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普查员心得体会

2022-08-21

受到生活、学习、人和物的启发,我们会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新的思想。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业普查员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农业普查员心得体会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普查员手册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普查员手册

(综合试点用)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说明„„„„„„„„„„„„„„„„„„1 第二部分 普查试点表式„„„„„„„„„„„„„„„7 普通农业经营户„„„„„„„„„„„„„„7 规模农业经营户 „„„„„„„„„„„„„11 农业经营单位 „„„„„„„„„„„„„„18 行政村普查试点表 „„„„„„„„„„„„25 乡镇普查试点表 „„„„„„„„„„„„„29 住户摸底试点表 „„„„„„„„„„„„„32 单位摸底试点表 „„„„„„„„„„„„„33 第三部分 普查试点表填报说明„„„„„„„„„„„„34

一、农业经营户和单位普查试点表 „„„„„„„„„34 Ⅰ.登记对象„„„„„„„„„„„„„„„„„34 Ⅱ.登记原则和情况处理方法„„„„„„„„„„36 Ⅲ.内容提要„„„„„„„„„„„„„„„„„38 Ⅳ.指标解释„„„„„„„„„„„„„„„„„39 Ⅴ.指标审核关系„„„„„„„„„„„„„„„69

二、行政村普查试点表 „„„„„„„„„„„„„„93 Ⅰ.登记对象„„„„„„„„„„„„„„„„„93 Ⅱ.指标解释„„„„„„„„„„„„„„„„„93 Ⅲ.资料来源参照表 „„„„„„„„„„„„„108 Ⅳ.指标审核关系 „„„„„„„„„„„„„„110

-1-

三、乡镇普查试点表„„„„„„„„„„„„„„„118 Ⅰ.登记对象„„„„„„„„„„„„„„„„„118 Ⅱ.指标解释„„„„„„„„„„„„„„„„„118 Ⅲ.资料来源参照表„„„„„„„„„„„„„„130 Ⅳ.指标审核关系„„„„„„„„„„„„„„„136

四、清查摸底试点表 „„„„„„„„„„„„„„„142 Ⅰ.摸底对象„„„„„„„„„„„„„„„„„142 Ⅱ.基本原则„„„„„„„„„„„„„„„„„142 Ⅲ.工作流程„„„„„„„„„„„„„„„„„142 Ⅳ.填写说明„„„„„„„„„„„„„„„„„144

(一)住户摸底表 „„„„„„„„„„„„„144

(二)单位摸底表 „„„„„„„„„„„„„148 Ⅴ.指标审核关系„„„„„„„„„„„„„„„151 第四部分 实施细则 „„„„„„„„„„„„„„„„153

一、组织工作细则 „„„„„„„„„„„„„„„„153

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职责和培训工作细则„156

三、普查区划分细则 „„„„„„„„„„„„„„„159

四、清查摸底工作细则 „„„„„„„„„„„„„„164 普查小区住户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 „„„„„„„170 普查区单位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 „„„„„„„„173

五、登记工作细则 „„„„„„„„„„„„„„„„174 附件: 农林牧渔产品、农业机械名称及代码 „„„„„„177

-2-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一、试点目的

通过模拟实施农业普查的主要环节,检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取得组织实施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业普查方案,推进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试点范围和对象

(一)每个省(区、市)选取1个县(市)进行试点。试点县(市)中选取1个乡(镇),在全乡(镇)范围内开展普通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试点表试填。行政村普查试点表由试点乡(镇)的所有村试填,乡镇普查试点表由试点县(市)的全部乡镇试填。

(二)在吉林、浙江、河南、湖北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试点。

三、试点内容

(一)普查小区划分:以电子地图为辅助,结合手工示意图的划分方法。

(二)普查员的选聘与培训。

(三)清查摸底:普查区域内全部住户或单位的查找、清理、确定普查对象的方法和规则。

(四)入户访问登记:访问普查对象,使用PDA或纸介质填报普查试点表。

(五)测试、评价普查内容和指标。

-1-

(六)测算和评估基层普查的组织、培训、实施等工作,对普查经费、普查工作的强度与难度、普查所需时间进行评估与分析。

(七)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

四、试点实施步骤

(一)成立试点机构

试点工作由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农普办”)统一领导,各省(区、市)农普办组织实施。按照普查分级组织和领导模式,各地成立省、地、县、乡农业普查试点办公室、村成立试点工作小组。

(二)落实试点基层工作人员。根据试点地区普查工作需要,从当地政府机关或基层组织抽调一定人员担当普查指导员,从当地招聘符合普查要求的普查员,组成试点基层工作人员。

(三)培训。对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组织培训,重点内容是农业普查的清查摸底、普查试点表各项指标的解释及填报方法、PDA的使用等。

(四)宣传动员。试点地区各级普查试点机构,要利用各种媒体和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意义和要求,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普查试点,探索农业普查宣传的方式和方法。

(五)清查摸底。由县(市)、乡(镇)、村农业普查试点机构组织普查员对行政村(普查区)范围内的全部住户、单位进行清查。以绘制的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的地图为依据,通过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列出住户和单位的清查摸底名录,按目录进行逐户、逐单位的清查,将清查情况分别填报到住户、单位摸-2-

底表中,并确定需要进行普查表登记的普通农业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在清查中发现登记对象家中无人、普查单位重填漏填等问题时,要上报上级试点机构,逐条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六)普查登记。农业经营户(普通户和规模户)普查试点表,按普查区和农业经营户名录,由普查员在普查指导员的指导下访问普查对象,入户登记并填报。

乡镇和行政村普查试点表由试点地区普查机构统一布置,由乡镇政府统计机构和村委会有关人员填报。

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试点表由试点地区普查机构统一布置填报。

普查试点表的时点指标填写2015年12月31日数据,时期指标填报2015年全年的数据。

(七)审核、录入和数据处理。使用PDA的试点地区,利用统一的数据处理软件录入、审核和传输数据;使用纸介质普查试点表的试点地区,普查登记工作完成之后,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对普查登记数据进行人工审核和录入。对两种方式的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上报等全流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

(八)总结。试点过程中要建立试点工作日志,详细记录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内容。试点工作结束后,要对试点的全过程进行认真总结,评估普查方案及实施细则的科学性、可行性,分析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总结报告在试点结束后1个月内上报全国农普办。

五、试点工作的时间安排

试点工作自2016年1月开始,2016年3月底结束;农作

-3-

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试点于2016年底完成。

六、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普查区划分工作细则是否可行?能否在三经普电子地图基础上划分农业普查小区?

(二)农业普查清查摸底工作细则是否可行,能否识别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对象?

(三)规模经营标准是否合理?按试点方案中规模经营标准能否识别规模农业经营户?

(四)按照在地原则,能否找到县(市)区域内全部农业经营单位?如何保证单位登记不重不漏?

(五)普查指标是否达到反映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新变化的设计意图?普查内容是否基本符合需要,指标分类和解释是否完整、准确,收集是否简便,填写是否方便,可获取性如何?

(六)普查小区划分、清查摸底、登记等各工作细则是否清晰、可行?

(七)如何向普查对象宣传农业普查并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普查?

(八)普查培训工作如何组织才能使普查员更快更好地掌握普查登记、使用PDA等技能?

(九)针对PDA使用流程,在初始设置、普查表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上报等各关键环节有那些难点对流畅性造成了影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十)普查实施的各阶段,特别是摸底、登记的工作量、工作强度以及时间安排。

-4-

(十一)贫困村、贫困户的指向是否合理?农户对此的认知如何?是不是能真实反映贫困?

(十二)村集体的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如何界定,有什么好的指标反映?

(十三)本地区的普查员补贴标准应该是多少?

(十四)如何通过考核奖惩的办法调动普查员的积极性?

(十五)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的技术路径和组织方式。

七、试点要求

试点地区应按照全国农业普查试点方案组织试点,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普查试点实施办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试点工作是农业普查的重要环节,试点地区各级农普试点机构要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抽调骨干力量,全力以赴做好试点工作。普查机构在组织试点过程中,要突出体现普查工作中的政府行为。

(二)落实责任,保证工作质量。

试点地区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级有关人员要参与试点工作全过程,抓好各项试点工作的落实,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

(三)认真总结,及时上报资料。

试点结束后,试点地区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及时向全国农普办上报下列资料:

1.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要求对以上11个重点研究问题全部作出回答。总结报告包括主要做法、经验和存在问题等内容;

-5-

2.试点地区数据、汇总结果和分析报告; 3.对农业普查方案、实施细则的改进意见; 4.对农业普查组织实施的意见;

5.试点工作经费情况,包括宣传、培训和调查补贴等经费支出情况。

八、试点方案的印发

试点使用的各类普查试点表和试点方案,由全国农普办印发。

-6-

第二部分 普查试点表式

-7-

-8-

-9-

-10 -

11-

-

-12 -

-13-

-14 -

-15-

-16 -

-17-

-18 -

-19-

-20 -

-21-

-22 -

-23-

-24 -

-25-

26 -

-

-27-

-28 -

-29-

-30 -

-31-

-32 -

-33-

第三部分 普查试点表填报说明

一、农业经营户和单位普查试点表

Ⅰ.登记对象

包括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两大类。

一、农业经营户

农业经营户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农业用地和单独设施中从事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为本户之外提供农林牧渔服务的住户,无论其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

住户指主要由家庭成员或其他经济、生活联为一体的人口组成的有固定住所的居住户。独自居住的个人也作为住户。

本次农业普查将农业经营户按“普通户”和“规模户”分别登记,并规定如下两个登记标准。

一是农业经营户的登记规定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年末经营耕地、园地、养殖水面面积在0.1亩及以上; 2.年末经营林地、牧草地面积在1亩以上;

3.年末饲养牛、马、猪、羊等大中型牲畜1头及以上; 4.年末饲养兔等小动物以及家禽共计20只及以上; 5.全年出售和自产自用的农产品价值超过1000元以上; 6.对本户以外提供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在1000元以上。

二是规模农业经营户登记规定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种植业:北方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100亩及以上、-34 -

南方达到50亩及以上、设施种植面积 25亩及以上。

2.畜牧业:生猪年出栏或存栏50头及以上; 肉牛年出栏或存栏10头及以上;奶牛存栏20头及以上;羊年出栏或存栏30只及以上;肉鸡年出栏或存栏10000只及以上;蛋鸡出栏或存栏2000只及以上。

3.林业:经营林地面积在500亩及以上。

4.渔业:海水养殖面积达到50亩及以上、淡水养殖面积达到25亩及以上。

5.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5万元及以上。 6.全年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0万元及以上。

凡是符合任何一个农业经营户登记标准,同时低于规模农业经营户标准的住户,登记为普通农业经营户。

凡是符合任何一个规模农业经营户标准的农业经营户,登记为规模农业经营户。

二、农业经营单位

农业经营单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法人单位和未注册单位,以及不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法人单位或未注册单位中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既包括主营农业的农场、林场、养殖场、农林牧渔业公司、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具有实际农业经营活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学校、科研单位、工矿企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基金会等单位附属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

农业经营单位登记对象包括以下三个类型: 一是农业法人单位,符合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经过正式注册;

-35-

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4.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5.以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或农林牧渔服务业为主营行业。

二是农业未注册单位,指除未正式注册外,其余均符合上述农业法人单位的登记条件(2-5)的单位,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两户以上合伙或联营的经济体等。

三是不符合农业法人单位和农业非注册单位的登记条件,但其单位中有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则对这个农业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登记,条件如下:

1.有固定经营场所或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活动; 3.有收入、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4.以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或农林牧渔服务业为主营行业。

Ⅱ.登记原则和情况处理方法

一、农业经营户

根据普查区的划分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农(林、牧、渔)场的管理机构管辖的区域,都划为农业普查的普查区。凡是在普查区内的农业经营户以居住地为原则进行登记。在普查区内有农业生产活动,但居住在普查区以-36 -

外的住户,按生产地原则进行登记。

在登记时,以下情况的处理方法:

1.户籍与实际生活情况。户籍上为一户,但实际上分户生活,分别登记。户籍上为两户,实际上共同生活的,按一户登记。

2.居住与农业生产经营情况。住户在普查区范围内,但在不同普查区经营农业生产时,如果家庭成员分住在这些普查区中,按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户登记,如果家庭成员只居住在一个普查区中,按一个农业生产经营户登记。住户不在普查区范围内居住,但在普查区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按生产活动所在的普查区进行登记,如果该住户在多个普查区内都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则必须在其活动的普查区内逐一登记。

二、农业经营单位

农业经营单位登记以所在地为原则,所在地按县域划分。 在登记时,对以下情况的处理方法:

1.农业法人单位、未注册单位在所在普查区登记,登记范围为在本县范围内的全部农业产业活动单位的经营活动,如果其所属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在本县域范围之外,则在该产业活动单位经营所在地的普查区登记。

2.非主营农业的法人单位、未注册单位所属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在其所在的普查区登记。如果该活动单位没有注册号,则填报所属法人单位的注册号。

3.法人单位的二级单位如果符合农业法人单位的登记条件,则按一个单独的法人单位处理。如果其上级单位符合农业法人单位的登记条件,则需要在登记中剔除出该二级单位。二

-37-

级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区别是,虽然名称上与上级法人单位有所属联系,但具有完全独立的法律地位和经营决策权。

Ⅲ.内容提要

一、普通农业经营户普查试点表

(一)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农业从业人员、经营特征和拥有农业机械情况等3个填报登记项目。

(二)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4个填报登记项目。其中在种植业中包括耕地、设施农业、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情况、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及园地作物种植等4个细分登记项目。

(三)农民生活情况。有1个填报登记项目。

以上共8个填报登记项目,在项目之间安排了条件跳转。

二、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试点表

(一)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农业从业人员、经营特征和拥有农业机械情况等3个填报登记项目。

(二)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经营情况。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经营,以及园地、坚果经营等7个填报登记项目。含盖了经营的面积、产量和部分收入情况。

(三)农业经营综合情况。包括经营总收支情况、资金情况和保险情况等2个填报登记项目。

(四)农民生活情况。有1个填报登记项目。

以上共13个填报登记项目。在项目之间安排了条件跳转。

三、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试点表

(一)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农业从业人员、经-38 -

营特征和拥有农业机械情况等3个填报登记项目。

(二)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经营情况。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经营,以及园地、坚果经营等7个填报登记项目。含盖了经营的耕地面积、播种面积、产量和部分收入、支出情况。

(三)农业经营的综合情况。包括经营总收支情况、资金情况和保险情况等2个填报登记项目。

共12个填报登记项目。在项目之间安排了条件跳转。 Ⅳ.指标解释

一、标识指标

指被登记对象的识别代码,每个登记对象都只有一组唯一的代码。

(一)农业经营户(普通户和规模户)

普查区代码 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统计用区划代码》的村级行政单位的标准代码。

普查区名称 与该普查区标准代码相一致的全称。 普查小区代码 2位,从01开始;如果没有普查小区,填“99”。

普查小区名称 根据普查小区划分的实际情况填写,如果是按自然村划分的普查小区,则填写自然村的名称;如果是按村民小组划分的普查小区,则填写村民小组的名称。其他情况,可按划分的具体情况命名,如“一小区”,“二小区”等。

户代码 此处的户代码与普查摸底表相互对应,如不一致,以登记为准。

(二)农业经营单位

-39-

普查区代码 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统计用区划代码》的村级行政单位的标准代码。无论单位的归属层级,都要按登记单位主体坐落的普查区位置填写。

普查区名称 与普查区代码相一致的全称。

单位代码 3位,从001开始编码。完整的单位地址码是普查区代码和单位代码组成,此处的单位代码与单位摸底表相互对应,如不一致,以登记为准。

二、指标索引

为了方便查询,将普查表内的指标和指标解释连接起来,建立了指标索引。普通农业经营户普查表的指标以字母“H”表示;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的指标以字母“G”表示;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的指标以字母“D”表示;加上相应的数字,就可以方便地找到相应的指标解释。

三、指标释义

(一)基本情况 [H1] [G1] 户主姓名

户主 本次普查将“户主”定义为对本户农业经营活动有主要决策权的人。登记时注意 “户主”与户口簿户主的区别,要看是不是主要从事农业经营活动,或在农业经营活动中是不是主要决策者。

姓名 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没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H2][ G2]户主联系电话 指户主的移动电话号码,如果户主没有,或不愿意提供移动号码,可填写其他家庭成员电话号码。

-40 -

[H3][ G3]户籍所在地 指在普查时点,本户户主的户籍登记地。是在本乡(镇、街道)填“1”,不是在本乡(镇、街道)填“2”。

[D1]单位类型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按独立经营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和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活动为一个单位。根据其注册登记、单位归属情况分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未注册单位。参见本手册对农业经营单位登记对象的说明。

[D2]本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指根据国发〔2015〕33号文《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18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在填报本普查表时,未完成过渡的单位,可填报9位的组织机构代码(第9位到第17位),前后位置不填。

[D3]归属法人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指产业活动单位所归属的法人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填报本普查表时,未完成过渡的单位,可填报9位的组织机构代码(第9位到第17位),前后位置不填。

[D4]单位详细名称 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法人单位全称。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行政、事业单位的详细名称按编制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详细名称按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

-41-

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D5]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 指本单位的法定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填写;机关的法定代表人填写单位主要负责人;社团法定代表人按《社团法人登记证》填写;其他单位按有关证书填写,无证书的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D6]联系方式 指本单位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填移动电话号码,也可填写固定电话号码,格式是区号+号码。

[D7]登记注册类型 指本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或企业产业活动单位按本单位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机关、事业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登记注册类型,按其主要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比照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确定;尚未注册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比照选项填写。除国有和集体外,其余注册类型都做了归并,具体内容如下:

1.国有 指本单位的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不包括有限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2.集体 指本单位的全部资产归集体所有。

3.股份 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4.联营 包括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其他联营。

5.私营 包括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42 -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6.港澳台 包括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港澳台商独资、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港澳台投资。

7.外商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外商投资。

9.其他 指上述未包括的其他注册类型。

[D8]单位机构类型 指本单位的机构性质,分为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单位。

1.企业 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包括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各类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审批成立,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2.事业单位 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包括学校、科研中心、医院、文化活动中心、农林牧渔业事业单位、气象、海洋、环保、社会福利、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等。

3.机关 指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批准建立的各级政党机关和国家机关。包括县级以上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构、政党机关、政协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其他机关。乡、镇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4.社会团体 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机构。包括学术性社团、行

-43-

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其他群众团体等,还包括各种宗教团体,如佛教协会、基督教协会、天主教协会等。

5.农民专业合作社 指有合作社的名称,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关于合作社性质、设计条件和程序、成员权利和义务、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规定,具有农民互助性的经济组织。合作社分为实体型和松散型两种情况,实体型的合作社指其成员间具有比较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活动单位,这类合作社及其成员(户或个人)均纳入单位进行普查。这里,不包括合作社成员在生产、技术和销售等环节上相互帮助,互通信息,没有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松散型合作社。

9.其他 指上述未包括的其他机构类型。

[D9] 单位所属系统 指本单位的系统归属,分为农垦、林业、司法、解放军、武装警察和其他等六个类型。

[H4][G7]本户家庭成员 指居住在一个住宅内,所有与本住户分享生活开支或收入的人员。 包括:①由本住户供养的在外学生(包括大中专学生和研究生);②未分家的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和随迁家属,无论其外出时间长短; ③轮流居住的老人; ④因探亲访友、旅游、住医院、培训或出差等原因临时外出的人员。 不包括:①寄宿者、住家保姆和住家家庭帮工;②已分家的子女、出嫁人员、挂靠人员; ③本住户不再供养的在外学生(包括大中专学生和研究生); ④调查时点已应征入伍者;⑤调查时点的劳教劳改人员。

此处填写的家庭成员数量必须与摸底表进行对照检查,经核实后填写。

[H5][G8]女性人口 填写本户家庭成员中女性人口的数-44 -

量。

[H6]家庭成员序号 家庭中符合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成员序号,从户主开始,序号为“1”,以下按自然序号

2、

3、4„„顺序排列。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家庭成员 指全年参加农业劳动时间累计15天以上,或参与农业生产全部环节但累计时间不够15天的家庭成员。以种植业为例,农业生产环节包括备耕、翻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如果只在农忙时间、节假日临时回家帮忙的成员,则不计为从事农业的家庭成员。

[G20][D20]农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指普查时点,全年参加农业劳动时间累计15天以上的人员,规模户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成员,以及长期或短期雇工;单位包括正式职工、合同工和临时工。

[H7]性别 指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成员的性别,男性填“1”,女性填“2”。

[G21][D21] 女性 指本户、本单位农业从业人员中女性的数量。

[G22][D22]专业技术人员 指本户、本单位农业从业人员中受过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或掌握某项专门技能并具有各种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

[G23][D23]雇佣、临时人员 指本户、本单位临时或长期雇佣的人员。

[H8][G5]年龄 按周岁计算。指从出生年月日算起,到填报时间为止,满几周岁就填几周岁。

[G24~ G26][D24~ D26]按年龄分组的农业从业人员

-45-

本户、本单位农业从业人员在各年龄段的人数。填写时注意年龄分组段包含关系。

[H9][G6][G27~ G31][D27~ D31]受教育程度 指按照国家教育体制,被登记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通过自学和成人学历教育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的,分别归入相应的受教育程度。分为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五个档次。

1.未上学 指从未接受过国家或其他办学机构实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人。包括参加过各种扫盲班或成人识字班学习,且以后再没有接受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人。

2.小学 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小学,无论其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

3.初中 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初中,无论其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相当于初中程度的技工学校,也视作初中程度。

4.高中或中专 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无论其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技工学校,也视作高中程度。

5.大专及以上 指接受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的人。通过自学或进修取得大专以上相应毕业证书的也视作大专及以上程度。

[H10][G9][D11]主要从事的农业行业类别 指从事农业的人员在普查内从业时间最长的农业行业类别,如果从事的时间相差不多,则选择收入较高的行业类别。

农业行业分为以下类别:

-46 -

1.种植业 农作物种植业包括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烟草、蔬菜、花卉、园艺作物、水果(包括瓜果)、坚果、香料作物、中药材、饲料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茶、 桑、果树种植等。

2.林业 林业包括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林产品的采集,其中包括野生植物及果实的采集。但不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城市树木、草坪的种植与管理。

3.畜牧业 畜牧业包括如牛、马、驴、骡、驼、猪、羊等家畜的饲养,鸡、鸭、鹅等家禽饲养,蚕、蜂和其他特种动物饲养,以及野生动物的狩猎。但不包括专门用于运动、休闲的动物捕捉、宠物饲养等有关活动。

4.渔业 渔业包括鱼、虾、蟹、贝、藻等水生动植物的海洋和内陆的养殖和捕捞。

5.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指对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活动进行各种支持性服务的活动。但不包括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包括(1)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农机操作、病虫害防治、插秧、耕作、育苗、制种以及其他种植业服务。(2)林木病(虫、兽)害防治、森林防火、森林管理站、木材检查站、治沙站等林业服务业活动。(3)兽医、动物配种、良种繁殖、牧群检测、孵化等畜牧业服务。(4)鱼苗及鱼种场、水产良种场等渔业服务。

[H11]非农行业 指从事除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以外的行业,休闲农业,如“农家乐”活动,采摘、垂钓、饮食、住宿等也属于非农行业。

-47-

第二篇:农业普查方案

各部门、管区:

根据《济南高新区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我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查清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

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区辖区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三、内容和时间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资料。

四、普查的组织和实施

第三次农业普查设计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部门要按照“办事处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突出重点,优化方式,统一组织,创新手段,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为了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办事处成立了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建设保障部,具体负责普查工作日常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关事项的协调配合。宣传部门负责协调涉及普查宣传动员方面的事项;财政所负责协调涉及普查经费方面的事项;纪工委负责协调涉及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的事项;政法办公室负责协调涉及相关法律、普查期间信访、突发事件;社会事业办公室负责协调、提供规模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资料并协助做好现场登记等方面的事项;办事处其他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五、普查的经费保障

本次普查所需经费由高新区财政负担,并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并确保按时拨付到位,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六、普查的工作要求

坚持依法普查。所有普查对象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和部门对普查对象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所获取的普查对象个人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严格的保密义务。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建立普查区电子地图;巩固和拓展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成果;积极推广使用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努力提高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普查人员的工作负担。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情况,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篇:乡镇农业普查方案

乡镇农业普查方案

各村,乡直有关站所: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闽政〔XX〕45号)、《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南政〔XX〕198号)和《松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松政〔XX〕148号)要求,现结合我乡实际,就做好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经费保障

第三次农业普查所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财政预算,按时拨付到位。乡财政所要确保我乡XX年专项工作经费预算落实到位。重点要保障设备购置、业务培训、宣传动员、“两员”劳动报酬及补贴等经费需要。

二、普查组织和实施

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乡政府决定成立茶平乡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

乡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其中,涉及普查经费方面的事项,由乡财政所负责和协调;涉及普查宣传方面的事项,由宣传部门负责和协调。乡三农服务中心、林业站等相关站所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各村也应成立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普查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聘用或者从有关单位商调符合条件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并及时支付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保证商调人员在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及其他待遇不变,保证其它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误工补贴,稳定普查工作队伍,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普查工作要求

(一)坚持依法普查。乡纪检、司法和统计执法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对认真工作,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普查取得的农户和单位资料,严格限定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和部门对普查对象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所获取的普查对象个人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严格的保密义务;要做好普查资料管理、开发和共享,发布普查数据必须经上一级普查机构核准。

(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次普查充分利用自主卫星资源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准确测量全乡主要农作物的时空分布,查清现代农业生产设施状况;广泛使用智能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建立普查数据联网直报系统,提高普查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三)加强宣传引导。普查机构要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情况。要通过报刊、广播、公告栏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乡镇农业普查方案 为确保农业普查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石婆店镇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筹备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该镇镇村两级分别成立了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镇配备5名业务骨干,每村选拔2名业务骨干,强化业务指导。落实80余名村干部、从各村选拔70余名认真负责的年轻同志作为本次农业普查普查员。

二是做好绘图工作。该镇结合实际,按照要求科学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精心细致绘图,为下一步实地普查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标语、网站、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普查的重大意义和有关要求,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乡镇农业普查方案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X年7月20日,荥经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方案(正式版)。烈太乡党委政府、乡农普办高度重视,庚即组织乡农普办业务骨干及村、组农业普查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学习和研讨,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方案精神,研究比较众多方案在试点、试填、指标增减和调整完善的变化路径,对如何组织实施普查对象清查摸底、现场入户登记、数据采集、宣传动员等工作,进行了提前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对工作中可能遇到 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 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按照上级要求,XX年7月28日,我乡召开了由村五职参加的学习动员大会。会上,乡分管领导黄昭,对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方案进行了学习宣传,并重点就《普查方案》进行了讲解。全乡村组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这次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同时采取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普查工作方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在人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前期宣传工作中虽然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在下一步即将开展的调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农业普查面对广大农户,不同于其他普查,播种面积、产量等好多指标都没有记录可查,经营收获和销售消费了没有记账,调查申报时只能是算个大概数,仅依靠普查员的一两次访问调查也很难搞准。

2、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老百姓的种种疑虑,支持配合难,不愿说实话,不报实数。有时候甚至同样一个住户,访问不同的家庭成员,申报的数据都不相同。对同一个调查对象访问2次,也会出现2个不同的调查结果。

3、农业普查调查表太复杂。因而普查登记中可能出现差错率较高、逻辑错误多和填报不规范等情况。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县农普工作统一部署,全力抓我乡农业普查工作。

一是围绕《方案》,认真实施。严格按照荥农普办发〔XX〕8号文的要求,集中人力,认真扎实的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的宣传落实和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宣传、业务培训等工作。同量加强沟通和协调,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是密切配合,狠抓落实。乡农普办将强化责任意识,结合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和本乡情况制定培训和实施方案,不折不扣地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

第四篇: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第三条 农业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与农业普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农业普查工作。

第五条 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办公室)和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以下统称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普查办公室和普查人员依法提供的农业普查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不得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

第六条 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七条 农业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农业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从严控制支出。

第八条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24时。特殊地区的普查登记时间经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可以适当调整。

第二章 农业普查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第九条 农业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

(一)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

(二)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四)村民委员会;

(五)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条 农业普查对象应当如实回答普查人员的询问,按时填报农业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

农业普查对象应当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推诿和阻挠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普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 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十二条 农业普查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情况。

前款规定的农业普查内容,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决定对特定内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第十四条 农业普查采用国家统计分类标准。

第十五条 农业普查方案由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订。

省级普查办公室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农业普查附表,报经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 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国务院设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农业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作为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成员单位,参与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业普查工作。

第十八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普查办公室开展农业普查工作。

军队、武警部队所属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普查工作,由军队、武警部队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普查工作,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农村的普查现场登记按普查区进行。普查区以村民委员会管理地域为基础划分,每个普查区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普查小区。

城镇的普查现场登记,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进行。

第二十条 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员,负责普查的访问登记工作。每个普查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负责安排、指导和督促检查普查员的工作,也可以直接进行访问登记。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主要由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乡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其他当地居民担任。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应当身体健康、责任心强。

第二十一条 普查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用或者从其他有关单位借调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

聘用人员应当由聘用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借调人员的工资由原单位支付,其福利待遇保持不变。

农业普查经费中应当对村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安排适当的工作补贴。

第二十二条 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全国统一的普查指导员证或者普查员证。

第二十三条 普查人员有权就与农业普查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单位和个人,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修改不真实的资料。

第二十四条 普查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拒绝、抵制农业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普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普查方案,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不得强令、授意普查对象提供虚假的普查资料。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执行农业普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普查指导员证或者普查员证。

第二十五条 普查员应当依法直接访问普查对象,当场进行询问、填报。普查表填写完成后,应当由普查对象签字或者盖章确认。普查对象应当对其签字或者盖章的普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普查人员应当对其负责登记、审核、录入的普查资料与普查对象签字或者盖章的普查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普查办公室应当对其加工、整理的普查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第四章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第二十六条 农业普查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

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按照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并按时上报普查数据。

第二十七条 农业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设区的市级以上普查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数据备份和加载入库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普查数据库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更新。

第二十九条 国家建立农业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第三十条 普查人员实行质量控制工作责任制。

普查人员应当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农业普查数据的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国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数据公布、资料管理和开发应用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农业普查资料公布制度。

农业普查汇总资料,除依法予以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农业普查数据,由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

地方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当报经上一级普查办公室核准。

第三十三条 普查办公室和普查人员对在农业普查工作中搜集的单个普查对象的资料,应予保密,不得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

第三十四条 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农业普查资料的保存、管理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等工作,并对农业普查资料进行开发和应用。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有关常规统计的历史数据进行修正,具体办法由国家统计局规定。

第六章 表彰和处罚

第三十六条 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第三十七条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农业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给予通报批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普查人员不执行普查方案,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普查对象提供虚假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可以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九条 农业普查对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拒绝或者妨碍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

(二)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农业普查资料的;

(三)未按时提供与农业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四)拒绝、推诿和阻挠依法进行的农业普查执法检查的;

(五)在接受农业普查执法检查时,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普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农业生产经营户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农业普查对象有本条第一款第

(一)、

(四)项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条 普查人员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十一条 普查办公室应当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各界对农业普查违法行为的检举和监督,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6〕35号 【发布日期】2006-10-23 【生效日期】2006-10-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6〕3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了科学、高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006年8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国务院令第473号,以下简称《条例》)。为贯彻落实《条例》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农业普查各项工作,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做好组织保障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意义。《条例》是各地、各部门组织实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行政法规,是依法普查的主要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条例》的规定和约束下开展工作。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条例》,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开展农业普查、积极主动配合农业普查的氛围。

(二)强化开展农业普查重要性的认识。农业普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普查的结果将成为国家和政府掌握国情国力、省情省力的基础信息;将成为国家和政府检验近年实施的惠农政策效果、全面评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真实成就的基础信息;将成为国家及我省制定“三农”政策、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新农村的决策依据;将成为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掌握本地优势,合理安排生产的重要参考。地方各级、各部门在普查中要加强协调,周密安排;各地普查人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实施好本次农业普查。

(三)加强对农业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业普查作为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府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农业普查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挂帅,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驻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成立完善的普查机构,在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及省农业普查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开展工作。

(四)强化各级普查机构的职责。各地普查机构要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业普查工作实施细则,落实责任,明确分工,不得各自为政,维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加强部门协调。地方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省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防止和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各级政府农业普查办公室要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及时与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晋政发〔2005〕31号)精神,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普查机构的工作,发挥部门管理优势,共同把普查工作做好。

(六)要建立普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成员单位包片(市、县、乡)制。上级人民政府应与下一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应与所属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省级普查机构成员单位包市,市级普查机构成员单位包县,县级普查机构成员单位包乡,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普查关键阶段,及时组织督促指导,凝聚和调动各方面力量,提高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做好资金保障

(七)明确普查经费最低标准。省人民政府与各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农业普查工作目标责任书第四条规定,市级普查工作经费按辖区内人口每人不低于1元预算。30万人口以上的县按人均不低于1.2元预算,10-30万人口的县按人均不低于1.3元预算,10万人以下的县按人均不低于1.5元预算。

(八)强化措施手段,督促经费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农普办〔2006〕9号)和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农业普查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将普查经费列入预算,足额核定,及时拨付,确保到位。对因经费落实不力而影响全省普查工作进度和质量,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各市人民政府要在确保市级经费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做好所属县(市、区)普查经费特别是财政困难地区经费的督促落实工作,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做好舆论保障

(九)积极规划,统一部署。要结合《条例》的颁布,加大普查宣传工作的力度,为农业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普查机构要制订宣传工作计划,确保普查宣传工作有步骤、有重点地深入,在全省形成上下联动、纵深结合的立体宣传格局。

(十)各地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的作用。按照《条例》和中宣部有关文件通知要求,省内主要新闻媒体要采取开辟专栏、专家访谈、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在今年普查宣传月期间,各地媒体要拿出黄金时段和黄金版面,无偿播发或刊登农业普查公益广告和宣传资料,在全省掀起农业普查宣传工作高潮。

(十一)开展农普宣传活动。各地要在广大农村开展以“五个一”(即一个墙标、一组板报、一堂课程、一台广播和一封信件)为主要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及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等,在主要街道、人口集中的场所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农业普查宣传氛围。各地城管、工商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为户外宣传提供便利。

四、做好人员保障

(十二)认真选聘普查人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普查一线的工作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普查表的填报质量。各地普查机构要依照《条例》规定配备人员。在普查人员选用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调业务过硬、经验丰富、作风严谨、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普查队伍中来。

(十三)扎实搞好培训工作。省、市、县普查机构要采用“下挂一级”的培训方式,坚持面授、练习、讨论、试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培训时间,保证培训效果,严格执行培训考试上岗制度。

(十四)千方百计解决好普查人员工作补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普查机构要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工作补贴列入经费预算,严格杜绝有承诺无保障现象的发生。普查人员工作补贴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

五、做好质量保障

(十五)要建立农业普查质量控制体系。要紧紧围绕普查数据质量开展工作,对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明确人员分工,落实职责任务,做好数据备份、加载入库、数据库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农业普查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质量控制预案,对质量控制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防范。要注重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

(十六)重视普查工作激励。为保证普查工作质量,各地普查机构要制定和实行农业普查岗位责任制,将农业普查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省普查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省开展农业普查“五比、十赛”立功创优竞赛活动。活动结束后,按照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农业普查中开展“五比、十赛”立功创优活动的意见〉的通知》(晋竞发〔2006〕22号)文件规定,由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和省领导小组对评选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由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按程序予以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

(十七)严格普查成果发布和开发应用工作。全省农业普查资料和各市主要农业普查数据,由省农业普查办公室审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市级农业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报省农业普查办公室核准,在省农业普查公报发布之后发布;县级农业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报市农业普查办公室核准,在市农业普查公报发布之后发布。各地农业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农业普查资料的保存、管理和开发应用工作。

六、做好法规保障

(十八)杜绝普查违法行为的发生。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领导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条例》的有关规定,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地方、部门、单位领导人自行修改农业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有关人员篡改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十九)强化普查执法和监督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普查机构和行政执法机关在普查登记期间,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将农业普查监督检查列入工作日程,及时查处有关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严肃查处各种统计工作违法行为,为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对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业生产经营户有违法行为的,要依据《条例》规定给予警告,并处以相应的罚款。省、市、县农业普查机构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农业普查中单位和个人违法行为的检举和监督,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二十)农业普查对象要积极配合做好农业普查工作。农业普查对象拒绝、妨碍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或者拒绝、推诿和阻挠依法进行农业普查执法检查的,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十一)农业普查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工作总结和表彰。对在农业普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普查机构和人员,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宁阳一中翱翔班名单下一篇:农业工作的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