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违纪分析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学生违纪分析范文

当前学生违纪违法行为分析

职校生违纪违法行为探究

邗江职教中心沈广山

近几年来,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职校生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严重损害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同时,也给所犯罪的学生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神圣职责,面对职校生中出现的犯罪现象,应采取什么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的确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迫切问题,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谈谈职校生犯罪原因与预防以求教于同仁。

一. 职校生出现犯罪的原因

1、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日益注重学生的技能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了纪律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致使学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法制观念淡薄。加之社会上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行为等危害青少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蔓延,而学生抵抗能力较弱。学生很容易受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2、学习无压力,空闲时间偏多,学习目的不明确。特别是职校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没有升学考试压力,学习负担不重,空闲时间偏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懒惰散漫,一旦学校和家长疏于管理,他们就会将剩余精力发泄到不健康乃至犯罪的歧路上去。

3、少数职校生对前途悲观失望。时下,职业技术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关系尚未理顺,人们普遍认为读职业技术学校没出息,少数职校生有破罐子破碎心理,加之目前的就业市场对就业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批职校生一走出校门便进入失业队伍的行列,使职校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和个人前途悲观失望,无所追求。进而无心学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约束,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4、学校、家长、社会对职校生疏于管理,有些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上缺乏严格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学生考勤、品行、住宿等方面的管理,形同虚设,漏洞百出。少数家长常年在外,对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不管不问,而社会针对职校生特点的预防犯罪教育几乎是空的。尽管公安部门也曾对学校周边环境如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卡拉OK厅、网吧等场所进行突击检查整顿,但还没有形成制度,收效甚微。

二.预防职校生犯罪的措施

针对职校生犯罪的原因,为了有效地预防其犯罪,学校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须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抵挡他们各种不健康的诱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消弱,只能加强,首先是组织体系,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行动,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主体教育网络。其次,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思想工作制度,定期不定其地举办各种学习班(如:业余党团校学习),针对目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加强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刻苦学习,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入手,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抵制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以爱劳动、爱卫生、有礼貌等良好习惯教育入手,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然后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及各种活动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提高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

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意识。目前,学生的法制观念非常淡薄。本人曾对我校十个班级的近五百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调查结果表明,以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十八岁,对抢劫行为是否已构成犯罪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均认为须抢劫到较大金额的货币才构成犯罪,抢劫少量的钱物认为不构成犯罪,而对触犯法律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更不了解,可见学生的法律常识多么缺乏。因此,对职校生进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应做到以下几点(1)开设基本法律和行业法规课程,系统地学习法律条文。(2)对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的法律必须纳入法律教学内容中,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3)利用学校宣传窗、黑板报、广播等传播媒体进行法律常识、图片展览宣传教育活动。(4)聘请司法部门的干部、律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专题讲座。(5)新生入校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法制法纪教育,组织部分学生去当地劳教所进行现场采访,撰写有关法制教育调查报告,请在狱中的青少年来校现身说法,讲一些有关自己犯罪的原因及犯罪后的感想。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哪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增强其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根据学生犯罪原因的分析可知,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与学校重技能轻管理有关。为了预防学生犯罪,学校必须做到(1)增加学生管理人员,改变重教学而轻管理的状况。(2)对学生科的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必须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3)条件好的学校可实行专职班主任,并使班主任与教学人员分离,集中精力管理好学生。(4)在学生科的统一领导下,由学生会、值班人员、班主任、班团干部、寝室长齐抓共管,发现违纪苗头及时报告领导处理,防微杜渐。总之,对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领导重视,人员落实,措施到位,加大教育管理力度。

4、举办违纪学生学习班,做好转化工作。所谓违纪学生包括经常旷课迟到的、住校生夜不归宿的,平时有小偷小摸行为,时常打架斗殴行为的,此类学生往往纪律松散,学习成绩较差,应对他们进行纪律、法律、学习目的等方面的特殊教

育,通过举办学习班使他们能适应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增强其法制观念和遵纪意识。同时,由学生科和班主任建立违纪学生的档案,对学校的违纪生进行跟踪教育,建立家庭学校联系卡,采取定人、定期、定标准帮教,使帮教对象从思想上、学习上向好的方面转化,还让学生家长定期填写卡片,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建立综合表现档案,收集违纪学生思想动态的资料,从动态上把握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从而使犯罪预防工作有的放矢。

5、净化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职校生走向犯罪道路除自身及家庭因素外,还与其处的周边环境有关。周边环境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职校生施加有形与无形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周边环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职校生的健康成长。若周边有录像厅、游戏厅、卡拉OK厅、网吧等,抵抗力弱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去观看、操作,从而效仿录像中的行为走上犯罪道路。为此应把预防犯罪工作视为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政府有关部门要与学校、家庭一起为预防犯罪而努力,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净化文化出版市场和社会风气,以保障职校生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

6、开展有益活动,占领学生空余时间。学校用正面教育和有益活动占领学生业余活动阵地,建立学校娱乐中心,学生阅览室,并经常性开张各类竞赛活动,(如:法律演讲、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故事会、卡拉OK、书法、绘画、写作等)和学生社团活动(如:艺术团、文学社等)及班团活动、主题班会、社会调查、法律兴趣小组、文艺晚会、运动会等有益活动为学生在课余施展自己的才华辟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奉献热情、为学生倾泄其充沛的精力、展现其青春活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舞台渗透法律知识教育,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正当兴趣与爱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们情绪昂扬,意气风发,校园气氛活跃,而且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解决了学生频繁出入“三室二厅一吧”的问题。

7、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狠抓事故苗头。信息是决策、计划、实施和控制的依据。青少年自我约束能力不及成年人,需要我们收集,掌握学生的思想、言行、活动的“信息”,以便及时进行教育,给予“控制”和引导。这就要求学生干部、班主任、值班人员、保卫学生管理人员做到腿勤、嘴勤、脑勤、眼勤,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主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有目的地安置“治安耳目”和“秘密保卫人员”,采取多种渠道沟通信息,及时掌握学生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动态,把各种违法违纪的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8、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建立领导责任制。为了使校园治安治理持之有恒、行之有效,学校要把综合治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建立领导责任制,纵向管理和岗位目标考评制,学校要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安全小区领导小组、保卫科、护校队、业余消防队。并在当地政法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动员全校师生有组织、全天候的参与维护校园秩序的行动中去。同时,明确专人负责日检查、周小结、月

评比、年总评等一系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的落实给校园“围”一道铜墙铁壁的防范措施。

总之,职校生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参与。学校要高度重视,家长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防范、消除职校生的犯罪现象。

2009年元月

第二篇:数学与统计学院对大学生违纪情况的分析及其建议

对大学生违纪情况的分析及其建议

高校学生的频繁违纪行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据多所高校的调查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素质是诱发学生违纪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学校的客观管理环境对学生的违纪现象也有影响,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地把握现阶段学生违纪规律,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学生违纪现象降到最低点,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研究的焦点。

一、大学生违纪的类型

(一)、考试违纪在大学生违纪类型中均排在首位

考试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近几年来,考试作弊已成为大学校园里见怪不怪、屡见不鲜的现象,不少学生信奉“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的信条。

考试作弊不但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影响对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一所学校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所以,遏制作弊现象已经刻不容缓。

(二)、旷课是大学生违纪的主要类型之一

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很多专业合班上课已成为趋势,那么“旷课”的环境相当宽松,四年大学没有旷一次课的学生少之又少。教师授课内容老化,授课方式僵硬,课堂缺乏新意,是现在有些大学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学生反问:“学生旷课,难道教师与课程设置没有问题?靠校纪把学生压在课堂上会有什么学习效果?”学生旷课的深层原因尽在不言中。

所以在加强考勤管理和学风建设的同时,应该以一种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学生的思想和心态加以引导,并督促教师不断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善与提高。作为大学生,也应当对自己的态度进行反省。就算逃课的理由再多再好,但终究是一种违反校规的行为。经常逃课,长此以往,可能会养成散漫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这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是很不利的。

(三)、大学生酗酒、打架等违纪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在大学生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聚会,因学习、交友、奖学金、找工作,失恋而引起的“郁闷”等等,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酗酒的理由。酒后最直接后果就是对肝脏、脾胃形成极大伤害,行为失态、行动不雅,因饮酒失去知觉或者处于麻醉状态引起的各种事端更是十分频繁。

引发打架的心理动因较为复杂。一是年轻气盛,争强好胜,感情冲动,不计后果;二是不正确的哥们义气观;三是人格不健全,无端猜疑、心胸狭窄、心存妒嫉、伺机报复。值得注意的是,酗酒和打架往往联系在一起,酗酒成性,人借酒力,极易引发打架甚至恶性事件。

事实上,学生多是因为生活小事引起,之后又没有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引发打架等恶性事件。大学生打架具有群体性、偶发性与多发性,特别是打群架,卷入人数多,且很难平息,易发展为恶性事件。在打架引起的违纪中,学生个体的自身素质是关键所在。

二、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影响因素

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支配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这两大类。

(一)、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有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因素。

1、社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的频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开放,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负面的因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以权谋私等现象屡有发生;虚拟的网络社会带来的网络垃圾也侵蚀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和冲击,也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纪律观念和心理素质。

2、学校环境

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产生,与学校环境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管理制度不严格,使得学生的违纪心理膨胀;学校各方面教育管理部门配合不够,遇到问题互相推诿甚至相互拆台;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对学生随意发表否定性评价,使学生形成低下的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并引发退缩、破罐子破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过高,也会对学生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3、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平衡,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促成学生失足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常见的不良家庭因素有:第一,家庭影响不良。家庭其他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一些恶习,如偷盗赌博、打架斗殴等等,会使学生产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心理也是很大的冲击。第二,教育方式不恰当,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或者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子女,这些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会使子女产生对家庭的不信任、惧怕其至仇视的心理。丧失了最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学生就很容易走上违纪甚至犯罪的道路。第三,存在缺陷的家庭,如离异家庭、因父(母)去世造成的单亲家庭、父母双(单)方残疾或疾病家庭、各种因素造成的经济贫困家庭等。这些家庭环境都会对学生心理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多疑、自卑、孤僻、焦虑、抑郁、仇恨等心理,这些心理往往会驱使学生违纪。

(二)、主观因素

个体素质的缺陷是造成学生违纪的内在因素。由于高校学生生理成熟而心理尚不完全成熟,许多违纪行为的发生都来源于某种自身的心理问题,如意识障碍、情绪体验障碍、心理需要障碍和意志障碍等。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和解决,就会诱发学生的违纪行为。 

三、对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对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预防工作

1、坚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坚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严格的法纪观念,预防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2、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健康成长,从而有效地避免违纪行为的发生。第一,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前来咨询;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针对学校学生的突出心理特点,尽量将课程内容细化,单独开设人际关系心理学、择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等课程,丰富学生的心理知识。

3、重视对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

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对于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要从不同群体、不同年级、不同历史时期等方面着手。每所高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相关问题的调研和课题申报,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为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做好高校学生违纪后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

1、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违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也起到对其他学生的警戒作用。其次,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违纪学生,切忌一棍子打死。要经常关心和帮助违纪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白违纪行为是错误的,但只要自己勇于面对现实,正视挫折,积极改正,努力奋斗,今后的道路依然充满阳光和希望。

2、开展集体心理咨询与个体危机干预活动

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违纪学生,则要视其违纪程度的轻重,通过校内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团体辅导,或开展个体危机干预,或转介至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部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做好信息记录工作

建立高校违纪学生的心理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特征、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且高度重视对这部分学生的回访工作,确保违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

第三篇:**镇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析

近年来,我镇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呈高发态势,不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全面深入掌握当前全镇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当前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总体情况

(一)违纪违法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近年来,镇纪委查处的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在执纪办案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仅2011年一年,全镇受处分的党员共13人,其中涉及农村党员干部案件11件,镇政府工作人员2人,涉及大要案3件,两留党查看,并撤消党内行政职务。

(二)违法违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一些村干部在处理纠纷、农村集体资源发包、专项资金指标、工程承包等工作中优亲厚友,甚至贪污、受贿、侵占挪用公款,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部分村干部及站办所人员不经集体研究,弄虚作假。二是独断专行,缺乏民主。部分村干部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不公正,暗箱操作,剥夺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例如:**村支部书记***,将村里的机动地**垧,未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未经公开发包,未经班子集体研究,私自发包给村民,被留党查看并撤消党内行政职务处分。原农经站站长**在此事中监管不力,违反了经济管理条例,被纪委给予了留党查看并撤消党内行政职务的处分。三是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近年来,尽管上级有关部门及镇党委三令五申,规定村级财务实行零招待制,但是有些基层农村干部无视群众疾苦,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绰,相互攀比,公款吃喝风现象依然存在。

(三)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和主要趋势

一是违纪主体以“三个重点人”为主。“三个重点人”指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报账员。一年来查处的涉及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三个重点人”共同违纪人数,占涉案农村党员干部总数的98%。二是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件比较突出。由于对村干部管理不到位和村干部更换频繁等原因,造成了村集体“家底”不清,账目不全,账物不符,有的甚至无账可查。财务审批制度不严,白条自批自支、公款私存、收费不开收据等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屡有发生,导致部分村干部利欲熏心,继而出现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县纪委及镇内查处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占家村立案查处总数的90%。三是违纪违法案件向多个领域发展。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上级拨付涉及民生方面的专项资金越来越多,但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截留、骗取专项资金的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一)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

一是权力过分集中。在农村,由于特权思想严重和法制意识不强,致使村级的人事权、财务权、事务权集中在村支书、村主任等少数人手中,并起着最终拍板定音的关键作用,且缺乏有效监督,直接导致部分村干部在工作中徇私舞弊。二是综合素质较低。在被查处的村干部当中,大多数已担任领导干部多年,但由于年龄较大,加之平时不注重学习,对有关党纪、法规知之甚少,法纪意识淡薄。少数人员甚至认为担任村干部就是“为了能多捞几个钱”,导致心理失衡,最终违法违纪。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在监督上上级、同级和下级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加之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公开内容有限,表面东西过多,村务公开和财务监

督形同虚设。

(二)违纪违法案件的主要危害

一是影响农村民主建设。农村干部在选举时拉帮结派、致使连续几年不能换届,严重破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村内各种事务上搞“一言堂”,使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民主决策停于表面、民主监督走个过场,严重影响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二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干部贪污受贿等违法违法行为,扰乱了农村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束缚村级经济的发展。三是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一些村干部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再加上基层农村家族势力影响等原因,容易激起民愤,引发群体性上访、越级访,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从2011年的信访情况看,有80%属于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查处村干部有违法违纪案件的一些村,都是一些群众上访的重点村。

三、加强我镇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村干部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从根本上说,还是自身素质差、缺乏自控能力造成的。要针对村级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政治思想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突出重点,抓实农村“三个三”。农村“三个三”即:“三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权”(村级人事权、财务权、事务权)和“三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报账员。)“三个三”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三人”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主题,也就是“抓谁”的问题;“三权”是主体履行职权的行为,也就是探索“如何抓”的问题;“三资”是重要客体,也就是“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三个三”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和要害,抓好“三个三”就能从源头上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也就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村

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三、强化监管,加大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

一是要早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建立镇纪委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制度,采取开通举报电话、设臵网上举报信箱、领导接访、信访轮值等方式拓宽信访渠道,及时掌握反映村干部有关问题的情况。要及早摸底排查,以镇纪委信访办公室为主体,会同相关部门对各行政村民主管理、“三资”管理、村干部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情况进行走访摸底,全面排查分析,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预防在先。

二是要早处理,及时解决隐患。要加大对党务、村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巡访力度,确保村级权力得以正确行使,防止出现滥用滥支、挥霍浪费等问题。要采取廉政教育、诫免谈话、查办案件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隐患。特别是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发现村干部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的,要组织力量进行认真核查,做到快查快结,力求澄清在前,处理在前,防止问题和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维护基层稳定。

三是要早规范,健全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和协助村“两委”认真排查村级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及时加以完善和改进。要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召开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会议、播放廉政教育警示片、通报有关案件等形式,使村干部知纪明规,筑牢思想防线。要完善监管制度,规范民主议事制度,严格执行村级领导班子民主议事规则,确保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

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由村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形成公开透明、相互监督的工作格局。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把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作为办案的一个重点,形成合力,严肃查处那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案件,严肃查处与民争利、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弄虚作假、浮报虚夸、失职渎职的案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2年2月28日

第四篇:当前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析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也愈加严峻。从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特点。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剖析其原因,探讨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结合十多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新特点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腐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如下几个新特点: 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建设小康步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级别渐高型: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一个县委书记违纪违法案件,就被拍成电影《警钟》在全国播映。纵观近十年的违纪违法案件,县处级、厅局级干部很一般;省部级干部不新鲜,如田凤山、郑筱庾、王有杰、于幼军、皮黔生……案例不胜枚举;甚至副国级领导干部过不了几年就有一例,如陈希同、成克杰、陈良宇。

2、年纪低龄化:十年前的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多是到退休前一年发案,被称为“59岁现象”,而从近十年来违纪违法案件看,领导干部的年龄渐趋年轻化,可以说49岁、39岁犯案的大有人在,如李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不到40岁)、王国华(河南省许昌市道路。 委常委、组织部长,不足50岁)。更令人震惊的是,个别39岁以下刚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青年干部,也疯狂地走上违法违纪的

3、案犯群体性。群体性、同伙性违纪违法是当今领导干部创造的犯罪“新经验”,他们既拉上级下水,又使同级上船,更诱下属加盟。所以,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涉及层面多,发生窝案多,掂出一串串,追查一大片。如湖南省郴州市的曾锦春案件,原安徽省阜阳市领导层集体“换血”等,就是很典型的例证,在国内外影响不小。

4、涉案金额大。上世纪80年代查处的轰动全国的广东省海丰县委书记违纪违法案,涉及金额也就是几十万元人民币。而近年来元,涉案金额超亿元的也能随时数他十个、八个。如河南省漯河市刘炳旺等三任原市委书记,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中石化齐鲁石化催化剂原厂长王斌案,违纪违法金额达1.4亿元之多! 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尽管为了减轻“影响”及负面作用而压缩案值,公布涉案金额几百万元仍属常见,动辄上千万几千万

5、手段更隐蔽。一是利用高科技作案,增加了查处难度;二是直接转间接,直行变迂回;三是打着合法旗号,掩盖犯罪行为;四几任行长案等。 是采取变通方法,由个体作案转为团体作案,由领导干部个人违纪违法转嫁为“集体讨论通过”;五是期权交易。如广东开平支行原

6、善于玩权术。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都是高智商,他们把公权私有化,成为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如成克杰、陈良宇案等。

二、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原因分析

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既有其自身主观的原因,也有外界客观的原因,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从近十年来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放松政治学习,理想信念动摇。这一点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表现为通病,他们在“忏悔”中都坦言自己“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上的蜕化变质而导致经济上贪得无厌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他们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和初期都能够自觉学习,但随时间的推移便造,导致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致使自己思想空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由政治放松了学习,甚至把学习当作负担,以工作忙为借口,找人“替学”,找人代写心得体会,甚至对上级考试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知识犯罪的道路。 水平也找人“代考”,而自己却在挖空心思投机钻营,处心积虑搞腐败活动。放松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必然导致他们走上违纪违法

2、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主要是他们的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发生了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恶性膨胀。他们不仅是党的宗旨意识淡化,实际上已经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党的宗旨,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相献,而是为个人、家庭或小集团谋私利;他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吃喝豪华饭店,穿戴名牌产品;他们追求生活作风的腐化,吃喝玩乐美女陪伴,大款相傍,包养情妇

二、

三、四奶,金屋藏娇;他们索贿受贿疯狂敛财,贪占公款公物,移居国外;他们叛党叛国,背离人民,成为千古罪人乃是必然的。 比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变“公仆”为主人,不是为民谋利,为党的事业发展做出贡

3、体制机制缺失,监督工作缺位。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而不可能与其他各项体制改革同步,加之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双重转换未到位,尚未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还不能在短期内对权力实行普遍的、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已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上存在着形式主义,打不开情面,监而不管,督而不管,督而不查,甚至有时忽视了管理和监督,导致有的领导干部已存在违纪违法行未被及时发现,使其越陷越深;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受双重领导,实际只受同级领导,单位主要领导可以决定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降升去留,对发现的问题必须经单位党组织(实际是一把手)允许才能查处。我敢冒昧地说,目前地方纪检部门形同虚设,若不是需要配合上级查办案件,基本上无实际工作可做,领导权力出现失控是普遍现象,而缺乏监督的权力者必然会走向腐败。

4、查办工作滞后,惩处力度不够。一方面是领导干部高智商,利用高科技违纪违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反查能力,而办案人员不适应工作或工作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明显滞后,办案技术与犯罪技术存在较大的悬殊;另一方面是“人性化”办案,片面追求教育挽救一气,使违法违纪人员得不到相应的追究;再一方面是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一般公民违法犯罪案值上千万的都可能会被依法判处极刑,而领导干部既懂法又影响力大,他们的违法犯罪给党和国家带来的千万元以上的损失不说,在人民中产生的恶劣影响难以低估,有的甚至在国际上都影响到我国的形象,有几个被判处极刑的?!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起不到震慑、教育的作用,导致他们有恃无恐、“前赴后继”地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当前发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认真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犯罪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实施预防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犯罪的积极对策和有效措施,才是治本之策。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切实做好本系统、本部门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在此,特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从公布的腐败案件看,违纪违法人员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应抓住政治学习,坚持实效性;立足思想教育,突出针对性;着眼超前防范,致力长远性。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党纪政纪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的力度,强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的效果,加之个别办案人员素质差,违规办案或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其本身就是腐败分子,为违纪违法干部通风报信沆瀣素质、党性党风党纪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增强法律观念,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消除犯罪动因,让每一个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党的事业至上,国家大局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从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规范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预防腐败现象寓于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的全过程,使确保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还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制来规范其行为。要紧紧围绕权力的行使,建立严格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包括权力运作,权力分解、岗位交换、干部交流和工作检查与考核等制度,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机制,健全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领导干部清廉从政,务实为民。

3、加强监督制约体系,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创新监督体制,完善监督制约体系。首先,要加大上对下的监督力度。众所周知,上级监督是最有力、最有效的监督,为了达到监督的目的和效果,不仅要对上级用人失察者进行责任追究,而且要对监督不力的相关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其二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制度规范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制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其三真正发挥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改革纪委监察机构体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人权、财权、督查权、办案权等从上到下实行垂直管理,让纪检监察干部真正放胆工作,对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欲念产生威慑作用,遏制他们的腐败心理苗头。其四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作用。通过建立评议、评估机制和有效落实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巡视等制度,形成对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有效监督,督促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组织和社会监督,严以律己,廉洁用权。

4、加强法纪责任追究,加大对违纪违法领导干部查处力度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查处力度,将对领导干部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为此,我们应从“查”和“处”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寻找违纪违法线索,提高查办案件的质量,及时查清腐败问题,做到不冤枉一个好干部,也决不放过一个腐败分子。另一方面要加大惩处力度。首先按照党纪、政纪的规定,从严从重惩处腐败分子,同时还要按照市场规则,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真正做到连打(判)带罚,使他们名利双失。特别要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分子,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所以,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要如实公布案情,公开发布信息,征询社会对其惩处的意见,坚持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做到严惩腐败分子,让领导干部能够警钟长鸣。 制定出可处极刑的涉案经济标准,不仅让腐败分子倾家荡产,而且要让他们人财两空。有句经典名言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

第五篇: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特点分析

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市、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村社会生活加速向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随之快速发展,紧随而来的是征地拆迁、集体资产分配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当前农村村组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呈高发态势,并且明显呈现出集体违纪违法的趋势。2013年宛城区纪委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36件,其中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59件,占全区查办案件总量的43.3%。农村基层村干部违纪违法不仅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新形势、新课题、新任务。

一、当前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一)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现状

1、个别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干部在土地承包、出租和工程发包等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有的依仗权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搞特殊化;有的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有的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私利的资本,想尽办法侵占集体利益,存在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

2、个别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混乱。“村财乡管”制度虽然推行多年,但仍有个别村干部利用职权乱批乱支乱用,再加上财务管理混乱和不公开,没有透明度,群众意见很大,容易引发了一些信访举报案件的发生。

3、少数农村干部作风不实,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工作漂浮。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关心不够,解决不好,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不对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两张皮”,搞内讧和“分庭抗礼”,削弱了党的领导。

4、权力过于集中,权力监督不到位。个别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俨然一个“土皇帝”,工作中不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群众意识和民主意识不强,决策不民主,搞“一言堂”和“家长制”,集人权、事权、财权于一身,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也是监督者,权力太集中,监督难到位。

5、制度不健全和制度落实不到位。村务、财务公开工作虽然实行多年,但有的村因制度不全或制度落实打折扣,仍然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该公开的没公开,或公开的内容不真实、不及时,粗枝大叶,使群众看不清弄不明,导致群众对村务、财务公开不满意,乃至产生误解和猜疑,民主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农村的安定和团结。

(二)当前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1、队伍不强,业务不精。农村基层纪检干部多是半路出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兼职,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同时,由于基层工作的不确定性,经常由于岗位调整、人员经常变动等原因,造成纪检工作的脱节。加之农村各基层党组织无纪检工作机构,使得基层纪检工作队伍不同程度存在着业务水平低,专业素质不强的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

2、监督不力、约束不强。从目前我区农村来看,个别村还存在着村民自治我说了算、办事优亲厚友、随意施政等现象。就其原因,一是随着村民自治在农村的推广落实,镇纪委的监督对象村干部逐级演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多数是农民,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约束国家公职人员的条条框框,大都对他们不管用。加之目前基层政府的职能正由管理型到服务型、指导型的转变,基层政府干部纷纷抱怨村干部不好管理,同样纪检监督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监督不到位,约束力不强的问题。可以说建立完善基层农村权力监督机制刻不容缓。

3、教育不深、宣传不广。当前,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口头教育和书本教育上,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形式陈旧,加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是村级干部,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偶尔搞几次宣传教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形成良好的效果,长此下去,教育的基础地位得不到加强,使一些干部很难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不当利益的诱惑,甚至有的个别农村基层干部思想道德防线一触即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亟待扭正。

4、制度不全,落实不力。目前,我区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手段均不够健全和完善。特别是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在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个别村在集体资产管理上存在账实不符、土地转让不按游戏规则办等问题,在债权债务上存在个别干部利用职权长期占用集体资金,在收支方面存在收支混乱、公款私存等问题,这些由于制度未跟上形势发展所产生违法违纪现象,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新一轮的更好更快发展。

5、环境不优,势单力薄。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压力大,部分乡党委政府对抓纪委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抓的力度大、查的案件多就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损害当地形象,从而造成基层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受到很大程度的掣肘,怕纪检监察工作得罪领导、怕影响人际关系,所以对农村基层的纪检监察工作,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尤其是在案件调查不是很积极,从而产生对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便不了了之等现象。同时,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纪检组织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同其他业务部门一起做好其他如拆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些工作量之大,甚至可以占到所有工作量的80%以上,而哪一样干不好,基层纪检人员都要受到批评,这从另一角度来说,客观上削弱了纪检人员查办案件的战斗力。

二、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特点分析

一是违纪主体以“三个重点人”为主。“三个重点人”是指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财务人员,村干部违纪涉案主体往往以这“三个重点人”为主,他们往往相互勾结,以权谋私、合伙违反财经纪律、非法转让土地、违法收取费用、贪污挪用公款、失职渎职等。例如,2006年经宛城区汉冶街道钓鱼台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常某、会计常某恒、民兵连长兼任出纳余某、妇女主任袁某等人的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对本社区的超计划生育户,除由办事处按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外,社区另外再收取每户5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协调费。2006年至2013年,由常某经手,该社区共违规收取计生协调费10.63万元,主要用于补贴该社区办公经费等方面开支,其中余某经手收取6.68万元;1998年以来,经由钓鱼台社区支部书记常某、原社区主任邢某同意,在未履行相关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将集体资金15.373万元借给部分困难群众,其中,常某恒经手借出公款14.773万元,社区原出纳余某经手借出6000元,但借款止今未能收回。四人因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错误和违反财经纪律错误分别被宛城区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再如2011年宛城区纪委查处新店乡竹园寺村村支书李某、会计黄某以群众名义领取退耕还林补助款103932.10元,滥发奖补23940元,挥霍浪费8926元。2011年5月宛城区纪委给予村支书李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村会计黄某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二是贪污和乱收费案件所占比重较大。从宛城区立案查处的村官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当前村干部集体违纪违法方式无奇不有、花样不断翻新,但是涉及贪污、乱收费方面的案件仍在违纪案件中占据主体地位。据统计,2013年宛城区涉及村干部违纪的59件案件中,贪污类案件10件,违规收费类案件16件,这两类案件共占村干部违纪案件的44%。其中10件贪污案件中,贪污截留社会抚养费有3件,有7件贪污案件同犯滥发奖补错误;乱收费案件中,违规收取建房费、土地补偿金12件,违规收取计生协调费4件。由于截留社会抚养费、违规收费环节较多,且需多人参与,村干部单独作案的比较少见,他们往往整个班子集体作案,利用各自的职务之便合谋实施、上下联手、联合作案。例如宛城区高庙乡大石碑村支部书记刘某合伙村委3名干部截留社会抚养费12000元,每人非法贪污其中3000元。宛城区溧河乡十里铺村原支部书记李某伙同村会计卢某合伙贪污公款13800元,用于支付包括治保主任在内的三人的协调费和为两人各自家中安装的净水器,其中李某贪污5400元;村委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用村4亩实验田抵给包工头勾建富结算了新建村部的剩余工程款109806元;集体滥发奖补74650元;集体公款旅游210858元;还有18600元公款卢某利用管理补偿款的职务便利据为己有,卢某共计贪污24000元,2013年10月宛城区纪委分别给予李某、卢某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三是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件比较突出。由于对村干部管理不到位和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部分村干部不按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资金使用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造成了村集体“家底”不清,账目不全,账物不符,有的甚至无账可查。2013年宛城区查处的农村违纪案件中,违反财经纪律类案件10件,占22.7%。财务审批制度不严,白条自批自支、公款私存、收费不开收据等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屡有发生,导致部分村干部利欲熏心,继而出现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或者用公款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个别村干部甚至以工资名义套取转移支付款,私设账外“小金库”等。例如,宛城区瓦店镇焦营村朱某自2005年6月任支书以来,焦营村集体收支没有正规账目,财务管理混乱,实际收入都存放在帐外,平时收支只有会计焦某在笔记本上记流水账。经审计核实:焦营村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总收入708909.82元,核算中心暂付款29088.48元,总支出730618.3元,结余7380元。焦营村将集体收入708909.82元帐外存放。

四是违纪违法案件向多个领域发展。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上级拨付涉及民生方面的专项资金越来越多,但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农村干部集体利用职权截留、骗取专项资金的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宛城区河街居委会支书马某及班子成员,利用职务之便,以餐饮费、办公用品等名义虚构事实,骗取财政资金20572.84元,用于缴纳养老统筹个人部分;以收取垃圾处理费、资料费、修路配套费等名义收取163134元,隐匿帐外,由马某个人保管,以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年底补助等名义私分帐外资金36500元,最终宛城区纪委给予支部书记马某党内严重警告,班子成员甘某等6人党内警告处分。

五是失职渎职案件日渐增多。随着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受拆迁补偿利益诱惑,一些城乡结合部的违法建筑也日益增多,导致违建方面的失职渎职案件也逐年增多。2013年宛城区共查处的村干部违纪案件中失职渎职类案件8件,占村干部集体违纪案件总量的18.1%。如宛城区溧河乡胡寨村党支部书记邱某、主任李某监管不力、失职失责,造成该村6个村民组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出售宅基地338处。该村在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无收费依据的情况下,擅自以“三通费”及拆除押金的名义,向建房户收取费用共35笔合计151400元,入村账用于集体开支,二人构成失职错误和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错误,被宛城区纪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三、当前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教育,培养党员干部良好的党性修养 基层纪委要利用例会、宣传栏、远程教育设备等各种形式加强对乡村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和学习。组织各种专题讲座、党员学习等活动,着力构建思想防线,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思想和行为,加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组织宣传学习先进党员事迹,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培养无私奉献和大公无私、严格控制功名欲望和物质需求,节俭清廉的政治本色和人生态度。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干部日常生活点滴中去。

(二)强化职能,以权力约束权力

从体制改革入手,成立起农村基层纪检组,业务上由镇纪委直接领导,赋予其相对独立行使权利的职能,具有与农村基层组织相对等的权利主体地位,财务经费管理与统计财政脱钩,由上一级财政按单位预算,单位提出用款申请,经上级纪检、财政审核后,划拨使用。纪检组独立行使执法办案的权利,从根本上解除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其能放开手脚开展工作。

(三)完善机制,构筑农村基层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途径,所谓治本抓源头,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实施。故而,我们要结合好农村基层工作特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强化民主评议、诫勉谈话制度,创新建立巡视督查、联查联办案件制度,在制度建设和落实上下狠功夫,真正做到靠制度管理人、靠制度约束人,充分发挥好制度建设在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作用。

(四)更新观念,筑牢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大量案例表明,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之所以会走上腐败的路,往往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的。因此,思想教育是基础,所以我们要取得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成效,就要从教育入手,不断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要大力推进教育制度化,全体受教育化的倡廉教育工作大格局,既要改进和加强口头教育、书本教育、又要依靠制度,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接受群众和实践的教育;既要引导干部加强自我教育,又要加强组织对干部受教育情况的有效监督,如党内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把反腐倡廉教育同监督惩处密切结合,使干部不能不进行自我教育,也不能不接受教育,使广大干部从思想上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五)强壮根基,提高农村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是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根本所在。在队伍建设上,首先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形成依法办事的理念。其次业务上要精益求精,要通过一级抓一级的方式,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知识素养。并要通过参加实践锻炼、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再次要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人员的交流,可采取内部和外部交流,横向和纵向交流,上级和下级交流的办法,改善队伍结构,使基层纪检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拓宽渠道,形成防腐倡廉社会化、全民化大格局 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就是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专门监督机构以外的监督,即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舆论的监督及不断扩大社会各阶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知情范围和参与程度,将党的一切工作臵于阳光之下,以体现对权力监督的社会性、民主性和广泛性。而强化约束手段,是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保障,强化权力监督及约束手段应贯彻和体现如下原则:

一是坚持民主,就是在设定监督形式和手段时、要尽最大可能保证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并赋予群众监督意志的权威和效力,比如群众听证会、外聘纪检监查员等方式。

二是实行公开,公开是一种最好的监督形式,包括工作程序、职能权限、财务收入、重大事项的决策等各项工作都应该尽可能的进行公开,并逐步规范完善。

三是规范程序。程序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坚持程序就可以避免以权谋私,如:农村拆迁集体资产分配,村级项目建设工程招标制。

四是对村两委会实行换届审计制,确保给老百姓一个明白,给村干部一个清白。

总的来讲,从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方面分层入手综合治理才是当前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克服弊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群众,造福社会的正确出路。

上一篇:学生宿舍卫生范文下一篇:系统设计基础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