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2022-10-16

第一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楼梯间震害分析

下主要震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2)梯段板在施工中往往存在施工接缝,接缝

08抗震学术交流会-专家提出的新观点-很震撼啊! 2008-12-19 14:41 okok.org/forum/viewthread.php

第九界全国抗震鉴定加固学术交流会于2008年10月24日在福建厦门顺利举行。

这次抗震会议上,来了很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如上海交大刘希拉教授,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顾祥林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邸小坛总工等等,此外还有来自中国 台湾和日本、德国等的专家。不少专家系统总结了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建筑抗震问题提出了相当多的新观点、新认识。感觉受益非浅,只不

过工作繁忙,到现在才有空总结一番。总结的不准确,可能有些断章取义。 这里就简单介绍自己感觉比较有意思的几位专家的观点:

1、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表明,结构的破坏特征和传统设计以及试验结果有明显不同。例如不少专家指出框架结构实际破坏状态并非“强柱弱梁”,绝大多数情况 下,节点塑性铰并不出现在梁端;相反,大多数都出现在柱端!灾区的不少结构都是按新规范设计的,但实际破坏形态仍与设计原则明显相悖!刘希拉教授指出出现 这种情况与框架柱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弯剪扭复杂应力状态有关;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底层框架柱将承受极大的水平剪力,而剪切破坏又是一种脆性破坏,因此在柱 端的破坏更为严重;而梁则主要还是受弯状态,破坏不一定会先于柱发生。台湾新竹交大的一位教授就大胆指出,“强柱弱梁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在实际 结构中不可能实现。”这个观点可能让大多数结构设计人员无法接受,我也很难接受,但实际震害情况胜于雄辩。

2、砌体结构破坏形态与试验室构件试验的结果相差很大。哈工大的一位老师就通过震害调查发现,实际砌体结构的墙体破坏以X型裂缝为主,而试验室砖墙剪切试验的破坏形态则主要以灰缝的水平剪切裂缝为主。 实际结构的破坏形态与试验室结论相悖,再次对传统试验方法提出挑战!

3、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已退休的研究员林志伸(教授级高工)提出的观点更为新颖而震撼!林教授首先指出传统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制定存在不合理性,他从地质 学成因角度开始分析,指出从统计角度对各地区的历史地震记录进行统计而得到烈度的概率分布不合理!因为,某一地区的潜在大震可能性并不一定在历史上出现 过,而出现过大震的区域由于板块运动后能量已经释放,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再积聚能量发生大震的可能性将非常小。他指出人类有地震烈度记录的历史不过 5000多年,而一个地区地质条件的形成早已在千万年前,拿五千年的统计数据想要准确反映上千万年的地质变动,犹如沧海一粟!而地质学角度上看,烈度区划 图时用到的两个基本假定并不科学(两个基本假定:a.某一地区在历史记录上发生过n度地震,则以后还会发生n度地震;b.两个地区地质条件相似,则这两个 地区将发生相同烈度的地震。 )。这对传统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统计回归得到的概率模型提出了挑战!

林教授还指出结构的抗震计算中输入地震作用的方向不合理性:我们在做地震计算时总是以某一方向作为主轴输入地震作用(x向、y向),但实际地震地面振动观 察记录表明,地震作用的方向并不存在固定的方向性,也就没有所谓的x向、y向所言!这个观点我赞同。我们知道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众所周 知,地震作用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既然我们能够考虑到地震作用大小的随机性,为什么不能考虑到其作用方向也存在随机性?强烈地震下,地面的运动可能存在各个 方向的平动分量,也存在平面内的扭转分量,而这些向量严格地讲都是与时间有关的随机过程。我的理解是地震作用不仅在大小上是个随机过程,其作用方向也是随 机过程,实际上是个“随机矢量”。例如时程分析中输入地震波模拟地震作用,就要考虑其入射方向的随机性,用数学表示就是方向随机矢量 {F(x,y,t),n(x,y,t)}。

4、楼梯问题。震害表明,楼梯破坏严重,这里就不多说了。楼梯作为地震时逃生的主要手段(大震时电梯肯定是不能用的),其抗震性应该引起重视。以前我们做 设计都只考虑楼梯板、楼梯梁在竖向荷载下承载力,在结构模型中很少考虑楼梯在地震作用工况下的内力计算,其实犯了大错!在大震作用下就算结构能

够避免倒塌,但作为逃生主要通道的楼梯如果已早已严重破坏,那让人们往哪里跑?难到从十几层楼往下跳?我想08修订版抗震规范要求我们在结构计算和设计时 “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3.6.6条),用“应”而不用“宜”是有道理的!此外,楼梯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刚度影响较大;可能 在结构分析中考虑了楼梯的斜撑受力作用后,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就跟原先不考虑时会完全不同,这样所有计算结论都将改变!(刚度增大-自振周期减小-地震 作用加大)。我觉得楼梯问题值得进行立项研究!我们原先不重视这个问题的后果是可怕的。

5、出屋面结构破坏严重;这与规范底部剪力法一节中的结论一致。

还有许多新观点,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

这次会议上很多专家都对结构抗震问题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感觉受益匪浅。感觉结构的抗震问题确实相当地艰巨和复杂啊,现行的抗震设计方法真得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这里恕我斗胆直言。

以上是我对这次抗震会议的一些理解,我尽量按照专家的意思理解,可能有些出入,望大家批评指正。

针对上述第4条,楼梯问题的计算分析——结果令我吃惊!

为了定量分析楼梯对结构的影响,我用以前做过的工程,利用Midas建了个模型,按建立楼梯和不建楼梯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另我吃惊的是,两者的结果差别惊人!这里把一些主要结果给大家,欢迎大家讨论!

工程概况:

三层框架结构教学楼,现浇楼板。用Midas建模,使用梁单元建立柱、梁模型。

考虑楼梯对上部结构的作用:楼梯梁,楼梯柱按用梁单元建立,楼梯斜板和休息平台板用板单元建立。 未考虑楼梯作用,楼梯不建入模型,只将其恒载倒算到楼梯梁上。 楼面、屋面板按刚性板假定。 荷载按规范和实际结构输入。

未考虑楼梯作用时,结构自振周期:

模态 号 频率 频率 周期

(rad/sec) (cycle/sec) (sec)

1 8.7361 1.3904 0.7192

2 9.4640 1.5062 0.6639

3 11.7178 1.8650 0.5362

考虑楼梯作用时,结构自振周期:

模态 号 频率 频率 周期

(rad/sec) (cycle/sec) (sec)

1 9.5543 1.5206 0.6576

2 11.9258 1.8981 0.5269

3 13.9830 2.2255 0.4493

分析:

考虑楼梯作用后,结构刚度增大,自振周期减小,地震作用增大。由于楼梯板的斜撑作用,使得楼梯间的局部抗侧刚度增大,形成类似于电梯间剪力墙的局部刚度突 变区;根据水平荷载按抗侧力构件间按刚度分配的特点,楼梯间水平刚度的突变,更容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更吸收更大地震作用。

振型方面:考虑楼梯影响后,结构的振型发生明显变化!第一阶振型变为扭转振型!从第二阶振型开始才出现平动振型!而原先不考虑楼梯时,第一阶振型为横向的平动振型。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与楼梯间的增加了结构的局部刚度有关!

休息平台和楼板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相对错位(即水平位移不相同),从而造成楼梯板的轴向拉压受力状态(斜撑),而我们原先设计时就没有考虑楼梯板在地震 作用工况下的内力组合(甚至在计算机建模时候根本就没有建楼梯构件),这就容易造成楼梯板砼因受拉承载力不足而造成受拉破坏!这就是汶川地震中,为什么那 么多楼梯板出现水平裂缝,甚至拉断的原因之一!楼梯间构件(楼梯板、楼梯梁)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远远没有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

此外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休息平台处的水平楼梯梁,在上下楼梯板之间的连接处出现较大变形和应力集中!由于楼梯板的斜撑状态,在地震作 用下对休息平台处的水平楼梯梁产生的双向剪切,势必造成上下楼梯板交界处楼梯梁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导致此处楼梯梁发生脆性剪切破坏。此外,楼梯梁端部也是 应力集中出现的区域,容易发生破坏。这就是为什么在汶川地震中,楼梯震害严重,经常出现楼梯梁的跨中和支座处断裂的原因之一。(照片详见《2008年汶川 地震建筑震害图片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p128~130页)

主要结论:

考虑楼梯作用后:

1、结构的自振周期改变,振型改变;

2、在地震作用下楼梯间构件(楼梯板、楼梯梁)的受力状态改变,例如楼梯板由原先我们的“受弯构件”转为可能是“拉压、弯”复杂内力状态,甚至可能在受压的状态下发生平面外失稳;

3、水平地震作用在各层抗侧力构件间的分配改变。楼梯间局部刚度突变区可能将分配到更多的地震力,而楼梯间的设计又恰恰没有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工况组合!

感想:

也许我们设计时的“安全储备”能够为楼梯间出现这种复杂情况提供一定的“富裕度”,所以不是所有的楼梯间在这次震害中都遭到致命破坏;但是,又有谁能保证这个“富裕度”在大震下就一定有保证呢。我们只有去研究,去改进我们传统的观念和设计方法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楼梯问题值得进行立项研究!许多问题和我们原先的直觉并不一致,甚至出入很大!楼梯在地震作用下的对结构的影响绝非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

研究楼梯问题这不是笑话,可能在高校或者科研单位里,提出“研究楼梯问题”说出去都会被人笑掉大牙;但偏偏是这个大家都不重视问题,在地震中夺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我们原先在结构设计中不重视这类问题的后果是可怕的。

第二篇: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的对比分析

从唐山大地震到5·12汶川地震的改变,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是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关怀,感受到党在危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如何的重要,而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曲折中发展。在这两次地震之间的三十多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变化。

一、经济层面

经济能力的增强,物质基础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在30年后再次遇见地震的时候,能够临危不乱,有强大的应急措施给予最及时的救助,包括物资、资金、军队的补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发展。

1、地震应急处置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行动

2008年我国大陆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7次,是1950年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是二十世纪以来年均的4倍多,是2007年的15倍;汶川地震余震截至1月10日已发生42262次。全国东北、华南、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均有地震发生,有14个省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7省区发生了5级以上地震;历史上少震的贵州省12月26日也发生了4级地震。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强震19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前8年的总和;汶川8级特大地震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国务院各部门和单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为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地震发生后,地震局13分钟即完成了地震参数的测定并迅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及时通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单位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迅速集结力量,共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4.6万人、民兵预备役7.5万余人、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2.8万余人、地震及矿山等专业救援队伍5200多人,各种飞机7300多架次,科学高效实施救援。外交部、商务部、地震局、台办、港澳办等积极协调境外援助、救援队和医疗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国防力量的增强

国家地震救援队的救援行动体现出几个特点: (1)、反应快速。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震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各组成单位迅速投入战备,在接到上级正式命令后不到2个小时,全队人员装备物资在南苑机场集结完毕。在地震发生不到12个小时, 救援队就已赶到都江堰中医院和聚源中学2个重灾点投入救援。在参加的历次国内外救援行动中,本次救援行动出动的人数、携带的装备物资数量和抵达救灾点的时间都远远地刷新了纪录。在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救援队与时间赛跑,先后转战3个城镇,成功救出39位幸存者,为此次救援行动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救援队的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顽强、反应快速。 (2)、善打硬仗。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遇到最紧急、最困难、最危险、最艰巨的救援任务时,温家宝总理首先想到的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先后指挥国家救援队到都江堰中医院、聚源中学、东风汽轮机厂、映秀镇开展救援,并亲临都江堰新建小学救援现场指导营救行动。救援队坚决按照总理指示,指到哪儿打到哪儿,在聚源中学、在东风汽轮机厂、在东汽中学、在映秀镇,哪里最危险、最困难,哪里就有国家救援队的旗帜。救援队员冒着不断的余震和二次倒塌的危险,积极营救幸存者,特别是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下,在东风汽轮机厂叶片分厂成功营救出3位叶片制造方面的权威专家,圆满完成温家宝总理交给的急、难、险、重任务,在实战中树立了国家队善打硬仗的良好形象,赢得灾区政府和人民的赞誉。 (3)、科学施救。救援队坚决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科学施救”的指示精神,始终把战胜灾难的坚强意志与科学救援的理念结合起来,全部都是采取边支撑、边掘进的方法建立安全通道,确保废墟的结构安全,保证在救援过程中不会对受困者造成二次伤害,保证队员不受伤害。在东方汽轮机厂叶片分厂办公楼,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救援采取按图搜索、人机结合、建立防护通道等方法分步实施,尤其是在营救第一名幸存者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吊车建立A字稳定支撑,利用钢管为幸存者和救援人员建立安全防护通道,在经历两次强余震后,幸存者和队员在二次坍塌中没有受到二次伤害。在营救肢体被压埋的幸存者时,救援队在救出前对肢体进行止血处理,有效地预防了挤压综合症导致的死亡,同时救援队坚持医疗贯穿救援全过程,在营救的同时,不间断地开展心理安抚工作,对于一些被压埋时间较长或体质虚弱的幸存者,早期进行医疗干预,保证了救援的成功率。在这次救援中,没有幸存者在救援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4)、坚持不懈。在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过去后,救援队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放弃不抛弃,继续坚持积极救援,并又成功营救出10位幸存者。其中4名幸存者被压埋长达125小时、144小时、145小时和164小时,特别是5月19日10时42分在北川县城成功救出最后一位61岁的幸存者李明翠老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黄金救援时间过去后,随着幸存者生命体征的变弱,搜索难度加大,国家救援队充分发挥犬搜索优势和营救技术优势,协助其它救灾队伍搜索确认10名幸存者的埋压位置,指导营救出13名压埋时间超过80小时的幸存者。

二、政治层面

1、政府政策的改变

5.12汶川发生了举世属目的大地震,死伤惨重,全国人民为之至哀,并行动起来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当中。我们发现中国政府在对应此一重大事件时发生了四个发面的变化。

第一,从治理政治转向行销政治。1998年长江发生百年未遇的大水时,时任政府总理的朱容基也是同一时间赶到并以他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指导抗洪抢险当中,中国人对此是激动不以,但没有感染外国朋友。今天温总理不仅让中国人民为此落泪,同时赚来了不少外国朋友的眼泪。

中国政府在处理3.14拉萨事件中由于不被外国朋友理解导致外国人对中国政府一面倒的批评和杯葛,中央政府面临国际形象危机管理,只能以扇动民族主义来稳住镇角。5.12大地震中国政府改变以往神秘做法,以开放性做法即全透明地公开此次大地震,邀请各国记者采访,接受外国援助,把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变成行销政府管理危机的能力和对人权的关怀。此举赢得了举世尊重和一片赞扬,两年月来中国政府饱受批评之声消失带之以赞扬。可见外国人也不是向有些人说的专和中国作对为荣。

第二,从封闭做法向开放做法转变。人活在世界上,避免不了自然灾害的侵害,天灾是无法避免。人组织成一个共同体就是为了应对单个人无法应对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第一行动是互相帮助,政府救助,谁会想到闹事。

隐瞒重大自然灾害,美其名曰“消除不稳定因素”。不知是谁发明的这一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不进人情也于事实相背。隐瞒重大自然灾害既然刻意隐瞒自然知道的人少,知道的人少就没有办法大规模地救助,同时知道的人也背上了政治不正确就是有心去救助也不敢去救助,于是受害人得不到帮助只有独自承受灾害,活下来的人对此定会份份不平,反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救助受害群众这不仅拉进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也赢得了合法性,何乐而不为。

中国政府透明处理汶川大地震,邀请各国记者采访不仅没有带来不稳定因素反而大大增加了受灾地区和全国的稳定,也为政府在中国人和世界各国面前赢得了美誉。反观缅甸连一向不轻意批评会员国的联合国秘书长也加入了批评行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缅甸会进入不稳定国家之列,而没有人会担心中国。

第三,从一家之事变成国际之事。中国政府不仅连篇累牍公布各国捐助,捐款数量,而且开篇辟地第一次公开呼吁外国捐助,这是生活在中国进50年难以想象的转变,回想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们拒绝外国帮助,有多少可以存活下来的人因缺少救助而无法活下来,这对人性是多么大的悲哀。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人性。

生命之有一次,生命自高无上,我们可不可以放下莫须有的地缘战略,政治情愿在灾害面前全世界人共同面对,共同感受,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感受到了自己宣传的理念并身体力行之。

西文国家没有火中取栗攻打中国,中国政府以自己的行动饯行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负责任大国首先是对自己的国民负责,一个不对自己国民负责任的国家又何谈对世界负责任。

第四,从官员政治转向全民政治。此次大地震,全国人民踊跃捐款达到史无前例的100多亿,这从财政上就参与了政治。从发生地震时起各行各业人物踊跃提意件,出主意,中央政府对此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著名的有扬均恒先生提议让外国人来帮助救助,胡星斗先生提议全国哀悼三天,中央政府对于这些提议不仅没有拒绝反而采纳。这些人士一个都不是政府人士而是民间人士,从以上两点可知中国政治以向全民政治行走。

2、政府反应更迅速

32年前,唐山发生特大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这两次抗震救灾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

(1)、唐山大地震后6个小时中央才得到准确报告

(2)、汶川大地震后胡主席马上作出重要指示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开滦煤矿基层干部李玉林等人,冒着余震,顶着风雨,驾车飞奔6个多小时,才将灾情报告至中央。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几乎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国家地震局就获悉灾情监控报告,胡主席马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震后2小时,温家宝总理就飞赴灾区。”在教育交流中,警备区政委纪安卢的话引发了官兵们对两次抗震救灾变化的思考。

交流中,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一口气说出了两次抗震救灾的众多变化:部队开赴前线从“老解放”到直升机;搜救装备从耳闻目睹到生命探测仪;察看灾情从实地视察到遥感飞机拍摄传输灾区图片;报告灾情从用普通电话到卫星通信设备。

“32年前后两次抗震救灾中的反差说明了什么?”见时机成熟,纪安卢问道。发言中,许多官兵谈道:这些变化,来自于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来自于党的英明领导。

三、对外关系

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希望给予中国人民帮助。但《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原因:“自力更生的救灾努力说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说明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散发了这篇社论,这意味着中国委婉地谢绝了瓦尔德海姆提出的由联合国提供援助的建议。

1976年,中国依然处于极左思潮泛滥成灾的“文革”时代,当时许多人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国,别的国家发生灾害,我们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他们;而我们自己受灾,就要自力更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在这样一种社会和政治思潮之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无异于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乃至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向西方示弱。

再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积极向世界求助,而且乐于接受各国的帮助,让受灾群众尽早脱离困境。这样的大转变体现了在唐山大地震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完全改变了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原则和立场,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接受和请求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从被动到主动。1981年中国首次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时,并没有主动向国际社会呼吁求援,只是向联合国救灾署通报了灾情,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1987年,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明确了遇重大灾情可以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的要求,遇局部灾情而有关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主动询问,也可以表示接受救灾援助的意向。1991年,中国不再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求援,而是直接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确立了此后遇灾主动寻求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

第二,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渠道从单一到多元。1981年,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渠道比较单一,国际援助物资基本上都要通过联合国救灾署或者国际红十字会才能进入中国。1987年,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渠道已经十分广泛,可以直接从国际组织、国家、国际非政府组织乃至个人获得援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中国提供国际救灾援助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也不断增加。

第三,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操作手段逐渐规范化。1981年,中国尚没有任何有关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法规和相关规定。在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过程中,中国逐渐明确了相关部门在争取和接受国际救灾援助中的职责和义务,逐渐明确了对待不同程度灾情应采取的不同求援措施。解决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使中国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更为规范与完善。

今天,每每论及国际问题,我们听得最多的、各大媒体不厌其烦重复的一个词就是“全球化”。“全球化”经常指的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乃至文化全球化,而实际上救灾行动也具有鲜明的全球化色彩。灾害影响的跨国性、防灾减灾技术突破的跨国性、救援行动的互补性和合作性、救灾主体的国际性,都说明国际救灾行动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

回顾30年来中国与国际救灾援助的关系历程,会使我们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有更深刻的体会。30年前的历史条件、政治氛围、国际环境和人们的观念都不可能让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当自力更生被人为提高到极至的时候,闭关锁国实际上已悄然而至。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观念一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发现,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实际上既有利于国内救灾和重建,也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

从国内角度看,国际救灾援助不仅是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的体现,更是抵御灾害、减轻损失的需要,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可以有效帮助受灾地区抗灾和重建。多一份援助,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灾民少一份饥寒之苦;多一份救济,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伤病员能得到及时救治;多一份援手,就意味着有更多受到威胁的生命得以延续„„从国际角度看,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既表明中国重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借助一切力量减轻灾害对民众利益的损害,也表明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融入国际社会的开放姿态。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积极主动争取和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并不等于完全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相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而言,国际救灾援助毕竟是有限的,比如1991年华东水灾时,就有外国分析家指出,安徽重建家园至少需要9亿美元,而当时安徽接受的国际援助还不到5千万美元。今天,依靠自己的力量依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那个年代已成为历史,我们也必须赋予“自力更生”新的内涵——她蕴含的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但与接受外援并不矛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我们完全可以争取和接受国际社会的援助。

四、小结

发展才是硬道理。30年来,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不断积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

因此,在事隔30年后的又一次大地震出现的时候,中国并没有只是处于慌乱,而不知道怎样去应付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备力量,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物资在第一时间送到,道路、通讯在第一时间打通,援救工作在第一时间进行,并一直不卸地努力着。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没有过去发展带来的今天的成果,或许今天的地震所带来了的损失和伤痛和30年前一样地悲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如果不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如果不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如果不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援助,也许,在30年后的汶川地震的援救工作中,中国还是在孤军作战;如果不是对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思考,正确认识,或许,在30年后的汶川地震的援救工作中,中国还是选择自己来解决,而死伤、损失之惨重将不可预测。

由此,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对外开放,中国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国才能在发展和为难中得到更多更好的援助。

第三篇:汶川地震与日本地震的比较

国民素质:

灾后,宫城县内便利店和HOME CENTER接连不断发生趁火打劫的盗窃或盗窃未遂案件,至14日下午2时为止,县警察有线索的趁火打劫案件已有40余起。县警察声称,在地震受灾严重的仙台市城区,属仙台东署的辖区内,发生了19起盗窃和盗窃未遂案件。盐釜警署辖区内有6起,受海啸灾害较大的南三陆町也确认发生1起。被害金额达到164 万4376日元,其中现金被盗约90万,分别从3台收款机中被盗。另外,物品损失为482项(计39万6376元),美里町的便利店12-13日夜,大约 400余罐头、干电池和袋装食品被盗(相当27万日元)被盗。

地震波及范围之内,尽管日本政府呼吁民众不要抢购囤货,而冷静的日本市民继续进入超市有秩序地购排队抢购水和食物。核泄漏后,东京谣言满天飞,部分市民举家撤退秩序井然。日本一个学校操场上,好长好长的人龙,在排队领水。大家都称赞日本人守秩序、冷静、有纪律。而在汶川地震时,志愿者直接把水和粮食送到灾民手中,压根不需要排队。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在大地震以后兴高采烈是笑对生死,中国人在大地震后有点笑容是没心没肺;日本人躲到大街上叫秩序井然,中国人躲到公园里是惊慌失措;日本人来了地震不逃是从容淡定,中国人来了地震不撤是呆若木鸡;日本在地震后打PSP是生活乐观,中国人在地震后打麻将是麻木不仁。

志愿者:

震后的日本灾区,看不到救援帐篷,看不到志愿者,看不到车队,日本自卫队拒绝个人援助。记者报导,都说秩序很好,日本政府准备的好,都不用老百姓动起来。大家一起羡慕日本,活在这个国家真是幸福。电视画面中,淡定而安静的灾区,三三两两的日本自卫队员,在废墟中挨家挨户的问:有人在吗?真是十分有礼貌。亲人埋在底下,日本人仍然是优雅的绅士。

反观汶震,整个四川动员起来不用多说,入川志愿者太多以致影响救灾,政府不得不控制进入灾区的人数。全国人民捐血捐款捐物资,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政府平时缺少救灾准备啊! 领导:

日本灾后,日本天皇和首相稳坐东京,不动如山。震后第五天,日本天皇发表首次电视讲话鼓励民众。似乎日本根本没有什么黄金七十二小时的概念,一切行为有条不紊,镇定得仿佛灾难发生在地球另一端一样。

汶川地震时,胡主席灾后一个半小时候发布救灾指示,稍后温总理发表讲话并进入灾区指挥,晚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发布通告。震后第五天,胡主席进入震区换温总理的班,之后不久就转入热火朝天的重建。

军队:

当日本媒体直升机直击海啸登陆的时候,空自的救援直升机泡在机场上。当CCTV登上直升机对灾区进行航拍的时候,1200人因缺少直升机救援被困在仙台机场三天。在核泄漏时,进入福岛的日本自卫队军官痛骂上级“骗我们去送死”,之后全部撤退,留下50位平民看守核电站。政府命令自卫队直升机空中作业降温时,自卫队以安全为理由拒不执行,扯皮1天后,军方派了架直升机飞过去,说是收到风力阻挠,毅然撤退了。日本真不愧是人命重如山的民主国家。

汶川地震时,半个中国的军队进行动员,在道路状况极差的环境下前进,在气候条件恶劣的时候伞降,第一天在震区的军人超过1万,第二天超过5万。直升机不间断进行物资运送和空中抛送,冲锋舟冒着山体垮塌的危险进入灾区。解放军的舍生忘死,真是“活该、体制的杯具、我是纳税人你为我去死理所当然”!

英雄:

日本女老师安排学生安全撤离,自己最后离开教室关掉电源,被同胞们热情歌颂。

而我们的谭千秋老师,袁文婷老师,汤宏老师等等,在这一刻都被遗忘了。人们似乎只记得一位叫范跑跑的中国教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外国就是国民高素质、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发生在中国就是民族劣根性、违反人性的明证。 福岛50人敢死队员在核泄漏区工作,是人类英雄。切尔诺贝利后,苏联派遣人员清理,是罔顾生命。

建筑质量:

福岛核电站位于世界核电站装机容量第一位,1961年设计,1967年动工,1970年并网发电,本身已经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哪怕是氢气燃爆也会造成辐射泄漏。东京电力从70年代以来就谎报了有关安全纪录,在此次泄露之前,至少发生过四次危害不大的事故。这次号称海啸预警第一的日本,其重中之重的核电站,居然不小心发生了绝对比不上切尔诺贝利的事故,至于事故到底是什么情况,东电和日本各级政府每时每刻都会有新发现。

在灾难来袭时,近海的善于抵抗地震的浅地基低层建筑在海啸面前不堪一击。距震中超过350公里的东京一所学校天花板坠落,25人被压,几十处水管爆裂,几处火警。当然,全民反应淡定,秩序井然。毕竟都是以上包括核电站都是天灾,不像汶川地震时那都是人祸。

交通:

海啸来临时,得到还算充足预警时间的日本沿海居民有秩序地逃生,部分地区徒步逃生者存活率显著较高,而不少开车者却因为堵车葬身大海;当天,冷静乘车撤退的东京居民引起的交通堵塞直至半夜仍未缓解。灾后4天,本应作为救灾枢纽的东京,交通运输仍未恢复正常。

汶川地震时,很多中国志愿者开车进入灾区,全成都出租车免费往灾区运送人员和物资。成都机场与军队机场超负荷运转,大型机械进入灾区开辟道路。整个成都以西,犹如一个混乱大工地,和冷静守序的日本简直不能比啊不能比。

电力系统:

日本一国,两家电力公司为了争夺利润,割据一方,居然分别用两种不同频率的高压电机。灾后,整个东日本电力缺口将达1000万千瓦,为了避免大规模停电,要每三小时一区域地轮换停电。然而几乎没有受灾的西日本的电力由于频率不同,所以无法及时支援东部!大阪和东京,一个60Hz,一个50Hz。 汶川地震时,尽管岷江上的的水电包括紫坪铺水电站都停止供电,江油火电厂严重受损。但四川除了极震区内因电网受损未能供电之外,成都等受灾程度与此次日本相当的地方从没有停过电。

开放心态:

福岛核电站宣布冷却系统故障后,美国本已答应派遣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协助,但是日本政府坚称“可以自行处理”,结果果然一切尽在日本政府掌控之中。美国航母在核泄漏日趋严重后,也撤回了外海。

灾害发生后,中国的超过百人的国际救援队一直处于待机状态,而日本政府最终接受的人数是15人。

汶川地震时,中国同样允许外国救援队进入灾区参与求援。与救出受困同胞的俄罗斯救援队不同,发掘出遇难者遗体的日本救援队用鞠躬赢得了国人的好感。

新闻道德:

NHK报道国内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事件,不采访任何救援队员,也不采访受害者家属,而且不会在电视上播放血淋淋的场面。在报道遇难者时,遇难时的惨状绝不出现。所以我们在电视上只能看到日本人民井然有序的场景。日本电视台主播在现场直播中可以微笑着调侃此次核泄漏。

汶川地震时中国媒体不采访受害者家属,不播报死者的惨状被指责掩盖事实,误导国人。而日本媒体这么做那显然是新闻道德。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下午6时举行的记者会上警告日本媒体,要实事求是报道地震和核电站的情况,不要发布假消息,让国民感到恐慌。日本说超标20 倍,听外电说超标近百倍。当然,日本媒体坚持说不会影响人身健康,让大家不要担心。只有不明真相的中国政府抢着撤侨。 当然,中国也有少量足以和日本同行比肩的媒体,如凤凰,记者坐在400公里外的东京报道日本如何如何和谐。震后3小时,在震区情况根本不清楚的情况下,就首页发文指责国人缺乏同情心,要求国人向日本学习,其用脑子构思新闻的速度直追温总理前往震区的速度。

第四篇:回忆汶川地震

摇晃,震颤,崩塌,天昏地暗;让谁也预料不到。直到被一次次余震震得清醒过来,才发现,心已破碎,泪已成河。清醒过来,又有谁相信,美好已烟消云散,繁华世界变成瓦砾荒原。

命运多舛的二零零八年预示着变故不断,但有谁会想到,变故让我们要永远祭奠一些美丽的地方和我们至亲的亲人,还有血脉相连的同胞。

再那一天,我们同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准备着下午的学习;我们只感到一阵震颤,远在千里之外的汶川,却已面目全非。教师里,洁白的粉墙有如大大的画布,上面点点飞溅着殷红;这是一幅令人心碎的画,而地震,便是那个残忍的画家。

我们不明白,究竟是上苍太胡闹,还是我们人类太渺小?你们,在天上看见了吗?为你们点燃的红烛在风中燃烧每一束火苗都在为你们祈祷。

但明天是好的,我们,不在灾难面前低头,还要继续与大自然拔河。我们,还要抬起头,携手共建家园。

如今的汶川,仍在因恐惧、惊悸而颤抖着;我们,也在为家园抗争着。不要再恐惧,绝不要放弃,这一切将会度过。因为你和我,才会有明天的彩虹。手牵手,我的朋友,爱永远在你左右。

当爱与希望,投射炽热的太阳,所有的泪水,会随时光都蒸发,别轻易放弃,明天要许更多愿望;装满了勇气就会更有力量。当爱与希望,倒映暖暖的月亮,再回头望,又是筑好的家乡。我知道未来还有好多路要闯。我打开窗看见了晴朗。

第五篇:汶川地震资料

生死不离生死不离

你的梦落在那里我数秒等你消息

想着生活继续相信生命不息

天空失去美丽我看不到你

你却等待明天站起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

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在网上看到年迈的温总理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问候受灾的群众,看到他被摔倒、看到他因为牵心被困的人民而摔电话下军令„„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呀,是什么,让你们在不平凡的2008年,饱受着自然的摧残和非难,各种各样的天灾和人祸,几乎是接踵而至。

多情多意的中国人民呀,只有在这个时刻,我们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彼此身体内奔腾不息的龙的血脉,还有这个割不断的民族亲情。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着灾难的考验,从容、镇定、互相鼓励、紧密相连。

如果要念诵,我会让我的父老兄弟们一起喊:四川人,雄起!

这里,是一个草原、蓝天,溪流潺潺的天堂那泪水似电话线流进我的心里

是一个自由自在生活着的民族小县北川,一个我梦萦中的天堂

这里,在3.12震惊了世界一夜之间

朋友的电话哽咽道:北川,完了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地狱

北川,还会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原地关心,回望,抢救

北川,还会是草原、蓝天,溪流潺潺的天堂中国人民的鲜血

中华民族流着相同的血液在呼唤你,我的北川

北川,我们相信,你会重新在废墟中站起来北川,你没完,你会和我们中国一样,雄立! 面对灾难,我们需要的不是质疑.2008年,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年。

雪灾、西藏骚乱、火车相撞、手足口疫,地震„„尤其是5月12日这场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一次便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无数家庭在灾难中流离失所,更甚之,灾难所弥漫出来的强烈悲情,几个小时就庞罩了整个中国。有悲观者云,当前饱受内忧外患的中国大陆,还能不能成功地举办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对于这类疑虑,笔者斗胆斥之为杞人忧天,完全多余。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这部跑车,从来都不会在灾难面前熄火、气馁。回顾建国初期连绵不绝的天灾人祸,劫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伤害比今天更巨,但是,我们依然没有沦落到夹着尾巴做人的窘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没有因此就裹足不前。

不可否认,灾难在局部地区摧毁了我们的经济,破坏了我们的家园,影响了我们的幸福,改变了我们的计划„„然而,国家,社会,和人一样,经常会遭遇一些意外事故,伤痛只能损坏我们的肢体,却动摇不了我们的精神。

有些东西,是灾难永远都无法打败的。

首先,灾难打不败我们的国家机器。过去,我们印象中的政府,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可能染上过夸夸其谈、官僚拖拉、臃懒怠惰等诸多不良恶习,招致了民众非议和批评。然而,这次汶川大地震,却有力地证明了,政府的应急速度和行动能力,并没有让纳税人失望。 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地震确认后仅半小时,胡锦涛总书记便作出指示,接着,包括解放军总参谋部、民政部、卫生部在内的等全国各部委即马上启动应急机制,要求在外出差的官员必须火速归位,参与组织紧急救援行动。此时,政府的一把手温家宝总理,则已经“正在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13日凌晨,民政部第一批从各地调运的救灾帐篷就达61250顶,棉被5万床。到13日下午,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便有近2万名官兵到达灾区投入救援行动,另有3万余名官兵正火速赶赴灾区。13日晚,第一批进入汶川县城的武警驻四川某部救援第一梯队200名官兵,是徒步强行20多小时赶到的。当天,全军出动直升机18架,飞行28架次,向绵阳、绵竹、彭县地区空投食品等物资12.5吨,将11420名官兵空运到成都附近,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与此同时,广东等其它地方政府的救援队伍推带各种药品物资,也陆续搭包机赶到灾区,迅速投入抗灾救援„„国家机器的极速反应和高效运转,不但及时响应了灾区人民的需要,有效地降低了他们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有力地维护了灾后社会秩序的稳定,对协助当地做好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其次,灾难打不败我们的民族精神。五年前,非典肆虐造成的社会混乱和人心不安曾经让部分地区的民众形象饱受别人的嘲笑,说平时自诩团结友爱、和睦平等的中国人,根本经不起任何考验,一遇到大灾难就要内乱、内讧、内斗。由此,我们的民族精神遭到了严重的质疑。这次四川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比非典可谓严重得多。然而,民众的表现与以往却大不相同。地震发生后,以四川为核心的各灾区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物资紧张、水电不足、交通、通讯瘫痪等问题,可是,到目前为止,即使在灾害最严惩北川等地,我们也没有听说发生过任何哄抢物资等恶劣的社会治安事件。相反,在灾难面前,社会关系表现得空前团结,平等友爱、互助合作的好人好事随处可见,个体的生命财产利益得到了无比的尊重,而不同社会群体的对立和冲突也因为共同的困难而得到了全面的消解。面对灾难,灾区民众同舟共济、兼爱相容的精神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而这种精神,正是任何大灾难都无法打败的。再次,灾难打不败民间的人道热情。12日下午,地震消息通过新华网在全国公开发布,期间不过几个小时,只要我们一登录MSN和QQ聊天器,就会发现:每一个活跃在线的好友,都悄悄把签名换上了“默哀”、“祈祷中国平安”、“祝福灾民”、“携手共渡难关”等一类充满温情、代表祝愿的签注语。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以新浪网为代表的新老各种媒体,已联合中国红十字会等官方慈善机构迅速作出反应,在互联网上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捐款赈灾活动。人道主义在中国各地的民间社会迅速升温,而以支援灾区民众挽救生命、重建家园、渡过难关为宗旨的各种公益慈善活动亦在许多人道主义者的组织下悄悄进行中。13日,以无国界医生组织为代表的第一批纯民间公益团体已经抵达四川灾区,参与当地的调研和救援工作。而以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等为代表的多家知名基金

会、民间公益组织,则在北京发起“中国民间组织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呼吁各民间组织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发挥民间组织力量,联合做出反应,共同支援灾区,关注灾后重建。14日,各地的企事业单位亦纷纷在本单位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来为灾民献上一份爱心。而以企业单位的名义捐献的爱心款数也节节攀升。

各种事实均说明一点,大多数的中国民众,实际已经意识到,灾难虽然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伤害,但是另一方面,灾难亦帮助我们重建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使我们变得比以前更加团结、上进和坚强。

当前,抗灾救援的工作还在继续。电视和报纸连番轰炸的信息和图片,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不安和忧伤虽然还远未停止,然而,勇于担当、高速运转的国家机器,坚强不屈、团结互助民族精神,持续高涨的民间人道主义热情,均让我们深信,2008,中国人,一定可以用微笑来打败悲情!

上一篇:初二政治教师工作计划下一篇:初二语文期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