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智慧

2022-09-11

看过高级建筑师顾孟潮先生发表的论文“信息、思维、创造——空间环境设计的智慧从哪里来?”和“信息、思维、创造——空间环境设计创造思维特点与思维类型”后感触很深。“知识是力量, 智慧是超级力量, 智慧比知识、手法和流派、风格更重要。设计思维一分一秒也离不开智慧”。

1 什么是智慧

“智慧”一词, 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得太多了, 但人们总简单的认为知识就是智慧, 以为知识越多, 就越有智慧。老子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胜己者强。[1]我们今天无时无处不受到信息的包围和信息的轰炸, 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是真理, 仿佛离于了这些信息, 就不能生存下去了。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 只能说明你知识的丰富, 并不等于你掌握了智慧。有的人, 知识丰富, 智慧不足, 难有大用;有的人, 知识不多, 但却无所不能, 成为奇才。

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辞源》里直截了当地解释“智慧”:“佛教指破除迷惑, 证实真理的识力, 梵语般若之意译, 有彻悟意。”赫拉克利特曾说:“智慧就是言说真理并通过听从本性而按本性行事。”他在另一处说道:“智慧只在于一件事, 就是认识通过万物来引导万物的思想。”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纵观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 虽然有很多优秀作品, 但也不乏一些不理想的作品存在。这些作品要么生搬硬套, 没有了园林本身的艺术美感;要么不切合实际, 实施起来非常困难;要么具有了园林美却没有人性化, 得不到使用者的青睐;要么形式美和功能同时具备, 但却又与自然规律相违背, 缺乏生态美。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尽人意的设计出现,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个别“现象”。

2.1 设计过程与实践脱节 (“纸上谈兵”现象)

在设计过程中, 有些设计者往往一味地埋头于设计室中的图纸上, 忽略了与现实环境的相互接触。这种单方面的“纸上谈兵”, 怎能取得战斗的最终胜利呢?由于缺乏在实际环境中的体验, 往往所设计的作品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万有引力”是如何出现的?灯泡是如何问世的?……这些众所周知的伟大发明与创新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分析与实践而得来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要将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山石等构成元素灵活融洽的组合在一起, 光靠“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是很难创造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环境。

2.2 园林美与功能脱节 (唯美现象)

当前, 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花尽心思追求视觉上的美感, 却忽视了功能的存在。什么是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 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美的自然环境, 无容置疑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方面。同时园林也是游憩境域, 是供人们休息娱乐的环境。好似一只玲珑剔透的镂空玉雕酒杯, 不论花饰如何精美, 由于丧失了盛酒器皿的功能, 就难以唤起人们完美的感情。[2]这种唯美现象在当今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层出不穷。例如在烈日炎炎的夏季, 当你经过城市中的某个广场想停下来庇荫休息的时候, 却发现无处可藏。此时的大树成了花坛中或观赏草坪中的装饰品, 遮阴的建筑小品似乎更成了人们心中梦想的奢侈品。这样会使人产生“广而无场”的感觉, 空间离散迷失, 人们不愿意停留。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客厅”, 应该通过建筑、道路以及各种软、硬质景观的变换和环境小品的布置使人感到丰实、亲切、安定、舒适, 从而吸引人们在其中活动并赋予广场以生命力。

2.3 立意缺乏创新 (“复制”现象)

创新是园林景观设计生命力的源泉, 一个没有创意的园林景观会让人感觉乏而无味, 见而生厌。随着各种优秀设计书籍、网络等的出现使我们的设计师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设计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 有创意的园林景观屈指可数。模仿, 复制、抄袭犹如一阵强劲的龙卷风袭面而来。热带风情被的搬来了;法国凡尔塞宫式的景观被搬来了;英国自然式的园林被搬来了。不假思索的模仿使我们身边的街道、小区、广场、城市景观大同小异, 没有个性。

3 园林景观设计的智慧从何而来

针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设计缺少智慧, 设计缺少思路。设计师们忙于操作, 疏于思索的“快节奏”设计方法已赶不上新时代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新求。

3.1 正确的思想从实践中来

毛泽东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从实践中来。理论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 前辈总结的经验。它也许是很适合当时前辈们的时代, 但也许就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了, 因为时代在变, 人们的思想也在变, 社会适应力也在变。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也会跟着改变。依靠有限的理论知识、足不出户、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的需求。园林景观是提供给人们休息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 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关键在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不经过切身体会与实践怎能造就人性化的园林环境。当你的设计思路暂时中断的时候, 不妨到现场考查一番, 或许会重新点燃你思想的火花, 带来无穷的思绪;当你冥思苦想, 面对多个构思不知所措时, 不妨到实地看看, 或许会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辗转于设计的正确与否时, 不妨身临其境, 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答案。

3.2 拿来主义

在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寄希望与手册、大全、网络, 可以拿来就用, 却不加思索。这种“拿来主义”严重影响了当代人的思维意识的发展。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倡的。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一味模仿不同, 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 为我所用的拿, 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 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拿。“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没有拿来的,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没有拿来的,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3]

针对前面提及的复制现象, 我觉得鲁迅的拿来主义更适合当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模仿不是错, 错的是人们对模仿的认识。我们模仿的应该是其精髓, 拿的是能适应设计场景的精华, 而不是照搬照抄, 一味的复制。复制属于盗窃, 好比盗版光碟是绝对禁止的。

3.3 勇于创新

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从优到更优。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在其《史通·申左》中所说:“夫自我作故, 无所准绳”, 即由我创始, 不因袭古人;又如鲁迅在《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中所言:“天天创新新的字眼, 新的名法”, 即与时俱进, 不是停步不前。

然而在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的是“法国规则式”、“英国风景式”、“日本枯山水式”、“中国传统式”……, 这些在当时供统治阶级和官僚贵主私人享有的园林形式还能适应新时代人们对园林的新需求吗?首先, 由古至今世界在变化, 社会体制在变, 社会环境在变, 人的思想需求也在变。所以, 园林景观设计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变则需要创新。其次, 世界是多样化的, 对于那些地域地貌特征、季节气候、人的思想观念、历史发展背景等不尽相同的环境怎能用相同的设计去满足们的不同需要。据此, 园林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拿来主义显然不够, 创新才是关键。创新不是简单的指标新立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重在如何设计出更好、更适宜的室外环境;重在设计者是否勇于抛弃一些陈旧的、锚固的、外来的思想束缚而接受创新的挑战。很多人认为新东西不一定是好的东西, 就是因为这句话使我们多少设计者默守陈规, 设计一层不变, 没有新意。创新是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动力, 能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生活环境, 我们要勇于创新。

正如顾孟潮先生所说:智慧的来源很多, 从脚底板的体验来;从实践操作中来;从有意识的观察中来;从当代巨人的肩膀上 (现有的观念体系) 来;从历史的台阶 (历史的观念体系) 来;从直觉的感受 (个人的爱好、选择) 来;从下意识的反射中来;从模仿 (某人、某事、某物) 上来;从科研 (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 中来;从对未来的想象和预测上来;由对生态原型的搜寻上来;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运用中来。[4]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园林景观设计从业者需要不断地思考、自省;需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评判以及听到不同的声音;需要更多的人重视设计思维的过程 (“思路”) ;需要鼓足勇气用智慧创造出符合当代的美好环境。

摘要:当今园林景观设计正走入设计的误区。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 需要设计方法论, 需要智慧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指导, 将其引入蓬勃发展的正轨。

关键词:智慧,园林景观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M].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

[2] 梁隐泉, 王广友.园林美学[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3] 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 顾孟潮.信息, 思维, 创造——空间环境设计创造思维特点与思维类型[J].建筑学报, 1996.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下一篇: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