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4年语文试题

2023-06-21

第一篇:淄博市2014年语文试题

2016年山东省淄博中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山东省淄博中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毕业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扒窃(pá) 联袂(mâi) 断壁残垣(yuán) ...B.拂晓(fó) 文绉绉(zōu) 期期艾艾(ài) .....C.晕船(yùn) 招徕(lái) 忧心忡忡(chōng) ....D.佝偻(gōu) 醴泉(lǐ) 一叶扁舟(piān)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枯槁 告磬 挖墙角 翻来覆去 B.地窖 鳌头 座右铭 如坐针毡 C.凛冽 取缔 通缉令 风靡一时 D.客栈 娴熟 顶梁柱 味同嚼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 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 (司马迁《陈涉世家》) . C.尝贻(赠)余核舟一 (魏学洢《核舟记》) . 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 。读忠烈传,宜 。读奸佞传,宜 。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吹笙鼓瑟以扬芳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第Ⅱ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默写填空。(7分)

(1)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蛾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蛾眉山月歌》)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

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 , 。 9.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惟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苏秦刺股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人虽禀性定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燧动而焰发 有地臆然而高 .. D.博学成而为美 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4分)

三、理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3分) 12.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分)

1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4分)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日时分。 ..20...22...36...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1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11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12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13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14“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15“不要钱。”我答道。 ○16“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17“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18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19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15.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3分) 16.阅读第○11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4分) 17.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4分)

18.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4分)

19.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3分)

四、专题性学习(共6分)

20.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3分) 示例: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3分)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 ,

五、写作(共50分)

21.请以“下次,你会做得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答案及解析

1.【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正确,“垣”不要读“huán”;

B.“拂晓”应读作“fú xiǎo”,“文绉绉”应读作“wãn zhōu zhōu”; C.正确,“晕”不要读作“yūn”; D.正确,“佝”不要读作“jū”.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有误,“挖墙角”应写作“挖墙脚”,“告磬”应写作“告罄”; B.正确,不要把“座右铭”写作“左右铭”; C.正确,不要把“取缔”写作“取谛”; D.正确,不要把“顶梁柱”写作“顶粱柱”. 故选:A.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

3.【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句中指乡村建设要有重点,使用正确; B.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句中已经实现,不合语境;

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句中指家风对人的影响,使用正确;

D.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符合语境.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指日可待”是指没有实现的,“潜移默化”是指暗中的、不知不觉的影响. 4.【分析】《课标》要求修辞手法初中阶段考查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的辨识和作用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通常根据句子就能分析,熟练掌握即可顺利解答.

【解答】D选项中“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但是不是反问句,而因为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问作答案,所以D句可以看作两个设问句,所以D项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5.【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暴:突然.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6.【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马》的作者是布封.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7.【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从前两句可以看出,讲的是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所填内容是②④③①.

【点评】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

8.【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峰峦如聚(重点字:聚) (2)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字:剪) (3)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点评】复习名句默写要注意以下几类:

(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 (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 (4)其他反映科学技术、和平、以德治国等方面的名句 9.【分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解答】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A选项正确;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B选项正确;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C正确;

D.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D错误. 故选D. 【点评】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10.【分析】译文:

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苏秦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股:大腿;

②句意为: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知道:懂得道理.

(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实词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或相似都可以. A:前后句:虽:虽然;

B:前句:以:来.后句:以:认为,以为; C:前句:而:表顺承.后句:而:表修饰; D:前句:为:成为.后句:为:给,替.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性”,本性;“情”,情趣;“饬”,整理.句意为: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 (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

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答案:

(1)①股:大腿;②知道:懂得道理. (2)A.

(3)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

(4)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点评】文言实词“名”的用法: ①名字,名称.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忠毅公逸事》); ②命名.

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 ③名义.

二贵酋名曰馆伴(《<指南录>后序》); ④名声,名望.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⑤著名的,闻名. 故虽有名马(《马说》); ⑥说明,说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11.【分析】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 【解答】(1)考查概括说明内容.

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小满这一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开放性题.

解答此题只要从二十四节气(除了小满)中选择一个说明其含义即可. 答案:

(1)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

(2)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3)①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②“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①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点评】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2.【分析】本文记叙了“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的事件,过程中“我”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送她到她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时,还坚持不收她的车费,给了她拥抱,使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温暖,而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也感到很温暖.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记叙事件重要的讲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文讲述了“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的事件,起因是:菲奥娜太太由于患病必须要去敬老院,经过:在去敬老院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小事件,如我送她到她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我不收她的车费,我给了她拥抱;结果: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了温暖,而我也因为帮助了她而感到温暖.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分析.在经过城里两个多小时过程中,菲奥娜太太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不舍.

(3)本题考查人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细节描写主要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服饰描写等.本文有作者对老太太的服饰描写,如“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此处写菲奥娜太太穿戴过时花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太太比较爱美,神态描写,如“默默凝视前方”,通过对菲奥娜太太细致的神态描写,写出她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表达了她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和不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4)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暖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我帮助别人时别人感到温暖;另一方面我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感到快乐.

(5)本题考查文章蕴含的哲理分析.文章最后“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是文章感情的升华,可以从中得出的哲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如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答案:

(1)“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不收她的出租车费,还给了她一个拥抱,她感到很快乐,“我”也很温暖.或者: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费,使她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2)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3)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作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或“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太太热爱生活(或爱美),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或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4)暖心: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5)示例: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点评】本文通过记录一件小事表达了一个暖心的主题,理解文章过程中重要理解文章情感升华. 13.【分析】此题考察了主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对联的补充. 【解答】(1)此题考察了主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

回答此题时,一要仿照格式回答,二是要选取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因为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一是酒,二是菊花,我们可在选取菊花来回答此题. (2)此题考察了对联的补充.

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例句为: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其结构为:人名加地点加诗句,补写的句子也应符合这个格式. 答案:

(1)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花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东篱采菊 悠然见南山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第二篇:山东省淄博市2014届高三三模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13.《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

A.商鞍变法之奖励农耕B.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

C.罗斯福举办公共工程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

14.“垂相给、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上述制度的优势不包括

A.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B.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避免决策失误及吏治腐败D.有利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

15.“一棵树生长出来,它的基本特性,在此树前早已存在。所以,一事物必须是合乎某种理才能出现,比如马生牛,断无此理。”这段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是

A.“理在事先”B.“发明本心”C.“万物皆生于两”D.“理在气中”

16.《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B.平等C.共和D.法制

17.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8.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本质性变化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19.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厉以宁说:" 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士曾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21.对以下表格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GD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增长率

1968—1972

4.3%

3.2%

4.8%

1973—1975

2.4%

5.3%

9.4%

A.体现滞胀特征B.国家干预经济C.经济“大萧条” D.经济增长缓慢

22.“垮掉的一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风行于美国。伴随其国内繁荣富强而来的是高度的紧张和分裂,统治阶级患了共产主义恐惧症。该流派的作家抵制对外战争及种族隔离,用怪癖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态度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导致“垮掉的一代”流派产生的因素最可能是

A.废奴运动结束B.朝鲜战争影响C.经济危机频繁D.《等待戈多》获奖

2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一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一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一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一前950年)

据此可以推断该书的编写采用

①断代史②编年史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38.(22分)婚姻、家庭观念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山东省安丘市庵上镇马王氏节孝坊。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据《马氏家谱》记载:王氏应父母之命结婚,未入洞房,夫染病身亡。王氏“奉亲守志,节孝两全”,终郁郁而死,马家“奉旨建坊,桂表节孝”。

材料二妇女解放、倡导女权的思想和活动在中国早就有了,但那大都是男人们的声音。中国从来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但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概。这是此前所不可能有的变化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妇女由家庭带入社会,对她们传统家庭观念基础的动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当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肤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后,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便是妇女劳动和儿重劳动。”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四为着新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建设力量的增长,特别是为着解开一切束缚生产力的枷锁,随着全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把妇女从婚姻制度的枷锁中也解放出来,并建立一个崭新的合乎新社会发展的婚姻制度,以促进一切意义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1950年)

(1)材料一中“奉亲守志,节孝两全”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

一、二,说明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3)据材料

三、四,概括指出推动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因素。说明婚姻、家庭观念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0分)

39.(14分)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有不同的叙述。《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枉三百声,而众以散”。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所述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4分)

(2)请从市场的角度评价材料二中两大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对中国而言,两次与世界市场接轨有何不同。(10分)

4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向近代的过渡,有三个150年„„第二个阶段,从1500到1650年,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内容是摧毁封建主义,建立近代体制;第三个阶段,从1650到1800年,实际上是民权与专制的斗争,完成了在政治制度上的近代转型。——摘自朱孝天《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第三阶段予以论证。(10分)(要求:多角度论证,层次分明,史论结合。)

47.(10分)【历史一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治维新不是由于社会内在的成熟而引起的革命,而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立足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一位被恢复权力的年轻天皇的诏书被用来加强服装、发型的变化以及法律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新的学校制度的创立,西方音乐、文学和会计的采用,以及新银行、新工厂的建立,与一支近代军队、一部宪法和一个新的政治秋序的建立同时并进,都是革命的目的。

——(美)弗兰克·吉布尼《明治:一次文化革命》

(1)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的特点。(4分)

(2)日本明治维新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俄国1861年改革某种程度上则主要是庄于“社会内在的成熟引起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48.(10分)【历史一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陕甘宁边区参议院党派组成统计表

1941年八县乡市参议员党派统计表

——资料来源:陕西省档案馆“关于民主的材料”

材料二下图是一高中学生在学习了陕甘宁边区的某一政策后所画的一幅漫画

(1)据材料

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边区政府采取的民主政策及措施。(6分)

(2)说明边区政府采取的政策及措施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产生的影响。(4分)

49.(10分)【历史一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总结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经验教训,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想从越南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首先必须承认我们的失败„„我们对敌友分析上的失误,反映出我们完全忽视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民的政治信仰及其领导人的个性特征与习惯。在我们与苏联不断发生的对杭中,也经常出现这种失误—如在柏林、古巴、中东等问题上„„

——前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01996年)

(1)列举美苏在柏林、古巴问题上的对抗事件。(4分)

(2)概括材料中的观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6分)

参考答案

CCABA DABABA

38.(22分)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理(或儒家思想、宋明理学)。 (4分)

(2)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到妇女解放、倡导女权。(4分)

原因:民国的建立;西学东渐;近代工商业发展等。(4分)

(3)因素:工业革命;法律保障;新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系:社会发展促进家庭、婚姻的变化,家庭婚姻的变化促进社会发展。(10分)

39.(14分)

(1)解释1:唐朝可能已经出现了夜市。《唐六典》属于政府法令,规定“市”的时间是中午到日落,但这一规定不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现实社会有可能突破了政府法令,出现了诗人所述的“夜市”。(4分)

解释2:唐朝可能始终未出现夜市。政府法令严禁民间自由贸易,妨碍市场发育,诗歌虽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但毕竟是文艺作品,只可参考,不能当做史料对待,且孤证难立,材料不充分。(4分)(两种解释可同等得分,言之成理即可)

(2)《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一方面,农产品大量出口,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整体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国内企业形成一定的冲击,中国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4分)

不同:前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时,具有被动性;后者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2分)

40.(10分)

反对专制,向近代转型。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时代;殖民扩张;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北美独立战争、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启蒙运动,资本主义政治理论进一步完善;牛顿经典力学创立,人类科学时代开始。

47.(10分)

(1)外部因素引起;以天皇为旗帜,排除阻碍改革的势力;文明开化,脱亚入欧;全面学

习西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等。(4分)

(2)日本:黑船来航,受到西方侵略,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俄国:农奴制阻碍经济发展,危机四伏;克里木战败暴露俄国落后;农奴起义;出现要求变革的呼声等。(6分)

48.(10分)

(1)三三制原则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普选制度;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土地政策。(6分)

(2)影响:群众参与到基层民主选举与行政管理中来,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以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团结广大群众,巩固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有利条件。(4分)

49.(10分)

(1)事件: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4分)

(2)观点:忽视对抗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信仰等差异。(2分)

启示:相互尊重、承认差异,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与人民的选择;不应恃强凌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国,才能避免冲突,实现和平。(4分)

第三篇:2014年小升初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shàshìyúlányìcuò

( )时( )好须( )波 ( )( ) 扬顿( )

hàoyùchùlǒucùfáng

( )尽( )寒 抽 ( )竹 ( )( )不及( )

二、按要求填空。

①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师。

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

A.屋脊(jī) 宫阙(què) 吮吸(yǔn) 鏖战(áo 凌晨(línɡ) ( )

B.锃亮(zènɡ) 眸子(mǔ) 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 )

C.吓煞(shà) 蜷曲(quán) 鸟瞰(kàn) 音乐(yuè)鸟喙(huì) ( )

D.惬意(qiè) 衣冠(ɡuān)松散(sàn) 炽热(zhì)憧憬(chōnɡ) ( )

(2)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 )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 )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 )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 )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

司空见( ) 前( )后( ) ( )思( )虑 ( )( )不倦

五彩( )( ) ( )不绝( ) 惊心动( ) 如( )似( )

( )山( )岭 浮想( )( )

五、按要求写成语。

⑴反映品质优秀的:_________、_________ ;⑵形容人特别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⑶形容风景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⑷表现深情厚谊的: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还读过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中标序号)

(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 )我有才华,(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⑴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⑵上文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其中的一处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⑶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碧螺春

随着几声( )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 )着晨雾,( )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 ),( )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 )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 )上了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 ),他们用灵巧的双手( )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 )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摘要:

1、填写文中缺少的词语。

2、整个湖山醒来了一句中的湖指的是_______湖,山指的

是湖边的____

1、填写文中缺少的词语。

2、"整个湖山醒来了"一句中的"湖"指的是_______湖,"山"指的是湖边的_________山和_______山。

3、文中形容茶树绿得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与"神采飞扬"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几句话写出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 )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dai),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瞎了的人( )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这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思考:

1、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光明----( ) 热情----( ) 喧闹-----( )

3、请把文中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用"----"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4、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中选择一个问题来回答。(5分)

九、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中标序号)

(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 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 )我有才华,(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⑴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⑵上文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其中的一处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⑶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碧螺春

随着几声( )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 )着晨雾,( )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 ),( )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 )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 )上了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 ),他们用灵巧的双手( )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 )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第四篇: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D.四川爱乐交响乐团每月举办的免费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成....都的广大市民。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汉代大儒扬雄的故乡就是成都郫县人。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其名为鹓鶵A. 其如土石何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C. 拔山倒树而来夫鹓鶵发于南海B.子墨子闻之,起于鲁我知之濠上也D.辍耕之陇上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第II卷(其他类型题,共79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分)

译文: ▲ 。 (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分)

译文: ▲ 。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③ ▲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请在岑参的《逢入京使》和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答: ▲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成长与成功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有删改)

10.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答: ▲ 。 11.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12.请根据本文对“成长与成功”的看法,简要分析下列任意一个人物的事例。(3分)

A.《邓稼先》中的邓稼先 B.《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 C.《范进中举》中的范进

答: ▲ 。

五、作文(60分)

13.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里,小小鸭蛋背后,生活的滋味令人回想;小思的、《蝉》中,小小躯体里面,生命的执著让人感叹。生活中,“小”无处不在:小人物,小物件,小细节,小感受„„对于这些“小”,有人忽略,有人在意;有人觉得平淡,有人看见深刻;有人认为应舍“小”求“大”,有人坚持安于“小”,做好“小”„„

请以“小小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

答: ▲ 。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

答: ▲ 。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张堪,南阳宛人也。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 A.志美行厉

厉:严重 .B.成都既拔 拔:(被)攻克 .C.劝民耕种

劝:鼓励 .D.其仁以惠下

惠:施恩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译文: ▲ 。 (2)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译文: ▲ 。 5.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4分) 答: ▲ 。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答: ▲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正如谚语所说,机会“先把其前额头发让你抓,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个光头让你抓”,或者至少,它先给你容易抓的瓶把,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你难抓的瓶身。

以上文字摘自《培根随笔》,这段文字是想告诉读者 ▲ 的道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草木的理想国》自序

阿来

①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放出了花朵。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是因繁殖的需要产生的传播策略。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

②是的,我就对观察和记录植物上瘾已经好些年了。有朋友善提醒过我,不要玩物丧志,但我倒自得其乐,要往植物王国里继续深入。文字记录不过瘾了,又添置了相机,学习摄影,为植物们的美丽身姿立此存照。这么做有个缘故,我曾对记者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这句话写到了报纸上,有人认为是狂妄的话,我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人走在不同的道上,对世事的理解已可以如此南辕北辙,如此相互抵牾。我的意思并不是自己能通晓这个世界。我的意思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既然身处的这个自然界如此开阔敞亮,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反倒是人的一种无知的狂妄。

③这个世界对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真的是太过阔大。我开始观察植物的时候,也仅局限于青藏高原,特别是横断山区这一生物特别丰富多样的区域。直到2010年,旧病发作,一时间不能上高原了。每天就在成都市区那些多植物的去处游走。这时腊梅也到了盛放的时节。我看那么馨香明亮的黄色花开放,禁不住带了很久不用的相机,去植物园,去浣花溪,去塔子山,去望江楼,将它们一一拍下。过了拍摄的瘾还不够,回去又检索资料,过学习植物知识的瘾;还不够,再来过写植物花事的瘾。这一来,身心都很愉悦了。

④拍过腊梅,接着便大地回春,阴沉了一冬的成都渐渐天青云淡。玉兰,海棠,梅,桃,杏,李次第开放,也就是古人所说春天的二十四番花信的接踵而至。于是,我便起了心意,要把自己已经居住了十多年的这座城中的主要观赏植物,都拍过一遍,写上一遍。计划一年中,就把成都繁盛的花事从春至秋写成一个系列。

⑤曾经读到过美国自然文学开创者之一,环保主义者先驱的缪尔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不能爱置身其间的这块土地,那么,这个人关于爱国家之类的言辞也可能是空洞的,因而也是虚假的。我在成都生活十多年了,常常听人说热爱成都的话。但理由似乎都比较一致地集中于生活享受的层面。我也爱这座城市,但我会想,还有没有别的稍离开一下物质层面的理由。即便是就人的身体而言,似乎眼睛也该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感官。而且,眼睛这个器官有个好处,看见美好的时候,让我们反省生活中何以还会有那么多的粗陋。这可以引导我们稍稍向着高一点的层面。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

⑥我觉得,自己写这组这座城市的花木记,多少也有点这样的意义在。

⑦因为,这不是纯粹科普意义上的观察与书写—虽然包含了一些植物学最基本的知识,但稍一深入,就进入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杜甫、薛涛、杨升庵„„几乎所有与这个城市历史相关的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对这个城市花木的赞颂,所以,这些花木,其实与这座城市的历史紧密相关。驯化、培育这些美丽的植物,是人改造美化环境的历史。用文字记录这些草木,发掘每种花卉的美感,同时也是人在丰富自己的审美,并深化这些美感的一个历程。在教育如此普及的今天,我们反倒缺乏美的教育。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这种美的教育。我想,写下这些文字,如果不能影响别人,至少也是写作者自己的一种自我教育。

(有删改)

8.在作者看来,观察和记录花木,除了能愉悦身心,还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请分点简要概括。(6分)

答: ▲ 。 9.第②段中,作者说“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这句话,为什么有人认为是“狂妄”的?为什么“我”认为是“谦逊”的?请简要回答。(4分)

答: ▲ 。 10.文章③④两段中,作者对自己记录成都花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 11.借助花木来表达情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请以所学过的有关花木的诗文为例,谈谈对本文最后一段中“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这种美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

答: ▲ 。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2014年3—4月,成都市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2分)

(1)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4分)

材料一:成都市有300多所学校,30多万中小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此活动,经校、区(县)精心组织和层层选拔,六所学校进入了全市总决赛。比赛促进了各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

材料二:本此活动受到成都多家媒体、各大高校及相关部门的关注,教师和家长也非常支持这个活动。总决赛裁判长、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认为,赛前的准备复习,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了解,再一次解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经典与历史传承,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喜爱中国语言文字,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三:某获奖选手说,自开赛以来,学校积极组织了许多相关活动,同学们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学到了不少成语典故,这对本次参赛很有帮助。另一获奖选手表示,这次比赛使她更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最近在看《文化苦旅》,里面讲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东西,这对我积累汉字也帮助不小。”

答: ▲ 。

(2)下面是三位语文老师就汉字听写大会与学生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一番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出张老师说话的内容。(4分)

李老师:我看,我们不能夸大汉字听写大会的功能。一个活动,怎么能提升靠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呢?况且,认字识词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想靠它来提高语文能力,恐怕也不行。

张老师: 。

王老师:你们都有道理,不必争了。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充分发挥汉字听写大会的作用。

答: ▲ 。

(3)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4分)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 。

备选词语:月 酒 孤雁 烽火

答: ▲ 。

第五篇:2014年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详细解析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语文中考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大题,25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补写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4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⑪有为者辟若掘井,,。(《孔孟论学习》) ⑫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⑭,、,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演讲时说,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有句诗:“,。”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⑫柳宗元《渔翁》中从视觉听觉描写旭日初升、青山绿水的景色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4分)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4.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2分) 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6-8题(8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⑪实冀.

三横唯余其一。() ⑫处遂.改励。() ⑬具以.

情告。() ⑭并云欲自修改而.

年已蹉跎。()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8.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9.上文作者是。

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验之信然..。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 B.虽.画师且不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乃.知观物不审者。乃.

不知有汉。 D.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是以..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1.本文揭示了一个艺术创作规律,那就是:(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7分)百合花(节选)茹志鹃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站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12.“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一句中“掂量”能不能换成“揣测”?为什么?(2分)

13.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2分) 1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年轻媳妇”是一个的人(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5分)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何飞鹏

①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有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谁都不知道。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

②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

③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

④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既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⑤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能简单料理的生意!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

⑥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就是认知上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用一辈子时间去寻

找,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 ⑦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的方式;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著。 ⑧好走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八字不够好、不够硬的人是抢不到的。而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的了。⑨“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靠耐力、靠死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进入障碍”,也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⑩舍“好做”,就“做好”,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成功要素。不再犹豫、不再寻找,也不要问那

个本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在谁也看不上眼的领域每天倒腾一点,虽然很艰难、很慢,但你竞争对手少,而且慢慢地他们也都退出了,这样十几二十年下来,你成功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正是不争的智慧所在。 (选自《读者》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5.本文作者是针对上面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

16.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代之?请简要回答。(2分)

17.把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与原句相比,改句削弱了 的语气。(2分)

18.本文⑦⑧⑨三段论述问题采用了。(5分)

1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舍“好做”,就“做好”,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

要素”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8分)

感悟七贤庄

陈朝慧

⑪今年6月,我应邀到甘肃省岷县参加中国文艺家走进岷州采风暨中国西部第三届散文节,回昆明经西安时,在西安小住了几日,这便有了机会去瞻仰七贤庄。

⑫走进七贤庄,你会感到一种崇高和神圣,有一种庄严和肃穆。你不敢咳嗽、不敢高声喧哗,你深怕惊醒了什么。你只静静的看,你只默默去感悟那些曾经被白色恐怖围困了的人生。

⑬此时此地,我同样也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兴奋和感动。想象中我是一个当年的热血青年我,为了革命,为了理想不远千里来到西安,如饥似渴的要奔赴革命的怀抱。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在老交通的带领下,革命者一个又一个的从这里奔赴延安„„⑭七贤庄,夜行人的北斗。

⑮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让我感觉得十分的情切,这里的所有情景都会让我感动。在周恩来坐过的那桌椅跟前,我就驻足了很久很久。想像对面还坐着那个思想深奥、指挥若定的圣者。我把那把他坐过的椅子审视了很久,可那把椅子却默默的立在我的面前,默默的一声不啃,好像是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人运筹帷幄的往事。

⑯是啊,在那风风雨雨的战争年代,日本军队正对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胡宗南的部队围困了延安,中国革命正处于紧急关头。那时的七贤庄,是抗日战争的桥头堡,一把插在敌人心脏里的尖刀。

⑰七贤庄,西安版图上一个小小的点,但这个点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装备给养有关;和老区延安的医药、布匹有关;和罢工、**有关;和转移革命青年到延安投身革命的活动有关。海伦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毛泽东称她为“伟大的女性”。1937年她到达西安后,就是通过七贤庄摆脱了监视她的密探,由地下党护送她到达延安去的。

⑱七贤庄,占地只有13600平方米,与整个中国的版图相比,它很小很小。就是在西安的地图上,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圆点,它却成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一个支撑点。中国革命一个十分敏感的神经结。

⑲是的,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就是这个小小的点连接着延安和西安、连接着国统区和解放区、连接着共产党和老百姓。是国统区喷发革命热情的井口、凝聚

革命力量大本营,是国统区向革命中枢传递信息最紧要端口。

⑾七贤庄,由10座“工”字形、土木结构的平房组成的院落,从头到脚都是一身的灰色,土不溜秋的,咋看咋像一些穿灰布军装的军人。七贤庄,没明没夜的站在历史的暴风雨里,有被特务的目光盯咬过的疼

痛,有被敌人的阴谋和暗算袭击过的内伤,走进七贤庄,我想象着那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感悟着它的刚毅和艰苦的神圣。在这里,生命和历史有了一次舒心的邂逅,精神和精神一种宝贵的会悟,思想和力量一种无声的融入,人性一种新的迸发和张扬。在这里转悠久了,你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应该怎样去铸造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⑿七贤庄,革命暴风雨年代的一座大棚,里面栽满了意志,蓬蓬勃勃的生长民族精神! 20. ⑾段画曲线句子中错别字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21.仔细阅读第⑰段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七贤庄“成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一个支撑点,中国革命一个十分敏感的神经结”?(4分) 22.赏析文中画直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⑪可那把椅子却默默的立在我的面前,默默的一声不啃,好像是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人运筹帷幄的往事。 ⑫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⑫段的含义和作用?(

4分) 24.仿照例句,以“校园”为开头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结构相似,修辞相同。(4分) 例句: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 仿写:。

三、作文(50分) 25.题目:小人物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2.⑴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⑵虽不能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察,必以情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⑵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10.C解析:A项,信然:确实是这样。B项,虽:即使。C项:才;竟然。D项,因此,所以。虽然是解析:1至3题要求一字不错,与答案完全一致。注意易错字,“圃”“轫”“荇”“欸”。此类题目属于诗课外文言文,但是此类题命题有规律。每个选项一般是从所给课外文言文选取一句,从课内文言文中选取文填空题,所考绝大部分内容均出自课本,仅有极少部分出自课外知识。所以备考此类题目时要以课本为一句,比较两句中的相关词。做这类题目不要死记硬背课内文言文中的词语。词语那么多,记解决不了问主,兼顾课外知识。课本内所有要求背诵的诗句必须会正确默写。 题。最好的方法是,掌握词语的常用用法。根据所给文章仔细推敲。所给的两句话如果只能确定其中一句4.酒旆、夕阳、两三航 话的加点词的意思,则就把这个意思代入另一句话中,判断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则是用法和意义相同。5.渔人晚归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之亦然。另外,这是一道选择题,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选择题应首选排除法。每个选项都要分析,逐个 2014年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解析:此类题目属于古诗文鉴赏题目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诗文大意:夕阳下面,酒店的旗帘来回飘荡,两三只小船依然在远处的水中漂流,没有靠岸。傍晚,茅屋旁边飘落的花儿进入水中,水面弥漫着香气。在断桥的桥头,卖鱼的人也散去了。 第4题:注意,题干要求是“在前三句”中。则近景是“酒旆”,远景是“夕阳”“两三航”。 第5题:注意题目“远浦帆归”,结合“两三航”“茅舍晚”可知,整首词描绘了一幅“渔人晚归”的画面。从全词来看, 词人以“夕阳”“酒旆”“两三航”“落花”“茅舍”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悠远祥和温馨的田园画面,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词人可能是一位隐居田园的世外高人。一般的隐者要表达的情感是对所描绘景象的喜爱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那么,我们便可以推断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做这类题目时要从整体上把握主旨,注意题目所给的每一个字,包括题目和注释,这些所给内容都能传达一些重要信息。如果实在不好把握,就从很多方面分析。分点论述,其中有一点就有可能押中答案,则此题依然得满分。 6.⑴希望实在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 ⑵于是(就)周处于是改正了错误,励志重新做人⑶把周处便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⑷但是(可是,却)并且说想修正错误,改变做法,然而,自己却已年老。 解析:此类题目是解释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解释这些词时,应把这些词放入文章中,把所给句子与原文对应,结合文意把握句意,根据句意推敲词义。尤其是虚词,要掌握其常用的词意。解释的内容要求简练、准确。 7.况且一个人就怕不立志,(如果确立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解析:此类题目属于文言文翻译题。翻译题要求不遗漏内容,尤其是重点实词一定要解释出来。而且翻译完后应该注意句意通顺。翻译题做题步骤从原文中找到所给句子,根据文意,了解句子的大意根据句子大意,把所给句子分成若干个词语,分别解释分开后各个词语的意思各个词语的意思,连词成句④查看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明确。以本题为例,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且,意为“况且”。人,意为“人们”。患,意为“害怕”或者“担心”。“志之不立”是倒装短语,即“不立志”,意为“不立下志向”。“亦”意为“又”。何,意为“何必”或者“为何”。忧,意为“担忧”。令名,意为“美名”。不,不用翻译。彰,意为“彰显”。邪,语气词,意为“呢”。那么连词成句“况且一个人就怕不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可以发现,句子是通顺的,但是句意却不太明确。自习推敲,加上“如果确立了志向”,句子就十分完美了。即:“况且一个人就怕不立志,(如果确立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8.浪子回头金不换。 此题属于文言文主旨大意题。这道题要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做。根据文章的意思,周处原先是一个为乡里所患的少年,他认识到自己错误后,决定改过自新,经过别人指点,最终变长一个忠臣孝子。容易得出答案。 9.宋《水调歌头·中秋》此类题目属于文学常识题: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

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排查,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11.要深入观察,要勤学好问。解析:这道题属于文言文主旨大意题。做这类题目一般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最后一句话“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这句话可以作为答案。也可以把这句话翻译出来作为答案。12.不能换。因为“掂量”是斟酌“那些话”的分量,而“揣测”是指推测或猜测别人的心思,所以不能换。 解析;这篇课文是赞美新媳妇的。所以,不能用揣测,如果用揣测表明新媳妇富有心机,与赞美的主旨不符。 13.环境暗示了此房的主人刚结婚,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解析:环境描写一般是铺垫作用。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从这句话的描写中可以得知暗示了此房的主人刚结婚,为下文写新媳妇献出被子做铺垫。 14.美丽纯朴善良解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总结题。这类题目的答案要求是“全面、准确”。即使不能组织好通顺的语言,也要把关键的词语写上。“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体现其美丽。“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体现其淳朴。“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面前一送,说:“抱去吧。””体现其善良。15.有些人一味地寻找“好做”的事,而不把所选的事“做好” 16.医生的告诫和父母的说法。 17.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没有轻松的事,没有容易的事。反问18.总分寻找好做的事,是用巧,是走捷径,是错误的选择 选一件事,考苦力、耐力做透好做好,是正确的选择。 19.只要勇于舍弃寻找“好做”的事,踏踏实实做好所选的事,就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解析:这是一篇议论文,较简单。答案全在文章中。 20.悟改为晤解析;在一句话中挑选错字唯一的做法是逐个排查。21.因为它给八路军、新四军提供装备给养,给延安提供医药、布匹、支持罢工、**、转移革命者。 22.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那个伟人(周恩来)的敬仰和怀念。⑵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七贤庄的“小”和对中国革命贡献巨大。 解析;此类题目要求赏析句子,赏析句子写出语句的深层次含义,同时注意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23.含义:七贤庄在革命年代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培育了革命者顽强的意志,发扬光大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24.校园,求知者的大家庭,勤奋者在这里获得了智慧,孤独者在这里获得了温暖,少年梦想在这里张开翅膀。解析:要求句式一致,句子通顺,且含义明确。答案合理即可。 25.范文展示

(一)小人物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不起眼的普通人,甚至是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他们或许就是成绩差、家境贫寒、长相不佳的你的同伴,他们或许就是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耍把戏的

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许就是因天灾人祸而失学、身残、患重病的陌生人。可是,我要说的,是那一个陌生人,我们只有一面之缘。

华坞市场,有一家卖灌汤包和珍珠圆的小店。我很喜欢吃他们卖的灌汤包。每次经过,我总会缠着爸爸妈妈买一盒给我品尝。爸爸妈妈疼我,经常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虽然那不便宜,一盒要5块钱,他们总是慷慨地掏出5块钱让我买。

一次,我们从公园归来,恰好从华坞市经过。理所当然,爸爸爽快地给我买一盒。我们下车,在那里等待热腾腾的包子出锅。这时,旁边有一个老奶奶和一个小孩在那里看着。老奶奶头发十分凌乱,被风再一吹,就显得更乱了。小孩可能是那老奶奶的孙子,看起来差不多5岁了。小孙子眼巴巴地望着那刚刚出炉的灌汤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从他们的样子看,别说5块钱,就是2块钱也是来之不易的。老奶奶望望瘦小的孙子,犹豫了一下,又看看那灌汤包,长满茧子的手颤抖着伸进口袋里,掏出一小塑料袋。我不知道她要干什么,拿一塑料袋干什么呢?她似乎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慢地把塑料袋翻开。小孙子注意到这一动作,欢呼起来。老奶奶把塑料袋一层又一层地,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翻开。我终于看到里面包着的是什么,是钱!也就是说,这几个塑料袋就是她的钱包。而钱包里面装的,尽是一些零碎的毛票——一毛钱,两毛钱„„她又向老板娘打了个很难察觉到的手势,示意她也要买。我真的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她那点钱不知道够不够买半盒。

这一点钱,可能够他们一天吃的了!这一点钱,可能是她一上午辛苦的劳动成果!如今,她出于奶奶对小孙子的爱,希望小孙子也能享受一下一个小孩子的幸福,用了这些钱,买了这一盒包子。那一整盒热腾腾的包子,都是奶奶浓浓的爱化成的啊!

附文:文言文大意

(一)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能立志, 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二)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译文:记叙黄荃画鸟雀黄荃画了一只将要飞翔的鸟。有人说:“将要飞的鸟如果伸缩脖子那么就会展开双脚,如果伸缩双脚就会展开脖子,没有两者都展开的。”经过验证,确实是这样。才知道观察事物不自习审查,即使画师尚且不能这样,何况那些大家呢?因此,君子应该务实学习并且要喜欢提问才是啊!

上一篇:洗衣房2019年工作计划下一篇:icu医生出科小结1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