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改造公司职责

2022-07-04

第一篇:旧村改造公司职责

旧村改造步骤

一、 村向街道打报告,申请旧村改造

二、 街道同意后,以街道的名义向区政府打报告。

三、 办旧村改造用地预审。

四、 政府同意后由城市规化办公室出证明到规化局办选址。

五、 做旧村改造规划设计。

六、 规划方案批准后由城市化办公室申批安置计划和土地出让方案。

七、 与政府签定三年改造目标责任书。

八、 对旧村改造做出安置拆迁补偿办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九、 对所有房屋评估,与村民签定拆迁安置协议

十、 办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做安置楼建筑工程方案,办施工手续.

十一、 与街道签定土地出让拆迁安置责任书

十二、 街道、村委分别与国土局(储备中心)签定土地出让 拆迁安置(承诺)协议

十三、 剩余土地办理集体土地出让手续。

十四、 办理出让土地招、拍、挂手续。

十五、 招、拍、挂结束,出让地内村民拆迁。

第二篇:旧村改造做法经验

宅基地集约统一开发

农民零支出入住新居

——东海县张湾乡农民新居建设新模式

近年来,东海县张湾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居建设模式,在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集约节约居住用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继瓦口村部分村民集资兴建连片新居、四营村“农民自筹一部分、政府扶持一部分”建设“四营新村”等传统建设模式之后,今年又在前湾村二组探索走出了一条更受广大农村居民欢迎的“宅基地集约统一开发,农民零支出入住新居”的新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前湾村二组43户原先住在80年代建设的老旧砖瓦房的居民,未花一分钱住上了三层复式、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民别墅,同时节约集约用地13余亩。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存量宅基地,集约利用村民建房用地

依据江苏省的相关规定,农村居民的宅基地标准面积(含公摊面积)为200平方米以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宅基地实际面积大都高于200平方米/户,甚至超出标准面积1—2倍。以前湾村二组为例,该组现有农户43户,标准占地面积应为8600平方米,而实际占地面积经实地测量却达到了13200平方米。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广大农村是普遍而非个别现象。更兼小别墅式农民新居占地面积大多在100平方米左右,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农民新居的方式来集约

1村民建设用地成为可能。

为此,张湾乡党委政府在农民新居建设工作中,确立了“科学规划存量宅基地,集约利用村民建房用地”的农民新居批地、用地思路,对包括前湾村二组在内的有连片建设农民新居计划的村组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统一单元户占地面积设计、统一标高和样式设计、统一基础配套设施设计,在集约利用居民建设用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前湾村二组为例,统一规划后的农民新居,基础配套设施水平比以前更高,房屋结构更加美观和科学,更重要的是,集约后的新居占地面积仅为4300平方米,节约出近9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

二、引资注入,借鸡下蛋,激活农村建设用地市场

科学的规划固然给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构划了愿景,但如何通过科学可行的运作方案实现这一愿景才是最为关键的。在基层政府无力负担农民新居建设资金、农户自筹建设资金有困难的情况下(瓦口村和四营村的模式下,农户和政府均感负担吃力),统一规划设计的农民新居只能是纸上谈兵,更遑论藉此集约农村建设用地。问题会因此陷入“鸡和蛋哪个先得”的悖命论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筹措建设规划方案设定的农民新居所需的资金。为此,张湾乡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方案所涉农户的意见基础上,确立了引资注入、“借

鸡下蛋”的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的新思路。具体做法是:通过招商,对方案所涉的农民居住用地地块进行引资开发。由出资方对所涉地块按照政府统一规划进行整体开发,免费为该地块上的原住户建设规划设计的农民新居,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仍由出资方按照与建设农民新居相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农民新居,并推向市场。这一方案,妥善解决了农民新居建设资金筹措问题,不让农户掏一分钱就可以享受以前只能在规划图纸上展示的人居环境。乡党委政府认为,这一做法,是符合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的。事实上,这一方案也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同和拥护。

同时,为使这一方案对出资方更有诱惑力,从而加大引资力度,乡党委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前湾村二组作为方案试点村组。考虑的因素有:其一,前湾村二组居民对该建设模式拥护度高,方案实施的群众基础较好,可以为出资方减少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阻力和麻烦;其二,前湾村二组居住地块位于乡驻地,并紧邻乡农贸市场和规划建设中的乡客运站,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地块附加价值含量高,集约出来的土地对出资方更具经济上的诱惑力。

三、政府引导,多方合力,新模式结出新硕果

经过广撒大网的宣传招商和细致严谨的遴选客商, 2011年5月,乡党委政府最终选定了连云港盘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前湾村二组农民新居的出资建设方。按照此前

既定的方案思路,经过各方近6个月的辛勤付出,133栋农民新居在前湾村二组拔地而起,二组43户居民全部入住新居,“宅基地集约统一开发,农民零支出入住新居”的农民新居建设新模式取得试点成功。

新模式的成功,科学的实施方案是基础,政府引导和各方合力是关键:

1、党委政府是参建农户和出资方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政府招引和遴选,农户找到有履约能力的出资方,出资方找到有投资价值的条件地块;

2、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户和出资方合作的坚强保障。在前湾村二组农民新居建设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三个政策,分别是出资方预交建设押金(综合考虑前湾村二组的建设规模、所涉农户数和出资方负担能力,该方案下的建设押金为200万元,项目完工前后已分梯次全额返还出资方)、为出资方免除或全额返还相关配套规费和税费、为农户和出资方的协议履行提供全程鉴证服务等。政策一有效预防了出资方因客观原因拆而不建,或者不按既定规划设计方案建设,解除了参建农户的后顾之忧。政策二给出资方节约了开发成本,给予出资方市场化运作集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以更大的空间和余地。政策三辅助实现政策一和政策二;

3、方案实施过程中,政府全程协调处理各方工作,督促出资方按计划序时推进项目建设,鼓励参加农户对项目建设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协调供电、水务、建管、城管等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

提供各种必要的监督和服务。

总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可入住农户(含原住户)133户、各项基础配套设施齐备的前湾村二组农民新居正是在这种政府引导和各方合力下,用了短短六个月按规划和计划圆满竣工的。

四、结语

“宅基地集约统一开发,农民零支出入住新居”的农民新居建设新模式在前湾二组试点取得的成功,为新形势下基层政府在尊重农村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规避拆迁安臵矛盾、集约农村建房用地、提高农村居住用地附加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很好借鉴。张湾乡党委政府有信心、有决心在前湾村二组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对全乡其他有条件的村组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前湾二组模式,力争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建设宜居美丽乡村中为农民谋求更大福祉。

中共东海县张湾乡委员会

东海县张湾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

第三篇:旧村改造开发流程

一、编制旧村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

申报资料:

1、本村在册户籍人口状况和现有土地状况.(附当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册户籍人口状况证明和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类别、面积证明);

2、违规违法建设及处理情况;

3、初步改造意向。(1)区政府关于村庄整合的意见;(2)居住用地和生活保障用地(含机动用地)选址意向、范围、面积以及是否合并重组使用的意见。拟将安置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捆绑实施的,可提出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地块选址意向、范围和面积。并标注于1:2000地形图上;(3)需安置村民人口数量及拟建安置住宅和生产经营设施建筑面积。(4)村民拆迁安置和后续生活保障意见;(5)旧村改造的资金筹集方式;(6)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承办部门:区旧村改造领导小组。

二、总体策划方案的报审:

申报资料:

1、总体策划方案编竣后,由区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形成审查意见,报市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市旧村改造办公室组织会审,综合各部门意见通过后,报市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

3、市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旧村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正式行文批复。

承办部门:市旧村改造领导小组。

三、申办规划策划方案审批:

申报资料:

1、申办规划策划方案策划要求通知单;

办理时限:8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出具规划方案策划要求通知单及附图。通知单应包括用地性质、规划策划用地范围、市政设施及村民安置、生活保障(含机动用地)、捆绑开发用地规模等规划条件。

2、编报规划策划方案。(委托具有甲级或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其成果应达到修建性详规的深度)。

办理时限:8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规划局出具审查意见。对确需实施招拍挂的地块,市规划局出具规划指标及要求;对村民安置居住和生活保障地块,市规划局予以批复详细规划。

承办部门:市规划局。

四、申办安置住宅及生活保障建设项目核准手续:

申报资料:

1、登记备案申请表及企业申请文件(分别报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其中市发改委二份,其他部门各一份);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一式五份);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新设立企业尚未办理工商登记的,须出具出资方关于项目建设的合作协议有效文件;

4、资金落实证明;

5、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和环保部门初审意见;

6、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使用证;

7、1;500、1:1000或1:2000的现状地形图,并用HB铅笔标明用地位置和范围意向(一式三份);

8、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同时提报济南市建设项目招标方案申请书,包括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等招标内容;

9、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应同时提报相关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申请文件、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位置示意图;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承办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办理时限:10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xz1787@sohu.com,密码:xz1787

市发改委受理后3日内,分送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对申报项目于5个工作日内分别出具土地预审、环评初审等书面意见;市发改委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安置住宅及生活保障建设项目核准文件。

五、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申报资料:

1、书面申请(含建设要求和内容)。

2、经计划部门批准的有效计划文件。

3、1:500地形图。

4、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承办部门:市规划局。

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1、持所需材料向市规划局提出申请。经现场勘察,审查、核对相关规划,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需申请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在7个工作日内签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通知书》;需制定详细规划的,在7个工作日内签发《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

2、到市规划局规划管理处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对具备审批条件且符合详细规划的,7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六、申办旧村改造用地审核意见:

申报资料:

1、委托具有土地测量资质的专业队伍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标绘于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附界址点坐标)的图件。

2、立项计划(复印件1份,验原件);

3、规划定点意见(复印件1份,验原件);

4、规划范围图纸(复印件1份,验原件);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1份,1份)。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办理时限:6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出具旧村改造用地审核意见及附图,并说明村现状土地利用的有关要求。

七、实施捆绑房地产开发用地招拍挂:

申报资料:

1、要求地对市规划局审查通过的规划策划方案中确定的旧村改造捆绑房地产开发用地实施统征(收购)的申请表。

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申办程序:

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同意后,由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向市发改委申办该用地的土地熟化整理项目核准手续。市发改委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核准文件。

八、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

申报资料:

1、登记备案申请表及企业申请文件(分别报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其中市发改委二份,其他部门各一份);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一式五份);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新设立企业尚未办理工商登记的,须出具出资方关于项目建设的合作协议有效文件;

4、资金落实证明;

5、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和环保部门初审意见;

6、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或土

地使用证;

7、1;500、1:1000或1:2000的现状地形图,并用HB铅笔标明用地位置和范围意向(一式三份);

8、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同时提报济南市建设项目招标方案申请书,包括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等招标内容;

9、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应同时提报相关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申请文件、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位置示意图;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承办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如在开发办办理立项,须缴纳2元/平方米的开发管理费。注意:旧村改造项目按上述程序申办立项审批。

申办程序:

有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单位,由主管行政部门转报项目立项申报资料;无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单位,可直接报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项目立项申报资料由该办转报市计委。纳入土地收购出让的项目,建设单位在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开发土地使用权后,凭《中标确认书》或《拍卖成交确认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其它申报材料一起上报。市计委在收到申报资料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对符合条件的,市计委予以批复。对属上级发展计划部门审批权限内的项目,由市计委负责转报。

九、国有(集体)土地使用证:

申报资料:

(1)土地登记需要的资料①计划立项批文;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意见;③土地登记申请书;④地籍调查表(含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土地登记法人代表委托书、四邻指界签名单、宗底座落图);⑤土地登记审批表;⑥土地登记卡。

(2)土地转让登记需要的资料①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申请审批表;②出让人土地使用权证书;③土地使用权评估报告;④土地转让协议;⑤转让双方法人证明;⑥出让人原出让批文;⑦出让方土地登记申请

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的土地均为熟地,可直接利用地块进行建设。若因实际情况要求需要拆迁的,则需要按相关程序办理。

①申请:建设单位持所需材料提出土地登记申请,有关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给予答复。②地籍调查:区国土局对受理的宗地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本宗地及邻宗地法人或其委托人在确认的地籍调查上签字。区局填写初步意见后报市局审批。③审核:市局对土地登记申请人、宗地自然状况、土地权属状况进行全面审核。④注册登记颁发证书:市局对批准的土地登记进行登记卡装簿,土地权利人领取证书。

十、建设拆迁临时用地许可证:

申报资料:

1、用地申请;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建设工程设计规划要求通知书及附图;

4、建设用地规划意见。

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须缴纳土地开发管理费800元/亩。

申办程序:

持用地申请及相关申报资料报市国土资源局,经审查,符合条件的,7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拆迁临时用地许可证。

十一、房屋拆迁许可证:

申报资料:

1、拆迁申请书。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

4、《国有土地使用证》或《拆迁用地批准书》。

5、建设拆迁临时用地许可证。

6、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

7、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8、产权调换和安置用房证明。

承办部门:市拆迁办。

办理时限:10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拆迁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为,安置一次到位8元/平方米,实行过渡安置12元/平方米。

1、审查立项申请,并于收到申请后二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立项的决定。

2、批准立项的,拆迁人应自批准立项之日起三日内办理委托拆迁或自行拆迁备案手续,交纳拆迁管理费。

3、立项批准之日起五日内,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4、拆迁完毕,拆迁人应及时申请拆迁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取得《拆迁验收合格证》。

第四篇:旧村改造汇报[精选]

强湾乡旧村改造情况汇报

(2008年11月10日)

强湾乡地处白银市区南部14公里处,南邻水川镇,东与水川镇、四龙镇接壤,西北与王岘镇、皋兰县相连,土地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系黄河北岸高扬程灌区。全乡现辖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2746户,9750人,其中劳动力4905人。现有耕地28643亩,其中旱地15946亩,12697亩。2007年全乡生产总值22936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6元。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按照《白银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纲要》的总体安排部署,明确目标,合理定位,从基础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入手,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旧村改造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强湾乡强湾村地处白银市区南部14公里处,是强湾乡政府所在地,白崖子村地处白银市东南部15公里,两村都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系黄河北岸高扬程灌区,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加之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条件差,土壤贫瘠,农业经济结构单一,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民生活水平不高,但从全乡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较好。随着城郊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的带动,干部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强烈,积极性高。

2、社会经济状况

强湾乡强湾村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453户,人口1563人,共有劳动力755人,耕地面积3713亩,其中有效面积2239亩,保灌面积2033亩,旱地1474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52元。

强湾乡白崖子村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497户,人口1754人,共有劳动力984人,耕地面积5303亩,其中有效面积2808亩,保灌面积2113亩,旱地2495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61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旧村改造要着眼于长远利益,立足于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使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建设节能省地、防震防灾型住宅,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规划先行,合理有序建设的原则。旧村改造必须依据所在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域规划,做好改造村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并按照有关程序报批,杜绝未批先建、少批多建、越权审批等违法行为。

3.坚持农民自愿,维护农民利益的原则。旧村改造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发挥农民在旧村改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筹经济发展、产权制度改革、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妥善处理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坚持合理推进,防止盲目开发的原则。旧村改造必须考虑本村的经济基础、就业环境和改造后的问题,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防止急功近利,不切实际,一哄而上,搞遍地开花、低水平分散建设。

5.坚持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旧村改造的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在村庄占地范围内,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严格禁止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节约并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三、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加大宣传力度。

村里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选出工作踏实、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为工作骨干,负责新农村建设日常事务。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办法和建设目标,进一步调动全村村民关心新农村建设、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

2、责任到位、分工合作、建立奖罚激励机制。 按新农村建设标准的九项要求,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依任务性质不同进行了分工,将工作人员分成5组,分别负责不同工作,避免了推诿扯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奖罚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各工作组定计划定目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日程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按时完成。

3、发动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开展。针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量大,需用资金多的情况,村建设领导小组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在取得多方支持的同时,借助市县帮扶单位,筹措资金,使各项建设工程有了可靠保障。

四、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成效

根据强湾村的实际情况,主要完成以下主要项目:

1、完成2007年强湾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2、安置无房、危房、特困户4户。

3、完成强湾村小学和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

4、新建强湾村文化活动中心1处,并配套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

7、砂化硬化村级道路13公里。

8、完成植树造林200亩。

9、兴建生活垃圾收集场1处。

9、维修村委会办公用房,并配套办公设备。

10、建立相关“村规民约”等制度。

根据白崖子村的实际情况,主要完成以下主要项目:

主要是维修道路2000米,综合开发土地400亩,新增水浇地300亩,新建50平方米泵站一座,并配套机电设备,衬砌水用隧道600米,衬砌渠道6600米,投入小尾羊200只,扶持养殖示范户60户,培训农民技术员600人次。

五、村容村貌改造 通过旧村改造我乡强湾村、白崖子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是:

1、通过“三池一改”项目建设,在强湾村、白崖子村建设沼气池130座(其中:强湾村100座,白崖子村30座),合理利用清洁能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2、通过美化白金公路,减少因水土流失对白金公路的损坏,改善生态环境,我乡在白金公路沿线10公里(强湾段)进行植树造林,栽植树木为白杨、刺槐等树种,在白金公路到何及沟特困群众安居点1.5公里乡村公路段栽植刺槐、白杨,在白崖子村苦水沟沿渠3公里栽植白杨等措施,增加了植被覆盖,改善了农民居住点生活环境,营造了一个舒适、美丽、温馨的居住环境

3、全村完成了长久垃圾的清理以及村内外的乱堆乱放清除,落实了四有一落实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通过强湾村阵地建设项目,建起了村卫生室,使村公益公共设施逐步完善。白崖子村阵地建设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

六、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强湾乡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积极采取秦腔折子戏演出、张贴标语、广播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并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同时,强湾乡在这两个自然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强湾乡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村领导班子成员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两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七、改造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几点体会

1.先行试点,科学规划。旧村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必须先行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村庄进行试点,并科学合理地做好试点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2.因村制宜,多种形式。由于各村之间基础条件不同,差异性较大,因此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本着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合于本村的改造方式,创出特色。

3.点面结合,带动周边。在规划建设上应与新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山区险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在产业发展上应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与周边的公路干线、同时带动周边村向试点村聚集。

4.多元筹资,共同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农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渠道。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水利设施欠帐较大,农业生产成本高,直接影响着两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二是两村还未形成规模产业,经济总量低;三是资金匮乏,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四是部分群众的思想有待解放,市场经济观念跟不上实际需要。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落实白崖子旧村整治改造和强湾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各项工作,完善乡文体中心和“农家书屋”的建设,完成乡卫生院的扩建任务。二是狠抓节水灌溉,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农业成本,保证粮食产量。三是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硬化乡村道路15公里,对强湾、白崖子乡村道路进行改造,逐步改善乡村道路交通条件。四是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抓好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大棚油桃、红葱、红枣等特色农产品,把特色产品做大、做强。五是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在规模养殖上下工夫。以春雨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积极带动、培养一批规模户,力争建成规模村、专业村,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第五篇:旧村改造典型经验材料

我们##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国土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有40万人口,18个乡镇,473个行政村。县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探明各类矿产资源22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56.18亿吨,白云岩储量42亿吨。耕地总面积54.8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3万亩。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我县农村自然庄多达1700余个,建了新房不拆旧房在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占地浪费严重,“空心村”问题突出。加上我县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会之处,坡地多,大面积的平川地少,而且许多村庄多建在平川之处,虽着村庄占地的不断扩大,使原来就不多的耕种条件好的平川地日益减少。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农村旧村改造,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促进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重要工作任务。

我们##县国土资源局历来重视旧村改造工作,早在八十年代末期就积极开展了此项工作,涌现出了望川、上伏、后则腰、蔡节、西沟等旧村改造成绩突出的村庄。其中望川村的旧村改造力度最大,该村由1989年居民住宅370亩的村庄,经过旧村改造后居民全部住近了楼房,占地面积仅有250亩,大大节约了耕地。回顾望川村旧村改造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宣传,使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是实施旧村改造的内在动因

旧村改造虽说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全体村民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农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工作难度较大。因此,能不能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激发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使旧村改造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变“要我改”为“我要改”,这是旧村改造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所在。望川村有360户,1171口人,全村土地总面积3147亩,其中耕地

1307亩。1984年开始,该村以地下煤炭资源为依托发展村办企业,1989年该村已拥有煤矿、铁厂、铸造厂等9个村办企业,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05万元,人均存收入1000元。有了钱就要盖房子,这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望川村的百姓也一样。以前,望川村民无钱修房子,360户人居住在三个自然庄中,居住区占地面积185亩,自1978年以来,富裕起来的望川村人,纷纷建新房,截止1989年,全村共建新房1000间(眼),占地185亩。这样形成了三个问题:一是村庄土地浪费严重,村庄占地已占地370亩,而许多村民仍无房住,要彻底解决,村委估计至少还得占地300亩,这样一来望川村占地将达到670亩,而且将形成名副其实的“空心村”。二是耕地日趋减少,除了村民修房占地外,望川村办企业也要占地,企业要发展,就要上规模,上规模不占地不可能。加上国家、省、市县一些重点项目占地,人地矛盾必将进一步激化。三是村内建筑杂乱,以前的居民点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低、矮、破烂、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排水排污都是问题,而新的建筑虽然新,但东一处,西一处,显得杂乱无章,公共设施无法配套,导致了望川村街道低洼不平,雨天水路不畅,因排水、走路造成了许多民事纠纷,村庄建设水平上不去,仍是“年年建新楼,岁岁无新貌”。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国土资源局积极为该村出谋划策,在参观该村时,与该村两委班子就望川旧村改造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我们的宣传下,望川村两委认识到了这一点,从1988年开始,两委干部统一了意见,决定进行旧村改造。为了帮助望川村进行旧村改造,我们首先建议该村走出去。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外地旧村改造典型村取经,寻找旧村改造的感受和动力。二是通过座谈、恳谈来统一认识,消除村干部的畏难思想,齐心协力做好拆迁户思想工作,消除群众的担忧、害怕、抵触情绪,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征地、拆旧铺平道路,确保旧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指导,注重规划和建设管理,是高质量完成旧村改造的前提和条件

在旧村改造中,许多村庄由于不重视规划和建设管理,结果使村庄旧村改造半途而废,新村面貌依旧、质量不高。因此,旧村改造首先要因地制宜,制定一个功能齐全、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中心村及有条件的村庄要按照现代化新农村的标准进行规划,同时要强化建筑设计工作,对户型、主基色、建筑立面都要统一标准、统一设计。按设计施工。在我们的帮助下,由山西省城乡设计规划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给望川村绘制了1990至2000年新村建设和产业结构布局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十年奋斗目标。其中新村规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91年建成两栋三层居民楼,安排居民48户;建成宽12米,长1000米的柏油新街;建成教学大楼和容积为500立方米的自来水塔。第二步,从1992年至1995年,建成居民楼8栋,安排居民200户的同时,建成综合办公大楼、商业大厦、酒家、幼儿园和煤气站。第三步从1996年到2000年,居民全部进入新村,并建成医院、文化宫、公园、力争全部完成园林式新村建设任务。望川村的旧村改造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在今天看来,我们对望川旧村改造的超前规划是正确的。国土资源部长孙文盛在任山西省省长时,多次深入该村进行调研,对该村旧村改造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三)和谐发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是确保旧村改造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

1991年,望川村开始了旧村改造工程,首先的阻力来自传统观念。有相当部分的村民认为再基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属于私有财产,加上一些风土习俗、家族势力等多分面因素的纠结,撤旧房很困难;第二是村民住房问题,谁先谁后住,新楼价款问题。为了使望川村旧村改造顺利进行,我们从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符合国家法律与政策的精神,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旧村改造民主决策、科学规划。从而有力的促进望川村旧村改造了工作。我们在望川旧村改造中主要处理好了以下三个问题:

1、旧房拆除。望川村通过开会、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反复讲解和宣传“旧村改造”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要求。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动员,并拉上全村党员干部外出参观,使他们认识到了旧村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主动撤除自己的房屋,腾出宅基地户用于建设新楼房。该村老党员郝世愧1987年刚盖起16间新房,但却首先不同表态,主动撤除自己的房屋。在党员干部作出表岁的同时,该村组织了旧村改造政治思想动员工作组,挨门逐户做思想工作,为该村的旧村改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改造资金的筹集。实施旧村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旧房老宅基补偿等都需要一大笔资金。部分实施整体迁建的村庄更需要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望川村旧村改造中,拆迁户房屋按当时房屋造价赔偿,新楼价款采用群众出小头,集体出大头的办法、并且每户免1.6万元。拿1991年新建的两栋楼来讲,两栋楼总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可安排居民48户,户均建筑面积106平方米,户均居住价款仅1.2万元,总价57.6万元,仅占总投资的零头。村集体收回的旧房有偿使用、投入部分土地征用款、村集体资金投入等方式解决旧村改造资金问题

3、新楼房的安排。从各地旧村改造来看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新房的位置;二是通过竞投,谁出钱多谁先选择宅基地;三是按照旧房拆除(或腾空)的先后顺序,谁先拆除(或腾空)旧房谁先挑选。但是素上书办法在望川村旧村改造工作中难以行通。望川村在旧村改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第

一、二栋楼竣工时,群众都不愿意住;当群众看到新楼宽敞、明亮、水、暖、电、气配套设施齐全,又张着要住楼。在我们的帮助下,该村出台了分房制度:群众要住,优先群众,群众不住,优先党员,党员不住,干部带头住。几经反复,使全村群众都住进了楼房。

(四)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同支持,是实施旧村改造的重要外部条件

旧村改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较多。望川的旧村改造表明,要搞好旧村改造,除了望川村自身要有较好的内部条件外,还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资金、政策、土地指标、审批服务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在工作中,从方案制订到具体操作,我们都把握政策,加强指导,把政策用足,落实到实处。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各种费用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乡镇一级政府要把旧村改造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加强指导。望川村所属润城镇是我县的一个经济大镇,在望川村的旧村改造工作中,润城镇两委班子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我们的指导下积极推广望川旧村改造经验,有力的促进了该镇旧村改造工作的进展。

今后的工作和建议

近年来,我县的旧村改造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但从整体而言,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从横向看,区域之间甚不平衡,部分乡镇进展缓慢。从纵向看,两头热中间冷。即上级政府十分重视,村民呼声十分强烈,但部分乡村干部和一些部门存在畏难情绪。究其根源:一是缺乏共识。即没有充分认识旧村改造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二是畏难情绪作怪。在土地指标、建设资金、旧村改造中的矛盾纠纷这三大困难面前,部分干部或多或少产生畏难情绪。三是政策缺位。旧城改造工作目前尚处在探索性阶段,相关部门未出台一些配套政策,自上而下至今还没有明确规范的法律政策。

(一)合理配置农村集体土地资源,满足旧村改造用地需要

目前,我县农村旧村改造工作首先面临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土地指标问题。由于存在着城乡两元结构,以往在土地指标使用上,往往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不公平现象,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上级政府配给的土地指标与实际需求缺口更大,能用于旧村改造的则更少。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许多村庄没有或很少预留了建设用地,根本不能满足旧村改造的需要。从各地的实践看,当前解决土地指标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指标用于旧村改造;二是根据政策,通过土地整理获取折抵指标,或中心村通过宅基地复垦还耕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但上述办法都受到了配额、经济、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根据我们的国情、市情以及土地法律法规精神,用地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们认为,旧村改造用地问题,还是要从改革入手,制定相应政策,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1、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满足旧村改造用地需要。旧村改造,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目前,许多地方都把农村宅基地整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目的就在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鼓励支持旧村改造,在用地指标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2、开源与挖潜并重,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力度。从集约用地,减少人均占地面积入手,积极探索节流新思路、新办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扩大迁村并点试点工作。缩并农村居民点,扩大城镇、中心村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达到节约、保护耕地目的。二是在城市规划区内、中心集镇推行多层公寓。在供地方式、购房面积上、购买价格上、房产处置上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既可以维护农民利益,同时也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三是建立城乡土地置换机制,允许农民在一户一宅原则下,原有农村宅基退耕后,按一定比例置换中心村或城镇建房用地。目前,农村居民为了经商、务工、子女读书,进城定居较多,城乡土地置换条件已日趋成熟。我们要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并加上宣传力度,不能停留政策文件层面上。四是出台农村建房节地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减低用地标准。目前,农村家庭人口趋少,而农居占地较大,空置现象较普遍,要在观念更新、政策鼓励二个方面加以引导,逐步消除农村建房中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二)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拓宽旧村改造筹资渠道

旧村改造最大难题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从试点来看,虽然筹资渠道林林总总,但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土地,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是农村集体最大的一笔资产,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资产显性化,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但是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近年来,外省许多县市都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试点工作,并出台了相应政策,明确提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在除商品房开发以外进行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资产性质得到体现。我县应在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通过招投标收取宅基地级差地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例如我县次营镇进行了农村宅基地公开拍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要走出旧村改造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必须从土地入手,通过制度创新,在不违背法律精神的大前提下,在中心村建设、旧村改造试点村采取一些灵活、变通的政策,以地生财,为解决旧村改造建设资金问题打开一条新路。首先,建议政府部门及时总结完善推广一些试点的成功经验,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结合小城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村庄整理工作,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通过出让、招标、拍卖筹集资金,满足旧村改造建设的需要。

(三)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化解旧村改造过程中的矛盾 我县在旧村改造中都有少数农户不愿配合,成了拆旧建新工作的“钉子户”。旧城改造工作有法可依,而农村拆迁工作至今还没有法律依据,无法实施强制措施,成为旧村改造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对此,我们建议:第一,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早日出台法规或行政规章,使农村旧村改造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化解矛盾。第三,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望川村的经验表明,旧村改造的主体是全体村民,改造方案、补偿标准,包括拆迁的实施办法都要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拆除旧房,由村里自行组织实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实践证明,这一做法符合村民自治法精神,效果较好。

(四)旧村改造要加强协调,统筹安排

当前,涉及农村建设工作较多。政府必须统筹兼顾,统一安排,在政策制订、资金安排、机构设置等方面协调一致。旧村改造作为农村建设的一项具体工作,必须与当前“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中心村(镇)建设、村庄整理、山庄窝铺搬迁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力度,有序推进。

二00五年九月七日

上一篇:检查人员工作程序下一篇:基础化学实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