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坚定理想信念

2022-08-08

第一篇:第一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教学目的: 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信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要求 :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教学重点难点: 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应如何确立、追求和实现理想。

教学课时安排: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本节包括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 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人类对自身现状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是理想产生的根源。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2.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 理想信念的作用: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理想信念使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

广西师范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研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造成损害;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依赖于个体理想的实现。 相信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才,成大才,成才有许多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顺势成才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现阶段的中国,这个“势”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现阶段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要成才,就应该认识到这一大“势”,就应当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只有树立了这样一个共同理想,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才拥有正确方向的保证。本节包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本节包括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 .立志当高远 。 这里的“志”就是理想,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吕氏春秋》提出:“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让我们抚往昔,看今朝,追溯历史,放眼周遭,用心的找一找,那些或叱咤风云,或流芳百世的人是否都是立志做大事者。 2 .立志做大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今中国的大事,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 3 .立志须躬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直性。 1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说来,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超常比实现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总是需要长期奋斗。 2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顺境对于实现理想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易于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气氛、优越条件,有容易使人产生骄气和娇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逆境对于实现理想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风多的艰辛,才能成功。但逆境和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

广西师范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研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 ;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人们都希望自己心中的理想能够转变为美好的现实,然而,现实中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阻碍着理想的顺利实现,这种冲突有时甚至很尖锐。纷繁复杂、多变的现实,给理想的实现造成了必须面对的种种困难与曲折。理想之路上不免有荆棘坎坷,要实现人生的美好的理想,就必须正视现实。现实是理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切美好的理想只能根植于现实之中,从现实的土壤中吸取营养,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因此,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一个十分必要的前提就是正确认识理想发生时的现实和理想实现过程中的现实。

2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主要条件。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信念源于理想,又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和例题: 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

1 、多媒体 PPT 教学 2 、课堂讨论 3 、案例分析

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 、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

1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2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3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广西师范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研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4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广西师范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研室

第二篇: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理想和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难点:

(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时间: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在正式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在结束“绪论”讲授预留了3分钟的时间,先做了一个意向调查:

三个小问题: 是否有奋斗目标

如果有,奋斗目标是什么? 分解奋斗目标

课前小调查统计结果:80%左右的学生都为自己确定了奋斗目标,主要有几类:升学、考证、就业。

讨论话题:人为什么需要奋斗目标? 心理学的理论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总结:人之所以需要有奋斗目标,需要理想,是每个人都有的欲望,是自我实现的必然需求,否则,人会出现迷茫、无聊、郁闷的心理体验。

人生在世,谁不想成功? 而时光如逝,青春有限 要想成功必须要有理想与信念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 如同草木已秋,匆匆枯槁

1 导入:什么是理想

第三篇: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 )。

A.勇于实践 B.得过且过 C.夸夸其谈 D.拈轻怕重

2、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C )。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只要社会实践就能实现理想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3、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科学的信念,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坚信( C )。

A.通往共产主义道路是遥远的,可望不可及 B.社会主义道德将成为所有人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不同的团体有相同的信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 C )。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B.生活理想与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D.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

5、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 B )。

A.幻想 B.理想 C.信念 D.信仰

6、中国有句俗话,“望山跑死马”。期望自己一觉醒来发现理想已经实现,这种便宜事是不可能出现的。这说明,理想的实现具有( C)。

A.自发性 B.简易性 C.长期性 D.偶然性

7、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当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D )。

A.对理想失去信心,“告别理想” B.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

C.对现实大失所望,逃避或反对现实 D.坚定信念,在实践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8、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方面所持有的基本理念和对于理想社会制度的向往与追求,指的是( C )。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9、“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地说明(D )。 A.理想就是现实

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上

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

10、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 B )。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1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A )。

A.信念 B.理想 C.情感 D.意志

12、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D )。

A.大同世界

C.和谐社会

B.小康社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3、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D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C.人生的现实境遇

B.人们的丰富想象 D.人生的精神支柱

14、某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刻苦掌握专业知识,希望将来做一个建筑工程师。他的这个理想是( D )。

A.社会理想 B.生活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1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6、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待和处理这种矛盾的正确态度是( D )。 A.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C.在观念中化现实为理想

B.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D.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7、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 B )。 A.共同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思想性

18、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B )。

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 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

19、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D )。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20、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充分说明:( C )。 A.信念就是一切 B.信念是评判事物的标准

C.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D.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

21、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 D )。 A.人的性格和特征 C.人生的道路和命运

B.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D.人生的责任和使命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 ABC )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法律观

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并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其中理想是( BC )。

A.人们凭空产生的脱离现实的主观想象

B.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理想信念的作用( ABCD )。 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C.激励人们向着既定奋斗目标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源泉 D.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4、青年大学生在立志时,应( ACD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官 C.立志做大事 D.立志须躬行

5、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ABD )。

A.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有了理想就意味着成功,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的作用是( ABC )。

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D.现实的基础

7、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可以概括为( AB )。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积极努力,反对经济全球化运动

8、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领域理想信念的有( AC )。 A.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B.希望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 C.希望在工作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D.希望在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简答题

1、简述理想信念的作用。

2、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四、论述题

1、结合自身实际,论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对立统一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2014年考研真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一、鹦哥岭来了大学生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山脚下一排破旧平房中的两间就是他们的家。"孩子们,这里的黎苗兄弟说是以种田为生,实际上就是种些橡胶,靠山吃山„„你们来任务重啊!在关爱森林的同时,还要想法帮这里的百姓致富!"老站长的一席话,像重锤一样敲击着大家。"我们不会让鹦哥岭失望着的!"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声。

二、鹦哥岭有了"档案馆" 到底鹦哥岭有多少种动植物?这是摆在大学生们面前最直接的课题、也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大学生们背着睡袋。锅碗瓢盆和监测仪上山了,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记录,天黑了,架起锅巴煮成米饭,和着辣酱吃了实在太困了支起帐蓬钻进去睡一觉„„经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档案馆";记录到城管来植物2197种、脊椎动物431种、鹦哥岭树蛙等14种科学新种以及26个中国新记录种等。

三、鹦哥岭有了护林员

鹦哥岭周边有103个自然村,近2万村民。看到村民大片砍代雨

林种山芝、香蕉、作为环境保护者,大学生们痛心疾首。但习惯靠山吃山的当地百姓说。"让我们放下砍刀、放下猎枪绝对不行!"大学生们克服阻力,用真诚和智慧动员招募了270名护林员,并与他们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209公里长的界线,埋下了近400根桩和50多块界碑,为鹦哥岭保护区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保护网。

四、鹦哥岭有了农业示范田

鹦哥岭是海南的贫困山区,为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方法,带动当地人致富,农户们在稻田里骄傲地插上了"农业示范田"的牌子。接着大学生们又推广林下经济,在橡胶树下种菜、种瓜、养鸡;并帮助当地人建起了环保厕所,发行了猪圈,改善了居住的环境%当地百姓手里有了钱,靠上山砍树卖钱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这一切,大学生们说,"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5年过去了,27名大学生一直坚守在鹦哥岭,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仪式发现新物种,是敬业的科研工作者;引来环保理念,是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心系百姓喜忧,是黎苗族兄弟的贴心人!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三个角色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已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他们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究竟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鹦哥岭的大学生们用

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2年4月9日、2013年6月7日) (1)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6分) (2)怎样看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说法?

五、材料分析题(201

4考研真题)

(1)他们选择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畏艰辛,淡泊名利,坚持个人与国家相结合,个人与群众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了人生的远大目标。

(2)“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这一说法,反映了人生选择中所遇到的如何处理理想和现实关系的困惑。理想和现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圆满的,现实则是复杂的,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坚定的信念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四篇: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本章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时数:3学时。

导入语:孩提时代,我们都听说过“理想”一词,甚至从小我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和中学时期目标明确的考大学的理想相比,考上了大学以后,很多同学一下子感到茫然,感觉到“理想的失落”,进入了理想的“间歇期”。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一个新阶段开始,都有一个人生规划问题。考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万事OK。你现在的生活是你几年前的选择决定的,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你大学4年后的生活。

美国耶鲁大学曾对应届毕业生做过一次研究。当时那些毕业生被

1 询问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3%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20年后,再次调查当年接受访问的人,结果发现那些有实现目标的书面计划的3%的学生,在财务状况上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并且在快乐和幸福的程度上也高于他们。 进一步分析分析,有明确目标和计划并且写下来的人,在他们一生中完成的工作量是那些有计划但留在脑子里的人的50-100倍!这就是设定目标的力量。这就是目标书面化的力量!

另外,“四有”新人第一有就是“有理想”。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所以,这方面的精神真空将导致青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这是马家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家爵一个人。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有比较多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开始有所动摇,对于我国能否继续坚持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等等问题表示出一种担忧和怀疑。出现了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 2 社会政治理想模糊的令人堪忧的倾向。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多元化甚至迷失的现象,价值观越来越功利化。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群体。青年关系祖国的未来。我们讲:青年强则国家兴。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党的领导人多次强调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江泽民同志也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全党和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内容、队伍、经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各级省委、各高校也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方案。各项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能履行好“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神圣职责。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从人的角度讲,富有理想是人的本质内涵、精神属性,它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人是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的统一。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人类对自身现状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就产生了理想。

2.理想的特征

a.阶级性:一定社会群体理想具有共同性;

b.时代性和阶段性: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联系。也体现为理想的差异性,或者说理想的多样性,首先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中国古代儒家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长惠幼顺、亲亲尊尊,依礼而行的差序社会。封建士大夫向往的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劳动人民向往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小农生活理想。而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则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其次,一个人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想,或者对自己的理想进行各种调整。一个人童年时期的个人理想也许是做一个歌唱家,到了青年时期其理想则可能变成了做一个文学家,成年以后,其理想又可能会变成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不

4 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理想,这些都是正常的。

c.现实可能性:真正的理想,又需要具有实现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这是理想和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因而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幻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有些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有些则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想象,如科学幻想,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理想不是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的空想,也不是还没有足够条件和根据的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理想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贺麟先生说过,“离开现实而言理想,理想就会成为幻想和梦想,离开理想而言现实,现实就会成盲目的命运和冷酷无情的力量„„事实上有许多人埋没在现实之中,为现实所束缚,作现实的奴隶,更有许多人,沉溺于幻想中,不认识现实,极力逃避现实。”因此,理想的形成,不仅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的情感,而且需要人们理性地认识现实的客观条件及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d.超越性:现实是不完美的,所以要追求理想,理想以预见方式反映未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高于现实。理想是关于未来“应怎样”的设想,而现实是现在实际“是怎样”。事实与应当、“是怎

5 样”与“应怎样”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生活在对未来的追求之中;人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蓝图不断地推动着现在的变化,改造着现实。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将来如何如何„„”。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这正是人高于其它动物之处。马克思曾指出,蜘蛛织网与工人的纺织相似,而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甚至使建筑工程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更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动手建造一个建筑物之前,已经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同时,与现实相比,理想是更为美好的。人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而与理想相比,现实则显露出其缺陷。正因如此,理想对人们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吸引着人们通过自己的奋斗,不断地改造现实,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e.实践性。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3.理想的类型

由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想象的多层次性,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理想又是多方面的、多类型的。从横向来说,可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又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从纵向来说,则又有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之分。

6 4.理想的本质

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与信念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 信念的特征

1.有稳定性:一旦形成,终生不渝并具有巨大惯性。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一个人的信念不仅基于他长期的认识和经验因素,而且受制于其稳定的情感认同,并与他的生命意志和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以后,不会因为某个个别事件就发生改变。斯大林曾说过,手帕都不是轻易更换的,更何况人的信念呢!当然,信念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经过时间和现实变迁的考验,一个人的信念会变得更为合理和坚定。

2.多样性:人们需要的丰富多彩,导致信念的丰富多样 3.执著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是不罢休 4.亲和性:志同道合: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

7 (解释一下信仰:

信仰是信念的升华 ,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这种信念构成信仰的内容,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为它服务,围绕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在许多欧美人那里,信仰与宗教密不可分,特别是与他们自己的基督教连在一起。在我国学术界,信仰被理解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或尊重,并以为行动的准则”。 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新人和新社会的统一,共产主义新人是未来的、理想的人,共产主义社会是未来的、理想的社会。 对于一个人来说,信仰是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实际上,人的信仰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的力量。)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

8 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2.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纵然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不会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重要就是表现在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些人仅从自然的生理需要出发,沉湎于物质享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把人降低到了一般动物的水平。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挫折所压倒;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奋勇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

3.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

9 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胸中燃烧着崇高的理想,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 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 10 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之果。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应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当代大学生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

11 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与以往的哲学和政治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对世界历史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荣辱与共,一损具损,一荣俱荣。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世界历史大部分时间里,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华民族有实现伟大复兴的智慧和潜力;近代中国衰退的原因;当代中国部分领域暂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4.克服三个认识误区: ①渺茫论:共产主义渺茫 ②怀疑论:科学社会主义不科学 ③实惠论:挣大钱、娶美女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识、才、学、体,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基本要素:德、识、才、学、体五方面。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计较于个人的私利与得失。生活的悲剧,不在于没有达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在于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于每一个不甘平庸的大学生来说,在奋斗伊始,首先面临的就是立志这一重大人生课题。立志是叩开事业的大门,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立志做大事。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雄伟的万里长城,高耸的金字塔,堪称世界奇迹,但却是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常有人担心平凡和琐碎的工作会埋没自己的理想,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平凡与伟大从来就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工作平凡,岗位平凡,不等于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因为伟大就来自平凡,伟大只能在平凡中铸就。只要我们立足于平凡岗位,胸怀祖国和人民,着

13 眼于未来,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一定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是对人们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理想与现实有着显著的区别:理想是事物指向未来的发展趋向,现实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现实中既存在真、善、美,又存在假、恶、丑,理想则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理想高于现实,如果理想等于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崇高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总是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超越,因此理想的实现并非易事,并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会布满了荆棘,有时会会遇到急流险滩。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低,实现它的时间越短,经受的困难和挫折就越少;反之,一个人追求的理想越高远,实现的时间就越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1)克服两种认识误区: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全盘否定社会。二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对现实中的消极和丑恶现象采取明哲保身甚至同流合污的态度。

(2)正确的认识是:理想与现实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理想与现实有着显著的区别:理想是事物指向未来的发展趋向,现实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现实中既存在真、善、美,又存在假、恶、丑,理想则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理想高于现实,如果理想等于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检验理想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是使理想变为现实的唯一桥梁和纽带,也是大学生建功立业的唯一途径。没有实践,理想就永远不能变为现实,只能是空想。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今天所实现的一切,都是革命前辈们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得来的成果,是前辈们的理想转化而来的。我们也要通过实践把今天的理想变为现实。

15 教学小结:一年级的新生刚跨进大学校园,有一个理想的间歇时期,迷茫、困惑使许多学生不知所向。通过讲述理论和列举典型事例,使同学们确立起新的奋斗目标,尽快完成对大学生活的过渡。

第五篇: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到什么是理想和信念,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理解理想和信念的作用。掌握实现理想和信念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教学难点: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驾起通往理想信念的桥梁

课程导入:

人生有两件事,一件是确立人生目标,一件是冲向目标,也就是古人所言:立志和践志。有志者事竟成,学必先立志。明代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

为什么要有理想?

有一句流行语:‚我平庸,我快乐‛。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人的期望越高,压力越大,给自我预留的生活空间就会越来越不宽松,从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你如何看这种观点?

人和动物不同,人是有理想的,人生在世,既离不开对物质的依赖,更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拥有理想,可以说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找到人生最美好的归宿。理想到底是什么?理想如何实现?

• 人贵有自尊之心,自立之举,自强之志。

• 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

•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夫之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1)时代性(2)阶级性(3)实践性

(4)实现可能性(5)超越性(6)目标性

3.理想的类型

从对象上分为: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从性质上分为: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和崇高理想、庸俗理想

从时序上分为:近期理想、长远理想

从内容上分为: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资料:

林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江姐:春蚕到死丝不断, 留予他人御严寒

蜂儿酿成百花蜜, 只愿香甜满人间

毛泽东: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陆游: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4.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5.信念的特征:

稳定性:一旦形成,终生不渝有巨大惯性

多样性:人们需要的多彩而丰富多样 。

执著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不罢休

亲和性: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

二、理想和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1.理想信念的作用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青年啊,你们面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才能有达到那个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李大钊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流沙河

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俄)列夫〃托尔斯泰

信仰是可以创造奇迹的。——(美)马克〃吐温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的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徐本禹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强大作为他们的理想和信念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人民的富裕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以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第三代共产党人把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剖析下列观点:

A说:‚共产主义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可望不可及,太渺茫了。‛

B说:‚现在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超出了人们的思想觉悟。‛

C说:‚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共产主义理想太空洞,还是讲实惠为好。‛

思考:应如何走出‚渺茫论‛、‚怀疑论‛和‚无用或无关‛论的认识误区?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志当存高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

《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追求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

• 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

• 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三、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我最渴望实现的目标

大学毕业时我要实现的目标是:。

工作10年后我要实现的目标是:。

工作30年后我要实现的目标是:。

离开这个世界后,我希望人们这样评价我:。

思考题:

1、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理想,大学期间要做怎样的努力?现在开始做这种努力了吗?

2、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又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株洲教师尹建庭因提出‚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的‚怪论‛, 有人认为这个老师说了真话,值得肯定,而且说的是最真实最现实的理想,就更值得肯定。这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3、通过这一章的学习,结合课程与自身实际,写一篇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小论文,题目不限,字数 1500--2000 。

推荐阅读:

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

4.《红岩》,《青春之歌》。

上一篇:党支部分类定级方案下一篇:党支部对照检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