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绿色公共建筑消音除噪优化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之间相关产品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设备能耗控制方面。在产品、设备整体价格增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会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根据我国最新制冷快报统计结果数据资料显示,在绿色公共建筑中,照明能耗及空调能耗所占比例最大。其中,绿色公共建筑中的中央空调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为50%。导致绿色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于空调系统运行周期过长、噪音过高、系统运行性能参数降低。所以,隔音效果差、噪声大的公共空调系统与绿色公共建筑的运行要求不符,不仅无法起到“节能”、“绿色”、“环保”的效果,而且会对公共建筑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破坏与影响。基于此,通过对绿色公共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进行消音除噪优化、改进,可以提升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以此起到节能、降噪的作用。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对建筑空调系统形式、主要设备性能、气流组织、消声降噪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对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和动力设备进行节能分析和消声降噪优化设计,提出节能降噪的优化设计方案。2)运用revite画图软件进行演播厅建模,在模型中选取多个测试点,利用噪声计对各个测试点进行分时段噪声测试。利用ODEON软件进行演播厅声环境仿真模拟,分析不同气流组织模式下演播厅噪声分布规律。3)采用SEDU软件对建筑外噪声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室外噪声对室内声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建筑围护结构隔声优化设计,进行绿色建筑噪声环境评价。研究表明:1)空调系统负荷对建筑室内噪声有很大的影响,在对绿色公共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进行消音除噪时,需分别对建筑空调中的冷负荷和热负荷进行科学计算。2)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消音除燥优化、改进,能够提升该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综合运行性能,降低设备、建筑物的总体运行能耗,从而起到良好的节能、降噪效果。3)空调系统的消声可采用合理控制风速和采用消声设备两种方式,对于演播室来说要达到室内噪声评价数需要至少做两级级消声,即在送、回风管路上各设置二个以上的消声器。二个消声器拉开一定的距离,可以使每个消声器内的气流更为均匀,比紧接着消声效果更好。4)地板送风对空间内的人的噪音影响比较大,而测送风方式噪音压级由72dB降到56dB。而顶送风方式的噪音压级由72dB降至56dB。即顶送风和侧送风各有利弊,均优越于地板送风。5)通过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隔声优化,可使室内噪声标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关键词:绿色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消音除噪;优化

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文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噪声的危害

1.2.2 噪声控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噪声影响因素

2.1 空调系统噪声来源与防治

2.1.1 暖通空调系统的噪声来源

2.1.2 暖通空调系统噪声防治的主要措施

2.2 绿色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特点

2.3 绿色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负荷特点

2.4 绿色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消音除噪运行负荷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消音除噪优化方案选比

3.1 室内空调系统的选择分析

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

3.1.2 多联机+新风机组方案

3.1.3 室内空调末端方案对比

3.2 冷、热源选择研究

3.3 方案比较及结论

3.4 冬季室外新风的利用

3.4.1 冬季供冷方式的比较

3.4.2 利用室外新风消除余热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空调系统消音降噪及模拟

4.1 空调噪声的来源

4.2 空调系统的消声降噪

4.2.1 演播厅噪声来源的确定

4.2.2 演播厅噪声测试与数据分析

4.3 消声与隔声设计

4.3.1 对声源的消声与隔声研究

4.3.2 合理的风速及风道研究

4.3.3 消声器选择分析

4.3.4 隔震研究

4.4 绿色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声环境模拟与分析

4.4.1 仿真模拟软件的介绍

4.4.2 演播厅仿真模拟模型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5 绿色公共建筑隔声降噪分析评价

5.1 建筑概况

5.2 室外噪声分析评价

5.2.1 评价依据

5.2.2 模拟方法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3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评价

5.3.1 评价依据

5.3.2 隔声理论概述

5.3.3 相邻房间之间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性能

5.3.4 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

5.3.5 隔声性能评价

5.4 建筑室内噪声评价

5.4.1 室内噪声的计算原理

5.4.2 计算条件

5.4.3 计算过程

5.4.4 噪声性能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职业教育发展困境论文提纲下一篇:缺陷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