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大会学生发言稿

2022-08-03

由于公共场所发言的机会越来越多,发言稿的作用也愈加重大,那么你在撰写发言稿时是否感到迷茫?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颁奖大会学生发言稿》,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颁奖大会学生发言稿

学生诗词大赛颁奖大会发言稿

尊敬的袁会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诗友同学们:

大家好!

XX市诗词协会和XX实验中学联合举办XX市“XX杯”大、中学生诗词大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时代诗坛新人。毋庸置疑,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利好大事,意义深刻,影响深远。在难忘的甲午岁尾,诗词大赛胜利落下帷幕。作为碧山吟社的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应邀参加这次颁奖大会,感到十分荣幸。

首先,我代表XX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XX市吴文化教育·学术委员会,对大赛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运河实验中学承办“运河杯”诗词大赛,具有别样的风味,很有纪念意义。在当前市场化的浪潮中,“诗意地栖居”似乎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在“浅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诗歌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特此,我对这次诗赛的组织者、创作参赛的大、中学生和评委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文化库中的瑰宝和国粹,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今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明确表态:“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他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短短数语,寄托了总书记对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希冀。“很不赞成”,说的是对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拿掉的态度;“很悲哀”,评价“去中国化”。寥寥七字,犹如巨石入湖,激起的是涟漪与波浪,让中国人多了一丝反思的味道。

如何对待传统,就是如何对待明天。英国学者特理·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有言道:“今天有种有趣现象:连一行马克思著作都没读过的人都敢嘲笑马克思。”对待传统文化,今天也有相似的现象。对“去中国化”的批判,事实上是对“全盘西化”的批判,是对“中国”的自觉与自信,也是对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的挣脱与重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可以说,古典诗词代表着“中国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中华古诗词经典,我们应该以文化自觉的责任心,培植文化自信的民族感,从而实现文化自强的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强调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当今开展古典诗词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行动指南。这既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以诗育人的需要。我们必须结合中国教育界和诗词界的实际上,认真贯彻落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总是千秋大计。中国是诗的故乡。在XX的土地上,诞生过李绅、尤袤、蒋捷、倪瓒、陈维崧等一大批伟大的诗人。无锡市的诗歌教育应该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优化和深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诗词篇章和《课程标准》附录的诗歌篇目是十分有限的,建议学校积极开发吴文化内核的诗词校本课程。无锡市阳山中学是江苏省先进的诗歌教育基地,运河实验中学也是诗歌教育的先行者之一,他们的成果和经验非常宝贵,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让更多的学生真正领略中华传世文学的美妙境界,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古人云:上善若水。无锡诗词协会、碧山吟社和XX市运河实验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组织“运河杯”古诗词大赛,以宣传XX古运河、推进无锡优质特色诗歌教育等为题材,更显示出新的时代风采。这次诗歌大赛,让我倍感亲切,因为我出生在运河畔,从小就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今年6月15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更是倍增自豪。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次“XX杯”大、中学生诗赛活动,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很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诗词,抒发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描绘吴风楚韵的绵绣山川,歌颂魅力无锡的建设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求索,而奋斗,这是大多数诗词作品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这次诗赛还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点赞。一方面,中华诗词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只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时期鲜活的生活元素,就会发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大美之音。另一方面,这次诗赛,组委会、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求真尚美,堪称典范。

诗是青春的风信,生命之树常青。100多年前,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1822年)曾吟诵:“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沐浴着冬日那融融暖阳,我仿佛已经闻到了春天的味道,听到了春天的脚步。

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来了。

我深信:古典诗词一定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更生,并焕然出新;中小学诗歌教育的明媚春天,一定会来临;青少年爱诗读诗吟诗学诗作诗,必将成为一种潮的风尚。

我祝愿:XX的诗词创作和诗歌教育在市诗词协会和碧山吟社的正确引领下,通过广大教师、诗人及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创作越来越繁荣,诗赛越办越兴旺。

心有多高,诗歌的翅膀就能飞多高;路有多远,诗歌的翅膀就能飞多远。让我们在江南诗意的天空,实现最高最美最灿烂的飞翔。

祝福大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万事顺意,诗情蓬勃!

谢谢大家!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颁奖大会主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和各位同学:

首先,先介绍出席本次颁奖大会的各位领导:【介绍镇政府领导】、【介绍教育局领导】。今天,我们在此隆重聚会,对2010至2011学考取县级以上重点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班辅导老师、优秀毕业生家长进行颁奖。在此,我宣布,永发中心学校庆元旦颁奖大会现在开始。全体起立,奏国歌,升国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和同学,刚刚走过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制定的目标,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的老师是可敬的,一支粉笔两袖风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他们默默的奉献自己。我们的同学是可爱的,一个书包就装下了自己人生的快乐,他们勤勤恳恳的耕耘着,为此,请我校主管教学的常务副校长曾祥富常务副校长宣读本次受奖的老师、同学和家长,大家掌声欢迎。

我们所获得的这些优异成绩,离不开一直在第一线默默耕耘着的老师们,现在,请获奖优秀毕业班辅导老师,后坡小学教导主任莫育德教导发言。

有了老师的辛苦付出,我们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同学们成长较快,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小学毕业测试中,我校考取澄迈中学人数又一次取得全县第一,在此,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原就读一我校六(1)班学生,县就读于海南国兴中学的周安凯同学发言。

我们的学生能去的这样优异的成绩,离不开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家长们,现请优秀毕业生学生家长代表周赞书发言。

现在进行会议的第八项议程,对获奖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颁奖。

此时此刻,面对获奖老师、同学和家长们,六年级的同学们肯定是心潮起伏,千言万语在心头,让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心声,请永发中心学校六(1)班学生李净同学代表本届六年级学生表决心。

我们今天所获得的成绩,一直离不开对我校教育教学付出大力支持的永发镇委镇政府,现在请永发镇领导做工作指示。

是的,我们能够走到今天,我们的背后还有一个坚定的后盾,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局,现在请教育局领导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和各位同学们,新的一年的钟声即将敲醒,我们在新的一年了,将紧紧地围绕在永发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殷切关怀和指导下,坚决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继续把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本次颁奖大会的所有程序已进行完毕,在大会结束之时,祝在座的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次颁奖大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诗词大赛颁奖大会发言稿

尊敬的袁会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诗友同学们:

大家好!

xx市诗词协会和xx实验中学联合举办xx市“xx杯”大、中学生诗词大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时代诗坛新人。毋庸置疑,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利好大事,意义深刻,影响深远。在难忘的甲午岁尾,诗词大赛胜利落下帷幕。作为碧山吟社的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应邀参加这次颁奖大会,感到十分荣幸。

首先,我代表xx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xx市吴文化教育·学术委员会,对大赛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运河实验中学承办“运河杯”诗词大赛,具有别样的风味,很有纪念意义。在当前市场化的浪潮中,“诗意地栖居”似乎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在“浅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诗歌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特此,我对这次诗赛的组织者、创作参赛的大、中学生和评委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文化库中的瑰宝和国粹,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今年9月9日,xx同志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明确表态:“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他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短短数语,寄托了总书记对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希冀。“很不赞成”,说的是对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拿掉的态度;“很悲哀”,评价“去中国化”。寥寥七字,犹如巨石入湖,激起的是涟漪与波浪,让中国人多了一丝反思的味道。

如何对待传统,就是如何对待明天。英国学者特理·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有言道:“今天有种有趣现象:连一行马克思著作都没读过的人都敢嘲笑马克思。”对待传统文化,今天也有相似的现象。对“去中国化”的批判,事实上是对“全盘西化”的批判,是对“中国”的自觉与自信,也是对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的挣脱与重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可以说,古典诗词代表着“中国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中华古诗词经典,我们应该以文化自觉的责任心,培植文化自信的民族感,从而实现文化自强的中国梦。

xx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强调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当今开展古典诗词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行动指南。这既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以诗育人的需要。我们必须结合中国教育界和诗词界的实际上,认真贯彻落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总是千秋大计。中国是诗的故乡。在xx的土地上,诞生过李绅、尤袤、蒋捷、倪瓒、陈维崧等一大批伟大的诗人。无锡市的诗歌教育应该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优化和深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诗词篇章和《课程标准》附录的诗歌篇目是十分有限的,建议学校积极开发吴文化内核的诗词校本课程。无锡市阳山中学是江苏省先进的诗歌教育基地,运河实验中学也是诗歌教育的先行者之一,他们的成果和经验非常宝贵,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让更多的学生真正领略中华传世文学的美妙境界,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古人云:上善若水。无锡诗词协会、碧山吟社和xx市运河实验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组织“运河杯”古诗词大赛,以宣传xx古运河、推进无锡优质特色诗歌教育等为题材,更显示出新的时代风采。这次诗歌大赛,让我倍感亲切,因为我出生在运河畔,从小就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今年6月15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更是倍增自豪。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次“xx杯”大、中学生诗赛活动,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很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诗词,抒发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描绘吴风楚韵的绵绣山川,歌颂魅力无锡的建设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求索,而奋斗,这是大多数诗词作品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这次诗赛还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点赞。一方面,中华诗词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只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时期鲜活的生活元素,就会发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大美之音。另一方面,这次诗赛,组委会、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求真尚美,堪称典范。

诗是青春的风信,生命之树常青。100多年前,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年)曾吟诵:“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沐浴着冬日那融融暖阳,我仿佛已经闻到了春天的味道,听到了春天的脚步。

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来了。

我深信:古典诗词一定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更生,并焕然出新;中小学诗歌教育的明媚春天,一定会来临;青少年爱诗读诗吟诗学诗作诗,必将成为一种潮的风尚。

我祝愿:xx的诗词创作和诗歌教育在市诗词协会和碧山吟社的正确引领下,通过广大教师、诗人及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创作越来越繁荣,诗赛越办越兴旺。

心有多高,诗歌的翅膀就能飞多高;路有多远,诗歌的翅膀就能飞多远。让我们在江南诗意的天空,实现最高最美最灿烂的飞翔。

祝福大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万事顺意,诗情蓬勃!

谢谢大家!

第四篇:征文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冯新广

尊敬的各位文友、各位网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在欢度新春佳节的鞭炮和祝福声中,我们诸位文友在这里相聚,举办颁奖大会和庆祝辛集论坛成立五周年,这是我们辛集文坛上的一件盛事;我谨代表石家庄市民协、辛集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评委会全体成员,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对这次获奖的本地及外地文友表示由衷的祝贺!

这次2012年新春征文大赛,历时2个月,本地及外地作者踊跃参与,人员众多,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学生、教师、农民工、机关干部、企业职员等等,共收到本地稿件105篇(首),外地来稿235篇(首),其中外地来稿涉及到江西、吉林、甘肃、安徽、海南、福建、山西、山东、深圳、宁夏、重庆、浙江、湖南、湖北、北京、四川等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真实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等,为我们辛集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为我们了解外地的民间风情打开了一扇窗口。在这里我代表本地的作者以及新春征文组委会,对这些外地文友的踊跃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真诚给力!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推出更多的文学新人,使我们辛集文坛更富有朝气和活力,评委会经过反复研究,采纳了去年获奖的部分文友的建议;即去年获奖的作者今年不再评奖。同时决定与主办方或评委有关人员的作品也没有参评。我们对他们这种顾全大局、甘当人梯、不计个人损失的风范,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佩!

此次征文大赛,我们共收到本地和外地来稿340篇(首),有散文、诗歌、小说、故事、纪实文学等。从参赛的作品来看,形式多样,题材新颖,大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准,具体说来如下:

一是抒发了真情实感;文章贵在真实,能够激起读者共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像江天暮雪的《如烟的女子》,蘑菇祥云的《暗起乡愁》,吉林前郭赵长志的《童心追逐老家过大年》,江西赣县谢士艾的《生日咏叹调》等等,就是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读后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三是这些文稿大部分文笔流畅、老辣,有的一看便是文坛高手。不仅语言清新、感人,而且凝练简洁,没有那种拖泥带水的表白,这种文风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像内蒙古呼和浩特王殿方的《短信》,北京霍秀铭的《怀念》、深圳吴基军的《眺望春天》、河北阳原刘如福的《寒雪飘飘情深深》、半支烟的《那一朵俗世的温暖》、晴天娃娃的《玫瑰之殇》、笑笑生的《乌镇寻美》等,就是这种风格的生动体现。

四是文章的表现手法众多,散文、诗歌、纪实文学、打工日记等各有千秋;既有塞北的大漠粗犷风格,又有江南水乡的秀美风韵,骏马秋风扫北,杏花春雨江南,让人美不胜收!像湖南长沙林峰的《木离的春》,江西赣县邱朝平的《乡村流动的声音》,河南灵宝芦笛的《体验生活》,河北宁晋范存华的《远去的童年》、农夫诗词的《六州歌头。观新版水浒有感》,小米的《.苏幕遮。怀人》,杏坛春晓的《最美丽的生命》,重复的《时光的脚步》,纳兰嫣红的《今夜把相思轻弹》、位静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金色年华的《包饺子》、宋丽华的《学骑自行车》、茉莉香片的《雪夜情话》、牛衣古柳的《冬日暖阳》、小黛的《父亲的老屋》、大笨无敌的《奶奶未谋面,祭祀更动情》、大漠蓝玫的《请伸出一双关爱的手》、山中宰相的《雪夜醉话》、王树的《哎,旧城那些事》等,就是这多种风格的生动体现。

总之,纵观2012年新春征文大赛,参与的人员众多,来稿质量高,作者的热情空前高涨,为我们辛集文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许多年轻的新人涌现出来,他们有热情、有魄力、是我们辛集文坛的未来和希望,可喜可贺,让我们祝贺他们健康成长起来。 当然,从来稿中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表现手法陈旧,创新不够,缺乏时代气息,语言缺乏文学色彩,这样就削弱了文学的魅力。二是有的内容感情不够真挚,尤其在诗歌上,只重语言的华美,不重创新和感染力,看后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瑕不掩玉,我们的成果是主要的,繁荣了文化发展,一批文学新秀崭露头角。

最后再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不要把获奖看得过重,毕竟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只要水平得到了提高,即使不获奖也是最大的收获。相信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杆秤,对文章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能赢得读者喜爱的才是好文章!

二是希望获奖的文友们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没有获奖的也不要气馁,争取下次获奖。

第五篇:大赛颁奖大会获奖者代表发言稿

大赛颁奖大会获奖者代表发言稿 颁奖大会获奖作者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简单介绍一下。我叫,来自我国中部的千湖之省湖北,工作在汉水之滨,生活在美丽的水乡园林城市潜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防汛卫士和文学艺术爱好者。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应邀参加这次大会,并能作为获奖代表在此发言,我深感兴奋和激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参加这次颁奖大会的获奖作者,向大赛组委会的领导和评委致以诚挚的敬意!并为中国散文学会、北京市写作学会、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为我们搭建如此广阔的文学艺术交流平台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因为大家共同的爱好,我们相聚在首都北京,同感伟大祖国的非凡成就;今天,因为大家共同的爱好,我们成了有缘地朋友,大家在一起舒心联谊,大家在一起分享这美好时光。颁奖大会这种形式真好,它非常有利于与会代表的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者在和谐的氛围中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分享喜悦,宣泄烦恼,寻觅知音! 今天,我作为获奖作者的代表站在这里实感幸运和彷徨,因为我看到的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场面,感受到的是莫大的鞭策和激励。我深知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生,基础还很差,层次还很低,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特别是看了评委对那些优秀作品的点评后,更是感受良多,在我看来,那些作者视野之开阔、经历之丰富、洞察之敏锐、立题之新颖均非我所能及,其作品主题之鲜明、构思之巧妙、切题之准确、功底之深厚、文笔之精美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评委们的评语更如细雨润物,语

重心长,叹为观止。是在彷徨中止步,还是立足于现实而奋起。不再年轻的现实告诉我,答案只有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积累,再积累。在美好中寻觅,在快乐中追求,在爱好中提高,在执著中升华。我从来不奢望成名成家,但我坚信爱好会让人充满希望,学习的过程会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 诗文书画赋新风,歌舞欢腾颂中华。我们正处在一个空前伟大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我们身边更是新潮涌动,百舸争流,千帆竟发,万象更新,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尽情赞颂伟大祖国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文学艺术百花争艳,为建设小康、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中华颂”组委会给我们提供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在此,我衷心的祝愿与会的各位领导、评委和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创作丰硕、事业通达;祝愿“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

赛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上一篇:班级管理目标的功能下一篇:百家讲坛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