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2-09-07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建设的现状,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局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经过“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局党员干部的作风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都能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风不浓。疏于学习,忽视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的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知识空白”问题,有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相脱节,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

二、 我局作风建设的思路

(一) 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 有为的精神状态。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争先,善于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地抓好发展

1这一要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推动干部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思维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二) 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际才干加强学习的针对性。以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执政水平为目标,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纪律和国家法规,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房地产业等专业知识,力求掌握理论、吃透精神、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并制订计划予以落实。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重在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三) 切实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积极改进工作方法

深入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紧密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针对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大兴调查之风,对我区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着力办好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做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健全投诉、受理、督办等工作机制。

(四) 切实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 水平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对组织作出的决定、决议,允许保留个人意见,但行动上必须服从。不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不听信、不编造、不传播政治谣言及有损党和国家的言论,不宣传、不发表不利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言论。对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坚决予以查处。

积极推进民主科学决策。完善议事决策程序,规范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行为。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凡属重大事项,决策前要周密论证,决策时要充分讨论,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搞个人专断。对于关系全局、关系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公开或定期通报。

努力维护班子团结。加强党性教育,在领导班子成员中牢固 树立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不断增进班子的团结。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生活各项制度,倡导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民主,加强与班子成员的思想和工作沟通。党员干部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真正形成既有班子集体的统一意志、又有每个成员个人的心情舒畅的生动局面。

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以民主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和 完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

化、程序化。民主推荐注重广泛听取意见,强调群众公认;讨论决定干部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办事,决不允许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领导班子会议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任免、奖惩事项,要逐个进行表决。

(五) 切实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努力塑造清正廉洁的 良好形象

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禁止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等经济活动。禁止党员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

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强化行政成本意识,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严格接待费管理,控制接待标准的档次。除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等重要特殊公务活动外,禁止在工作日及节假日执行公务时午间饮酒或饮含有酒精的饮料。不准借参观、学习、招商引资名义进行公费旅游,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出境)。禁止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

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三、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组织开展“作风教育月”活动。集中时间开展主题教育系列 活动:进行作风建设专题学习讨论、组织观看作风建设正面教育

和反面案例剖析的电教片,坚持以效能建设促进作风建设,创新服务机制,理顺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

梅江区房地产管理局

二00七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们党在其3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作风。它是我们党夺取革命、 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戴和支持的“法宝”。干部作风是党风的直 接体现和反映是衡量党风好坏的晴雨表对我们的党风政风有着重要的标识作用人民群

众正是通过体现于干部身上的作风来鉴别和了解我们的干部乃至党和政府。农村基层干部身 处一线直接与

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其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疏密影响党和政府的形 象影响党和人民的事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各地要实现这 个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要带领 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一、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们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 干部宗旨意识牢固具有较强的群众观念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能够身在其位谋其政为本地

经济社会的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处于转 轨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强烈地冲击着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致农村

基层干部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脱离实 际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主要表现是一是缺乏调查研究的浓厚空气凭感觉凭想 象乱拍板。有的干部对国际国内大环境和本地小环境及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 密的调查研究不愿深入困难的地区、企业和农村去调查研究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仅仅 根据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在那里发号施令“闭着眼睛说瞎话”、“瞎子摸 鱼”不少干部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忽视客观实际的存在。或作报告滔滔不绝不着 边际华而不实不是用生动形象的“土话”而是千篇一律的“普通话”因缺乏对本地实

际的深入了解对本地工作的指导性大打折扣或作汇报洋洋洒洒纸上谈兵讲成绩夸

夸其谈讲问题蜻蜒点水讲对策泛泛而论有的干部“下车伊始”不了解熟悉情况就发 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而这种议论或批评因没有经过周密调查根本没有 针对性不过是无知妄说让本地执行的干部群众感到无所适从既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也

不利于工作的推进。二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说假话办假事搞浮夸。一些地方和部门 出台一些脱离实际的工作目标和奖惩标准单以“数字论英雄”从“速度看政绩”加上各

级评比考核繁多这个要一票否决那个要影响晋级提拔无形中给下面造成了一种互相攀

比、恶性竞争的不良风气滋长了“你吹我也吹不吹白不吹吹了总不亏”的不良风气。 一些干部不在扎扎实实办实事、任劳任怨作奉献上下功夫而是大耍花拳绣腿报喜不报忧。 有的“坐劲”不够跑劲有余“一年看二年干三年忙着换”是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的心 态有的不是捉摸事而是专门捉摸人无事生非飞短流长有的干部整日在做表面文章

上动脑筋从作假浮夸中比能耐“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有的移花接木、杀

鸡取卵搞短期行为或者打肿脸充胖子显示自己的政绩骗取奖励和荣誉。也有些机关 的干部作风不扎实下基层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如蜻蜓点水“小车一溜烟群众不沾边” 结果是“水分淋淋”的情况很难察觉实事求是者“政绩平平”遭批评指责吹牛浮夸者“成 绩显赫”受提拔重用。三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搬本本套框框套公式。有 的干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就照抄照搬削足适履完全脱离本地实际有的干部学习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融汇贯通就生搬硬套铁板一块有的则保守僵化安于现状不思

进取缺乏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气魄。、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充斥。主 要表现是一是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些干部看不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看不 起人民群众不是想方设法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开创事业

发展的新局面而是处处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无知盲动、妄为”使他们失去了前进的信心。二是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些干部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当

官作老爷的思想根深蒂固自以为位置上高人一等智商上高人一筹。骄傲、专横、鲁莽、 自作聪明、我行我素“钦差大臣”满天飞老子天下第一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 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有些干部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遇事不向 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

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素的影响因此滥

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他们的错误和失败愈来愈严重。三是不关心人民群众疾 苦。一些干部对人民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愿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群众有什

么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打算不询问不了解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

此人民群众意见很大。特别是有的干部对一些贫困地区对一些矛盾和问题较多的企业和单 位不是为群众鼓与呼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是遇到问题绕道走。凡此种 种极大地损害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关系导致当前群众上访人数和次数与日俱增党 群、干群关系

空前紧张。、脱离组织自由主义、利己主义膨胀。主要表现是一是各自为阵搞本位 主义忘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部分干部大局意识不强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

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让大局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工作上互 相推诿扯皮副职推给正职部门推给政府该自己办的事情推给别人办该马上办的事拖

到以后办遇到问题踢皮球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问题就调“主”或者政治上错位要 这级别要那级别就是不要工作出政绩要金杯要银杯就是不要老百姓的口牌要金

奖要银奖就是不要老百姓的夸奖要这位要那位就是不要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在

位子、房子、孩子、票子上讨价还价。二是自由散漫腐化享乐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 风。有的干部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的干部事业无 追求工作无计划生活无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的干部贪图安逸享乐赌博抹牌

公款吃请行贿受贿公费旅游。三是忌疾讳医不敢、不愿和不善于作批评与自我批评。 表现之一是好人主义盛行批评变调。表现之二是形式主义严重搞假批评对问题和错误 采取保护的态度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表现之三是作风霸道压制批评。有的党员领 导干部缺乏民主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有的还伺机报复给批评者穿小鞋。表现之四是方 法不得当影响批评效果。有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同志进行批评时不讲究方法和策略态 度生硬措词偏激使被批评者接受不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目前农村基层干部作风 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或源于思想观念或源于社会环境只有深入剖析寻找病根才

能针砭时弊对症下药。、思想根源。一是宗旨观念淡化。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忘记了坚持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

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一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

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这一最高标准忘记

了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就能从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从

而战胜一切可以战胜的困难取得党人民事业的伟大胜利这一历史的经验和真理。二是封建 残余思想的影响。那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官本位意识、家长制作风、封建宗法观念沉淀 在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灵魂深处化作潜意识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三 是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吹进了新鲜空气也飞进了蚊子苍蝇 一些干部经不住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沉缅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忘记了党的优良作风丧失斗志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社会根源。一是机构改革的震荡引起了思想上的 动摇。乡镇合并后有的因岗位调整而感到失落有的因待遇降低而心中不平有的因苦乐 不均而产生埋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合并后的乡镇控管上尚有空档和缺位现象使得部分 干部感到无人管无人问而陷入茫然。机构撤并人员分流不少干部感到前途渺茫不 知何去何从因而工作上消极纪律上松驰存在“干一天是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扭曲了人生价值取向。少数干部把经济收入作为 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甚至把市场经济利益原则引入工作搞利己主义、本位主义

讨价还价一些职能部门的干部把服务变成收费变相为捞取个人和部门利益的手段。一 些企业法人代表用共产党的钱学了见识长了才干掌握了客户羽翼丰满了就不再愿意

为企业干而是另立山头为个人发家致富。三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欠缺导致了某些农村基 层干部行为的偏差。党的干部本应是人民的公仆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但我国现 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主要是实行任命制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负责人主要是由上级指派或安

排的因而他们一般只对上级负责围着上级的指挥捧转。而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又 缺乏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因而很难抑制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行为的偏差。

三、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作风好坏与事业成败息息相关。历史和现实一 再表明,党的事业发展同党的作风状况密切相关。干部的作风怎么样,同群众的关系怎么样, 对党风状况乃至党的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十分 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和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采取积极 有效的对策予以克服。、坚持一个宗旨。我们的党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有血肉联

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增强党的凝聚 力、战斗力就要坚持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增强党的宗旨观念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发 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的智慧和创造集中起来变为党的政策决策在群众

中加以贯彻实行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 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推行“两化”管理。即推行“民主化、法制 化”管理。民主管理方面逐步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标准、 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的要求增强政务透明度有条件的部门和行业进一步扩大社会公开承

诺服务的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大力推行部门领导离任审计制积极开展 行政监督并注意发挥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和行业系统的

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和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法制化管理方面在党政机关 主要是建立起制度健全、纪律严明、民主决策、按章理事的组织工作、管理工作和日常行为 三个规范在企事业单位要着重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狠煞三股歪 风。一是狠煞以弄虚作假为核心的浮夸风。首先要加强教育营造求真务实的浓厚氛围树 立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是非观自觉抵制浮夸风的侵袭同时强化舆论宣传和法制教育

大力表彰那些廉洁奉公、勤奋踏实者对浮夸弄假者批评不含糊曝光不留情处理不手软。 其次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铲除弄虚作假的土壤。第三要按照《统计法》严格执法堵塞浮 夸风的源头。二是狠煞以唯我独尊为特征的“官爷风”。“官爷风”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的官僚主义之风是“官本位”思想的具体表现。“官爷风”的存在和蔓延妨碍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实行损坏党的形象和威信对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必须

用机制的、舆论的和教育的手段予以清除。三是狠煞以骄奢淫逸为重点的腐败风。严格执行 “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纪律约束干部扎牢篱笆关紧闸门堵 住漏洞。以严明的纪律促使广大干部真正做到慎独慎微谨言谨行多做点工作少搞些应 酬多办一些实事少来一些应付多想一下群众少想一点自己不以权重而贪敛不以位高而谋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为民掌权为党奉献自觉规范自己的工作范

围约束自己的生活范围净化自己的社交范围始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大兴四种 风气。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发扬调查研究的风气。加强调查研究,是贯彻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改进作风、实现科学决策、提高 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没有对客观实际的深入了解,没有对社情民意的切身体验,就很难作出 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的办法,即使有了好的决策和办法,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正确的决策权和领导权。因此看一个干部 作风好坏关键看他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切实改进作风的一个切

入点和重要环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干部都要着眼于研究新情况,解剖新问题解决 新矛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改革开放的难点、重点群 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认真改进调查 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既要到工作形势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 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掌握 基层情况加强规律探索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真正沉下去,深入基 层,深入群众,深入到生产和工作的第一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使调查研 究的过程成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虚 心向群众学习、深入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成为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的过程。二 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发扬联系群众的风气。保持好的作风核心问题是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脱离群众。作 风不正的种种表现归根结底都与脱离群众有关。各级干部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始终坚持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 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坚持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坚决克服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克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 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摆正自己同 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 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事做起从 人民群众期盼、急需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 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之中。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 原则大力发扬民主团结的风气。“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团结牢事业兴”。一个人

的本事再大也不如一个班子的本事大一个班子的本事再大也不如一支队伍的本事大。 一个班子的团结一支队伍的团结所迸发的创造力和产生的战斗力是难以估量的。各级干 部都要大力发扬民主团结的风气做讲团结的模范。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 思广益、集体决策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补台中 增进团结。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正确 对待组织、对待同志、对待自己不讲影响团结的话不做有损团结的事形成心齐气顺、 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二要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 正错误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并坚决与损害团结干事的人和事作斗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世界观、人生观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一切听从党的安排真正做到不为 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三要以身作则做增进团结模 范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善于团结以团结为重以大局为重平等、真诚、友善地对待同事营造心齐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风气。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 具有好的作风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讲实话

办实事求实效。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每一件事都要脚踏实地

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真正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决不搞那些劳民伤财、于发展 无益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替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当一个决定、决策制定以后要大力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一步步实施充分发挥人 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真正把党的政策、决定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实实在 在的效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狠抓落实,真抓实干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抓紧解决 那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对涉及全局、情况复杂、一时难以 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要进行专门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创新五大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 制严格规范干部行为。要坚持“三项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对党员干部 谈话、函询、诫勉等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司法等机关的职能监督作用 并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惩诫机制严肃查处干部违纪案 件。加强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建设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形成强大的惩诫阵势震慑违纪者。 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对党政机关 和各级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那些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予以表彰、 提拔和重用对不注重作风建设问题较多的干部加强警示教育进行重点整改。四是建立 完善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和 对待领导作风问题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转变作风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实事求是 带头清政廉洁。五是建立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培养担当新世纪重任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要坚持正确的用人观在干部选用方式上要靠机制选人用制度管人凭实绩用人逐步实

行领导干部的选用采取实绩考核的办法中层干部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科技干部采取评聘

上岗的办法机关新增人员采取公开考录的办法企业法人代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进一

步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确保选准人才、用活人才。参考资料

1、《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

作风的调查与思考》朱晋灵

2、《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李庆

3、《加强机关党的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王晓晴

4、《改进干部作风应注重解决几个问题》

王成志

5、《党建》2004年第3期

第三篇: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们党在其83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作风。它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戴和支持的“法宝”。干部作风是党风的直接体现和反映,是衡量党风好坏的晴雨表,对我们的党风政风有着重要的标识作用,人民群众正是通过体现于干部身上的作风来鉴别和了解我们的干部乃至党和政府。农村基层干部身处一线,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其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疏密,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人民的事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各地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一、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们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宗旨意识牢固,具有较强的群众观念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能够身在其位谋其政,为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处于转轨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强烈地冲击着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致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脱离实际,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主要表现是:一是缺乏调查研究的浓厚空气,凭感觉,凭想象,乱拍板。有的干部对国际国内大环境和本地小环境及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愿深入困难的地区、企业和农村去调查研究,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仅仅根据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在那里发号施令,“闭着眼睛说瞎话”、“瞎子摸鱼”;不少干部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忽视客观实际的存在。或作报告滔滔不绝,不着边际,华而不实,不是用生动形象的“土话”,而是千篇一律的“普通话”,因缺乏对本地实际的深入了解,对本地工作的指导性大打折扣;或作汇报,洋洋洒洒,纸上谈兵,讲成绩夸夸其谈,讲问题蜻蜒点水,讲对策泛泛而论;有的干部“下车伊始”,不了解熟悉情况就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而这种议论或批评,因没有经过周密调查,根本没有针对性,不过是无知妄说,让本地执行的干部群众感到无所适从,既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工作的推进。二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说假话,办假事,搞浮夸。一些地方和部门出台一些脱离实际的工作目标和奖惩标准,单以“数字论英雄”,从“速度看政绩”,加上各级评比考核繁多,这个要一票否决,那个要影响晋级提拔,无形中给下面造成了一种互相攀比、恶性竞争的不良风气,滋长了“你吹我也吹,不吹白不吹,吹了总不亏”的不良风气。一些干部不在扎扎实实办实事、任劳任怨作奉献上下功夫,而是大耍花拳绣腿,报喜不报忧。有的“坐劲”不够,跑劲有余,“一年看,二年干,三年忙着换”是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的心态;有的不是捉摸事,而是专门捉摸人,无事生非,飞短流长;有的干部整日在做表面文章上动脑筋,从作假浮夸中比能耐,“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有的移花接木、杀鸡取卵,搞短期行为,或者打肿脸充胖子,显示自己的政绩,骗取奖励和荣誉。也有些机关的干部作风不扎实,下基层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如蜻蜓点水,“小车一溜烟,群众不沾边”,结果是“水分淋淋”的情况很难察觉,实事求是者“政绩平平”遭批评指责;吹牛浮夸者“成绩显赫”,受提拔重用。三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搬本本,套框框,套公式。有的干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就照抄照搬,削足适履,完全脱离本地实际;有的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融汇贯通,就生搬硬套,铁板一块;有的则保守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气魄。

2、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充斥。主要表现是:一是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些干部看不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看不起人民群众,不是想方设法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而是处处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无知盲动、妄为”,使他们失去了前进的信心。二是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些干部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当官作老爷的思想根深蒂固,自以为位置上高人一等,智商上高人一筹。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我行我素,“钦差大臣”满天飞,老子天下第一,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有些干部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素的影响,因此滥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他们的错误和失败愈来愈严重。三是不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一些干部对人民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愿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群众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打算不询问,不了解,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此人民群众意见很大。特别是有的干部对一些贫困地区,对一些矛盾和问题较多的企业和单位,不是为群众鼓与呼,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是遇到问题绕道走。凡此种种,极大地损害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关系,导致当前群众上访人数和次数与日俱增,党群、干群关系空前紧张。

3、脱离组织,自由主义、利己主义膨胀。主要表现是:一是各自为阵,搞本位主义,忘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部分干部大局意识不强,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让大局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工作上互相推诿扯皮,副职推给正职,部门推给政府;该自己办的事情推给别人办,该马上办的事拖到以后办;遇到问题踢皮球,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问题就调“主”,或者政治上错位,要这级别,要那级别,就是不要工作出政绩;要金杯,要银杯,就是不要老百姓的口牌;要金奖,要银奖,就是不要老百姓的夸奖;要这位,要那位,就是不要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在位子、房子、孩子、票子上讨价还价。二是自由散漫,腐化享乐,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的干部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的干部事业无追求,工作无计划,生活无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的干部贪图安逸享乐,赌博抹牌,公款吃请,行贿受贿,公费旅游。三是忌疾讳医,不敢、不愿和不善于作批评与自我批评。表现之一是好人主义盛行,批评变调。表现之二是形式主义严重,搞假批评,对问题和错误采取保护的态度,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表现之三是作风霸道,压制批评。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民主,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有的还伺机报复,给批评者穿小鞋。表现之四是方法不得当,影响批评效果。有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同志进行批评时,不讲究方法和策略,态度生硬,措词偏激,使被批评者接受不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或源于思想观念,或源于社会环境,只有深入剖析,寻找病根,才能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1、思想根源。一是宗旨观念淡化。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忘记了坚持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一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这一最高标准;忘记了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就能从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可以战胜的困难,取得党人民事业的伟大胜利这一历史的经验和真理。二是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那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官本位意识、家长制作风、封建宗法观念,沉淀在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灵魂深处,化作潜意识,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三是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吹进了新鲜空气,也飞进了蚊子苍蝇,一些干部经不住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沉缅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忘记了党的优良作风,丧失斗志,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2、社会根源。一是机构改革的震荡,引起了思想上的动摇。乡镇合并后,有的因岗位调整而感到失落,有的因待遇降低而心中不平,有的因苦乐不均而产生埋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合并后的乡镇控管上尚有空档和缺位现象,使得部分干部感到无人管,无人问,而陷入茫然。机构撤并,人员分流,不少干部感到前途渺茫,不知何去何从,因而工作上消极,纪律上松驰,存在“干一天是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扭曲了人生价值取向。少数干部把经济收入作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甚至把市场经济利益原则引入工作,搞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讨价还价,一些职能部门的干部,把服务变成收费,变相为捞取个人和部门利益的手段。一些企业法人代表用共产党的钱学了见识,长了才干,掌握了客户,羽翼丰满了,就不再愿意为企业干,而是另立山头,为个人发家致富。三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欠缺,导致了某些农村基层干部行为的偏差。党的干部本应是人民的公仆,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但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主要是实行任命制,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负责人主要是由上级指派或安排的,因而他们一般只对上级负责,围着上级的指挥捧转。而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又缺乏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因而很难抑制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行为的偏差。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风好坏与事业成败息息相关。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党的事业发展同党的作风状况密切相关。干部的作风怎么样,同群众的关系怎么样,对党风状况乃至党的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十分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和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予以克服。

1、坚持一个宗旨。我们的党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要坚持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增强党的宗旨观念,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的智慧和创造集中起来,变为党的政策决策,在群众中加以贯彻实行,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

2、推行“两化”管理。即推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民主管理方面,逐步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的要求,增强政务透明度,有条件的部门和行业进一步扩大社会公开承诺服务的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大力推行部门领导离任审计制,积极开展行政监督,并注意发挥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和行业系统的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和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法制化管理方面,在党政机关,主要是建立起制度健全、纪律严明、民主决策、按章理事的组织工作、管理工作和日常行为三个规范;在企事业单位,要着重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

3、狠煞三股歪风。一是狠煞以弄虚作假为核心的浮夸风。首先要加强教育,营造求真务实的浓厚氛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是非观,自觉抵制浮夸风的侵袭,同时强化舆论宣传和法制教育,大力表彰那些廉洁奉公、勤奋踏实者;对浮夸弄假者批评不含糊,曝光不留情,处理不手软。其次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铲除弄虚作假的土壤。第三要按照《统计法》严格执法,堵塞浮夸风的源头。二是狠煞以唯我独尊为特征的“官爷风”。“官爷风”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之风,是“官本位”思想的具体表现。“官爷风”的存在和蔓延,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行,损坏党的形象和威信,对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必须用机制的、舆论的和教育的手段予以清除。三是狠煞以骄奢淫逸为重点的腐败风。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纪律约束干部,扎牢篱笆,关紧闸门,堵住漏洞。以严明的纪律促使广大干部真正做到慎独慎微,谨言谨行,多做点工作,少搞些应酬;多办一些实事,少来一些应付;多想一下群众,少想一点自己,不以权重而贪敛,不以位高而谋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为民掌权,为党奉献,自觉规范自己的工作范围,约束自己的生活范围,净化自己的社交范围,始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4、大兴四种风气。

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发扬调查研究的风气。加强调查研究,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改进作风、实现科学决策、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没有对客观实际的深入了解,没有对社情民意的切身体验,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的办法,即使有了好的决策和办法,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正确的决策权和领导权。因此,看一个干部作风好坏,关键看他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切实改进作风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干部都要着眼于研究新情况,解剖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改革开放的难点、重点,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认真改进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既要到工作形势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基层情况,加强规律探索,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生产和工作的第一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成为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的过程。

二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发扬联系群众的风气。保持好的作风,核心问题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脱离群众。作风不正的种种表现,归根结底都与脱离群众有关。各级干部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始终坚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克服当官做老爷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事做起,从人民群众期盼、急需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之中。

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发扬民主团结的风气。“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团结牢,事业兴”。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不如一个班子的本事大;一个班子的本事再大,也不如一支队伍的本事大。一个班子的团结,一支队伍的团结,所迸发的创造力和产生的战斗力是难以估量的。各级干部都要大力发扬民主团结的风气,做讲团结的模范。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思广益、集体决策,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补台中增进团结。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正确对待组织、对待同志、对待自己,不讲影响团结的话,不做有损团结的事,形成心齐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二要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并坚决与损害团结干事的人和事作斗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世界观、人生观,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一切听从党的安排,真正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三要以身作则,做增进团结模范,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善于团结,以团结为重,以大局为重,平等、真诚、友善地对待同事,营造心齐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风气。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具有好的作风,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每一件事,都要脚踏实地,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真正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决不搞那些劳民伤财、于发展无益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替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一个决定、决策制定以后,要大力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一步步实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真正把党的政策、决定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狠抓落实,真抓实干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抓紧解决那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对涉及全局、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行专门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5、创新五大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严格规范干部行为。要坚持“三项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对党员干部谈话、函询、诫勉等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司法等机关的职能监督作用,并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惩诫机制,严肃查处干部违纪案件。加强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建设,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形成强大的惩诫阵势,震慑违纪者。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对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那些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予以表彰、提拔和重用;对不注重作风建设,问题较多的干部加强警示教育,进行重点整改。四是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领导作风问题,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转变作风,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实事求是,带头清政廉洁。五是建立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培养担当新世纪重任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要坚持正确的用人观,在干部选用方式上要靠机制选人,用制度管人,凭实绩用人,逐步实行领导干部的选用采取实绩考核的办法,中层干部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科技干部采取评聘上岗的办法,机关新增人员采取公开考录的办法,企业法人代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确保选准人才、用活人才。

第四篇: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纪委监察局办公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纪委常委会的统一安排,8月下旬,我带着相关问题,深入市****局、国土局、龙眠街道企业办等职能部门就如何改进作风、服务企业进行了调研,实地走访了****包装有限公司、****集团、****食品有限公司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召开了4次小型座谈会,与企业家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收集了各职能部门服务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听取了企业家们对改进机关作风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作风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在一个星期的实地调研中,所有企业家和机关干部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全市各地各部门在改进作风、规范行为、提升服务、促进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机关干部效能意识不断增强,机关作风有新的改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关作风整体水平的提高,把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有机结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形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机关干部积极参与、人民群众热情支持的作风建设新格局。首先,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纳入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计划,把领导干部作风教育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的讲话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重要论述等结合起来;召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认真查摆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切实整改。其次,在电视台开辟《今日访谈》、《****报道》、****新闻网等市内主要媒体宣传作风建设先进典型,开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把手访谈”专栏,让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实现社会监督与领导干部自我约束的统一。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中,要求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访企业”开展民情恳谈,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实践活动的开展检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第三,市纪委、监察局连续4年开展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市效能办连续2年开展的“机关效能民主评议”活动,形成了我市抓

机关作风建设的特色品牌,群众对机关的满意率不断上。全市上下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主动干事、找事干的人多了,加强学习、增强工作本领的人多了,热心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特别是上门服务的多了;串岗扯闲的少了,故意刁难、设卡、推诿扯皮的少了,应付了事、走形式、摆过场的少了。

二是行政行为不断规范,机关服务质量有新的提高。出台了《关于印发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开展“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直单位大多成立了“行政许可科”,成建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模式初步形成,“一站式服务”、“并联审批”初见成效。组建了“****市外商投资企业全程代理服务中心”,推行“四个一”服务方式,即“一项服务流程,一张收费清单,一份提交资料表,一个联系电话”,避免了客商跑来跑去、资料送来送去、到部门请来请去的现象。严格执行“四条禁令”: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岗或办理私事;不得上网聊天、打牌、玩游戏、看影视片、炒股等;工作日午餐禁止饮酒;不得参与和从事损害公务人员形象的活动。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提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能办即办”的工作作风,机关工作人员普遍增强了“不敬业就失业,不爱岗就下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机关干部队伍中“顾大局、守纪律、重实干”的新风基本形成。

三是执政为民理念不断深入,各项工作有新的推进。积极构筑为民办事和畅通民意的快速通道,倡导“一张笑脸相迎、一张凳子请坐、一杯热茶相敬、一句热心问候”服务,越来越多的群众欣喜地发现:政府对老百姓的事更“上心”了,到机关办事更“称心”了。市国土局开展“六不让”活动:即:“不让领导布臵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正在传递的信息在我手中中断,不让应当及时办理的文件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事故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不让来机关办事和反映问题的人员在我这里受到冷遇”,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有了极大转变。全市机关干部主动把自己融入工作大局,条块之间、部门之间、部门内部机构之间配合的默契度有所增强,实现****“皖中崛起”的目标越来越近。

二、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学风不正,玩风盛行。调查中发现,一些机关干部重业务、轻政治,不注重提高自身修养;或是借口工作忙,把学习当作额外负担;或是不注意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学归学,干归干;有的学风不正,言

行不一,为了学习而学习,摆样子,做表面文章,有的搞实用主义,理论上说的是一套,行动中做的又是一套。少数机关干部工作之余玩风盛行,有损形象;个别领导干部甚至参与赌博,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钓鱼,部门之间相互吃请盛行。

2、为政不廉,与民争利。调查中有的企业反映:不少市直单位部门利益至上,无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搭车收费。如****局个别****所在企业年检时收取“个体****协会会员费”1—2千不等,不交费不给年检;人防办在园区企业建造办公用房时收取35元/㎡的巨额人防经费,严重影响中小企(事)业的生产发展;企业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在建设部门交上一笔城市建设配套费:车间23元/㎡、办公楼45元/㎡;环保部门还要收取数额可观的排污费……,少数特种行业在实施行政许可和年检时,虽然表面上不收费,但事前、事中以各种借口收取“战士慰问费”、“出警汽油费”等,拉一些赞助款,有的推销挂历、土特产等,企业有苦难言、忍气吞声。更有甚者,在开发商拿取《规划许可证》时,搭车收取渣土费。调查中各企业普遍反映:收费单位“单纯的坐在家里收钱、未提供任何服务”,这一现象令人难以容忍。被调查的企业主都有同一个呼声: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能坐收渔利、收费“养人”;要公开帐目,接受社会监督;要提供热情服务,把收起来的经费真正用在公共事业建设上。

3、“懒政”突出,能力欠缺。一些机关单位中,还有“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对自己权限内该做的事推诿扯皮,效率不高,如在办房产证时,窗口个别工作人员一拖再拖,至今未办下来,是典型的“慢作为”;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干部认为无过就是功,热衷于接待应酬、溜须拍马,遇到工作矛盾则极力回避,出现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跑的,跑的不如拍的”的怪现象。少数干部对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纵向比较有进步,横向比较不落后,缺乏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有的不善于做企业主的思想工作,采取教条主义的工作方法,认为执法部门高人一等,方法简单,态度蛮横,动辄罚款,以罚代管,结果使矛盾激化,如环保部门、质检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就发生过类似情况。

4、各自为政,协调不一。有的企业反映:个别单位分工太细,单兵作战多,形不成合力,企业办一件事,找了领导,还要找主管,找了主管又要找具体办事员,办事过程复杂,如建设局;有的单位主要领导一人说

了算,事无大小一把抓,一般干部无事做,领导不在时,往往处于相互推诿、无人管理的状态,民主不够,集中有余。少数单位窗口协调一致性差,行政许可互为前臵,群众办件无所适从,“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如:“土地取得”流程、规划审批流程、政府审批流程都没有制定相应的制约措施,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个别批件一拖半年也时有发生;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部门与政府之间的配合、企业与行政服务中心的衔接都不同程度地存“空隙”,协调不到位,配合不默契;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变通,导致一些难题不能尽快有效解决。

影响机关思想作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环境影响的原因,也有主观思想认识的原因;既有制度建设的原因,也有领导组织的原因。

1、从客观环境影响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受到较大的冲击。党政机关常常处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和包围之中,机关干部也成了社会各种不良思想、不良行为“攻关”的对象,机关干部的思想趋于复杂,增加了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难度。同时,人员过多、职能交叉是造成机关人员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有的机关单位机构越改越大,人员越来越多,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有的机关单位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往往“有利的争着做,无利的没人干”。

2、从主观思想认识方面来分析。一是理论素质不高。少数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所以出现僵化、教条和不实,是因为不学无术、理论功底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拿不出思路和办法,要么照本本,要么凭经验,脱离实际。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缺乏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对思想作风建设抓得不紧,不能把业务与思想作风建设相融合,存在“一手硬一手软”、“一时紧一时松”现象。三是有些人遵循的是“利益至上”原则,为了个人利益而漠视或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一些人只讲索取不思奉献,只要权利不思责任,享乐主义、利已主义在内心潜滋暗长。四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社会主义道德意识不强,缺乏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更没有牢固的严格自律的廉洁理念,不能把廉洁自律和勤政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工作中不能洁身自好,公私分明。

3、从领导组织方面来分析。领导干部不过硬,率先垂范差。有的机关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官架子十足,高高在上,严重脱离群众;有的在使用干部问题上不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

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正视自身的问题,自以为是,夜郎自大,只喜欢听“赞歌”,听不得半句批评或建议等“杂音”。党组织解决自身能力削弱。有些单位和部门出现下级对上级捧着、上级对下级哄着、同级之间相互让着的问题。党内监督仍然存在着一些“空白”和“盲点”,特别是对权力运行和监督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和不够健全,尤其对“八小时之外”难以监督,一些思想作风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遏制,导致个别机关干部作风散慢。

4、从制度建设方面来分析。一是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些措施和规定没有迅速采取措施,认真落实,往往处于等待、观望的工作状态;对效能建设、作风建设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是主动抓效能建设、作风建设,而是害怕掉“帽子”被动抓。二是制度执行不力。为了小集体利益,不讲原则和制度,只求一团和气,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领导不批示不办,公事往往需要私办,制度的执行力受制于执行者的利益和情绪。制度规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赋予了执法者过大的空间,使得有些人能够借着合法的外衣滥用自由裁量权。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检查多,但不少流于形式;分配制度上平均主义还存在,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不劳同样得;奖惩不严,没有形成竞争机制。政务公开工作力度不强,工作不规范,个别单位政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由“一把手”确定,体现不出监督的作用。

三、作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把基点摆在加强机关干部思想教育上。良好的作风,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基础作保证,而良好的思想基础,必须靠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构筑。一是抓好理论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的理论素养。要建立理想信念教育长远规划,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专题培训班,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领导干部在职岗位培训中开设廉政教育和法纪知识教育课程,以学备考,以考促学。大力开展警示教育,用反面教材震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台和《****报道》,加大廉政文化宣传的份量。市纪委党风室、市委组织部干部科应结合实际制定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法纪教育年度计划,并加强日常指导督促,确保计划执行有条不紊。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应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培训教育力度,以训促学,以考促学。培训工作应重实效,强管理,有的放矢,训之有效。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把职

业道德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思想政治教育和具体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将职业道德作为人员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努力培养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增强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勤政廉政意识,努力塑造高效、务实、廉洁、文明的机关形象。

2、把重点放在强化队伍管理上。这是促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严格选拔任用程序,完善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坚持党委(党组)议干部、议班子制度,真正实行“群众推荐、公开测评、任前公示、考核竞选”制度,杜绝用人上的“暗箱操作”。市委组织部一方面应修订完善干部交流工作意见,形成岗位之间有序良性互动,增强单位班子活力和干部工作的激情;另一方面对拟提拔干部人选应做到事前征求纪委常委会的集体意见,防止“带病提拔”。坚决克服任人唯亲、个人和少数人说了算的弊端,狠刹跑官要官和请客送礼的歪风,真正从制度上形成“能者上、平者退、庸者下、劣者惩”的赏罚奖惩机制。二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实行重点岗位轮换制,对于内部重要岗位的干部,定期进行轮岗。全面完善与推行竞争上岗制、岗位试用制、政绩考核制、职位聘任制、末位淘汰制,以此改变机关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出的状况,改变机关干部吃“大锅饭”、当“太平官”的工作习惯和节奏,努力营造优胜劣汰的氛围,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推动机关作风全面好转。三是落实监督约束制度。积极探索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形成科学的干部监督机制。切实抓好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的落实,凡属关系全局的“三重一大”问题,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不允许个人说了算。加强对党政正职的监督,全面推行“一把手”的“三不一末”制度:“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集体决策时“一把手” 末位表态。同时,把党内监督同社会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公开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把落脚点定位在为基层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上。一是建立承诺制,努力做到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企业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根据各自职能对外公开承诺服务内容。把承诺制的重点定位在市级机关和公用事业单位上,使机关作风建设由“虚”变“实”;把承诺制的立足点定位在建立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上,使机关作风建设由“软”变“硬”。二是努力做到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落

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的规定,制定单位招待消费开支标准,明确单位消费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公用车辆管理监督工作,对公用车辆严格实行编制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开展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严禁批准无实质性内容的一般性考察。政府应加大对会计核算中心和乡财中心管理力度,把好关口,堵“漏”补“缺”。市财政局应加强对各单位办公经费预算支出管理,出台具体制度或办法,采取以人定车,以车定支;公务招待费用也应制定具体办法,采取“封顶限底”,并配套有关激励措施。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公安局应进一步完善党政干部出国(境)管理细则,实行定期内部通报会审制,从源头上把好关。另外,各单位、各部门组织外出考察活动必须事先向市委、市政府书面申报备案审核,否则直接追究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

4、把突破点选择在机关效能建设上。一是健全效能建设考核机制。市效能办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考核制度,把考核的重点从“注重考核科室”向注重考核“工作内容与科室负责人并重”转变,把考核的内容从注重得票多少的“量的考核”向注重服务质量提高的“质的考核”转变。二是市委市政府要将效能建设考核列入“一票否决”,同时要落实对条条部门“一把手”考核的保障措施。三是修订现行的单纯以民主评议“定终身”的考核方法,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定量分析”就是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在效能建设项目中共性的东西进行具体量化,逐条打分;定性分析就是实行每半年一次的民主评议以及年度专项考核。四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要把依法行政、照章办事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一个着力点,真正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和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实现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作。要切实理顺各单位内部科室的职能配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协调配合,规范工作流程,大力克服内部梗阻现象。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建立网上审批报批体系,实现行政提速。

5、把切入点放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一是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教育防范在先,积极开展廉政主题教育。做到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出现在哪里,廉政教育就落实到哪里;干部权力运行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开展到哪里;腐败隐患暴露在哪里,廉政防线

就修筑到哪里。二是加大对违法乱纪案件的查处力度。要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违反廉政规定的,不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视情况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要把转变机关作风与党风廉政建设和为人民服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机关干部步稳人生坐标,做到损民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违法之事不干。三是加快推进防腐保廉制度建设。必须进一步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的切入点,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探索建立“纠、评、建”相互促进的行风建设制度,在全市全面推行部门分权制衡工作,进一步规范人权、事权、财权,着力构建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部门和行业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的防腐保廉体系。

第五篇: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

〔摘要〕 为及时了解县处级干部关于山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问题关注和对策建议,近期,课题组对在山西省委党校学习的24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家总体评价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变化大,省委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作用突出,干部队伍的信心精神较充足;同时,认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当前作风建设仍存在不少较突出问题,需要客观分析、勇于面对和着力解决;针对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认清作风建设新趋势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从各方面持续加紧努力,不断提升干部作风建设新水平、新成效。

〔关键词〕 山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4-0012-06

2014年秋天以来,以王儒林书记为班长的山西省委领导班子在重拳治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同时,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狠抓作风建设不松懈,强化党的纪律“带电的高压线”,力推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为及时了解县处级领导干部在这方面的总体评价、问题关注和对策建议,课题组经过精心制作问卷,在省委党校第57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第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第9期正处级公务员干部轮训班、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2014级经济管理、法学理论专业)等四个班次24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含5名乡镇党委书记)中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74份,回收258份,有效问卷为244份。课题组严谨统计分析、反复讨论研判,形成如下报告。

一、总体评价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变化大,省委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作用突出,干部队伍的信心精神较充足

(一)充分肯定作风建设取得的新成效。在回答“您怎样评价当前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所取得的成效”时,32.4%的人选择“成效很大”,54.1%的人选择“成效较大”,两项合计86.5%。其中,来自大型国企的选择这两项的合计高达91.6%,来自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分别为85.7%和80.9%,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县(区)机关的比例相对不高。在回答“您如何评价我省“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情况”时,20.9%的人选择“很好”,62.7%的人选择“较好”,两项合计83.6%。在回答“您认为我省抓作风建设的制度落实的怎样”时,20.9%的人选择“很好”,62.7%的人选择“较好”,两项合计83.6%。综合以上分析,说明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我省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持肯定态度,“八项规定”精神在我省干部中的落实效果较好。

(二)高度评价省委反腐治本各项举措对作风建设的强力作用。在回答“如何评价高压反腐对转变作风的成效”时,54.9%的人选择“成效很大”,41.4%的人选择“成效较大”,两项合计96.3%。其中选择“成效很大”的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部队(70%)、大型国企(58.3%)和省直机关(56.3%);任职三年以下的县处级正职和副职,占比都高于其他任职年限组别,分别为67.6%和75%。在回答“您认为在高压反腐态势下,过去那种拉拉扯扯、热衷搞小圈子的现象状况如何”时,52%的人选择“大大减少了”。当中来自市、县(区)机关、大型国企和省直机关的最多,占比分别为同类型的63.3%、50%和50%;45岁以下和46-55岁的占比分别均为52.7%;任职年限3年以下的县处级正职和副职,选择该选项的比例都高于其他任职年限的人,占比分别为52.4%和62.5%。这说明,高压反腐措施对干部作风的转变有巨大积极作用。在回答“您认为落实‘两个责任’对干部转变作风的作用大不大”时,25.8%的人选择“作用很大”,61.1%的人选择“作用较大”,两项合计86.9%,说明被调查者普遍肯定我省落实“两个责任”和各项作风建设制度取得的成绩,在抓制度落实上面成效显著,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在干部转变作风中作用明显。在回答“您认为实施“六权治本”对干部作风建设的作用如何”时,24.7%的人选择“作用很大”,62.7%的人选择“作用较大”,两项合计87.4%。其中省直机关30.2%的人选择“作用很大”,64.4%的人选择“作用较大”,两项合计94.6%;市、县(区)机关27.3%的人选择“作用很大”,62.4%的人选择“作用较大”,两项合计89.7%。这说明“六权治本”的提出和实施与干部作风建设呈正相关关系,为我省干部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大多数人肯定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和“三个一批”组合拳对作风建设的突出成效。在回答“您认为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成效如何”时,19.7%的人选择“成效很大”,55.7%的人选择“成效较大”,两项合计75.4%。其中来自市、县(区)机关的选择“作用很大”和“作用较大”两项合计为87.8%。在回答“您认为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对干部转变作风作用大不大”时,18.9%的人认为“作用很大”,54.1%的人认为“作用较大”,两项合计73%。其中来自市、县(区)机关和大型国企的选择这两项比例最高,分别为81.3%和78%;55岁以上的这两个选项人数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为78.8%;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级正职和任职3-5年的县处级副职占比最高,分别为74.3%和77.8%。这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持肯定态度,其中来自市、县(区)机关和大型国企的干部、年龄越大的干部、任职时间越长的正职干部和任职3-5年的副职干部尤为如此。在回答“您认为实施‘三个一批’对转变干部作风的作用大不大”时,选择“作用很大”的占19.3%,选择“作用较大”的占57.4%,两项合计76.7%。其中,在回答这两个选项当中,占比最高的分别是市、县(区)机关(83.6%)、高校、科研院所(81.3%)和大型国企(77.7%);45岁以下的最高,为78.3%;任职3-5年的县处级正职和3年以下的副职也最高,占比分别为82.6%和83.3%。这说明,“三个一批”的实施在实践中为大多数县处级领导干部所赞成和欢迎,对作风建设的作用也很大。

(四)认为领导干部大多数能适应作风建设新形势要求。在回答“您感觉自己转变作风、适应新形势的实际状况怎样”时,39.3%的人选择“非常适应”,59.8%的人选择“基本适应”,两项合计99.1%。其中选择“非常适应”占比最高的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省直机关和市、县(区)机关,分别为50%、41.1%和40.8%;45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占比均为42.9%,46-55岁的人占比最低,为27.3%;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级正职和任职3-5年的副职占比也最高,分别为40%和47.8%。在回答“您认为当前我省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时,23%的人选择“完全适应”,64.8%的人选择“基本适应”,两项合计87.8%。在回答“与过去相比,您现在的应酬情况怎样”时,85.2%的人选择“大大减少了”,11.5%的人选择“有一定减少”,两项合计96.7%。其中选择“大大减少了”的,以来自事业单位、市、县(区)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比例最高,依次为90.5%、89.8%和87.5%,其次为大型国企和省直机关,分别为86.1%和85.2%;45岁以下的人比例最高为87.4%,其次为46-55岁和55岁以上的人,分别为81.8%和71.4%;任职3年以下的县处级副职也最高,为100%,其次为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级副职,为94.7%,再次为三年以下的县处级正职,为91.2%。这说明,领导干部中绝大多数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转变作风上有了较大程度改进和变化,同时转变作风的自觉性也明显提高。

(五)对作风建设前景信心充足。在回答“您对继续保持高压反腐、狠刹四风的信心如何”时,31.1%的人选择“信心很足”,62.3%的人选择“信心较足”,两项合计93.4%。在回答“您对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信心如何”时,47.1%的人选择“信心很足”,43%的人选择“信心较足”,两项合计90.1%。这说明我省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高压反腐、狠刹四风,实现省委“五句话”目标的信心充足。

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当前作风建设仍存在不少较突出问题,需要客观分析、勇于面对和着力解决

(一)“四风”问题以隐形、变异形式顽固存在。在回答“您认为执行‘八项规定’以来,‘四风’隐形、变异和反弹回潮问题是否严重”时,只有24.2%的人选择“基本不存在”,其余75.8%的人选择“非常严重”、“比较严重”和 “有一些”。其中来自大型国企的干部选择的比例高达83.3%,而且年龄越大的干部选择四风问题越严重的比例越高,这与我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形成一定反差。在回答“您认为当前为官、办事、人际交往中潜规则的市场还大吗”时,19.2%的人选择“仍然很大”或“比较大”。其中三分之一的国企干部认为潜规则的市场还较大。这说明在狠刹“四风”大背景下,“四风”问题改头换面,以隐形、变异、交往潜规则等形式客观存在,有的甚至比较严重,这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为官不为”现象、“怕出事”心理和“老好人”思想较为突出。在回答“您认为在新形势下,为官不为现象普遍吗”时,9%的人选择“非常普遍”,53.7%的人选择“比较普遍”,两项合计达62.7%。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职务和年龄的人选择“比较严重”和“有一些”的比例均在70%左右,其中大型国企为88.9%;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级副职更高达94.7%。在回答“您觉得当前党员干部中‘不干事、怕出事’的心理是否普遍”时,11.5%的人选择“非常普遍”,59%的人选择“比较普遍”,两项合计70.5%。任职时间越长的干部“怕出事”心理越严重,任职5年以上的人选择“非常普遍”或“比较普遍”的合计达84.2%,比平均数高近14个百分点。在回答“您认为当前对干部的管理监督中,明哲保身、当老好人的现象是否突出”时,13.9%的人选择“非常突出”,55.7%的人选择“比较突出”,两项合计69.6%。其中46-50岁的人认为老好人现象最突出,选择“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的合计达81.8%,且无人选择“不突出”;任职3年以下的县处级副职比例为75%,任职3-5年的县处级正职比例为73%。在座谈调研中,部分干部出现一些对高压反腐和狠刹“四风”的“不和谐音”,“该刹车了,抓抓经济建设吧”的疲倦、厌倦心理有苗头、有倾向。综上分析,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是不同调查对象普遍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中央实现“四个全面”的要求,面对省委的一系列战略举措,面对经济发展下行的巨大压力,这一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三)践行“三严三实”的自觉性还不强。在回答“您觉得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自觉性如何”时,选择“很高”或“较高”的比例为64.8%,选择“自觉性不足”或“有一定自觉性”的占35.2%。其中选择“自觉性不足”或“有一定自觉性”的人中,任职3年以下的人比例最高,分别为50%和38.3%,远远高于其他任职年限组;来自省直机关的干部比例最高,为36.7%,大型国企的位列第二,为36.1%。在被调查的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在践行“三严三实”的自觉性上还存在不高、不足的较突出问题,尤其是省直机关的干部和任职3年以下的县处级干部自觉性较低,迫切需要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切实解决。

(四)依法依规办事能力明显欠缺,新常态下的本领恐慌有所显现。在回答“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多选)时,24.5%的人选择“纪律观念、规矩意识不强”,在6个选项中位居第二位。在回答“您认为当前干部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如何”时,43.4%的人选择“一般”或“较弱”。其中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级副职比例最高,达63.2%;其次为任职3-5年的县处级副职和正职,依次为46.4%、44.4%。座谈中一些干部直言:面对经济发展和党风建设新常态,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常常感到本领恐慌、无所适从。这显示,在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山西”建设、积极探索我省在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先走一步”的形势下,干部的依法依规办事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的能力亟需提高。

(五)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自觉性不足。在回答“您认为在改进作风上,能够以上率下的领导干部有多大比例”时,30.3%的人选择“一半左右”或“少数人”。其中,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级副职选择“一半左右”的占57.9%,选择“少数人”的为10.5%,两项合计68.4%。这可以判断,在改进作风中将近一半左右的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自觉性不强,作用发挥不好。“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一级看一级”是当前改进作风的重要抓手,领导干部既是改进作风的组织者,又是作风建设的主体,正人先正己,当好标杆才能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六)干部正确的政绩观树立得还不牢固。在回答“您觉得在‘六大发展’的总要求下,目前我省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树立得如何”时,有36.1%的人选择了“仍然扭曲”或“还有些模糊”。其中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副职和正职的比例最高,分别达57.9%和40%;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干部比例最高,占50%,省直机关有37.5%的人选择了这两项。在回答“您认为要做到廉洁发展难度大不大”时,高达52.9%的人选择“难度很大”或“难度较大”。其中来自大型国企的干部比例为66.7%,高校科研院所的干部比例为56.3%,省直机关的干部比例为54.4% ;任职3-5年的县处级正职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任职年限组,达 60.3%;46-55岁的人占比61.8%。一半以上的干部对廉洁发展有畏难情绪,任职时间长、年龄较大的干部选择廉洁发展难度大的比例越高。这表明,在推进“六大发展”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时间较长的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着力推进和实现廉洁发展,还有一定的路要走。

(七)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得不够好。在回答“您认为当前党员干部继承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得好不好”时,38.5%的人选择“一般”,7%的人选择“不够好”,两项合计45.5%。在回答“您认为民主生活会对促进干部转变作风的作用大不大”时,有40.2%的人选择“作用一般”或“作用较小”。其中省直机关干部选此两项的合计为48.2% ,46-50岁的占49.1%,任职5年以上的县处副职占比高达68.5%。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宝贵财富,是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法宝,必须探索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实现途径。

三、需要认清作风建设新趋势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从各方面持续加紧努力,不断提升干部作风建设新水平、新成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抓常、抓细、抓长,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调查中看到,我省干部作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距离省委“五句话要求”和群众的期望和满意程度还相差甚远,仍然存在的问题不容轻视,需要在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加重解决。通过对调查情况数据分析以及368条建议的梳理研究,本课题组就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形成如下建议:

(一)以“学讲话、学作风”为统领,引深全省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养成。无论是腐败分子还是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说到底都是总开关上出了问题,是伤根丢魂忘本的表现。在回答“你认为当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状况如何”时,只有34.4%的人选择“一半以上坚定”,这充分说明,对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的教育依然是一个严峻课题。从现实看,许多腐败官员在受审时忏悔,都要归结为理想信念动摇和宗旨意识淡薄。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应着力解决好包括理想信念和为民宗旨教育的真实效问题。为此,一是要将“双学”要求放在突出位置,将“学讲话、学作风”以有形形式掀起一个新高潮,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长期坚持下去。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做“学讲话、学作风”的楷模,向省委常委看齐,向省委书记看齐,把“学讲话、学作风”作为基本党性要求入脑入心见行动,在强素质、有定力、敢担当、勇作为上当好标杆。二是要在理想信念、为民宗旨教育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章、党纪教育,切实在思想深处解决干部主观世界扭曲变形问题,构筑起为官做人底线,构筑起纪律高压线。“要切实解决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的问题”,切实培养起“党员意识”、“公仆意识”、“忠诚意识”。三是增强“三个文化”和党史教育,搞好历史回放。让干部在唤起历史记忆的同时,“讲新词不忘老词”,反躬自省,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把信心重塑起来、把精气神鼓起来,增强自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四是增强干部道德修养教育。既要在政治上养成优秀政治品格,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在工作上讲求官德修养,树立良好从政道德,解决“权力观错位问题”;也要在生活上注重私德培养,慎独、慎初、慎微,教育引导干部正心、修身,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欲求。党员干部的行为具有示范性,一举一动都会带来社会道德的连锁反映,媒体曝光的我省一些腐败官员的“通奸”行为,不仅仅暴露了个人的丑行丑态,更玷污了党的形象和组织形象,也为老百姓所不齿。因此要坚决要求党员干部在八小时外管好自己,遵守道德伦理,并为群众树立道德样板。五是要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自觉性的教育。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深挖根源,摆正“干净”与“干事”关系,真正解决“为官者愿为”、“为官者要为”、“为官者能为”的主观动力问题。六是要改进教育方式,增强教育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把正反案例融入教育环节,增强警示教育力度”,“不要老是照本宣科”,“课堂教学要注重沟通互动、展开讨论,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让入脑入耳入心的教育真正触动灵魂”。

(二)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要成为作风建设的基本方法和工作常态。领导干部既是改进作风的组织者,又是作风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真抓上下决心,在善抓上下功夫,当好以上率下的组织者,像上级要求自己那样要求下级做出榜样和表率,一级学一级,一级看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直至让良好作风延伸到群众身边。在打好“三个一批”组合拳的过程中,注重选好党的各级负责人,把能干事、不出事、敢担当、能尽责、不失责、有作为作为评判一个党组织负责人的标尺,切实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在作风建设上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本单位、本部门的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组织考核范围之内,把考核结果当做评价、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三)在全面推进“六权治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层一线干部的作风整治。此次调研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实施“六权治本”对作风建设“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期盼“通过实施‘六权治本’,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同时为作风建设奠定基础”。为此,一是把“六权治本”与作风建设整体推进,并把作风建设作为衡量“六权治本”的重要尺度。通过作风建设确立正确的权力宗旨和权力规范,包括确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理念,“真正做到敬畏权力、依法用权、谨慎用权”。二是“对‘带病提拔’务必保持‘零容忍’”,重点解决“带病提拔问题”。要以强有力的制度和措施,“坚决把问题官员拒之门外”。“带病提拔”的“病”,不仅有贪腐、不干净的“病”,也有作风上的“病”,作风不端和作风不正的干部,也不能进入提拔重用之列,以此促进作风建设。三是强化对作风问题的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作风问题也要纳入党委和纪委的“两个主体责任”考核范围,对不作为者要层层追责,鞭策“无为”者“作为”。特别是对“四风”隐形、变形、回潮问题以及和群众利益密切关联的散、懒、玩、浮、拖、推等问题,在内部监督基础上,更要推广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交叉监督,设立专业部门或赋予部门职能进行效能监察,整治纠正行风,敢于打破“惯例”,向群众办事中的“潜规则”宣战,让全社会享受到务实、清廉、高效服务。四是将“六权治本”扎紧的“作风笼子”向基层延伸。杜绝“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坚持反腐败既打“老虎”也打“苍蝇”,在作风问题上既抓老虎更要抓“苍蝇”。将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向基层和一线推进,着重解决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甚至“最后一米问题”。基层一线干部既是群众身边的“领导”,也是群众办事直接面对的“机关”,要加强对基层一线干部的权力规制和作风引导。以基层一线单位和窗口单位为突破口,摒除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实现从“朝上看”向“朝下看”的转变,从“不能办”向“怎么办”的转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事难办”等为官不为行为,进行一次集中整治,曝光一批,处理一批,绝不允许各种理由的懒政怠政行为消解掉净化政治生态好不容易取得的丰硕成果。五是把腐败重灾区建成作风建设示范区。要抓好吕梁市、孝义市和交通厅等重点,在铲除腐败土壤的同时从方方面面加强作风建设,并从制度建设和措施、办法创新出成绩、出经验,把腐败重灾区建成作风建设示范区,以此展示作风建设的力度和说服力。

(四)进一步端正用人导向,引导干部既要忠诚、干净,又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让“为官者有为”是作风建设的关键,必须从营造良好环境入手,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创造“以有为论英雄,以效率效果论成败”的作风生态。为此,一要完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旗帜鲜明地对“不惟GDP,但不是不要GDP”提出要求,让干部“正确的政绩观”有内容、有方向,并严格加以考核,“彻底打消廉洁发展的畏难情绪”。二要加强绩效管理,改进考核办法,将日常考核与专项考核结合起来,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规范办事和办事效率等作为考核内容,引导干部奋发进取、积极作为,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和约束机制,既让先进者有荣誉感,更要让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使后进者有危机感,以此为有力推手,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和部署的落实。三要注重从一线选拔干部,让“无为”者“敢为”。“组织部门要深入一线考察干部”,“把践行‘三严三实’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条件”,“把那些能干事、敢干事、干净干事的人提上来、用起来”。四要坚决地面向实际、实事求是,建立容错机制。“给干实事、敢担当的干部以信任和希望 ”,“对干事创业者要宽容”,“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对干部“要看主流、看实绩、看潜力”,注重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而违纪违法的行为区分开来,把为加快发展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故意违法违纪的行为区分开来,组织要敢于为那些出以公心、出现工作失误的干部担责、分责;敢于为那些因干工作、抓发展而得罪人、受诬陷和被打击的干部撑腰,对那些受诬告而没有发现问题的干部,要及时为他们正名,澄清是非,大力营造讲真话、鼓实劲、干实事的良好氛围。

(五)巩固深化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成果要在进一步解决查摆出的突出问题上持续用力。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为期4个多月的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对作风建设“作用很大”,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大家建议,应当巩固深化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成果,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在落实上下足工夫。对在学习落实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如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尖锐性、特殊性认识不足,似是而非的错误看法,因畏惧高压反腐才有所收敛,“对过去好日子的留恋”,“四风问题”的回潮、变异、隐形,等待观望、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甚至是主观故意上“为官不愿为”的消极抵抗等问题,都需要在建立“不能腐”、“不敢腐”长效机制中加以彻底解决。二是将制度建设落实在实处。对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中探索出的好办法、好措施要制度化,在作风建设上可酝酿制定《山西省公务人员行为规范》《机关工作作风和效能行为问责办法》等,以有形形式约束干部的作风行为。三是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的干部提出:“专项治理要和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紧密结合”,“要把搞好活动与做好工作有机对接起来,把改善民生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把山西干部的勤政为民形象重塑起来。四是注重引导干部正确处理好“反腐治本”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引导各级干部正确认识省委“五句话要求”中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之间的有机联系,引导各级干部正确处理“六大发展”中“廉洁发展”与其他五个发展的关系,在追求“干净”的同时,更要追求“干事”,在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的同时,更要把“促进富民强省”贯彻到实处,真正做到“反腐治本”与“经济建设”两手都要抓、都要硬。要引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树立弊革风清自信的同时,更要树立起经济新常态下富民强省的自信与决心,围绕“腐败问题垮不倒山西人民、积弊沉疴吓不倒山西人民,经济下滑难不倒山西人民”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方面迈出坚实步伐,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五是注重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发挥好典型的示范作用。要注意发现和树立高压反腐、执行“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以来特别是新的省委班子上任以来,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涌现出来的默默无闻、干净干事的典型人物,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传播正能量,发挥榜样力量,营造浓厚廉洁创业氛围。

(六)“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先走一步”要有可抓、可用、可评的具体手段、措施和成效。“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先走一步”,是中央对山西的的高期待、高要求,也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此次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把纪律坚决挺在前面,贯彻讲纪律守规矩要求对作风建设十分关键,期盼通过“严格执行党纪党规,确立起作风建设的高标准”。为此,一是要强化党章党纪的宣传学习,明确“党纪严于国法”。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加重《党章》《党纪处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党内法规的学习安排,突出党纪党规专题学习分量,强化干部党员的党纪党规意识,让党章党纪牢记心中,总书记强调的“五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牢记心中,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让“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形成自觉”,真正筑牢法律和党纪“两道防线”,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严格规范执纪,一把尺子量到底。在解决纪检部门“灯下黑”问题的同时,“纪检部门一定要严格规范执纪”,“统一处罚尺度,不搞选择性惩处,切实做到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对新增腐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搞例外和下不为例,不留死角”。三要使约谈和问责常态化,把约谈当做执纪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在发挥好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作用的同时,要强化约谈追责方法的运用,“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发挥好约谈和责任追究作用”,制定严格的问责程序,明确问责情形、规定问责内容、用好问责手段、健全问责后续措施。通过约谈问责机制,使任期监督提前、告诫提醒提前、纠正防病治病提前,及时将作风建设中的苗头问题、倾向性问题、露头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四是制定专门《党委、政府督促检查办法》,突出督查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制定专门、系统的督查办法,提高督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与中央保持一致、与省委、各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让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做到党委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使得各项落实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进度、有反馈、有惩戒,充分发挥督查的激励约束作用。

(七)要坚持“开门搞作风建设”,提高群众参与水平。此次调研中大家认为,“当前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的满意度”为“一般”或“较低”,并建议“作风建设应提升群众的参与水平,以增强其公信力和满意度”。为此,一是探索建立群众监督员和联络员制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建立“作风问题群众联系点”,俯下身去深入到群众中博采信息、征求意见。“要把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晒在阳光下,晒在群众视野中,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要“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一线倾听群众意见”,多听真声音、多听真心话才能了解真情况,抓作风改进才能有的放矢。二是提升工作的信息公开度。公开是一种力量,信任来自透明。要认真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大党务、政务公开的力度,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公开举措,为作风建设提供外部刚性约束。来自大型国企的县处级干部建议,“要以贯彻落实《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试行)》为契机,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力争为全国提供示范”。三是要将群众评议干部当做一项硬性指标和制度。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好不好,群众最清楚”。要加大“干部考核中的群众评议的权重”,听取群众对干部作风的评议评价要成为常态,以群众公认、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改进作风成效的重要尺度。

参考文献:

〔1〕姚 桓.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习近平执政党建设讲话的中心思想〔J〕.理论探索,2014(5).

〔2〕肖纯柏.党性教育的时代内涵〔J〕.理论探索,2013(4).

(课题组负责人王联辉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山西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成员包括:李志民、张宏华、赵春雨、杨在平、张引莲)

责任编辑 王瑞娟

上一篇:政府办秘书工作总结下一篇:政法委执法检查表格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