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简短读书报告

2023-02-18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简短读书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三国演义简短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 读书报告

讀書報告

林綱成中一丙

書名: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

內容:

中國有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而今次要講述的書是《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到晉統一天下的重要事件、戰伇、英雄事蹟。而本書主要講述的重點是劉備和蜀國。劉備是一手建立蜀國的人,他原本非常不濟,經諸葛亮幫助下建立蜀國,但之後為報仇而兵敗,最後病死。 感想:

我覺得《三國演義》非常精采和吸引。看畢本書後,我學會了兩樣東西。第一點是只有蠻勁是沒有用的。在演義中,呂布無疑是非常勇猛,可惜他不聽部下的意見,最終被曹操打敗。在現實中,亦有很多人不去思考淸楚,只用蠻勁就希望成功,這樣做當然是失敗。所以我認為只得蠻勁是沒有用的,必須配上周詳的計劃才有用的。第二點是一個好的領導的重要性。在演義中,在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兩場著

名之戰中,勝利那方都是以少勝多的。為什麼勝利那方可以以少勝多?因為他們有一個好的統帥。他們的統帥能夠想出奇謀妙策,統領軍隊勝出。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去創業、做生意都因為自己沒有領導才能而導致生意失敗。由此可以證明領導才能的重要性。

另外有一點是非常重要,不可不提的,就是《三國演義》的真確性。很多人都說《三國演義》並不可信,很多部分都是虛構的,例如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趙雲的英雄事蹟、姜維的北伐成果等,因此很多人批評三國演義將歷史改寫。可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反而覺得這段歷史已經過去了一千八百年,我們根本沒有可能查證到這段歷史期間所發生的事。何況,我認為讀這本書最主要的是了解書中人物所犯的錯誤,從而不再犯上一些無謂的錯誤,並不是去清清楚楚地去了解這段歷史。如果要清楚了解這段歷史,就請閱讀其他三國的書籍。

我認為這本書非常精彩,既有精彩絕倫的奇謀妙計,也有令人難忘的戰爭場面,看畢此書後更可學到人生道理,實在是非看不可。

第二篇:读书报告-三国演义

读书报告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我想大家都读过,尤其是作者罗贯中借用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至今读来仍朗朗上口。大家对三国演义的记忆肯定不止于此,想想里面的五虎上将有哪个不是以一当百的真男人,有哪个不是沥血扬刀,气吞山河的好汉。还有里面的计谋叠出,奇思妙想,里面的牛鬼蛇神。可谓无处不精彩!无处不不吸引人!

纵观全文,罗贯中树立了蜀国这个正面政府,在作者眼里其他魏、吴两国都是乱臣贼党。在蜀国有神将五虎,有卧龙诸葛,凤雏庞统。可谓天下无敌。其实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之所以是名著那是因为它表达了当时人们渴望安定的迫切愿望。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是元末明初的**年代,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经过多年战乱,最终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也在思考,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 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还有就是文中那精彩的情节,不论是桃园结义,还是千里单骑,哪一出不是充满男儿热血真情! 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时代造就了英雄,他们大多出身草莽,拥有匡扶天下之志。有正面角色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庞统等等。也有负面角色曹操、曹仁、郭嘉、荀彧之类。当然也有代表中立的东吴了。在三国演义中,我认为刘备所取得成就那是顺应天时,是时势造就了他们。刘备利用自己正统汉胄的身份不断吸引猛将文臣壮大自己。从他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刘备与诸葛的对话就知道其实诸葛亮早就有归顺刘备之意,大家都知道诸葛自命卧龙,自然有经天纬地之能,同样也有自己的傲气,之所以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刘备以及张飞关羽心中的地位,这样自己能够最快的在以刘备为首的领导班子里去。而刘备的两个兄弟张飞关羽其实感觉就像搞个人崇拜一样跟着刘备打天下,他们到死都向着刘备。所以从刘备身边的人分析就会很明显的知道是时势造就了他们,而他们又不得不顺应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时代大势。

我们从三国演义里面看到了刘备的正面政府,同样我们也会看到什么是英雄造势时,他们就是以曹操为首的领导班子。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本身自负奇才,开篇就提到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由此可见一斑。而曹操本来出身就不好,他不像刘备一样生下来就头顶光环,而曹操最后成就了最后胜利还是靠他本人不懈努力奋斗来的,他利用各种时势不断壮大自己,并且广纳贤才,集思广益。鼎盛时,手下文臣武将达两千余人,郭嘉、荀彧、徐晃、许褚等望风而归。在面临蜀国用有伏龙凤雏的情况下赚得天下,为后人所景仰!曹操的成功就是英雄造时势!是他靠自己的头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逐鹿中原,问鼎天下。他有点像刘邦,但更具霸气,有点像项羽,但更有谋略。他的胆识从一开始行刺董卓到被发现的及时应变,

无一处不显曹操的智略。他对贤能的渴望只能用求贤若渴来表示。

在看完三国演义后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其实三国演义只能当小说来看的,因为三国演义刘备党写的太出神入化,尤其是五虎上将和诸葛亮,读者读后发现他们好像无所不能,但你会发现他们最后死得太无力了,诸葛亮不是料事如神吗?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多的变故,罗贯中通过文学夸张的手法把刘备党写得很神,但他们最后还是随大流了,而像东吴里,在罗贯中的文字里,你会感觉东吴所有人加起来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可能周瑜连诸葛一半能力都没有。但为什么东吴能打败蜀国呢?其实查其本质你就会发现三国演义里的很多场景都是虚构的,就说里面最大的夸张吧。我们都知道周瑜,在三国演义里面周瑜感觉就是一个莽汉,处处都被诸葛算计,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想象东吴凭什么能够固守几代人,有长江天堑算是一个原因,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江东拥有数不尽的谋士,其中周瑜独占鳌头。后来我查了一下历史发现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其实真实世界里的鲁肃也是一位才华了得的人物,他是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相比大家也有所耳闻。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如此这般大家应该知道鲁肃是多么有胆识的人了吧,他并非三国演义里面写的那样是刘备投机占有荆州,而且就占不还。后来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任都督后不久,刘备取西川成功,于是鲁肃开始和关羽就荆州问题展开了斗争。刘备大军杀至公安,孙权也主张让吕蒙迎敌。鲁肃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要求以湘水为界,归还三郡。这就是著名的单刀会。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关羽,而是鲁肃。在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言辞,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诸葛亮在成都为鲁肃挂孝。孙权称帝时感慨的说道:“昔日鲁子敬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子敬真是有远见呀!”不论从正面还是侧面我们都能很清晰的了解到鲁肃与周瑜的才华!

看三国演义我认为就只能把他当小说看,因为它的历史价值不大,它的很多方面都跟史实有偏差,有的还不是一点偏差那么简单。所以当我们回过头来体会时,我们更应该以一种智者的眼光观看,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其实我认为还有过之。因为里面有太多虚构了,很多精彩的章节都是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前面提到的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

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当然,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这本书的成功之处也就是他的精彩之处能够打动无数的人,让无数的读者都能体会到作者笔下的人物生动形象!

第三篇: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综述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描述了从东汉末年盗晋初的历史事件,东汉末年宦官乱政,黄巾起义,群雄割据,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掌握北方,南方孙权不断巩固江东势力,刘备投宿于刘表寻找安身之所。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决定先完全统一北方,刘备借机夺下荆州并且伺机进入成都,孙权被摆了一道,只好边巩固江东边南下与少数民族联系。关羽被孙权曹操联合算计,刘备失去荆州,国恨家仇,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终失败,三国鼎立成为定局。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司马昭五道伐蜀,羊枯献计平孙吴,天下三分归一统。 故事来源

故事主要选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三国失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元末明初,社会**,战乱频繁,生活在底层的知识份子罗贯中对此有着深刻的感悟,,了解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无奈的他,痛恨战争,渴望一统由此创作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

主题探究

《三国演义》中,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里面,有三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三国演义中三次转折性战争,不仅代表了一场战斗,还说明当时历史发展的变化,社会阶层的斗争。

众所周知,三国中的三次重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决定北方一统局面;赤壁之战,决定南北分立局面;夷陵之战,决定三足鼎立局面成为定局。这三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少胜多,最终都是以发动战役者失败告终的战役。官渡之战,根据易中天的品三国中所说,是世族大家对寒门一族的战斗,根据历史发展潮流本应该是占据时代风向,权利最多的袁绍获胜,可是历史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局势居然是代表寒族一族的曹操获胜。而赤壁之战,是北方世族和南方豪强及汉室遗民的战斗,这一次占据主流的北方世族再次被击败。夷陵之战,即是江西大族和江东大族的决战,这次本来占据主动的江西大族再次被击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识,在这些共同点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由呢?

第一次战役,官渡之战,发起者为袁绍。当时的袁绍坐拥河北,甲士过万,家族号称四世三公,出身世家大族的他,很早就有独立思想,痛恨宦官专政,谋诛宦官,讨伐董卓,攻灭公孙,武有颜良文丑,文有田丰许攸。手下文武官员不可胜数。当时很多士族都以为袁绍会成为统一乱世的豪杰,结果缺败给寒族出身的曹操,而且是十倍兵力少于己方的曹军。当时就连曹操本人都打算投降了,在听取郭嘉十胜十敗论后,决定苦战到底,结果在官渡之地火硝乌巢,奠定统一北方局面。根据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的评价,这是一次寒族打败士族的战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奇葩,因为他逆转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士族统一天下。司马家族就是众望所归的士族,所以最终完成一统三分。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奇妙地违反了历史潮流,让历史的进程不断改变,这很难从一次战役中可以看出皮毛。官渡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的第一步,而决定三国鼎立的雏形是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南北分立的局面,曹操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下,被拘留在长江以北。但是此时不仅孙权本人,就连曹操本人也以为天下最终二分。结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存在,让乱世的进程更加难让人猜测,他就是刘备。刘备汉室后裔,常自称汉室遗族,挂着名号去积福积德,在乱世获得不少人望,所以后来刘表收留刘备,刘璋请刘备入蜀。不是没有道理。刘备趁着孙权和曹操主力曹仁在荆州襄阳打的不可开交,然后将荆州绝大部分都攻打下来,事后孙权追求即是美其名曰借荆州,孙权恐惧曹操报复,为了维护脆弱的联盟点头答应,这留下了夷陵之战的祸根,三国鼎立雏形就此形成。赤壁之战,代表了曹魏阵营,其中大部分是北方士族,与孙刘联盟,其中大部分是江东豪强与汉室遗族的争斗。这次战斗,要是根据历史课本的熟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时代特征云云,这场战斗应该是曹魏获胜,因为这是一个士族天下的时代,而且必定由士族大家统一天下。作为三国经典的三大战役之一,以少胜多的经典例子,孙刘联盟击退了曹魏大军,这次曹操可惜的被当作袁绍那样,被说成十胜十败中败方。同时夷陵之战也是,刘备也被说成几胜几败中的败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夷陵之战,号称是刘备复仇之战,孙权撕裂盟约,和曹操联盟,偷袭关羽夺下荆州,刘备倾注全军实力攻打孙权。根据《三国志》记载,这次战役没有带上一流的武将,比如刘备马超,也没有带上诸葛亮本人,用《品三国》的话来说,完全是二线演员在上演话剧。原因没人知晓,只知道是在夷陵之地,刘备主动要求布下连营,因为没有一线的谋臣告诫,结果被陆逊火烧八百里,没有一线的将领带队,结果蜀军溃不成军,最终蜀国没落,刘备病死,从此三国鼎立形成,谁也无法单独消灭对方,因为无论曹操,还是孙权,刘备,他们都没法真正代表时代潮流发展的方向,代表时代潮流发展是什么意思?就是天下人都希望他统一全国,并且拥立和投靠他,谁是?袁绍,刘表,董卓都是,但是他们因为种种原因,给代表寒族的曹操,汉室遗族的刘备,江东豪强的孙吴所打败。其中三个国家都意识到时代发展的潮流,毕竟他们手下能人武士那么多,早有人发觉了。

根据易中天的《品三国》分析,曹刘吴三国应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方案。曹魏最为强大,所以曹操决定逆流而上,希望建立一个唯才是举,不问出身门第的政权,这一超前意思直到唐代才真正实现,实现这一方案的是科举制度,真正选贤举能。然而他们生活在汉末,这一个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很难实现这一点,强如曹魏,才如曹操,最终也没有实现这一点。而他的儿子顺应民心,决定听从陈群等人意见,推行九品正中制,用建立士族政权来换取成为皇帝的资格。曹操逆流而上,刘蜀打算反而行之,用刘备话说,每事与曹反,必顺。所以刘备入蜀推行了一系列尊重士族的制度和规则,然而蜀国本身处于蜀地四川,蜀地因为历史问题拥有三股不同的势力,然而刘备入蜀了之后变成了四股,刘备尊重士族的政策,只是对本身和蜀地第二阶梯的人而言,第三阶梯和第四阶梯永远被挤压在最底层。所以刘备所作所为看起来顺流而上,其实未尝不是逆流而上,强如曹魏,逆流而上,最终不得不低头,蜀国本来就弱小了,还要逆流而上,最终率先被灭国。孙吴那边,推行本土策略,尊重和使用本地士族人才,江东四大家族也被很好的启用,但是江东士族毕竟是南方士族,在古代中国北方本身就强大过南方,这在宋朝以前一直是这个格局。因为孙吴很好的把自身转变成为士族,所以他是三国中最后灭亡的,但由于北方士族强于南方士族,所以孙吴最终难逃灭亡。 天下三分,分为奇怪的三大快。曹操是上市公司的集团,孙权是家族集团,刘备就像是黑社会集团。曹操讲究才能,孙权讲究感情,刘备讲究义气。三大集团都不是代表士族大家。但是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把其他有望成为士族的集团都消灭,最终三足鼎立。这简直就是违背历史,在历史课本上可谓是一个传奇的时代,正因为如此传奇,罗贯中才选定三国这一背景,书写处自己对所处的明初的愤恨。汉末的纷乱正如明初的纷乱,罗贯中身为底层知识份子,深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道理,所以他渴望乱世一统,这一愿望直到朱元璋掌

权,终于实现,而在三国演义中,则是直到司马家族的司马昭掌权,积极吸取全国士族,极力推行九品中正制度,真正的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士族大家出现,天下众望所归,司马炎建立晋国,北方士族实力远超南方士族,最后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号称七分写实三分写虚,依实演义,包罗万千,不仅写出了宏伟的战争局面,也写出了细节的谋略,人们的勾心斗角。正确处理了民间感情和良史精神。小说对后世创作影响巨大。当然《三国演义》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引用鲁迅的话,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小说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观点,写人方面可能要写的人数过多,无法一一突出特点,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遗漏。《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至于战斗之多更是贯穿整个小说。

《三国演义》首先,以史实为依据,剔除来自民间文化中过于荒诞、鄙俗的成分以及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小说主要参考《三国志平话》这一三国小说集大成者,《三国志平话》主要以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开头,以刘渊灭晋兴汉收尾,使全书带有明显的因果报应色彩。但是因为其中不符合事实的一头一尾,所以罗贯中决定剔除。其次,精心提炼情节,增强小说的文学性。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七擒七纵等,都有很强烈的文学色彩。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比如决定三国发展方向的三大战役中,不仅描写了战争的场面和准备,还写了战争双方参与人物的性格和较量。在描写战争的同时还加入各种谋略,人物的勾心斗角,并且难能可贵的因时而变。

注释

[1]易中天《品三国》

第一部:魏武挥鞭

易中天品三国(9)一决雌雄

易中天品三国(10)胜败有凭

易中天品三国(11)海纳百川

易中天品三国(12)天下归心

第二部:孙刘联盟

易中天品三国(24)赤壁疑云

第三部:三足鼎立

易中天品三国(35)夷陵之战

第四部:重归一统

易中天品三国(47)逆流而上

易中天品三国(48)殊途同归

第五部: 历史回眸(结束语)

易中天品三国(49)天下大势

易中天品三国(50)历史插曲

易中天品三国(51)百年孤独

易中天品三国(52)千古风流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3]罗贯中《三国演义》

[4]作者不详,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

[5]陈寿《三国志》

第四篇:读书报告《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书中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

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当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乃至今后华容道“义”释曹操。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地扭曲了。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白帝

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英雄”的真实形象。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不是一部英雄史诗式的作品,因为其中人物距英雄都相去甚远,只是些政客,武夫,枭雄,庸才。罗贯中亲身经历了元末的战乱岁月,他绝不会对长期的战火不报反感。而三国的开场词作已经清楚地表现出他对世事幻灭的无限感慨,小说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历史循环论也充满了强烈的宿命悲观色彩。我们或许可以设想,作为一名下层知识分子,他目睹了残酷的**,体验到生命的种种苦痛,由揉和了自身的挫折感,因而写成了这部发愤之作。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们多数潦倒,郁郁平生,他们未能因作品流传而受到经济利益,也不能象诗文作家那样博得功名,所以他们的写作常常更趋私人化,充满了若隐若现的讽喻和对文化,历史的尖锐批判。

第五篇: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是一部出名的历史小说,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从宦官乱政、黄巾起义开始,描写在乱世中曹操、刘备、孙坚父子怎样运用人才争夺天下的故事。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演义让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在我心中出现。勇武过人的吕布、霸气十足的孙策、忠心护主的曹洪、老当益壮的黄忠。。想象典韦拼死守寨门的悲壮、赵云血战长板桥的惨烈、周瑜纵火烧赤壁的快意、孔明病死五丈原的无奈。。。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我对以下几个重要人物说点感想:

曹操。自小就崇拜曹操,也许是他太有军事才能,也许他太有人格魅力,(也许在游戏中他总是超级全能角色太好用。)曹操为统一乱世做出巨大的贡献,更通过屯田制度解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白手起家,讨董卓、攻陶谦、伐吕布、征张绣、击刘备、战袁术、抗袁绍,更把汉献帝从西凉铁军中解救出来,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曹操有不少缺点,他因为好女色害死了猛将典韦和长子爱侄,他因为报父仇屠杀了许多无辜的徐州百姓。但是曹操毕竟是那么悲天悯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乱世的写照,他有着结束乱世的决心,有着天下太平的憧憬,这就足够了。曹操善用权谋,深得人心,挟持天子以号天下,他的气质成就了他的霸业。

刘备。演义中的刘备仁慈的太过了,十足一个伪君子。我一想到刘备,就想到关于他的两句名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是我讨厌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韧劲。他能有关张这样的兄弟,他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多次寄人篱下,却从未放弃过争霸天下的决心。他的眼泪威力不可谓不大,”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虽然波折丛丛,但还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贤人才士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业,不由人不为之赞叹。

孙权。孙坚孙策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长遗命保家业,压力不可谓不大。孙权的外交手段实在高明,在当时已经能熟练运用实力均衡的战争法则。在曹操百万雄师南下、刘表投降的时候联刘抗曹,结果周瑜火烧赤壁让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败走汉中、关羽连场胜利直逼许昌的时候毅然联曹抗刘,吕蒙白衣渡江顺利袭杀关羽夺回荆州重创刘备实力。”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权军事实力不可恭维,但是政治手段的确高明。孙权最终顺利稳固政权,黄袍加身,这也是对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国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演义中的孔明整一个妖道,未卜先知、呼风唤雨、装身弄鬼、镶星续命,太多的妖化反而让我对他反感。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更是封建道德的典范。但是他在刘备托孤之后,集军政法大权于一身,实在不智,还给现在人以架空皇帝的借口。事无大小必亲自处理,这是领导的做法么?一方面大大限制了下属能力的发展,导致后来”属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六十多岁的老头打先锋反映了蜀汉后期人才缺乏;一方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整一个现在的共产党员,但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任谁也不是铁打的,结果把自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让人感叹让人反思。

最后总结下,三国的年代不过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曹刘孙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凶手,都是封建地主豪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以前我看到曹操失败就伤心,看到刘备受挫就欢呼,现在看来也是演义中毒吧。学习三国演义,我们就应该学习古代人的长处,借鉴他们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送给自己生日的一句话下一篇:三国演义每一回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