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社会化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居家养老社会化范文

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

自2000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

【1】口比例将增加至29.9%的高水平。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人个体技能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老年人和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居民养老现状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养老方式有社会化、多样化的倾向,养老方式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由于“四二一”型家庭的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利益,并且家庭提供的照料服务专业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与他们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现阶段,居家养老仍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第二,机构养老。老年人进住养老机构,接受养老机构提供专门照料和服务的方式。第三,社区养老。如托老所、老年医院、老年康复中心及其它多种助老机构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临时的或定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养老服务。

实际上,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养老方式还将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其他方式补充的基本格局,这主要是因为:一是传统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家庭对养老院还是较难接受。二是所谓老年人,根据个人是否需要“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很大部分身体尚好,甚至一部分人还在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到需要人照顾的地步;第二类是虽然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但基本还能生活自理;第三类是不能生活自理的需要别人照护的人。而根据老年人家庭情况来看,又分为夫妻共同生活阶段和一个人的寡居阶段,夫妻共同生活时,互相照顾占有更多的晚年时间,也是老年人最幸福的晚年生活。三是经济原因,进养老机构还需要相当的费用,这对像农村或城市低收入人群还是无法承受。当然,由于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也却有少部分人群有各种较高的养老需求,这部分人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且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有稳定的增长。

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我国学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这一方式在家庭和社会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将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的优势有:①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②可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安排生活,节省开支;③可以较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④符合我国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⑤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⑥能够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而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老有所医”是老年人一个较普遍的需求,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当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并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很多老年人不得不到大医院看病。而到大医院就医又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医院看病手续繁琐,需要排队等候,老年人又行动不便,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给老年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应摆在社区“居家养老”的首位。

社区除了加大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建设投入外,居家养老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老年人认为最有必要设立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前三名分别是户外场地、医务室、应急维修,其次是健身室、阅览室、棋牌室、老年浴室及老年人食堂。由此可见,老年人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要求十分高,这也体现出老年人热爱休闲健身。针对这方面的需求,社区还应加大对“精神文化类”项目的投入,建设多种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多举办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活动。

【2】

四、开办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培训

针对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培养专业养老护理人员迫在眉睫,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从健康状况到生活自理能力,均非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专业护理。在实际情况中,无专业技术素养的护工只能进行基本的生活护理,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理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推动养老护理进入专业化、社会化的时代,社区要提供专业的入户料理服务,不仅仅是让护理员为老年人打扫屋子、洗衣服这么简单,养老护理必须改变旧观念,重新开拓养老护理新思路。

1、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作老年人的心理医生。

老年人也有各自的未来,作为养老的专业护理人员,首先应倾听其对未来的追求,即给自己的晚年画上个圆满的句号。他们不企图轰轰烈烈,不追求一鸣惊人,其目标是实际又实在的。比如有的老年人在寿享期颐之年时,盼望着能多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家人安康,子孙幸福;有的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参加书画、音乐等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等。作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首先应是老年人需要而受欢迎的心理医师,针对其未来和目标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支持,以增强其生活的自信心,激发其勤奋追求现实的愿望。

2、启动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养老护理员”是个新的职业名称,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新的职业培训项目,也是国家老龄化现实的需要。如:山西中医学院在2001年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在全国老年护理专业中起步较早,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又如黑龙江省在2000年有40人已拿到了首批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2007年北京海淀某地区办起了“钟点托老所”。2008年太原市首批4个社区启动了“虚拟养老院”,进行中国式的养老新尝试,这些新的养老模式是需要

【3】 大批培训后上岗的技术人员去支撑的。建议培训的时间设置在3-6个月,其中2/3的时间设置为理论课,1/3的时间设置为见习课。将培训课程安排重点放在“老年生理、老年心理、老年常见病、老年肿瘤、老年康复、老年膳食”等方面,培养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企业下岗人员、年轻退休人员、社会青年等。

3、鼓励老年人“勤奋”、“戒松”,培养“趣多”寿自长。

老年人退休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力争养成勤奋的良好习惯。俗语有云:“心懒生百病”,要使生命之树常绿,就应不断进取,创造思想上的阳光和雨露。美国的心理教授费里德曼说:“经常勤奋自律的人,比感情用事散漫的人多生存4年”。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老年人更是迫切的向往健康,许多学者倡议向“年轻10岁”靠拢的养生方法,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境,获得鼓舞和安慰,遏制各种老年病的发生。另外,还要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加以俏趣、情趣、风趣、童趣及谐趣等心态,可以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调节剂,达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使老年人愉悦身心,延年益寿。良好的心态胜于保健品、营养剂,是养老护理员应掌握的,同时热情、耐心还有爱心也是专业护理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要求。

五、社区“居家养老”对策

1、创建“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带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应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在全区建立起若干个“居家养老”示范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以助医、助行、助餐、助洁、助急、助浴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带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2、构建居家养老和政府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应逐步建立起以家庭为基层、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为载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社区居家养老补贴经费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起与社区就业服务相联系、政府购买服务的补贴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范围铺开,并为经济和生活自理困难的老人提供服务补贴资金。

3、成立专门机构培养“居家养老”从业人员。

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居家养老的质量,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视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对从业人员实施考试与进修制度,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可以从业。

4、积极发动社会组织、个人投资“居家养老”服务。

在短时间内完善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单靠政府的经费是有限的,必须打破政府行政单一管理的做法,形成政府、社会组织、民间组织以及公民共同参与和承担社会事物的格局。发动社会组织、个人投资“居家养老”服务,才能使我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迅速发展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职责是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培育,引导民间组织发展,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监管作用。

5、鼓励和奖励家庭养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庭小型化日益发展,致使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家庭养老正面临极大的挑战。政府应当从政策上鼓励家庭养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子女在家中赡养老人,对于赡养老人的家庭在经济上减免一定的税收、在住房分配或购买商品房时给予一定政策优惠等,以帮助子女尽心赡养老人。同时,要加强宣传,加强尊老、爱老、养老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赡养老人氛围;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居家养老保驾护航。

6、借鉴外国经验,建立新型退休养老社区。

在美国有专门的老年人退休养老社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另一类主要以“提供休闲生活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退休养老社区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系统和护理机构,这类社区主要适合那些高龄老人和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提供休闲生活为目的”的退休养老社区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经济水平,有选择的挑选自己后半生的生

【3】 活环境。我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尝试建立新型退休养老社区。

六、居家养老社会化的意义

南开大学发展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大城市中心区老年人生活需求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显示,54%的老年人表示“想利用”来自社区的老年人服务项目,25%的表示“不想利用”。且不想利用社区服务的老人是因为“不了解服务内容”,这个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希望通过社【4】区来实现养老。在未来城乡老人的家庭中,老人的子女一般大都是双职工,对老人难以照料。因此,搞好对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非办不可的公益事业。

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坚持就近原则,建立一些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完善社区福利设施,组织家庭服务队、包户组、医疗护理服务队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对于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人进行有偿服务,对于经济能力差或没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年人,动员社会及慈善机构给予无偿服务或者帮助,并组织发动青年志愿服务队及低龄老人和身体健壮的老年人,为那些弱残老人和高龄老人服务。开展亲邻互帮互助活动,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对老年人的住宅设施,尽可能方便他们的饮食起居,帮助克服各种生活方面的不便。这样做,可以让老年人感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减少精神疾患的发生。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检查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保持人体代谢平衡,防止器官发生废用性萎缩,控制或推迟致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健康期望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亦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开展老年人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健全社区医疗和家庭相结合的居家养老体系。加强社区服务职能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尊老、敬老和养老的社会风尚,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祥和、安宁的社会生活氛围,让他们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徐勤,汤哲.我国长期护理的现状与趋势[J].人口与经济,2007,(2):2-12. [2]鞠秋锦,邓卫华.浅析中国的居家养老[J].热点透视,2004,(1):64-7. [3]邓颖,李宁秀,刘朝杰,等.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6):52-4. [4]党俊武.中国城镇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二篇: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珙县政府副县长 郑 静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四二一”家庭、空巢老人的增多,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破解日趋严峻的社会养老难题,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截至2010年底,珙县有60岁以上人口5.8万,其中空巢老人14127人,“三无”老人381人,“五保”老人1427人,残疾老人1681人,留守老人380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8%。如何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养老工作,已经成为建设幸福珙县的一大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为此,珙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服务社会老人”的工作思路,在巡场镇龙祥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模式。

一、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政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把老龄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点责任目标计划和考核范围,建立领导责任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社区试点和分类施养相结合,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机制。一是实行政府买单的无偿服务。对“三无”老人,送往社会养老机构,实行政府买单、集中供养,目前全县共有1031人享受此项政策。对示范社区的困难家庭老人和享受低保对象,以居家养老的方式,由社区服务站无偿提供服务,所需经费由社区统计、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政府负责“买单”。二是实行低价有偿服务。对有一定经济来源但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实行居家养老的方式,由社区提供低价位的有偿服务,养老服务费用按市场价位的10-30%收取。三是实行市场化的有偿服务。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实行居家养老的方式,由社区提供市场化的有偿服务,养老服务费用按市场价位的30-60%收取。四是实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2009年出台了《珙县农村互助养老试行办法》,开展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工作,2010年全县全面推进新型农村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全县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14.14万人领到每月55元的养老金。

(三)坚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夯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一是组建“以老助老”互助小组,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互助活动。通过组织医疗、家政等志愿者队伍,使其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于助老服务,并相互提供家政、娱乐、体育、医疗等各种帮助。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农村敬老院是我县机构养老的主要形式,它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并给予信息资源、政策支持。同时募集社会资金,建设、改善相关设施,主要收养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对象、孤残儿童等,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全县共17个农村敬老院,床位1170张,入住五保对象1031人。

(四)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一是整合社区资源,完善服务设施。对试点社区进行规划,按养老功能进行改造,完善日间照料中心。2010年、2011年投入了150多万元完成了三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集娱乐室、服务站式服务、上门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是加强管理力度,组建好服务队伍。强化“四支队伍”建设。即:服务管理者队伍;专业队伍建设;党员先锋服务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三是着力平台建设,规范服务内容。制定规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对签订服务协议的服务网点都明确规定提供服务的各项制度。

(五)坚持物质保障和精神关爱相结合,丰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内涵 。一是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以上,享受待遇人数6179人。新农保强力推进,参保率达到87.7%,享受基础养老金人数达到14.14万人,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人医疗保障待遇明显提高,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最高可达88%和70%,参加新农合的老年人住院费用补偿率最高可达70%。二是满足老年人教育文化需求。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开展老年教育,形成覆盖城乡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全县有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4所,在校学员334人。各乡镇都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健身活动场所。三是实施老年人精神关爱行动。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场地有限,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的关键是做好上门服务。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上门服务人员随喊随到。服务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

二、目前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共识尚未形成,社会重视不够。社会居家养老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深,政府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同时老年人“花钱买服务”的生活理念和消费习惯没有普遍形成,向政府“等靠要”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也一定程度制约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向市场化、体系化发展。

(二)配套政策尚未完善,起步工作乏力。目前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相适应的政府配套措施不健全。一是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没有专项经费预算和投入,试点社区也仅是将少量资金直接补给向老人提供服务的人员手里,造成工作经费缺乏。二是原社区阵地建设配套项目中没有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其中,现在要寻找适合开展养老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及场地难度较大。三是缺少吸引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的扶持政策,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很难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缺乏参与积极性。四是缺少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的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基本上停留在精神鼓励上,造成志愿者很难提供持久的服务。

(三)专业培训尚未到位,服务水平不高。目前社区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匮乏,且整体素质不高,专职服务人员大多是农村健康老人和少数志愿者,绝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具备养老护理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只能提供家居清洁、生活护理、陪送看病等基本服务,对于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保健、娱乐、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则难以满足。

(四)服务平台尚未建立,服务项目单一。没有可以为广大社会老人介绍、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造成居家老人了解和沟通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渠道十分有限,难以通过服务平台从市场中寻找中意的服务提供者。造成供求双方交流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相互缺乏信任度,也导致服务提供者难以准确了解居家老人的真实需求,难以准确把握服务项目的定位,提供最为需要的服务。

三、今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思索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社会确立家庭敬老、爱老、养老的思想,形成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摧残老人的子女,要通过传媒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财政加大养老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必须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对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的社会服务机构适当从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费用减免、培训和用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的积极性。

(三) 进一步加大管理服务力度。一是成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管理,根据当地老年人口规模和养老服务需求状况,认真组织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划等,严格按照规划和建设标准组织实施。二是加强管理服务。建立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并逐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三是整合社区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社区现有的可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现有公共设施,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服务。充分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资源拥有者和经营者的沟通、教育、协调工作,协调各方利益,使社区资源尽可能充分整合和利用起来。

(四) 进一步加大服务沟通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培育可以提供各类养老服务的实体,构建有良好信誉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平台,丰富服务方式,如动员社区党员和热心居民对高龄独居老人开展邻里守望;动员社区医院组成老年医疗康复组开展经常性的定点和上门为老服务;动员社区法律工作者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法律帮助;动员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困难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为有经济能力的居家老人介绍优质而价格合理的家政服务等等。

(五) 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居民群众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同时建立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促进志愿者队伍的稳定。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六)进一步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社保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在发展机构养老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渠道,发挥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兴办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对政府为主投资的公共服务机构,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实行无偿、低偿或保本服务,体现国家对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机构,倡导多让利于老年人,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服务组织和机构应树立真诚为老年人服务的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制订奖惩措施,实现规范服务。实施具体服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机构自身的特点和专长,努力开发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档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

第三篇:关于深化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深化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季梅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要高度重视为老人服务的工作,形成居家养老为基本、社区设施养老、家庭互相帮助养老和公益慈善服务为补充的基本模式,对经济困难、体弱多病和缺少家庭照料的老年朋友提供低偿、有偿及市场化服务,选项功能配套合理、广泛覆盖多个层次、全方位的区域性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调查与思考

一、由单一化的物质供给转变为多样化、层次化

精神关注,服务内容日趋多样化服务项目划分为两大类:“社会福利性及公益慈善性服务”既是老龄工作体系方面的保留项目,也是需要在创建中不断创新开拓的新领域新思路,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成分相互互助、互相补充。主要的是街道、社区依托国家福利设施组织的便民互助养老服务,老年协会组织的自助互助,辖区单位的参与共驻共建的服务等形式。有偿和市场化服务是创建活动重点的方向,也是传统养的老体系中所没有的领域,包括日托照料方面、互助托养、护理陪伴方面、入户照料、代购代买方面、卫生清整等劳动有偿的服务方面。这些服务项目可以由家政服务公司有偿提供或由辖区内商业网点提供的有偿服务。所有需求信息请专业的“居家养老管理员”及时反馈分流并联系落实。

二、由服务传统救济对象转变为全体老年人,坚持“保重点、广覆盖”的政策原则,服务对象的日趋公众化,将服务视野放宽到所有老年人,将经济困难、年老的体弱的、缺少照料的家庭困难的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按照困难的程度、一对一建档设卡确定补贴的额度,以配餐自选的方式,提供服务多样化项目,困难不困,孤独不孤;对于突然发生事故、生活确实有困难的老人实施动态式救助,使其享受雪中送炭的及时服务,确保度过难关、欢度晚年;对于其他的老年人,按照政策方面提供的和正常享有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在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发展老年消费品市场开发,建立健全老年服务的信息反馈平台,依照市场机制因人而异的、因需而定的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由传统家庭养老为主转变为家庭、政府、社会全方位的新型养老方式

服务模式日趋多元化在传统养老服务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创新。一方面,积极扶持机构养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了机构养老以外的4种居家养老模式:一是依托社会组织开展政府补贴入户养老服务。把最需要社会扶助的经济困难、重病失能、高龄体弱、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每月享受补贴服务;二是依托服务设施开展日间照料养老服务。建起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均具备文化教育、娱乐健身、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心理疏导、餐饮服务等基本项目和理发、修脚、保健、按摩等特需项目;三是依托呼叫中心开展应急养老服务。为了更好地解除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后顾之忧,建成养老呼叫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无忧服务。这种模式,有效发挥了养老机构的专业特长优势,并能吸纳有爱心的志愿者广泛参与,共同为周边老人,特别是失能、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护、医疗保健、配餐就餐、心理慰藉等服务。

四、由政府全程包办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全面联动

促进参与主体化、多样化、养老服务社会化,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而且更需要全社会各方利益群体广泛地关注,必须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基本方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行机制。一是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纳入到地区发展规划中同步实施,纳入到年度重点政务目标、民心工程中同步督查落实,纳入到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和创建和谐社区建设总体的规划中。通过政策引导,逐年增加政府投入,积极争取不同群体的支持,同时确保养老专项资金用得准花得值,保证老人合法的权益,形成较为规范的、区域性的养老服务格局。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推进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动和产业化运作,已嫁接改造之经验,及时组建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中心,让政府买单。在原来“委托代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手段;通过衔接下岗职工再就业,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养老服务优秀的老管理员专职服务队伍,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与志愿助老服务二者结合在一起;通过项目管理方式协作与商业网点联合开展收费性服务,创造一条通过社会平台履行政府职能的探索之路。三是发挥社会不同利益的群体参与热情,彻底改变由原来政府和福利机构包办养老事业的格局,采取了民办公助的方法,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实施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化创造良好的平台,借助老年人协会的作用,积极倡导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互助互帮、相互支持,不断拓展老年人群体文化生活阵地,精心培育和开拓老年消费产品市场,让更多老年人逐渐转变更新旧观念旧理念,主动走出家门,融入到群体社区、居委会和社会大家庭中,让养老服务覆盖全人类。

五、结论

养老设施建设问题关系民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聚集社会力量、吸收引进民间资本兴办养老事业。政府进一步完善兴建养老设施的投资鼓励政策、运营税费的优惠政策、服务队伍的奖励政策,通过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养老设施建设,兴办养老服务事业,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的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享受日间照料养老服务的实惠。

参考文献:

[1]王来华,约瑟夫•施耐德.论老年人家庭照顾的类型和照顾中的家庭关——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的“实地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0(4):34-36.

第四篇: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改进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改进路径

作者:胡宏伟童玉林郭少云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4期

摘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现代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实践进行梳理,获得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中,竞标购买模式是最优模式,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起中坚作用,社会组织建设需相对成熟等经验。同时指出,在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在安排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分别存在政府购买意愿低、社会组织运作机制面临困境、消费者公民意识淡薄等问题,最后从认知和执行层面提出加强老人赋权、促进社会组织独立性等对策,并构建包含政府、社会组织、老年人协会等评估组织、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和老年人6个主体的竞标购买模式。

关键词:政府购买; 社会组织; 居家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C 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4-0042-10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这一比例达到7%时,则该国家或地区就步入老龄化社会。[1]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2]可见,我国老龄化严重,且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的发展趋势下正不断丧失其优势;机构养老也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因此,居家养老成为当下我国老年人养老方式的良好选择。

居家养老旨在解决老年人养老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具有公共服务特征。所以,政府是我国居家养老事业的责任主体,但政府无法包办一切。正如政府失灵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就为社会组织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但我国公民社会正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组织自身在运作机制和资源获取方面存在困境,同时存在专业化水平较低、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其所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仍处于低等化、片面化水平。可见,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协同合作。

但由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实际购买过程中仍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督机制落后等问题。为此,本文将具体讨论如下问题:(1)政府与社会组织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是如何合作的,其基本模式和运作过程如何?(2)政府与社会组织

龙源期刊网 http:// 合作供给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鉴,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3)如何解决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通常又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等,其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同于政府机关和企业组织,其行动不是追求剩余利润分配,而是为了完成其特定的使命。[3] 2.居家养老服务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界定引用2008年全国老龄办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的含义:“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4]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这些服务可分为满足基本需要的服务和提高生活品质的享受性服务。 3.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通过公共财政预算的手段,以契约购买的方式,将一些公共服务事项委托给有资质的服务机构来为有服务需求的公众提供服务,履行政府服务大众的社会职能的行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公共财政预算为手段,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购买方,行使公共权力,以契约购买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二)理论依据 1.政府购买服务理论

在美国,“政府购买服务”被称为合同外包。1990年,Gary Hamel和C K Prahalad首次在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外包”这个词。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是合同外包特定的使用对象。[5]“合同外包的实质是以契约委托的方式,转由民间营利或非营利组织来生产与供应,也即原来由公共部门内部以正式命令连锁结构提供的服务现在被政府以人民税收所执行的采购任务的方式转移到了组织外部”。[6]其运行模式是政府以合同的形式将所需的服务承包给那些有能力并且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服务供给方。[7] 2.福利主体多元主义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 Titmuss R最早提出福利主体多元化,他在《福利的社会分工》中指出,社会福利是由社会福利、财税福利和职业福利三者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一个体系。[8]Johnson N在其代表作《转变中的社会福利: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提供集体福利部门应包括公共部门、非正式部门、志愿部门和商业部门。[9]

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

(一)国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已有实践模式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居家养老模式适用于满足不同居民对于照顾服务类型偏好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灵活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的发展,由于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方政府大多有能力提供资金支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他们老年人福利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国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见表1。

(二)国内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已有实践模式

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在部分地区先进行试点。“就城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而言,当前在我国走在前面的主要有上海市静安区、宁波市海曙区、杭州市下城区、大连市沙河口区、青岛市市南区、南京市鼓楼区,以及苏州市的薪门街道和天津市、广州市、重庆市等”。[10]部分典型地区政策实行情况和组织运行图见表

2、表3。

(三)国内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1.竞标购买模式是最优模式

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有民办公助(形式性购买)、公办私营(非竞争性购买)和公开招标模式(竞争性购买)三种。(1)民办公助模式。在该模式中,机构由社会组织自身设立,社会组织承担着社会服务“生产者”和“提供者”的职能,政府对其进行转移支付,或者提供经费保障或补贴。在该模式中,社会组织不是独立的决策主体,实际上是政府在职能上的延伸。二者不构成契约关系。该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强化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的管理,有利于社会志愿者的培养,而缺点有三:一是提供者对购买者存在一定依附,具有一定“雇佣”色彩,易导致民办公助的模式流于形式;二是受到“公助”的社会组织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利于其发展,但对于没有受到政府扶持的社会组织来说,则难以实现健康发展;三是如果缺乏社会监督,政府很可能会通过建立自己能控制的社会组织,以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名义将国有资产转移,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2)公办私营模式。在该模式中,机构由政府设立,社会组织直接进驻机构进行管理和运作,相应费用都由政府承担。该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和社会组织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二者具有契约关系,社会公共服务主要通过委托方式进行。该模式的优点是打破了以往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机制,使服务成本得以降低,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 效率得以提高,缺点是政府直接将机构委托给某一个社会组织运营,缺乏竞争性和透明度。(3)公开招标模式。在该模式中,有些项目能够量化,具备市场竞争条件,政府将面向社会公开竞标,社会组织通过竞争参与公共服务。该模式的特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是两个独立的决策主体;社会公共服务的购买目标明确;竞争市场具有可选择性;竞标程序是透明公开的;有利于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该模式具有三个优点:一是通过公开招标,在质和量上有绝对优势的社会组织胜出,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二是招标透明公开,有利于防止腐败,降低政府成本;三是能有效实现优胜劣汰。[11-12]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组织发展成熟的前提下,公开招标,即竞标购买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的最佳模式。 2.政府主导,非营利组织起中坚作用

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政府应处于“掌舵”的主导地位,制定相关政策法律,对社会组织予以引导与资助。正如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的“企业家政府”概念,认为政府应由“划桨”向“掌舵”转变[13];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三组织(非营利组织等)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协调各方资源,运作居家养老服务。总而言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应当是契约关系,而不是行政隶属关系。 3.社会组织建设相对成熟

国外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已经非常成熟,内部职能分工明确,具有健全的法人结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流动机制、独立的财会和审计制度,专业水平高,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以及较强的社会资源调动能力。 4.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针对性

我国目前经济、社会、文化水平还不发达,城乡和地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差别,因此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必须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根据老年人需求信息等确定服务内容、对象、方式和购买机制等。另外,既然养老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要实现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那么作为服务承接方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按照市场生产的流程来运作,这就要求在生产之前首先要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和需求。在各地的购买模式探索中,社会组织通常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活动。例如在宁波海曙案例中,为研究和探索居家养老这一新型的养老方式,2004年8月至9月,市老龄办对海曙区的17个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社区进行了一次居家养老困难家庭状况统计和抽样调查,并实地调研了其中5个社区,根据调查结果,海曙区政府和具体承接服务的星光敬老协会经过多次商议,确定了以高龄、独居等特殊群体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向他们提供以基本生活照料服务为主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14]

三、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突出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 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民养老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萨瓦斯指出,公共服务的参与者包括安排者、生产者和消费者[15],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安排者是政府,生产者是社会组织,而消费者是老年人。

(一)安排者

1.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低

调查发现,上海、宁波、南京等地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发展成熟的地区,其当地政府有意愿也有能力通过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来创造新的执行亮点。但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经济、政治、社会等还没有实现均衡发展,其在执政理念上存在差异,很多地方政府仍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领导执政能力和评估政绩的主要指标,对于开展有补充保障性质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缺乏动力。 2.政府购买力不足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力还相对不足。比较各地实践模式发现:首先,各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普遍较小,再投入资金规模、资金比例上都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其次,政府当前购买的服务领域和项目内容也较有局限,难以涵盖整个老年人群体并充分满足其服务需求;再次,政府当前服务购买层次较低,大多围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展开,无力拓展旨在提高和改善社区老年人生活的高质量、多样性、个性化的服务。 3.缺乏制度化的购买程序

在西方国家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向社会公布其社会福利服务预算,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价格、数量等各项质量指标。然后从事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竞标,成功者获得政府拨款,并按照政府的要求执行任务。 4.政府投入资金少且没有形成制度化的预算安排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的经费投入少,而且尚未形成稳定且制度化的预算安排。此外,目前能够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的通常仅限于独居和困难老人,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存在的困难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5.政府监督和评估体制不完善

政府在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本应是“监督者”“制度设计和供给者”。监督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监管的度。然而当前,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1)内部自身的监督管理方面,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部门,在内部的管理上拥有自主权,但现在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经营者与监管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绩效评级标准和激励机制;(2)外部(主要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组织队伍的监督管理方面,社会组织

龙源期刊网 http:// 机构缺少一套有效的、客观的、科学的、完整的、可操作的民政事业经费开支项目的效益评验体系和实施办法,一些地方政府又掌握着审批监督权力,很容易在推行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滋生腐败。

国外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多建立了独立、专业的外部监督机制,如由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专业调查公司等专业机构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审核评估,这一方面可以使审核评估机制更具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而在我国大陆,通常由政府内部构建审核评估机制,这容易滋生政府的“寻租”行为。另外,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都有相关文件对社会组织机构服务质素的评估标准和具体指标、评估步骤和评估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定,但在我国大陆,仅有少数城市对审核评估的内容进行了相对丰富的规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是比较粗糙和空泛的。

(二)生产者

1.运作机制中面临着困境

其一,民办机构注册成立时受到双重管理体制限制。所谓双重分层管理体制是指社会团体同时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两个机构的管理。其二,社团的活动范围被规定必须与管理单位的管辖范围相一致,这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控制性管理倾向。政府对社会组织具有权力控制关系,单方向设置了较高的法定登记条件、严格但空洞的体制,这使得社会组织在资源获取中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此外,组织内部也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缺乏管理知识。 2.在资源获取方面面临着困境

作为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从外界汲取资源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政府购买,民间运作”模式中,社会组织注册成立资金大多由发起者个人出资,成立后所需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制约了其发展。其次,在组织人员方面,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社会组织待遇较低也影响了其吸引优秀人才。社会组织在场地、设备方面也缺少资金支持。

3.从事居家养老的社会组织屈指可数

目前,从事居家养老,尤其是专业居家养老的社会组织非常少。从而导致市场竞争的缺乏,政府在购买时无法从多个社会组织中遴选,易形成市场垄断,导致服务效率的低下,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4.专业化水平低

社会组织中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其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表现出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首先,由于对服务质量缺乏严格有效的评价标准,导致不同的服务主体间服务质量差异较大,而评价标准的缺失使得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不能与提供较低质量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龙源期刊网 http:// 得到有效的区分,这样就会打压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限制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其次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所提供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当前社会组织中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主要是那些通过简单培训后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志愿者,前者的专业素质较低而后者大多具有临时性的特点,上述因素使得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三)消费者

老年人公民意识淡薄。

其一,缺乏对居家养老的监督和评估,缺乏参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决策过程的机制和途径。表4是利用2011年华北电力大学调查组对我国居家养老的调查结果,对居家养老中老年人监督和评估的参与度和参与意愿的描述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参与居家养老监督和评估的老年人比例分别为13.42%和20.08%,而具有参与居家养老监督和评估意愿的老年人比例分别为58.03%和64.45%,可见,目前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监督和评估的参与度很低,但是具有较强的参与意愿。

其二,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小,城乡差异大。由图1可以看出,在所有老年人中,参与过居家养老的比例仅为9.16%。将老年总体分城乡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为12.63%和4.60%,农村老年人更是比城市老年人少了8.03个百分比。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居家养老普及程度低,覆盖范围小,在不同地区发展状况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

图1是表4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监督和评估的参与度和参与意愿的更直观的描述。①

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改进路径

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已有经验,实现全国范围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可从认知层面、执行层面共同努力。

(一)认知层面

1.增强社会和民众对社会组织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认同感

目前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较低的社会认同度。而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改革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必然,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对促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首先,政府要转变思想,要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如利用媒体报道、板报橱窗宣传、专题杂志总结等),改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组织和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认同感,获得公众的高度信任和理解。 2.加强老人赋权

龙源期刊网 http:// 赋权又称为增权,是指“个人在与他人和环境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16]老年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消费者,其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缺乏参与,在消费服务时多是被动消费。所以,需通过以下途径加强老人赋权:(1)引进社工专业人才参与社区建设,加强社区行动,有效提高老年人福利建设的参与和表达自我意愿的意识,参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的决策;(2)帮助老人提高公民和权利意识,树立主人翁观念,学会主动消费和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争取自身多元需求获得满足。

(二)执行层面

1.促进社会组织的成熟与发展

公开竞标模式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的最佳模式。但我国社会组织发育不足,运营困难。而在社会组织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摸索学习的阶段,发展不稳定,还未形成完善的专业规则和行为规范,它们可能会为了引进政府资金,获得政府扶持而将精力放在采用非正常手段实现中标上,而不是注重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机构的完善。此外,建立在未成熟机制上的竞争还可能影响社会组织的团结和共享资源。所以,急需促进社会组织的成熟与发展。 2.保持社会组织自身的独立性

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在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注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政府应当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保障体系进行适度指导,而不应该将其作为自己的下属执行部门肆意使唤,让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和施展自身能力的余地。 3.完善监管和评估机制,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完善监管机制,首先要加强政府自律。政府要真正落实“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对其自身成员行为进行规范,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要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其次,在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政府要运用动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时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等方法,对服务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管,及时研究和反馈过程中的问题;再次,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其自身的监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对表现良好的组织人员进行奖励(如升职、奖金等),激励组织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并增强其对社会组织的归属感;最后,社会要加强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公众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群体,而且相当庞大,如果其参与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一定能够促进政府和民间社会组织行为的规范化。

除完善监管体制外,还要完善评估体系。评估体系要明确评估主体、内容、标准和方式。在评估主体上,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对提供方的评估、提供方的自律性评估外,还要设置第三方评估组织。在评估内容上,包括民间社会组织是否具备成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资质,服务需求、过程、质量、效果等;在评估标准上,要建立各服务细致合理的评估指标体

龙源期刊网 http:// 系;在评估方式上,事前主要采用需求和资质评估法,确定购买项目和社会组织机构,事中主要通过政府部门抽查、服务消费者反馈、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机构自律评估等保证服务提供方按章办事;事后主要是依据合同和评估标准对服务事项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此外,也要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形成约束激励机制,真正发挥评估结果的成效。如购买方对服务效果好的提供方提供更多的经费资助,社会组织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等。

(三)补充(竞标购买模式图)

结合国内外经验,竞标购买是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的最优选择,因此设计机制运行图(见图2)。 1.包含主体

在竞标购买机制中,包含政府、社会组织、老年人协会等评估组织、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和老人6个主体。 2.机制具体运行方式

(1)政府通过委任和聘请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制定购买标准并向社会组织发布竞标购买的消息;(2)各社会组织通过竞标,实现优胜劣汰,最后政府与中标的社会组织签订协议;(3)中标的社会组织派发工作人员和动员志愿者向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4)为了变老人获取居家养老服务的被动为主动,社区工作者对老人增强赋权;(5)为了保证社会组织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老年人协会等评估组织、政府和老人共同对其进行监督。 3.各主体的义务和权利

政府——向社会组织发布信息、选择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签订协议、接受老人的反馈信息、对社会组织进行审核评估。

社会组织——派发工作人员和动员志愿者向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接受政府和老年人协会等评估组织的审核评估、接受服务对象的反馈信息。

老年人协会等评估组织——对老人进行调查、接受老人的反馈信息、对社会组织进行审核评估、向政府反馈信息。

志愿者——向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工作者——增强老人赋权。

老人——参与政府决策,获得赋权,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向社会组织、老年人协会等评估组织以及政府反馈信息。

龙源期刊网 http:// ①所使用数据来自于华北电力大学调查组2011年关于我国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 [1]唐碧.我国城市政府在居家养老中的职能定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3-01-01].http:// [15]李俊.民间组织: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J].唯实,2007(6):84—88. [16]卞文忠,曹雨露.社会工作立法与和谐社会构建[EB/OL].[2011-11-30].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10-11/11/content_682986.htm?div=-1. (文字编辑:王才章责任校对:王香丽)

龙源期刊网 http://

龙源期刊网 http://

龙源期刊网 http://

龙源期刊网 http://

第五篇:泸水县2014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泸水县2014年加快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开展情况

泸水县2014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泸水县民政局领导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完成工作任务,现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泸水县2013年至2014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项目,省厅总下达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泸水县鲁掌镇下寨村、鲁掌镇鲁祖村、洛本卓乡俄嘎村、洛本卓乡、大兴地镇卯照村、称杆乡称杆村、洛本卓乡子竹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下达总资金294万元;1个泸水县祥和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下达资金18万元;1个洛本卓乡金满村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下达资金20万元;总下达项目建设资金332万元。

二、 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一)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一是2013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2013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有鲁掌镇下寨村、洛本卓乡俄嘎村、洛本卓乡、大兴地镇卯照村4个,目前已经完成的有鲁掌镇下寨村、洛本卓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做收尾工作,计划在10月底全部完成。 二是2014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目前正在实施。2014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有鲁掌镇鲁祖村、称杆乡称杆村、洛本卓乡子竹村3个,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部前期工作,并且正在施工中,计划2015年底2月初完成。

(二)泸水县祥和日间照料中心,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由于该项目是民办公助,建设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目前该项目资金没有拨付给施工方。

(三)洛本卓乡金满村老年人活动中心,该项目已投入资金10万元,计划10月初全部完成。

三、 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工作组。为确保泸水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顺利开展,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项目副局长为副组长,成员有社会事务股、财务室、老龄办、办公室相关人员,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股,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同时,认真落实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实行项目责任制。建设项目落实责任人,签订责任书。

二是明确责任主体,确保项目开展。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局班子会议,认真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讨论项目建设的规模、地点、及建设主体,通过讨论鲁掌镇鲁祖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由鲁掌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民政局负责监督及图纸审核;称杆乡称杆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洛本卓乡子竹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由泸水县民政局负责实施。 三是实地考察,设计好项目。局领导班子对鲁掌镇鲁祖村,称杆乡称杆村,洛本卓乡子竹村的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进行实地考察,合理利用地形,设计好图纸,节约资源,高效利用。对项目的道路及管网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科学的管理。充分考虑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针对此项目的重要性、严肃性与项目的特性科学布局。局领导班子还对项目的经费进行严格预算,把前期工作费、土地清查费、项目勘测费、工程监理费、工程施工费、竣工管理费及各项费用都进行了详细的预算。

四、 存在的问题

一是配套资金不足滞后了项目的建设。历年来,国家和省级投资建设的项目都要求县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但由于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可用财力十分有限,要按上级要求全额配套几乎不可能,地方配套资金无法落实,导致项目建设“贫血”,影响工程总体进度,使重点项目不能发挥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国家补助标准偏低。我县所在的地区沟谷纵横、山高坡陡、施工工程量大、难度大、投资造价高。向上级申报项目时,只能按规定的标准进行申报,上级部门只按每平方米105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三是项目前期准备及手续办理成本较高。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设计图纸、审图、预算、地勘、监理和用地等手续的办理办理成本较高,导致项目建设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预算超结算的“三超”现象时有发生。

五、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工作进度,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和预算; 二是签订好施工合同,尽快开工建设;

三是监督好工程,使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争取尽量完工,投入使用。

四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完成配套建设项目。

泸水县民政局项目办

2014年9月16日

上一篇:健美操课说课稿范文下一篇:吉林省委组织部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