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有关爱情的真相

2022-09-26

第一篇:14个有关爱情的真相

爱情的真相

爱情的真相----致青春年少的你

关于爱情,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谈论最多的话题。一部电视剧要不给主角加点爱情,就像炒上一盘菜却忘了放作料一样,总觉得差点什么。电视里面的男女主角,总是爱得死去活来,轰轰烈烈。在感动之余,我也会唏嘘不已。现实中的爱情,有那么美好吗?

假如,梁山伯和祝英台没有被拆散,他们会幸福吗?人们总说十八岁的青春是人生最绚烂的风景。特别是女孩子,他们青春靓丽,朝气勃发,天真烂漫,最是光彩照人。要是在古代恐怕早就许了人家吧。青春没有太多的金钱,只有比金钱还宝贵的时间。假如时间就是金钱,她们都是亿万富翁。所以,闲暇之余,就只剩下对爱得渴望了吧。

十八岁是叛逆的,十八岁是伤感的。叹息在最美丽的年华里,却要慢慢凋零,拉不住时间的脚步。我们怜惜自己,羡慕他人。希望得到爱,超越父母和姐妹朋友的爱。我们希望有人奋不顾身地关心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因为,你觉得父母已经不能关心你,理解你了。

可是,十八岁的孩子啊,你知道爱情的真相吗?你看得见爱情的真谛吗? 我想说,爱情没有那么美好。没有影视剧中那么优雅和浪漫,也没有钻石那么闪亮和隽永。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谈论爱情,就当做是表达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吧。

孩子,如果你现在谈恋爱了,我只希望你问问自己的内心,你真的爱他吗?你知道爱是什么吗?也许你会说是理解、包容、为对方奋不顾身。但是,这个世界上,说总是比做要容易得多。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而是我们明知是这样,却无法做到。

爱是相互的,没有人愿意一直付出。如果你要得到爱,你必须先付出爱。因为人是个体,不依附于某一个人而存在。如果有一天,你需要依附某人而存在了。你将会很悲惨。因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一旦有一个人放手,坚守的那个人会疼的。当然如果你有幸成为那个被依附的人,你也不必得意。因为很可能那个依附你的人,有一天会突然醒悟,离你而去。爱是一次冒险,里面充满了各种危机。如果你真的爱了,你敢说,你从不担心?而孩子,你需要有能再来一次的资本。这资本就是你拥有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说俗一点,就是你要有能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女孩子。家长对孩子恋爱的问题,总是根据性别而分为两种,男孩子的家长要是知道自己孩子交了女朋友,八成会夸自己孩子能耐。而女孩子的家长,心里却是悬了很大的石头。甚至焦虑不已,特别是如果你还没考上大学。男孩和女孩在情感上,有太多不同。男孩子的世界里,感情和学业是可以分得很开的,而女孩子一旦恋爱,满脑都是爱情。所以女孩恋爱就变傻,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要以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很容易,也许生存容易,生活很难。明白吗?若干年之后,当你拼死拼活地为了挣千多元钱而起早贪黑时,看着别人轻轻松松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时,你将作何感想?说青春宝贵,是因为它容易流逝。待青春不在,你还剩下什么?辛劳的人老得特别快,再加上心力憔悴,就只剩下沧桑和皱纹。我说这话不是看低你,而是希望你能明白生活的艰辛。如果你恋爱正是因为学业繁重,给自己找个减压的方法。并且觉得很有效的话,那这是爱情吗?如果不是,你就不要当成爱情来看了。爱是唯一的,朋友却可以有很多。而且只要你肯努力,不管现在是在那个阶段,你都有机会,明白吗?在学习上,不要急功近利,只要你付出了,一定会有回报的。而感情不一样,也许你付出所有,到最后却一无所获。

如果,你真的很喜欢他。那么,请保留一份爱在心底。从来相爱容易相处难。因为爱情是一时的,时间久了,若没有新鲜的养料,就会枯黄,直至死亡。而现在的你,还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爱情上,爱情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那种只要男孩付出的女孩,是不太长久的。虽然看起来她很幸福。个人观点)。所以,保留一点。先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比如学习,比如生活。然后才能互相帮助。当然,如果你们现在已经结成了学习的互助小组。我不反对,我并不反对爱情,但我反对因为爱情而影响彼此的生活。我想大多数的家长和我一样的观点吧。

好吧,谈了这么多,我都没说爱情的真相是什么?其实,我也难说清楚。毕竟,我觉得谁都没资格说。因为最终我们都被爱情玩弄了。

先说古诗中的爱情,首先映入脑海的是苏轼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纪念他过世的妻子所写,当年我也感动得痛哭流涕。不过苏轼有三个老婆。当然这在古代也不稀奇。不过这么情深意切的词,给人感觉就少了些许。 还有,人们总喜欢的一句诗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写这诗的是元稹,也是纪念他老婆的。他也不只有一个老婆,同样写过“贫贱夫妻百事哀”。

还有,白居易,都七十岁的老人了,还喜欢别人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柳永就不说了,留恋于烟花之地的人。反正纵观文坛,就没一个好人。不仅古代是这样,近代也是,现代还是这样。

徐志摩就是一典型,家里有个老婆,还追林微因,老婆怀孕了还拳打脚踢。好吧,离婚了,人林微因后来嫁给了梁思成,他就把目标转移到陆小曼身上,尽管陆小曼也不是什么好人,但你已经结婚了就安分点吧。结果,为了去听林微因讲课,飞机遇难了。这样的人实在不敢恭维。尽管他是个大诗人,但是不是好丈夫。当他老婆太惨 太惨,太喜欢张幼仪(他原配老婆)了。

难怪金庸也不喜欢他,把云中鹤(徐志摩的笔名好像是云中鹤)写成了大坏蛋。作品里面的表哥都是些伪君子。八十多岁时,成了剑桥的学生时,金庸还很骄傲的说,徐志摩当年不过是旁听生,而我可是正式的学生。哈哈 不过金庸老爷爷,你的感情生活也不怎样啊。所以,千万别找文人做另一半。这种人太多情。如同《天龙八部》里的段正淳,说得好听是多情似的,其实这种人最无情。所以安排康敏这段简直是大快人心。

而影视剧总是过分渲染爱情有多么、多么伟大。动不动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要期望你能成为谁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才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我这样说未免有点自私。但是不管是慈善家还是别的什么人,总是要自己拥有,才能给予别人。爱也是如此。

为什么,人们总是感慨: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那是因为没有人能饿着肚子去谈恋爱。回想一下,似乎被人们传颂的爱情都是不幸的。唯一幸福的恐怕只有TVB剧集和迪斯尼、好莱坞式的影片。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是经过修饰的,往往突出感人的一方面,掩饰掉丑陋的一面。要不然为什么演员大多是帅哥靓女呢。不要被华丽的一面给蒙蔽了。生活原本就是很艰辛的。你看天上的月亮那么美丽,可是它真正的面貌却是那么惨不忍睹。我想目前还没有谁想住在月球上吧。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希望处在黄金年龄的你们,能仔细考虑下自己的未来。我不是要打压你们,更不是不相信你们。有些道理已经说了千年,可还是不断有人倒在这些地方。可见,不是你不懂,也不是你不明白。而是你太高估自己,太相信自己。过分的自信往往会断送你的前程。所以,偶尔低下头,做个卑微的自己,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在网上找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很贴近实际。 二十上下的女孩子正处于谈恋爱的好年纪,已脱稚气,还未老成.校园又是公园一般林木葱茏,四季花开,不拥有一份爱情,岂不辜负了年华和美景? 像极了<牡丹亭>里的崔大小姐,看到无限春光,便暗自伤感。

还没有男朋友的,别人的爱情就是心头上的一根针,悄悄地扎得胸口疼痛.校园里,这样的针太多了.上食堂的时候看见男生为女生打饭,自习的时候看见男生为女生削铅笔,上课的时候看到男生为女生背包,回宿舍了还看见男生护送女生到楼下.想女孩一个人孤单单在陌生的城市里求学,远离熟悉的亲人,心里总会是十分渴望异性地关怀和呵护--真正温馨的友情很难得,而且没有爱情的浪漫.即便一个人的时候,也还逃离不了无孔不入的流行歌曲的刺激,正如:“找不到的那个人来不来呢?我会是谁的谁会是我的?你听寂寞在唱歌,轻轻地,狠狠地,歌声是这么残忍,让人忍不住泪流成河.“另一种刺激,也可以称得上安抚或麻痹的,是日韩剧.日韩剧里的爱情,年轻,纯美,忧伤,以惊人的进口量渐渐累积成了大学女生心目中的爱情楷模.有电脑的女生会不知疲倦地租碟,下载;没有电脑的,便坐在她们的身后一齐观看,然后大家一齐吹嘘不已,感慨万千.吹嘘的是男主角的帅气与体贴,感慨的是何时才能遇上白马王子.沉醉其中,是安抚;他我对比,又成了刺激.

有了男朋友而又远在异地的,似乎更是委屈了,很有有名无实之感.这一类女生并不在少数,他们用微薄的生活费慷慨地支持着中国的电信事业.对面宿舍曾经有一成都女孩,和一千里外的的男友彼此痴情.最开始是啧啧生吧的一叠电话卡.后来买了手机,经常抱着她的诺基亚,专注与手指飞动收发短信.再后来短信也少了,她解释说短信费用也高得吓人.男友在五一假期过来看她的时候,惊讶地问“印象中的窈窕淑女怎么变得这么爱吃了?“她眼皮也不抬:“你那么远,我没有寄托,郁闷惯了,就迷上吃了.“可谓半真半假.这些女生正在谈恋爱,却没有太多的灿烂笑容挂在脸上,其实她们怎么爱吃,也难以彻底胖起来,“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之苦她们尝得最实在.异地变能有结果的,女孩一定有非一般的定力,娇嫩的人儿怎么能忍受得了.经历了无数次日夜之磨难的异地恋往往可以造就最经典的爱情.然而所谓经典,即是很少很少.

就算男朋友近在咫尺,也还离圆满差得远呢.出于寂寞而谈恋爱的,对男友总会有说不出的不满意.但是呢,要放弃,又舍不得,再去找一个死心塌地的陪伴哪有那么容易的?大学里这样的的鸡肋爱情多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此的女生心里怀着一个疙瘩,眼红别人的甜蜜,对着无辜的男友不断地挑刺,争吵,很难有真正感到幸福的。因两情相悦而走到一起,自然是美妙了.可是,“相爱容易相处难”在哪里都是真理,特别是在两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之间,爱情时而像火,时而像冰,太相爱也会成为分手的理由.另外,大学生看起来意气风发,其实都是前途未卜,要啥没啥,“毕业时我们一起失恋”说出来真是特别顺口.大家心照不宣,还是尽量少谈“毕业之后”的事为好.可就是这样,也无法阻止女生们想下去呀,真正投入了的女孩,没有不想要结果的.

伤感爱情是大学女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若说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怎能这般百无聊赖,儿女情长,终归严重了点。

第二篇:关于情爱的十个真相

谈恋爱亦如炒菜,要掌握如何令感情不夹生,也不过于绵软。这一门手艺,没有专业课可上,非得亲身实践不可。

爱情当事人并非简单地划分为男与女,因为男女之中都有情感的胜利者和受害者,当然还有相濡以沫的好伴侣以及看破红尘的非常男女。这些人当中,我们要特别为处于食物链最低端的被动者和伤情者说明真相,这既是关于过去伤你至深的那个人的真相,也是关于未来待你如珠如宝的那个人的真相。

一、女人不太关心爱情本身

在确立爱情关系这件事上,男人更简单直白也更行动派,而女人最大的快感则来自关系悬而未决时的心理和生理体验。一旦关系明朗化,女人的注意力就会不自觉地转移,开始操心跟爱情有关的周边事物,比如结婚仪式、家庭财务、婆媳关系、生育时机等。

二、男人都是孩子

2011年微博上流传的最佳苍井空语录:“见过很多类型的男人后,最终觉得男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即便年纪大了也还是像小孩子的感觉。如果一个男人总让女友感到他的成熟,那么我想,这个女人可能没有能走进他的内心。”即便是80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依然被老婆公然勒令马上删除Twitter上调侃英国的博文。邓文迪说:“鲁伯特只是在说笑话,我保证!!!”

三、初始魅力来自身上的标签

你是谁,便配得到怎样的爱情。希腊船王再婚的对象只能是杰奎

琳·肯尼迪,迈克尔·杰克逊忘年也要恋伊丽莎白·泰勒,只有麦当娜才有机会被小男友死缠烂打。初始魅力来自身上的标签,但持久之道还是要看别的,比如性格、相处等。2011年12月26日,第四次结婚的女歌手辛妮·奥康娜新婚16天就离了。

四、“我不会为了一根香肠而买回整只猪”

2011年年底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如火如荼之际,有人劝蔡英文不如回家结婚,她回击道:“我不会为了一根香肠而买回整只猪。”类似的言论是,男人说自己不会为了一杯牛奶买下整头牛。总有人不把爱情列入计划,那是因为他们正享用更强力的春药,比如金钱、权力、名气和更多人所谓的“事业”。

五、女人需要更多的赞美

《中国经济周刊》揭露骗子公司靠网恋敛财,利用在海外中国女人的寂寞芳心,付出超剂量的赞美,有时一笔竟能骗到数百万。大多数女人只记得别人对她的恭维,而不具备对自我的欣赏力。所以得到更多赞美的女人更容易在男女关系中感到自信和快乐。她们通常也认为婚约是对女人最大的赞美,所以女人比男人更渴望婚姻。

六、爱情会让人有所改变

爱一个人不是只能妥协适应,也会给你带来正向能量。一个羞怯的男人会在爱情中变得勇敢,前提是你给他足够的赞美和爱戴;一个刚强的女人会在爱情中变成绵羊,前提是你让她看到,卸下贞德的盔甲不会被爱的子弹所伤。

七、女人比男人更现实

叔本华告诫男人:“女人绝对比我们更加现实,看到的只是事物原貌,而我们一时兴起,就容易夸大,耽于幻想。”相比男人,女人是现实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善于寻找捷径、屏蔽痛苦,这也是很多外表并不出众的女人受欢迎的原因。

八、高调的爱情难以善终

内心有诗意的人,不会拿诗做文身。美好的爱情是不宜倾诉的,说破即会遭嫉妒、怀疑、八卦。今年离婚的几对明星,何尝没有过好爱情?谢霆锋曾表白:“我把这条命给你,要拿就拿。”但如果重来一次,他们一定很想销毁当年秀恩爱的证据吧。

九、新生命是爱情的终结者

与前男友复合的郑秀文讲明:“不结婚、不生子。”常有优质女人享受爱情,不婚不育;也有男人自诩情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但是肾上腺素的效力有限,家庭才是中国人的宗教,孩子则是神祗。天雷勾动地火的结局基本相同,即被呱呱坠地的小生命所终结,管他是你生不是你生。

十、爱情的反面是陌路

真不爱了做什么都不相干,对前任仍保持友好或仇恨,因为当年的爱情还未尽兴。温莎公爵夫人说:if you can afford it, there is no pleasure in buying it. (若买得起,买它有何乐趣。)用在爱情上同样贴切,你所心心念念的,无非是那承受不起的。

我不相信幸福,但我相信你

2011年最后一天,星云法师在高雄佛光山为183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人福证,鼓励他们做“第一等”夫妻:“结了婚就不要再看了,因为结婚后是要用心、用爱,不是用眼。”

婚姻本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代人更加是不由自主地将爱情和婚姻流程化。一恋爱就买房,买了房就结婚,结了婚就“封山育林”,怀孕期间就买车„„“我的倦意无边无际,无望的劳作深不见底”(吉皮乌斯语),大家都跟着约定俗成的社会逻辑走,因为这样最省心、最便捷,不容易跟别人不一样(跟别人不一样通常被视为活得不好的表现)。

更轻巧省事的“裸婚”出现于2008年,在2011年再度成为关键词。百合网发布的《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68%的裸婚人士表示很幸福。与68%的幸福形成反差的是,近七成女性仍然表示“男性有房才能结婚”。

“裸婚”也好,有物质基础的婚姻也好,似乎都没有解决固有的社会问题,婚前性、物质基础、独生子女政策等,这些仍是年轻的夫妇们必须面对的。

这边是新人们不顾一切地要在一起,那边是每天5300对夫妻分道扬镳。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31个省份有146.6万对夫妻登记离婚,离婚人数已连续8年递增。年底,“李阳家暴事件”又使中国家暴问题浮出水面,《纽约时报》

的报道称,中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存在家庭暴力现象,90%的施暴者是男性。

2011年,50岁以上夫妻的离婚率也大大上升。心理学家莫罗和亚当斯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人,对爱情和“性福”有着更为强烈的信念。很多人因为不能恩爱如初,宁愿不要白头到老。 王子和公主们的婚姻又如何?摩纳哥亲王的南非新娘婚前三度试图落跑,瑞典女王储下嫁平民健身教练惹了不少争议,英国王子威廉爱情长跑10年才完婚,随即又生出王妃凯特不能生育的新八卦。童话爱情遇到婚姻也会变成不浪漫的现实。

2011年重拍了电影和电视剧版《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导演林一白说:“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含义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你能不能在生活中坚持对美好事物或情感的追求。”

2011年没有找到爱的人们,2012年仍将爱。

上班苦,上班累,上班就想打瞌睡———————————————上班烦,上班难,上班就想出去玩———————————————远看广东像天堂,近看广东像银行———————————————到了广东像牢房,不如回家去放羊———————————————个个都说广东好,个个都往广东跑———————————————广东挣钱广东花,哪有钞票寄回家———————————————都说这里工资高,害我没钱买牙膏———————————————都说这里伙食好,青菜里面加青草———————————————都说这里环境好,蟑螂蚂蚁四处跑———————————————都说这里靓妹多,混了几年没拍拖———————————————工作辛苦工资低,有事请假很难批———————————————年年打工年年愁,天天加班像只猴———————————————加班加点没报酬,天天挨骂没理由———————————————碰见老板低着头,发了工资摇摇头———————————————到了月尾就发愁,不知何年才出头———————————————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手机空、没钱充,生活所迫不轻松

———————————————这也空、那也空,没钱四处走不通———————————————上班闲、上班烦,上班不能出去玩———————————————上班苦、上班累,上班就想打瞌睡———————————————上班懒、上班慢,其实就想把钱赚———————————————说得好、说得对,说得心里直流泪———————————————公司星光灿烂,美女成千上万———————————————人人花枝招展,个个青春浪漫———————————————走进车间一看,个个埋头苦干———————————————累得手忙脚乱,还闲动作太慢———————————————品质让人神经错乱,真的无法再干———————————————美梦天堂谁都想,以为广东像香港———————————————到了深圳进了厂,机器开得嗡嗡响———————————————工资就是不理想,吃饭就像上战———————————————打工生活真不好,菜里可以吃出草———————————————汤里苍蝇在洗澡,桌上蚂蚁在赛跑———————————————菜里本来油就少,桌下还有蚊子咬———————————————没有一餐吃得饱,美丽工厂不是我家,工资永远没得加——————伙食真是差差差,天天冬瓜炒南瓜———————————————无油无味又多沙,累得真想回老家———————————————城市灯火人心醉,打工日子确实累;困难重重梦已碎,现实前景要面对!生活无聊心疲惫,笑对人生无眼泪!人生难得几回醉,何不潇洒走一回……打工苦啊打工累,打工简直活受罪;不如参加嘿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上街购物不排队,拿了东西不交费!每天专收保护费,要比打工强百倍!

第三篇:北大法学教授:隐藏在王宝强离婚背后婚姻和爱情的真相

学者简介:朱苏力朱苏力,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前院长。1955年4月生于安徽合肥,祖籍江苏东台。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1985年赴美,先后就读于加州McGeorge School of Law和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获LL.M(1987,美国商法与税法)、M.A(1992,美国法律制度)和Ph.D(1992,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学位。 用法的观点看婚姻文 | 朱苏力编者按

昨天晚上深夜,演员王宝强突然发布离婚声明,并且直接指名道姓说自己的妻子马蓉与经纪人宋喆有染,因为“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破坏家庭的行为”而导致离婚。这条声明发出之后,立刻引爆网络。随后,马蓉、宋喆各自发声,反击王宝强的说法,让这件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这件事情还会继续发酵,最终走向尚不得而知,但背后折射出来的有关婚姻的问题却值得关注。在此之际,本公号刊发著名法学家朱苏力的文章《用法的观点看婚姻》,或可为读者提供一种参考视角。

在当下的城里人,特别是受过一些教育的人看来,结婚应当是男女双方之间个人的感情上的事,爱情引发了个体的结合,也就引出了作为制度的婚姻。可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如果纯粹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那么无论是感情还是性都根本无需婚姻这种法律的或习俗的制度认可。如今,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同居都比以前更常见,没有婚姻并没有限制同居男女之间情感和性的交往和获得。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作为制度的婚姻是为了满足性、满足异性间感情的需要。如果一定要叫真,婚姻制度可能从一开始反倒是为了限制和规制人的性冲动和感情。即使是“婚姻自由”这条现代婚姻的最根本原则,也不例外。它要求婚姻必须有男女双方的同意,这就是对情感的一种限制,一种规制;它表明社会拒绝承认一方基于性的本能冲动或基于性的强烈情感而强加于另一方的性关系。此外,婚姻自由原则从来也并非独立存在,作为其背景支撑的还有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采纳的一夫一妻的原则。两者相加,婚姻自由就意味着在规范层面至少不允许多妻、多夫、通奸和重婚,哪怕这些行为对于有关当事人来说是两情相悦的。当然,一些人会论证只有一夫一妻制才是“真正的”婚姻,因为爱情从本能上是排他的。但是,社会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至少有一些人有可能同时爱着几个人,并且只要可能且没有其他后果,都愿意与之发生性的关系。但是,这种“泛爱众”的性冲动和感情,在一夫一妻制下的婚姻自由中都受到了限制和规制。我们常常会忽视这些相当普遍的现象,习惯于把“自由”变成一种舌尖上的概念,很容易忘记作为制度化的自由的另一侧面从来就是训诫(福柯语)。可见,婚姻的成立,并且所以成为一种“社会”制度,成为一种“文化”的组成部分,决不仅仅是为了性和爱情,势必还有更重要的、至少也是与满足性之需求同样重要的社会功能。而功能之一,特别是在工业化之前的社会或社区中,就是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曾给予详细分析讨论的生育功能,特别是“育”的功能。生育冲动是一种自然本能,但是人类要完成这一由自然基因注定的历史使命时,却不能仅仅凭着性本能。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可以独立谋生的人,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如果没有其自身之外的他人的支持和养育,这个小生命随时都可能夭折。尽管出生之前或之后的养育都不必须由父母共同提供。但是,一般说来,父母可能是最合适的并且也是最有动力养育这个孩子的人。因为从生物学上看,每个生命都“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够更多地存活下去,并传播开来。“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句俗语就概括了作为生物的人类的一个普遍的特征。不仅如此,以这种生物联系为基础来分配人类养育后代的责任,也是大致公平、便利和有效率的。每对父母都要养育孩子,这就将人类物种的遗传任务分担了,同时保持了足够丰富的基因库;同时基因得到更多遗传的父母,也必须承担起更多的养育责任,他们在生物学上的更大“收益”要求他们履行更多的养育责任。婚姻还是男女双方借助于自己在生理上的比较优势而建立的共同投资。至少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婚姻是建立一个基本生产单位的方式。通过男女分工,婚姻不仅使得家内家外的各种福利的生产都获得一种可能的规模效益,而且具有互补性。婚姻也还是经由生育而进行的一种长期投资。养育孩子,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对于父母来说从来都是一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养儿防老”这句俗话,概括了农耕社会中多少代人的经验。而对于夫妻双方,在性和爱情之外也有其他;例如,“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到了老年,性也已经从生活中完全消失了,以前各方面矛盾颇多甚至闹过离婚的夫妻如今会相濡以沫,关系更为融洽,一片“夕阳红”了。因此,从个体上看,结婚似乎是个人的选择,是性成熟的结果,是感情发展的自然;但是,从总体上看,婚姻作为一种制度是为了回答社会生活中的这些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源生于性,也借助了性,但发展成为分配生育的社会责任、保证人类物种繁衍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同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内在结构性关系的制度。我们无法不赞叹这种以人的生物性因素为基础的、从人类并非有意的活动中生发出来的巧夺天工的秩序!从历史上看,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社会曾长期禁止离婚,甚至是妇女不能生育时也不例外;在古代中国,尽管允许丈夫以诸如无子、淫乱等七个理由休妻,但除了“和离”即协议离婚外,“三不去”规定以及对“七出”作出的解释实际上基本禁止了男子离异妻子。如果不是用今天的语境替代昨天的语境,那么这种禁止或严格限制离婚的婚姻制度可说是人道的、合理的。因为在一个主要生产生活资料都须通过体力获得,并因此大多是由男子占有和支配的社会中,在一个没有现代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法律干预保障离婚后的赡养的社会中,如果允许离婚,事实上会把一大批年老色衰的中老年妇女推向经济上的绝境。恰恰是这种禁止和限制离婚,就总体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妇女的权益。尽管,这种不许离婚对某个个体妇女的保护未必总是很好的,也并非总是有效的。我并不是一般地认为女性是弱者,更不认为她们在智力上要弱于男子。我只是说,在农耕社会或狩猎社会中,在冷兵器战事频繁的年代中,女性由于她们的生理特点,在生存竞争中是不利的。正是这一环境使得男子的生理特点优势逐渐制度化成为一种社会地位上的优势。但这恰恰反映出,是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而不是离婚是否自由的原则,才是影响甚至是决定了该社会婚姻制度一个基本的因素。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才能看到婚姻制度的建立以及它与性、感情在历史上的分离是有意义的,不是一种男性的阴谋,更不是因为当时人们的愚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用历史的眼光语境化地理解先前婚姻制度的优劣利弊,而不是从今天的自我道德优越的眼光审视历史;我们也才可能真正理解“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个时代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工业生产使得大量妇女可以在有些工作岗位上毫不逊色地、甚至更为出色地创造财富,避孕的简便和医疗的进步使得妇女不再会为频繁的生育或怀孕所累,小家庭,知识经济的发展,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电气化,教育的普及,社会交往和流动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和再选择机会的增加。所有这一切都在重新塑造着妇女和妇女的命运,改变了因妇女体力弱这种自然属性而产生的社会生活的被压迫和剥削的命运,并进而影响婚姻中的男女关系。此外,在现代社会就总体而言,养育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已经不像在传统社会那么重要了,社会已经承担起许多先前由父母承担的养育责任,也已经更多承担起老年人赡养的责任。因此,除了生物性的本能以及文化传统,父母已经由于没有往昔的收益而缺乏生育孩子的动力。而且由于女性的工作机会增多,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上升也使得她们在生育上更为“理性”了。近代以来,婚姻制度发生的一些变化,并不是观念改变或启蒙的产物,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婚姻制度变化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婚姻自由包括离婚自由在一些国家成为了婚姻制度的核心原则。就趋势来看,这种变化使得个人选择的成分增加了,并成为主导的因素。这显然符合经济学的原理。由于价值是主观的,效用要用个人的偏好来衡量的;因此,结婚和离婚的自由原则既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也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如果一个社会还没有完全工业化并且还不是那么富裕,离婚自由就可能与婚姻制度的养育功能和夫妻的共同投资相互保险功能发生冲突。特别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广大的农村,而且城市地区的社会福利体系特别是社会资源都还不足以支撑大量的单亲家庭的出现。如果离婚时孩子年幼,孩子抚养问题就会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然婚姻法上规定了,即使离婚,父母双方也仍然要承担抚养的责任。但是问题在于,养育并不仅仅是一个钱的问题,还需要情感的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问题,这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现实。而且,即使是在抚养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或获得了法院判决,由于司法机关不可能成天催要,在现代的高度流动的社会,又如何保证离婚协议得以切实执行?即使在美国,也普遍有一个“执行难”的问题。就离婚的夫妻双方而言,也有问题。至少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离婚案件,特别是所谓的“第三者”插足的案件中,往往是要求离婚的一方(多是中年男子)有了钱,有了成就,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由于生物原因,人到中年,妻子已经年老色衰,而男方却事业成就如日中天。这时候夫妻离异,男子不难再娶,并且完全可以娶一个年轻的妻子;而人过中年的妻子往往不大可能找到一个比较合意的、年龄相当的伴侣。即使再婚,一般也都是同一个更为年长的男子结婚,更多是照顾了年长的男子;因此,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来看,这样的被离异的妻子往往可能永久性地失去“老来伴”。这实际上是她当年的保险投资被剥夺了。此外,许多妻子往往放弃了个人的努力来养育子女、承担家务,以自己的方式对丈夫的成就和地位进行了投资,因此丈夫的成就和地位——而不仅是财产——也往往是“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但到了离婚时,这些一般都不作为财产分割;而且在技术上也确实难以分割。但是,有困难并不能成为否认它们是共同“财产”的理由;否认了,那么离婚就实际是对被离异的妻子的一种无情的掠夺,甚至还不如“先贫困后富贵的不去”。有经验研究证明,美国无过错离异的妇女在离异后生活水平普遍下降,而男子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主要经济后果是被离异妇女和子女的系统性贫寒化”。而另一方面,这种男子的成就、地位、财富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因素都可能实际上由第三者来享用,坐收渔利。这怎么说也是不公道的。这并不是说第三者一定道德败坏,有这种“摘桃子”的意图。她也许确实“只是爱这个人”,完全没有考虑什么荣华富贵。但是,社会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一个男子的魅力往往是这些成就、地位、财富造就的,并且他的最主要的财富也许恰恰是他本人所具有的才华和能力,而并非他已经拥有的钱财。只要看一看周围,所有的真实的第三者插足的浪漫故事几乎全都发生在老板、影星、教授、学者、官员或其他有一定地位的人周围。有几个年轻美貌的姑娘插足了四五十岁的下岗工人的家庭并且一定非他不嫁?纯洁的爱情也无法排除生物性的因素。事实上,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荷尔蒙的产物。由于这种种原因,即使在现代,离婚自由也不能作极端的理解。如果说结婚自由不能理解为一方的自由,不允许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必须征得双方的同意,那么,离婚自由从逻辑上讲就很难理解为一方想离就离。当然,社会生活并不服从逻辑,相反,逻辑倒是常常要服从社会生活。但是即使是从社会生活来看,也不能将离婚自由作一方想离就离的理解。从经济学分析来看,只有相关者意向一致的决定(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或其他),才有可能是使相关者中至少一方的状况得以改善而不损害其他一方的帕累托最优。也正是这一原因,即使在“封建社会”中,世界各国一般都不对协议离婚表示异议(基督教文化是一个例外,但是,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丈夫的胁迫“同意”),而且在许多国家手续也都更为简单。引起争议的并至今没有答案的是,一方想离而另一方不想离的离婚。如果从经济学分析,可以判断,这种状况下,想离的一方可以从离婚以及此后的生活中获益,而不想离的一方可能在离婚或此后的生活中受损。如果这一分析有道理,那么也就再一次表明,婚姻即使在现代也不可能如理想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仅仅关涉性和情爱。它一直关涉利益及其分配,在现代社会,可能尤其如此。因此,如果一个婚姻制度要能够真正坚持离婚自由的原则,重要的,一是社会首先要逐渐建立一种养育孩子的制度,能够替代先前夫妻共同抚养子女的功能,而不能把离婚变成强加给被离异妇女的负担。这种制度可以是一种高保障的社会福利体系,也可以是主要依靠法院体系判决执行。另一要点也许是,要公正界定和分割离婚双方在婚姻中的投入和累积起来的实在的和预期的利益,并且要能够实际有效地保障这种利益,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离婚或对第三者予以惩罚。在一个知识经济和无形资产已经日益重要的社会中,如果婚姻财产的分割还仅仅局限于有形财产,显然是一个时代的错误。事实上,在美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已经使得请求离婚的妇女可以论辩说:丈夫的职业学位是一种(人的)资产,妻子对这一资产有所贡献,并应当承认她在这一资产中有一份利益”。如果婚姻法不考虑这类问题,不考虑如何在司法技术中实际处理这些问题,而仅仅是高唱“离婚自由”的原则,那么或者是造成对弱者的系统性剥夺,或者是由于种种制约(例如被离异妇女以自杀相威胁,或社会舆论的过分干预)而离婚自由实际无法得到落实。必须指出,我们许多法学家或知识者的思维习惯从五四之后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定式,认为离婚越是自由,社会就越进步,人们获得的幸福就越多。但如果仅仅从原则上也就是从制度上来分析。我们很难说,离婚麻烦或容易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同样是西方发达国家,其中有离婚非常自由的(例如美国的某些州),也有完全禁止离婚的(例如意大利),也有手续极其麻烦的(例如比利时,离婚耗时十年以上)。在中国各地的实际离婚率也并不相同,例如新疆的离婚率甚至比北京和上海还高。我们无法说,美国人的婚姻是否就一定更为幸福一些,而意大利人的婚姻比中国人更悲惨。任何婚姻制度都总是有利有弊的。如果严格禁止离婚,往往会使得人们在决定结婚(而不是发生性关系)时格外慎重,因为他或她进入的是一个“一锤子买卖”。一旦进入了婚姻,他/她会因为别无选择,从而有动力注意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较少见异思迁;会使得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加大投入,因为他/她事先得到了一种保障,自己的投入不会某一天因离婚而被剥夺。正是这种事前的坚定承诺,不仅有利于后代的养育,而且会提高社会总体的生活福利水平。而如果离婚过于自由,且是一方想离就离,那么有谁还会对婚姻当回事呢?结婚草率就是必然的。而草率结婚又势必导致婚姻更容易破裂,就像一个可以由单方随意撤出的合伙一样,没有哪个合伙者会在这种投入回报不确定且无法律保障的经营中全力投入。结果可能是,夫妻都不会在家庭生活中大胆投入,包括财力的情感的,相互之间总是提防,总是担心自己的投入会不会被某个不期而至的第三者剥夺。这等于从一开始就在夫妻的密切关系中砸进了一个楔子。更极端的情况是,如果离婚非常自由,那么结婚的允诺可能成为获得性满足的一种欺瞒手段。当然,这并不是说禁止离婚更好。禁止离婚同样会有巨大的副作用。它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中婚姻与性、爱情的全面分离,甚至可能使家庭生活成为“人间地狱”。人们会因此畏惧婚姻,会普遍推迟婚龄;推迟婚龄也许会减少生育,但并不必然意味着性关系的减少。人们还是会通过其它方式,绕过婚姻制度来获得性的满足。因此可能出现婚前性的普遍,人们甚至会普遍选择同居替代婚姻,从而使婚姻成为字面的制度,或者使得社会中的实际的婚姻制度多样化;而在婚后,即使有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也难免会有更为普遍的通奸现象。而通奸现象的普遍,不仅会造成男子对子女不承担抚养责任,而且会使更多男子不情愿承担抚养婚姻内出生的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其子女的责任。也许正是这种作为制度的现代婚姻的两难才使得现代人往往陷于困境,乃至有了“懒得离婚”的说法。但是,我想说的,并不是要告知人们要慎重对待个人的婚姻。作为一个法学家,我想说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婚姻制度所涉及问题的广泛性,以及制度设计的未可确定的预期性。我们必须明白婚姻制度关注的并不是某一对相爱的恋人或反目的夫妻的婚姻将如何处理,而是讨论一个将在中国这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普遍实施且应当得到人们普遍接受的制度。而且我们要注意,婚姻制度的原则规定并没有能力规定人们必须如何行为,而只能通过激励因素的改变而影响或引导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普遍行为方式。因此,过分强调一个原则,就难免有知识分子自我看重的因素在作怪。我们在考虑中国的婚姻制度之际,也许还要对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趋势作出一个判断。中国目前城市地区的妇女独立,在我看来,是中国过去三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福利体制的一个产物。我不敢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这种福利会消失;但是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例如妇女就业难、特别是再就业难,很有可能这种福利条件即使在城市也会逐步减少;因此,妇女有可能在经济上、事业上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她们对于男子的经济上依赖可能被迫增加。因此,我们的婚姻家庭法,离婚制度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因素必须有所准备。坚持离婚感情破裂原则,而不是采取一方想离就离的原则,或许是对妇女权益的一种更好保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她们在离婚补偿中处于一种相对有利的地位。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参加这一关于离婚原则讨论的人大多是知识分子,这不仅意味着他/她们有着相对比较高、比较稳定、比较有保障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而且很容易将性和基于性的感情当成是婚姻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东西。但是并非所有可能离婚的男女都具有如同我们这些人同样的社会保障、相应的那种自主性以及对性的关切。因此,当我们似乎是在以社会利益为重讨论问题时,我们的社会位置也许会使我们的视野有所遮蔽,没有能够更多地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平常人的心,没有一种起码的倾听的愿望,而总是从基于我们的位置而接受的永远正确的原则出发,也许我们关于婚姻和离婚原则的讨论就变成了关于我们个人的理想婚姻的讨论,而不是关于中国绝大多数人可能采纳的婚姻制度的讨论了。也许,我们需要有一种更为务实、更为冷静有时也许会被人认为有点“冷酷”的眼光来看待性、爱情、婚姻和家庭。一九九八年十月五日初稿,十月二十八日二稿于北大蔚秀园本文转自爱思想网感谢您的阅读!《中国好学者》倡导“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专注于学者、学界、学术的发展进步,定期向您推荐中国优秀学者及其文章。

第四篇:做了老板,才知道的4个职场真相

这是Spenser的第378篇文章

最近,我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见客户码字见客户码字见客户码字…猛抬头一看,办公室的同胞们都陪我多了好几个黑眼圈。

突然想到自己作为老板,应该教员工点什么,让他们更好地成(gong)长(zuo)才对。

今天想和你们分享我近期的几个职场体会。我不保证你们看完后都能走上人生巅峰,但我能够保证的是:

那些走上人生巅峰的人,都高度掌握了下面这4个技巧。

把事情做好的标志不仅仅是做好,

而是交接好

前几天和一个创业的段位比我更高的朋友出去约饭,一吃就是一个下午,临走时我有点不好意思:“占用你这么多时间,一定影响你公司的业务了吧。”

他却回我:“如果公司没有我就不能正常运作了,那我这个老板做得也太失败了吧。”

意味深长。 一个leader是否称职,不是看他在任期间的业绩如何,而是看他离开之后能留下什么。

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自己可以成为唯一,而且愿意主动让别人替代自己。

想到查理芒格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做的至善之举,就是能帮助另一个人知道得更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必然,而是选择。

就像《一代宗师》的编剧徐浩峰说的,这世界上永远有两种人,一种如荒火,停留处寸草不生,自衰衰人,自毁毁他。一种如瑞兽,所过之处,水滋土肥,鸟语花香。

希望你可以遇到后一种老板。 但如果老板的管理没有让下属的能力提高,不能只怪老板无意,也不得不说下属无心。 每个人都想进步,但有些人会主动求取,有些人只会被动接受。既然一起工作,自然有交集,你不懂得利用你的老板这么一个宝贵的资源,蠢死你算了。

希望你可以成为前一种员工。

让你进步的,不是你做了哪些,

而是你复盘思考的深度

我的好朋友,现复兴集团中国区HR麦湘老师,之前做客了我们上海地区的私房课,在他上台做了近1个小时的演讲后,下台的第一件事不是休息,也不是查看手机消息,而是问我的同事拿现场录像,要复盘。

这么优秀的人,都在时刻想着复盘。经验只有经过复盘,才会变成能力。否则,人生处处是经历,但为什么每个人的棺材板材质却大相径庭?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之前我提过一个观点:不仅是失败需要复盘,成功更需要复盘。

复盘的目的是什么?增加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成功比失败更有价值。

对于失败而言,如果我一次失败了,那么我从中获得的经验,相当于我只剔除了一个干扰选项,对于下次究竟该怎么做,仍然还在理论阶段。但是成功天生就有指导意义,可以自发地形成指引作用,指导下次应该怎么做,可以说天生就已经是复盘的结果了。而如何深度复盘?

深度复盘就是,尽可能地回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且找到“不合理”的原因,思考可能导致的结果,同时作为自己以后行动的修正法则。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从成功中提取更多的充分性,从失败中排除更多的必要性,深刻地进行每一次复盘,才能够让我们不断进步。

不要做背着老板努力的人

有些员工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努力。我常常会表扬他们,但是没想过给他们加薪。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真的很辛苦,兢兢业业、朝九晚五。总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然后拿出“几十年如一日”的绩效。所以我只能记得他们的努力,然后找机会把他们请出去。 有些员工在我印象里毫不费力。每个公司都有一些资深的员工,“工作看起来毫不费力”,于是我总是对他们提更高的要求。

为什么呢?他们确实很让我放心,在我的眼里,他们可以让业务“毫不费力地一路向好”,所以我自然会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想着什么时候给他们加点活。 当然,后来我的员工学会了怎么向上管理,让我明白了他们的工作成果不是一朝一夕达成的。结果很漂亮,但过程的确更耗心力。 学会给老板惊喜,以及让老板知道你在背后如何努力的,这很重要。

给共事者做好目标管理

我观察过员工的工作习惯。有一个感受很深的点,就是很多时候,如果一件事正常需要做1小时,但是你为它分配了3小时,那么你就会做3小时。其它的2个小时,可能是聊聊天,刷刷手机,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

我自己也是,有些时候我能让自己2小时内写完一篇文章,有些时候一篇文章我却会拖2天时间。这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我的工作状态,更多的是我时间分配的意识。

这也是目标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之前,事先为其分配合适的时间。 其次,在制定目标之前先考量自己究竟可以达成多少。有些人设定了100分的目标,最终完成了80分,给人的感觉会只有60分;有些人设定了60分的目标,最终完成了80分,给人感觉会有100分。 千万不要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让你的老板有过高的预期。 最后,对于中长期的计划,一定要充分反映进度,进行阶段的划分,不然会出现很尴尬的情况:

第一天,助理问我:“今天的文章写了多少了?”答:“写到一半,快完了。”第二天,助理问我:“昨天的文章写了多少了?”答:“写到一半,快完了。”第三天,助理问我:“前天的文章写了多少了?”答:“写到一半,快完了。”助理卒。 可能我每天都有推进,但是没有让我的助理看到进度的变化,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角色对调,怕是我的助理已经把我开除很多次了。对长期目标进行分化,当老板问你工作进度的时候,给他看到你产生的效益差。

通用电气集团CEO韦尔奇曾经说过,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与你的个人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都同别人有关。

不愿意培养人才,是阻碍领导者职业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下齐心而其利断金。必须指出,可能由于饭碗的压力,下属必须完美完成领导的任务,但是如果领导无法给予下属足够的支持与教导,企业发展是无法长久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既对下属严格管理,同时也要求下属积极向上管理的原因。

用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商界最有用的古老法则,就是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然后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不仅商界,职场、人生都是这样。可能这就是大道至简吧。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职场9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是如何一步步从企业高管变成笑话我们正在活成一个标准的废人

第五篇:求职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十个真相

找工作时,你应该了解这些求职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十个真相。

1、一份 简历 他们只花13秒来读

一名IT企业的人事经理补充说:“还包括打开文件和关闭文件。”因此 简历 尽量不要超过1页,而且要突出HR想看的信息—你与他们所 招聘 职位的匹配度。打破常规,把先前的工作经历、职位名称和参与的项目放在 简历 最前面是一个好主意。一些公司会用关键词搜索功能过滤电子简历,关键词包括:知名企业+竞争对手+职位名称。所以在简历里填写“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康师傅再来一瓶奖励”没准真的能帮助你被搜索到。他们只有精力看排在前几页的邮件,所以,如果你对一个职位感兴趣,请定期投递简历,试着成为HR邮箱中最新收到的邮件。

尽量不要黏贴附件,下载附件不仅给HR增加麻烦,他们还可能会害怕是病毒;不要同时抄送不同公司的HR,也不要在同一间公司里投太多职位,HR会直接把你pass掉。

2、 面试 时他们喜欢谈这些

“你为什么想要这份工作,你为什么离开上一份工作,你想在这份工作中获得什么。”一名人力资源培训师说,“这是高效的HR最喜欢问的三个问题。”这名培训师说:“答案甚至都不是关键,候选人的态度、表情、口齿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不要隐瞒或是回避离职理由,如果被HR看出来他们会对你存疑;另外两个问题则会被用来测试 面试 者是否目标清晰。

在最后的开放式提问环节,不要急着问薪水,三种类型的提问对你比较有利:询问教育培训的机会,目的是表现自己积极学习的态度;咨询公司文化,表达出希望能顺利融入公司的诉求;或是提一些行业性的问题,在行业内公司未来的发展打算等。

3、他们雇到人了,还是会放招聘广告

智联 招聘 、51job等招聘网站上登出的招聘广告可能早就过期了,公司已经招到合适的人。一名从事人力资源培训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招聘网站和公司的合作通常采取包年收费的方式,这使得一些公司招到人之后并没有什么动力去把广告撤下来。即使职位挂不满也一样得付钱,不如挂着帮公司打打广告。”总有招聘广告挂在网上会给人一种公司在不断扩张、人力需求很大的感觉,也算是为公司做了变相的宣传。

还有另一种可能:他们对目前的应聘者或是已经入职的员工并非十分满意,愿意看更多人来储备合适的资源。如果你看到公司在你的职位上招聘,也许该提醒自己是否要在工作上有所改善了。如果在招聘广告上发现一些重要岗位的空缺,就绝对是幌子。高层的职位都是放给猎头进行招聘的。

4、“同工不同酬”理所应当

同一个职位或是同一个级别的薪资各不相同,在HR看来,这不仅不是不公平,反而是公平的表现。一名国有企业的HR解释说:“除非是流水线作业,同一个职位上的员工工作内容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就应该同酬。在企业里面,如果已经有人承担相关的工作内容,就不会设置另一职位负责和他一样的事情,否则就是一种人力成本的浪费。”

“同工同酬”在HR理解起来指的是工作内容都完全相同,而并非同一级别或是相同职称。“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个薪资阶层。在同一个级别之内薪资差别最高有20%至30%的

上下差异。”唯一例外的可能是应届生,“应届生的可替代性很强,也不清楚自己该要求多少钱,从事的工作内容不会差别很大,因而给到的工资一样也可以理解。”

求职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十个真相(2)

5、离职时补充公积金可能会收回

有些事情也不是HR故意不说,而是你看合同不够仔细或者不知道怎么看懂合同。于是某些条款变成了只有他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事。

比如,除了基本的五险一金之外,如果公司为员工缴纳补充公积金或是补充养老金,别高兴得太早,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一下。一名薪酬福利人事经理说:“有些公司可能本来就福利比较好,但有些公司则是有条件地为你缴纳。根据合同如果在协议工作年限内辞职,公司为你缴纳部分的补充公积金是要收回的。”不了解这种情况可能会认为公司不仗义。“现在一些职场新人根本弄不懂这些基本福利制度,所以要特别提醒注意。”

6、你的加班费为什么比想象的少

劳动法规定,公司在国家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须付三倍工资,公休日须付两倍工资。

法定假日加班费具体计算方法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300%。如果你的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补助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一个平均估算结果是,你的月实际收入的7折差不多等于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但许多公司喜欢将工资结构设置得非常复杂,这样就比较容易以法定的基本工资偷换工资总和,这样即使三倍也并没有很多。而一部分公司会以“倒休”代替节假日的工作加班,这样便不用付出加班费。

HR们如果在工资结构或者加班制度中做了这些手脚,那是在帮老板省钱。

7、他们对你了如指掌

在一家公司里,HR可是知道最多八卦的人。一名国企的HR说:“除了每个人的工资、福利、年终奖这些原本就属于薪酬福利领域的事情,我们连老板每月的手机话费多少钱都知道。”你入职时填写的那些家庭关系和政审材料,你的部门主管可能并不关心,可HR一定会仔细查看。他们也会知道你在上一份工作中的表现,如果你在职期间向其他同类公司投了简历,也很可能被发现—HR也是有小圈子的。

很多企业的HR手中有一份重点员工名单,上面主要是中层人员,因为中层大量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最大,还有一些基层的核心员工。如果在这份名单上,你会被格外关注,同时也有机会得到更多培养,比如一些免费培训等等。

8、这些事你需要求他们帮忙

很多人不喜欢填绩效考核表,因为在很多职位的工作中,业绩很难被量化。他们也对HR们组织的培训、拓展活动表现得很冷漠,觉得只要在部门中获得主管认可就够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在HR那里争取好表现对你会很有利。

比如你想要公司内部换岗或部门间调动,主管可能就未必帮忙了,不是所有人都有途径顺利接触到目标部门的主管,如果HR对你印象不错,会替你牵线搭桥。

他们还能在买房买车这些贷款问题上帮到你,“只要公司的工资流水账和公积金储蓄银行不是同一家,两家商业银行之间的账目不能互相调用查看,我们如果愿意,可以帮忙把工资收入证明数额开高一点,帮你贷到更多款,但幅度不会超过20%。”

9、他们的工作是取得平衡

当公司的财务部门决定压缩人力成本,HR们就要权衡了。一位人力资源网站的公关总监说:“用人成本降低,会导致人员流失;公司人手不足,就要促使新人快速到岗;新员工的知识与专业度不足,需要花钱组织培训来让员工迅速提高专业水平。”HR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合理配置部门内的新老成员比例,在保证部门工作效率和控制人力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有员工离职的时候,HR也要在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把员工和老板的损失都降到最低。按照员工手册的字面要求,挑出你可能犯错误的地方会很多,究竟是挑你毛病还是进行补偿,就要看HR站在什么位置了。

10、入职一年就走人他们很头疼

一名IT行业的HR说:“我们常说短时间内跳槽不利于 求职 者也是出于我们自己的考虑。招聘一名员工有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支出,这些花费大多都是沉没成本,靠时间来分摊到每年的成本计算中去,别无他法。”

即便没有培训,为了一个职位的招聘花费的招聘费用虽然不多但也增加了支出。HR部门并不产生盈利,甚至常被其他部门谴责“花费高,不贡献”,时不时还要应对公司人力成本缩减带来的压力。想到HR的这些无奈,换个角度,也就能理解他们对那些频繁跳槽的人印象不太好的原因了。如果你有很多次一年以内跳槽的经历,一定不是HR们欢迎的人。

上一篇:17年一季度思想汇报下一篇:中考热点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