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种我爱你的写法

2022-09-21

第一篇:520种我爱你的写法

520我爱你诗歌

如果我爱你我一定会用最好的方式

守护你的心

以温暖的姿态

维系我们的感情

无论经年还是彼时

爱你

永不止息

所以,我爱你

就在这一刻,说给你听我最爱的家人

是你赐予了我生命

而我又在你的爱里

知悟存在的意义

这血浓于水的亲情

永远是我心底最深的根

牵着故土乡音的魂

所以,我爱你在此,给你一份久违的回应

我忠诚的朋友

是你给了我温馨的守候

慰藉我看似美丽的忧愁

如果说,友情是一个无缝的圈

我愿沉醉其间

兜兜转转

与你相伴,岁岁年年

所以,我爱你

多想,遇见命中的你

以不负此刻最美的自己

不去追忆前尘的缘聚

亦不奢望来世再相会

只愿今生,做你唯一的宝贝

把我的手放在你的手心

在最平淡的流年,静爱一生

在最烟火的人间,不离不弃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不问缠绵悱恻抑或寂静喜欢

说出你的爱

让爱你的人知道你的心,一直在

只要你来

把你的心敞开

你就会听见

520,我爱你

第二篇:520只因我爱你情感美文

陌生的城市让人想哭又一次爱情已经辜负

能不能把未来看清楚

寻着流星方向可不可以找到幸福

越害怕越孤单

谁的付出多一点

越躲藏越相爱越怕输

分手三年,我始终不敢离开。

站在原地,等着你还能回来。

每一次,拿起电话。

没有勇气按下你的号码。

我们还说是朋友。

两年后的第一次见面。

你还是那样。

紧锁着眉头。

我永远不懂。

你的心里到底有什么伤?

每一次,每一次

我不敢问候你的生活。

我知道那是你不愿拆穿的疤。

我也知道你过得不好。

可我却半点安慰的话也讲不出。

我说着自己的笑话。

希望看你的脸上能有一点点的笑容。

2011年9月17.

见到你的几天后,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想你。

两年的时间,遥远的距离。

并没有模糊我对你的感情。

我开始每天给你发短信。

但只有两个字:晚安。

他们都说晚安是我爱你,爱你

我想我是爱你爱你的。

我想在给自己两年的时间。

两年时间来爱你。

从我给你说晚安的那天起,

520个晚安结束。

在这每天一个我爱你,爱你中。

我等你。

等你说:回来吧!

我们从头开始。

我们结婚。

我拒绝者别人。

我伤害着别人。

我也伤害着自己。

但我爱着自己的心。

心,她爱着你。

520,这只是我给你的爱。

520,只是因为我爱你。

在《北京爱情故事》里。

林夏说:我爱你,跟你没关系。

我想说:我爱你,跟你没关系。

两年时间。我只给自己两年。

那只是因为520。。

520.。520.。520.。

第三篇: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 药品扩至520种

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 药品扩至520种 2013年03月15日18:50

本文转自:卫生部网站

导读:2013年3月15日,卫生部网站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新版目录已经于2012年9月21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9号同时废止。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全文下载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下简称2012年版目录)已经发布。目录分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2009年旧版目录中化药和生物药共205个品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计307个品种)。目录中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数量与世界卫生组织现行推荐的基本药物数量相近,并坚持中西药并重。

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实施。2009年版目录药品的配备使用结合零差率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和建立基层运行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2009年版目录主要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品种较少,基层普遍反映不够用,较大医院很少使用;缺少妇儿、肿瘤等专科用药,地方增补药品不规范;药品剂型规格宽泛,不利于招标带量采购。2012年版目录是以2009年的目录为基础,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数量上与目前基层实际使用数量相衔接,参考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基本医疗保障能力。2012年版目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了品种,能够更好地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二是优化了结构,补充抗肿瘤和血液病用药,注重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以及妇女、儿童用药的衔接。三是规范了剂型、规格,初步实现标准化。尽管品种数量增加,但剂型、规格的数量减少,有利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保障供应,落实基本药物全程监管。四是注重与医保(新农合)支付能力相适应,确保基本药物较高的比例报销。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根据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和2012年医改工作安排,卫生部制定公布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过程严格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疾病谱,突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保持合理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充分兼顾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疾病保障、中西医临床路径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等相关政策要求,促进医保、医药、医疗互联互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确保基本药物安全可及,逐步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2012年初,卫生部着手2012年版目录的制订工作。7月上旬,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工作方案,并建立健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卫生部组织3100余名医药和临床专家,对选入目录的基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研究论证,同时,在国务院医改办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充分听取和吸收采纳了各方面意见。11月下旬,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再次召开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12年版目录,并及时向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汇报。经各部门会签同意,专门向国务院书面报告了目录制定情况。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和龙头。2012年版目录发布后,还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主要是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

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加强基本药物电子码全程质量监管,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合理确定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加强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宣传和培训,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药物政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药物制度已覆盖全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联动、政府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联动、基层和二三级医院联动的工作思路,当前,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围绕实施2012年版目录,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药物遴选、生产、采购、配送、使用、监管、定价、报销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需要多部门的密切协调合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参与。希望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单位科学引导,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正确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为什么要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意义是什么?

2009年8月,经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组成的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定,由卫生部发布了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以下简称2009年版目录)。2009年版目录药品的配备使用结合零差率销售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建立基层运行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以下简称2012年版目录)是对2009年版目录的调整和完善。例如,增加了品种数量,优化了目录结构,增加了特殊人群适宜品种和剂型等。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医改,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保、医药、医疗“三医”互联互动;有利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有利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特别是重大疾病防治;有利于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满足基本用药;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导向,促进药品企业优化升级;有利于推动医药科技创新。

二、制定2012年版目录开展了哪些工作?

根据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和2012年医改工作安排,同时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调整一次的相关规定,2012年初,卫生部着手2012年版目录的制订工作。通过对2009年版目录三年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分析各地药品配备使用情况,对照梳理增补药品,探索规范基本药物剂型、规格的路径和方法,整理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

7月上旬,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方案,并建立健全了部门协调工作机制。随后,卫生部组织了3100余名医药和临床专家,对选入目录的基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研究论证。同时,充分听取和吸收采纳各方面意见,整个目录制定工作平稳,进展顺利。11月下旬,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再次召开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12年版目录,并及时向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汇报。经各部门会签同意,专门向国务院书面报告了制定情况。

三、2012年版目录有哪些特点?

2012年版目录分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2012年版目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了品种数量,能够更好地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二是优化了结构,补充抗肿瘤和血液病用药等类别,注重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以及妇女、儿童用药的衔接。三是规范了剂型、规格,初步实现标准化。520种药品涉及剂型850余个、规格1400余个,尽管目录品种数量增加,但与2009年版目录307个品种涉及的剂型780余个、规格2600余个相比,数量明显减少,这对于指导基本药物生产流通、招标采购、合理用药、定价报销、全程监管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版目录充分注重了与其他政策的有效衔接。一是注重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相衔接,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数量与现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基本药物数量相近,比较好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二是注重与医保(新农合)支付能力衔接,确保了基本药物高比例报销。三是注重与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妇女、儿童用药相衔接,并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四是注重与重大疾病保障用药衔接,目录收录了儿童白血病、终末期肾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基本满足重大疾病临床基本用药需求。

四、2012年版目录怎样适应儿童用药需求?

儿童用药品种少、剂型单一等问题在国内外普遍存在。2012年版目录充实了儿童专用药品、剂型和规格,包括了所有儿童用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目录中可用于儿童的药品近200种,其中,儿童专用剂型、规格70余个,涵盖颗粒剂、口服溶液剂、混悬液、干混悬剂等适宜剂型,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儿童用药不足的需求。但要看到,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用药问题仍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供应、定价报销、合理使用、质量安全等诸多领域,需要多个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儿童用药政策、加强儿童用药临床综合评价、鼓励研发儿童专用药品、加强儿科临床医师、药师队伍建设等配套政策和措施。

五、保障易短缺基本药物的供应有哪些措施?

建立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对于各地出现部分基本药物短缺或供应不及时的现象和问题,通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监测点,加强对制度实施的全程监测,及时掌握各地药品招标采购和配送供应情况,并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传染病类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卫办药政发〔2011〕139号)和《关于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定点生产试点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消费〔2012〕512号),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要求各地通过建立短缺药品信息平台、调整优化医疗机构药品库存、加快研究建立常态化短缺药品储备、试点开展短缺药品定点生产、加强生产供应监测和协调等措施,提高短缺药品供应能力,保障临床需求。

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基本药物短缺也是个综合性问题,涉及研发、生产、流通、价格、信息等多环节、多领域、多部门,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部门协作优势,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合力保障基本药物质量和供应。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国家药物政策研究,扩大综合效果,鼓励地方结合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基本药物采购供应政策。

六、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各地通过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大幅降低了药价,减轻了群众基本用药负担,有效保障了基层药品的质量和供应。

随着2012年版目录的实施,各地要按照医改“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要求,继续全面贯彻《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56号),认真做好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招采合

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制度。对经多次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对独家品种试行国家统一定价,也可探索以省(区、市)为单位,根据采购数量、区域配送条件等,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对少数基层必需但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基本药物,采取招标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鼓励各地进一步探索降低基本药物采购价格、保障供应和质量的有效实现方式和途径。

在完善“双信封”制方面,在经济技术标评审中,对药品质量、生产企业的服务和信誉等进行全面审查,将企业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商务标评审中,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的药品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恶性竞争。优先采购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激励企业提高基本药物质量。

在供应配送方面,基本药物配送原则上由中标生产企业自行委托药品批发企业进行配送或直接配送,并强调做好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充分发挥邮政等物流行业服务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配送基本药物,各地要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支持相关企业参与药品配送。

在资金支付方面,要求基本药物采购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货款统一支付,鼓励通过设立省级基本药物采购周转资金等方式优化付款流程,确保货款及时足额支付。同时,要求省级卫生部门加强对基本药物货款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拖延付款行为,并向社会公布。

鼓励各地探索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保障供应和质量的有效实现方式和途径,突出并确保儿童白血病、终末期肾病和肺癌等重大疾病基本用药供应安全和质量安全,做好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采购工作的衔接。

七、医疗卫生机构如何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要根据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部署和要求,加快制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的培训、考核和监管。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据自身的功能定位、服务范围、机构规模、服务人口和服务能力水平等不同情况,坚持从目录中合理选择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配备使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的增补药品,要合理控制数量,加强规范管理,并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各项政策。要落实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医疗机构用药管理,明确

二、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具体使用金额比例。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在没有政府办基层机构的乡镇和社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以确保每个乡镇、社区都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推广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加强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将其作为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行监管,特别要强化和发挥药学人员在处方审核或点评等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的作用,重点增强基层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对村卫生室开展静脉给药服务要加强监管和指导。对于专科用药,需

在按规定取得相应使用资质或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同时要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推行临床路径管理。

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转变用药习惯,促进基本药物临床首选、优先使用,提高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水平,做到“医疗机构愿意配、医务人员愿意开、人民群众愿意用”。

八、2012年版目录实施后,能否进一步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2012年版目录品种数量的增加,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会增强集中批量采购的优势,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基本药物采购价格。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不断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逐步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通过规范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增加基本药物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同时提高基本药物报销比例,由患者自己支付的药品费用将进一步减少。

九、如何进一步规范地方增补药品?

2009年版目录实施以来,各地都以省为单位增补了一定数量的目录外药品,这对于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不足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增补现象。2012年版目录将地方增补药品中重合度较高的药品纳入遴选范围,把目录调整与规范药品增补结合起来。各地要结合2012年版目录的实施,在今年上半年通过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增补药品“回头看”,规范和加强增补药品管理,进一步完善增补药品工作方案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要坚持以省为单位统一增补,不得将权限下放到市(地)、县(市、区)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从严控制增补数量,使增补药品控制在合理水平,维护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主体地位,实现增补的有序、科学、适度,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十、2012年版目录与医改相关政策如何衔接?

基本药物的理念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2009年,深化医改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明确了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以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挥了基础和龙头的作用。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实现了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形成了“有目录有制度”的格局,并带动了基层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初步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目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正处于关键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部署,以2012年版目录实施为契机,围绕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可负担性等目标,进一步规范采购配送、完善定价报销等政策,扩大基本药物使用范围,统筹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增强基本药物制度惠民效果,并与健全全民基本医保、公立医院改革

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实现医保、医药、医疗“三医”互联互动,合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好病的问题。

十一、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有哪些具体措施?

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查检验。加大重点品种的监督抽验力度。对基本药物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抽检结果。优先提高基本药物及高风险药品的质量;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开展药品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重点加强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评价。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高风险品种生产的监管。严格实施药品经营管理规范,探索建立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统一信息标准,提高共享水平,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加强和完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保证用药安全。

十二、如何进一步完善药物政策,提高基本药物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优质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家药物政策是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具体实践,是促进国家药物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指导性纲领。世界卫生组织1975年提出本国药物政策应涵盖基本药物遴选、药品可负担性、药品筹资机制、药品供应系统、药品监管和质量保证、药物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监测评估和研究等9个方面。其中,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部分。国家药物政策应确保药品首先是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质量安全、合理使用和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药品领域政策链条长,涉及部门多。为此,我们将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和定期发布药物政策白皮书等形式,在药物政策领域逐步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一致、统一协调的国家药物政策。通过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以及提升药品质量标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安全性、有效性和使用的合理性、支付的可负担性,促进优质企业可持续发展。

十三、如何保证2012年版目录顺利实施?

各地要统一认识,落实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认真组织做好2012年版目录实施工作,及时总结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深化、细化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措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做好宣传与引导,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意义和主要措施,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提高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增强群众信心,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四篇:八种公文的基本写法

文章标题:八种公文的基本写法

一:批示

1、批示的概念

批示,是除批复之外的一种答复性文书,其作用与批复相同,常常用于转发或者批转下级机关送来的一些对全局有普遍意义的报告、工作总结或者请求批转下发的请示。

批示具有批复作用,不仅可以主送请示单位,而且还可以主送给其他应该遵照执行、办理的各有

关单位和部门。[文章-http:///找文章,到]

2、批示的写法

批示应针对转发或批转的文件内容,表明肯定性的态度,然后希望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执行或参照执行。除肯定性的意见外,还可强调有关问题的典型意义,指出贯彻执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扼要的重复来文的重点以引起受文者的重视。

批示与批复一样,针对性要强,开门见山表明态度,行文简法,措词得当,语句周密,表达准确。

二、指示

1、指示的概念

指示,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2、指示的特点

指示具有以下特点:

⑴原则性。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并具有连续性。

⑵权威性。一般使用指令性语言,不能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⑶可操作性。政策界限要规定明确,便于掌握和执行。

⑷时效性,指示要求的时间性很强,规定期限要达到的目标必须能够完成。经努力达到的目标必须能够完成。经努力达不到的目标,不要勉强写上去。

⑸准确性。文字表述准确,根除空话、套话。

指示这一文种,我国目前党群系统的机关使用较多,行政领导机关使用频率较低。

“指示”不能滥用;一般日常工作应该用“通知”,对下级布置重要工作,同时要阐明工作活动的原则时,才能用“指示”。

3、指示的组成

指示在结构上,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包括三部分内容:

⑴发布指示的机关;

⑵指示的中心内容(概括性的);

⑶文种(指示)。如果指示的内容比较急切,或有时间限制,还要在标题的“指示”前面写上“紧急”二字。作为紧急指示发布。在标题的下面,要注明指示发布的时间或者文号。

指示的正文之前,先写明受文的机关名称,正文一般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发布本指示的根据或原因;二是本指示的具体事项而重点是放在指示的事项上。指示事项一般多采用分条分项的办法撰写。这样做不但层次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便于贯彻和落实。正文两部分的内容如何安排。要视具体的指示而定。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简要阐述发布本指示的依据和主旨。如果是贯彻性指示,还要阐明贯彻有关政策、法规的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以及应着重在哪些方面进行贯彻。第二层,详细写明本指示的内容。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一般先用“特作如下指示”或“为此,特发本指示”来过渡到正文。然后展开,一般是分项写明指示的具体条款;完成指示的办法、措施等。这部分内容,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明确的工作指导思想,文字表达要讲究简练、准确。第三层,指出落实指示的几点要求。然后,一般用“以上各项,希即研究推行”或“以上诸点,望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作结。

4、指示的写作要点

撰写指示,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熟悉上情。正确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规章,以避免所拟写的指示,出现政策性的偏差或与现行法规相矛盾的现象。

⑵要熟悉下情。了解下面共和国存在的重大问题,以使所拟写的指示能“对症下药”。切忌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⑶要留有余地。所拟写指示,要合理适当,兼顾其他工作的开展。

三、函

1、函的的概念

函,指公函,亦即公务信件,用于平行或者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等,函具有以下特点:

(1)灵活简便。

(2)种类多,使用的频率高。

(3)具有公文的法定效用。

2、函的结构函的结构包括:

(1)标题通常要求写明发文机关、内容与文种,如:《××××关于联系临时借房问题的函》。如属回复问题的函,则多在“函”字前加“复”字。如《关于建设单位为动迁户建房问题的复函》。

(2)主送机关即对函负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除普发性的函以外,一般要求一个主送机关。

(3)正文需写明下述三部分内容:

①制发函的根据与理由。如“根据国务院国发[19××]×××号文件关于凡新建(包括统建和自建)、扩建宿舍,都应

第五篇: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

向背包括相向和向背两种形式,相向:两竖如向内弯,形如括号;向背:两竖如向外弯,形如反括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字中,最后一笔是竖用悬针竖,竖画不在最后一笔,用垂露竖。

中字是相向 作字两竖是向背

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

1.点的写法

(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

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 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 三点水:第

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

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

一、四点要大一些。如

京 2.横的写法

(1) 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

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收笔略顿,重而缓。如

王 3.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2)书写方法

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

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回锋时慢向上收笔。如

悬针竖用于字形简单明朗而又对称的字,其他就用锤露竖。 短竖一般用垂露,长竖在中既可用悬针也可用垂露,长竖在左用垂露,长竖在右一般用悬针。书法无定规!

书法小知识--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

(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

许多同学在学习完垂露竖和悬针竖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他们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使用的时候不知道有什么规律?现在我根据经验总结一下,希望供大家参考。

垂露竖和悬针竖的使用时候规律与长短没多大关系,在长短上也没有规律可遵循。

判断竖画是否为悬针竖有一种简便的辅助办法,就是根据笔画顺序判断。即:悬针竖一定是字的末笔。也就是说字的最后一笔如果是竖画,通常为悬针竖。

如:‚那、即、听、科、钟、蜂、神‛等(只有个别字例外,即:‚个、介、并、引、川、州、渊‛等)。

如果竖画不是末笔则为垂露竖。还有悬针竖用垂露竖写也不影响字的美观。

总结一下:垂露竖是一个通用的竖,可以代替悬针竖使用,但悬针竖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竖使用了。

例如:‚木‛字的垂露竖不能拿悬针竖代替。但‚年‛字的悬针竖可以用垂露竖代替。等等...

还有在具体书写中,如果连续两个字是悬针,那有时要改用一个为垂露竖,主要是不让字的锋芒太多,属于审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软

笔书法里体现的多一些,一般硬笔书法不太强调。

一般情况总结如下:

1.竖在字右半部分的,用悬针为宜。 如 那、即、听

2.竖跟口,横搭配的,用悬针为宜。 如 中、千、申、干

3.左边为撇,两者皆可。并、开、邝、卯

【延伸阅读】

1.悬针。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与垂露为两种形体。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但锋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后人遂以为法。‛

2.垂露。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4.撇的写法。

(1)撇的特点:“撇”画是向左伸展的一笔。它的形态变化多样。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姿态舒展的特点。首尾粗细的变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力度要贯彻到笔尖。 (2)书写方法

起笔向右顿,转竖直向下,中间缓慢行笔,积蓄笔势。临近收笔时,用力向左下撇出。撇出时要运力到底,出锋要快。如

5.捺的写法。

(1)捺的特点: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笔。它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捺的写法要有起有伏,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脚要力足丰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样,也不要翘得术高。 (2)书写方法

直捺:下笔轻,处械上向右下行笔,渐行渐重。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顿一下笔,而后捺出。捺出的底要取平。

平捺:回锋落笔向左逆入转而向右下平行带弧度运行,最后顿笔按下,向右上快出锋捺出。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翘起。整个笔画首尾在一个平面上。 短捺:顺势落笔,轻用力向右下行笔。行笔中由细到粗,稍停,转笔向右用力捺出。如

6.钩的写法。

(1) “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接竖的是竖钩,接磺的是横钩。钩画根据汉字结构搭配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 (2)书写方法

竖钩:起笔稍微重一些,顿而向下出笔。到接近收笔时,顿而向左上斜势钩出来,与竖成锐角。

弯钩:弯钩也叫弧弯色。写的时候,用笔尖轻落纸上,由轻而重。从左上向右下,双转左下,呈右弯形。到接近收笔处向左上转,稍停,提笔钩出。 竖弯钩:起笔、行笔同竖画,而后稿右弯出弯后移到钩处,折笔向上钩出。行笔过程中,注意使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斜钩:落笔稍顿,向右下慢慢行笔。到接近出钩时,蓄势后用力翻笔向上钩出。整个笔画要挺胸收腹,不要过弯。

卧钩:落笔轻轻,由细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钩出。钩要朝左上。

横钩:东笔略重,均匀用力向右行笔。到转折处向右下略顿,蓄势后快速向左下钩出。

7.折的写法。

(1)折的特点:“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书写方法

竖折:起笔稍重,顿而向处。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

竖弯折:起笔同竖画,到转折处要呈弯曲状,有弧度。收笔时要略顿而回锋。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鹅一样,弯处有圆弧,缓慢折过来。 横折:横折是先横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横折的竖略向左弯。它的写法是下笔同横法,折时作顿。

撇折:起笔重顿,用力向左下行笔。到转折处稍停,转笔快速向右上挑去。 如

8.提的写法。

(1)提的特点:“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 (2)书写方法

平提: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

竖提: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如

结 构 方 式

例 字

间 架 比 例 独 体 结 构

米、日

方正

品 字 形 结 构

品、森

各部分相等

上 下 结 构

思、华

霜、花

基、想

上 中 下 结 构

意、

褒、裹

左 右 结 构

村、联

伟、搞

刚、郭

左 中 右 结 构

街、坳

滩、傲

全 包 围 结 构

圆、国

半 包 围 结 构

医、叵

庆、尾

匀、句

遍、建

闻、闲

上下相等

上小下大

上大下小

上中下相等

上中下不等

左右相等

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左中右相等

左中右不等

全包围

左包右

左上包右下

右上包左下

左下包右上

上包下

函、凶

下包上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92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

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

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

(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

(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

七、也

(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

(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如:恩、息、必、志

(34)伸钩之字应抱持。如:勉、旭、抛

(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屈钩笔之势,应缩小才好。如:鸠、辉

(37)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如:鸟、马

(38)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39)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40)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41)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42)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43)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寇、宅

(44)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45)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如:风、飞、气

(46)横腕笔,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47)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

(48)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如:友、及、反、皮

(49)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50)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

(51)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52)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

(53)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54)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55)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56)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57)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

(58)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

(59)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

(60)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

(61)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

(62)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63)字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65)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

(66)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

(67)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68)趁(ㄨ)的写法要左右相称。如:琴、吝、各、谷

(69)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

(70)虽宜瘦的字,但不要显得太瘦。如:了、寸、才、卜

(71)笔画少的字,要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72)笔画多的字,要写的均匀。如:赢、鼎

(73)堆叠的字,也要消溶纳实,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74)积累的字,要笔画清晰。如:糜、零、靡

(75)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应该稍微拖长一点,使之好象带有往下的趋势。如:丁、宇、亭

(77)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如:远、还、逮

(78)横长撇短 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莫、矣、矢、契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如:作、仰、冲、行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

(81)宝盖的钩,要写的象鸟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样就妙;如:官、空、宰、

(82)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样就好。如:赫、鹧、鬻(yu)

(83)从“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印、叩、却

(84)从“邑”(右阝)的字,以此为标准;如:郊、郑、邻

(85)从“阜”(左阝)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阪、陔

(86)从“登”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登、凳

(87)从“祭”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祭、蔡、察

(88)从“聚”字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聚

(89)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

(90)从“亻”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

(91)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

(92)从“乱”字中的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

1、笔画的书写规律。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等8种。每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因此写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在笔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笔画的形状,领悟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的要领,从而掌握好每个基本笔画的规范写法。笔画的书写规律包括运笔的规律及变化的规律:

⑴运笔的规律。楷书的笔画形状各异,但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三个基本步骤,即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书写任何笔画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步骤,只是用力部位不同而已。

⑵变化的规律。汉字笔画富于变化,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在“月”字中写成竖撇,而在“千”字中就要写成短撇。这些笔画在不同汉字中又有一定的变化,如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反、禾、后”等字;而在字的左上部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失、朱”等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揣摩笔画的变化规律。

2、结构的处理规律。汉字字数繁多,字形各异,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以下是三条正楷字结构的处理规律:

⑴横平竖直。汉字中,横画和竖画占的比重最大,要求写得正,写得稳。正和稳的具体表现就是横要平,竖要直。这里所讲的“横平”,不是绝对的水平,而是视觉上的平稳,书写时略呈左低右高

的斜势。竖直有两种基本要求:只有单一的竖画,要求正且直;有对称的两竖画,是短竖的,可以呈上开下合之势,是长竖的,可以基本并行。

⑵间距匀称。在汉字中,有许多笔画是连续平等排列的,一画与一画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忽紧忽松,如“曹”字,有七个横画,横画间隔的空隙就要均匀。

⑶主次有别。这一规律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突出主笔。一个字中往往有一笔是主要的。一般来讲,主笔所处的部位往往是字的顶盖、横腰、底托和垂中线。突出了这一笔,字就显得平稳,富有神采。如“鱼”字,最后一横是主笔,书写时就要写得长一点。二是突出主体。一个字由两个或几个部分并合的,其中有一部分处于主导部位,其它部分则要收缩、容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稳定字形。如“眼”字,“艮”是全字的主体,而“目”旁就要写得紧缩。

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

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一、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 : 人

2、先横后竖:十

3、从上到下:三

4、从左到右:理

5、先外后里: 问

6、先外后里在封口: 国

7、先中间后两边:小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

区 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 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 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

① 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 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 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 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 “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 “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各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中国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所以,要想写好中国汉字,必须先写好基本笔画。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清康有为也说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以往的硬笔书法教材中介绍过很多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其他教学方法,整理出一套“口诀教学法”。所谓“口诀教学法”,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练习基本笔画的同时,心里默念口诀,边念边写,也可以让学生边齐读边写,读与写的速度是一样的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所选例字中出现的基本笔画都是以前学过的。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实践证明,这种办法见效快,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理解并掌握各种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写出的笔画基本能达到硬笔书法的要求,并且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教学中如能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如:“形象教学法”、“画辅助线教学法”、“数学渗透法”等,效果更佳。

本教材即是应用“口诀教学法”进行授课的。

一、横的写法

在各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着横梁的作用。在楷书中,横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骨力。特别是长横,一定要写得平稳、劲健、厚重、灵动。切不可写的死气沉沉,呆如木棍。横有长横及短横之分。

1、长横

长横的写法为:下笔顿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书写长横时,心里可默念口诀:“重——轻——重——回锋”。长横在每个字中都是主要笔画。一定要认真写好。

长横的形态是两边粗,中间细,中间略微有向上的弧度,看上去好似一条拱形的大桥。书写时略向上倾斜,倾斜幅度为3度——5度之间。如:“一”字。

2、短横

短横又叫“左尖横”。写法为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写短横时心里要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短横的形态是左边尖,右边圆。笔画平而不弯,略带些斜势,如:“

二、三”等字。注意短横有时也需要写长一些。

二、竖的写法

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竖不直,则字不正。竖有上尖竖、垂露竖、悬针竖及短竖之分。

1、上尖竖

上尖竖的写法是:起笔轻,由轻到重,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写上尖竖时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上尖竖的形态是:上边尖,下边圆,有时需要向左或向右略微倾斜。如:“工、王”等字。

2、垂露竖

垂露竖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回锋收笔。口诀:“顿笔——行笔——回锋”。垂露竖多以主要笔画出现在字中,要认真练好。

垂露竖的样子就象一根草棍上附着一滴水珠,又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斜右歪,更不能弯腰曲背。如:“土、干”等字。

3、悬针竖

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下逐渐提笔收笔。口诀:“顿笔——行笔——收笔”。悬针竖多为主笔,要认真练好。

悬针竖如同一根尖朝下竖立的钢针。写时要注意力到笔尖,要写得锋利劲健,切不可至尾处飘曲而出。如:“

十、丰”等字。

4、短竖

短竖的起笔与垂露、悬针竖基本相同,只是向下行笔至尽端有横托住,所以自然提笔离纸即可。口诀:“顿笔——行笔——收笔”。一般情况下,短竖与垂露竖可通用。如:“上、正”等字。

三、撇的写法

撇的写法特别多。按方向分有平撇、斜撇(斜撇又分短撇与长撇)、竖撇等;按用笔来分,有回锋撇、兰叶撇、弯头撇等。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这里先介绍平撇、短撇、长撇、竖撇。

1、平撇

平撇写法为下笔顿笔,然后向左方(略向下)撇出。平撇多出现在竖或竖弯钩的上面。口诀:“顿笔——撇出”。如:“千、壬”等字。

2、短撇

短撇的形态和用笔与平撇相同,只有取势的斜度变为向左下方出锋。短撇一般在短横的左面。如:“牛、生、”等字。

平撇、短撇都形如鸟嘴啄食,行笔迅速有力,似宝剑出锋,干净利落,尖锐有力。

3、长撇

长撇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左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提笔收笔。口诀:“顿笔——行笔——撇出”。长撇多为主笔,要认真练好。

长撇如大象的牙齿般坚实有力。长撇的行笔角度是随着字形的变化而变化的。行笔时要略带弯度,力送尾端。如:“左、在”等字。

4、竖撇

竖撇的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左下方撇出。口诀:“顿笔——行笔——撇出”。

竖撇的形态是上边直,下边弯,先竖后撇,上部取直陡之势,行笔至全画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方成弧形撇出。如:“井、升”等字。

21

四、提的写法

提又称“挑”。提的书写要快捷有力,不能拖泥带水。特别要防止提写成对号形或打弯无力。提又分平提及斜提。

1、平提(右尖横、平挑)

平提也叫“右尖横”或“平挑”。写法是下笔顿笔然后向右方挑出。口诀:“顿笔——挑出”。

平提的形状象一把锋利的短剑。一般来说工字旁、王字旁、提土旁等最下面的提都用平提。如:“址、圳”等字。

2、斜提(斜挑)

斜提也叫“斜挑”。写法与平提基本一致,只是取势方向为向右上方挑出,形状好似犀牛角冲上天。斜提一般用在提手旁或牛字旁当中。如:“牡、牲”等字。

五、点的写法

楷书中的点丰富多采,变化无穷。有侧点、垂点、横点、竖点、撇点、挑点等。点的面积虽小,形态各异,但都如人的眼睛,精光四射,顾盼生情,如能写好,则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的浑厚有力,神采飞扬,起笔收笔不能头尾不分,随意拖抹。

1、侧点(右点)

侧点又称“右点”。写法为由轻到重,向右下方顿笔,最后回锋收笔。口诀:“轻——重——回锋”。

侧点的形状是头尖、背鼓、尾圆、腹收。既象掰开的一瓣蒜,又象一粒苹果核。在点当中,侧点的应用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把侧点练好。如“下、斗”等字。

2、垂点(左点)

垂点也叫“左点”。写法是由轻到重向左下顿笔,略带弯度,最后回锋收笔。口诀“轻——重——回锋”。垂点多用在竖心旁或宝盖头,有时需向左或向右倾斜。

垂点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圆。形似一滴下落的水珠。如:“忏、州”等字。

3、其它点

(1)、横点实际上是短横的缩写,如:“非、耳”等字。

(2)、撇点即短撇的缩写,如:“平、半”等字。

(3)、竖点为短竖的缩写,如:“主、立”等字。

(4)、挑点即斜提的缩写,如:“汁、江”等字。

以上这些点只要掌握了相应笔画的写法,相应的点也就能写好了。因此,在这里就不重复介绍其写法了。

六、捺的写法

22

捺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撇和捺好比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相称。捺角要如刀一般锐利有力。整个捺画要有起伏变化。因捺画在字中都以主笔出现,要进行重点练习。

1、斜捺

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重按,最后向右提笔收笔。口诀:“轻——重按——捺出”。

注意斜捺不是一波三折,而是从左上到右下略带弯度。捺脚要像人脚站在地上一样稳而有力。为了能让学生正确掌握斜捺的写法,可借助硬币(如:1角、5角、1元等)进行书写练习。如写完的捺和硬币的边缘大至吻合,这个捺写得就比较正确。如:“人、大”等字。

2、曲头捺

起笔略重,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一波三折向右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重按,最后向右提笔收笔。口诀:“略重——轻——重按——捺出”。

曲头捺的形态犹如一把大刀,要写得舒展开阔,锐利有力。如:“入、八”等字。

3、平捺

平捺的写法同曲头捺完全一样,只是行笔方向不同,应向右行笔,略向下倾斜,同时注意要有一波三折的形态,不能平直,要如水波起伏之状。如:“之、乏”等字。

4、反捺(长点)

反捺也叫“长点”。反捺的写法与侧点一样,也可以说是在侧点的基础上变长。如:“头、不”等字。

七、钩的写法

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如何与其他笔画有机组合是写好钩画的关键。凡钩都要短小精悍,形态如鹰嘴一样尖锐有力。如果写得过大,势必软弱无力,其形态必然不美观。写钩时,力量要集中在笔的尖端,笔尖停顿一下,然后势如用脚踢球,迅猛地一脚踢出去,这样写出来的钩呈饱满锐利的三角形。钩的变化虽多,写法大致相同,只是方向、长短不同罢了。钩画分为横钩、竖钩、竖提、斜钩、卧钩、曲钩、竖弯钩等。

1、横钩

横钩可以是长横与钩的组合,也可以是短横与钩的组合。以长横为例:写法是下笔顿笔,向右行笔,行笔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左下钩出。口诀:“顿笔——行笔——顿笔——钩出”。

横钩多用在“宝盖头”中。写横钩时,出钩的角度约45度,

23

正好是“米”字格中左斜线的角度,钩的方向指向字的中心,好比鸟视其胸。如:“买、宝”等字。

2、竖钩(左向钩)

竖钩又叫“左向钩”。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左上方钩出。口诀:“顿笔——行笔——顿笔——钩出”。竖钩多为主笔,要写好。

竖钩的尖角约为45度,钩的形态好象一只驼鸟低头向后看,要写得饱满健壮,尖角锐利。如“寸、才”等字。

3、竖提(右向钩)

竖提又叫“右向钩”。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右上方钩出。口诀:“顿笔——行笔——顿笔——挑出”。

竖提的写法及形态同竖钩完全一样,只是钩时向右上方罢了。如:“衣、长”等字。

4、斜钩(戈钩)

斜钩也叫“戈钩”。写法为下笔顿笔,略弯向右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略停,最后向上钩出。口诀:“顿笔——行笔——顿笔——钩出”。

斜钩在汉字的结构中笔画较突出,收笔时向右下伸长,象古代兵器中的“长戈”。在汉字的搭配中,好象英勇的武士手持长戈,冲杀在战场上。所以斜钩要写得劲健有力而又舒展。斜钩在行笔过程中要略带弯度。带有斜钩的字上部宜偏左,斜钩右下长,钩向右上方。如:“式、戒”等字。

5、卧钩(心钩)

卧钩也叫“心钩”。写法为下笔轻,由轻到重成弧形向右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略停,最后向左上钩出。口诀:“轻——重——顿笔——钩出”。

卧钩的形态好象我们吃饭用的小碗左侧至碗底的部分。写时可沿着想象的小碗的左侧向右下行笔再向右平移,至碗底的右侧停顿,再向左上钩出。如:“心、必”等字。

6、曲钩(弯钩)

曲钩也叫“弯钩”。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时向右带弯度,行笔到位后略停,然后向左上钩出。口诀:“顿笔——行笔——顿笔——钩出”。

写曲钩时要注意弯度的大小要根据字的不同而不同。如:“手、乎”等字弯的就小一点,“狂、豕”等字则要弯的大一些。

7、竖弯钩(浮鹅钩)

24

竖弯钩也叫“浮鹅钩”。写法: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转弯右行,至钩处略停,最后向上钩出。口诀:“顿笔——行笔——转弯——顿笔——钩出”。

竖弯钩的样子很像一只大鹅向前挺着胸脯,头颈略向后仰,浮在水面上,所以也叫“浮鹅钩”。写时要注意竖的部分略向左倾斜,中间转弯要圆滑,下部横成水平同时略向下呈弧形,钩尖向上挑起。有竖弯钩的字上部要偏左,钩在字的最右侧。如:“元、毛”等字。

八、折的写法

在汉字的结构搭配中,有些基本笔画要根据搭配方位或取势不同的需要,用折笔连接起来形成复合笔画。这就是说,写好复合笔画的关键是写好折。其实写折就好比在操场上练习正步走,转弯时来个立定、转向,然后再径直向前走。也就是说写折时要停笔,转折后再向前行笔。初学写折可分两笔来写,可断而再起,或提而再按,不要顿的太重,多出疙瘩,也不要太随便,写成脱肩的样子。转折要自然浑厚、有棱有角,体现字的骨力。折画主要有横折、竖折、撇折、横撇、圆折等。

1、横折

横折是由横画和竖画组成的,好象一根木条折过来一样。横折又分长折及短折两种。横折的收笔可带钩或带隐钩(隐钩是带有钩的趋势但又不像钩那样明显),也可回锋收笔。

(1)、长折:多数情况下长折的横短而折长并且折的方向直下。写法是先写短横,到转折处略顿一下,即转直垂下,收笔时带钩或带隐钩。如:“日、月”等字。

(2)、短折:短折多为横长而折短,折的方向向左下倾斜。写法同长折一样,只是方向偏向左下。短折可以与长横组合也可以与短横组合。如:“口、刀”等字。

2、竖折

竖折是竖和横的连写,就象人的胳膊弯曲一样。写法是下笔先写竖,竖的部分有时需向左或向右略微倾斜,至转折处要略慢而重,随即翻笔由左向右写横,最后回锋收笔。如:“山、区”等字。

3、撇折

撇折的写法有三种。

(1)、撇与提组成。写法是先写一短撇,到折的地方把笔略顿一下,接着提笔向右上挑出。如:“云、台”等字。

(2)、撇与横组成。写法是先写一短撇,然后翻笔向右写短

25

横,如:“东、车”等字。

(3)、撇与反捺组成。写法是由重到轻写撇,再由轻到重向右下写反捺。注意:反捺的角度要根据字的不同而不同,用笔要清楚。如:“女、母”等字。

4、横撇

下笔写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注意撇要出尖,一笔写成。如:“又、支”等字。

5、圆折

圆折是一种特殊的折。它不象前面所讲的折都是由两笔连接而成,圆折只有一笔,中间不需要断开或顿笔。圆折的写法与竖弯钩的写法相似,只是收笔时不向上写钩,而是回锋收笔。如:“

七、四”等字。

九、各种复杂笔画的写法

有了基本笔画的书写基础,再来练习各种复杂笔画的写法就容易多了。因为,所有的复杂笔画都是由各种基本笔画组合变化而来的。

1、横折弯钩(背抛钩)

又叫“背抛钩”。取向左弧势,如背手抛物。前半部分同横折的写法相同,折下的竖画要向左弯,这样处理会使弯折处圆转而无棱角。行笔到弯处后,笔锋向右平移,最后向上钩出。如“

九、几”等字。

2、竖折折钩

起笔同竖折,竖笔略向左倾斜,写完横后再折笔向左下写竖钩,下部的竖仍向左倾斜,最后向左上钩出。如:“马、与”等字。

3、横折斜钩

先写横画,而后转笔向下折。折的时候要写斜钩。斜钩要写的挺胸收腹,逆笔挑起,钩朝左上。如:“飞、风”等字。

4、横撇弯钩

实际就是横撇与曲钩的结合。多用在耳刀旁中。横撇要小,钩要有力。如:“子、阳”等字。

5、横折折撇

横折折撇有两种写法。

(1)、第一种用在建字旁。写法是到折时要顿笔,要写出棱角,撇略长。如:“廷、延”等字。

(2)、另一种写法专门用来写走之底。这种横折折撇的第二折写得要圆滑一些,撇略短。如:“通、迫”等字。

26

27

上一篇:100毫升水是多少图下一篇:124法制宣传日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