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建筑分析

2022-12-11

第一篇:华东交通大学建筑分析

曹忠民 -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欢迎您

导师:曹忠民

专业:结构工程职称:副教授

手机:13732989887Email: czm91@qq.com

1 曹忠民的学历

2004.3 – 2007.12 工学博士,东南大学,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 1998.7 – 2001.7 工学硕士,华东交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

1991.9 – 1995.7 本科学士,华东交通大学,工民建专业

2 曹忠民的在研科研项目:

1主持 省教育厅项目:“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抗剪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合同金额2万元。

2主持 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金额10万元。

3参加 省教育厅项目:“高性能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合同金额1.5万元。

4主持 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在毕业设计中加强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曹忠民的研究工作简历:

2004年至2007年参加完成了建设部课题“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成套技术研究”(项目编号05-k4-18),本人主要进行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梁柱节点的研究;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完成了江苏省建设厅课题“江苏省既有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规程的研究与编制”,本人负责加固方法的整理和规程的起草工作;参加完成了南昌铁路局课题“铁路脱轨机理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本人为第三完成人,研究成果获华东交通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了校立课题“多跨框支墙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已发表论文15篇。

3曹忠民近期已发表的主要论著目录:

[1] 曹忠民,李爱群,王亚勇,张蔚,姚秋来.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带有直

交梁和楼板的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7,28(5):130-136. (学位期刊),(EI 核心版收录,检索号:074910962517)

[2]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张蔚, 姚秋来. 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空间

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 2007, 37(2): 235-239. (学位期刊),(EI 核心版收录,检索号:072110614310)

[3]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姚秋来.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抗震加固框架

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06, 27(4): 10-15. (学位期刊),(EI 核心版收录,检索号:064110166554)

[4]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姚秋来.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梁柱节点

的试验研究. 工业建筑[J], 2006, 36(8): 92-94, 88. (核心期刊)

[5]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姚秋来.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

震损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 27(6): 45-50(核心期刊)

[6]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J]. 建筑技术, 2007, 38(6): 415-418. (核心期刊)

[7]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抗弯加固的承载力分析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 33(5): 56-59. (核心期刊)

[8] 曹忠民, 李爱群, 杜东升等. 某大型钢厂过桥结构的健康监测[J]. 工业建筑,

2007, 37(11): 103-105. (核心期刊)

[9]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最新抗剪通用分析模型的修

正[J]. 铁道工程学报, 2005, 23(6): 28-31. (核心期刊)

[10] 曹忠民, 李爱群. 抗震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进展[J]. 华东交通大

学学报, 2006, 23(1): 1-5

[11]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姚秋来.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抗震加固梁柱

节点的试验研究[C]. 见: 第二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学术交流论文集, 上海, 2005: 12-18

[12]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姚秋来. 抗震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进

展[C]. 见:第二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学术交流论文集, 上海, 2005: 19-23

4曹忠民获得的奖励情况:

1)获华东交通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kjcg-2004-2-3-1-D02,获奖人:曹忠民;

2)华东交通大学首届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华交教[2002]20号),获奖人:袁志华、许开成、曹忠民、李建、严云;

3)获2005-2006学年东南大学三好博士研究生。

第二篇:华东五市 建筑 景观 调研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调研报告

目录

题目 „„„„„„„„„„„„„„„„„„„„„„„„„„„„„„„„„„„„ 3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 3

一、基本概况

1)中国古典园林 „„„„„„„„„„„„„„„„„„„„„„„„„„„„„„ 3 2)新中式建筑与景观 „„„„„„„„„„„„„„„„„„„„„„„„„„„„ 3

二、“意”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追求

1)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精神 „„„„„„„„„„„„„„„„„„„„„„„„„ 3 2)新中式景观的文化表达 „„„„„„„„„„„„„„„„„„„„„„„„„„ 3

三、“源”新中式景观源于古典园林

1)平面布局(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姑苏会) „„„„„„„„„„„„„„„„„„„ 3 2)空间序列(拙政园、苏州博物馆) „„„„„„„„„„„„„„„„„„„„„„ 4 3)造景手法

(1)看与被看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苏州博物馆八角凉亭) „„„„„„„„„„ 5 (2)藏与露 (环秀山庄、姑苏会)„„„„„„„„„„„„„„„„„„„„„„ 6 (3)渗透与层次(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姑苏会) „„„„„„„„„„„„„„„„ 7

四、“衍”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的衍变理念传承

1).结构与重组

(1)色彩的抽取(苏州博物馆主体、,李公堤,姑苏会) „„„„„„„„„„„„„„ 8 (2)虚实结合(苏州博物馆) „„„„„„„„„„„„„„„„ 8 (3)虚实结合(苏州博物馆) „„„„„„„„„„„„„„„„ 8

2)简化与转化

(1)堆山叠石(拙政园、环秀山庄、苏州博物馆) „„„„„„„„„„„„„„„ 8

1 (2)庭园理水(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姑苏会) „„„„„„„„„„„„„„„„ 10 (3)植物的应用(拙政园、苏州博物馆)„„„„„„„„„„„„„„„„„„„ 11

3)传统符号的衍化转化

(1)单体的模仿(李公堤、西湖新天地) „„„„„„„„„„„„„„„„„„„ 12 (2)符号的提示(西湖新天地) „„„„„„„„„„„„„„„„„„„„„„„ 12

五、结语

„„„„„„„„„„„„„„„„„„„„„„„„„„„„„„„„„„ 12

新中式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

摘要:本文大体从“意”、“源”、“衍”三方面研究新中式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通过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平面布局、空间序列、造景手法等,并寻求传统园林与新中式建筑、景观的内在联系,探讨古典园林在新中式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发展与延续。

关键词:新中式

景观

古典园林

拙政园

苏州博物馆

姑苏会

传承

——华东四市调研报告

引言:开学初,学校老师组织了我们大三的学生于9月10日至9月19日到华东四市对宁波、杭州、苏州和南京进行建筑调研实习。对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宁波五散房、浙江大学、中国美术馆、西湖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中山陵、四方艺术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进行建筑设计方面的考察,对滕头村、慈城古镇、西湖新天地、金鸡湖景区等进行规划设计方面的考察,对天一阁、环秀山庄、拙政园等进行园林设计方面的考察。其中,对江南园林文化的游走认识尤为深刻,并被新中式建筑与景观设计深深吸引,回校后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新中式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对中国古典园林“意”、“源”、“衍”三方面的传承。

一、基本概况

1)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栽体,是世界园林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古典园林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她得山水之性情,饱自然之意趣,是世界山水园林的典范。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最具代表性,当中江南园林的代表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2)新中式建筑与景观

新中式建筑与景观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

二、“意”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追求

1)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精神

2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画的实践版本,通过山水建筑、植物四季变化、诗词牌匾等将大自然缩小移至摹拟于咫尺之间,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最终展现的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园林意境, 指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我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2)新中式景观的文化表达

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意境的现代手法表达,对中国园林内敛、含蓄园林气质的追求与强化。在借鉴古典园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的心理,通过生态、场所精神、文化设计创造景观空间,最终达到传统空间意境的现代再现,勾起中国人内心的回忆,传达中国人对景观空间的种种感觉,让使用者和景观空间真正地达到情景交融。

三、“源”新中式景观源于古典园林

1)平面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主从分明、重点突出是达到统一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国园林又是走再现自然的路子,而自然本身并不处处都明显地呈现出孰主孰从的差异,因而主从分明、重点突出这一构图原则在中国园林中通常都是比较含蓄、隐晦的方式来表现的。

以拙政园为例,其属大型私家园林,中部为全园重点景区。在这一部分中,又以倚玉轩及其以西的水景为最佳,堪称为重点中的重点。

苏州博物馆在整体布局上,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苏博李公堤

苏州李公堤的商业建筑也保留了传统的苏州民居形态,景观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部分元素,多座小桥串联各桥,模仿苏州古典园林布局。

3

李公堤的另一个顶级企业商务会所区——姑苏会,在整体布局上考虑到有限的湖岸线,不仅尽力“取景”,更立足于“造景”。通过建筑形体的变化,以及对墙、院、水、壁、窗等传统元素的运用,将庭院空间划分为开放、半开放、半私密、私密四个不同级别,分别与之相对应的功能空间组合。

2)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问题。它不仅可从某些点上看起来具有良好的静观效果——景,而且从行进的过程中看又能把个别的景连贯成完整的序列,进而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所谓“步移景异”正是这种效果的写照。

拙政园经一再改建成为现状,因而很难有一条既连续又脉络分明的空间序列。

苏州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布局采用了传统园林中“欲扬先抑”的手法,即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手法,这是苏州传统园林最为常见的形式。在通往主体空间的前部,有意识的安排一个极小或极低的空间,通过这种空间时,人的视线被极度压缩;但走到高大的主体空间时,豁然开朗,从而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振奋。

从门厅在进入展区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走道,走到尽头,便是一个较开敞的公共空间连接着两侧的展厅,再往里走,穿过狭窄的通道,又可见一个较大空间的展区。

西廊

展厅

长廊

4 3)造景手法

(1)看与被看

园林建筑,既无轴线引导,又不讲求平衡、对称或对位关系,乍看起来一切若似任意摆布、纯出偶然,但实际上却又刻意、含蓄地受到这种视觉关系的制约。

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

看。扇面亭的位置选择和处理也十分有趣,正面临水开朗,而其他三面通过门洞、窗口均有景可对。通过西南门洞可看到三十六鸳鸯馆,通过东北门洞可看到倒影楼,通过背面扇形窗口可窥见西北的浮翠阁。

被看。亭的位置选择非常巧妙。自“别有洞天”进园后,它成为人们可捕捉到的第一个景观对象,起到了“点景”的作用。

苏州博物馆八角凉亭,在主庭园中,贝先生“亭”的设计也是现代的形式——钢结构、双层、亭顶为玻璃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照明灯具、亭中部为洗漱台。贝先生在主庭园西侧水际安亭,位置选择得很好,亭悬于水面,北可观石与桥,东侧建筑与松梅也尽收眼底;南侧与建筑大堂的亲水平台以及建筑立面互为对景;西侧为绿色的竹林背景,这样以亭为中心,一副泼墨山水画,营造出“简约”的意境。

(2)藏与露

传统的造园艺术往往认为露则浅而藏则深,为忌浅露而求得意境之深邃,则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传统园林,不论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遗,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景”部分地遮挡起来,而使其忽隐忽显,若有若无

环秀山庄,山石嶙峋,乔木参天,藏亭台于山石,树梢的空隙之间,及其幽邃深远。

环秀山庄

姑苏会

5

姑苏会,南北向两条通透的景观主轴形成水坊路与对岸李公堤的视线穿透,将基地内部景观与金鸡湖湖景不自觉融为一体。同时将建筑与庭院相结合,运用设计手法在“见”与“不见”之间造情造景,化解建筑密度与景观品质的矛盾,

(3)渗透与层次

追求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是传统园林的另一重要特点,“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正是这一特点的写照。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为求境的深邃,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

传统园林中所谓的“对景”实际上就是透过特意设置的门洞或窗口去看某一景物,从而使景物若似一幅画嵌于框中。由于是隔着一重层次看,因而便显得含蓄深远,这种现象也应属于空间渗透的范畴。

拙政园小飞虹,作为架空的廊桥既有分割空间的作用,又可使两侧空间相互渗透,从而加强了空间的层次 感。半通半隔,意境悠远。 从松风亭透过小飞虹看香洲,前者为近景,后者为远景。从香洲透过小飞虹看松风亭,原来作为近景的松风亭则变为远景。

苏州博物馆用展区和回廊一隅配上六边形镂窗再现“移步换景”和“借景”的概念,大堂北面落地玻璃把主庭院的景色引进室内,南侧与建筑大堂的亲水平台以及建筑立面片石假山互为对景。

6

李公堤姑苏会,建筑与景观亲密融合,是其一大特色。如传统苏州园林一般,建筑,景观与内部空间互相渗透、融合。游人可透过观光电梯玻璃幕墙外的实木百叶欣赏庭院内风景,仿佛置身竹林深处。窗花格栅等细部装饰配以天然原木,突显“隐、雅、逸”的空间气质。

四、“衍”新中式景观对古典园林的衍变理念传承

1)结构与重组

(1)色彩的抽取

拙政园的整体色调是江南传统的灰白色调,园中除了花红柳绿和碧波荡漾以外屋瓦的灰色和墙的白色就是它最重要的颜色。

作为苏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博物馆沿用了这种承载着深厚历史积蕴的灰白调。粉墙黛瓦格局,加之经过简化、雅化的装饰性灰色边饰,淡雅的灰色线条不仅起到了划分结构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线条之美。

而姑苏会,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展现不同的传统语汇,更是设计的精髓所在。呼应水巷邻里商业的设计理念,设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材料、手法相结合。深灰色亚光石灰石、白色光面珊瑚石、深灰色金属屋面及蓝灰色玻璃幕墙,既体现中式建筑黑、白、灰的水墨意境,又表现时代感。白色光面珊瑚石被刻意地划分成竖向不规则肌理,与山墙面竖向条窗结合,犹如清晨的细雨,绵绵如丝。

同样,苏州李公堤的商业建筑以苏州古典园林式布局,黑、灰、白三色为主色调,尽显江南水乡神韵。徜徉其中,粉墙黛瓦、湖石翠竹,隐约中似乎确能感受到古典园林的氛围,只是少了些内敛与平和。

(2)虚实结合

贝老爷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虚实结合体现在有意缩小了新馆的建筑面积,而留出了一大片的庭院和水塘,在它们上方形成的空间让我们很自然联想到了中国画中的“留白”,这种“留白”的用意不外乎增加建筑的灵气和减少建筑太多对空间造成的压迫感,让这种“留白”形成与建筑物之间的虚实对照。这片庭院造成的空间是“虚”,周围的建筑是“实”,整个空间在纵轴上形成了开阔的视野空间表现为“虚”,周围室内空间形态相对于室外空间表现为一种“实”。

7

(3)隐喻内敛

苏州博物馆的整个建筑群为了协调周围的建筑,总体高度都很低,分为首层、二层和地下层,将建筑逐渐分散到四周的布置上,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这种毫不张扬的建筑布局正彰显了中国人谦卑、含蓄的精神特质。

2)简化与转化(1)堆山叠石

拙政园中部景区入口处理,进腰门后,怪石崚嶒,苔藓斑驳,犹如一道翠障横呈眼前。倘无此山石,园中景色悉入目中,含蓄深邃之感便失之殆尽。以山石代替影壁,起遮挡视线作用,使不能一览无余。

拙政园中部景区,借山石把单一大空间分割成为两个狭长的小空间,(中部有沟壑相通),前者较富变化,后者则更幽静,这样处理不仅避免了空旷、单调,还显得曲折幽深。

景观较平淡,幽雅宁静

景观较集中而富变化

苏州博物馆的叠山是现代的,选材舍弃了传统叠山素材湖石和黄石,而是选用山东泰安的花岗石切片,将置石置于沙砾之上,用水加以阻隔,使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维护置石的尺度感和整体的氛围,同时又是古典的,借拙政园的白墙为背景,将新旧园林、古典与现代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绘在墙上、浮在水中的水墨山水画,如周董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里所描绘的情情境。

8

(2)庭园理水

水是园林的血脉,苏州是著名的水城,水在园林中是不可缺少的,园林用水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手法。

拙政园的理水手法。

a.中部较大的一块水面狭长,横贯东西,有深远感

b.香洲前的水面较迂回曲折,贯穿廊桥之间,有深邃藏幽之妙。 c.见山楼前的水面,较开阔宁静,可延伸至见山楼以西,引人入胜。

a。

b。

c。

环秀山庄的理水手法。因限于地形条件,使带状水面盘回循环,并局部地贯穿于山石之间而形成“涧”,开与合的对比强烈。

穿过山石的涧,极狭窄封闭,又十分幽暗。

其他各段开朗、曲折,与涧构成对比关系。

苏州博物馆庭院水面总体较为规整,神似留园水面,水面的分割处理借鉴了传统理水的手法,通过桥、亭等的划分,使水面有聚有散,桥面低平,亲水性好。同时也有创新之处,池岸的处理,没有延续传统园林中池岸形态活泼多变、由湖石黄石堆积驳岸的特点,而是采用现代简约几何形式,由不规则长短直线围合而成,呈现现代感的明快、简洁。

而莲花池,用墙面规则的矩形凹块,把清水自上而下阶梯状地引入底楼池塘,而楼梯设计成悬挑增大了楼梯下空间利用。

9

姑苏会,行走于内,恍如置身江南山水画之境。“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古人笔下向往的宜人居所,或隐士风格,追求的诗意情境,在姑苏会可得。

(3)植物的应用

拙政园听雨轩庭院,院内一角遍植芭蕉,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此外,还种有桂花、玉兰、桃、竹等以作陪衬,俾使四季景色均有所变。

在某些情况下,茂密的林木甚至在限定空间中担任主要角色。

拙政园中部景区,建筑太稀疏,不能形成界面,主要依靠浓密的树木为屏障而

形成空间感。北及东南侧虽有山石,但高度不足且又平缓,也不能有效地发挥限定空间的作用,这里借树木而补偿了山石的不足,而起界定空间的作用,南界面亦是。

苏州博物馆中植物舍弃了传统园林中追求树木形态本身的天然之趣,追求层次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而是突出了单株的观赏,树的造型经过精心设计和修剪,与同样经过刻意设计的现代建筑相称,具有不同于传统园林的现代感。但在树种的选择上,延续了古典园林的特色,多选用古典树种,如松、竹、柏、桂花、杏树、睡莲、紫藤等。紫藤园中的紫藤,藤攀附于由64个正方形构成的大正方形金属框架上。藤是老的,架是新的;藤是文化的延续,架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一支藤条沟通古今的时光隧道,延续了苏州绵延的文脉。

10 竹

紫藤

3)传统符号的衍化转化

(1)单体的模仿

李公堤的一期国际风情商业水街两侧的商业建筑前的牌坊、抱鼓石,湖面上的石拱桥都模仿自古典园林中的单体,形式都或多或少有了变异。建筑间的连廊、广场上的亭廊都在传统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情趣做了改变。遗憾的是,这些小品元素多孤立存在,缺少必要的环境呼应。

而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涌金池畔、紧邻柳浪闻莺的西湖新天地,是杭州小资和时尚人士的聚合之地。与李公堤一样,西湖新天地采用了许多传统园林的单体元素:重檐亭、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石拱桥、青砖铺路。与李公堤不同的是,它们大多出现在空间转换中,使场景更为含蓄丰满,户外尺度也更宜人。

西湖三潭石塔,是历史上疏浚西湖、保护西湖、建设西湖管理的史实遗迹,是研究西湖历史地理的重要坐标,是西湖重要文化景观,代表着传统的符号。

石拱桥 三潭石塔 铺路

(2)符号的提示

西湖新天地不断出现一些传统的图形,如地面排水系统的钱币图案,树池边沿的云纹图案,铺地雕刻的祥云图案等,一切都在不经意中呈现,低调却又刻意。

11

五、结语

中国园林,由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开放和动态园林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从新解读古典园林,传承古典园林造园精髓,同时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和功能要求,形成了当代中国园林形式。面对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我相信中国传统园林同样能获得凤凰涅槃后的新生。新中式建筑与景观力求回归本土的设计,虽然还不成熟,但却是中国景观设计行业对我国景观地域精神缺失的思考与实践,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创造,间接推动新时期中国园林的发展。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个别人的使命,作为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要具备这种文化的觉醒,都有责任在继承传统园林文化方面做出探索。

12

第三篇:【华东师范大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网站-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网站-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

一、总则

1、为了保证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制定本章程。

2、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3、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学校性质、校址

4、学校全称:华东师范大学。 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1959年被列为16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我校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大学之一,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

5、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招收对象是:参加2014年6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以及保送生、运动训练专业学生。 修满规定学分的毕业生颁发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证书,达到规定标准的毕业生颁发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证书。

6、我校承担教学任务的校区有两个,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闵行校区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学校法人注册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三、招生计划、收费标准

7、2014年我校本科招生总计划为3400人,专科(含高职)招生计划为100人。 我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数及有关要求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计划。 公布的计划中不含已录取保送生、运动训练专业计划及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计划。

8、我校收费标准:普通专业学费标准5000-5500元/年,艺术类专业10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第

一、二学年5500元/年,后两年标准是16000元/年。 具体各专业收费标准以学校财务处公布为准。 住宿费:中山北路校区800-1200元/年,闵行校区1200元/年。

9、我校2014年入学的实行免费教育的师范专业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国家补贴生活费。 学生入学后必须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否则学校可取消录取资格。 有关具体政策以教育部公布的文件为准。

四、录取原则

10、根据教育部加分幅度不得大于20分的规定,我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小于、等于20分的政策性加分;加分值大于20分的,我校一律认作20分。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11、我校普通类的专业录取采用“专业级差”原则,专业级差分为

2、

1、

1、0、0。 在同分情况下,文科考生参考语文、外语高考分数之和,理科考生参考数学、外语高考分数之和;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录取时不设级差分,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录取。

12、专业调剂:高考分数高于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的考生,如果按上述第11款规定的方法不能被录入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且在志愿表中选择“专业服从调剂”的,将被调剂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专业。 如果考生不能被录入他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且在志愿表中选择“不服从调剂”,将被退档。 专业调剂和退档时均不再征求考生意见。

13、对于不实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批次,高考分数高于我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不受限,都会被录取;高考分数等于我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根据我校实际招生计划,按照第11款的同分原则进行录取和退档。

14、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批次,在我校投档分数线上且被投档进入我校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不受限,都会被录取。

15、外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对外语语种不作限制。 考虑到我校各专业均有双语教学、相关课程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实际情况,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时慎重考虑。

16、通过我校考核并获得我校加分优惠的考生,档案被第一志愿投档到我校后,我校将依据承诺给予加分后进行专业录取。

17、对于设有选考科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科目要求,依据第

10、

11、12款进行录取。

18、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将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在考生确定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我校依据考生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直至完成招生计划。

19、化学、应用化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类、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业要求无色弱、色盲以及其他色觉异常症状;美术学、设计学类、地理科学专业要求无色盲以及其他色觉异常症状;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可以识别红、黄、绿、蓝、紫颜色;体育类专业要求任何一眼裸眼视力4.4以上(含4.4),无色弱、色盲;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要求发音器官无疾病、无色盲、夜盲;其他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公布的高考体检指导意见执行。 由于身材过于矮小、残疾、身体或头脸部有明显缺陷的学生,毕业后当教师可能会遇到困难,建议慎重考虑是否报考师范专业。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20、在上海提前批免费师范专业录取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两个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进行调剂录取。 该条款不适用于获得我校卓越教师计划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

21、江苏省考生报考我校普通类本科专业的资格要求选测科目为2 B,必测科目为4 C 1合格;对选测科目每门成绩达到A+的,给予投档分加2分优惠进入专业录取;专业安排原则按第11款执行。 自主选拔录取对象、艺术特长生的资格要求等同普通类专业的资格要求。 艺术体育类专业要求是7门必测科目D级不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

22、经我校考核认定获得我校2014年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公示备案后,我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我校有关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录取。

23、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考生的录取方法按我校公布的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执行。 在计算合成分时,采用标准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提供的原始高考成绩计算合成分。

24、经我校艺术团考核合格获得我校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的录取,我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艺术特长生的录取政策和我校给艺术特长生的通知书中公布的原则执行。

25、经我校体育与健康学院考核合格并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员录取资格的考生的录取,我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政策执行。

26、报考我校体育类专业考生的录取方法:上海考生按已公布的《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类专业招生简章(上海地区)》规定执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一律以录取系统中显示的投档成绩为依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27、填报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志愿的学生在录取后,必须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本科毕业后到定向就业单位就业的定向就业协议,否则取消录取资格;定向西藏就业的本科生入校后必须与学校签订定向西藏就业协议,否则学校可取消录取资格。

五、新生报到

28、以下专业的2014级新生在我校中山北路校区就读。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教育康复学;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计学院:设计学类。 其余专业的2014级新生在我校闵行校区就读。

29、学校设有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报到后可以通过申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及奖学金等途径解决学习经费困难的问题,具体情况可以查阅我校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网站(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四篇:【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专业】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招生网站-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专业】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招生网站-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分数线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及各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本科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为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院校国标代码:13431第三条办学性质:独立学院第四条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第五条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兰大道899号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及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七条 学校设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招生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三章 录取原则第九条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各省(市、区)招生办公布的录取批次,通过远程网上录取。 第十条 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照各省(市、区)招办的规定加分予以认可。 第十一条 对于进档考生,严格按考生投档分数、专业志愿顺序分专业录取,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学校将根据专业计划情况进行调剂;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第十二条 在江苏省,我校采取“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办法,再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和综合素质评价分专业录取。 第十三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通过所在省专业联考,文化成绩达到当地控制线,按“总分=专业成绩×50% +文化成绩×50%”择优录取。 第十四条 录取的体检按照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专业录取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十六条 入学后所有专业的公共外语必修课程为英语。 第十七条 英语专业需参加各省(市、区)考试院(招办)组织的英语口试,且英语高考成绩不低于100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英语高考成绩不低于90分;土木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高考数学成绩不低于90分。 第四章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收费标准第十八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杂费、住宿费和书籍费等费用。 按照属地化原则,我校严格按江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对学生收取学杂费。 每年公布招生计划时同时公布收费标准。 第五章 毕业证、学位证书说明第十九条 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由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六章 招生咨询第二十条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电话:0791-82121208,82121111, 82121199。 网址:.cnE-mail:lgxyhjh@163.com传真:0791-82121199第七章 附则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由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重点专业: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全景地图: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历年分数线: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报考指南: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招生计划: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五篇:华东交通大学概况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1971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南昌,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被江西省列为重点加强建设的高等院校,是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依山傍水、临江怀湖,集江河湖山于一体,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汇幽雅清翠于一身,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 ,有“山水森林”之美誉。

各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装备优良的中心实验室。图书馆收藏各类文献280余万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大学科门类。现有17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省示范性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1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是工商管理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产学研示范基地2个,是全国CAD应用工程培训基地、江西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工程中心”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校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正副教授460余人。学校拥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全国优秀教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计划” 、“赣鄱555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岗之星)培养对象”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等8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0人。

近年来,学校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00余项,其中 “863”、“973”、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国际交流、国际招标及省部级以上项目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800余篇,其中1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获国家专利80余项;出版论著教材330余部。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及合作。

学校重视大学生体育事业,曾荣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学生白雪夺得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学生男子篮球队多次代表江西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校武术队近十年来,多个项目连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冠军。

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双专业(双方向)”和“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等培养模式,在国防生培养上探索出“三个明确、三个接轨”的先进经验,并被教育部、总政治部推广到全国国防生培养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针对大学生实施“多维立体、全员互助”健康教育模式,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以“校园110”为平台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在全省率先实行,学校连续9年获得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高质量的生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长年位居江西省高校前列,连年获评全省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栉风沐雨谋发展,团结奋斗谱新篇。华东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紧紧把握“十二五”事业发展的新机遇,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发展道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将华东交通大学建成有竞争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实现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012年3月)

上一篇:河道保洁人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好吃的午饭周记三年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