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区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2-09-12

中生代火山盆地叠置于前寒武系古老基底之上, 中生代中酸性火山盆地及边缘是我省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产出部位, 如紫金山铜金矿床、钟腾铜矿床、赤路钼矿床等均产于类似的构造部位。相同成因类型的矿床 (点) , 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下形成的。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由这些矿床组成的成矿带也同样具有空间分布规律。矿区广泛发育的岩浆岩主要有海西期岩基、岩株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株和岩脉。岩浆活动不仅为金矿成矿提供热源, 而且提供成矿物质, 是构成金矿成矿的重要地质条件。

1 金矿

1.1 地质特征

福建黄地金矿区位于华南地槽系东北部, 闽西北隆起带中段东部的松溪—建西坳陷带内, 蒲城—武平大断裂带东侧, 大浦—双旗山—政和NE向成矿带北段。矿区岩浆岩有数个岩体出露, 主要呈岩株、岩墙状。团结沟岩体和葡萄沟岩体在深部连成一体, 总体轴向280°, 沿走向及倾向均有膨缩分枝现象。矿区构造主要包括断裂构造和环形角砾岩带构造。断裂构造呈现多期活动的特点, 古老的东西向断裂可在中生代复活并被改造。

1.2 成因分析

世界上大的浅成低温矿床都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 铜、金矿的形成, 被认为与板块俯冲有关, 会聚板块边缘的岛弧带和与岛弧有关的裂谷带。受阻的岩板或受俯冲作用改造的地幔楔体, 俯冲后发生部分熔融产生高度氧化的岩浆以及不稳定的地幔硫化物, 从而释放出铜、金, 在岛弧岩浆作用期间, 这些金属被搬运到上地壳中, 区域地质背景、包体气液相成分、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等分析表明, 主要矿物Au主要来自于太古代阜平群团泊口组地层, 地层流体或大气降水、岩浆热液共同参与了成矿作用, 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时间相当于太古代中、早期, 阜平运动之前。本阶段处于地槽沉积期, 在太古代, 石湖矿区处于浅海, 以浅海相碳酸盐一碎屑岩沉积为主, 夹中基性火山岩及硬砂岩。由于地壳运动, 海盆地不断下降, 古陆地不断隆起抬升, 含Au等成矿物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后, 以机械搬运形式或呈吸附状态随地表水搬运到海盆, 同时部分深源成矿物质沿同生断裂以热泉或海底喷流形式涌出, 与陆源碎屑一起沉积于海底, 形成含金矿源层。

无论何种成矿作用, 都应与之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具体的地层、岩浆、构造以及温压等物理化学条件相一致。有关金矿床类型的确定, 直接影响矿带的研究和找矿方向,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特点, 也就决定了对不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2 铜、银矿

2.1 地质特征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部, 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带的西南部, 北东向宣和复背斜与北西向上杭—云霄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福建省紫金山特大型铜金矿床是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 (石英-明矾石) 矿床。在该矿床的深部相继发现了斑岩铜 (钼) 矿、大型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和大型低硫浅成热液型 (绢云母-冰长石) 银 (金、铜) 矿床。矿田岩浆岩活动可分为早晚2期, 燕山早期酸性岩浆岩沿以震旦系—下古生界变质岩系组成的背斜轴部侵入, 形成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 (U-Pb 157 Ma) 和细粒花岗岩, 构成北东向复式岩体, 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

特征蚀变为石英绢云母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矿脉长宽一般700m~900m, 厚3m~5m, 含铜一般1%, 矿石呈细脉、网脉状构造。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为主, 少量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等。

2.2 成因分析

紫金山火山构造是上杭早白垩世构造北缘的一个火山活动中心, 该火山机构盖层剥蚀殆尽, 次火山英安斑岩及下部的花岗闪长斑岩, 先后沿火山管道侵位, 构成一个椭圆形复式斑岩筒。火山通道上部为英安斑岩充填, 下部被花岗闪长斑岩占据。矿区冰长石+硅化+银 (金) 蚀变矿化带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20℃~260℃和0.9%~5.0%, 矿床下部的绢云母+铜矿体蚀变矿化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220℃~380℃和4.6%~31.7%。

顶部和边部发育环状隐爆角砾岩, 沿两侧花岗岩中的北西向裂隙充填形成热液角砾岩脉, 蚀变矿化围绕着复式斑岩筒分布。白垩纪来自深部的钙碱性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岩浆, 沿拉张构造上升侵入, 形成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由南西向北东侵入, 在其斑岩北东段的前峰部位适于岩浆气、热液所携带的成矿物质富集, 故形成斑岩型铜矿附近构造薄弱地带时, 在广泛分布的“基底式”绢云母化的基础上, 形成以石英+冰长石+银 (金) 矿化蚀变组合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3 结语

本文对处于福建地区的各种金属矿区的地质特征以及成矿原因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包括金、银、铜矿, 对这些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成矿原因的分析, 有助于找矿和矿产的开采。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 不同的矿区具有不同的成矿原因, 只有明确了这些原因, 才能提供科学的找矿方法, 成矿原因的分析可以比作是航海的灯塔, 为找矿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摘要:矿藏对于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各类型矿如铜、金、银等矿主要受断裂构造、火山机构、成矿岩体、成岩方式、产出位置等因素所制约, 因此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会给采矿提供有力的帮助。本文结合福建地区, 探讨了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关键词:福建,金属矿,地质特征,成因

参考文献

[1] 戴建斌, 龚贵伦.福建黄地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黄金地质, 2004 (4) .

[2] 姚凤良, 孙丰月, 等.矿床学教程[M].地质出版社, 2006.

[3] 傅树超.福建武夷山坪地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福建地质, 2005 (3) .

[4] 薛凯, 阮诗昆.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铜 (钼)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8 (5) .

[5] 刘诗光.福建松溪大林坑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J].福建地质, 2005 (3) .

上一篇:基于行业环境风险识别的企业财务预警控制系统研究下一篇:个税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税收筹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