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变化的开头

2022-08-28

第一篇:我的家乡变化的开头

从我的家乡石河子的变化看改革开放

业毛

2011-09-23

从我的家乡石河子的变化看改革开放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戈壁明珠”石河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会议,终于使封闭的国门隆隆开启。师市60万各族干部群众,冲破桎梏,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师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凸现勃勃生机。

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变化

时代,一步步在前进;改革,一步步在深入。

30年来,师市改革开放由点及面,由局部到全局,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开放格局。

石河子作为亚欧大陆桥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是改革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它在兵团的地位、作用和窗口形象日趋突出、熠熠生辉。

30年艰苦创业,特别是“十五”以来,师市党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兵团集中力量做大石河子垦区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师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攀升。到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102.02亿元,经济总量比1978年增长10.6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0.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56亿元,比1978年增长24.4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1亿元,比1978年增长164.5倍。2007年农业增加值达到30.3亿元,比1978年增长9.4倍。棉花总产29.78万吨,比1978年增长34.4倍,石河子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十五”以来,师市紧紧抓住全疆新一轮加速工业化发展的机遇,制定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集中力量做大开发区”的战略目标,树立“全力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项目”的思想,千方百计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初步构建了以农牧机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和氯碱化工六大支柱产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2007年师市二产在三次产业中排在第一位,占师市经济总量的35.8%。二产完成增加值36.5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35.4亿元,增长7.7倍。聚氯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棉纺规模达到110万锭,成为全疆纺锭规模最大的城市;食品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占全疆电力装机容量的8%。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台湾康师傅、旺旺,内蒙古伊利,南京雨润,北京燕京等知名企业落户石城,石河子成为全疆食品行业知名企业和品牌最多的城市。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信息、社区服务、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师市三产实现增加值35.22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34.9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为29.7:35.8:34.5,

二、三产业占师市经济总量的7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1978年至2007年,师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8亿元,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生产能力,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目前电力工业迅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骨干电厂,2007年师市发电量39.41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31.2倍。电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完成农网改造,电网实现联网。邮电通信事业突飞猛进,建成了覆盖师市的光缆干线,初步形成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讯体系。

石市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到2007年,个体工商户已达1.78万户,从业人员3.17万人,注册资金6.97亿元;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258户,从业人员1.4万人,注册资金22.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活跃、最为迅速的发展时期。认真落实国家税费改革和兵团党委减负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农场(农村)各项改革。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得到较好的落实。土地承包长期固定面积达到80%左右;承包职工生产资料费用自理率达95%以上;农资集中采供、“一票到户”受到职工群众欢迎;产品订单收购、贴近市场价格兑现。从2004年起撤销了全部农产品关卡,农工减负工作成效显著。全师平均每亩收费156元(含职工自身受益部分),亩均减负80元,并建立了农工负担只减不增的长效机制。

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师市按照“保护与建设并举”的要求,每年全民植树30万株,现师市有园林绿地955公顷,绿化覆盖率40%,公园绿地25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0.3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0.9%提高到现在的14.3%,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17%,全垦区82%以上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绿洲内部生态趋于稳定,绿洲外围生态治理步伐加快,局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走进石河子市,宽阔的道路,别致的建筑,精美的花坛,满眼的绿色,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今,市政道路总长已达503公里,道路面积588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9.03平方米。年风沙天气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6—9次,减少到现在的两次以内。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普及率达96%,集中供热率达92%,城市污水无害化处理达100%。全年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保持在94%以上。城市昼夜噪声值低于国家标准。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公交车人均指数超过国家标准,目前已实现刷卡乘车,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28.1平方米。

2001年以来,师市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首届“中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西部“全国投资诚信安全区”等殊荣。

科学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师市金融、财税、医疗、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30年来,师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103项,其中获得国家、自治区及兵团奖励的科技成果823项,获得专利授权767项。到2007年,垦区高等学校已发展到3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所,普通中学49所,小学40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4.6万中小学生免收学杂费,保证了师市所有贫困中小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目前师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9.8%。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2%,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垦区有各类卫生机构796个,其中医院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个,农牧团场、工交建商企业等单位有卫生所(室)722个。城乡群众就医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30年来,师市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改水防病、危旧住房改造等一系列造福各族人民群众的举措。特别是“十五”以来,师市帮助1.4万贫困人口越过了低收入贫困线,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累计完成投资8536万元,解决了团场17万人的饮水问题。新建改建公路2788公里,基本形成了贯通垦区、通达连队的公路网络。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来抓,重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就业工作,8.1万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师市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和城镇扶贫帮困工作,28万人参加了社会保险,综合征缴率达到100%。10.4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完善。将1.45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不断加大援助困难职工和城镇弱势群体工作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制定具体解困计划,坚持进厂入户、一户一策、帮扶到人,帮助城镇特困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十五”以来,采用5种形式解决职工群众住房问题。累计投资47.9亿元,新建住房88911套,面积达647.4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18715套,经济适用房、解危解困房、廉租房70196套,约26万人喜迁新居。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师市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30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职工群众得实惠最多的30年,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30年,是石河子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的30年,是各民族团结奋进、兵地融合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的30年。

改革未有穷期,石河子的明天会更美好!

第二篇:我的家乡变化

我的家乡——@@村

我的家乡坐落在##村,随着十九大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评为湖北省最美丽的乡村。

听家长说,以前,我家住的是土房,可以说冬冷夏热,每当刮大风的时候,灰尘就会从窗户缝中毫不客气地冲进屋里,在窗台上、屋地上肆意地留下足迹。在村里走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人们生活贫穷,孩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如今,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家家也都住上了用红砖碧瓦建成的三层小洋楼,多么的宽敞舒适,室内窗明几净,家电也样样俱全,有线电视、电脑、自来水、电话也在各家落了户,有的还买上了自家的小轿车,仿古式的围墙,每家的大门两旁都挂有红灯笼,村中一条条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达到了村村通、户户通。一到夜晚,灯笼发出了红色的光芒,好像走在皇宫的路上。通往村外的水泥路两旁的路灯,像一排排站岗的哨兵。在这里处处呈现十九大以来新农村的美好气象。

在@@村建成了循环示范园,主要以生猪养殖为龙头,发展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猪粪作为沼气的原料,为每家每户提供了燃料,又干净,还省钱。而沼液、沼渣又是万亩紫薯和蔬菜的肥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

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再也看不到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了,人们也讲起了品味,穿起了品牌衣服。这几年政府扶持农民搞大棚种植,让大家既能吃上放心绿色的蔬菜、瓜果,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家乡的人们都是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看着两旁的路灯,我的心情无比舒畅,真是感慨万千,家乡的真美啊!我爱我的家乡,感谢党的富民政策给我的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三篇:从我的家乡大美青海的变化看改革开放

毛业

从我的家乡大美青海的变化看改革开放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青藏高原,那里有大片大片的青色草原,有蓝到纯净的天空,有美丽的文成公主经过的倒淌河,有圣洁的寺院,有淳朴的少数名族大家庭。

我们青海由于地处西部偏远地区,以前温饱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城乡各民族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青海是藏族自治的省份,随著改革的不断深入,藏族传统文化也得到保护和宏扬,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藏传佛教寺院和文化遗产进行修缮和保护,受到藏区广大群众和僧众的拥护和欢迎。30年来,政府把改变藏区牧民生活和生产条件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政策和资金加大对藏区的扶贫力度,在藏区全面推行了草场承包和牲畜作价到户的政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在藏区开展以“定居、种草、草场围栏、暖棚养畜”为主的“四配套”建设,彻底结束了“坐拥千只牛羊,合家一顶帐房”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目前,藏区不少县牧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远远高于农业区农民的收入。藏区牧民从吃、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定居生活的牧民在青海省已经达到80%以上。

青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河湟文化、青海湖文化、昆仑文化、江河源文化、热贡文化和格萨尔文化在这里孕育发展、共生共荣,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唐卡、堆秀)、日月山日月亭、泽库和日经墙、天峻卢山岩画、都兰吐谷浑古墓、玉树文成公主庙等文化遗迹弥足珍贵、魅力无穷。二是有富集的自然资源。水能资源、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等,储量可观,分布集中。改革开放后这些资源在国家的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下也给青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由青海进行的“大美青海—香港行”活动,可以说是一次集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盛事,是一张展示青海形象、提升青海知名度的金名片。这次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青海,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展示发展成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标志着青海以自信开放创新的面貌扩大开放、融入世界迈出了成功的一步。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对内凝聚了人心、增添了自信,对外展示了形象、提高了知名度。青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越走越好。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的提高。物质基本得到满足,精神方面也在不断提升。

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三十年前,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四处吹响时,撒拉之乡各族群众也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开始了新循化的建设道路。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过是过眼烟云,但对于循化各族群众来说,这是一个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三十年,是一个从落后走向文明的三十年,三十年来,黄河两岸这片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富裕、文明、和谐的西街村

地处循化县城郊的西街村,是撒拉、藏族、回族、汉族杂居村,全村141户,565人,耕地面积199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分,改革开放前,群众连起码的温饱都无法解决。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为西街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街村先后建起两座提灌站,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按照“稳粮、抓果、增菜”的发展思路,开辟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道路,率先在全县建起10个温棚,通过示范引导群众种植辣椒、西瓜、瓠子等高效温棚蔬菜使村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要大发展就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到九十年代,陆续富裕起来的西街村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开辟二次创业阵地,他们修建商铺发展商业贸易,亲帮亲、邻帮邻走出家门开饭馆、跑运输,涌现出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各类专业户54家,其中在北京、深圳等地从事拉面经济的就有12家,有力地推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去年经济总收入达14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00元,是全区有名的小康文明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民族团结进步村,第三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走进西街村,干净整洁的巷道,休闲的老人孩子,新式瓦房,都让人眼前一亮,手机、电脑成为新一代村民新的生产工具,个别家庭还养起了私家车„„处处折射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曾有人嬉曰“循化县城一条街,一条街上两栋楼,东头掉根针,西头寻声找”。三十年过去了,循化县城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2001年,循化被列入全省十个“风景园林城市”建设县后,五年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超亿元,是前30年城镇建设投资的总和,相继完成了三纵五横的道路网络建设,县城街道从700多米增加到22公里,城区面积从2001年的1.2平方公里增加到4.5平方公里,铺设了1.16万平方米的人行道彩砖,架设路灯106盏,投资1054万元建成了功能齐全、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广场、人民广场,投资784万元建起东门、西门两个农贸市场,终于结束了循化没有正规贸易市场和休闲娱乐场所的历史。每年实施的春秋绿化工程使城镇园林绿化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标,做到了“一条街、一种树、一条线、一道景”,现在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7%,绿地面积达到6.8万平方米。同时,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使县城服务设施空前发展,日供水能力从2001年的1500吨增加到7000吨,铺设供水管网30公里,排水管网15公里。目前,城内拥有面的400多辆,建成星级宾馆6个,拥有床位1100个,交通便利、吃住乘心,城市功能大步提升。

走进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犹如走进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生活画卷,高楼林立,游人如织,霓虹灯夺目,积石大街、黄河路、迎宾路等十余条街道纵横交织,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空气越来越清新,呼吸越来越顺畅,人民广场、文化广场上处处是悠闲的人群,大街小巷告别了昔日的坎坷展现出自由抒情诗般的优美流畅,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丽弥漫„„

新农村建设焕彩夺目

积石山下一排排撒拉族民居错落有致,犹如一幅恬静幽然的山水画。“人在村中,村在画中”是循化县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真实写照。

三十年来,新建村这个原本贫穷的傍依在黄河边的普通小山村依靠党的好政策通过挖掘自身优势产业走上富裕道路,成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新建村建成全县最大的辣椒种植基地,家家户户种植辣椒,仅线辣椒人均收入就增加1945元,村里还通过帮带形式组织240人外出从事餐饮服务业,户均年收入20---30万元,新建村还以“农户+联户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分工”的形式组织群众开创牛羊育肥新模式,实现了村有支柱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

小小新建村的变化只是循化广大农村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来,循化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抓特色农业经济,强化农村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着力培育以核桃、花椒、线辣椒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牛羊贩运育肥为主的特色农区养殖业,以餐饮、运输为主的劳务经济和以撒拉族民俗风情为主的旅游业。目前,全县牛羊育肥户达1007户,年贩运育肥牛羊25万头只,户均收入达万元;建起17个百亩以上线辣椒种植基地,种植线辣椒达1.86万亩;建立了百亩以上薄皮核桃种植基地10个,总面积达1.5万亩;按照“占边、进沟、上山”的发展思路,山山沟沟栽植的花椒经济林成为群众致富的又一渠道。

沐浴春风展新姿

徜徉在这片土地,茂密浓绿的树丛中风格独特的建筑错落有致,婀娜多姿的撒拉艳姑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田野上如画的村庄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条条曲径通庭院,房前屋后果香溢,活动室里笑开颜,绿色家园起宏图„„

积石镇下草村的尕西木等村民独具慧眼,利用黄河沿岸果园办起一家家民俗风情浓郁的“农家乐”,吸引了众多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成为循化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目前全县共有170多户农家办起具有民族特色集餐饮旅游为一体的“撒拉族人家”,户均年收入5---20万元。街子乡三兰巴亥村的韩胡才尼兴奋地说:“坐在家里挣钱,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清水乡乙麻亥、石巷等村的群众依靠黄河大作黄河奇石文化产业,在西宁办起奇石馆,年收入多则上百万,少则数万元。不甘贫穷的撒拉艳姑也用灵巧的双手绣出一幅幅美丽的撒拉族刺绣旅游产品,开辟出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

同时,乘全省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大好时机,循化县积极打造“黄河水上明珠旅游带”和“黄河上游流动的风情走廊”,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民俗旅游正成为循化最具活力的产业。2005年“撒拉族绿色家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循化县被列入“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和“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百强县”,年接待游客62.1万人,旅游收入达1.08亿元。撒拉族农民工遍布大江南北,跑运输、开饭馆,发展多种经营,去年劳务输出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8亿元。私营企业从从无到有发展到308家,从业人员达21961人,注册资金1.64万万元,企业总产值达7.48亿元,为增加地方财政和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深圳开饭馆回来的积石镇新建村的韩尕西木激动对记者说:“在外地闯荡时,感觉家乡太落后了,这次回家,发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城镇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农村也是旧貌换新颜。”

第四篇:我的家乡变化大

作者:邢台县城计头完小三年级3班 郑甜昕

今年春节我们家收到远方亲戚的一封来信,一家人围在一起高兴地读着:老家的土坯房还漏雨吗?家门前的公路是不是一下雨又泥泞的不好走?家里的老牛还拉得动庄稼吗?家里那老自行车换新的了没„„听得我一头雾水,我就问我爸爸:“我咋就听不懂呢?”爸爸告诉我说,来信的是我的一位爷爷,在河南住,已经三十年没回家了,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三十年前的家乡。

嗨,三十年了,他哪会想得到我们的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想马上就告诉他:“你说的那些都是历史啦,看我们家乡现在的面貌是啥样子的。”

就咱们村吧,家家户户盖上了新砖房,好多家都盖起了小洋楼,多气派,这能漏雨吗?就你那信里提到的土坯房,先翻成了石头房,又改成了砖房,后来又改成了我们正住着的小洋楼。家门前的泥泞路,国家政府早就给铺成了八米宽的水泥路,现在很多家庭都开上了小轿车,要还是那泥泞道路,那还能走吗?还有你信中提到那自行车,我都不记得是啥样子了。现在出门至少都的是摩托车。现在在我们农村当个农民可痛快了,农民种地不交税,看病花钱有人给,就连上学也免费。看,那是谁家扔出来的黄金搭档的包装盒,从我们老百姓家里头清理出来的垃圾里,也能看出我们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多大的提高。

再看看我们的学校吧,我们学校跟以前也大不一样了。现在上学

不但学费免了,就连我们用的书本也是国家免费给的。我们的教室里面都安上了电脑,上了网,还连上了大电视,老师们上课都用那大电视给我们讲,看得可清楚了。课余时间老师还会给我们播放一些动画片,学校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回到家我看电视,妈妈不让我看,我就自豪地反驳她:在学校,老师还时不时的给我们放电视那。

哎呀,我们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啦。要是细说,三天三夜我也说不完。真想让我的那位爷爷回来亲自看看。也要让全中国的人都看看,现在我们生活在农村是多么的痛快啊!你们就羡慕去吧,哈哈!

指导教师:王江苏

第五篇:家乡新变化-我的家乡

来源:教师资讯网 http://

家乡新变化 虽然离开家乡已有四年多了,但是我常常思念我的家乡和乡亲们。我家搬到镇上后,因为离家乡的路程较远,所以,回家乡的次数就很少,今年春节,我决定回去一趟,顺便向乡亲们拜个年。车轮飞驶,驶过了一条条平坦的路,啊!家乡将要到了!高高的远山、澄清的小河、清丽的翠竹,一切都那么熟悉。听说我回来了,乡亲们都跑出来了,这个说到他家去,那个又说到他家去,没有办法,我只好每家都去看看。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家家户户都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了,摩托车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各家的房屋都装修得很好,想想当年,家乡多落后,一村人挤在一片荒凉的草地上,一色的破瓦房,家里一样象样的家具也没有,全村只有二叔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要能看上一眼电视都非常不容易。现在却不一样了,(来源:教师资讯网 http://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我的家乡跟城里没有什么两样了。我要走的时候,乡亲们给我捎上很多好吃的东西,还叮嘱我有时间常回家乡看看,希望我师范毕业后,能分配到家乡去当一名小学教师。这次回去收获挺大的,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和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真的很高兴,我想,回校后,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教师基本功,以后,为家乡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不辜负父老乡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上一篇:我对英语教学的感想下一篇:我的课余生活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