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作文选材

2022-07-06

第一篇:江苏高考作文选材

高考作文的审题与选材讲解

[考点解说]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因为“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它需要正确地把握试题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主要内容、中心、字数等。要使所写的文章“符合题意”,就要对作文题面的每个字、词、符号、图表等仔细品读,细心揣摩,全面审核和理解其含义,正确地把握命题意图,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确立中心意旨。

审题过后,就应该选材了。考生应从平时大量丰富的现实生活中筛选、提取出相关材料,有层次地把它们绘成一个个画面,或组织成一段段精辟的议论,从而使“内容充实”。

[策略解读]

一、考场作文的审题

1.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的文题通常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文题往往显得有虚有实,既确定又不完全确定。这就要考生吃透标题的含义,把握住标题中的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又叫“题眼”)是指:文题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如《学海无边苦作舟》、《学海无边勤作舟》、《学海无边乐作舟》等一组题目,这些题目很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细微的区别就在“苦”、“勤”、“乐”这些“题眼”;抓住题眼,就可以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写出不同的文章。

2.供料作文的审题

①独立型材料的思考角度。此类材料反映的是某一种现象,要求考生对之进行深层思考。因其内涵深邃,考生往往难以把握。

文字型材料一般可通过三个步骤来进行思考:一是问为什么;二是通过材料的核心要素来回答为什么;三是看影射什么。

漫画型材料一般可按下面四步来进行思考:一是看画面内容;二是看画中语言(画面语言、画题);三是找画面与画题相统一的内涵(因画题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四是看与现实生活中哪方面有联系,找准分析角度。

②关系型材料的思考角度。此类材料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由几个现象组合而成。其内在联系大致有三类。

一是横式联系。这类命题大多由两类性质相近或相反的材料组成,要求审题者弄清两者的连结点,再根据这共同点去推导。

第 1 页 共 6 页

二是纵式联系。此类从字面往往难以把握其内涵,审题时必须进行纵深思考,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轻重,不可平均用力,方可找到分析的切口。

三是循环联系。这在材料作文中恐怕是最难的一类,考生往往因搞不清它们间的关系而乱谈一气。全国高考题《树木?森林?气候》便是如此。对具有循环关系的材料,首先应搞清几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和内在联系,找准最佳议论角度,通过辩证分析,才能使议论富有说服力,避免片面性。

3.话题作文的审题

①明确文题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或注意)四部分构成。话题作文的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漫画等,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写作兴趣,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开思路。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

②审读材料(包括提示语)。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就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因此,话题虽然只是“诚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须按“诚信不可抛”来写的。

③审读“话题”。“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准,想清,这样才能使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准确,否则就有偏离的可能。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考生在文章中大写特写记忆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写记忆移植的试验如何如何,完全脱离了话题规定的范围。话题“假设记忆可以移植”是一种假设,就是规定了前提和范围,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作文。再去讨论能否移植的问题,就是对这个前提有意见,也就越出了话题的范围,而在写另外的题目了。这在考场作文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④将“话题”与材料结合起来。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既要紧扣话题,又要紧扣材料。只扣材料不管话题,就会信马由缰,写出的作文似是而非;只扣话题不扣材料,就会把话题作文写成命题作文,写出的作文与要求若即若离。如这样一个话题作文题: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请以“感谢第 2 页 共 6 页 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来看,本话题中的“自卑”应是“为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的意思。

二、考场作文的选材

考场作文的选料除要求能表现中心、真实、典型、丰富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材料要新颖。新颖的材料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所谓材料新颖,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首先,要求我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独具慧眼,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其次,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给一些本来并不新鲜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第三,要做到材料新颖,必须注意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勤摘录、善整理鲜活材料。要重视观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这些都不失为积累新颖材料的好途径。

考场上,材料要新颖,要避免选材“撞车”现象,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作文题来,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那个材料,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材料,最好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2.材料要“收光聚焦”。这是指将所有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凝炼成一个鲜明的观点或发人深省的问题,进而深化全文意旨,使文章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从而平添文章深遂的内涵,使阅卷人折服。1992年高考中的记叙文,有一考生在具体描写了“运动鞋”看过让人生气的足球赛后,回到他踢碎瓶子的地方,耳闻目睹了“红雨衣”“伞下一对”的牢骚话和行为后,亲自打扫完垃圾,他写道:“他胜利者般地开怀大笑了,充满自豪地喊‘中国人’。接着,他朝着回家的路走去。他要回去看那场足球赛的录相,琢磨琢磨中国到底输在哪儿。现在他明白,足球腾飞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一样,要每个中国人尽心尽力!”把一件平凡的材料引向了足球的腾飞,环境的改变,中国人的素质,概括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同年的议论文中有一篇《劝君莫作“批评家”》的文章,考生在抨击了“高跟鞋”以及社会上空头批评家的态度作法后,写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劝君莫做‘批评家’,要脚踏实地去干,以实际行动去改造世界。”这样概括可谓一语中的,使阅卷者佩服你的非凡见识。

材料的“收光聚焦”,还要求材料具有较高尚的情趣和审美趣味,能给人美的享受。有的命题中暗含了这一方面的要求,我们当然要坚定不移地遵循。第 3 页 共 6 页 而作文命题一般并不明确提出审美趣味方面的要求,但在选材时,也要有明确的审美指向,选用格调高的材料表现主题,以落实《考试说明》中“思想健康”的要求。

[精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以《警告中国人》《周洪说话》等作品名噪一时的作家周洪,又以《我平庸,我快乐》一书迅速走红。此书以一句“我平庸,我快乐”颠覆了传统的成功人生哲学,引爆了人们关于价值观、幸福观的争议。对此,有人认为,“我平庸,我快乐”是人生苏醒的信号,它提出了衡量“成功”的新标准——并非是是否优秀,而是是否快乐。有人认为,平庸不可能带来快乐,因为它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对现实的逃避;而作者却认为,平庸不是贬义词,它只是强调自身需求和选择自我生活及价值的判定。《我平庸,我快乐》的出版商罗志梅甚至把这句话上升到“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认为“我平庸,我快乐”强调的正是为人处世的平常心,呼唤的是健康人格、健全心态,是对“社会人”的情商的再教育。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例文

宁愿不快乐

佚名

人类真是进步了,偌大的地球,要不了一分钟就能从一极驰到另一极。只要有雅兴,找个美国人聊聊就像去敲邻人的门一样容易。每天一张报纸,一台电脑,一份报告,一程短跑,一张光碟,一枕美梦,就是完整而有情趣的全部现代生活了。于是,有人说:“我平庸,我快乐。”是啊,平平淡淡地处世,从从容容地待人,一边享受自我,一边服务社会,多“健康”的心态啊!

第 4 页 共 6 页

沏一杯茶,懒懒地享受书斋之乐时,望着袅袅升起的雾气,突然入了神:大概是上个世纪初吧,当京官们也懒懒地在藤椅上品茶吸烟时,在平庸中享受大清盛世时,是谁将莫高窟的文物盗走?是谁把荼毒生灵的“福寿膏”偷渡?长椅上舒展的快乐背后,是激烈的拼杀;痛心疾首的耻辱与悔恨,在啃食整个中华大地的骨肉,在狂饮百代中华儿女的鲜血!我怔住了,被历史,被长椅上的平庸与快乐。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思潮,把我推向了“时空隧道”,让我在历史的关山中跋涉、搜索、思考。孔子不快乐,“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思索探寻着如何做人的圣人,用韦编三绝代替了肉味,用跋涉游说代替了纵情山水;屈子不快乐,“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汨罗江中的一圈涟漪代替了宠幸;辛弃疾不快乐,他在“闲愁最苦”的悲叹中“把栏杆拍遍”。他们都不快乐,但历史偏偏就定格了这些不快乐的人。当时间洗去历史的铅华后,人们从这些铮铮铁骨、忧国忧民的不快乐的人身上,领略到了一种大快乐,甚至是自豪与景仰。

六朝的轻歌曼舞没被人记住,记住的是杜牧悲愤的《泊秦淮》;盛唐的歌功颂德没被人记住,记住的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享受平庸的人或许在太平盛世可以快乐一生,但不甘于平庸的人却能在不快乐的跋涉中为后人掘出不绝的甘泉。较之二者,我宁愿不快乐,这也许很累,也许和不上当今流行音乐的旋律,也许会失去所谓的“平常心”,但我依旧宁愿不快乐,并劝勉长椅茶香中的人和我一样呐喊,一样奔驰,一样不快乐!

点评:本文用正反两方面的翔实的论据有力地反驳了“我平庸,我快乐”的观点,语言警策,振聋发聩。文章立意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

[模拟演练]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贫与富、美与丑、卑鄙与高尚、聪慧与愚钝、苦难与幸福„„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没有差别,将会变成一潭死水。

也有人认为;富有、健美、高尚、聪慧、幸福„„这是人人所期盼与追求的,只有消灭了差别,世界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请以“差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第 5 页 共 6 页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提示:差别,是永远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差别。对于国家而言,承认差别与差距,找到不足,迎头赶上去;对于个人而言,要注意向高尚者学习,缩短差距。有人追求高尚,有的人追求金钱,这也是差别;有的花是玫瑰,有的花是牡丹,这也是差别。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

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提示: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字上。

第 6 页 共 6 页

第二篇:高考江苏满分作文

2011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以下为原题: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1、立意自定;

2、角度自选;

3、不必面面俱到;

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和尚指点画家

那还是在我五十多岁的时候。

我学国画四十多年,画界的朋友们见到了我都称我为“大师”。大师这两个字让我洋洋自得了好几年,后来才发现,原来上了年纪的国画老头都被叫大师——原来我只是如此平庸的一个。

自此以后,我专心于国画的研究探索。一心扑在画上几年后,我感觉到了一些问题,现在画界的国画千篇一律,都很平庸,缺少一种东西。我自己的画也是如此,就算是工笔画画得再怎么逼真,再怎么细腻,给我的感觉还是不对劲,感觉很平庸。

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给我的多年好友星尘大师,大师自小精研佛法,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也极深。

大师问我:“你感觉缺少什么呢?是什么能让国画跳出平庸、拒绝平庸呢?”“不知道,只是感觉缺少点什么!”

大师笑而不语,他将我领到一座钟楼上,放目远眺,油菜花开,满眼金黄金黄,偶有几棵杉树挺立其间,错落有致,黄绿相交,让人的心情也开朗了起来。

“把这美景画出来看看。”大师言道。我心有感触,随即挥毫泼墨,一会儿即成,看上去很逼真,但还缺点什么。

“闭上眼睛,用心去看!”大师一言惊醒了苦思中的我。我依言而行,闭上眼。我听到了勤劳蜜蜂的忙碌声,我听到了开花的声音,我听到了花朵们互相鼓励的声音,我听到了大自然关爱生命的声音,我听到了我的心声:画下来!

这一幅画,我画得很慢,这期间我从未抬头看过花的景色,这些景色,都在我的心里!

终于完成了。

这一幅与上一幅相比,并不是十分逼真,但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机感,活泼的花朵的热情,透过宣纸扑面而来。

“知道现在的国画为何平庸了么?”大师问道,“是缺少心灵的投入。只有全身心地,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画中,才能拒绝平庸。那种境界,画得逼真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画者想给看画人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图画本身。”

“在下受教了。其实,做人、做事,也当如此吧?”

现在的我,已经六十多岁了。碰到叫我

在。

“国画大师”的人,咱笑而不语,我心自

第三篇: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致青春

那一年,表姐的同学聚会上,一首《同桌的你》,勾起了所有人青春时的回忆。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屋子里,欢声笑语回荡在我耳畔,十年再聚首,多么难得。

“就你那时候最凶了,拿着个小木棍,谁讲话就在谁跟前挥着„„”曾经暗恋过表姐的一个男的,脸喝得通红,“我被打得最多„„”脸上似乎露出了幸福的表情。“谁让你当时脸皮那么厚来着。”表姐只捂着嘴笑。在座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谁说是你被打得最多,我也不少,好不好?”另一个男的,肥头大耳,刚来的时候穿得很体面,现在喝多了,完全失去了开始的样子。

„„

一桌子人在那里有说有笑,回忆着十年前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我刚读高一,对人世的聚散分离没有一丝感触,总觉得自己还青春,没有朽去的青春,我会永远守她。看到饭桌上的他们说说笑笑还会掉下几滴眼泪,也不觉有什么。

“还记得我们班上代表学校演的小品吗?”表姐拍了一下手。

“记得,记得!《同桌的你》,我演你同桌,你和我演彼此闹矛盾了,我们最后又和好了。”

“对啊,还得了奖呢!”

饭桌上七嘴八舌,回忆着那场小品的成功。我在一旁笑着,也好想来一场《同桌的你》。

电线杆上的小麻雀越聚越多了,它们也叽叽喳喳的,好像也在演着那个小品。

我也想到了同桌的她,一个性格像男孩的女生,剪了男生的发型,每天早上一定洗头吹头,问她原因,她只有一个回答:“我要在青春里做一把男孩。”我忍俊不禁,笑话她。不

过她真的挺帅。

“当时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谁知一晃都十几年了。”聚会快到尾声了,一个穿着个性的女士说道。

“是啊,总是忘不了当年的疯狂。还记得那时一起罢课为老师做礼物吧,虽然受惩罚了。”

旁边的老师,已经哭成泪人儿。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深夜了,他们才回家„„电线杆上早已没有了麻雀的身影。

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耳畔又回响起来。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

第四篇:江苏高考作文分析

关于2014江苏高考作文的研究

看这道题目第一眼,很迷茫,不过相信总有突破口的。 翻译以下,这道题目就是这样: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还有一种人说,是年轻人有信念认为他们不会朽,实际他们是可以朽的。围绕着材料写一篇作文。

首先划出关键词:1.不朽2.青春3.不相信4.天真5.自欺欺人 骆冬青教授这次一改以往的风格。蝴蝶,忧与爱,绿色生活,其实都可以和尊重自然文化流逝联系起来,可今年的作文压根就没办法套用。骆教授这次下了狠手了。不过,骆教授还是感时伤怀的,毕竟人的性格是不会变的。

青春不老。唯有无关风月。近几年来,关于青春的作品的确很多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春派》、《青春无极限》……看着这题目,想到了佛学,因为佛学对于时间的流逝有着难以言尽的缘分,也有着难以言尽的感慨。随即有想到了席慕容,对于青春无限的感伤。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个人感觉,可以这样立意:青春,不是一段时间,那是人生的探索,毕生的理想。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不如我真的还想再来一次青春来的痛彻心扉。青春其实也是一段考验,从唯心主义观来说,时间是可以凝滞的,但青春可以凝滞不代表时间不会流失,也就是,青

春并非是一段时间,有理想,有追求,青春不就不会过去,当你闲情逸致时,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时间也不会流失,当青春一无所知,一无所获,一穷二白,那流逝的就不仅仅是时间了,青春将永不再来。

人生纵是几十年,可堪回首?青春一去不复返,迷茫中透着沧桑,唯有用尽一生一世用作青春,也算不负了吧

第五篇:2018江苏高考作文

2018江苏高考作文范文:历史的与当下的语言世界

原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范文

西方语言学家认为,我们处在一个被语言建构的世界里,有些是通过声音影像而呈现,有些则借助诸多有内涵的符号而凝固留存。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脱离了对语言的构建和理解,社会的智慧之光也会逐渐暗淡。如果说“生活处处有语言”,这并不为过。

这些语言的载体和呈现方式是不同的。譬如,历史的遗迹就是一种语言。在圆明园遗址公园里散步,我们能透过断壁残垣,看到那个山河破碎的国家苦难岁月,也能从这些历史痕迹里想象出当年无数仁人志士为创建一个新国家而奋不顾身的勇敢与激情。这些语言的诉说是漫长而深刻的,它们不需要借助外力,也不用太多浮华的雕琢,就能一直铭刻在人们心中。这可以被称为“历史的语言”。

当然,有些历史距离我们遥远无比,有些则是晚近的历史。当我们行走在汶川地震废墟遗址旁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十年前的震痛,但这些痛苦也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团结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这种信念透过这些遗址无声的语言传递给后人,它们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声波。

当考古学家在一个个先秦遗址里挖掘到文明的踪迹时,不论是用C-14技术测算其年代,还是提取了古人的DNA,这些“发现”的过程其实都是在和古代的文明语言对话的机会。它们告诉后人,文明从来不是在田园牧歌中行进的,这其中有太多的纷争和拼搏,也有太多的悲情和遗憾,但不论如何,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这是最值得后人骄傲的事情。

相比历史遗迹的语言的“沉默感”,生活里还有很多语言更加灵动活泼,它们也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符。比如,沉溺于爱情之海的情侣们之间的缠绵之语,在教室里对知识争论得热火朝天的青年学子们的探讨之语,老师们对孩子们敦敦教诲之言.......这些都给我们以更绚烂的生活色彩,让我们在情感和思想的激流中不断奋进,从中汲取无限的正能量。

当下的语言世界,的确看似更加丰富而多样化。但是,它也存在着很复杂的情况,因为,叙事者如何讲述对象,其语言表达的范式,也决定着它最终的面貌。在一些宏大叙事里,语言往往呈现为一种话语范式,修改话语则意味着背后话语权的改变。比如,媒体如何报道一个新闻,或选择正面报道,或为了吸睛而炒作其中负面的新闻点,所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要避免因为自己的观念狭隘或知识局限,所造成的对语言呈现方式的负面影响,这可能是让语言世界更加美好的重要方式。总之,透过历史的和当下的语言世界,我们能体悟万象的风姿,能发现世界的多样面貌,这的确是很奇妙的体验。

相关推荐:

上一篇:教师岗培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师何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