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前给孩子定下规矩

2023-02-28

第一篇:十岁前给孩子定下规矩

6岁前必须立下6大规矩 孩子更优秀

无规矩不成方圆,6岁前的小孩子正处于发育期,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那么,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立下什么规矩呢?立下规矩之后又应该怎样对孩子实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6岁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规矩一: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孩子有怎样的行为才算粗野、粗俗呢?比如乐乐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抢东西,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开始打他,还骂他说:“你要是不给我,我就让我哥哥把你变成残疾!”……乐乐这样的做法,就是粗野、粗俗的行为。这一类的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乐乐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比如妈妈可以问:“乐乐现在知道错了,那么以后要玩小朋友的玩具,应该怎么做呢?”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寻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也要适当地给他鼓励,并给他立下这条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已经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规矩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就想乐乐一样,总是说:“妈妈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玩具都是我的!”只要看到爸爸妈妈牵着其他小朋友或者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乐乐就会大哭起来……

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还记建立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刻意地多给孩子提问:“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判断,并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三: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好,自己玩耍的时候总喜欢乱扔玩具,玩厌了就屁颠屁颠地抛开,等着妈妈帮他收拾残局。很多妈妈们都不会说什么,觉得“孩子还小,也不懂收拾,帮他收反而更省事”。

其实6岁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东西,只是爸爸妈妈的宠爱和迁就,让他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不妨就给他立下规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写完作业要收拾书桌等等,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这样的规则能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和自身的教养。而且孩子在对东西进行归位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在收拾书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自己决定什么东西要放在哪里,这样对他的创造力也有所帮助。长大后,无论孩子到了什么环境,他都能养成“归位”的好习惯,生活也会更加整洁。

规矩四: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等,但是,家长这样的一味谦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爸爸妈妈都要让着我,我是最大的!”,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要从家长们做起。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这样的规则可以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规矩五:不可以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让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宝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规矩六: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爸爸妈妈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其实,6岁前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已经开始懂事理了,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抓住机会,从小就教育他“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6岁前的孩子,各种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最佳时期。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可以减少一点对孩子的溺爱,给他们立下严格一点的规矩,并跟着孩子一起认真地遵守,从小就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而且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也会喜欢上遵守规矩的“游戏”,在“游戏”中健康地成长起来。

第二篇:三十岁前的每一天杂文随笔

成长路上有你真乃三生有幸

我正在破除三十而立的迷思。发现孔子老前辈说这句话,并非指三十岁有所成就。后人望文生义,加入了自立有成的意思。然而,三十岁是开始有所成绩的时候,而不是已经。我决定,三十岁前的每一天,都为三十岁去做一点准备。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

0

1及时止损

及时止损比力兑承诺更重要。

前一阵子,从一个朋友那里听到这四个字,她说“及时止损比力兑承诺更重要”。我在措手不及的忙乱中,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彼时的我,正在多个事件交杂中付出着超越本能的时间和精力,而其中有些事情自己明明已经感到了不适。然而,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要到底的信念一直作祟,我甚至告诉自己虐自己就是成长和提升,我会因此而感谢努力的自己。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努力,认定了目标就会狠心对待自己,冲刺到底。后来我发现,这种盲目的努力不仅没有意义,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学习成效不大,所以这种努力其实并非努力。每个人都有弱点,成长中的诱惑太多,我们经常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去挑战一些东西。过程里,陷入功名利禄、声色犬马,迷失自我的本心而不自知。

贪心不足蛇吞象。我们都不是神,别人十年磨的剑,不可能你几个月就磨好。想要无所不能,最后只能一无所能;想要无所不有,最后只能一无所有;想要无所不知,最后只能一无所知。前人已经告诉我们,贪心不可取,而人总要经历,才能体味。我拼命的学习A、B、C,却不知道就算是学习这种正向的目标,也一样要谨慎精简;却不知道爱好会因为主业而搁浅,会因为琐事而打搅,会因为成效轻微而兴趣递减;更不知道只求皮毛的成绩,也需要很踏实很持久的练习。

殊不知,这种努力毫无意义且浪费生命。不专注,导致成效低微而缓慢,信心无法快速提升,最终也容易一事无成。接纳自己不是全能,而是普通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去接受这个事实。“及时止损”意味着与沉没成本作斗争,与对自己甚至对公众的承诺斗争,消除目前为止的损害,停止无谓的消耗和付出。

而结果是,断舍离以后的清爽和修正。三十岁前的人生可以试错,但之后每一个加法和选项,决定都一定要慎重,发现不对就要及时止损。人生只需要做好几件事即可,生命的完满仅来自有效的努力。

0

2承认失败

承认失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我在当年购入汤小元老师的手绘图书的时候,收到一个老师的POP手绘作品。作品是纯POP文字,内容是“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那个时候,我处于毕业、考研、找工作的巨大迷茫中,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沮丧。这句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念出这句话后,与妈妈会心地相视而笑。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汤小元

是啊,人生的路如果有一万步,走错一步并不会毁掉全部。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多苦多不幸,也总是有比我们更加不幸的人存在。有时候,我们失败了、做错了、丢脸了,但是不想承认、不想被指责、不想走下神坛。然而,哪个成功人士没有失败、做错、丢脸过呢?

这一切,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回首望,我们以为是绝境的那个时刻,不是一样挺过来了吗?有些事,错了就是错了,承认自己的错误又何妨。在人生的那么多岔口,总要犯几次错误。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我们都要在错误中成长和进步。承认自己的失败又何妨,我既非圣贤,失败亦可是成功之母。

在承认错误和失败的当口儿,是极其痛苦的。王小波说,人内心的痛苦,本质上都根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承认失败,无异于承认无能,谁又能轻易过了这道坎呢?但是,难,也要过。

人内心的痛苦,本质上都根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

三十岁,如果还要被面子所困,伪装成任性的小公举,已经太不明智,也太不负责。这个年龄,我们应有的,是对父母、家人的责任,对工作、社会的责任,甚至对民族、国家的责任。如果这个年纪还没有学会承认失败,何时才能长大。

0

3专注当下

专注是这个世界最强的力量。

《迷茫十问》里,我问了十个问题,有些对我来说并不成其问题,而有些确切困扰着我。我一一为自己做了解答,并将无数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了思辨。最终,我从天空落在了地面,想明白一件事:

人生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少,不能只考虑“我现在想做什么”,更该考虑“我现在能做什么”。

是的,这种“能”,包含了越来越少的可能性背景。不考虑当下的情况而盲目希冀不靠谱的未来,只会脱离现实并愈加痛苦。很多人看似庸碌,却真切地活在当下,快乐幸福;另一些,志存高远,志向却与现实背道而驰不自知。后者往往嘲笑前者的俗气,而前者又会鄙夷后者的清高。前者也许是踏实,又也许是庸俗;后者也许是理想,又也许是空想。不同在于,底层逻辑究竟有没有理清楚,是否盲目。

人生的定格会越来越清晰和明快,每一个阶段的不大不小的选择都将成为人生版图的一块。不同的是,一旦拼上不能反悔,后面的图块只能根据前面的拼合,并且不可停止。之前的图块,只能回望而不能重拼。之后的图块,只能想象而不能预知。但是当下、现在要拼的这一图块,我们却是有权掌控的。我曾经悔恨过过往的图块没有拼合完满,一心想要纠正。然事实证明,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确实只能回味。

回望过往,青春固然值得留恋;展望未来,蓝图固然值得期待。而立足当下,却要清醒的意识到,过往难补救,未来可变化,只有当下才是能够把握的。用每一个现在补救过去的失误,只会耽误前程,让自己与同龄人距离更遥远;用每一个现在描画缥缈的未来,只会脱离实际,让自己陷入一事无成的空无中。未来可期,过去可念,然而理智告诉我:

唯有专注当下,才是最可怕的力量。

有多少伟大的人物,披荆斩棘,将数十年都当做一天来看待,活在当下,不问前程。居里夫人发现了镭,爱迪生发明了灯泡,听起来像一句简单的话,却饱含了无数的专注和坚持。如果觉得太远,那么我们熟知的很多本时代名人,也一样经历了痛苦持久的蜕变。如果还觉得远,那么我们身边一定也有默默努力的朋友,最终一跃而昂首鹤立。

觉得自己渺小和失败,都因为不够专注。忙于战术,忽视战略,所以东奔西跑也没有任何建树。人生的活法,应该是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用当下来思考问题,并专注于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所以无需纠结;未来的早晚会来,所以不必着急。过好当下,未来自然回馈于我们。

我在《三十岁,我该怎样与你相配》一文中提出了问题,而今天我做出了回答。那就是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宽容和修正自己的错与败,专注而勇敢地活在当下,不骄不躁地踏实努力。这样的活法,想必内心也会底气十足。

第三篇:孩子10岁前要学会的礼仪,你家孩子会了吗?

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才会成为一个社会适应性强的孩子,一个能够被环境接受的孩子,一个受欢迎的孩子。但是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忽视了这些礼仪,变得越来越不讨喜。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最基本的礼仪常识,那么,孩子要学会哪些礼仪呢?

见人要打招呼

首先,在见面前,一定要先告诉小孩“待会儿会见到什么人”、“要如何称呼”,以及“该说什么”,让他有心理准备,甚至可先练习一下。

见了面,要给小孩留时间,而不是大人忙着说话,突然间,发现小孩还没和对方打招呼,就急着催小孩,结果愈催愈糟。

家长应该做的是鼓励他把先前练习过的说出来,如果真是害羞,一时怯场,让小孩点点头,笑一下也可以。

学会说礼貌用语

很多人都认为,要小孩养成这个好习惯,爸爸妈妈得以身做则。如果小孩常听到爸爸妈妈用“请”字与人沟通,自然而然会明白它该怎么使用。

在公共场所要安静

要处理这个问题,事先预防是关键。外出前先告诉小孩,外出的目的是什么,让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出门前,也要先跟小孩说好规则,确定他已经听明白,并问他是否能遵守。

到了外边,这些规则一定会被打破,但家长要耐心地提醒与纠正,直到小孩遵守。同时,家长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例如,小孩在超市奔跑吵闹,屡劝无效时,可问他:“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小孩不听劝说,就冷静地带他回家,千万不要舍不得选好的物品。

让小孩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宜,否则不能再出门。下次出门前,可再和小孩谈一次,是否了解这些规则,能不能遵守;如果不能,就把小孩托给其他朋友,大家按需要轮流外出购物,这样也能让小孩学会自我控制。

不要口出恶言

“你是猪,你白痴”,“叔叔,你的嘴巴好臭”,“妈妈,这个新娘好丑”。当这些话冷不防从小孩的嘴巴出现时,爸爸妈妈窘得想钻进地洞里。

其实,小孩所说的话通常不代表他想要故意侮辱或伤害别人。但要避免出丑,家长要做的是持续教导适当的行为。因为,当小孩再大一点时,需要学的不再只是“请”和“谢谢”,而是以正确的态度处理和成人的关系。

也要教小孩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感受与反应,可问小孩:“如果别人也这么说你,你会不会很难过?如果会,就不要这么说。”也要提醒小孩,常常说这种话会得罪人,没有人喜欢跟他做朋友。和小孩讨论他的情绪感觉,建议他使用其他文雅有礼的语句,会比纯粹的斥责更有效。

学会赞美

网络上曾有个笑话,一个每天要骑脚踏车送小孩上课的妈妈,有一次为了小孩的一句话兴奋不已。原来,是小孩在上学途中,附在她耳边说:“妈妈,你内向贤淑。”过了好多天,她才搞清楚,原来是小孩发音不清楚,把“逆向行驶”说成“内向贤淑”,但已经让妈妈高兴好几天。

的确,小孩的赞美,常常会在最恰当的时刻发挥最好的效果。幼教专家建议,教小孩从小学会赞美,不只是赞美别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关怀、安慰人的能力。当然,家长的身教还是最重要的,如果爸爸妈妈常常赞美他人,小孩的嘴巴也比较甜;如果家长严苛批评,小孩也难说出好话。

总之,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有什么样的父母,才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生活中,只要家长重视,按要求去坚持训练,发现孩子有不讲文明礼仪的行为,及时指出并当时改正,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第四篇:孩子7岁前必须体验的N件事

已有 215 次阅读 2012-02-08 21:14 标签: 迪士尼 黄金时代 期望值 动物 体验

学龄前是孩子的黄金时代。上小学后,孩子可能就要告别无忧无虑了,面对的挑战更多了,父母的期望值更高了,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了„„所以,孩子7岁前的生活真的须好好安排和筹划。

在你看来,有哪些事情是7岁前不可不做、不可不体验的呢?它们能让孩子的童年不留下遗憾,或是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 根据所有妈妈列的清单,我们选出了—— 上榜率最高的8件事(按票数从多到少排列)

1、体验农村生活

2、外出旅游

3、阅读

4、学一门乐器

5、学一种棋类

6、去一趟迪士尼

7、饲养小动物

8、涂涂画画 最“宽松”的清单

(妈妈:丽萍,上海,儿子7岁) 今年9月,骏骏就该上小学了,在上小学前,他很自由,基本上是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不会强迫孩子去画画、学琴,如果一定要说几件孩子7岁之前要做的事情,那就是:

1.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理由:每天晚上,儿子总不肯早睡,怎么都要拖到22:00之后,第二起天起床都快7点了,每回上幼儿园都像打仗一样。 2.从现在起,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理由:上学后,就不允许看电视了。这样一来,骏骏就不能看动画片了。不过,他说上学后一定不看电视,具体如何表现,现在还不得而知,走着瞧吧! 最“好学”的清单

(妈妈:王菁,深圳,女儿9岁) 理由:钢琴、手风琴、古筝、琵琶哪样都行。学琴能锻炼记忆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听觉能力。上学后功课多,所以,要想学不如趁早学。 3.学棋

理由: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甚至五子棋、军棋、跳棋,样样都可以。“走一步,想三步”,下棋是很锻炼人的思维的。所以我觉得,让孩子学习珠心算不如教孩子下棋。 4.学会查字典

理由: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爸爸妈妈不可能整天念书给孩子听,学会查词典等于帮助孩子开启了尽早阅读的大门。 5.背背《三字经》和古诗

理由:《三字经》或古诗很有韵律,背起来朗朗上口,很能锻炼记忆力,也能培养语言能力。 6.玩儿

理由:拿瓶瓶罐罐陪着孩子做做实验,用废纸碎布做做手工,看着浪费时间,绝对开发智力,好过电脑游戏。 7.旅游

理由:见多才能识广,趁着假期没作业,快点去玩儿吧。 最“严肃”的清单

(妈妈:叶汉容,深圳,儿子7岁半) 1.每天坚持阅读 理由:“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天阅读可增长孩子的知识和见闻,并为步入学堂打好坚实的基础。 2.辨是非,学习自我保护

理由:学会辨别简单的是非对错,有助于孩子的自我保护,在危险有害的事物面前提高警惕。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理由: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4.乐于帮助他人

理由: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好品格,在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

5.做一件充满挑战的事

理由:比如爬一次高山,让孩子感受攀登过程中的艰辛,并体会到克服重重困难后的成功喜悦,增强面对挑战的信心。 6.多玩开发智力的创意游戏

理由: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和双手,让思维变得更活跃,并养成勇于创新、敢于主动尝试新事物的好习惯。 7.体验一次真正的农村生活

理由:体会到农村孩子生活的艰辛和渴望,能让孩子知足常乐,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生活,为自己和他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8.学会感恩

理由: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真心付出并懂得感恩的人才会获得更多。 最“忙碌”的清单

(妈妈:王国兰,河北石家庄,双胞胎儿子5岁)

1、去玩具店

理由:爱玩儿是小孩子的天性,多玩少学更是早期教育的要领。 2.去巧克力工厂 理由:孩子都喜欢巧克力和糖果,能去巧克力工厂瞧瞧,多美妙哦! 3.去音像店

理由: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人类艺术的奥妙。 4.去美术馆和艺术中心

理由:即便他(她)什么都看不懂,经常坚持这样做也会产生神奇的魔力。 5.去亲子中心

理由:结合孩子的个性报一两个兴趣班,既解决了节假日不知把孩子带往哪里去的困惑,又为自己腾出时间休整身心。 6.去高级的电子游戏厅

理由:据说,尽早学会电玩游戏并学会克制玩耍时间的孩子可能更聪明哩。 7.去逛街

理由:事实证明,一个从小就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孩子长大后更富有爱心,更不容易让困难和挫折打倒。 8.去开阔的空间和结构复杂的空间

理由:在开阔的地方孩子们喜欢疯跑,在结构复杂的地方则喜欢钻来钻去“藏猫猫”,孩子们是在“寻找自我”吗? 9.去儿童摄影棚

理由:喜欢拍照,在镜头面前不羞涩也不夸张的孩子,将来才能在任何社交场合保持最自然大方的礼仪风范。 10.去爸爸妈妈的怀抱

理由:温和与宽容永远是亲子教育的首要诀窍!

还有很多,比如:去太空、去书屋、去大自然、去乡下、去健康生活餐馆等。 最“有爱心”的清单

(妈妈:张文静,上海,儿子3岁) 1.去“迪士尼” 理由:儿子自从看了《小熊维尼》就吵着要去迪士尼,其实要求也不过分,那个梦幻城堡谁不想去? 2.会一种棋类或运动

理由:棋类能让孩子“静”下来,培养专注力,这对以后的学习比较有帮助。运动能够锻炼身体,少生病。其实两样都想让孩子学,只是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先暂定一项。

3.准备一个自己的书房

理由:一个有书房的家才是完美的。现在的家庭一般把孩子的书桌设在卧室里,但卧室有太多的东西,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再说将来的学习注定是辛苦的,旁边有张床哪能不诱惑。所以,看书学习的地方最好独立开来。 4.养一个小动物

理由:有天儿子一边洗澡,一边用一个小网捞澡盆里的玩具小鱼小乌龟。捞上来后,他找了个小碗模仿做饭,说“妈妈,我给你做小鱼汤吧”、“我们来清蒸小乌龟”„„我就想,应该让他自己养个小动物,至少得让他感受到“小动物不光是能吃的”。

5.资助1个希望工程的小学生

理由:7岁之前,我们替他做,希望7岁以后,儿子能有意愿自己去做这件事。借此让孩子开眼界,看看生活在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下的孩子们。 6.最想做也最难做到的:让孩子摆脱目前的教育体制

理由:现在的竞争压力,还有“赢在起跑线”的号召,让孩子和家长都身不由己投入一场无止境的教育战争。真希望能够摆脱这样的教育体制,但是,谈何容易! 最“另类”的清单

(妈妈:朱茜,上海,儿子5岁) 1.和妈妈一起洗澡 理由:体验人之初。 2.骑在爸爸肩上

理由:看看有谁比我高?得意! 3.在自己的床上“画地图” 理由:这是小孩子的权利! 4. 在家里墙上随性涂鸦 理由:兴之所至,不亦乐乎。 5. 和爸爸妈妈一同长途旅行十天以上 理由: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6. 认点字,学点英文和数学 理由:不用很多,但还是学点好。 7. 有自己的书架和满架的图书 理由:阅读最重要! “专家妈妈”列清单

李凌 心理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女儿4岁

1、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理由:一生安全和信赖的基础。

2、伴着故事入眠 理由:童年的甜蜜时光。

3、在野外撒欢打滚儿

理由:不为别的,就为能淋漓的享受童年的欢乐。 来源:人民网

第五篇:32件孩子在10岁前应该做的事

32件孩子在10岁前应该做的事 1,在河边草地上打滚。(经常在草地上玩,躺在草地上看过蓝天,但是打滚还没有。不打滚就不是真快乐!)

2,用面粉捏小玩意儿。(经常和乐乐做,乐乐每次都很有成就感,并美其名曰“玩面”。)

3,捏泥团。(没有做过,我小时候经常玩,全程自己制作,挖胶泥,加点水不断在砖头上摔,摔“熟”,然后做哨子、泥钱等各种玩具,然后和小朋友玩泥钱。以后一定让乐乐试试。)

4,捉蝌蚪。(没有。还是不要捉,改成观察蝌蚪吧。在树林里经常看到钮扣大的小小的青蛙。)

5,在窗台上种水芹。(没有。什么是水芹?)

6,用花瓣制作香水。(没有。是个很好的主意!)

7,用硬纸板作面具。(经常做,学校里也热衷教孩子做面具。面具是脸的艺术,脸是最生动的景色。)

8,用沙子堆城堡。(没问题,经常做。)

9,爬树。(做过一点点,在乐乐回中国老家的时候。我小时候很精通爬树。)

10,在院子里挖一个洞穴。(没有。但是在海滩上挖过。)

11,用手和脚作画。(用手做过。)

12,自己搞一次野餐。(经常野餐,冬天少些,其他季节很多。)

13,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乐乐爱做这个,不过有时候被我批评。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买可以画脸的颜料。)

14,用沙子“埋”人。(埋过脚丫子和小腿,孩子特别喜欢这个游戏!)

15,做面包。(我们做的是蛋糕和饺子。)

16,堆雪人。(做过。)

17,创作一个泥塑。(沙雕算不算?还有橡皮泥、纸塑、装置。。。。。我们做很多类似的的手工。)

18,参加一次“探险”。(没有。好主意!)

19,在院子里露营。(在奶奶家做过。孩子很喜欢这个游戏,列入计划中。)

20,烘蛋糕。(做过几次。)

21,养小动物。(即将拥有自己的小猫。)

22,采草莓。(做过。还有采野菜和各种浆果。)

23,玩丢棍棒游戏。(没有。还有沙包什么的,为什么不把小时候的玩意儿传给孩子呢?)

24,能认出5种鸟。(差不多。比如天鹅、鸽子、鹦鹉、乌鸦、鸭子,如果鸭子也算鸟的话。看过很多鸟。)

25,捉小虫子。(捉过蜗牛,在家里养死过两只。有只蜗牛夏天爬到窗台下,窗台正午变得炙热,给烫死了,从此不再往家捉小虫子,我们会把人行道上的蜗牛捡回灌木丛,免得被人踩死。玩玩瓢虫,然后放飞。还有观察蚯蚓。)

26,骑自行车过泥水坑。(还没。)

27,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还没。这提醒了我,春天来了,要放风筝了!侄子三岁的时候我们一起放过风筝,很快乐的游戏。)

28,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没有。这可是个绝妙的好点子啊,争取尽快去做!)

29,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经常玩叶子,但是没有这样玩过。主意不错,让孩子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神奇,那些形态各异的叶子就是很好的教材!加上:秋天让孩子去树林里找10种果实,在比利时很容易做到的,树林森林很多的。)

30,种菜。(在阳台上种过,失败了。在姥姥家,乐乐帮姥姥的菜园浇过水。)

31,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乐乐经常过家家“做饭”给父母吃呢,这算不算呢?)

32,和人小小地打一架。(乐乐不爱打架,要说算得上打架的,就是和妈妈打架了。这可是个难题。我有个好主意:咱们可以表演打架么。心理学家说,模拟打架游戏,包括儿童的战争游戏,可以帮孩子驯服恐惧感。)

大家看了这个什么感觉?我反正是觉得如获至宝。其中提到的“用花做香水”,“爬树”,“玩泥巴”,“放风筝”,“野营”,“用草和树枝搭鸟窝”,“捡10种不同的叶子”,是多么好的主意啊!

我自己,还希望把脱泥钱,做沙包的本事教给乐乐!还有踢毽子,跳绳,丢木棍,用蓖麻叶做个小葫芦打水。。。。。。等等等等。不要让这些可爱的游戏失传哦。

我小时候和小朋友玩的最惊险的游戏是树上捉迷藏。姥姥家有很多百年大桑树,枝叶纷披,小朋友蒙上眼睛在树上玩捉迷藏。听上去很惊险吧,不过还真没有小朋友摔下来过。桑葚树的树枝都向下长,不是很高,树下都是松软的沙丘土,摔下来也摔不坏的。

我一直特别怀念姥姥和她的大桑树。虽然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住的时候总是爬树上房,让她提心吊胆

上一篇:说说心情短语经典句子下一篇:三上语文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