韵母)(它们住在二楼)为什么?(因为它们是声母)

(五)指导读书。

师:小朋友,这三个声母就在我们课本18页,请同学们打开书,一齐来读一读。

(六)学习声母jqx的书写。 1学生自己看书,学习jqx的写法

2.指名学生汇报,老师范写,并强调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

3.学生练习写jqx,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学生书写的字母,并集体评价,再练写,进步台。

三、课间轻松。

师:小朋友学得又快又好,让我们来唱一唱名字歌,轻松一下,但要把今天学的声母jqx加入到名字去,行吗?

四、学习声母jqx与单韵母i的拼音。

1.师:小朋友,单韵母i看见你们跟jqx玩得那么开心,也想来参加呢,你们欢迎吗?(欢迎)还记得两拼音的拼读要求吗?(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出示jqx与i的拼音,问:哪个小朋友勇敢当小老师带读?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师生接力拼读。

如:师念j?i, 生念ji ji ji。

5.生生同桌接力拼读。

6.打开书本18页,老师范读ji qi xi,学生跟读。

7.对比读:j?ji、q?qi、x?xi,说说有什么不同?(jqx是声母,读得轻又短,ji、qi、xi是音节,读得响而长些。)

8.ji、qi、xi带上了四声,小朋友还会读吗?

9.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10.摘水果游戏。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想得到吗?只要你把水果上的音节读准了,果子就送给你们。谁来摘?(出示带音节的“鸡、级、起、

七、西、洗”等水果卡片,让学生上台摘,并随机引导学生组词、说话)

五、激趣小结,引发热情。

六、板书

j q x

j

q

x

j --- i ji q --- i qi

x--- i xi

jī jí jǐ jì

qī qí qǐ qì

xī xí xǐ xì

z c s 学习目标

1.学会z、c、s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会zi、ci、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借助儿歌引出z、c、s

小思思,扎辫子, 拿起粉笔会写字。 小刺猬,长满刺, 刺上扎个小果子。 蚕宝宝,忙吐丝, 吐出丝来结茧子。

二、 学习z、c、s的音和形

1.这首儿歌里就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出示z、c、s),谁来找一找? 2.看看图,读读儿歌,想想这三个声母宝宝该怎么念? 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他读得正确吗? 3.自己试着读读,发现这三个声母发音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教师小结;z、c、s在发音时都要把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我们把这三个发音时舌尖摆得平平的声母叫平舌音。

4.再试着读读,这三声母发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教师小结:发z时气流弱,发c时气流强。 5.教师范读,边示范边讲解发音方法。 6.指名读,开火车读。

7.看看图,z、c、s像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样子编句顺口溜记住他们吗? 学生根据声母的样子自编顺口溜。

三、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13 1.z、c、s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那就是小i。小i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了,时间长了,他们组成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名字,范读(出示:zi、ci、si)

听出和z、c、s有什么不一样吗?

知道他们住在哪个房里吗?(整体认读音节房) 2.对比着读一读。

3.游戏:顺风耳

4.后来他们还生了许多小宝宝,一个个长得像极了,为了能分清楚他们,就给他们带了不同的帽子。你能分清楚吗?

zÿ zæ zǐ zå cÿ cæ cǐ cå sÿ sæ sǐ så 5.这首儿歌中就有好多这样的小宝宝,我们在来读读。(思思、辫子、写字、小刺猬、小果子、吐丝)

四、 练习拼读

1.z、c、s不仅喜欢和小i交朋友,他也喜欢和a、e、u交朋友。看,这儿他就和a交上朋友了。(拼读儿歌中的zü)他们组成的新朋友还有好多。 出示: zü zá zǎ zà cü cá cǎ cà sü sü sǎ sà 自由拼读,指名拼读。

2.玩游戏:打拼音牌。(看看哪些同学认识的新朋友多)

3.小结:哪些小朋友赢了?(举手)赢了不能骄傲,输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课后多练习,争取下一次赢回来。

五、 游戏巩固

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哪?(出示超市画面) 超市里面的东西可多了,有吃的、穿的、用的。可是现在超市里缺一位售货员,都忙不过来了,谁来当售货员?

现在我们要买什么,你就给我们拿什么?

拼读音节:wà zi cù hù fà sù sÿ guü suǒ guü zi cæ qå sâ lü yèu qÿ sâ huü

六、 小结

今天游玩拼音王国,你交到新朋友了吗? 板书 z c s

zü zá zǎ zà cü cá cǎ cà sü sü sǎ sà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猜谜:像个2字(打一声母)半个8字(打一声母)半个圆圈(打一声母)。

2、游戏:放鞭炮(练习拼读音节)

二、 看图拼读音节

1、 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2、拼读图上音节;tuō då cü bō li zuç hâ kǎ (回顾三拼音的交朋友秘诀)

3、观察图,将图上的三个音节填进下面合适的括号里 bà ba:( )mü ma:( )wǒ( )

4、用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图意。

七、 学念儿歌,认识生字

1、自己试着拼拼读读。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4、在儿歌中画出生字读一读,会了就读给自己的学习伙伴听。

5、熟读儿歌,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做动作表演读。

6、认读生字:做 过 了 不 乐

八、 拓展练习

板书 z c s

tuō då cü bō li zuç hâ kǎ 拖地 擦玻璃 做卡片

zh ch sh r 学习目标

1.学会zh、ch、sh、r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ch、sh、r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会zhi、chi、shi、ri 4个整体认读音节。

4.认识7个字,会读儿歌。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课上要看一看谁能够把学过的看图本领用到今天的课上,学会新的知识。

一、打开书看图1用比较的方法学习zh和zhi

板书:zh zhi

问:1.谁能根据图上小女孩的动作读出字母的音?

讲:前一个是声母zh,后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zhi。

老师或学生领读。

集体学读。

2.比一比今天学的声母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应当怎样来记?

(以前学的声母都是单个字母,今天学的声母有两部分是z和h组成的。图中的左边小凳子像z,右边椅子像h,合起来是zh。)

3.再比一比zh和zhi有什么不一样?

(整体认读音节zhi比声母zh多了一个i)

讲:整体认读音节zhi有四个声调可以直接给字注音。

板书后练习四声zhÿ zhæ zhǐ zhå

二、看图2用比较的方法学习ch和chi

(方法基本同图1)

1.根据图上小男孩的动作读出字母的音。

2.区别声母c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的音。

3.区别记忆ch与chi的形。

4.练习chi的四声。

课中休息:练习z c s的儿歌与新的知识进行区别。

三、看图3用比较的方法学习sh和shi

1.根据图上的狮子读出字母的音。

2.区别声母sh与整体认读音节shi的音。

3.区别记忆sh和shi的形。

4.练习shi的四声。

四、利用图上的太阳学习r和ri

1.太阳也叫“日”,把日的音平读就是r,大点声音就是ri。

2.根据图中小苗的样子记住r的形再记住ri的形。

3.练习的ri四声。

五、指导书写

1.zh ch sh是用两个字母组成的,书写时注意把字母挨得紧一些不要分家。

2.r的写法: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顶端留一点小尖起笔往右写一小弯笔。

注意:zh ch shr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要与平舌音z c s进行区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zh ch sh r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学过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用卡片打乱顺序读声母。

2.用卡片读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 3.用卡片读四声。

二、练习zh ch sh r与a e u的拼读,尽量直呼。 板书:

方法:1.请较差的学生拼读。

2.请较好的学生直呼。

3.请一般的学生学着直呼。

三、练习三拼音

方法:1.拼读音节复习三拼音的方法。

2.借助字音读准音节(桌、说)。

四、看图读音节(见书p16.竹子、喝茶、柿子、日历图) 方法:1.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人物要看清动作。

2.看图下的拼音,先看清整体认读音节,再看清拼音音节。

3.根据图意尽量直呼图下音节。

五、直呼训练(见书)

zha zhe zhi ri

cha che chi

sha she shi

re ru 方法:1.按竖着的顺序读。

2.横着的顺序读。

3.不按顺序读。 板书设计:

复习二

教学目标

一是按声母的排列顺序读记声母。 二是用小棒、毛线、手势摆字母。 三是找出有相关声母的姓。 四是读音节区别形近、音近的声母 五是拼读音节词,把同类的词连起来。 六是认读学过的字。 教学设计

1.第一题,读读记记

先用卡片认读23个声母,再让学生读一读书上的声母。 2.第二题 ,我会摆

先让学生读课本上摆成的字母,再由他们用自己带来的东西、手势摆一摆,看看还能摆出什么字母,也可以同桌互相商量交流。 3.第三题:我会想

(1)说出自己的姓,姓里有什么声母。

(2)出示题中9个声母的卡片,请学生认“朋友”。

(3)按字母顺序读一读姓,可由教师领读也可让该姓的学生站起来领读。 (4)比一比哪个字母的“朋友”多。

4.第四题读音节

学生自己先读,再同桌两人互读,听听平舌、翘舌,鼻音、边音读准了没有。

5.第五题“读读连连”

(1)拼读音节,再连成词读一读,想想指的是什么东西。 (2)想想说说qå chý和huǒ chý为什么连起来。

(3)照样子连一连。(4)检查,读出连上的两个音节词,说说连的理由。 6.第六题认字

学生自己认读,再指名读,检查认读情况。 板书 复习二

g k h j q x zh ch sh

ai ei ui 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学习复韵母ai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第九课,学习三个复韵母ai ei ui。

(1) 师范读ai。教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声音响亮,中间气不断,逐渐向i滑动,一口气读成ai。 (2) 学生练习发音。

师:请同学们看书,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小朋友比高矮的矮的音是复韵母ai的三声。)

(3)在语言环境中学ai的四声练习。

(4)说话或组词,其中要有ai的音。(几声都可。) (5)学生尝试拼读音节。(6)老师检查纠正。

二、学习复韵母ei 1. 师写

2. 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住音和形?

3. 教发音方法 师:与ai的发音方法相同,先发e,再滑向i。学生练发音。 4. 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5. 拼读右面的音节,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或句。

三、学习复韵母ui 1. 打电话的小游戏

2. 谁能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ui的音和形?

3. 发音方法:先发u的音,接着发i的音,中间气不断。 4. 四声练习。 5. 说话或组词,其中有ui的音。

6. 师:快打电话告诉妈妈,一共学了三个复韵母ai ei ui。 7. 拼读音节。

四、课中休息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六、学写音节

1. 学生自己试拼音节。

师:哪些词句含有以上三个音节的音? 2. 指导书写。 3. 读儿歌,找出会拼的音节。

七、小结(和学生一起总结)

板书 ai ei ui

üi ái ǎi à iý iã iþ iâ uÿ uæ uǐ uå

ao ou iu 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ɑo、ou、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设计

(一)看图说话,认读正音

指导学生看五环旗、藕、游泳图,在学生说图意的过程中,教师提示ɑo、ou、iu的发音并正音,学习ɑo、ou、iu的四声。

(二)拼读练习,重点突破

拼读两拼音节,平、翘舌音对比读。

重点突破三拼音的拼读方法。复习已掌握的声母与介母、单韵母相拼的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再引导学生学习声母与介母、复韵母相拼的三拼音。

(三)语境识字,巩固拼音

读句子认字,采用反复见面的方法来整体识记。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在挂图的相应事物旁加上识字卡片:“马、牛、鱼、草”,让学生读一读。

2.读句子。学生自己读,全班交流读,教师指导读好句子。

3.画出句子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它。

4.交流课外识字途径。先由学生说自己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如,某同学名字中有“爱”这个字,草坪边的木牌上有“草”字,妈妈教过等。

5.巩固认读。通过朗读句子和儿歌,巩固汉语拼音,并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八个汉字。

板书: ao ou iu

üo áo ǎo ào ōu èu ǒu çu iū iú iǔ iù

z—ao—zao z—ou—zou n—iu--niu

21

ie ûe er

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û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2.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ie、ûe组成的音节。

3.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体会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设计

(一)看图说话,认读正音

如,教学复韵母ie。出示椰树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若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椰树。

学生说话过程中,教师随机正音,并出示复韵母ie。教师示范读音,学生模仿。注意提示发音要领:先发i音,紧接着发ä音,而不是e音。

出示ye。学生认读。与ie比较学习。 出示ye的四声,学生认读。找相对应的汉字。

(二)重点指导特殊韵母 1.游戏导入:比一比,谁最灵。

教师说“眼睛、鼻子、眉毛、额头、耳朵”,学生用手指点,看谁的动作又快又正确。最后点到耳朵,告诉学生耳朵的“耳”的第一声就是er的读音。教师示范读音,学生模仿,配以手势。

2.告诉学生er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只能单独为汉字注音。

3.读准er的四声。er有哪些汉字朋友呢?(儿童的“儿”、月儿的“儿”、而且的“而”、一二一的“二”、鱼饵的“饵”)

(三)拼读练习,游戏激趣 出示课件:

22

二人小组学习。先两人分工,分别扮演声母和韵母,看课件说:我是声母n,我是韵母ûe,拉起手来就是音节nûe;再小组汇报表演;最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表演拼读游戏。

出示课件:

二人小组学习。先练习拼音,再自荐展示学习成果。 出示课件:

四人小组学习。先找一找拼读规律:小û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再练习拼读;最后汇报学习情况。

(四)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探究图意:图上有什么?老爷爷在干什么?学生练习说话。在说话时引出音节。练习拼读音节词语。

(五)语境识字,巩固拼音

通过朗读句子和儿歌,巩固新学的字母和音节,并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八个汉字。 板书: ie ûe er

23

复习三

教学目标

一是比较形近韵母。 二是拼读音节,并恰当地和图连起来 三是认读词语。 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 教学设计

一、复习指导

1.第一题,我会读

先用卡片认读五个复韵母和er。再让学生自己读读图中每个动物举着的标牌上的两个字母。

2.第二题,我会连

要求把图和相应的音节正确地连起来。 3.第三题,认读词语。

(1)指名读,回答问题 (2)用卡片开火车轮读;

(3)指名给卡片分分“组”。

4.第四题读儿歌,拼图形。

二、扩展活动

1.比一比,看谁会认读。

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订正。

2.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cå weidài shǔyþ tù

jiǔ càidçu jiǎoqiã zi

3.用下面的字组成词,再读一读。

花 读 画 骑 吃 爱 草 书 马 校 衣 车 服 河

可用生字卡片摆,也可以把字印在一张练习纸上,发给学生动笔连一连。

板书 复习三

花 读 画 骑 吃 爱 草 书 马 校 衣 车 服 河

24

an en in un ûn

学习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ɑn、en、in、un、û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

2.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û上两点省写规则。

3.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韵文,了解看图时的方位顺序。看图读儿歌。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四个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上节课我们学了前鼻韵母的韵尾是“-n”,发音时舌尖抵住哪里?(上腭的前部。)齐读前鼻韵母,问发“-n”的时候,口开得大不大?

今天我们学后鼻韵母,用什么记号呢?我们在-n后面加上一个字母g,在这里它不念g,和n合在一起念“-ng”。发-ng的时候,口要开得大一些,舌尖的后面部分要往后*,下巴要放下来。(用手指示意)指名读、正音、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

1、-n有几个好朋友?(五个)复习已学的知识:

教师讲解-ng有四个好朋友。(在第一个-ng前面加上a,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拼读后鼻韵母eng ing ong:(范读、指名读、正音)

教师讲解后鼻韵母中a e o实际发音跟单韵母a e o的实际发音有所不同。 3、教学后鼻韵母的发音:

⑴ 大家听过寺庙的钟声吗?敲钟的声音是怎样的?念ang音。

⑵ 你知道有哪些灯?念eng音。

⑶ 在-ng的前面加上i你会念吗?

⑷ ong像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蜜蜂的叫声、苍蝇的叫声、蚊子的叫声)

⑸ 齐读四个后鼻韵母,谁有好方法能记住这四个后鼻韵母?

25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g:

出示老鹰的挂图,“鹰”老鹰的“鹰”,板书ying。这里的ing加上了大y,成为了整体认读音节ying,它们的读音相同。

练习四个后鼻韵母和一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

三、课中操

念儿歌,并配上动作表演放羊娃,喜洋洋,挥动羊鞭去放羊。青青草,满山岗,羊儿吃得肥又壮。

四、拼读ang eng ing ong与声母构成的音节

五、书写指导

后鼻韵母都是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和以前相同。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三个字母但组成的是同一个韵母,因此在书写的时候要*拢。

板书

an en in un ûn

d—an--dan

t—an--tan

n—an--nan g—u—an—guan

k—u—an—kuan

h—u—an--hua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2、会拼读带有ang eng ing ong的三拼音。

3、能够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9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an ang en eng in un ün yi yin

说说哪几个是前鼻韵母,哪几个是后鼻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2、对比读an—ang en—eng in—ing un—ong,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

3、拼读音节练习。

26

二、三拼音练习

q—i—āng→qiāng(手枪)ch—u—āng→chuāng(窗户)

x—i—óng→xióng(熊猫)x—i—àng→xiàng(飞翔)

三、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1、自由拼读句子,说说句子讲了什么?

2、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3、你会用电脑画画吗?画过什么?有趣吗?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彩虹》,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见过彩虹吗?在什么时候?你了解彩虹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补充。)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五、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开双人列车)

2、出示生字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巩固练习

1、看谁听得清,找得对,读得准。

黑板上站着五个前鼻韵母和四个后鼻韵母的卡片,老师读其中一个韵母,请一名同学上台摘下它,并带领全班同学读一遍。

2、拼读音节dà xiàng bāng máng xìn fēng fēng zheng xīng xing dēng long yíng huǒ chóng

3、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七、小结

小朋友们,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都已经学完了,老师 希望你们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些 注音的 儿童读物,好吗

板书

ang eng ing ong 27

复习四

教学目标

一是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二是看图读拼音,把图上的动物恰当地和音节连起来。

三是读音节词语 四是看图讲故事。 五是巩固已认识的字。 六是读儿歌,背儿歌。 七是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系统复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导

1.第一题,我会连

用卡片认读23个声母,再读一读复习二中的按顺序排列的声母,最后讲清连图方法:从b开始按声母顺序连线

2.第二题,读读连连

可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动物,再拼拼中间的音节,然后做“给动物挂牌”的游戏,找出每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它们连起来。

3.第三题读读画画

(1)正确拼读音节,知道每个词表示什么物品; (2)读题目要求,挑选“物品”,并涂上颜色; (3)学生完成后再全班交流。 4.第四题,我会讲

师提示 (1)独木桥很窄,只容一人通过;

(2)小兔去学校、猴子摘桃子都要过独木桥;

(3)启发学生想:它们会怎样过桥?是猴让兔先过,还是兔让猴先过?鼓励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说完整,说得有趣些。

28 5.第五题,我会读

学生自己读,在自读的基础上用卡片交流读,齐读。 6.第六题读儿歌。

教学可分三步进行:(1)借助拼音读通儿歌;(2)看图指出“红色的蝴蝶”“黄色的小鸟”,体会秋天的美好;(3)指导朗读、背诵。

7.第七题,系统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二)扩展活动

1.做游戏“找朋友”。

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一部分同学举起声母卡片,在圈内;一部分同学举韵母卡片,在圈外。大家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圈内的同学找圈外的同学做朋友。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两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组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2.自制拼音卡片,进行系统复习。

3.拼读下面的音节。

jÿn yúqÿng tængdiàn shàntái dýnggōng chǎng

nèng cūndiàn yǐng yuàn

4.把过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5.创设拼音化环境。把教室布置成“拼音世界”,让教室会说话:为每个孩子做一块姓名牌,给汉字注上拼音,挂在墙上,让孩子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给教室用品标上拼音名字;使用拼音化的课表;鼓励学生给家里的家具、电器贴上拼音标签„„

6.采取多种方式,特别是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课内认识的70个生字。

板书

复习四

xiao xue du mu qiao

29

一去二三里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听教师朗读,板书课题,解释“里”。

(三)自读课文

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

(四)自学生字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读准确,再读给同桌听。

(五)检查自学情况

做找朋友的游戏。重点指导读准“

三、

四、十”。

(六)指导朗读课文

(七)练习写字

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引导学生学会看字的笔顺,发现字的关键笔画。学生写字时,教师巡回指导,相机表扬。

(八)巩固练习

选卡片填空,读儿歌等。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板书

一去二三里

一 二 三

30

口耳目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竖、撇、捺” 3 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让学生获得学习汉字的乐趣。

3.培养观察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汉字,请小朋友来欣赏。分组出示“口、耳、目、日、月、火”等图片及古汉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为四组。) 2.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让学生对象形字的特点有初步感受。)

(导入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地了解汉字的演变并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图文结合,自主识字 1.认读生字。

(1)指导小朋友圈出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一看汉语拼音。

(2)同桌小朋友互教互读。

(3)指名读,会读的小朋友领大家读一读。教师点拨要点:“竹”是翘舌音,“鸟”是鼻音。

(4)联系生活,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遇见过这些生字,并扩词、说话。

(5)齐读、开火车读。

31 2.发现规律。

(1)小朋友已经会读这些生字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可是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字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一看,汉字和图画有什么关系吗?

(2)四人一组,先小组交流,再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到图和字之间的关系,从而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设计意图]建立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规律,从而提高识字能力。

(3)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人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像今天我们学的口、耳、目这些字就是由图变化来的。

三、游戏巩固识字

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所学的生字。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对应的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

四、作业

完成书上“我会连”,以巩固本节课所学。

五、板书设计

2.口耳目

口 耳 目 日 月 火 羊 鸟 兔 木 禾 竹

3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本课的生字,开火车读,纠正读音。

2.生字扩词、说话。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木”和“目”,通过组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辨析这两个同音字。

3.辨析形近字“日”和“目”,“木”和“禾”。启发学生把字义和字形联系起来记忆。

(此练习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即字形与字义结合,来巩固生字。)

二、指导写字

1.认识“竖、撇、捺” 3 种笔画,知道“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指导写法。

“竖”:从上到下要写直。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撇,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教师在示范本课要写的 3 个字时,要一边写一边说笔画,以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这 3 个字的写法是: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写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

“木”:“横”短“竖”长。“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33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3.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安静书写汉字。(5~10 分钟) 4.师生评议学生的练字。

三、作业

1.练习书写汉字。

2.语文实践活动。在你认识的汉字中找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如,“水、山、田……”

板书设计

2.口耳目

十 木

34

在家里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氵、扌、、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设计

(一)学习词语,认生字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家里有哪些东西?你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吗?在图中的物品旁贴上相应的词语。

2.读词语,认读词语中的八个生字。

3.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一部分你见过?用熟字换一换、减一减、部件拼一拼的方法识记“报、也、台”。

4.其余的生字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

(二)学习短文

1.看图说说:图上画着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朗读课文。

3.你喜欢图中的小朋友吗?你在家也是这么做的吗?

4.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文中的生字,教师适当指点。

(三)巩固练习

1.看图选词语卡片。

2.分组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四)指导写字

(五)扩展练习

说说你在家里做些什么。

板书

在家里

上 下 图 个

35

操场上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口、讠、亻”4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

你知道哪些体育活动?(根据回答出示课文中部分词语。)

看图,说说课间或课后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在图上找出学生没说到的项目,出示相关词语。)

(二)自读词语和儿歌

1.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一边读词语,一边可以做动作。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

1.认读词语中的九个生字,认识“足字旁”。

2.小组交流记字方法,探究词语排列规律。

3.用“打、拔、拍、跳、跑”口头组词。

(四)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1.朗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五个生字。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随机点拨,随生字认识“口、亻、讠”三个偏旁。

3.指导朗读。鼓励背诵。

(五)指导写字

(六)扩展活动 完成课后“读读画画”

板书 操场上

八 入 大 天

36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巩固汉语拼音、认识反义词、复习要求认识的字、复习和拓展词语、读句说句、认读姓氏字和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项“我会写” 要求找一找声母、韵母,分别抄写下来。 第二项“我会连” 认识反义词的练习。

第三项“我会读” 可采用同桌互读、“开火车”轮读等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 第四项“我会连” 可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试着连一连,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第五项“读读说说”

可先让学生读句子,在读中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说句子时,如果学生说出的是完整的句子,但句型与例句不同,教师不要否定。

第六项“我会认”

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姓氏字读给大家听,然后再让学生在课本上涂色,并相互交流。

第七项“读读背背”

内容是古诗《咏鹅》,作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

1.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

2.速度稍慢,注意停顿。

3.借助图画边读边想象鹅游水的样子。 板书 语文园地一

出 左 上 大 下 入 小 右

37

有 趣 的 游 戏(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交流感受,学习提问。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

1.谈话: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游戏?这些游戏你玩过吗,你还做过哪些游戏?(板书学生说到的游戏名称)

2.揭示话题,思考:你觉得哪些游戏最有趣?

(二)以图为例,指导说“怎么有趣”

1.《老鹰捉小鸡》有趣吗,怎样有趣?(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的趣味。)

2.(贴鼻子)游戏怎么做的?你做过吗?把自己做的情形说一说。

3.小结:告诉别人游戏怎么有趣,可以讲做法,可以讲在做的过程中自己的感觉,也可以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小组交流与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游戏怎么有趣,对自己不熟悉的游戏也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再推选代表把一个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

(四)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可以继续询问,再评选出最有趣的几个游戏在课下做一做。 板书 有 趣 的 游 戏

38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设计

(一)引发记忆,谈话导入

春天有哪些景物让你们觉得很美?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引导质疑

(四)朗读感悟,揭示课题

1.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来朗读,让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意,弄清诗句说的是画中的山、水、花、鸟,明白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画的谜语诗,谜底是“画”。

2.创设情境,配上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如,远远地看画中的山,念第一句;贴近画侧耳听,念第二句;想象春天过去了,夏天、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但这画中的花儿还是开着的,念第三句;到画前驱赶鸟儿,念第四句。指导背诵。

(五)巩固识字

先分组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再用开火车读、指名读、做游戏的形式复习要认的生字。

(六)认识反义词

先找出课文中意思相反的词,再通过做“找朋友”的游戏,完成“我会说”的练习。

(七)指导写字

(八)布置课外实践

课外收集谜语,读读背背,看谁记得多;举行猜谜竞赛活动。

板书 画

人 火 文 六

39

四季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两种笔画,认识“、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四幅图上各画了什么,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初读课文,自己喜爱的内容可多读几遍,把生字读正确。

2.学习要求认读的生字,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生字,结合识字认识偏旁“月、、、”。

(三)朗读感悟

1.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如,每节讲的是一个季节;这篇课文讲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课文写得很有趣。

2.在了解课文内容、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读课文,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3.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前在大自然的观察所得,展示自己的画,模仿课文来说说秋季的景物。

(),

他()说:

“我是秋天。”

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哪个季节,再画一幅画,把画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3.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描绘四季的画片、儿歌等,在同学间交流。 板书 四季

七 儿 九 无

40

小小竹排画中游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课题导入

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四)朗读感悟 创设情境

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

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

(五)拓展说话

再创情境,练习说话。

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 板书

小小竹排画中游

口 中 日

41

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 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学生看图后自由发言。

数一数有几座房子?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出示课题:

指导读准生字:哪、座、房和词语“漂 亮” 通读课文

1、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画出来。 2、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2、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一句。

自读第一句,想想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些房子,为什么?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3、学习朗读第二句。

三、说说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

1、教师朗读

一、二句,学生闭眼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练习朗读。

3、结合图、学习朗读

三、四句。在小朋友们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4、指导朗读

三、四句。

四、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了、子、门、月”。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字? 2、分析字形

3、指导书写

板书 哪座房子最漂亮

了 子 门 月

42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

二、背诵全文

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背诵 3、举办背诵课文擂台赛 4、唱一唱课文

三、识记字形

1、复习生字

2、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3、开火车组词

4、创设情景,巩固生字。

5、练习说叠词。

四、扩展活动

五、布置作业

板书

哪座房子最漂亮

43

爷爷和小树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设计

(一)激疑导入

出示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出示课件,画面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

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

2.课件画面:课文第一幅插图。

说说爷爷在做什么。结合说话朗读课文,理解“暖和的衣裳”。

3.课件画面:夏天到了,小树长得很茂盛。

4.课件画面:课文第二幅插图。

你想夸夸小树吗?

5.讨论:小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好?

(四)扩展活动,宣传环保

1.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

2.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的资料。使学生明白: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

(五)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六)用游戏法巩固本课生字 板书

爷爷和小树

不 开

44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词: 1 贴出"小树图",叶子上写"词语",读对一个词,摘下一片叶子. 2 指名学生上台读读词语,也可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字形特点. 老爷 一棵树 暖和 撑伞 火热 寒冷 穿衣服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导入: 2 播放课文配图朗读. 看了后,你想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2自然段

是啊,在寒冷的冬天里,北风呼呼地刮着,天气可冷了.爷爷和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还戴上了帽子.可是,小树呢 1 学生谈谈

2 对呀,让我们看看,爷爷这时候会怎么做

指名说——看看书上第2自然段是怎么写的 自由读——谁愿意来读读

3 随机采访: 假如现在我是《##日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给小树穿衣裳的爷爷.谁愿意接受采访

4 齐读第2自然段. 5 把稻草衣裳给小树穿上,给小树带来温暖,难怪小树不冷了.小朋友们,那我再来考考你们, 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让人觉得暖和

出示:暖和的—— 请学生说说,如:暖和的手套 暖和的被窝 暖和的阳光 四 学习第3段: 1 在爷爷的温暖下,小树平安地度过了冬天,在春天愉快地抽芽,生长.夏天到了,看看小树现在的样子吧! 出示:小树图 学生说说夏天的小树是怎么样的 2 让我们看看书上怎么写的 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

引导:读了什么问题了吗 小树怎么撑开了绿色的小伞 生答. 3 谁愿意再读读这一段

指导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看图. 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齐读这一段. 4 小朋友们,你觉得此刻,爷爷坐在树荫下,摇者大蒲扇,心里会想些什么 如果,小树也会说话,他又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五 合作读全文,拓展延伸: 1 多么温暖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一篇课文,好吗

让老师来读课题和第一自然段.那接下来,谁来读第2 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配乐读

2 你们喜欢树吗 你还知道哪些帮助树木的方法 六 写字 四 五

范写,提醒注意点. 学生描在课本上.

爷爷和小树

四 五

45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这个语文园地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项“我会连”

学生自行观察、讨论本题的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并总结:要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然后以学生扮演青蛙妈妈认孩子的形式个别读、轮读、齐读。

第二项“读读比比”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再一组一组地进行字的音形义比较,其中需突出字形比较。

第三项“我会找”

先让学生自行观察、体会,说说这道题的要求。接着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找苹果”的任务,再指名上来摘“苹果”。然后汇报自己摘了哪些苹果,领着同学读一读。最后,教师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从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第四项“我会读”

先每个学生自己读,一时记不起来的字可以查生字表

(一),再读给旁边的同学听。教师可在巡视中了解认读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第五项“读读说说” 增加一个练习:说说“有。” 第六项“读读背背”

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作者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全诗描绘了一只红冠白羽、漂亮威严的雄鸡。这首诗不用讲解,学生反复朗读,看看插图,大致领会意思就行了。

板书 语文园地二

46

我 们 的 画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二)从看图引入,指导表述

1.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

2.我们学着他们的样,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画。也可评评别人的画,说说好在哪儿。

3.怎么介绍自己的画呢?可以介绍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还可以讲讲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三)组内介绍、评议

自由组合,可

五、六人一组,先互相展示作品再说说评评,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介绍、提问和评议。

(四)图画展评

把每人的画贴在墙上或黑板上,办一个图画展览,互相观看。评选这次展览的佳作,评选时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喜欢。

板书

我 们 的 画

47

静夜思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设计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

1.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2.配乐朗读《静夜思》,想象诗歌画面。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五)复习生字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48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六)书写指导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实践活动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可用图画来展示。

板书

静夜思

李白

49

小小的船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大家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幅夜景图美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欣赏《小小的船》)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这首歌词,大家借助拼音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配合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三)读好课文,想象中创新

1.指名读

一、二行,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2.放《小小的船》曲子,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3.轻声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趣味识字

50

第二篇:一年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元宵节》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欢”字教学,可以说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新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生动活泼地识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地说从两个方面着手:

1.联系已有知识。就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组词” 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就成为他们识字的先前“认识模块”,是独立、自主识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不可忽视。

2.联系生活经验。语文是母语教育,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开始学习汉字之前,小学生已通过口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词汇,这些都为识字奠定了基础。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已有积累,学生才纷纷说出“欢乐”、“欢心”、“喜欢”等积累的词语。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拓宽了识字途径。

《看花灯》教学反思

本课共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花灯,有哪些花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元宵节赏花灯的喜悦之情有一定的认识。另外,识字教学也是本课的难点。本课生字较多,除

一、二类生字外,还有少数课外生字,因此本节课我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识字,主要方法有:听读识字、拼音识字以及使用查字表识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识字环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在检查的时候,发现效果不是很理想。本课时我放弃了以往的集中识字的环节,因为生字过多,学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但是不集中识字,课文无法顺利的学习,所以这是一个困惑,值得深思。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更好的识字方法,达到双赢的效果。

第二课时主要是以写字教学为主,但是仍是集中写字教学,只有在书空笔顺的时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对于字形的分析,仍然是教师在指导,孩子属于被动写字,而且写字课往往较为枯燥,需要改变教学策略,还有待于思考写字教学的创新,提高学生主动分析、主动写字的积极性。

《水乡歌》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3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们比较每个小节的相同之处,通过比较,让孩子们记住这首诗歌的特点,为后面的教学与背诵奠定基础。接着,我让孩子们纵观全文,说说水乡有哪几多?孩子们总结出了水多、船多、歌多。我又让孩子们仔细读诗歌,找出多的理由。然后相机划出“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飘满、装满”等词,通过多形式的朗读,通过图文结合,逐步感受到多的理由。最后由“唱咱水乡新生活”一句引出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赞美新生活的热情。

同时,我努力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重点抓好识字教学。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的特点就在于整体性和综合性。识字识词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通过分析字形,识字析词,理解句子的意思。把字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和整篇课文的教学协调起来,将阅读、识字、理解、感悟、朗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做到寓识于读,寓解于读,以读促识。例如在学习“处处绿水荡清波”时,先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识字,再通过字理识字法,理解了“荡”原来指芦苇草,所以是草字头。芦苇草长在水边,所以左下脚是“三点水”,右下脚的部件多像风儿吹来芦苇草左右摆动的样子。然后通过听音乐想象画面、动作演示和朗读感悟,体会到微风吹来,绿水随着清波一起一伏的样子,使学生深深地陶醉在水乡美的意境之中。这样边读书边识字,利于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做到学用结合,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春天的手》教学反思

《春天的手》这首儿歌,通过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的美丽景象,处处表现了春季的勃勃生机,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讲授这篇课文,正值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被被这温暖的天气陶醉了,也被学生盎然的学习兴趣感染了。

我结合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让学生展开联想。继而启发谈话,激发观察兴趣:“美丽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这美丽的春天,我们去看看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手,好不好呀?”学生立刻欢呼起来。

我组织了以“寻找春天”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四人小组,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让他带领组员去寻找“春天来了”的种种迹象。孩子们个个像快乐的小鸟,在校园里找起了春天,并向我汇报他们的发现。“杜老师,我看到那棵小树发芽了!”“杜老师,你看你看,小草变绿了!”“杜老师,秋风吹掉的叶子又回到树上了!”“杜老师,冬天人们变胖了,现在又变瘦了,因为我们穿的衣服少了!”“老师,我看到蚯蚓从泥土里转出来了!”“老师,我感觉到春天的手在抚摸我!”„„

回到教室,孩子们还沉浸于自己发现的兴奋中。我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的想法,并提出交流要求:有顺序地回忆,有层次地说:天气怎样?一些树、花、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小虫、鸟儿?湖水的颜色怎么样?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围绕“春天来了”有层次、有顺序地说一句或一段话。

孩子们感到自己的发现有人与他们分享,兴高采烈地互相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的特征。我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说话中的错误,及时指点。全班交流时,学生每人都说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

这节课,学生们都仿佛是被春风轻拂过的花草,周身洋溢着萌动和生机。在朗诵《春天的手》这篇课文时,更是将他们的喜悦融入其中,这节课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通过这次教学,我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即将活动穿插于教学,首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第二,可以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扩大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面。增加交往频率。第四,活跃教学气氛,在上述“寻找春天”的活动中,个体观察与小组讨论相配合,从而使整个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气氛活跃。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

《一粒种子》是一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先写在春风的吹拂下,地里的一粒种子苏醒过来;再写种子与蚯蚓之间关于外面世界的问答;最后,种子终于勇敢地冲破土层,迎接一个光明的世界。同时还说明了种子发芽的条件。在教学中,我既重视实学知识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又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那种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教学时,由于学生课前有预习,正用优美的声音朗读着短文,突然,有一个孩子举起了小手:“种子从哪儿喝着水的?”突然的提问,我不禁觉得有点好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值得提出。但是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养成了不包办代替的习惯。我的学生们亦是立即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且很快有了以下的答案:“是有人给它浇的水”、“是下的春雨为种子提供了水”。好精妙的解释啊!在这不经意间的问答中,孩子渴望真知的心灵一下子被唤醒了,一种感受美的情感熏陶在这一刻被点燃。本想继续进行的我,这时发现又有孩子举起了小手:“我对第一个答案有疑问,我们不知道种子在哪,怎样给它浇水?”“如果是自己种下的种子,就可以为它浇水了。”又是一个精彩的回应。当朗读到“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一句时,又有一个学生举起了小手,如果是以前,我为了不影响我的上课思路,我会示意他放下手,课后再说。可现在,我毫不犹豫地请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看到种子现在的情况,好像是一个人在坐监牢,坐了很长时间,想要冲出去一样。“那一刻,我一点也不为我让他回答问题,可能会拖延课程进行时间的决定而遗憾。相反我却感到庆幸,我没有抹杀一个孩子的想像力,我想其他的学生也会非常受益的。

这堂课在学生们的感情朗读中结束了,可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来看待,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在这种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突现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向学、乐学、爱学。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异彩。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以“动物”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并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同时, 通过对话,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另外,课前我让学生大量查阅大熊猫的相关资料,搜集大熊猫的图片,熟读课文,拉近学生和大熊猫的距离。

备课时,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必须落实:首先让学生学会积累,如AAB重叠词,“胖胖的、短短的”等,还知道ABAC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如:‘跑来跑去’,于是,我设计了“

1、小鱼在水里—来—去,可开心了。

2、小鸟在„„”等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边运用,一边积累。其次,让学生学会介绍一种动物,应从那几个方面去着手,让文本充分当好范本,抓住重点词句,仔细品味,知道怎么抓住特点来写动物外貌、生活习性,饮食等。第三学习仿照课文写一段话。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费点劲,好在平时就是这么训练的,教学进行的很顺利,效果挺好的。

不足之处,朗读应再多一点,学生对朗读的评价有些单一,教学中知识点应再训练的扎实点。

《特别的作业》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用了两节连堂课,我把课文的读和讲合在了一起,所以第一课时没有写字的教学,没有在揭题时书写“作、业”两个字,我将本课的生字进行了集中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效的区分“作”和“昨”以及“玉”和“兰”。本周开始,我重点在指导孩子的书写,所以在写字教学的时候,我把每个字都逐一带着在写,虽然很慢,但是想避一避他们,让他们的字写得好看一些。在识字教学上,仍以集中识字为主,重点字随文深挖,并且指导学习了AAB的句型如:嫩嫩的、细细的等等,孩子都能说到。在朗读的指导上,有了词语的朗读指导如:特别、奇怪等等,课文的情感朗读还算不费劲,只是在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时,可能用力过猛,孩子读得很不自然,以后需要注意。本课的朗读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就是抽读和齐读,只有一次男女赛读和分角色朗读,以后在朗读形式上还要加强训练。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一、可取之处

(一)

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的生字掌握较好,课文朗读也基本做到了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1、课始我就用两则谜语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揭示了冬瓜和茄子的特征。认识“燕”字也以顺口溜帮助孩子们记忆:廿字头,口字腰,北字两边做保镖,四只小燕在下瞧。

2、课中设置情境,把小动物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学习伙伴,一同参与,学生学习更具趣味性了。

3、同时,设置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进入角色,读起来有声有色,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效果自然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自始至终将孩子们的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先决条件,从而使孩子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兴趣盎然”。

(二)

以指导朗读为重点。

朗读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孩子语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这节课我始终抓住朗读不放,并以读代讲,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和蕴含其中的道理。

1、初读课文时,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基本做到人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致使学生的读落到了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2、师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放声朗读。

3、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拔、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读好了小燕子说的话,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师生共同分角色表演读,学生完全陶醉其中,入情入境,边演边读,几乎能背着表演读了,效果非常好!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础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且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二、不足之处

这节课本来设计的以“读”为主,因让孩子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忽略了部分孩子的朗读。同时,孩子们展示的面也不够大。

《车的世界》教后反思

在《车的世界》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学规律,尽量使整个教学过程层次分明、贯通流畅。课前我让孩子们大量的收集了各种汽车的图片,了解了不同的汽车,在上课时我将文中汽车的实物图片用图片展示出来,接着在实物图片下边写上文字,然后抽生领读,学生随读。这样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实物与字形、字音、字义的统一关系,形成了字的音、形、义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识字教学中展示实物图片,就是根据学龄儿童形象连续思维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识字、牢固记忆的目的。

在“识字闯关”中,我把课文中规定认识的字——进行单独认读,然后组词,词在句中应用。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方法,为孩子们将来准确用字打下了基础。识字教学的读字、写字、用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辩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是对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汉字同意比较多,字义往往在词中才能显示出来,在句中才能表达出词的概念和意义。所以单字组词、词遣于句,这样字义更加准确、清晰,将来在学生作文的时候就能减少或防止别字的出现。

写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感知整体字形的基础上,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把整体字形分解成部分,再从部分分解到笔画直到细微之处接着再一笔一画写出汉字,构成整体字形容易,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先整体后局部,所以感知整体字形容易,一笔一画地写出字来就困难得多。针对这个问题,在写字训练时采取了“书空笔顺”“仔细读贴”“描写红字”的方法,但是在教写字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只是一味的由老师一笔一画的教写,时间长了学生的主动性就体现得不够,效果也不是很好,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还常出现写错字,后来我就让孩子们来当老师,我在黑板上演示,孩子们的兴致一下高涨,大家都争着要来给我当老师,他们想了很多的记字方法,分析字形比以前认真了。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写字活动。从感知、实践到理性思考,学生不仅掌握了笔顺,而且在仿写时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写出的字也比以前正确美观了。

《冬冬读课文》教学反思

《冬冬读课文》这一课讲了丁丁鼓励冬冬,帮助她克服因胆小读书声小的困难的故事,表现了朋友之间互助友爱、和谐相处的关系。本课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孩子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认为一起玩,不吵架,互相给食品、给礼物,过生日时来祝贺就是朋友。其实,朋友之间不仅要这些,更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互相鼓励和帮助。基于以上对文章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激励引导学生愿意主动识字,认识本课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教学,课文的分析是次要的,但也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后的问题“当冬冬读不下去时,丁丁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完成这两个教学目标,我在课堂上用前20分钟时间引入,初读课文识字,后20分钟用于熟读课文,解决课后问题。在教学识字这一环节时,采用了由文——词——字的模式,让学生先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再出示词语认读,最后认读生字。在教学课文时,通过几个同学和丁丁表现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朋友的力量是很大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雨铃铛》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执教完《雨铃铛》一课以后,我感触颇多,具体如下:

一、本堂课中,学生初次接触诗歌时,我并不急于提出阅读要求,而是和学生共同回顾了已掌握的四种识字方法,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识字。识字中,我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独立识字。并运用开火车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巩固本课生字。例如“雨”字的教学,我设计了多个由“雨”组成的词语,并让学生利用所组的词语,说出完整的句子;“招呼”一词,在学生认读后,我又引导学生“赶快找一找它在课文中哪一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整个识字过程力求实用结合,发展并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

二、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大胆突破教材。在本节课中,我舍弃了课后“你觉得雨声像什么?”的问题设计,而换成了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有思考价值的“读了儿歌,你想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这种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春雨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声音,像闹钟在走动。”有的谈了自己的感受“读了儿歌,我仿佛看到了雨滴落到了嫩叶上,被叶子喝掉了。”有的学生说:“蒙蒙细雨落在人的脸上,感觉非常舒服。”还有的学生则说:“读了这首儿歌,我想到了《春夜喜雨》这首诗。”于是便绘声绘色地背了起来。继而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还会招呼谁?会和他说什么?”学生们纷纷答道:“春雨在招呼桃花快快盛开。”“春雨在招呼青蛙,快点出来捉害虫。”“春雨在招呼种子快快钻出地面。”“春雨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整堂课总体感觉,学生识字环节和拓展的部分表现还不错。我以为诗歌简短,在朗读指导上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导致个别学生朗读时,感情不到位。这也让我明白了,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不一定认为简单,在今后教学中,必须“以学定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

《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十四单元第2篇阅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了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壳上摔出了好多裂纹。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并配有五幅彩图,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发挥想象能力。而且一些句式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我紧紧围绕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加强引导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积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猜谜语式的导入,学生的热情、积极性在一瞬间被调动了。这也为我后面课堂的热烈气氛及顺利开展作下了铺垫。

二、、我创设生活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伤心”、“开心”的情感,不仅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生解答后的问题,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再次将学生引进乌龟的内心世界,跟乌龟一起伤心、开心。

三、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在组织学生讨论“乌龟为什么想飞?”这一问题时,突然有一个平时调皮好动的男同学站起来说:因为乌龟和小鸟是好朋友,他不愿意和小鸟分开,如果他飞起来就可以和小鸟永远在一起了。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当时的我被孩子那独特的心理体验所感动,于是,我抓住时机,在班上好好地表扬他: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老师佩服你。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也特别积极,想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答案。

四、教师要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敢说、会说。乌龟从天上掉下来,背上摔出了好多裂缝,那么乌龟会想什么呢?学生们纷纷说:“下次我飞上天以后,再也不说话了。”“哎,我真倒霉呀!”“下次,我想飞上天,一定要先想个好点的办法啦。”借此机会,我启发学生思考,“乌龟还想飞,你还能想出什么其它好办法帮它飞?”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办法个个新颖独特,无不展现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是我们成年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如:请孙悟空帮忙,帮小乌龟装上翅膀,让它自由飞翔。找白云妹妹帮忙,带上乌龟,飞上天空。利用弹簧把乌龟弹上天。热汽球下面挂个篮子,让乌龟坐在篮子里,飞上天空。”等,孩子们的想象多么精彩、美妙啊!对待这些,我都让学生畅所欲言,此时我所看重的应该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维得到了最自由的发散,对所有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赞扬。教师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充分尊重,能促使他们展开热情奔放、毫无拘束、无限快乐的想象,从而使他们活跃了想象思维,拓展了想象空间,同时又在自由想象中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愉悦。

当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一被调动起来,都争着要发言,不能很好地听别人讲话;课堂活跃的同时,我发现还有部分学生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往往顺着一个同学的发言来说,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合作、倾听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地阅读,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得。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句子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感受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然后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星空的美,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孩子们在朗读中体验,又将体验融入朗读中,将这句读美了,读出感情了。接着我又请孩子们看图感受星空的美,融入孩子们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说话,“满天的星星像” 有的学生说像眼睛,有的学生说像萤火虫。最后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将文本内化的同时,又引领学生们产生新的感受。让学生对星空的美感受得更深刻,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自己做一做、自己数一数,在情境中体验。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情境体验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学生们表演读,数完星星之后对张衡数星星体会得更深刻了,他们不仅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中体会到了张衡的认真,耐心,甚至于还体会到了他对星星的喜欢,他数星星时的困难,星星不停地在动,眼都看花了,手都酸了„„接着问孩子们想对张衡说些什么?孩子们就有话可说了,因为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情感的体验。这种感受也就深了。

《小闹钟》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通过对《长歌行》的学习,体会了时间的可贵.教材继续安排了一篇童话故事《小闹钟》.童话故事是孩子们乐于阅读的体裁,这篇课文更有利于对孩子们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小闹钟富有爱心,热心助人,是时间的化身,三个动物都懂得珍惜时间.故事通过小闹钟找朋友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树立时间意识,和时间交朋友。

在教学《小闹钟》一课的生字,词时我并不是领学生读会就了事,而是力求充分联系课文内容并挖掘生词,生字的特点,创设多种情境,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情境化识词,字,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学习"小兔" 时就利用象形字演变过程来记忆,我还补充说 "你看兔子尾巴虽短可是我们汉字并没有把它丢了."学习"小闹钟"时请学生读几个有金字旁的字,从而发现带有金字旁字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这样有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的教学重点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也注重从点滴中教他们各种不同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不是有一句话么:"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

《竹乡之歌》是北师大版小学第二册新增的一首儿歌,编排在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中,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学习带有竹字头的字词,避免了以往归类识字时只有图、字的单调性,使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和直观性。结合开放性语文学习的课题,以多样识字、趣味识字和自主识字为目的,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精心教学设计>设计和教学,有了不少收获。

本课的第一个亮点是猜词游戏。对于“篱笆、彩笔、风筝、笛声、竹筒、箩筐”这几个词,学生有的非常熟悉,但有的一知半解,有的根本闻所未闻,为此我运用了猜词游戏,其一,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无论什么游戏内容,只要摊上“游戏”这两个字,学生总会精神一振,兴趣盎然;其二,在说词中学生要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阅读体验,体现了大语文的新理念,同时还要组织语言,不能出现所说词中的字,需要思维的快速运动,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再者其他同学要边听边猜,还要想想自己可以怎么补充,培养了认真听讲且边听边想的好习惯;其三,游戏的奖励是观赏相应的图片,图形与文字有机结合,在这个游戏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口、眼、耳、脑等各种器官,而且把识字教学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与图片资料相联系,与学生的语言积累相联系,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

本课的第二个亮点是学生的多样识字。俗话说,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学生的识字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自由识字和自主识字,只要你喜欢,用什么方法都无所谓。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说一说,各种方法齐上阵,同一个字不同的角度,学得不亦乐乎,而且学得实在。

当然,世上本无完好无缺的课,比如学生的感情朗读还不是很到位,时间关系,为了展示课的完整性还有一部份生字没有学习,但只要每堂课学生都有收获,那其实也不必太在乎课上完了没有,反正未完还能再继续。

《我的名字》课后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我的名字》,这是一首清新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一个助人为乐不留姓名的可爱的少年的形象。他帮助了问路的叔叔,扫垃圾的阿姨,上公交车的老奶奶,推车上坡的老大爷却没有留下姓名,人们亲切地叫他“小朋友”、“红领巾”、“好孩子”、“小雷锋”。这一课我试着设计了贴近孩子们的开头和结尾。

开课,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好吗?孩子们都自信地喊出自己的名字。我又问:父母和亲朋好友对你还有什么亲热的称呼呢?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也有好几个名字,一起来找一找!在兴趣盎然中我们开始了这一课的学习。

课尾,我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活动:说说你的名字的含义。孩子们竟相发言。大家都很感兴趣,听得很专心。从他们的发言中我知道了他们名字的故事。

最后,我做了总结:“大家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义,有的希望你们开心快乐,有的希望你们长大了做个有用的人才,有的希望你们有远大的抱负等等。那这些名字有没有共同的含义呢?”在我的点拨下,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名字都包含了父母美好的祝愿,应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尊敬父母,好好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就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说孩子们想说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才能达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同时,口语交际课既要锻炼能力,思想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的这一课,留给我和孩子们值得回忆的东西都很多„„

《快乐的小公鸡》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公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实验教科书第二册16单元“快乐”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说的是小公鸡整天没事做,心里很苦恼,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故事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课文的重点是小公鸡问老牛、青蛙和蜜蜂,最后又问爸爸的经过。老牛、青蛙和蜜蜂的话都具体说了自己怎样帮助别人,而没有告诉它其中的道理。小公鸡似乎明白了一些,它问爸爸:“做什么事最快乐?”小公鸡想从三个答案中知道哪个“最快乐”。令它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得不一样呢?”爸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点明了它们的共同点——“帮助别人”,于是小公鸡一下子明白了。

学生有了将近一年的识字、写字经验,因此,这节课我把识字、写字的自主权充分交给了学生,引导他们运用自己以前学过的方法自学或与同学合作认识生字、新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自主的时间、过程、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自始至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和语感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境、悟情。例如:课上,我让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读中去领悟,逐渐感受到帮助他人才能得到快乐。学生在读书中奠定了感情的基础,在分享快乐的学习中为推进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个人觉得做得比较不好的一点是课堂上鼓励性评价较少,评价语言较为单一,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更关注评价这一方面的学习。

第三篇:初一语文下册《口技》课件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惊叹我过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在掌握了重点词语的前提上,借助注释学生不难通读全文,而且较容易被口技艺人带入奇妙的声音世界。

2、通过自读→讨论→点拨式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问题: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与各自的作用。

3、运用表演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醒木一响,老师上场”。同学们,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一下,一般是什么人会用到这种醒木?……升堂断案的县官,那叫惊堂木。古代艺人表演用到的开场道具,例如说书的,还有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这位——京中善口技者。

2、交流预习所得。

(1)译字,译句,译文。见课件逐句检测并练习翻译。

(2)词:归纳一下文中表示“一会儿”的时间副词

(3)全文内容摘要

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4)一句话说出你读后感受

3、梳理课文

紧接着预习交流环节的第4进行提问:

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技艺高超的证据来(三分钟)

找出以后,小组讨论,看看自己找出来的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讨论以后,交流结果:

(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高(正面)如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找出其中一个字来说明技艺高,应该是哪个字?(2)第二段中:第一阶段的表演(正面描写——“遥闻……众妙必备”

(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正面描写)“夫鼾声起……梦中咳嗽”

(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正面描写)

(5)第五段中:观众表现,五个“一”连用,与开头照应(侧面描写)

4、假若把文中这些侧面描写的部分去掉,同学们看,好不好?

5、文中的这些侧面描写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6、拓展训练

(1)你会模仿小动物(如鸟、猫、鸡、鸭子等)、乐器或其他事物的声音吗?欣赏别人的口技表演。

7、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练笔: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描写你所看过的一段精彩演出。

(3)内容摘要

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

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第2自然段)

一家人由醒而梦(第3自然段)

火起后众人的惊乱惶恐(第4自然段)

(4)一句话说出你读后感受

为口技艺术的魅力所折服

惊叹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3、探究

紧接着预习交流环节的第4进行提问:

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技艺高超的证据来(三分钟)

找出以后,小组讨论,看看自己找出来的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讨论以后,交流结果:

(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高(正面)如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找出其中一个字来说明技艺高,应该是哪个字?

明确:“善”,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四个“一“,极力渲染道具之简单,以衬托后面所介绍的艺人技艺之高超。

(2)第二段中:第一阶段的表演(正面描写——“遥闻……众妙必备”

“遥闻”,说明声音之远,“欠伸”、“呓语”则在近前,表明了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表现了事情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之后,“犬吠”烘托了夜深人静的气氛,也成为一家人醒来的缘由。接着便写一家四口人逐次醒来,孩子哭闹,大人喂奶,呵斥的声音,摹写了由一种声音的表演转到几种声音的混合表演,掀起了表演的第一次高潮,排比句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摹写五种声音,造成一种奇妙的效果。

(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正面描写)“夫鼾声起……梦中咳嗽”

写一家人醒后又入睡的过程,把听众由喧闹声引入夜深人静的境界。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生活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表演效果(从侧面表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正面描写)

前两句先写起火和一家人的初步反应,接着便把声音由卧室引到室外,由一家人变成众多人,表现了火势发展之迅猛,然而又对火场中的声音作了集中的描写。“中间”“又夹”说明了许多声音相互搀杂。

观众表现(侧面)“于是……几欲先走”

(5)第五段中:观众表现,五个“一”连用,与开头照应(侧面描写)

4、假若把文中这些侧面描写的部分去掉,同学们看,好不好?

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使文章的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感染力。

5、文中的这些侧面描写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文中的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场面表演中观众的反应“伸颈”“侧目”,听得入神,被表演吸引

“微笑”“默叹”对表演者的赞赏,进入情境

“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说明观众融入情境

“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已完全进入情境

失去了自持能力。

二是首尾两段对道具和气氛的描写。

第四篇:初三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初三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第6页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和稀盐酸(HCl) [固+液] 反应

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 CO2↑ 仪器 装置 P36 图2-8(如14的A) 或P136. 图2-9(14的B或C) (如14的B或C) P43. 图2-15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 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 是CO2。 收集 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 (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 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 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

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 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 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

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 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 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 体积的4%—74.2%点燃 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瓶口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MnO2 点燃

点燃

第7页

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 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

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 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检验CO2) 氧化性:CO2 + C == 2CO 一氧 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 属

②还原性: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

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

2、CuO、Fe3O

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

2、含Cu2+ 溶液、

点燃

点燃 高温 点燃

高温

点燃

第8页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

2、CO

2、CO、O

2、H

2、CH4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 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 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

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

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①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 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第9页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 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质量 混合物质量 化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小学二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 小学英语单词分类表

一、 学习用品

penpencilpencil-caserulerbookbagcomic bookpost cardnewspaperschoolbagerasercrayonsharpenerstory-booknotebookmagazine

二、 人体

footheadfacehairnosemoutheyeeararmfingerlegtail

三、 动物

catdogpigduckrabbithorseelephantantkangaroomonkey

fishbirdpandabearliontigersheepgoatcowdonkey

四、 人物

friendboygirlmotherfathersisterbrotherunclemanwomanMrMisslady

mommotherdadfatherparentsgrandparentsgrandpagrandmaauntcousinsonclassmateprincipaluniversity studentpen pal palpeople

五、职业

teacherstudentdoctornursedriverfarmersingerwriteractoractressartistTV reporterengineeraccountantpolicemansalespersoncleanerbaseball playerassistantpoliceman

六、 颜色

redblueyellowgreenwhiteblackpinkpurpleorangebrown]

七、 食品

ricebreadbeefmilkwatereggfishtofucakehot doghamburger

noodlesmeatchickenporkmuttonvegetablesoupice-creamCokejuiceteacoffee(breakfastlunchdinner)

八、 水果、蔬菜

applebananapearorangewatermelongrapeeggplantgreen beans

tomatopotatopeachcucumberstrawberryonioncarrotcabbage

九、 衣服

jacketshirtT-shirtskirtdressjeanspantssocksshoessweater

coatshortssneakersslipperssandalsbootshat

十、 交通工具

bikebustrainboatshipcartaxiyachttaxi

jeepvanplanesubwaymotor cycle

十一、杂物

windowdoordeskchaircomputerboardfanlightteacher’s deskpicturewall floorcurtaintrash binclosetmirrorend tablefootballpresentlampphonesofashelffridgetableair-conditionerphotoplateknifeforkspoon

ballkiteboxvioline-carde-mailtraffic lightmoneymedicine

十二、地点

homeroombedroombathroomliving roomkitchenclassroomschoolparklibrarypost officehospitalcinemabookstorefarmzoogardenstudy

playgroundcanteenteacher’s officegymwashroomart roomcompanyfactoryfruit standpet shopnature parktheme parkbankvillagecity

十三、国家

China/PRCAmerica/USAEnglandCanada/CAN

十四、天气

coldwarmcoolsnowysunnyhotrainywindycloudyweather reporter

十五、景物

riverlakestreamforestpathraodhousebridgebuildingrain

cloudsunmountainsky

十六、植物

flowergrasstreeseedsproutplantlea

十七、星期

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weekend

十八、月份

month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

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year

十九、季节

springsummerfall(autumn)winter

十、方位

southnortheastwestleftright

二十一、患病

have a feverhurthave a coldhave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have a sore throat

二十二、数词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eleventwelve

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

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firstsecondthirdfourth

fiftheighthninthtwelfthtwentieth

二十三、形容词

bigsmalllongtallshortyoungoldstrongthinactivequietnice

kindstrictsmartfunnytastysweetsaltysourfreshfavouritecleantiredexcitedangryhappyboredsadfinegreatheavynewfathappyrightlittlelovelybeautifulcolourfulprettycheapexpensivesickbetter

二十四、介词

inonundernearbehindnext toover

in front tofromtofor

二十五、代词

Imemyweusouryouyourhehimhis

sheherititstheythemtheir

二十六、动词

Playswimskateflyjumpwalkrunclimbfightswingeatlikehave

turnbuytakeliveteachgostudylearnsingdancerowdo homework watch TVread bookscook the mealswater the flowers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make the bedset the tablewash the clothesdo the dishesuse a computerdo morning exerciseseat breakfasteat dinnergo to school

have English classplay sportsget upclimb mountainsgo shoppingplay the pianovisit grandparentsgo hikingfly kitesmake a snowmanplant treesdraw picturescook dinnerread a bookanswer the phonelisten to musicclean the room

write a letterwrite an e-maildrink watertake pictureswatch insects

pick up leavesdo an experimentcatch butterflies

count insectscollect insectcollect leaveswrite a reportplay chesshave a picnicget toride a bikeplay the violinmake kitescollect stampsmeetwelcomethankworklook helppassshowusecleanopenclosestopwaitdrivesendfeelbecomethinkwearput ongo homego to bedplay computer gamesdo houseworkempty the trashput away the clothesget off(on)take a tripgo on a tripread a magazinego to the cinema

二十七、疑问词

what(什么)what colour(什么颜色) what time(几点)what day(星期几)

how(怎样)how old(年龄多大、几岁) how many(多少)how much (多少钱)how tall (多高) how heavy(多重)how long(多长)how big(多大)how large(面积多大) who(谁)when(什么时候)whose (谁的)where(在哪里) why(为什么)which(哪一个)

二十八、be动词

amisarewaswere

二十九、助动词:

dodoesdid

十、情态动词

canshouldwouldwill

上一篇: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下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