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2023-06-11

第一篇:09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冲刺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金题回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0、(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内容方法点拨

诗词中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但表达技巧是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而内容就是诗词的思想感情。诗词思想感情的鉴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二、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一句中"中断"一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有了巨大生命力,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又如郎士元的《柏林寺南望》:"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特别是第四句,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三、诗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李白总是关心现实,他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作者把历史典故、眼前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对词语、诗句的含义理解,一定要注意分析它们是否使用了"双关",如果使用了双关,一定要分析出它们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如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诗用双关,表面写的是白云泉,实则寄托的是自己的一种愿望。白云悠悠,随风飘荡,泉水潺潺,自由流淌。泉水何必急急忙忙地奔泻下山,更加给纷扰多事的人世间增添波澜呢?这无疑是作者想过悠闲自得的生活、不愿在人间招惹是非的心理写照。

四、思想感情。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二)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

(五)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如北宋黄庭坚的《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钓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这首词没有题目。但黄庭坚的生平却给人们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老师苏轼一样,他一生缕遭贬谪。词写渔父生活。孤舟上一个蓑笠翁,垂钓于寒江之上,钩入水动。为了钓得深水中的"金鳞",他不惜垂丝千尺。但仿佛感觉那鱼儿吞饵又吐饵,迟迟不上钩。这何尝不是作者对官场政治的怀疑?下阙后三句辞色清朗,写满目青山,一船明月,景象澄静淡远。可见,渔父志不在鱼,而在享受这种置身江天、脱离尘滓的逍遥生活。这是作者几遭贬斥,有感于人生的坎坷,在心中幻想出的一个逍遥超脱的境界,所谓"渔父家风"是也。

五、感情倾向。把握感情倾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具体为:1.从褒贬触摸作者态度;2. 从冷暖感悟作者的悲喜。

(二)从题材分析一首诗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三)从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从诗句内容的转换把握整首诗词的思想感情脉络。:

如唐朝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尽去,春来还发旧时花。"这首诗辞色偏冷,用以表现"梁园"的荒凉。用拟人,说"庭树不知",将"人尽去"和"庭树""还发旧时花"对比,抒发了憎恨战乱的思想感情。作者久在边塞,对战争的危害感触颇深,写来更加真切。又如袁正真的《长相思》:"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 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北迁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饯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这首词从题材、风格,乃至语言辞色,都很像一首描写男女相思的情诗。但从生平背景看,男女相思只不过是作者租用的一种形式而已,其深意在于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国之苦。从上阙对"湖山图画"的描写中,也能揣摩其意图。作者起笔自然,结笔高明,写景写事,娓娓道来。双关妙语,亮出心曲。多用比喻,委婉曲折地表达出家国之恨,故土之思。

六、思想内容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思想内容鉴赏题作题时,应从三个方面去组织答案:

(一)定性。即用解释性语言来阐释某一词语或某一诗句的含义,或者用概括性语言简述诗词的思想感情。

(二)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因为思想感情涉及到形式,所以要答出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

(三)分析。对诗词中某一词语或某一诗句相关的内容加以解说,或者具体分析诗词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并要分析写作方法及或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如南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如果题干这样要求:同是对"江楼月",词中主人公既"恨君不似",又"恨君却似",对此该怎样理解?请作具体描述。"参考答案"可为:词中主人公希望对方像月亮,不论在天空哪个方向,都能与自己相随相伴;同时又不愿对方像月亮,因为月亮总是亏缺,只有暂时的团圆。这里用比喻,以"江楼月"作同一个喻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设喻,表达思念对方、渴望团圆的同一种感情。

思想感情鉴赏主要就是以上六个方面内容。它常常和语言、表达技巧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当然,作题的关键是对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正确把握住诗词的思想感情,并掌握了解题思路,那么,作题时一定会妙笔生花。

跟踪练习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诗歌描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怀?

【参考答案】内容:首联写自己晚年"万事不关心"的情况,中间两联写自己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情景,尾联含蓄的指出,人生穷通的道理,还是渔父有心得呀。思想情怀:此诗借对官场的失望和山林生活的陶醉,充分表现出作者晚年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孤雁 (唐)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渡,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缴,孤飞自可疑。

简析诗歌的寓意。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赏析诗歌中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

【参考答案】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境界便很悲凉浑壮。末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勾画出一幅秋风萧瑟、千山万岭黄叶纷飞的画面,渗透了诗人飘零旅况、萧瑟心境,对诗的意境起到了深化作用。

浪淘沙令 (北宋)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怎样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王安石作此诗时正处在推行自己变法主张的时刻,他迫切希望得到君王的支持,以便"风虎云龙",完成变法大业。这首咏史之作,王安石通过回忆商汤、周武慧眼识贤人的故事,表达他希望赵宋君王知人善任,支持变法的心愿,对伊尹、吕尚晚年幸遇明主而建立功业,给予了高度地赞赏。

清平乐 (北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怀?

【参考答案】景象:上片绘声绘色地描写晚春雨后的凄凉图景。下片词人被琵琶声勾起无限情思,表示自己不愿住在"画堂朱户",而愿像"杨花"一样随"春风"飞向"天涯"。思想情怀:作者以杨花自喻,表示他厌弃画堂朱户、高官厚禄,立志要像杨花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鹦鹉 (唐)罗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这首诗作者借鹦鹉揭露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作者托物言志,借劝鹦鹉没必要把话说得太过明白,明白的话反而难以出口的情景,揭露当时连说话的自由都没有的社会现实。

菩萨蛮 (北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沉水,沉香。

词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情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情景:上片回忆故乡早春的景况。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柔弱,但风已变得柔和;刚脱去笨重的冬装,穿上轻便的夹衫,,心情很愉快。毕竟是早春,睡起还感到微寒,梅花插在鬓发上已经凋落。下片写思乡之情。此地春光虽好毕竟不是故乡,要忘却对故乡的思念,除非喝醉酒后进入梦乡。晚上点上沉香入睡,沉香燃尽了,醉还未醒。思想感情: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乡思强烈,也就是不忘被金国侵占的中原失地。从而表达了对山河破碎有家难归的深切恨意。

第二篇:2021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答题范文

第 1 页 共 23 页 2021 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答题模板 01 答题要领——探究 命题角度 1 做某件事的原因 设问方式 中国共产党为何做某件事 答题要点 性质+地位+宗旨+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执政理念+自身建设 [答题术语] (1)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是由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决定的。

(3)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4)是落实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体现。

(5)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

(6)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命题角度 2 怎样做某件事 设问方式 中国共产党怎样做某件事 答题要点 领导核心作用(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宗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党的建设 [答题术语] (1)发挥好领导核心的作用(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4)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第 2 页 共 23 页 (5)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02 解题示范——应用 [典例]1.(2020•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

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紧急立法,在国家法律和法规框架下授权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防疫管理等方面,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的感悟。

[应用流程·稳准答题]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主体限定 无具体限定 设问方式 感悟类 内容限定 对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的感悟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本题设问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的感悟。设问属于感悟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属于宏观考查。考生解答此题时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整合答案。依据材料“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依据

第 3 页 共 23 页 材料“我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可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参考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领导,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典例]2.(2019•北京卷)壮丽 70 年,奋斗新时代。

材料制定规划,谋定而动。70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 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形式不断涌现,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格局正进一步形成。

集中力量,办成大事。70 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重大项目,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到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 4 页 共 23 页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10 分)

[应用流程·稳准答题]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主体限定 无具体限定 设问方式 措施类 内容限定 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分值定点 本题一个主体,共 10 分,需要 3~4 个得分点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 1 层 第一段 第 2 层 第二段 第 3 层 第三段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 1 层关键词句:制定规划,谋定而动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 2 层关键词句:商以求同,协以成事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凝聚共识。

第 3 层关键词句:集中力量,办成大事 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凝聚人民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参考答案]

第 5 页 共 23 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凝聚人民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凝聚共识。

[典例]3.(2018·高考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应用流程·稳准答题]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政治生活 主体限定 中国共产党 设问方式 原因类 内容限定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 1 层 第 1 自然段 第 2 层 党必须保证国家……协调一致地工作 第 3 层 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充分发挥作用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第 6 页 共 23 页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 1 层关键词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性质、地位 第 2 层关键词句: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 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 第 3 层关键词句: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参考答案]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3 对点训练——巩固 1.(2019•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

第 7 页 共 23 页 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三是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四是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五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截至 2018 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 2012 年末的 9899万人减少至 1660 万人,累计减少 8239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2012 年的 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 8.5 个百分点。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是贯彻落实上述六项基本原则的结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

【答案】

原则 理由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

②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 ①政府负有经济、社会等方面建设的重要职能。

②只有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先富帮后富,才能汇聚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磅礴之力。

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 ①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工作机制。

②只有提高扶贫成效,才能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 ①生态保护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②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 8 页 共 23 页 ②只有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

②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才能提高扶贫效率,使扶贫脱贫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是“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这些原则的理由”。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在分析“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党的领导”、“组织基础”,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本质;党的使命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政府”、“社会合力”,结合材料从政府的经济、社会等职能;聚集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先富帮后富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成效”,结合材料从精准扶贫是脱贫目标的工作机制;提高扶贫成效对增强人民的获得感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结合材料从政府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保护生态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可把握关键词“群众主体”、“内生动力”,结合材料从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这一原则时,可结合材料从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对扶贫工作的意义的角度回答。

2.(2019•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 9 页 共 23 页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材料党的十九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8 年立法工作计划》。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经征求中央财办、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 72个中央有关单位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等方面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2018 年 1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一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2019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

【答案】

坚持党对外商投资法立法工作的领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立法计划、审议通过法律草案,是人民当家作主在立法程序中的体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保证了立法质量;立法先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法律依据。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整合不同政治生活主体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表现,如政府依法行政、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等。阅读材料分析可得,在我国外商投资法制定的过程中,坚持了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了立法权;政府做到了依法行政,决策程序符合法律规范,体现了科学、民主的立法精神。此外,还可从国家治理有法可依的角度作答。

3.(2018•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23 页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建立覆盖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经中国共产党提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开启了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

【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是统一的。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③有利于反腐工作的全覆盖,提高反腐成效;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统一的原因。本题是分析说明型试题,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统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反腐工作全覆盖,提高反腐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4.(2016•浙江高考)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 11 页 共 23 页 材料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 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H 市的扶贫工作如何提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答案】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要求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H 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为他们开拓收入来源,增加经济收入,做到了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扶贫搬迁和兜底性保障,帮助贫困群体走上致富道路,保障了他们应有的权益,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H 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担责任、精准扶贫体现了党的宗旨。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答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然后把 H 市扶贫工作的做法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具体表现——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5.(2015•上海高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 年 1 月 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5年 4 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党为什么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第 12 页 共 23 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关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保障。因此,党中央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文明。

【解析】

本题易因没有强调法律制度的作用而失分。解答本题要从党的性质、领导地位、依法治国等角度组织答案。

6.(2014•山东高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 2014 年立法工作计划。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坚持依法执政;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行使立法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解析】

第 13 页 共 23 页 本题要求回答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如何发挥其作用,材料一侧重讲中国共产党,应从党的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等角度阐述党的措施,材料二侧重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应从其职权特别是立法权方面阐述答案。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2020 年 9 月 8 日上午十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彩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时此刻,我们会回想起几个月前的那个隆冬时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一场没有旁观者的人民战争骤然打响。面时着严峻的疫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胜利。我们让世界看到的是 14 亿人口水不停、电不停、供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序不乱,中国做到了,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

在这场战疫中、每一个战疫者都是人民英雄。根据宪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出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他们是“临危受命,战罢非典战新冠,耄耋生辉,敢医敢言有南山”的共和国助章获得者钟南山,是“传承医典,古稀奔波为病患,舍胆取义,换留希冀照前川”的“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和“渐冻之躯,满姗不离生死线,一腔热血,赤诚可鉴金银潭”的张定宇,以及“巾帼戎装,从军从医从无怨,献身科研,卫国卫民卫平安”的陈薇(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围绕“人民至上”这一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字数 200 字左右。

【答案】

第 14 页 共 23 页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始终坚持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和健康的一场严峻斗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在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中收获了幸福感,增强了获得感。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我们就一定能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最大发挥。

【解析】

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属于开放性命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围绕“人民至上”这一主题写一篇短文,考生应紧扣主题,运用政治学科术语,结合材料进行论述,答案不限,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乎逻辑。具体可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 年 9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第 15 页 共 23 页 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 21 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科学制定战略策略。

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党中央号令,闻令而动、全力投入,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把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聚拢在党的旗帜下。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在这个过程中,3900 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近 400 名党员干部为了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25000 多名优秀分子在火线上宣誓入党,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当前,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艰巨而繁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严峻而复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这场抗疫斗争的大战大考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主心骨的?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后疫情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现实意义。

【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党中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第 16 页 共 23 页 和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中国共产党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有助于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有助于确保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本题共两小题,第一小题试题类型为体现类试题,第二小题试题类型为意义类试题。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政治认同素养。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抗疫斗争的大战大考中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主心骨进行解读,要想解答此题,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材料,如材料中“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抗疫大战大考中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材料中“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党中央号令,闻令而动、全力投入,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把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聚拢在党的旗帜下。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

第 17 页 共 23 页 作用,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说明在这场抗疫大战大考中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后疫情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现实意义。解答此题需要找到突破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由材料可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有利于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正确认识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有利于确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确保取得最后胜利的动员令。党员干部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党员干部把为民谋幸福作为理想和追求。带领贫困群众树信心、下决心,积极找路子,谋出路,坚定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信念,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凝聚干群合力,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党员干部围绕贫困对象坚决做到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及责任清、脱贫时序清。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杜绝在数字上做文章,在形式上搞“花架子”。以真抓实干、勇往直前的过硬作风,补短板、强弱项,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广大党员干部是如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 【答案】

第 18 页 共 23 页 ①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②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③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力量,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过程。④坚持求真务实,培养过硬作风,努力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确保取得最后胜利的动员令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中对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广大党员干部是如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可结合材料中党员干部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说明广大党员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可结合材料中党员干部把为民谋幸福作为理想和追求。带领贫困群众树信心、下决心,积极找路子,谋出路,坚定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信念,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凝聚干群合力,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说明广大党员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应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力量,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过程。

第 19 页 共 23 页 可结合材料中党员干部围绕贫困对象坚决做到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及责任清、脱贫时序清。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杜绝在数字上做文章,在形式上搞“花架子”。以真抓实干、勇往直前的过硬作风,补短板、强弱项,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说明广大党员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应坚持求真务实,培养过硬作风,努力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10.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保障,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析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答案】

(1)重要性: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利益,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 20 页 共 23 页 (2)措施: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制定方法政策,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②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全国人大在立法、监督方面的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的自治结合起来,把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少数民族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促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中央和地方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解析】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析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该题知识范围是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执政方式、党的性质、宗旨、原则、指导思想等。试题属于原因类。运用这些知识点,结合“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主题,从原因、意义角度分析说明其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该题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范围政治生活知识,具体涉及的知识点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集中制等,运用这些知识点,结合“脱贫攻坚战”话题,指出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这些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 年 4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第 21 页 共 23 页 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党和政府是如何保民生促发展的。

【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要重视群众呼声,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为人民谋利益。

④政府要积极履行职能。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解析】

第 22 页 共 23 页 本题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采取措施保民生促发展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党和政府是如何保民生促发展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试题设问主体是党和政府,试题设问指向是如何支持服务民管企业绿色发展,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党的地位、党的执政理念、政府的性质、政府原则、政府的职能。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党的地位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②党的执政理念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政府的性质、原则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政府要重视群众呼声,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为人民谋利益。

第 23 页 共 23 页 ④政府的职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政府要积极履行职能。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政府做好“六保”工作,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第三篇:2017年高考政治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0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专题10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①②

C.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④正确地揭示了哲学的研究对象,②③说法错误。故选B。

2.“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外交部发言人在谈及美国总统奥巴马亚太之行不包括中国时这样说。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C.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答案】D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B.①④ D.③④

3.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A.①②

C.②④

【答案】D 【解析】“心之官则思”说的是“心”是思维的器官,虽然说法本身不科学(科学的说法是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但其却说明了思维离不开物质器官,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倾向,①中“天意”、③中“求佛”是唯心主

B.③④ D.①③

1 义观点,与题干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故选D。②④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4.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有调节作用 A.①②

C.①③

【答案】A B.③④ D.②④

5.“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它揭示了

①事物发展具有特殊性 ②运动是绝对的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②

C.②③ 【答案】C 【解析】时光流逝,在不知不觉中人从年轻就慢慢变老了,这说明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说法正确;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时间都去哪儿了》引起大家的共鸣,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③说法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

6.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

①遵循管理规律,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 ②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③ B.②④ B.①④ D.③④

2 C.②③

【答案】A

D.①④

7.围棋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变的棋局形势,向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通过学习人类思维方式,掌握了一种从大局上判断形势优劣,并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找到最佳对策的方法,在人机对弈中以4: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写下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新的篇章。由此可见

①科技发展使人工智能部分具备了意识的创造性 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甚至超过个人分析计算能力 ③人工智能与人脑有相似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过程 ④科技进步使人工智能超越了对人脑的模拟阶段 A.①③

C.②③

【答案】C 【解析】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人工智能程序没有独立的意识,而需要人的操作才能完成工作。故不选①④,因此选择C。

8.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B.①② D.②④

①吾思固吾在 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 A.①②

C.②③

【答案】D 【解析】漫画的寓意是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9.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对岛群的蚊虫控制专家正在等待联邦政府的批准,释放数十万只经过基因改造的

3 B.①④ D.②④ “生化蚊子”,以阻止登革热病在该地的传播。科学家们称,他们计划释放的全部是不叮咬人类的雄性蚊子,这数十万只经过基因改造的雄性蚁子与野外的雌蚊进行交配,将先天缺陷遗传给后代,数代之内携带病毒的埃及伊蚊有望被根除,而且不会在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引发巨大连锁反应。这说明

①实践活动有客观物质性的特点 ②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 ③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C.②④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实践的对象、主体、手段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该实践是为了消灭埃及伊蚊,故①③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当选;②④均与题意无关。 10.与下边漫画所揭示的哲理相吻合的俗语有

B.①③ D.③④

①要知梨子味,需得亲口尝 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④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 A.①③

C.②③

【答案】D

B.①④ D.③④

11.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测得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科学家发现这一能谱与以前的理论预

4 期存在两处偏差。相关结果发表在2016年2月12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该发现说明了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真理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得到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①②

C.①③

【答案】D B.③④ D.②④

12.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图科学家宣布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预言百年,苦寻几十年,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也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拼图”。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A.①②

C.②④

【答案】B 【解析】预言百年,苦寻几十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①符合题意。探测到引力波使人类找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拼图”,表明实践进一步证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③符合题意。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远洞识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 ③彰显时代精神的哲学决定时代的走向 ④哲学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② C.①④ 【答案】A

5

B.①③ D.③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哲学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会决定时代的走向,③观点错误;真正的哲学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④观点表述错误。

14.2016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公开发布。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哲学依据是(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C.①③ 【答案】B

B.②④ D.③④

15.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波像其他的波一样,携带着能量和信息,能够让我们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瞬间,检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正确与否。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可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④发展就是事物自身的运动和变化 A.①② C.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②当选,材料表明人们可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③不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不符合题意; ④不选,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不是自身的运动和变化。

16.2016年3月,奔驰发布一张海报,祝贺宝马成立100周年。奔驰表示:感谢宝马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好孤单。祝贺竞争对手,彰显了奔驰的胸怀和气度,而同时又含蓄有力地表明自己比对手还要历史悠久的真相。从奔驰海报我们可以感知( ) A.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映像,具有自觉选择性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及其作用知识。材料不涉及新事物与旧事物,A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未涉及矛

B.②③ D.③④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B项不选;奔驰广告含蓄有力地表明自己比对手还要历史悠久的真相,反映了意识反映客观存在,且具有自觉选择性,C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选C。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据此回答17~18题。

17.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时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要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重视发展理念是基于( ) ①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③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规律为前提 A.①③ C.②③ 【答案】A

B.①④ D.②④

18.“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长期以来,这一思维被很多地方施政者奉为圭臬。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城镇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镇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 ) 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④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过程 A.①② C.②④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城镇化要带动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说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①符合题意。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城镇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说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符合题意。②中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说法不对。④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过程,说法不对。故本题答案选B。

19.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从爱因斯坦在1916年预测出引力波,到2016年LIGO获得直接观测证据,整整跨越了一百年。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

B.①③ D.③④ ②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③思维都能正确认识存在,二者有同一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②③ C.①③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①当选;②不选,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③不选,思维不一定都能正确认识存在;④当选,材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20.基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态势的科学预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十三五”规划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出了科学规划。下列对科学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学预测能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②科学预测的结论仍需要接受实践检验 ③科学预测需要以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 ④官方预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是科学预测 A.①② C.②③ 【答案】C

B.①④ D.③④ B.②④ D.①④

21.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 ) 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①③ C.①④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②当选;①不选,正确的理论才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③当选,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④不选,材料不涉及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2.2016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为6.9%,25年来首次破7,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因实践经历不同认识也不会相

B.②④ D.②③ 同 A.①② C.③④ 【答案】B

B.②③ D.①③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飞速发展,2015年社会捐赠数额逾千亿元,慈善社会组织数量高涨,互联网慈善等新型慈善方式日渐涌现。与此同时,慈善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郭美美事件、儿慈会小数点事件等给慈善事业发展蒙上阴影,广西孤儿杨六斤获捐500万元等引发了网络有关募捐的争议。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法律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法草案在发展慈善事业、规范慈善行为、加强慈善监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大会批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仍处在刚刚起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因此,慈善立法既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反映现阶段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又要具有前瞻性,为推动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留有空间。本次立法对这两者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这条道路的确立既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法治理念和模式,是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慈善法》的制定与出台。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亟须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约束,《慈善法》的制定正是这一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慈善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我国各个慈善主体的行为,明确慈善监管责任,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及法律的制定都有自身的规律,《慈善法》的制定既从中国国情出发,反映现阶段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又具有前瞻性,为推动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留有空间,做到了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从“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或“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角度回答、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角度回答也可) (2)①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②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同的国家有

9 着不同的国情,法治理念和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别国模式。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应该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能囿于已有的认识,照搬别国模式。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针对扶贫工作,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说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的唯物论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做好扶贫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的原因。

【答案】(1)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各级党员干部具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有利于促进贫困问题的解决。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能够鼓舞党员干部的斗志,为实现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动力。

【解析】第(1)问,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唯物论依据是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第(2)问,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扶贫工作、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相结合,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琢。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10 互联网时代,创意为王不假,但创意之王,不是出位低俗、投机取巧,而是做到极致的产品。在创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不仅不会OUT,还会被真正有责任、有远见的企业请上头等舱。走捷径会取得暂时成功,但只有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长久而更巨大的成功。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增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

【答案】(1)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发扬工匠精神,能够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2)通过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从小培育人们精益求精的品格;营造精益求精的社会氛围,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立足于实践,尽职尽责;国家做好相关的规划和引导。(回答其中2点即可)

第四篇:2016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专题12.10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跟踪训练(含解析)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热点聚焦练] 热点一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2014年10月16日下午,由河南省文明办主办的“道德的力量——2014河南省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郑州举行。现场听众一次次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尊重与敬意。回答1~4题。

1.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的举办,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使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旋律。这表明 ( )

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①④本身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C。 2.对于上述材料,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解析:选D。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对于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表述不准确,故当选。

3.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因为 (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1 C.文化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上层建筑一定要与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相适应

解析:选A。材料强调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A符合题意;B、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先进文化才能起促进作用;D在材料中未体现。

4.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上述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①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不断发展的 ②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③不同时期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④思想道德模范具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错误;社会主义道德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②本身表述错误;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热点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

2014年10月21日下午,江西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昌召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回答5~6题。

5.江西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其意义在于

( ) ①能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③引领社会思潮,消除文化差异 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③“消除文化差异”过于绝对,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①②说法正确。该题选A。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纳入“价值准则”中。某班四名同学以此信息各归纳出一个观点。其中

2 由信息难以推理出的观点是

( ) A.甲观点:在当前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 B.乙观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C.丙观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精髓

D.丁观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它总是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相结合

解析:选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本题材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纳入‘价值准则’中”,说明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故B项可以有信息推理出来,不符合题目要求,不能入选;A、D两项是关于爱国主义的正确表述,从信息中也可以推理出来,亦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本题材料所给的信息中并不能推出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限时规范练]

一、选择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让见义勇为精神在全社会不断发扬光大,着力汇聚起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之所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是因为它是

(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中华文化力量的源泉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 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③④

C.②④

B.①③

D.①②

解析:选A。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不是见义勇为的精神;②错误,中华文化力量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我们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是因为该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③④正确,选A。 2.(2015·福建泉州市质检)如果说之前的一些人一些事带给我们的是断断续续的感动,那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则让观众在眼泪与欣慰中感受到了人间大爱,人性大美,让人心焕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感念。这些道德模范 ( ) A.诠释着多元的道德价值取向 B.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

C.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高度 D.有力促进了公民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解析:选C。从这些道德模范身上让人感受人间大爱,让人心焕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感念,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促进公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D说法错误;这些道德模范身上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高度,C说法正确;道德取向一元化,要坚持主导价值取向,A说法错误。B与题意不符。

3.(2015·河北省邯郸市期末质检)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畴,经历十七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到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党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反映了

( ) ①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②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④党对核心价值体系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党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反映党对核心价值体系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故入选。②③观点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党自身文化,故不体现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不体现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故排除。

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述正确的是

(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②④ C.①④

B.①③ D.②③

解析:选A。①③观点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故排除。

5.江西南昌市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工程,注重培育选树道德典型,发扬传统美德,赞颂高尚情操,注重运用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引领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这说明

( ) A.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D.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解析:选A。本题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工程,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考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材料主旨是学习先进事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

6.2014年6月16日,上海市文明办、市建交党委、市交通委、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召开了全市快递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启动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此,你认为快递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本着顾客至上、服务社会的宗旨,大力倡导快递诚信服务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 ③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陶冶员工情操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①④都是“快递企业”可以采取的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本题选D。注意题中的限定词“快递企业”,②中措施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或政府,③中措施的行为主体是公民,故②③不选。

7.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2014年多省市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因为

( )

①思想道德建设能引领社会思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②③④都是在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正确且切题,

5 本题选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①错误,不选。

8.蔡元培说:“人之所以为人者,在德与才。而且以德为先,德之将失,才由何而来?”这一名言表明

( ) 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③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重要 ④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有机统一的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材料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①④正确且切题,本题选D。②强调科学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③说法错误,不选。

9.第三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以“携手传递正能量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运用微电影这一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诱惑,健康成长。此系列微电影

( )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坚持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④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此系列微电影能够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①②④正确且切题,本题选C;此系列微电影与经济效益无关,③不选。

10.某市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确保创建工作接地气、顺民意。这样强调是因为

( )

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需要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伟大工程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主体 ④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6 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关内容。材料强调人民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重要性,②③正确且切题,本题选B。①④强调的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11.2014年2月12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由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媒体正式发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因为它 ( )

①是决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能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③能凝魂聚气,凝聚社会共识,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能凝魂聚气,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④正确且切题,本题选D。①中“决定”说法错误,不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③不选。

12.(2015·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W市积极发展创办优秀文化活动。2014年8月8日晚,第六届艺术节拉开大幕,“亲坊友邻·幸福家园”社区文化节也同时启动。积极发展创办优秀文化活动是因为

( ) 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排除②;③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动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中的主导地位,切实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我们应如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前中国的主导地位?

7 答案:(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①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4.2014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某校以此为契机,在全校广泛开展“道德之星”活动,以形成学楷模、知荣辱、促和谐的风尚。如果你要参加这次演讲,请围绕“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主题拟定一份演讲提纲。

解析:回答本题学生可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角度展开说明。

答案: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④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篇:100测评网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

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专题三

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考考查预测】

1、 考查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 考查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应当怎样做等;

3、 结合有关事例考查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和职能;

4、 要把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正确认识它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背景材料】

1、含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必要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大国。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第

一、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第

二、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

三、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第

四、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资源;第

五、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考点对接】

(一)经济常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集约发展之路。

2、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约资源活动,是为了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3、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采用先进技术,转变增长方式,改善经营管理,进行制度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努力节约资源,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二)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2、联系、发展、实践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是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大事。事物又是变化发展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我们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等问题提出的新举措、新手段,是人民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3、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重点抓好五个环节,说明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经济活动的自觉性。

(三)政治常识

1、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政府应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引导企业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国家具有文化职能,必须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节约意识。

【典型题例】

中国经济调整发展、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回答1—3题

1、 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

A、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停建资源消耗项目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 努力扩大能源和资源进口,依靠国外市场化解资源短缺矛盾

2、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而且利用效率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60%。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方法是

A、发挥市场着用B、增强节约意识

C、强化宏观调控C、依靠科技进步

3、美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依据减量化原则规定,对废弃物处理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这一顺序依据的主要哲理是

A、世界物质性原理B、意识能动性原理

C、发展的曲折性原理D、因果联系原理

4、2006年10月8日到11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届全会指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何重大经济意义?

(2)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3)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背景材料】

1、 含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 必要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十五”期间,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加强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2)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

(3)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

(4)把加强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

(5)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社会

风气,使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考点对接】

(一)经济常识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价格、税收、信贷、贸易)、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来加强环保工作。

(一) 哲学常识

1、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在工业化进程中发现环境问题加以重视环境治理,到现在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以及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

3、 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保护环境的主要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环保,形成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都体现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4、 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自然规律出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在“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 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全面观点,反对片面性。正确分析我们当前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绩,又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严重问题,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7、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而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二) 政治常识

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在实现和维护好人民当前利益的同时,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

2、 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3、 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健全完善各项环境法律法规,彻底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使环境保护执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环境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

【典型题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某市污染源点多面广,排污总量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市政府理出了发展思路: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建设。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整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对市区等环境敏感区的14家水泥企业各选一条生产线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无尘无烟”的效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市区粉尘排放量减少近60%。回答1—3题。

1、 这一事实说明,该市政府

A、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B、调控地方经济,抑制经济过热C、搞好公共服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D、控制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2、这一事实表明,在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中,要着重处理好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B、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C、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D、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3、该市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抓住了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了主要矛盾④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今年1月下旬,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要求,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3月下旬,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规划要求到2010年,流域内大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得到治理和保护,完成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中城市污染严重水域水质有所改善,流域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1)运用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

(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企业怎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生产、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上一篇:40周年同学聚会发言稿下一篇:4s店配件材料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