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心与使命议论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我的初心与使命议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瑶族作家红日的纪实长篇小说《驻村笔记》是反映当前“精准扶贫”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主旋律作品。

第一篇:我的初心与使命议论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摘 要:中职生作为一群具备各类技术的专业人才深受广大企业的欢迎。在中职学校待着的学生大多是没有自己明确的认识目标和规划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自己展开较为客观的评价,所以这对中职生的班主任及其任职教师是个巨大的考验。因此广大中职教师需要考虑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要通过人本管理这一手段,从人性出发,对每个中职生进行充分了解,尊重个人,最大化的发掘出其个人价值,促进中职生个人的发展进步,充分激发学生潜力,使其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同时也推进中职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人本管理;中职教育;中职生;就业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现状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对教育的看法也在变化。近几年随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增高,全日制高中招生的扩张,中职学校的生源逐渐减少并且生源质量降低,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来自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差生以及一部分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前者学生理论学习掌握薄弱,对待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贪玩儿、懒惰,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对人生没有任何规划。某些学生还由于原生家庭的因素,心里脆弱,受管束较少,非常自我。中职生虽然对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但其情商智力不比其他人差,因为中职生在学校里进行了职业教育,其对本专业的专业技能掌握扎实,动手能力强,并且中职生思维敏捷,能够迅速适应新生事物。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价值、优点,在就业教育上做到以学生为本,利用现阶段我国的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工缺乏这一现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1人本管理在中职生就业教育里渗透含义分析

1.1中职生就业现状

中职学校指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性的学校,学生毕业属于中职学历。中职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学生以及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学制为三年。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之后的职业培训。作为在义务教育之后为社会培养大量技术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是我国当下职业教育的主体。中等职业学校一边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一边根据不同的岗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分为三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制三年;技工学校,学制两至三年;职业中学或职业高中,学制三年。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近五百万,就业人口达到了460万,就业率为97.30%,对口就业率也有76.21%。

在就业去向上,一半的毕业生流向了国家机关及各事业单位,是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向了更高一层的学府,且这类学生的占比逐年在增加;最后有一小部分学生自己创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从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来看,人口就业方向还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单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就占了近百分之六十。从就业的专业就业情况来看,还是从事加工制造类岗位的人员最多,就业情况最好,此类专业就业率将近98%;其次是计算机技术类,也达到了97%;其后便是教育类、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类,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也有96%。

但是,在这一系列好看的数据背后还仍有部分就业问题。就业率高的背后却是学生低的守业率以及低满意度,用人单位大多受市场影响大,用工状况波动大,很多企业多是短时间、暂时性用工,利用无经验毕业生的廉价劳动,造成毕业生高就业率假象。另一方面,由于中职生起点低,文化课成绩差,在工作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保障。虽然中职教育在发展,社会对此类技工人员需求量也不小,但是中职生在社会上受到的歧视也不小,中职生仍然没有得到尊重,社会层次较低。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90%的中职生多多少少都觉得自己被人看不起。

1.2人本管理的含义

在现代管理学中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核心,人本管理思想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诞生起,就在不断的影响着许多企业的管理。人本管理在我国的企业界也在逐渐运用于其公司管理中。随着这种理念的推广,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也开始在学生教育中开始运用。人本管理意在充分注意到人这个个体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提升人在管理中的位置,来达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的具体方法就是以人为中心,挖掘个人潜力,尊重每一个人,加强整体队伍素质建设,凝聚每一个人,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后让整个团队成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

人本管理在企业中就是把企业员工作为一家企业的重要关键,通过了解员工个人情况如特长、能力、性格、爱好等,来给员工分配最适合的工作,使得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最大的效益。那在教育工作中也同樣如此,以人性作为出发点,分析其基本状况,以此进行科学具体的管理。以学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为学生创造出符合其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以人为本更是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那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为本在教育方面的延伸便是“以生为本”,将学生个体作为核心,把其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强的人,为学生自我实现起到促进作用。中职院校的职责是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技术人才,而往往因为重视技术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自己的全面发展。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在转型,对人才的需要定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深入落实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要。

1.3人本管理在中职生就业教育里渗透的优势分析

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就业教育以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主。就业教育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目的是打开学生的眼界,避免学生对就业问题认识的局限、片面。就业教育课程会向学生介绍不同职业的需求、工作性质、工作环境、薪资报酬以及工作面试、简历填写、职场规则等情况的介绍。面对如此复杂的就业形势,教育工作者不能再让学生进行机械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就业教育中充分了解个体,尊重个体,帮助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性及创造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其个性,为其在择业就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对学生进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实施。人本主义的目的就是让人尽可能的做到自我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自己。在发现大部分学生面临的同样的就业问题之外还要关注个人,针对整体学生的素质制定通用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挖掘学生自我潜能。让学生全面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能给学生树立起信心,制定人生目标,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人本管理运用到就业教育中能够提升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满意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方面现在的中职生还在许多大学生都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时,便已经踏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很多学生在未毕业时就已经和一些校企合作单位签订了合同。但另一方面中职生的就业满意度却是所有毕业生中最低的,在社会上也是很容易受到歧视的人群,中职生们被贴上各种学历低、素质低等不好的标签。在就业教育中运用到人本管理,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专业能力,更会影响到学生自己的思想,让其明白发挥他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独立工作、学习、组织、沟通、合作能力,让学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同,也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有助于提升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因材施教是我国几千年来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人本管理就是因材施教的体现。教学人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个体差异,有方法有条理的进行差别教学,尽可能的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长处,获得最好的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人员教学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我们的广大中职教师职工需要努力紧随社会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再针对自己的学生,为其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让学生自主的制定职业目标。不但提高了中职生的就业满意率,还让用人单位充分认可中职生,提高中职生在社会中的地位,让社会认可中职教育,给中职教育带来更好的发展。

2人本管理在中职生就业教育中的实际运用

2.1树立人本管理的教学理念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樹立好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学的前提,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方向。人本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学生为核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象,教学工作者要充分信任学生、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关心学生。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教师和学生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不是互相对立的角色。改变以前的理论式教学,避免简单粗暴地向学生进行就业教育。要结合实际,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技术就是需要创新才会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做到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尊重学生,要相信学生,只有老师相信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就业问题,深入学生才能了解学生。

2.2重视学生主体,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将以人为本作为理念为学生制定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其制定职业规划,选择适合学生的职业,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要真正了解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与就业顾虑,老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在学生展示中认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制定不同就业选择。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确立人生目标。面对学生就业意识模糊的问题,要向中职生传导他们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贡献者这一理念,首先要让学生认可自己。带领学生当地企业、工厂以及人才市场,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情况,明白自己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要做好老师作为伯乐的角色,深入了解学生,发掘学生优势,帮助其在各种班级、学校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为其提供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使其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并加以锻炼,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2.3为学生解决问题时灵活多变

所有学生的情况都有其共性,而传统的就业教育指导就是解决了这些共性。但关键在于不同的学生的就业问题有自己的特征,恰好这些特征决定了其职业发展的好坏。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方案,帮助其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些学生急于就业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特点与能力,去寻找工作不是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就是岗位薪资满足不了自己。针对此类学生可以为其树立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其自主创业,不仅响应了国家号召,另外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向这类学生讲解创业成功人士的经历,甚至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前来讲座,分享创业经验。面对职业技能较差的学生,要指导学生多向优秀同学学习,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技能练习,尽可能的利用时间缩小差距,完善自我。

3结语

综上所述,人本管理运用于就业教育中是一个既长远、复杂又十分紧迫的事。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人本管理在就业教育中的实施,才能帮助学生合适的职位,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推进中职教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艳辉.浅谈如何在单位工作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J].环球市场,2017(1).

[2]杨晓春,董俊秀,黄俊等.关于中职学生职业化塑造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3).

作者简介

谢泽良(1986.08—),男,汉,就职于湖南省邵阳市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本科,研究方向:经济法、财经法、中职就业。

作者:谢泽良

第二篇:刻在扶贫路上的初心与使命

瑶族作家红日的纪实长篇小说《驻村笔记》是反映当前“精准扶贫”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主旋律作品。小说围绕驻村扶贫干部的工作内容展开叙事,刻画了一群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贫困山区父老乡亲的驻村干部和基层干部的形象,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当下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攻坚场面,是一部新时期信仰叙事的佳作,是一部关于精准扶贫的“档案”,是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的“回忆录”。该作品于2019年11月获得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2020年8月又获中国文学“四大奖”中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共产党人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叙事内容的红色文学作品,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艰难历程。其中,《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等已经成为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学记忆。此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为主题的信仰叙事文学作品成为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文学创作日渐倾向于所谓的“纯文学”书写,且拥趸者不少。在“去政治化”“去官方化”的呐喊下,“自由性”“审美性”日益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消费的主导,这对主流意识形态书写与弘扬主旋律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然而,无论文学艺术如何追求个性、审美与自由,都离不开现实的土壤,离不开在现实土壤上辛勤耕耘的普通劳动者——人民大众。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所以,在任何时代,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迷茫有困惑、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的人都不应成为文学创作忽视的对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孜孜奋斗的精神源泉。对信仰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讴歌与赞颂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作品的主旨之一。

广西作协副主席、河池市文联主席、瑶族作家潘红日就是一位不畏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精准扶贫”战斗打响后,他以敏锐的创作嗅觉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主动请缨,申请驻村扶贫,到边远贫困的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白天,他为脱贫攻坚奔忙;晚上,把每日见闻写成日记。驻村结束后,红日把这些饱含着生活气息和奋斗情感的文字化为《驻村笔记》这一反映当前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场面的长篇小说。

作品采用线性的叙事结构,以故事主人公的叙事视角来组织文字,通过正反人物的塑造、不同信仰的冲突与抉择,形成了一条关于信仰叙事的清晰脉络,为我们呈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与农村基层干部的信仰现状。

一、以毛志平为代表的正面人物体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崇高信仰

正面人物是叙事作品中作者给予肯定、褒扬、理解或认同的人物。他代表作者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作者往往通过正面人物的塑造来表明自己“喜欢什么”“肯定什么”和“赞扬什么”。

新时期的信仰主题叙事作品的主人公有别于传统信仰叙事作品的革命人物形象,他们不再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剧美学,或是展现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重整山河、百废待兴的英雄气概。在新时期,信仰叙事作品主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呈现的新问题,关注广大党员干部是否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经得起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与实践的检验,是否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基于这样的叙事立场,小说塑造了一批信仰坚定、本领过硬、执行力强的优秀的党员干部形象。

《驻村笔记》主人公毛志平是扶贫干部当中年纪最大、资历最老和级别最高的。他在官场复杂的政治生态中“摸爬滚打”多年,深谙世事,洞察人情。但他牢记一个共产党员要秉承的群众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心系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接待来访群众时,由于人数较多,等候时间过久,他便将工作队的方便面分发给群众;入户开展调查时,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不漏掉一个真正的贫困户;为了修路,他四处寻求帮扶,还主动拿出自己的创作经费作为修路资金;为了上项目,他到各个部门争取政策支持……

毛志平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参加老道公的超度仪式时,即使知道通过“抛猪耳朵”来询问逝去的人的意见是迷信行为,依然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民间宗教信仰,赢得了少数民族百姓的认可。他胸襟磊落,襟怀坦荡,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工作队曾经遭到吴海龙等人的责难,毛志平挨过覃文科的拳头,但他并没有计较个人恩怨,依然安排吴海龙等村干部进城免费体检,并提议覃文科接任村委会副主任一职。虽然手头掌握几个曾经给他的工作制造麻烦的身居要职的“一把手”违规违纪的证据,但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还是善意地提醒他们主动退还收受的礼金,实实在在为红山村办实事,“将功补过”。

毛志平身上,体现了新时期一个党员应有的党性修养与崇高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所说的:“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村支书韦鸣炮也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看似圆滑世故,老道于官场,能够摸清各级领导的脾性,会说场面话和漂亮话,更会应付各种检查,这些都是他长期与官场各色人等打交道历练出来的。初出场时,他仿佛戴着一副“官场面具”,“口齿伶俐,表达能力强,像是接受了系统培训”。但在这副“面具”之下,却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敢作为的村干部。由于妻子瘫痪需要照顾,儿子无法外出务工,自己长期忙碌于村中各种事务,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不得已当起了道公。但是,当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他立马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扶贫工作中。他以身作则,主动退出贫困户识别评选;为了修筑红山村通屯公路,耗尽了心血;即使体检查出肝癌,在住院治疗期间,依然牵挂村里的脱贫事业,做梦都是跟着毛志平在修路的工地上忙碌。

此外,敢做敢当、疾恶如仇的省报记者冰儿,年轻有为的国令、阿才和阿扬,以及红山村的退休老干部伍老和老村支书韦盛辉,都是拥有坚定信仰的先锋队的代表人物。通过这些正面人物的塑造,表明新时期我们已经拥有一支信仰坚定、能够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高素质的党员队伍,这支队伍是我们党一切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保障,是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完成的依靠力量,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支撑。

为突出正面人物,作品塑造了几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反面人物。反面人物是作者给予揭露、抨击、讽刺、否定的人物。作者通过反面人物表达了自己“厌恶什么”“否定什么”和“鞭挞什么”。

在作品中,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暴露出执政党存在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与消极腐败危险。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白描的技法将一系列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其中,县委办蒋主任,官本位思想严重,官僚气派十足,漠视群众利益,只关心个人头顶上的“乌纱帽”。他下令拆除给县里“抹黑”的天桥,韦鸣炮提出质疑,认为拆了天桥,群众无路可走,就是断了群众的路。蒋主任说,“这我不管,我只懂得落实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简短的话语,一副趾高气扬的官僚做派瞬时跃然纸上。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蒋主任在天桥事件中批判乡书记杏福和乡长黎明“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严重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由于拆除天桥,导致外出归来的老道公意外坠崖……官僚主义危害到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列宁曾严肃地指出:“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

另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是扶贫办主任刘峰。他势利又自私,违法违纪收受礼金,自己工作能力不足,不把心思放在扶贫工作上,却把责任像“推麦克风一样”推来推去,对扶贫干部态度不冷不热,还“指桑骂槐”地暗指毛志平来自文联这样的“清水衙门”,没能带给贫困村多少扶贫资金。这是典型的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思进取、不负责任、看大不看小的反面形象。

二、以处在多重困境中的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的信仰动摇折射出基层信仰教育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倪浓水在《小说叙事研究》一书中指出,文学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的表面特征之下掩盖的深藏本性揭示出来,“这就需要作家设置情节:将人物放在压力下面。让人物在压力下面不能不作出自己的选择。”

小说本着这样的人物情节设置思路,将韦鸣炮、吴海龙、胡宗强和黄春龙等四位村干部放到了红山村这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下,考察他们在重重压力下作出的选择,揭示其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真实的政治信仰状况,借此折射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

红山村地处桂西北边远山区,自然环境恶劣,总人口3506人,耕地面积1596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群众出行难,全村“21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部分农户饮水困难,正常年份缺水达3个月以上”。一句話,这是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石漠化”地区,没有其他家庭经济来源的村干部们,承担着繁重和庞杂的基层管理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农事劳动,而村干部每月一千元的津贴是无法养家糊口的。

马克思认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在这样的窘境下,几位村干部白天忙于应付村委事务,晚上帮附近村民做法事,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吴海龙、胡宗强和黄春龙甚至还借此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县城买了房子和车子。

作者借此揭露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信仰,但现实生活中马列主义不能直接当饭吃,与“主义”相比,大部分群众更关心的是“饭碗”。而当道公可以有“灰色收入”,甚至可以“名正言顺”地顺走村民家中的财产(例如:蓝志纯家的母鸡集中到堂屋里集体打鸣,蓝志纯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遂请吴海龙来做法事,事毕,吴海龙把那几只打鸣的母鸡都拿回去“法办”了。)面对这样的现状,信仰教育怎样才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扎根贫困山乡?

除此之外,作品还揭露了处于官场权力链末端的基层村干部的辛酸与无奈。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村干部,他们地位卑微,无权无钱,求人四处碰壁,办事之难,难于上青天。村支书韦鸣炮为了修筑红山村通屯公路,耗尽了心血,甚至不惜违纪违法,挪用县里拨给的生态补偿经费到各上级部门“打点关系”,然而,礼是送出去了,得到的答复却只是“×××主任表示支持”“×××局长表示支持”“×××副县长表示支持”,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如此敷衍了事的上级领导,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和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使基层干部群众对党的宗旨产生了怀疑,有可能导致基层村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

三、让不同信仰的人在“精准扶贫”的叙事场景中的冲突与融合,以情节的此起彼伏完成人物塑造

德国学者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自然只是使人走完了一半,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身去完成。”现实社会中的人是这样,小说世界里的人物亦如此。作者并非一开篇就把人物全貌呈现给读者,而是让人物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去展现自己复杂的精神面貌。为此,小说巧用罗伯特·麦基“人物弧光”的创作技巧,随着故事与情节的铺展过程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与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首先,毛志平与四个村干部的初次见面,他们四人均是“眼里布满血丝,似乎欠了几个晚上的觉”,“眼底蜡黄,眼圈乌黑”。让毛志平误以为他们是因为工作操劳导致神情憔悴,由此发出“基层一线的同志确实不容易啊”的感慨,同时“心底涌起一股热浪”,但没想到伍老的一封举报信,四个人的基层“劳模”形象瞬间跌入谷底——

“回到寝室,我拿出伍老的信件。伍老在信上反映,村干部韦鸣炮、吴海龙、胡宗强和黄春龙,长期以来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他们白天当干部,夜里做道公。他们把周边和隔壁县附近村庄的道场、法事都承包了。今晚这户‘过油锅’,明晚那家‘解三煞’。他们白天人模人样,晚上装神弄鬼,这与他们党员的身份格格不入……我想起老跛、吴海龙、胡宗强和黄春龙他们布满血丝的眼睛,这才明白那是熬夜熬出来的。”

简洁的叙述,揭露了少数民族地区封建迷信盛行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的残酷现实。

接着,在精准识别进入“群众评议”阶段,家庭经济最困难的老跛(韦鸣炮外号)本可以入围“贫困户名单”,但他却“掐灭烟头,突然说道,我请求‘一票否决’,退出贫困户识别”。一个“掐灭”的动作,表明了韦鸣炮斩钉截铁的态度和决心,人物之前因为当“道公”导致的形象崩塌再一次挺立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他高风亮节的精神世界。

韦鸣炮的一席话形成了小范围内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余三位村干部也退出了评选。但是,人物的个性特征与精神风貌远没有刻画结束。吴海龙等人之所以退出贫困户识别,不是因为受到了韦鸣炮的“自我牺牲”的感染,而是担心在县城的房子和车子被查出来。他们依旧干着老行当,甚至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请霸王假、到村民家里做法事,最后在讨论修路问题上出于个人私利,干脆撂担子辞去村干部职务,从此与驻村工作队分道扬镳,活脱脱一个逃避责任、毫无担当、理想信念丧失的基层村干部形象。作品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仅是宗旨意识问题,还是理想信念和政治纪律问题”。

但是,对于这样屡次制造事端影响工作进展的“害群之马”与“逃兵”,毛志平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宽容和理解,在申请到免费体检项目时,还是把他们的名单报上去了。通过体检及时发现病症并积极治疗,吴海龙捡回了一条命。吴海龙说,“毛一(即毛志平)是我今生今世的贵人”,并表示再也不去做法事了。从话语层面上看,是毛志平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但在深层次上,是“科学的信仰战胜了愚昧的宗教”。

四、“精准扶贫”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体现,是红山村村干部和人民群众摆脱愚昧和贫困的福音

自古以来,同情穷苦大众的学说、流派不在少数,无论是佛教勾勒出的“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基督教描绘得美轮美奂的天堂,都是麻痹人民的手段。同样,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均由原始巫术、图腾崇拜、6鬼神崇拜经过长期的发展混合交织而成,并借助于封建迷信长期盛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显然,“解三煞”“过油锅”“跳莲花舞”等求神问卦之法找不到摆脱贫困的出路,只有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找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由此找到一条解决红山村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能“等、靠、要”;幸福是驻村干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脚踏实地开展生产劳动,投工投劳修公路,因地制宜上项目……而最终实现的。

列宁说过,“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当中,在驻村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在红山村播种、生根、发芽、开花。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设置了一个悬念,在精准扶贫进入“双认定”的关键阶段,帮扶的农户卻拒绝在验收表格上签字,这让工作队的队员们百思不得其解。最终,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是——帮扶对象担心一旦签字了,驻村干部就会离开,只要他们拒绝签字,帮扶干部就会永远留下来!这不仅是对“精准扶贫”的认可,对把“初心与使命刻在扶贫路上”的优秀驻村干部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认可。只有老百姓认可和肯定,执政党的信仰才有更多人追随,这个“主义”才有理论说服力。

总而言之,《驻村笔记》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是一部关于精准扶贫的详细“档案”,它将政治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起来。它为伟大的时代立传,为平凡的英雄立碑,值得每一个参与或关心精准扶贫工作的读者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黄绍光,壮族,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游桂荣,女,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作者:黄绍光 游桂荣

第三篇:坚守服务初心 践行职责使命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原淮阴市农村金融学会,2001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故更名为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创建于1982年。它伴随着农业银行复建而成立,得益于改革开革而成长。37年来,在省农村金融学会、市社科联、市民政局、市金融学会的指导和监管下,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践行科研为本、服务发展的办会宗旨,以“争创一流学会,促办一流银行”为目标,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团体活动,积极开展农金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专题调研,集中力量破解研究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淮安农村金融事业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与时俱进,持续强化组织管理

作为从事农村金融科学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由农业银行淮安分行牵头筹建和组织管理,接受淮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淮安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学会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几经变革,但始终保持了学会组织管理持续性,保证了学会各项工作稳健运行。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1982年学会依法成立,同年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秘书处、理事会会长、秘书长。理事会每届任期4年,秘书处具体组织和牵头全市农村金融系统(当时包括农行、信用社)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90年代中期,农村金融体制实行“一分二脱三化”改革,即农业银行划出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形成了以商业金融为主,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共同发展的农村金融新格局。同时,1996年,淮阴市与新成立的宿迁市进行区划调整,灌南县划入连云港市,所辖机构人员减少。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在省学会统一领导和推动下,经多方协调努力,建立了以农行、农发行、农信社“三位一体,三家共保”的学会组织形式。在学会具体活动上采取统分结合、统筹兼顾的办法,如省、市学会年会、苏北片交流会研讨课题由市学会秘书处牵头,统一布置,统一要求,农、发、社三家秘书长具体筹划,分别落实,而对农、发、社三家结合自身工作需要的专题科研活动则自行组织,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为学会增添了新的活力。2010年学会回归由农业银行单独组织管理。

建会以来,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适时根据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修订并完善学会章程,调整组织架构,并根据农村金融机构人事调整变动情况,及时增补理事、常务理事,按时进行换届选举,配齐配强学会班子。淮安农行历任行长吴严准、周荣才、陈树华、尹明华、蔡裕民、步腾、张更生、李平、邱祖良等领导同志都曾担任过学会会长,保证了学会领导班子建设与时俱进。2018年,学会按期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常务理事会及领导机构,并召开了第36次年会。

二是强化制度落实。建会以来,学会建立并不断完善会长负责制、学会秘书长工作制和例会制等规章制度,学会日常工作由秘书处牵头组织实施和指导督促,做到学会工作年度有规划,季度有安排,定期检查工作进度。要求每家县(区)学会除了配好秘书长、副秘书长外,还要有1名专(兼)秘书,以保证“秘书处”里有秘书,确保学会工作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日常运转不停摆,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工作考评。为完善学会工作保障机制,根据省学会下发的《市学会工作竞赛考核办法》,学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县(区)学会竞赛考核办法》。每年初,通过常务理事会例会,研究本年度学会主要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科研重点、努力目标和具体措施,再由秘书长例会讨论确定年度活动的具体事项、调研课题的组织安排和任务分解。督促各县(区)学会秘書处切实履行日常管理及调研职责,并通过《学会动态》予以通报,既加强了经验交流与信息沟,又增进了市、县(区)学会科研合作。

四是强化规范管理。按照社团管理条例,按时做好学会的社团登记和年审工作,做到验收和年审工作一次性通过。根据学会组织管理体制调整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学会章程,依法合规办会,学会内部管理持续加强,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轨道。目前,全市学会已发展成为拥有7家团体会员,112名个人会员,在当地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团组织。建会以来,学会连续30年被省农村金融学会评为先进学会、连续四届(16年)被评为“一流学会”,连续多年被市社科联、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学会”“先进社团”,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先进社会科学团体”称号。

二、围绕中心,深入开展实务调研

建会以来,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始终秉承“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站在改革前沿,紧贴发展大局,紧贴各个时期全市农村金融机构(农行、农发行、农信社)中心工作,在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积极开展应用理论研究,并在一些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上取得研究突破。

全市学会按照领导出题目,学会抓发动,部门搞配合,大家做文章的要求,不仅对经营管理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实务型调研,还对各行改革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为业务经营保驾护航,为强化管理增辉添彩。各县(区)学会每年紧紧围绕上级学会下达的调研课题,结合本行实际自选课题,重点抓好上级领导关心的,本行领导关注的,广大员工期盼的一些敏感的、热点话题开展实务调研。广大会员和科研爱好者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所在行和本部门工作特点,从不同业务、不同层次、不同视角进行调研思考,形成了有深度、有份量、有说服力、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为全市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提供持续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据粗略统计,建会以来,全市农村金融系统干部员工共发表各类调研文章8500余篇,其中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4200余篇,有相当一部分发表在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改革报、中国城乡金融报、中国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评论等国家级、总行级经济金融报刊上:其中:在省级(含)以上各类学术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得三等以上奖项的有280多篇。

在科研成果中,既有普通的经济金融论文,又有专题调研报告;既有金融系统的招标研究课题,又有社科系统的指定研究课题;既有以学会课题组、调研组名义发表的,又有以会员个人名义发表的。许多理论研究和调研报告针对性强,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可操作性,部分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2002年,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可能给银行信贷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学会成立课题组进行了专题调研,撰写了《提前介入改革维护银行债权》——从江苏淮安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行、信用社乡村贷款管理的影响,此文被《中国城乡金融报》作为“关注农村税费改革化解乡村贷款风险”系列专题报道之(一)并加开栏语予以发表(此文获农总行优秀调研论文一等奖)。此调研报告引起了党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就全市农村税费改革中的农行、信用社贷款落实工作下发了专门文件。为维护银行债权、防控贷款风险,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智库作用。

三、牢记宗旨,精心组织科研活动

针对农村经济金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每年都自行组织课题攻关,发动会员,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进言献策,及时探索研究,提供理论导向,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积极参加社科、金融等系统组织开展的科研交流活动,及时完成课题报告。据不完全统计,建会以来共上报社科系统、金融系统、银监机构的理论研究、招标课题、调研报告等360多篇,其中被省级以上(含)内部简报采用230多篇。

一是坚持科研活动与改革实践相结合。为发挥理论研究指导、引导、服务于改革实践的积极作用,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扣紧改革主题,贴紧发展主线,每年至少组织5-7次的专题调研活动。对各行(包括农发行、信用社)业务经营管理中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可自选课题,分别成立课题组,集中精兵强将开展课题攻关。2002年,市农行课题组中标的调研课题《欠发达地区农行扭亏为盈可行性研究》一文,此文深入分析了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后,基层行业务经营出现的新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欠发达地区农行扭亏为盈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见解独到,观点鲜明,材料详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全文一万余字,被《中国城乡金融报》调研专刊整版发表,在全国农行系统上下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二是坚持科研活动与业务经营相结合。学会针对基层行经营管理中带有共性和个性情况,由领导挂帅,组织科研骨干,深入业务一线,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专题调研活动,力求洞察热点、攻克难点、突破重点。通过专题调研解剖“麻雀”,摸清情况,厘清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用以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市学会课题组撰写的《信贷支农”闯出一片新天地》——淮安市推行“信用一证通”解决农户贷款难情况调查一文,于2003年4月4日被江苏省委办公厅《快报》专刊33期印发,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作了“淮安信贷支农经验很好,其反映的问题应向银监会报告。”的批示。2002年,学会抽调6人组成调查组,就信贷营销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撰写了“《小业务也能做成大生意》——对洪泽县支行共和分理处营销小额门面房抵押贷款的调查”的调查报告,被《中国城乡金融报》和《江苏农业银行简报》35期分别刊用,对农行系统拓展低风险信贷市场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时任省分行行长嵇华光对此调查报告作了专题批示:“请晓平阅文,农行有2222个网点业务机构,近3万员工,固定成本很高,必须加大零售业务力度,这是农行的优势,在“小业务”做出大文章。中国银行己看到入世后的变化趋势,要求把零售业务的比例迅速提高到50%。此材料可以在《参阅材料》上发”。

三是坚持科研活动与党建工作相结合。针对农业银行人事、机构、薪酬等制度改革后,部分基层行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复杂心绪,如何加强基层行党、团、工会组织建设,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构建和谐农行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根根省、市行领导要求,市学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并撰写了《加强基层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一文,此文荣获“2011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成果”一等奖,也是全国农行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奖项。

四、搭建平台,注重培养青年人才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团体的职能作用,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从组织科研活动人手,吸引基层一线员工特别是高学历青年员工参加科研活动,引导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学理论、学业务、勤思考、勤探索,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勤奋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其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一是广泛开辟科研活动阵地。学会于1987年创办了内部刊物《淮阴农村金融》,后改为《农金科研通讯》,并以《淮安农行简报》“员工园地”专辑、编印年会论文集、在行内网站开辟员工学习园地、建立微信群、为科研工作爱好者每年赠送一份《中国城乡金融报》、《农村金融研宄》、《现代金融》等经济金融类报刊杂志等为载体,既为青年员工深入学习研究提供了信息资源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大大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

二是建立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学会制定了有关理论研究、调研与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以市、县(区)学会为单位要求大学生青年员工每年向所在学会提供不少于一定数量理论研究或调查报告,由所在学会秘书处登记考核。对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除按稿酬的一定倍数给予奖励外,还把文章发表的篇数、层次、理论的前瞻性和业务的指导性作为干部员工评先、晋级的一項内容,激发了全员参与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

三是成立青年研究会。为加快培养青年科研人才,2013年,学会成立了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青年研究会,明确会员条件,经过自下而上的推荐、上报、审核,逐步把新入行的高学历年轻员工和业务骨干吸纳为青年研究会会员,目前会员达37人,为科研工作输送了新鲜力量,使学会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学会每年都与人力资源部、市行工会、市行团委联合组织召开青年论坛、县域青年英才与青年工作座谈会等。建立青年科研活动小组,根据青年研究会会员的业务专长,学会每年都组织多个调研小组对相关专题进行研究。2018年,刘睿同志主持调研并形成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与金融支持策略取向》的科研成果,被《农村金融评论》、《现代金融》、《江苏银行业》等多家刊物发表。

四是抓好科研骨干理论培训。学会自创建以来持之以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以上的不同形式的青年科研理论骨干培训班,时间不少于一天,聘请社科界、经济金融专家学者、有关报刊杂志编辑作调查研究、论文撰写、新闻报道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请本行科研爱好者作写作体会以及经验介绍,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同时,选派优秀科研人员参加有关学术讲座、高级论坛或外出培训,有力地推动了科研活动的普及和提高。

作者:张昌 杜维堂

上一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论文下一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