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考场必胜口诀

2023-05-21

第一篇:中考作文考场必胜口诀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

考场作文技巧:文章随世运 无日不趋新

综观2010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笔者发现:命题者普遍追求把兼容、多彩、开放的作文命题理念渗透到作文题型上来。不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这就给考生写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在选择文体时,考生不能只盯着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常见文体,还应该选择一些新的体裁,大胆创新,为取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介绍2010年中考作文中屡屡夺魁的新颖别致的文体。

一、日记书信——展现真实自我。日记书信是考生常用的写作形式。其特点是自由灵活,所受限制少,有利于考生抒写内心感受,袒露真实情感。例如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写给昨天的„我‟的一封信》,考生将一篇原本普通的议论文,用书信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不仅文体新颖,而且感情充沛。像这样一篇文质兼美、匠心独运的佳作怎么能不获得高分呢?

二、对话访谈——触及内心深处。“言为心声”,通过人物语言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对话显得自由灵活,谈话内容可以无所不包。常见的形式有采访问答、面对面交流、打电话交谈等。利用这种形式来写中考作文,可使文章布局精巧,出彩创新。例如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写给_________

______”,一考生填题为《写给猫妈妈的信》,这篇作文大胆地运用“访谈录”形式来结构文章,形式活泼,又具有时代感,真正做到

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它独树一帜,因而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三、童话寓言——蕴涵深刻哲理。文章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也可间接表现现实生活。考生可以凭借想象和联想,把现实生活中反映到人们头脑里的东西构成虚幻的形象,借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这样可以避免一般记叙文的简单叙述和一般议论文的枯燥说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如2010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因为有了期盼》,考生以童话的形式塑造了白天鹅、丑小鸭两种不同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考生把自然界“社会化”,把社会生活“童话化”,创造出一个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和生活常规制约的奇异境界。

四、戏剧小品——演绎百态人生。写戏剧小品要求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活动的时间、空间要相对集中,场景变化小,人物塑造不求多,但求鲜活。例如201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作文题“呼唤_______

____”,一考生以《呼唤美好》为题,并用多幕剧(共四幕)的形式,再现了自然与社会中的种种美好,有快速吸引读者眼球之效。该文每幕剧均由背景、主体活动和旁白构成,但“剪接”和寓意各有千秋:前两幕以写禽鸟的活动为主,揭示出“简单蕴藏美好”和“美好在于敢于挑战、勇于奋斗”的要义;后两幕着眼于人的活动:同学主动拾书,老师挥汗上课的点滴,让人世间的“美好”宛然在目,熠熠生辉。

五、故事新编——展示五彩生活。许多小小说常常采用故事新编这一形式,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形式往往以人

们熟知的某一人物或事物为依托,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达到再现现实生活之目的。这类考场作文往往写得妙趣横生,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使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与启迪。例如2010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佳作《打开一扇窗》,考生用细腻的笔触叙述了苏轼曲曲折折的人生之路。在叙述苏轼经历时,以几个时间名词与副词为坐标,简洁有序地勾勒轮廓,推进节奏;在叙述苏轼醒悟时,又通过词语的重复与单词成句的方式来降低表达的速度,有意让情感在此低吟浅唱一回。文章以语言勾勒线条,加上外貌描写生动传神,心理刻画细腻逼真,很好地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感情。考场上,能写出想象如此丰富、故事情节如此动人的文章,实在难得。

六、杂文随笔——直击社会病态。杂文形式自由,给人广阔的发挥空间。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讽刺。杂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往往直击社会病态,而随笔则显得温和些。例如201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善待自己》,考生运用随笔的形式,没有说“什么是善待自己”,也没有说“为什么要善待自己”,而是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了“怎样善待自己”这个层面。文中三个观点的提出,对应着开头摆出的三个错误认识观点,使得文章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结构上前后呼应,自然严谨。考生论证观点,或正面或反面,正反结合,令人信服。

七、通讯报道——记录人间真情。例如2010年四川省巴中市以“愿望”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七旬老翁遭儿嫌,十里乡亲来解难》,考生以消息的形式来写,抓住了社会上“关心帮助老人”这一新风尚,通

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也体现了考生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因而使文章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

八、抒情诗歌——唱响时代旋律。中考作文不限制诗歌体裁,在有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得到体现,出现了许多有灵气、有个性的优秀文章。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他们抒写真情、抒写感悟、歌唱真善美,反应时代风貌。例如2010年四川成都市中考以“听听________的声音”为题作文,一考生填题为《听听学子的声音》,用饱含深情的诗句赞美老师崇高的人格品质。诗歌选取了大海上的航标、夏日的凉风、冬天的火把、天空中的启明星等一系列意象,使诗歌的意境凸现出来。

九、法庭纪实——推演话题收奇效。这种形式模拟法庭审判程序,推演话题,极富创新意识,生动活泼,收到引人入胜的奇效。例如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以“自视”为话题作文的中考作文《我不是腐败的滋生地——高位与腐败公堂对簿记》以庭审纪实的形式,将“高位”与“腐败”拟人化,让对立的双方对簿公堂,在原告与被告之间的陈述、辩驳中,生动地表现了“高位不是腐败的滋生地”的主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十、实验报告——闪烁异样光彩。这种形式将理化实验引入考场作文中,闪烁着与众不同的光芒,冲击视野,透过理性的思考,来表达人文思想。例如201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以“习惯”为话题作文的中考作文《感情实验三则》就是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来写的。文中的三个实验,虽然实验的对象不同,但他们面临的生活境遇与结果是相

同的,即阐释了“溺爱会导致人和生物变得脆弱甚至死亡;磨难能使人更容易走向生命的辉煌”的道理,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十一、电子留言——尽显网络神奇。电子留言板是网友交流信息的场所,人们可以同素未谋面的人自由畅谈。这样的方式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变得真实、坦诚。例如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以“心声”为话题的中考作文《倾听春天的旋律——五位女孩儿的留言》,考生用电子留言板的形式来写,截取春天里的一段段美妙的声音,将春天写得新颖,亮丽。潺潺的溪水、活泼的雨滴、清脆的鸟鸣、欢快的歌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不过,文字虽美,但绝没有达到完美的境界,那么,是什么让考生登上高分平台的呢?应该说是独具一格的形式,让原本普通的内容增添了诱人的光彩。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中考作文“不限文体”或让考生在“文体不限”的要求中进行写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面对这种趋势,考生可选择一种最适合表现命题意旨的文体来写,选择一种最适合发挥自己的特长、显示自己个性的文体来写,选择一种回避大多数、令他人意想不到的文体来写,选择一种令读者非常感兴趣的文体来写。不过,必须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另类文体”的中考作文都是在好的内容的基础上,讲究形式出彩求新的。假如没有好的内容,再新的形式也不会取得高分。考生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写出文质兼美、出彩求新的佳作,才能在中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第二篇:中考考场作文指津

江西省靖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庆陆

写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开拓型人才必备条件之一,是中考永恒的话题,是中考语文的“压轴题”,难怪有人说:得作文者得中考。作文容不得我们有半点忽视!之所以有如此说法,是因为在中考考场上,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分值至少也是50分。在满分150分的省市中考试卷里,作文有的甚至为70分! 因此,每个考生都应不断磨砺自己的文笔,抢占中考作文的“制高点”。每位带毕业班的语文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重视中考作文指导工作。 然而,相当多老师不会组织中考作文复习。有的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复习;有的只是准备几篇范文,让学生去模仿;有的从如何选材如何布局,让学生无所适从„„不一而足。

中考考场作文指导,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不可能通过一个晚上就说清楚,所以,我今天只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如何列提纲、打草稿;

二、写好开头、结尾、过渡和呼应;

三、作文注意事项。

一、如何列提纲、打草稿

考场上,整篇打草稿时间肯定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部分草稿。

第一,全篇作文的写作提纲,要打个草稿。作文提纲是一篇文章的“蓝图”,如同建造一座大楼,没有图纸是万万不行的。它可以是条目式,也可以是框架式。从完善的角度考虑,写提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作文提纲要体现文章中心和材料的内在联系,各个方面的材料从哪个角度表现中心,应该明确地显示出来。

2.作文提纲要体现文章的重点。一篇文章可以分成若干个部分,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非重点,哪里要详写,哪里要略写,都要在提纲中表明。

3.作文提纲要体现文章的层次,明确各层次间的关系,表明其中的过渡和衔接。特别是议论文,最好能够点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4.作文提纲要表明写作的主要方法,如举什么例子,引用什么材料,怎样运用比较或对比等等。

5.作文提纲的文字要简明扼要,能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表示,就不必用一句话。 第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打好草稿。好的开头不仅能统领全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能一下子就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开头好,结尾也要好。有的考生常有虎头蛇尾、草草收兵的毛病,也有的考生易犯画蛇添足、拖泥带水的毛病。因此,同学们在考场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地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打个草稿,并精心修改,写出漂亮的开头与结尾,再把它誊在试卷上。

第三,文章的局部也要打好草稿。考场作文由于时间限制,中间部分不必都打草稿。但对某个问题、对某个自然段(如过渡段、照应段等)、对某些句子,自己认为考虑得不够成熟,不易理出头绪,不易准确概括,都可以打片段的草稿。比如,遇到某些句子需要特别加工,或造成对偶,或形成排比,或构成特殊句式„„那就把笔端从试卷上移开,临时在草稿纸上写下几行,再进试卷。这样,你的作文不但内容准确生动,而且卷面整洁,在得分上占有较大的优势。

二、写好开头、结尾、过渡和呼应

1.开头。古人云:“凤头、猪肚、豹尾。”这是衡量一篇好文章的尺度,而“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样漂亮,多姿多彩。所以,能否灵活自如地、独特精当地写好作文开头往往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

1 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

(1)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开头只是个引子,建议占两行半,顶多不超过三行半。如:

这个冬天,出奇地冷。(2013•昆明市一考生《越过墙就能看见阳光》) (2)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如:

已经两天了,我在烟雨的江南盘桓,触摸江南的灵气。但是今天,我不得不与你告别,我挚爱的江南。(2013•青岛市一考生《告别江南》)

(3)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要达到这种效果,往往需要用形象的描写、优美的抒情或恰当的修辞手法。 ①运用形象的描写,如:

浓浓的茶香在舌头上滚动着,那么纯,却又那么的香。(2013•大连市一考生《原味》)

②运用修辞手法。如:

白云能在蓝天中飘来飘去,那是天空对它充满了爱;鱼儿能在水中游来游去,那是海洋对它充满了爱;花朵能在太阳的照耀下健康成长,那是太阳对它充满了爱。(2013•广东省一考生《那儿,充满了爱》)

2.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古人对结尾有豹尾之说。所谓“豹尾”,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子的尾巴用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同开头一样,建议只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1)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啰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2)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

(3)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自然结尾。话说完了就自然结尾,一般叙事的文章,往往事情叙述完了就自然结尾。如《猫》的结尾:“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写完了“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就自然结尾。 (2)总结性结尾。这种结尾的方法能使文章的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3)照应开头。文章结尾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更加鲜明。如《背景》等。 (4)引发想象。有的文章结尾意思含蓄,给读者有想象的余地,言已尽而意无穷。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3.过渡。过渡是指文章中上下文之间意思的衔接和转换。过渡得好,文章脉络通畅,线索分明,结构严密,有助于清楚、正确地表达中心。

常见的过渡方法有:

(1)词语过渡法。常用的过渡词语,有连词,如“因为”“所以”“但是”“可是”“而且”等;有副词,如“不过”“固然”“其实”等;有方位词,如“以上”“以下”等;有序数词,如“其一”“第一”“首先”等;常用的过渡短语有“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一言蔽之”“概而言之”等。

(2)句子过渡法。过渡句可以放在一段之末,起启下作用;也可以放在一段之首,起承上作用;还可以一分为二,分别放在上一段末及下一段之首,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4段:“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

2 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这个过渡句的前一分句承上总结了前文,后一分句启下,领起下文。

(3)段落过渡法。当层次跳跃较大(在叙述中表明地点的转移、时间的变化,或者从一层意思转到另一层意思),就得使用过渡段承上启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过渡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内容到结构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既照应课文前半部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又为下文将去三味书屋提前作了交代。

4.呼应。就是要做到瞻前顾后,首尾圆合,前面讲过的事,后面要有关照;后面说到的内容,前面应有交代或暗示,使文章天衣无缝、结构严谨、前后贯通,中心突出。

常见的呼应形式主要有:

(1)首尾呼应。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它能使全文显得连贯、严谨、和谐、统一,能增强文章的聚合力。如《背影》开头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两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写:“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首尾作了很好的呼应。

(2)文题呼应。即文章内容紧扣题目,而且多次点题,使主题更为鲜明。《背影》中,作者在开头、文中、结尾,就曾四写背影,呼应文题。

(3)文中呼应。即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文中前后文字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使结构严密,前后连贯,成为一个整体。 三.作文注意事项

(一)准备充分一点。作文备考,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整理反思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从自己以前的作文中选出一些写得较好的作文,编成自己的“作文选”。这样既可以增强自己应试的信心,又可以温故知新,以便在考场上得到借鉴。比如错别字与病句,常常是重复出现,若能借总复习之机把这些错别字、病句一一抄出,按不同类型归并起来,容易引起自己的警惕,查明其产生的原因,防止它们再次出现。

2.多途径增加阅读量。你不妨根据自我成长、社会热点、品德修养、情感体验、立志勤奋、环境保护、想象创新等七大类别,有选择地阅读、揣摩一些名家名作和中学生范文,既要看其中有哪些写作手法值得自己学习,更要看其中是否有深刻的观点、经典的语言值得借鉴,抄下来以增添作文储备。

3.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按以上类别分为七个栏目,每个栏目下再列出若干个话题,从我们的各学科课本、做过的试卷中的阅读材料、报纸、电视、网络等,留意并记下一些相应的名人名言、典故史料和新闻时事等,并归到各个栏目乃至各个话题之下。即便是寥寥数语,积少成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无米”的难题。

4.兼顾全面,突出重点。同学们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对自己最没有把握的作文题型,特别是在以往考试和平时训练中自己感到最棘手、写作失误出现频率较高的那些作文题型,思考清楚它们难在哪里,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自己不擅长的题型进行“重点攻关”。

5.明确读者对象。考场作文的读者对象是特定的,那就是阅卷教师。在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阅卷教师的期待和需求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数以千计的作文试卷中发现令人眼睛一亮的作文。所以,以感性见长的考生不妨展示才情,以理性见长的考生不妨展示才识。才情展示贵在真情实感,才识展示贵在真知灼见。展

3 示才情,要再现一段情感生活的真实场景,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展示才识,要完整呈现感悟人生、理解社会的认识过程,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文题鲜亮一点。“题好一半文。”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容浓缩的高质符号,是文章最能传神的眉目。恰当、美好的题目,符合文章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语言优美,蕴含韵味,容易吸引读者。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一些标题吧。

1.对偶、对比手法的运用,色彩鲜明。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比拟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气宇豪迈。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土地的誓言》。

3.设问、反问的形式,引人沉思。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4.象征手法的运用,寓有诗意,内蕴丰厚。如:《大自然的语言》《走一步,再走一步》。

5.否定形式的运用,使人不得不信服。如:《恐龙无处不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另外,还有一些文章的标题别具一格,请看:

1.各种符号的妙用,意趣横生,令人耳目一新。如:《金钱≠幸福》《5+2=0》。 2.谐音或巧用成语创新,构思独特,富有魅力。如:《文人相“亲”》《闻“讥”起舞》《“玩物”也能“长志”》《生命“诚“可贵》《常在河边走 就是不湿鞋》《弄斧到班门》。

3.联想丰富,多彩多姿。如:《灯的联想》《数字的联想》。

4.三级主词的运用,层次分明。如:《环境•素质•成才》《理想•实干•奉献》。

同时,请看一些2013年中考优秀作文的标题:

《幸福的斜度》《青春的花儿最易凋谢》《那雨•那人•那情》《成长是时光的礼物》《遗憾,也是一种美丽》《笑是希望的源泉》《为她开一朵花》《幸福的地图》《今天邂逅“女儿红”》《魅力大酬宾》 以上这些标题很值得我们拟作文题时借鉴。 同时,拟题应该注意“三要”:

一要符合文章体裁的风格,和文章的内容相统一,题目应紧扣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写什么,激起阅读兴趣。

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进行拟题的方法。不同的文体,对题目的要求不同。记叙文的题目,讲究生动形象,讲究有意蕴;而说明文的题目,则讲究简洁准确。因此,拟题时要注意切合文体特点。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相应的文体要求拟题。

二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即要求标题含义丰富,富于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三要简洁凝炼。契诃夫说:“简洁是才能的姊妹。”简洁能触发作者和读者的想像力,易于发挥其主动性,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题目的字数不能太多,须讲究语言的锤炼和艺术美,用较少的字数表达丰富的内涵,含蓄婉转,耐人玩味。鲁迅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故事新编》等五本书,计69篇文章,题目字数共214个,平均每个题目是3.1个字,可以说是极为简洁。

(四)段落多分一点。有许多考生作文习惯于“老三段”,开头、中间、结尾三大段。其实,阅卷老师最讨厌看这种文章,因为中间段落太长,使文章主体内容像一锅粥似的,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影响他们的阅卷心理,最后会影响你的作文得分。所以,中考作文,同学们不要忘了多分几段,除非有特殊情况,以七八个段落为好。而且,中考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五行,顶多是五行半,切忌一段有八九上十行。

(五)篇幅完整一点。在写考试作文时,有的考生由于没注意安排写作时间,在考试结束的时候还没有写完作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1.治疗不如预防。就是说,动笔作文前应当有个通盘的打算:自己的文章写到哪里结束,心中应该有个“底”。心中没有底,动笔时就好像脚踩西瓜皮,结果时间一到,自己还不知道要滑到哪里,收束当然无从谈起。如果事先有个通盘考虑,因为“底”在哪里,胸中有数,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

2.快速收束应首先考虑原文的立意。因为作文的立意犹如人的大脑,人无大脑不活,一篇作文的立意不明确也就完了。而所谓“卒章显志”,即有相当的文章的“志”(即“意”)是在“卒章”(即“结尾”)中才集中而明确地体现出来的。所以,在快速收束时必须先回顾一下前文:如果在前文还没把立意明显表现出来,那么首先应在收束时尽快把它点出来;如果前文已经把立意基本反映出来了,那么收束的重点就考虑把它强化一下,提高一下,突出一下。

(六)追求实际一点。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写作,切忌追求什么时髦。 1.要有文体意识。中考作文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自选”是为了扬长避短。从评分的角度说,你“自选”了什么文体,就按该文体评分。也就是说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像”——体现出文体的规范。你写记叙文,就要以写人叙事为主;你写议论文,就要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你写夹叙夹议的文章,就要注意叙议的结合。所以,在具体的写作中,就要适当强化“文体感”,不要写那种非驴非马的东西。

2.不宜写诗歌、剧本、童话、科幻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一是这些文体是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来酝酿构思,方能写出有质量的作品,而语文中考时留给作文的时间却是很有限的;二是绝大多数初三学生尚未具备写作此类作品的基本素养——思想素养、文学素养、科学素养和语言素养,从而容易写成不伦不类的文章,给阅老师留下很不好的感觉。要记住:你如果没有那“金刚钻”,就不要去揽这“瓷器活”。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这方面才能异常突出,也可尝试,但要看题目要求。

3.不宜仿写“病历处方体”“数学证明体”“实验报告体”之类的另类文体的“创新作文”。这些形式的作文刚出现时,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近几年此类考场作文形式雷同,内容空洞,语言乏味,颠来倒去的就是那几个名词术语和那几句套话,早已是形存神亡了。

4.不宜模仿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通篇以文言文的形式来写作。要明白: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要写出一篇文通句顺、字正腔圆、言简意赅的文言文,其文言“功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硬要让自己“之乎者也”一番,写出的文章势必是不文不白,文不通而意不顺也。

5.要慎写“刊首寄语”式的文章。因为这类文章写起来,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似有文采,实则是堆砌美词佳句,华而不实;似显大气和深刻,实则是装腔 5 作势,故作深沉。而且这类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变成散文不像散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的“怪文”。

6.不要写成“故事新编”。因为“故事新编”特别难写。重复老故事,不是新编,必须在老故事中翻新,写出新意。这新意,既指情节新,也指内容新,还应有新思想。因此,成功者凤毛麟角。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打动人,不能瞎编。 7.“题记”“后记”“小标题”形式可以用,但是要用得恰当。切忌片面追求“题记”“后记”的哲理性、抒情性,而忽视了与正文的思想内容的内在联系,造成“题记”“后记”与文章貌合神离。小标题的使用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小标题与文章标题以及文章中心的关系要紧密默契,前后几个小标题之间的关系要自然和谐,拟写小标题时要注意形式醒目、语言精练„„小标题若使用不当,就很容易造成文章中心不突出,主题不鲜明。

8.不要指望拿“保险分”。有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中考作文无需准备,只要写出600多字,就可以得到一个“保险分”——35分左右。你要知道,每篇中考作文要确保由三名阅卷老师先后评阅,这三位老师互不见面,无法商议,而且三人给的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要求,要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所以,即便有一个老师给了你“保险分”,其他两位老师也会无情地粉碎你“保险分”的美梦。因此,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才是。

9.不要写“险区”“雷区”作文。所谓“险区”“雷区”作文,指的是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或惊世骇俗的作文。无论什么社会,社会阴暗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文章,如果写的好,自然能够振聋发聩,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但是写这类的文章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修养,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考,还要占有翔实的事实证据,这对初中生来说很难做到。比如,某些医生收红包、某些老师补课收钱、个别警察打人、一些贪官污吏胡作非为、校园早恋等等,由于掌握的材料有限,许多作文只得胡言乱语、强词夺理、趣味低下,这必定影响作文得分的。

第三篇:中考考场作文高分技巧

考场作文构思要巧妙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的第三项就是 “思路与结构”,占10分。其中A类卷的标准是:思路通畅;层次分明,且结构安排有特色。而“思路与结构”的安排,体现在文章写作之前的“构思”之中。构思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构思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选择题材,安排人物、情节;酝酿、提炼主题(或中心);确定艺术表现形式,如结构安排、表达方式和作品体裁等。

构思巧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章的开头要吸引人。好文章的开头有:设置悬念式开头;倒叙式开头;情景描写式开头;点题式开头;议论抒情式开头;引名人名言或哲理性的话开头等。

第二,情节安排要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叙事要有点“波澜”,不能平铺直叙。

第三,表达方式要灵活多变,忌单一重复。

第四,点题要巧妙。历年中考作文中,因构思巧妙而脱颖而出的佳作不少。例如:1998年的考题《我的欢乐》,有一名考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幻想成一只 “和平鸽”,“要作一次旅行,从我的家乡——台湾,一直飞到祖国的心脏”,文中以一只“和平鸽”的行踪为线索,展现了沿途在香港、上海、长江三峡工程、长城以及北京等地上空俯瞰到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祖国统

一、繁荣富强,是我最大的欢乐”这一主旨,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这就摆脱了初中生身份的局限,摆脱了时空的束缚,超越了“小我”,进而写出了“大我”——中华民族的欢乐。真是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又如2001年的考题《有家真好》,有一名考生通篇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台湾比作从内战结束后离开祖国母亲的孩子——“我”,模拟游子的口吻准确而传神地演绎了台湾同胞的真切感受,在“有家真好”的题目下表达了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重大主题,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再如2006年,有一名考生叙写 《我们的名字叫“花样”上海人》,选取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例,描述了“花样”上海人“有春花的热情,有夏花的爱心,有秋花的收获,有冬花的坚韧”等个性特征。全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季节为序,以春日的红杏、夏日的荷花、秋天的硕果和冬日的腊梅为喻,并配以鲜明的富有时令季节特征的四句古诗文名句,作为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凸显上海人的“花样”性格,构思十分巧妙。

总之,好文章的构思往往是巧妙的,新奇独特而不落俗套。

考场作文写人要鲜明

回顾上海历年中考作文题,涉及叙事写人的作文题有1985年的 《同桌》、1988年的 《我和××》、1989年的《我》、1992年的 《忘不了他 (她)》、1995年的 《母爱》、1997年的 《良师》等。要夺取此类作文的高分,写出来的人物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有的学生写起人来,总是喜欢用“目光炯炯有神,迈着矫健的步伐”之类的词句,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令人望而生厌。相反,有的学生由于平日里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言行举止,因而无论是写“父爱”、“母爱”抑或是写“师爱”,写出来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跃

然纸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令人久久难忘。请看下面的三个片段:

从我看见文学社老师的第一眼起,就觉得:这个老头,不简单!

是不简单。不然怎么会退休十年了还坐在这里气定神闲地给我们上课呢!不然怎么会在各种大小报刊上都能翻到他的大作呢!不然怎么会把一个个对文学还懵懵懂懂的学生,不出一二年,就调教得玩起文字来有模有样了!对,他就是一个不简单的良师。

他的头上顶着几片雪花,他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他的手上布满了蛛网,他的肚子里装满了墨水。他闪亮在眼镜后的小眼能鉴定一篇文章的好坏,也似乎能看透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他那张嘴总能吐出我们意料不到或者前所未闻的知识和信息,也似乎能迸出我们未来的写作前景。他那双手可以修改出一篇篇佳作,也似乎可以充实一个人的涵养。他,真的不简单!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 《良师》)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某生写的 《良师》。通过四个“不简单”,由外而内地介绍了文学社指导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良师”的形象已初露端倪。

写人,不仅要学会写活单个人,还要学会写活群体形象。例如2004年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和2006年的《我们的名字叫____》,都属于要求叙写群体形象的考题,当年的考生是如何写活“我们”这一群体形象的?你可以阅读这两年的中考佳作,从中受到启发。

考场作文语言要流畅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的第二项就是“语言”,占25分。其中A类卷的标准是: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具体讲,语言流畅,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流利,语句通畅。好文章的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而不是疙里疙瘩的;表述应该是简洁明白的,而不是里嗦的;词汇应该是丰富的,而不是贫乏的;用语应该是准确的,而不是词不达意的;语意应该是通畅连贯的,而不是前言不搭后语的;比喻应该是新奇、贴切、形象的,而不是平淡、庸俗、抽象的;描写应该是具体的、细腻的、生动形象的,而不是笼统的、粗糙的、枯燥乏味的;读起来应该是琅琅上口的,而不是佶屈聱牙的。需要说明的是,入选本书的上海历年中考作文的语言,大多是流畅的。

当然,写出优秀考场作文的要求和注意点还有很多,例如,情感要真实,中心要明确,结构要有特色,条理要清晰,详略要得当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但上述五点尤为重要。如果你的考场作文做到了上述五点,写出了自己生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写出了特色或亮点,那么,得高分就有希望。

第四篇:中考考场作文如何开好头

考场作文如何开好头(凤头)

作文归根结底是生活的产物,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坚持关注和感悟生活的原则,必须学会用心去生活,这样才有真情可抒,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

但是,要把生活诉诸文字,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且作文又要讲究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这时便凸显出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来了。而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作文亦然,尤其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更是这样。为此笔者总结出几种可资考场作文借鉴的开头方法,只为抛砖引玉,方便于广大考生,就教于广大同人。

一 、触景生情,引出回忆

事情发生时的某一情景往往会定格在你的脑海中,因此,在追忆往事之前,不妨运用“触景生情”法,先描述眼前与事件发生时那相同的一幕情景,这样既便于自然引起下文,又避免了开头的空洞说辞,并且因为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所以会给人生动形象之感。

示例1:

凉风徐徐,把浑身充满倦意的我从睡梦中吹醒,望着周围黑黑的夜色,我又不由想起了那个在火车上的不眠之夜。

示例2:

我每每听到小树底下弟弟妹妹那银铃般的笑声,我的思绪便回到了五彩缤纷的童年——

又如2005年吉林一考生《清晰的面孔》的开头:

三年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今天,我已经坐在了中考的考场上。蓦然回首,一切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张清晰的面孔真切浮现出来。这篇作文的开头,作者从“今天”“我”“坐在了中考的考场上”培训搜px.wangxiao.so培训网提示您:却“蓦然回首”写起,自然引起“正文”对“那张清晰的面孔”的“回忆”,切题自然,导入快捷,又能使作文在一开始就形成悬念。所以说,记叙文若采用回忆导入法开头,将不失为一种聪明地选择。

再如2005年广东一考生《又一次心痛》的开头:

我是个16岁的女孩,在我心目中,什么颜色都不及白色好看。16岁,朦朦胧胧的年龄,有着粉红的梦,本该对粉红色特别神往,可我却对白色情有独钟。因为有一段悲伤的故事牵动着我的思绪。

这篇作文除了具有上篇作文开头的相同优点外,还交代了“我”的年龄、性别和爱好等情况,其中特别强调了对“我”对白色的“情有独钟”,这就为全文的抒情定好了基调。

二、运用对话,冲击读者

不经过任何铺垫,一开头便展示人物对话,让读者马上进入你设置的语言情景之中。因其无任何心理准备,故会造成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从而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同时避免了开头的冗长和拖沓。

示例1:

“五十七号床,该输液了。”

“什么?又该输液了?”我疑惑地看看床边的护士。

“是的,你看,太阳都快落山了。”

我不由的望向窗外,残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空。我才想起,父亲有一天没来了。

示例2:

“驼二爷, 您又出去工作呀?”

“是,是。”

驼二爷是我们村远近闻名的暴发户,他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到城市里乞讨。村里有人羡慕他能干,有人却说:“驼二爷不仅背驼,连自尊也驼了”。

三、借助环境、心理等描写,感染读者

一些事情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如:烈日下,黄昏后,风雨交加的夜晚等。首先点染环境,既可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又能够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

示例1:

夜,静悄悄的,月儿已挂在中天。满天星斗又一次牵动了我的情思。

示例2

一夜春雨,又放晴时,天更远了,云更白了,田野绿了、黄了、紫了,连小河也蓝了。太阳暖洋洋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紫燕也在半空中呢喃。踩着三月的风,迈着轻快的步子,到野外踏青去,这是童年醉心的乐趣。

如果事情实在刻骨铭心,那么你不妨从自己的强烈内心感受写起,这样也会刺激读者,使其“感同”而“身受”,从而达到乐于与你体验一番的目的。

示例1:

蓝天上,一串五彩的气球渐飞渐远。我的心也随之飘向无际的远方。是选择驻足停留,还是随风飘荡?我又一次陷入艰难的抉择之中。

示例2:

空气在这一刻凝固,时间在这一刹停留,屋里死一般沉寂,禁不住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示例3:

秋日的黄昏,荻带着一身的寂寞,走进了那片枫林中。踩着那些干桔的,失去绿色的落叶,嗤嗤啦啦的声音在脚底响起。荻蹲下去,慢慢捡起一片,一颗泪珠竟无声无息地滴落在叶子上(选自2002年山西太原以“公平”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被遗忘的角落》)。

解读:秋日黄昏这一特定时间和落叶这一特定事物有力地烘托了自己寂寞伤感这一特定的心境,可谓浑然天成。使人立即想起鲁迅《故乡》的开头,“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的景与“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的情的水乳交融。可见考生也是学以致用。

又如2005年湖北宜昌一考生《那悠扬而美丽的琴声》的开头:

西沉的红日,仿佛是喝醉了酒似的,把缕缕落寞的橘红涂满天际。古老而沧桑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宁静而幽雅。天地万物似乎都酣醉在这片短暂的美丽之中,没有了一切声响。

这篇作文的开头采用背景描绘法,为下文讲述故事营造了一种凄迷而静谧的氛围。这样的作文开头形式新颖,烘托性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借助歌词故事、名言俗语,亮人眼目

歌词、故事本身对人有巨大的感染力,用得巧妙,不仅有助于中心的表达,而且能够增强文章韵味;而名言、俗语因其高度的凝练性、深刻性和大众化用在作文开头往往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示例:

“天空不留下小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的 如此吗?望着窗外迷蒙的雨雾,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示例2: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喜欢这首歌,每当它那悠扬的曲调传来时,就会勾起我那一段激动人心的往事,那是留在我心中一首动人的歌。

五、借助“蒙太奇”,挑战新思维

开头由类似电影镜头般的片段组合而成,这种经过剪辑的“镜头”,时间跨度大,人物形象突出,场面实感强,能极大地调动起读者的想象和思维,且文章结构新奇,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示例:

“娃儿他爸,咱老杨家这回可风光啦,咱娃儿考上那个北大了。”当他把自己考上大学的消息终于一口气告诉母亲时,电话中传来了母亲激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十年前——

“趁早让他滚回家种地,哪有这么笨的娃,我都丢不起这个人。”在昏黄的油灯下,在一个男人粗暴的呵斥声中,一双笨拙的小手在纸上努力地写着“春眠不觉晓——”

六、拟人抒情式

例: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你给我清风与明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选自2005年江苏无锡半命题“精”的满分作文《精彩语文》)

解读:考生开头就直抒胸臆:自己一直苦苦思索、追求着“精彩语文”。然后以第二人称行文,将“精彩语文”拟人化,用排比句具体写出了“语文”的“精彩”,拉近了人们与语文的距离,读来有一亲切之感。

七、比喻抒情式

例: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选自2005年江苏无锡半命题“精彩”的满分作文《精彩一幕》)

解读:开头将生活比喻成诗、茶、歌、酒,并以工整的排比句式,抒发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节奏感强,情意绵绵,令人陶醉。

八、排比议论式

例:我珍惜阳光,因为它给我温暖;珍惜晚风,因为它给我凉爽;珍惜绿叶,因为它给我生机;珍惜星空,因为它给我遐想。(选自2004年江苏无锡以“珍惜”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懂得珍惜》)

解读:这篇文章的开头紧扣话题“珍惜”,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排比句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珍惜阳光、晚风、绿叶、星空这些自然景物的理由,为下文展开“懂得珍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2005年湖南益阳一考生《将嘴角轻轻上扬》的开头:

轻轻将嘴角上扬,脸上便会微微地泛起淡淡的笑容。这小小的一个动作,就像是春天的樱花,在大地上纷纷绽放;就像那柔柔的清风,在水面上默默流淌;就像是春天的朝阳,能照亮你的整个心房。

修辞能为语言增添无限风采,就像这篇作文的开头,作者巧用修辞法,将“微笑”分别比作“春天的樱花”、“柔柔的清风”、“春天的朝阳”等三种形象生动的事物,且这三个比喻句又在形式上构成了一组排比句,而作者赞美“微笑”的情感即得到了最为充分地表达。相信读到这样富有文采的开头,谁也会禁不住地对整篇作文都产生好感的。

九、引用名言式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一直相信,人的生存是为了接受不同的挑战,攻克各式各样的难题。这样才会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才干,甚至于于完善自己。所以我们要接受不同的挑战。(选自2005年海南省课改区材料半命题“我生活在中”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

解读:开头紧扣文题中的“挑战”,引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言,阐述道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然后摆出论点——我们要接受不同的挑战,为下文展开论述张本。

十、题记单列式

例一:淡淡的,真的是淡淡的,却让我一瞬间体味到了一种别样的馨香„„——题记(选自2005年江苏南通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蔓延在栀子花开的季节》)

例二: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这些扬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归宿;家,是一把大大的伞,有风有雨为我遮为我挡;家,也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谣,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题记(选自2005年重庆以“力量”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家庭的温馨》)

解读:紧扣文章的所要表达的主题,运用优美的抒情议论语句写明题记,有一种先声夺人之感,一开始就引人注目。

又如2005年河南一考生《最美丽的风景》的开头:

生命只因有爱才称得上完美。——题记

“题记”是放在作文标题和正文之间的一段或几段概括性极强的文字,它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或体现作者的情感。就像这篇作文的题记,它虽然简短,但却告诉了我们“最美丽的风景”是“生命”中的“爱”的真理,对于理解作文主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因题记的位置比较特殊,有题记的作文的脖项就像被挂上了一串闪着耀眼光亮的珍珠项链,能为作文增添诱人的艺术魅力。

第五篇:中考语文考场作文怎样写可以出彩

中考语文考场作文怎样写可以出彩,得高分?

下面将本人多年来对中考作文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介绍给大家,首先声明个别地方是参阅了有关的资料,有剽窃之嫌。因为时间紧,准备不够充分,如有不到之处,恭请各位斧正。

今天着重讲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好的作文有哪些要求;第二,就近两年中考作文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指导。

第一什么样的作文能得高分

作文要想得高分,一句话,就得有闪光点。闪光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炼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借用别人的一段话来说就是: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文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要想让作文有闪光点,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

1.醒目的标题。

常言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个亮点。仅这一点就能使阅卷者为之瞩目,并对尚未谋面的文章产生较大的好感。先声夺人,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有效手段。议论性的文章,标题要一目了然;记叙类的文章,要生动形象。标题亮丽,文自生辉。如何做到题目醒目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词类挪用,化呆板为鲜活。如“会飞的眼泪”、“父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2)寄情物像,化抽象为形象。如“杨柳依依风细细”、“情深深,雨濛濛”……

(3)矛盾组合,反差中求协调。如“阳光女孩幽怨的歌”、“享受痛苦”……

(4)形象描绘,赋事物以灵性。如“流泪的红蜡烛”、“妈妈的白发在诉说”……

(5)反向求异,化腐朽为神奇。如“近墨者未必黑”、“早谢的鲜花”……

当然方法多多,不一而论。仅举几例,以供参考。

2.精彩的开头。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其需要悉心打造。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情。

开头的方法很多,前人所谓正起、反起、翻起、陪起、提纲起、设问起、比喻起、引古语起等。这里着重强调两点:

(1)象征联想,寄寓深意。用这种方法开头,往往会拓开思路,使文章的含义深远,给人以启迪,以深思。

(2)引语入题。这类开头或以格言或以俗语,或以诗文,或以说故事,或设比。这种方法可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有访古探幽之效。

但无论何种开头,都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好的开头开头,往往开门见山,或点明题旨,或交代背景,或说明动机,这类开头概括来说就是:审题要准,入题要快。

②设置悬念,吊足别人胃口。这类开头,设置疑团让读者费脑筋去猜测,增加了作文的神秘性,让读者看了你的开头之后,就想再往下看去。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考试时,无论你选择何种开头方法,首先得与文题相符,不得为了新、奇、险的突出而离题万里。要在扣紧题旨的前提下,再大做文章。

3.意味深长的结尾。

文章的结尾同文章的题目和开头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同学草草结尾,随便了事。这样会大大影响整篇文章的整体质量。文章的结尾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照应开头,不能简单的重复,要有拓展:或者拓宽,或者深化。

(2)语言要生动,简洁,概括力要强。

(3)富有哲理,富有感染力,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4)揭示主题,要有深度和力度,不能只是表层意思(这一点下面还要重点强调)。

4.句段文采飞扬。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显见大诗人创作之严谨。一篇考场作文通篇都文采飞扬是很难做到的。一段哪怕一句精彩的议论,不仅可以升华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个别句子表达句式多样灵活;个别段落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个别地方恰当引用,言由心发,文自情生,就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5.动人的细节。

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只有抓住了“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才能使形象丰满起来。也就是说,刻画人物要注意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的细微之处;叙述事情要注意环节的衔接,场面的展示;描写景物要注意细微处的描画,色彩的搭配……

6.美化的文面。

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等等。文面美化是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一张王牌。

这里说一下,书写分是怎样给的?整体卷面分1分,作文另加书写分5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满分;除了书写工整、干净清晰外,还要有一定的体。卷面工整,书写认真但是没有体,得3—4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得1—2分;卷面杂乱不得分。大部分学生可以得3-4分。

第二中考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

由于有的老师有一部分人对过去两年的作文不够熟悉,所以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徐州市0

6、07中考作文。

1.2006年中考作文试卷(70分,包括卷面分5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央视广告中的一句经典广告词。

“心是什么?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志向、信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毅力、勇气

……);“舞台”是什么?它可以指展示才华的空间,也可以指人生取得的成就……

请以“心”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2.007年中考作文试卷(55分,包括卷面分5分)

人生在世,总会心有所系,情有所牵:范仲淹心忧天下;陶行知忠诚教育;袁隆平献身科学;林秀贞情暖人间……心系祖国、事业、自然,抑或亲友、愿望、花草……无论是人、事、物还是情感、精神、力量,我们都会感悟到人性的善良、崇高,生活的丰富与美好;从而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得到心灵的充实与愉悦。请以”心有所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字数在600字以上(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子外,但得另附纸)。(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和学校。

3.评分标准是这样的:

一类卷:(90—100)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75—89)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60一74)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59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杂乱;或结构残缺不全;或思路十分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这样的两个题目正常情况下学生是可以写得不错的,也就是说无论深浅,好差,都能有一点东西可写,能够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但是事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总的来说,这样的话题作文学生写跑题的很少,但是能够写得很出色的也很少。下面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简要的说说,以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所存在的问题大都是平时的通病,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选材很狭窄,题材比较集中。

以07年作文为例,“心有所系”为话题,写心系父母,表现父母之爱的以及友情之类的加在一起占了6成以上,而写这些亲人情爱内容的要想打动人心的触动他人心灵的主要靠的是真情实感,但我们的同学正好忽略了这一点,也许他们还没有用心体会,而心中也许对他自己所写的东西就没有什么真情实感,所以写得真正很出色的作文寥寥无几。

2.空洞广泛,不够具体。

在06年中考作文中,学生把抽象的“心”作为写作内容,07年则以“心系祖国”之类为题材,大而空泛,或高谈阔论,空洞无物;或高调抒情,缺少必要的实实在在感人至深的触动心灵的内容。无处把握,笔墨落不到实处。导致要么重言叠语反复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的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要么干巴生涩,缺少真情实感,令人读来倒胃。

3.局限于话题或者材料提示。

由于审题不透,造成思维短路。一些学生被话题或者材料、提示等内容中的某些词句所局限,致使写出来的东西,要么是虚构一个故事或者人,对某句话进行诠释,要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扩充或者补写,立意停留在原材料的主题上。以06作文题为例,很多同学看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提示,竟然写成自己如何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的;07卷,有的同学看到对名人的提示,就从看过的名人故事中搬来一个名人的故事,而且不在少数。

4.少部分学生游离于话题之外,似是而非。

有少数同学所写的东西,你说他跑题也行,你说他不跑题也可以。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所选的材料是话题所需要的,他所表现的主题也是话题所需要的,但是通篇没有与话题挂上钩。以06年卷为例,有的人通篇根据提示以“意志”、“坚强”、“志向”、“信念”为题意,没有与“心”联系起来;而07年卷则有极少数人的选题不能与“心系”联系,单一表现“心系”的结果。造成游离于话题之外,似是而非。这样多数情况下被判为跑题。如果学会如何与话题紧密结合,这样的作文很可能就是一类高分卷。

(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就学生群体来说,程度好一些的和程度差一些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各有不同,升格的方法也不同。这里着重从不同程度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来讲讲如何使作文升格。

1.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他们一般能够掌握写作常识,结构布局完整,思路清晰,语言华美而且自然流畅,立意也比较高远。但是往往是高调议论,造作抒情;立意肤浅。这样的文章一般能得到二类上或一类下,但是得不到满分或者一类高分。原因就在于过度追求华丽优美的辞藻,抽象的情感的抒发,立意没有层次,或者浮于文字表面,或者一下子拔到最高点。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缺少实实在在的触动读者心灵的感人实例以及细致精确的真情实感的表达。

升格办法:

(1)对人、事、物抓住特征,细致准确的描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有意为之;多用连续的动词,形容词描述人物,记述事件的过程,论说道理,抒发情感,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立意要有层次感。立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事、物本身所具备的,没有提炼,含糊而过,这是最为浅层次的。第二层次是指事物本身的影响或人物具备的品质,较第一层次有深度,但是还不够;第三层次是指由此推及整个社会的影响意义或者人生的感悟理解。

以表现父母亲情为例:第一层次为:我的父母是天下最伟大的父母,我爱我的父母;第二层次为我的父母学习上对我要求严格,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爱我的父母;第三层次则为我的父母是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在我生命的航程中,一直为我导航,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无数父母中的一个。情我们珍爱这份无私的,伟大的爱吧!

很显然,这第三层次的立意是最高远,最深透的。在这里,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把立意引向深层。

2.二类学生。叙述完整,语言准确流畅。但是没有特色,整体的感觉平淡如水。点题也是文字层面的小结概括,或者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一般得分在二类中下或者三类上。

升格办法:

(1)切忌运用单一的表达方式,而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夹叙夹议,叙述描写过程巧妙地融入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增强文章的深度,深化文章的主题。

(2)借助物像表情达意。化抽象为具体,以物像为线,情感为索,增强文章的美质。

这里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借助物像表情达意?

①情感是抽象的,但物像是具体的。把物像当作你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写,把自己的内心的情感寄托于对物像的描写上,这样更便于自己的情感的表达。

②物像贯穿文章始终。开头要凸现,中间要出现,结尾要再现。照应开头不是简单的重复,要有层次,层层深入。

③所选物像,以及对物像的描述,阐释,抒情要与自己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所抒之情一定要吻合,多借用通感、比喻、拟人等手法达到物人合一,情景交融。

3.三类学生。内容干巴空洞,只有简单的概括叙述,缺少具体的描写刻画,细节的描述。这样的文章一般得分在三类下甚至四类。

升格办法:

对这样的学生要求要简单实效一些,就是要求他们写成记叙文,指导他们如何写人记事,然后给他们一个记叙文的写作格式。保证他们字数够,内容完整,充实,能得到一个基本分。如:

①写人的:a.人物,b.人物的性格品质,c.哪些事(切忌:一人一事),d.分清轻重,e.详略得当,f.言行举止,g.点题:性格品质及影响。

②记事的:a.事件,b.人物(切忌:一事一人),c.各人的性格品质,d.人物相互关系(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e..前后过程(起因,经过,结果),f.各人言行举止(注意:要突出主要人物),g.点题:事件的影响意义。

4.对游离于话题边缘,似是而非的作文该如何指导呢?

解决办法:就是指导学生学会扣题。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不跑题呢?如果学生拿不准是否扣题,就采取下面的方法来处理。

(1)题目体现话题;(2)开头点明话题;(3)主体内容时而表现话题;(4)结尾揭示话题(也就是说,以话题为行文的线索,叙述的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5.最后强调一点的是,临近中考,复习任务繁重,那么怎样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之快速,有效的准备考场作文呢?

那就是缩小范围,减少学生的训练负担。其实咱们初中作文可以归纳分为三类题材:(1)亲情友爱类;(2)成长感悟类:(3)社会问题类。所以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对每一类作文准备1-2篇拿手的,以不变应万变。到时候无论什么样的话题或者材料作文都往准备好的作文靠近,即使不能照搬,也可以根据其中的一篇改头换面,成为考场新作。

以上所言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当,再次恭请各位赐教。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中考作文出彩有两招

中考语文作文占60分,是分值最大的一项内容。如何让作文出彩?在日前威特教育举行的“2011广州中考名师名校报告会”上,来自六中的余晓玲老师给作文备考支了两招。

争取立意上“档次”

广州中考作文从样式上分,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续写改写扩写等,涉及的内容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考生对于作文首先要学会审题,从题目找出一些信息点,诸如文体、字数、人称、范围、情感等,避免跑题。

审题是基础,立意好才会出彩。以半命题作文《××也是一种幸福》为例,首先需要将作文题目补全,学生可能会想到“奉献”、“享受”、“生病”之类的词,但思维发散开来,也可以想到“放弃”、“吃苦”、“吃亏”等,不同的词就体现了立意的高低。

要想作文有出色的立意,余老师认为家长可以给孩子帮帮忙。一是要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拓宽知识面,二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三是让孩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四是培养孩子勤于思考。

选材要抓感人细节

同样一个作文题目,不同的学生写出的内容截然不同,这就是选材不同。余老师认为选材要抓住感情的触发点和生活的情趣点,要有感人的细节。

曾经有一个作文题目是写一种声音,余老师班上的一位同学以《轻轻关门时的一声脆响》为题,写自己房间关门时锁胆扣上的声音,详细描写了两种情景,一种是自己放学回来时,锁胆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另一种是妈妈来到房间,锁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从一个极小的细节出发,联想翩翩,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人间真情。

上一篇:中考作文训练之构思篇下一篇:中考水浒传名著知识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