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每一粒米主题班会

2023-01-05

第一篇:节约每一粒米主题班会

幼儿园国旗下讲话稿:节约每一粒米

节约每一粒米

周晓芸

小朋友们,大家早上好!哇,今天我们小朋友都能穿上整齐的园服回来幼儿园,真棒!又到了星期一升国旗的日子了。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吗?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大家都不知道吧,老师告诉你们,是世界粮食日。这可是世界性的节日哦。1981年起,世界粮农组织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可能我们有一些小朋友不太愿意吃这些每天都能吃到的白米饭了,每天缠着爸爸妈妈要去吃肯德基、麦当劳。而老师在电视看到还有很多人都吃不饱呢,就是因为我们全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粮食的数量却没有增加,所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挨饿,许多国家,有很多小朋友没有饭吃,也没有面包、馒头吃,每年约500多万小朋友因挨饿和营养不良而死亡呢,可是我们有很多小朋友们却不懂得爱惜粮食,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的行为才是爱惜粮食的行为?

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米,每一粒粮食,不能随意的把饭菜倒掉,吃饭的时候也要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更不能挑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吃到粮食,我们要从小做起,节约粮食,让世界上更多的小朋友都能吃饱。好了,今天周老师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

第二篇:《节约一粒米》教案

学校:五福中心校 授课人:邓涛

教学内容:

综合与实践部分,课本第9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能采用不能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加深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并说说他是怎么算的?

1000克=()千克 1吨=()千克 25吨=()千克 50千克=()克

2000000克=()千克=()吨 5吨=()千克=()克

(强调: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他们的进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刚才大家表现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跟重量单位的换算时密切联系的,大家想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接下来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片。

1、播放农民收割稻谷、米饭、浪费米饭图片。

2、对于浪费浪费粮食的行为大家怎么看,有什么感想?

3、问:世界勤俭日是哪一天?

4、学生齐读:一粒米,千滴汗...

5、如果我们每人每一天能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一天能节约多少粒米?(13亿粒)

(板书课题:节约一粒米)

6、你知道13亿粒米有多重吗? 请几个学生回答,不同的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评价。

7、刚才大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但是毕竟是猜测不一定合理,有什么办法使答案合理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探索交流

1、经过讨论,大家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直接数13亿粒米然后称一称就知道了?

2、学生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

3、整理并选择两种可行的办法,方法一:数出100粒大米,称一称有多重?再算13亿粒米有多重?方法二:先称10g大米,数一数有多少粒,再算13亿粒米有多重?

4、师提问:为什么这些办法可以解决13亿粒米有多重的问题呢?

学生一:知道100粒米有多重,就可以算出13亿粒米有多少个100粒,也就可以算13亿粒米有多重。 学生二:知道10g米有多少粒,就可以算出13亿粒米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粒数,也就可以算13亿粒米有多重。

5、师总结:这些办法都很不错,接下来请个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师解释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已经在上课前作了测量,一般情况下,100粒大米重量约为2g,10克大米大约有500粒。)

6、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计算出13亿粒米的重量。(提醒学生因为数据比较大,计算时一定要仔细。)

7、交流算法。

抽学生上台展示作业,并汇报自己的算法,师板书算法。

8、刚才我们计算出了13亿粒米的重量,我们还可以计算这些大米的价值,屏幕展示:假设一个人一年大约要吃130kg大米,13亿人一天节约的大米可以供多少人吃一年?

根据这些信息,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师总结。

9、课件展示有关粮食的问题,学生谈感想。

10、提倡大家进行光盘行动。

11、课后思考:节约一粒米=?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第三篇:节约每一粒粮食

幼儿园国旗讲话:节约每一粒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中

(一)班的孙老师,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节约每一粒米》

又到了星期一升国旗的日子了。我们的一些小朋友已经不太愿意吃这些每天都能吃到的白米饭了,缠着父母要去吃肯德基、麦当劳。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地球上仍有很多人吃不饱、由于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粮食的数量却没有增加,所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挨饿,许多国家,有很多小朋友没有饭吃,也没有面包、馒头吃,每年约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可是我们有很多小朋友们却不懂得爱惜粮食,

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的行为猜是爱惜粮食的行为? 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米,每一粒粮食,不能随意的把饭菜倒掉,吃饭的时候也要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更不能挑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吃到粮食,我们要从小做起,节约粮食,让世界上更多的小朋友都能吃饱。

第四篇:珍惜每一粒粮食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了解馒头知识,体会馒头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不丢馒头、不倒饭菜的好行为。

2.培养学生分辨能力,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知识准备:馒头是怎样“炼”成的。

2.材料:“馒头的营养及作用”

3.文章:《餐桌上的浪费》、《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读《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出示垃圾桶里捡到的馒头)馒头,普普通通的一种食物;吃馒头,简简单单的一顿早餐;丢馒头,轻轻松松的一个动作。可是,当这一幕在每一天,在每一所小学不断上演时,同学们,你以为丢掉的仅仅是一个馒头吗?出示课题:馒头,馒头!

二、发放“问卷”,调查早餐状况

问题一:早餐你吃了几个馒头?()A.经常吃两个B.经常吃一个左右C.经常吃不到半个或基本不吃

问题二:对于吃剩的馒头,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师:统计数据,我们分析:一。平时喜欢吃馒头的同学,占不到一半;二。吃不了浪费掉的同学,接近一半!这个现象是“果”,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又是什么呢?

三、讨论交流,重新认识馒头

师:同学们,当你拿起馒头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它的味道?这个馒头好不好吃,甜不甜?你有没有思考,这个馒头是怎样来到我的手里的?在它身上,究竟有多少故事呢?那么,就让我们刨根问底,看看馒头的由来吧!

四、馒头是怎样“炼”成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归纳小结,形成答案)

五、小结:

馒头虽小,来之不易。吃在嘴里,甜在心上。馒头为什么这么甜?因为它历经了风雪雨霜,因为它吸收了日月精华,更因为它凝聚了劳动者的汗水!因此,让我们感恩劳动者,感恩父母。扔掉一个馒头容易,可是做成一个馒头呢?代价真的太大了!那么,作为餐桌上的主食,馒头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乌鲁木齐市第105小

二年级二班

第五篇:从一粒米成功

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总结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创新,远见卓识,坚持和细致。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创业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此时的王永庆该何去何从呢?放弃还是坚持呢?理所当然他选择的是坚持,不然我们或许现在还不知道王永庆是谁!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16岁的王永庆展现了超强的营销能力,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成功人士一般都具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王永庆于是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也许许多人会对于这样的现状觉得非常的满足,毕竟将一家无人问津的米店经营的如此红火也是相当的不容易的。 但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农村。而年轻人都在外面打拼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这可以说是一大突破,平台,一大创新,要成功的人就必须懂得创新,一成不变或一味的模仿是绝对不能长久的立足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的,所以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而且王永庆送米,并非单单是把米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他还坚持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链接,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友情链接交换,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经济开始发展,建筑业势头最好。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经营木材生意,结果获利颇丰。这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看到别人赚到钱大家都争相模仿。 这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这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还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王永庆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他的投资活动。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看来成功的人不仅要心细更需要的是过人的胆量!

上一篇:教育局办公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就有公路改造施工监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