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2023-01-15

第一篇:历年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5·12”国际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近代医务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是英国护理学先驱、妇女护士职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没有护士且医疗条件极差,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数月内把伤员死亡率降至2.2%。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以其人道、慈善之心为交战双方的伤员服务,被战地士兵称为“提灯女神”。战争结束后,她被视为民族英雄。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国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成立。同年,军医学校成立。 1860年, 她用公众捐助的南丁格尔基金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推动了西欧各国乃至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随后,她又着手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她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南丁格尔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奖奖章

1912年,即南丁格尔逝世后第二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九届红十字国际大会上,正式确定颁发南丁格尔奖章。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的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这项以护理界楷模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命名的国际红十字优秀护士奖章;是为表彰志愿献身护理事业和护理学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世界各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所设。

按照现行的奖章条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获奖章条件要求为:南丁格尔奖章授予毕业护士和志愿助手;她们是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或红会附属医护机构的积极分子或定期支持者;她在战时或平时,以特别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为伤、病、残疾人员或为健康受到威胁的人员服务,因而建立了优异的功绩;对从事积极救护而献身的上述人员中亦可在死后追赠奖章。此外还规定只有女候选人才符合条件,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颁发50枚奖章。如遇战争等非常情况而不能按期颁发时,可以向后推延。但下次颁发奖章的数目,不能超过正常几次应该颁发的总数。

颁发奖章的具体工作由设在日内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执行,按照章程规定,获奖章名单公布后,要在当年举行隆重授奖仪式;由国家领导人或该国红十字会会长亲自颁发奖章,并广泛进行宣传,以鼓舞广大护理人员。

我国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王绣瑛,中国护理教育及公共卫生护理专家。1908年5月28日出生于河北正定。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留校任公共卫生护理助教。1935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硕士学位。1938-1943年任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公共卫生护理讲师,兼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主任、副所长等职。1943-1946年协助协和护校往成都复校,获副教授职称。1945年与华西大学社会系赴彝族地区考察卫生状况。1946年回北平任原职。1950年当选为中华护士学会副理事长。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率护士长教学队赴沈阳。1954年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创办北京市第三护校并任校长。1961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1980-1987年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首都医学院护理顾问,现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曾主编《公共卫生护士学概要》《小学卫生试验教材》《护理发展简史》《护理荟萃》和组织编写《卫生广播演讲集》等书,任护理杂志编委会主任,《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分册》《医院护理管理》《基础护理》(英译汉)、《护理手册》等书的编委。主编的《家庭护理》获全国科普图书二等奖。1983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妇联副主任,应邀赴伦敦接受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授予的荣誉校友称号。

1983年7月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王绣瑛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这项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的护理工作者。全国政协主席,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同志亲自为王绣瑛同志授奖。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信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代表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战争前线的天使

梁季华,1939年毕业于光华医院附属护士学校。 1939年 10月参加广州市红十字会救护站,担任接待急救战伤人员,1950年3月3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被轰炸,她奋不顾身去救护伤员,1950年因护理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模范护士。1951年响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号召,参加中国医疗队奔赴朝鲜前线,并负责建立战伤医院及组织救护伤员工作,立功1次。当时卫生条件差,她尽全力保证伤病员的卫生清洁。她日以继夜地,从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奔走在朝鲜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抢救了无数伤病员。有的重伤员手术时需要输血才能挽救生命,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血输给伤员,她曾先后义务献血5次给伤员及贫苦群众,她不但负责救护朝鲜及中国伤员,同样也救护英国、美国的伤员。回国后,一直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内科护士长、医院总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梁季华关心伤病员疾苦,不管遇到什么救灾活动,她都主动捐献物资和现款,并为福利事业尽心尽力。

杨必纯,1939年1月16日出生在四川省沪州市。1956年10月毕业于沪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护训班。毕业后在红十字会医院担任护理员两年,1958年10月为了支援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赴祖国西南边远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在那里从事护理工作。1981年8月调回沪州市,任医院内科护士长。1984年8月任护理部副主任。1982年被评为沪州市先进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代表并担任沪州市人民代表。文化大革命中,武斗人员战领了医院。使医院遭到严重的摧残,她坚持工作,在杨必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医院无能在任何时候要为伤员把门开着,作为一个白衣战士,无论在什么时候和场合都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无条件地肩负着抢救伤员的责任,杨必纯不怕别人的讥笑,不顾个人的安危,她一个人坚持24小时上班,既当医生又当护士还当清洁员,照顾着50多个病员,遇事挺身而出,果断地处理保护着病人和医院的利益和财产。由于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医生护士采陆续上了班,医院渡过了将濒于关门的危急关。在这期间她接到母亲病危的三次电报,每当她听见医院50多位彝族病人的呻吟时,在回家照顾母亲与留医院护理50多位彝族同胞之间,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不能离开金阳县医院的50多张病床上的病人”。她回信安排不懂医的姐妹们照顾母亲,而留下自己夜以继日医治和护理着50多位彝族同胞。杨必纯处处以身作则,经常早上班,晚下班。中午午休时也仍然深入病房,抢救危重病人,不怕脏、臭、不怕苦、累,一心扑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个人休息和报酬。

第二篇:护理关系道德讲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故事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

提问:护理道德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导入新课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金缨

讲授新课

一、护理实践中人际关系含义及内容

护理实践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在医疗护理实践中,同护理有直接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它包括3个方面,即护患关系、护际关系和护社关系。

处理好这3个方面关系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即为护理关系道德,其本质是协调好护理实践中的人际关系,更好地为患者和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二、护理实践中人际关系道德

(一)护患关系道德要求

1、热爱本职,精益求精。

2、同情关心,心地善良。

3、态度真诚,极端负责。

4、公正廉洁,平等待人。

(二)护际关系道德要求

1、医护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1)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2)相互平等,相互协作

(3)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护理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1)尊重爱护,相互学习。

(2)团结协作,相互关心。

3、护技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1)团结协作,合作共事。

(2)相互尊重,以诚相待。

4、护理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关系的道德要求

(1)护理人员要自觉尊重行政管理人员,服从组织领导。

(2)护理人员要尊重后勤工作人员,珍惜并爱护其劳动成果。

(三)护社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1)热情服务,坚持原则。

(2)主动支持,全力以赴。

三、讲述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章金媛的事迹

章金媛是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护理部主任,现任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主任。她组建了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已有17所医院的100多位离退休和在职护理人员及300多名护校学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他们深入县区基层医院举办讲座;每逢周六,志愿工作者到省市13所医院和福利院,为老人、儿童进行健康指导;定期到23个居委会巡访,对200多个家庭进行健康保健服务。她说:“我最快乐的是做一辈子护士。”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活到100岁,把获奖作为新的起跑线,从零开始,在社区护理岗位上再奋斗25年。

章金媛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发明创新。每天晨间护理,对于病人来说本是件好事。但章金媛每次在给病人换被单的时候,发现他们会抱病离开自己的床位,跑到门外。原来,病人是为了避开换被套时扬起的灰尘。于是,下班回家,章金媛就抱起被子反复拆了套、套了拆。这一弄,就从1978年弄到了1990年,章金媛运用运筹学、人体平衡学、美学等原理创新研究出了节力铺床法、内折叠拆铺床法,至今仍在临床沿用。她还用统计学得出一结论:使用内折叠拆铺床法,扬起的灰尘比使用普通方法减少了55.2%。

章金媛不仅自己做,还指导年轻人创新。在退休以后,她指导年轻的护士成功地设计出了“三位一体开瓶器”,既省时间,又便于安全操作。输液病人上卫生间去“方便”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情,需要陪护高高地举着输液瓶,否则就会有血液回流的危险,有时陪护还会碰上“男女有别”的尴尬。虽说这种事大家早已熟视无睹,但章金媛指导护士们成功设计出了“移动背负输液架”,解决了患者的一个大问题。对于护理这个舞台,章金媛倍感珍惜。她认为要做好护理工作,就要像南丁格尔那样,学会坦然面对死亡,要不怕脏、不怕累,要将最无私的爱奉献给处在痛苦中的患者。章金媛有30多项临床发明,其中有输液尿湿报警器、三位一体开瓶器、移动背负输液架等。巡回护理制等理论被选入教科书,“S”型铺床法是医学院护士入门学习的第一课。章金媛还撰写护理论文100多篇,研究与改革课题37项,在全国29个省市讲学1000多场。

2003年8月5日下午3时整,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西省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章金媛和其他省市的9位获得者光荣地出席颁奖大会。“南丁格尔一直在我的心里,我一生的足迹都是为了追随她。”

80岁高龄的章金媛在护士岗位上工作了60年。半个多世纪里,她在我国护理界拥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称她章老师。请她去交流、讲学的医院很多。每次讲课,章金媛言传身教,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传授护理知识。章金媛说,在早些年,她认为护理工作就是医生的助手,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服务。后来她发现,护理工作不能只是医生的助手,它同医生是一个合作者,共同为病人服务。

四、本节小结

护理关系道德是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在护理活动中的实践表现,是护理伦理学中的核心内容。学习并掌握它,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德医风和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

第三篇:中国5名护士获南丁格尔奖

导读:提起中国的护士,个个都是“劳模”。这不,新一届“南丁格尔奖”授予名单中,我国护士被授予奖章人数居全球各国之首~作者:夏飞夷

5月12日,国际红十字会对全球36名护士授予国际护士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以表彰她们在护理服务、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上的杰出贡献。其中,我国有五名护士获此殊荣,获奖人数居各国之首。

广西第一个艾滋病专科护士

杜丽群,1984年参加工作,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广西首位艾滋病专科护士。

2005年,广西的艾滋病护理还是空白。当人们还谈“艾”色变的时候,杜丽群女士主动请缨,成为新筹建的艾滋病专科第一位护士。十年里,她将这个领域的护理从零起家,带出一个专业团队;她还创新性改良技术,减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暴露风险;更重要的是,她将艾滋病科从一个“遮遮掩掩”的科室,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抗艾一线上的“提灯女神”

宋静,1981年参加工作,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无序采血,河南省成为艾滋病局部暴发流行的高发区,政府决定抽调一批医护团队下乡开展艾滋病相关工作,而宋静则是首个“参战”的护士。

当时的村民们认为,“政府送来的抗病毒药是毒药,想毒死患者”,对下乡医护有抵制心理,除了村民对疾病认知的匮乏,村里的各种条件都很简陋,工作非常艰难。但宋静坚持了下来,并在下乡工作完成后,二十年里仍保留着每月下乡一次的习惯。

“当年值夜班,我也像南丁格尔一样,提上煤油灯,去查房、换药,从熟睡的患者身边轻轻走过。”(宋静)

海外医疗队里的“女汉子”

王新华,1991年参加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曾参与“非典”“甲流”疫情抗战,2008年随汶川地震医疗队赴灾区救援,多次参与海外医疗队,包括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后救援及西非“埃博拉”疫情救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新华与队友并肩作战60个日日夜夜,收治了近300名埃博拉留观患者,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实现了中塞医护人员‘零感染’。王新华像南丁格尔那样,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中国护士精湛的技术、过硬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新华网)

草原上的白衣天使

邢彩霞,1980年参加工作,内蒙古人民医院护理部,2003年筹建“非典”护理团队,2008年随汶川地震医疗队赴灾区救援。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是邢彩霞的独生女儿高考前的关键时刻。邢彩霞说,那时候,自己恨不得会“分身术”,她特别想像其他家长一样,陪伴孩子度过高考前的关键时刻,但她告诉女儿,自己的工作人命关天,工作岗位一刻也离不开她„„”(新华网)

孩子们的“赵妈妈”

赵庆华,1982年参加工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筹建三峡移民库区医院护理团队,参与“甲流”危重症护理,推进护理教育改革。

为给三峡移民工程带来的120万移民建设护理团队,十多年来赵庆华过着没有节假日的生活,常年往返重庆和库区,足迹遍布库区和西部基层。她还协助创办重庆市第一所护理夜大,探索护理教育的创新模式。

“2008年汶川地震后,医院接收了156名伤员,其中大都是来自北川中学的孩子。赵庆华对孩子们呵护有加,视如己出,他们都亲切地叫她‘赵妈妈’。”(重庆文明网)(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第四篇:教师银杏奖获得者颁奖词

告别老家四川,根扎滨海大地,春夏秋冬26个轮回,只为一份对于教育的责任与挚爱。太极世界中的蒙眼教练、花式篮球阵营中的哑嗓教头。岁月匆匆,银杏树叶又一次漫天飞舞,她依然在缤纷的世界中忙碌。26载岁月不长,但26载异地教坛的默默耕耘却驻足许多永恒,这就是z老师。她从四川调至滨海实小从教已有26年,当年的青春活力已经化作一种成熟和稳健。在这五彩缤纷的校园里,李老师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不为取悦任何人,只为一种责任和挚爱,将青春都奉献给了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卸不下那份付出。曾记得李老师教体育时,每年带校队参加县田径运动会,男、女生都得全县第一名,这都是李老师平日亲自陪练、指导的功劳。忘不了炎炎烈日下,李老师带领运动员强化训练滴落的汗水;忘不了皑皑白雪里,李老师和她的运动员们依然活跃的身影……县田径运动会上的硕果累累,让李老师倍感欣慰。其中有一个孩子叫栾笑笑在获奖后,小小的心就想感谢李老师,于是每年葡萄成熟的季节,李老师都会收到一串她从自家葡萄架上采摘的葡萄。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无数次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走上讲坛这个岗位,就舍不去那份爱心。曾记得李老师教奥数时,细心的她发现班中的董艺同学,平日里虽不善言语,但数学思维很好。于是,她在日常教学中特别留心这个孩子,每日还为她专门布置习题。课间交流中,李老师知道了董艺家境的贫寒,她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在家身体不好,得知这些李老师对她更是呵护有加,奥数选拔赛中不知什么原因,董艺被落下了,可急坏了李老师,她多次与评委协商,最后董艺被补报参加比赛,竟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让董艺信心大增,数学成绩更是出奇的好,在李老师身边受益的还有……

站在教室这方天地,就挡不住那份荣耀。同事们都能回忆起李老师蒙着眼睛(因害红眼病)天天陪着孩子练太极的情景,想起李老师嘶哑着嗓子训练大型篮球操的日子,劳累侵蚀着李老师的身体,但她无怨无悔。因为李老师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无论班级活动、还是班级管理都处在前列,李老师连续二十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9年还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岁月匆匆,银杏叶又一次满地飞舞,李老师依然在这五彩缤纷的校园里忙碌着。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李老师一生的追求。

第五篇:教师银杏奖获得者颁奖词

他在孩童的世界中执着地行走,陶醉于每朵花的绚丽。人如其名的他有一股可贵的“虎劲”,几年前,年纪轻轻的他就凭着《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在市优课展评中技压群芳,夺得了一等奖。因为“爱在左,责任在右”,他在行走中不断绽放着个性的精彩!1998年8月,他走进滨海县实验小学,成为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十二年时光悄然远去,时间能改变许多事情,但是改变不了他对孩子的爱。

学生也是他的孩子

他说:“孩子的健康平安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今年他任教三年级语文,班里有许多孩子习惯出脚就跑,容易发生碰撞,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会走路呢?他决定让走路习惯好的孩子负责收发作业本,用这样的方法激励孩子。他先让性格比较沉稳的孩子负责搬作业本,并坚持陪孩子一起走,让他们习惯慢慢走路。后来,让这些孩子带着其他孩子一起搬作业。他嘱咐孩子慢一点走,并常常站在阳台上看着孩子安全地走进教室。孩子们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慢慢地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一批孩子养成了好的走路习惯,再换一拨,这样坚持下来,班级大部分孩子都养成了好的走路习惯。

让每朵花儿绚丽开放

他说:“孩子是最美的花儿,我要让他们尽情开放,绚丽夺目。”

去年,王老师班级有位成绩较差的男同学,课堂上经常开小差,玩玩具,细心的他惊讶地发现,这孩子每次玩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军事设备模型。下课后,王老师没有刻意批评孩子,而是耐心地跟孩子聊起来,结果发现孩子在这方面懂得很多,连老师都自叹不如。于是,王老师快乐地称他为“老师的小老师”。还请他在班级给小朋友讲述有关军事设备的知识!在老师和同学欣赏的目光中,这个孩子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课堂表现越来越好,成绩也提升得很快。

爱孩子更爱教育工作

他说:“丰厚文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他坚持读书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他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曾在市、县小学语文优课展评中获一等奖;在县小学作文研讨会上,他执教的《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观摩课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他先后参与6个国家、省级课题研究,5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他被评为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他被表彰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共青团员。

爱在左,责任在右。因为责任,爱不再偏颇;因为责任,爱不再苍白;因为责任,爱才能无怨无悔 !

上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完璧下一篇:六年级组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