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十七大精神宣讲

2022-07-17

第一篇:团十七大精神宣讲

学习团十七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在7月16日,**团支部结合公司团委宣贯要求,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召开“学习团十七大精神”主题会议。

大家一起对《团十七大精神精神宣传提纲》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文件要求调控中心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团的十七大精神;以“夯实基础强管理,突出重点促发展”为目标,坚持党建带团建,着力提升青年队伍素质,实施青春导航、青春建功、青春圆梦、青春聚力、青春光明“五项”行动,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广大团员青年在加快建设“****”现代企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我作为一名团员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总书记在讲话中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指明的奋斗方向和树立的鲜明旗帜。广大青年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拼搏进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甘于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重大考验面前冲锋在前,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我们团员青年要结合公司实际贯彻好精神、落实好要求,要把“大道理”转化成“小道理”,在理论知识、组织宣传、作风建设等三方面进行提升;按照团十七大会议的有关精神和省公司下达的有关任务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青活动。

二、要围绕工作中心,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将每一项活动落到实处,保证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始终坚持发挥优势、凝心聚力;必须始意进取;必须始终坚持勤奋学习终坚持以人为本、融入青年;必须始终坚持强基固本、狠抓基层;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锐、提高本领;必须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必须始终坚持把中心工作,融入到“弘扬企业精神,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中去。

三、要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好“中国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凝聚青年理想、信念和抱负,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学习活动,用“中国梦”打牢青年人思想基础,传递企业正能量,大胆创新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方式,着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增强团的工作活力。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年的责任感,让更多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四、要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提高自己的认识,以认识促进自己的行动。干好每一项上级交与的任务,用行动向党组织证明自己的思想,用行动向党组织表示自己服从党领导的决心。明确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使自身成为党组织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展望新的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对我们共青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归为一句话“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脚踏实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二篇:“我的中国梦——学习贯彻团十七大精神微博大赛”答案

团员青年版答案:

1、B

2、C

3、 A

4、D

5、C

6、A

7、C

8、C

9、D

10、ABC

11、A

12、C

13、B

14、C

15、D

16、C

17、D

18、BCD

19、ABC20、D

21、ABCDEFGH

22、A

23、A

24、BCD25、D

26、C

27、C

28、D

29、ABCD30、C

团干部版答案:

1、B

2、A

3、D

4、C

5、A

6、C

7、CEFG

8、D

9、A

10、ABCD

11、B

12、A

13、C

14、D

15、C

16、C

17、BCD

18、ABC

19、D20、ABCDEFGH

21、C

22、C

23、D

24、D

25、C

26、D

27、C

28、ABCD

29、B30、C

第三篇:十七大精神宣讲提纲

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报告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一、关于大会主题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以及由二者共同构成的“一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我们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论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成熟,体现了我们党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一贯性,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2、四个坚定不移: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即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个坚定不移”,深刻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新时期29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

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贯彻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全面建设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人民29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一个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因为这样,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关于改革开放

1、新认识、新评价: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历史进程:

“三个永远铭记”:抚今追昔,饮水思源。体现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几代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薪火相传、竭力推进的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

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3、历史成就:

“三个面貌”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

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三个最”: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4、宝贵经验:“十个结合”

5、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三、关于科学发展观

1、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背景、原因: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八个方面阶段性特征

3、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四、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五个将成为”: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

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

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人均GDP翻两番: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

人均GDP反映的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共享的和谐社会要求,表明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了深化和拓展。

3、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小康目标内容更全面,显示出党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子孙负责的态度,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了以人为本。

五、总体部署

1、经济建设

2、政治建设

3、文化建设

4、社会建设

六、关于党的建设:

指导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基本原则: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一条主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五大建设:

1、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2、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4、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5、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目 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

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根本任务(六个着力):

1、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2、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4、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5、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6、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四篇:金华市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提纲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金华市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提纲。

一、盛世盛会 主题恢弘

1.新的历史起点,历史性的盛会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大会审议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反映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必将使党章更好地发挥规范和指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重大作用。

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后继有人。

党的十七大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求真务实,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具有六个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恢弘。旗帜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在新的历史关头,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是会议民主开放。十七大报告起草及形成民主;十七大代表产生民主;十七大“两委”人选的酝酿选举民主;新提名为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的预备人选推荐民主;十七大对中外媒体的开放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是报告求真务实。正确判断形势,实事求是总结回顾工作。十七大报告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与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工作和人民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一个为民、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报告。

四是理论系统科学。十七大报告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高度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贯穿整个十七大报告的一条红线。十七大把它写进党章,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

五是目标顺势为民。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六是班子众望所归。十七大把党和国家高层领导新老交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又往前推进了重要一步。人民群众对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充满信任、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2.主题鲜明恢弘,道路坚定不移

主题是大会的总纲,旗帜是前进的方向,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道路是实践的途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既是十七大的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行动纲领。这一主题鲜明而庄严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在新的历史关头,我们党将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充分反映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坚定改革攻坚的决心和信心,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部署的协调性、改革措施的有效性。

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要更自觉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高举伟大旗帜,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

二、光辉历程 宝贵经验

十七大报告既对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作了全面系统客观的总结概括,又高视点、全景式、大跨度地回顾了改革开放29年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揭示了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和宝贵经验。

1.辉煌的五年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总结起来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这五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市场体制不断健全,“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加;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开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这五年,是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2002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5.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大关,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2000多美元;2004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截至2006年底,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2006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649亿元,跃居世界第三位,比2002年增长1.56倍。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科研产出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提高和改善,就业人员年均增加66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2%。

这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我国目前已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加入近300个国际多边条约,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机构,向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一个自信、负责、和平的大国形象展示在国际舞台上。

这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

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2.伟大的历程

一九七八年,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十七大报告对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形成了许多重要判断,得出了十分重要的历史结论。可概括为“四个深刻揭示":

(1)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不是偶然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曾使我们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面对严重困难,我们党科学分析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决心在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邓小平同志曾经振聋发聩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了不起的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我们党和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义无返顾地踏上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征程的。

(2)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性质目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报告用“三个永远铭记”既饱含深情又实事求是地概括了改革开放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前赴后继接力推进的。第一个“永远铭记”,是要我们永远不能忘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奠基之功。

第二个“永远铭记”,是要我们永远不能忘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开创之功。

第三个“永远铭记",是要我们永远不能忘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开放大业的推进之功。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十七大报告用“三个最”和“三个面貌"高度概括了这一历史新时期。

“三个最”就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个最”带来“三个面貌",即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二是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宝贵的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对于这些宝贵经验,十七大报告用“十个结合"加以高度概括。既是新时期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改革开放经验总结的总概括,也是我们党在今后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处理好的十个重大关系。它集中阐明了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及每一个方面体现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如何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如何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等等。这“十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始终牢记和自觉遵循。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述六个方面,就是我们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的特色就在这里。中国发展模式,“特"的主要点也就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的政治立场和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对于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所具有的伟大意义,怎样评价也不过分。报告强调指出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还鲜明地宣示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强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就为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共同成为“一面旗帜"。将旗帜、道路、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整合起来,是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建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根本结论,也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成为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科学理论 行动指南

十七大报告明确而科学地评价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是十七大重大的理论创新。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全党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第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其不同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特征。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时期。我国发展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世界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今世界在发展认识上和实践上的积极成果。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其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思想汇报《金华市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提纲》。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二是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四是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五是必须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四、奋斗目标 战略任务

十七大报告顺应形势发展和人民的意愿,在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1.合国情顺民意的新要求

深刻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深领会。

一是新需要。首先是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需要。国际、国内大势显示,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日益成为时代潮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和交往的方式;另一方面,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将长期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将长期存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正不断凸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战略眼光。其次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提高生活品质、享受公共服务、扩大政治参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需要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在面对现实矛盾和问题时希望拥有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增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二是新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还具体地体现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五个方面。这既是面对新情况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妥善处理原有矛盾和问题的新途径。处处体现着我们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

三是新愿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最终要落实到一系列彼此关联的新愿景上。十七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一个“人均”一个“确保”让人振奋、令人鼓舞,这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谋发展重民生的新部署

十七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深刻阐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每一方面工作的重点,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重大部署紧扣影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既是着眼未来的战略举措,又是立足现实的紧迫任务。可以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深理解。

(1)经济建设要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等八个方面作了全面部署。报告首次正式采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但却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的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等。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两个坚持”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改革任务依然繁重,财税、金融、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尚未到位,实现科学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障碍。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十七大报告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二是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三是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放。四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新优势。

(2)政治建设要突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从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区别于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应该如何深化这一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报告旗帜鲜明地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以理解为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切实加以理解和把握。

其次,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取得了重大成就。事实充分证明,我国政治体制总体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并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了精辟概括,这就是“一个统一”和“四个制度"。“一个统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四个制度”,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报告强调: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顺应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客观要求。这“一个统一"和“四个制度”,构成了最适合我国国情、最能够把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十七大报告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我们要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3)文化建设要突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并从四个方面作出部署。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一个重大工作部署。首先,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兴盛繁荣。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水平和总体实力同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同我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其次,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愿望。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引用毛泽东同志这一论断,指出:“现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种形势的出现已经为期不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再次强调:“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十七大报告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与十六大部署相衔接,符合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其三,我们已经具备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现实条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使我们能够拿出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现实需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正在形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体制和机制;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空前高涨,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营造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二是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独立的贸易形态,在国际竞争中走向前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战略。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就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是适应我国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报告用“三个越来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两个更加"的要求,就是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第一位的任务,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是要积极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就是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就是要着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就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4)社会建设要突出改善民生。民生问题贯穿于整个十七大报告,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过去一直是把民生问题作为经济建设问题的一部分来写的,单独列出来写是第一次。

报告着眼于民生,提出了“五个有"的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五个有”,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学有所教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正规的国民教育。劳有所得就是要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都能根据其贡献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病有所医就是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让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安度晚年。住有所居就是要支持城乡居民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住房问题,特别是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十七大报告中关乎民生的新提法、新目标频频出现,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建设生态文明”、“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新目标,还是“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建全廉租住房制度”、“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新提法,等等,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党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入手,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

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显要地提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让人感到特别的温暖。这表明在我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民生正成为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工作重点。充分表明,我们党是一个真心实意为了人民群众,一心一意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十七大报告还对国防、外交和祖国统一等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如强调“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按照‘一国两制’实现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等等,都为我们处理国防、外交和祖国统一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伟大工程 根本保证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关键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必须全面理解党的建设新的目标,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并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是一个具有7300多万党员的大党,领导着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与此同时,党的历史方位、执政环境和自身情况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都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牢牢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就抓住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只有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来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建设新目标,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2.加强思想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3.加强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的领导班子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就是要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在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党的基层组织情况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要继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4.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风建设重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改进党的作风,是党的建设的关键。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的模范,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5.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制度建设重在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制度。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报告提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五项举措,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这是我们党多年来探索实践的结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坚持和不断丰富完善这些举措,对于推进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6.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写进报告,并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相提并论,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能否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齐全、效果明显的制度和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第五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报告会主持词-

同志们:

为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再一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今天,我们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宣讲会议。本次会议有幸请来了长春市委党校王健教授为我们作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王健教授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市直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各乡镇的负责同志。

今天的会议日程只有一项,就是请省委党校王健教授为我们解读十七大精神。

下面,我们请省委党校王健教授作报告,大家欢迎!刚才,王健教授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作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和辅导。报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们受益匪浅。可以说,王健教授为我们作了一个紧扣主题、体现灵魂、把握精神的报告,作了一个启发思维、理清思路、鼓舞干劲的报告,作了一个理论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报告,对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有极大的启发,对我们深入贯彻

落实十七大精神有极大的帮助。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王健教授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结合王健教授的宣讲报告,按照既定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将我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的工作引向深入,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把组织开展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带头学习,学深学透,在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等重大问题上坚定不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广大党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把握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和总体布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学习,真正把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行动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二要在深入宣传贯彻上下功夫。当前,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宣传活动,让十七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抓住冬季农闲的契机,组织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深入宣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把道理充分说清楚,把报告讲透彻讲明白。相关部门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活泼地宣传十七大精神,努力做到寓教于乐。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十七大精神,宣传各乡镇、各单

位、各部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进展、新成效,努力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三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要深入思考,切实以十七大精神指导工作,以此次十七大精神宣讲活动为契机,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把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与谋划、推进A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与谋划来年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加强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努力在发展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寻求新突破,在开放中开创新局面,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新举措,使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转变理念、狠抓当前,及早谋划来年思路,积极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提出思路,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A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天猫淘宝客服试题下一篇:土木工程英语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