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教育热点感想

2023-01-30

第一篇:全国两会教育热点感想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热点提案

话题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热点提案话题》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一周前,湖北日报的读者、网友们就摩拳擦掌,纷纷通过湖北日报微博、微信和动向新闻APP“我给代表委员捎句话”互动平台表达诉求、传递呼声。以下为新媒体平台上最“热”的话题

期待出台二孩配套政策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预计三五年后,幼儿数目将几何式增长,就医、教育等都将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网友们期待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出台。

专家预测,下一个人口高峰将在

2017年前后到来,意味着新一波入学高峰也接踵而至。建学校容易,办好学校难,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均衡发展,大家呼吁教育部门抓紧研究、提前应对。另外,妇产科、儿科医生的培养,也十分紧迫。有网友说,“每次产检就像打仗”、“产科、儿科‘一床难求’”。还有网友呼吁,为二孩家庭减个税或社保费,缓解“生得起、养不起”。

希望反腐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本报开通互动通道后,每天推出《微观“两会”》栏目。整理大家的留言,反腐是提得比较多的关键词。

这一年,各种“老虎”“苍蝇”被不断打下,符合网民期待。网友“静夜思”叫好:惩治腐败,拿下贪官,为民除害,百姓齐赞。网友“季敏”说:坚决拥护将反腐进行到底,还大家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大家希望反腐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也有网友呼吁不要因此削减职工正常福

利,期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合法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

基层公务员何时涨工资

动向新闻APP推出《动动拇指,动向帮您捎话“上”省两会》报道,阅读点击量很快逼近8000次。“搭建民意平台,动向走心了”、“这个好,范文内容地图我也来当一次代表委员”,网友们点赞。

其中,网友“落拓书生”的留言因关注度最高,被系统自动置顶。这位网友说:我和爱人都是基层公务员,每人每月到手2000元出头,现在孩子刚8个月,感觉孩子都快养不起了,能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么?不少网友跟帖,希望在新一轮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中,多多关照基层。

另外,城市下岗职工也期待更多惠民政策向他们倾斜,他们以上世纪50后、60后为主,没有固定生活来源,医疗、养老负担很重。

“去库存”会不会让房价下跌

房价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家最关注“去库存”会不会带来房价下跌,以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开发商跑路、延迟交房的问题。

前段时间,武汉出现雾霾,网友对“政府在采取什么措施改善空气质量”、“武汉雾霾究竟怎么回事”非常关注。有网友呼吁,在农村也要禁鞭,每当婚丧嫁娶或逢年过节,有的地方就烟雾弥漫、废纸遍地。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民对农村生活环境也有了新要求、新期待。

另外,拥堵、停车难、城郊公交少出行难等问题,也是大家热议的焦点。

各种APP上线监管何时”刷新”

互联网开始颠覆生活各个领域。“低头一族”的出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网友呼吁,严禁过马路、开车时玩手机,将其同酒驾、闯红灯一样,作为违法交通规则予以严惩。

这一年,还出现了很多民间理财、

民间投资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些理财机构是否合法合规?老百姓的理财如何更有保障?网友期待得到回应。

各种APP如雨后春笋般上线TOP100范文排行,动动拇指,可以打车、拼车,或者把钟点工、修理工、按摩师傅等请上门,生活更方便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如何对这些APP运营公司适时适度监管?都是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考题。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主要描述网友、大家、期待、呼吁、生活、政策、基层、动向,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第二篇: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教育改革

话题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教育改革话题》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2017全国两会热点解读:教育改革话题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变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基教、高教领域都在践行“改革”。

2017年全国两会即将到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综合媒体报道及网络舆论反馈,对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话题作出如

下盘点。

教育精准扶贫

☆关键词:教育扶贫、教育公平、贫困生、免除学杂费

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截至年底,全国还有贫困人口5575万,相当于中等人口规模国家的总人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党和国家一直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无论是国务院针对普高贫困生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动向,还是教育部完善高等院校精准扶贫政策体系,都对外展示了我国教育扶贫正在精准扶贫道路上,不断践行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教育短板的任务要求,其目的正是努力兑现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工作总结向教育公平更进一步。

当前扶贫攻坚的冲锋号已吹响,下一步扶贫工作如何开展,特别是2017年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如何落实,教育如何补齐自身短板,将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农村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帮教、心理教育、教育扶贫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责任认定和系统安排提出明确要求。文件的出台引发热议,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对象,

2016年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无论是3年前父母一方或同时外出的6100万人,还是民政部等部门公布的父母皆外出的902万人,都是巨大的数字。如此众多的留守儿童在家庭关爱缺失中成长,这是社会之痛。特别是与农村留守儿童相伴的教育议题往往触发负面舆情。

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是国家层面的有关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责权利的制度性

安排,2017年全国两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全面放开“二孩”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幼儿园学费、全面“二孩”、供给侧改革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二孩”放开之后面临的教育等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面“二孩”政策在广东落地已有11个月,迎来一波生育高峰。随着人口出生高峰的来临,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将面临考验。

《南方日报》报道称,在教育方面首先接受考验的便是幼儿教育,公办幼儿园太少、私立幼儿园太贵、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此前,这些一直困扰着家长的问题,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将更为突出。

据媒体报道,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民革广东省委员会的提案中指出,应由政府牵头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或“官办民营”,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幼

儿托管福利机构。此类关于全面放开“二孩”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提案或建议,或将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

“双一流”大学

☆关键词: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动态调整

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表示国家将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启动实施的“双一流”战略,无疑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立健全高校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大学“双一流”建设不搞终身制,将有进有退,高校“双一流”建设,

“985”“211”高校将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双一流”大学无疑将会是2017年全国两会备受各方关注的焦点。

校园欺凌

☆关键词:专项治理、TOP100范文排行未成年人保护、惩戒力度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2016年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最高检通报,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

校园欺凌问题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表示坚决防范校园欺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多次印发《通知》《意见》,旨在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据知名媒体发文指出,“鉴于我国对这一类未成年人的干预和矫正还存在

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学校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更应以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专门化为契机,将从预防到惩处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法治和制度框架,为校园欺凌防治提供完善而专业的法律规范。”

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但是校园欺凌现象未被根除。热门思想汇报舆论认为,施暴者施暴成本过低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因,建议修改《未成年保护法》,加强惩戒校园欺凌行为。2017年全国两会,如何从顶层设计来治理校园欺凌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校园设施污染

☆关键词:学生健康、标准制定、监督体系、追责机制

2016年,“校园设施污染”成为教育热点舆情话题,突出表现在关于“毒操场”事件的讨论。《人民日报》评论认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事关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只有保

证每个环节都尽心尽责,才能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新华社刊文指出,校园设施需要制订或强化标准,如果有关部门能对所有进校园的设施设备材料都有一个严格甚至“严苛”的标准体系,校园安全才能真正落实起来。2017年,多地操场建设标准有望出台。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校园环境和设施安全的问题受公众关注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校园设施建设标准是否会“打架”是舆论关注热点。

高考改革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福利政策收紧、深化改革

2016年,在高考改革的大框架下,教育公平和加分项改革是最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各省区市高考录取名额分配问题、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和高考加分政策收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中之重。

《人民日报》刊文谈高考改革:期待能在更深层次范文内容地图、更大范

围实现公平,改革要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尽可能减少“新政”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堵住暗箱操作的漏洞,杜绝“歪嘴和尚”念坏了“好经”。

新华网发表文章称,保送生制度的取消,无疑让“高招”的公平、公正又进了一大步,拒绝权力寻租,没有保送的高考更安心。

每次高考政策的调整和改革都牵动亿万国人的心,2017年全国两会,高考制度深化改革将是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校园贷”乱象

☆关键词:网贷平台监管、借贷风险防范、校园安全管理

2016年,河南某高校学生欠下巨额校园网贷跳楼自杀和高校女大学生“裸贷”事件让名目繁多的“校园网贷”平台暴露在公众视野。“校园贷”乱象丛生,既暴露了互联网金融在失控发展下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凸现学校在校园安全管

理方面的漏洞以及当代大学生缺乏风险意识等问题。

新华社评论认为,“校园贷”之乱,已经不是要求“公示相关利率收费”“加强贷款资格审查”就够的。要有效治理包括“校园贷”在内的网贷乱象,既要有针对性地出台更加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配套细则,个人简历又要严格执行,让举措办法落实到位。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掏出技术的钥匙,落实好常态化监管,才能防止管理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2017年全国两会,面对“校园贷”乱象治理问题,政府下一步将如何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以及联合其他部门对校园网贷平台进行监管和整治等问题,将受到代表委员重视。

以上就是《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教育改革话题》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校园、教育、改革、欺凌、问题、一流、关注、儿童等范文相关内容,觉得好就按收藏下。

第三篇:盘点2012两会热点教育话题

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教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正在迈向纵深,许多问题盘根错结。比如教育公平,如何弥补短板?如何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问题?资源配置如何更好地向薄弱地方和弱势群体倾斜?比如教育质量,如何提高?整体又如何协调发展?比如教育改革,如何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是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1.公平,如何弥补短板?

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教育经费的使用要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率。西北大学党委书记

刘基代表

给予西部高校更多支持

“投入不足”、“债台高筑”、“人才流失”,是制约西部高校发展的三大瓶颈。建议国家给予西部地区高校更多倾斜。出台诸如“走一补一”的补偿政策,让西部高校用补偿资金重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提高化解地方高校债务的奖补资金标准;将西部高校基本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所需资金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葛剑雄委员

义务教育还需完善

政府应针对各地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如师资、校舍、教学设施、膳食、交通等,制定、完善最低标准,并要求限期达标。对留守儿童、孤儿、弃儿、流浪儿,当地政府要保证他们能够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对家庭或个人生活水准低于一定标准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给予充足的生活补贴。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委员

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幸福

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建立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情况报告等制度,把教育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聘用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及时发现和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

孙鹤娟代表

优化投入结构

扩大教育投入范围,同等关注国民教育体系和非国民教育体系的各类教育。中央财政要更好地运用“均衡性转移支付工具”,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中西部的教育,支持农业大省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投入结构。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陈联群代表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很高,办学成本比普通大学高很多。目前高职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增加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均经费。

河南大学副校长

宋纯鹏委员

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建议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重大专项。在优势特色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学位点及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生均经费拨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焱委员

保障公办幼儿园的运行开支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虽然将拿出50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重点是支持中西部、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公办幼儿园建起来了以后怎么办”方面考虑还不多。如何有效保障公办幼儿园经费的来源和投入,关系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尽早规划。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游吟歌代表

大学生就业应设专项经费

国家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一般高校毕业生没办法直接使用。高校承担了毕业生就业的繁重责任,但因为财政投入渠道不畅,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起来存在困难。建议从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专项资金,直接下拨到高校,用于大学生就业。

2.质量,如何提高?

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共进。当各类、各级教育实现协调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我们期望的高质量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代表

扶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要加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从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以及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扶持、引导和规范。政府要“搭台”构建校企合作的公共网络信息平台,顺畅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支持校企双方在合作中互利共赢。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

毛杰代表

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教育均衡化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也要谨防误区,均衡化不是千校一面,应鼓励各类学校办出特色。我们关注教育的公平、均衡和普及,但也要承认学生个性和天赋的差异,正确理解“有教无类”,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强调教育均衡化的同时,建议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关爱和代表

高校要注重道德教育

高校的道德教育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所谓“顶天”,即高校对道德建设认识要到位,立意要高,要从培养社会主义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角度出发。所谓“立地”,即要求师生积小善成大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实事求是地为道德建设目标定位,选择小切入点,从小处着手,注重实效。

民进吉林省副主委

秦和委员

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管理

对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关键是围绕保障和促进教育的公益性,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改善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各自定位上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特别呼吁,将非营利性民办高

校教师纳入事业编制人员统一管理。建立和落实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制度,设立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民盟中央副主席

徐辉委员

民办学校应重视提高质量

民办教育向优质教育发展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许多民办学校仍然以扩张规模求发展,对内涵质量重视不够,缺乏应有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民办学校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到提高质量上来。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衡量其办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率,因而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教务科副科长

李小燕代表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我们的经验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学规律,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招生,教师走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加强了和家长的沟通,更多地理解了学生,也体会到招生中的一些难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学生也会感受教师的责任、努力和爱心,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教学效果也容易上去。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黄河委员

真心关爱高校青年教师

对于高校来说,教育是否能够持续良好发展,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让青年教师在生活上确实感到政府与社会的真心关爱,他们才能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聪明才智专心致志地投入科研教学工作中。

3.改革,应遵循怎样的规律?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都有其各自特点。尊重规律,合理规划,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委员

取消硕士生专业课统考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标准和选拔方式,是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而部分硕士生专业课仍然实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建议取消部分硕士生专业课全国统考,将更多的人才选拔权和质量建设权下放给高校。九三学社中央

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2010年9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规定高校信息应对社会公众公开。虽然高校按照《办法》要求设立了相关机构,也制定了一些制度规范,但缺少实质性的行动。建议:要着重针对财务信息公开问题,督促高校首先必须做到在教代会上翔实公开,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开,使之处于教职工和社会监督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细化的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议、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民盟重庆市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陈万志代表

改革考评机制是“减负”根本

无论是地方政府考核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升学率,而学校考核教师主要依据也是学生成绩。这样会出现表面上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暗地里却认认真真搞应试教育的怪象。因此,改革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给学生“减负”的根本之策。

西安外事学院院长

黄藤代表

鼓励民办教育多样化发展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民办教育领域,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民办教育的发展力度,要改变现有的政策导向,支持鼓励民办教育多样化发展。民办教育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发展多样化的直接反映。现有政策中还存在这样的导向:一个是引导民办教育公有化,另一个是限制投资民办教育的回报,这样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代表

做到敢评估、真评估

教育部应加大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估的工作力度,要做到敢评估、真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现有评估办法不够合理、各类社会高校排名层出不穷、高校搞“学术GDP”等问题,使高校教育返璞归真。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代表

要让大学生安心到基层去

国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一是要制定上岗的最低工资标准,使大学生能够安心去基层。二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要有一定比例面向大学毕业生。三是对在艰苦环境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给予进修学习或异地交流的机会,在报考研究生时给予一定的加分。农工党中央

公开遴选方式选聘大学校长

改革目前的校长产生方式、取消大学领导的行政级别,对加快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建议,应通过真正的公开遴选方式来选聘大学校长,让师生代表参加整个遴选过程,真正体现大学师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竞聘演讲和遴选答辩等过程,更加明确大学发展路线,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领头人。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

梁丽萍委员

高校承担文化传承创新重任

大学应当更加坚定不移地担当起保存、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建议教育部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高等学校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从而推动高等学校主动积极地服务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进中央副主席

蔡达峰委员

加强人文教育

加强人文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议教育部门从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确立基本要求和目标。目前,中国历史和地理、宪法法律、文学艺术等教育还较单薄。建议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探索行为养成、道德理解、思想探究等适合不同阶段的公民素质培养方式。

民进中央常委、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黄震委员

实行真正意义的申请入学制

建议进一步明确将高校招生分为两个模式:自主招生录取和统一高考录取。授予试点和试验高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行真正意义的申请入学制。进一步扩大试点和试验高校自主招生规模,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

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卢凌代表

健全大学生村官相关机制

统一大学生村官选任机制、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出台大学生村官回城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健全大学生村官任职指导机制和就业技能指导机制。

第四篇:盘点2012两会热点教育话题(推荐)

盘点2012两会热点教育话题

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教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正在迈向纵深,许多问题盘根错结。比如教育公平,如何弥补短板?如何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问题?资源配置如何更好地向薄弱地方和弱势群体倾斜?比如教育质量,如何提高?整体又如何协调发展?比如教育改革,如何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是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1.公平,如何弥补短板?

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教育经费的使用要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率。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

刘基代表

给予西部高校更多支持

“投入不足”、“债台高筑”、“人才流失”,是制约西部高校发展的三大瓶颈。建议国家给予西部地区高校更多倾斜。出台诸如“走一补一”的补偿政策,让西部高校用补偿资金重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提高化解地方高校债务的奖补资金标准;将西部高校基本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所需资金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葛剑雄委员

义务教育还需完善

政府应针对各地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如师资、校舍、教学设施、膳食、交通等,制定、完善最低标准,并要求限期达标。对留守儿童、孤儿、弃儿、流浪儿,当地政府要保证他们能够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对家庭或个人生活水准低于一定标准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给予充足的生活补贴。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委员

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幸福

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建立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情况报告等制度,把教育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聘用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及时发现和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

孙鹤娟代表

优化投入结构

扩大教育投入范围,同等关注国民教育体系和非国民教育体系的各类教育。中央财政要更好地运用“均衡性转移支付工具”,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中西部的教育,支持农业大省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投入结构。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陈联群代表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很高,办学成本比普通大学高很多。目前高职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增加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均经费。

河南大学副校长

宋纯鹏委员

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建议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重大专项。在优势特色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学位点及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生均经费拨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焱委员

保障公办幼儿园的运行开支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虽然将拿出50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重点是支持中西部、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公办幼儿园建起来了以后怎么办”方面考虑还不多。如何有效保障公办幼儿园经费的来源和投入,关系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尽早规划。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游吟歌代表

大学生就业应设专项经费

国家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一般高校毕业生没办法直接使用。高校承担了毕业生就业的繁重责任,但因为财政投入渠道不畅,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起来存在困难。建议从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专项资金,直接下拨到高校,用于大学生就业。

2.质量,如何提高?

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共进。当各类、各级教育实现协调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我们期望的高质量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代表

扶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要加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从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以及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扶持、引导和规范。政府要“搭台”构建校企合作的公共网络信息平台,顺畅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支持校企双方在合作中互利共赢。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

毛杰代表

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教育均衡化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也要谨防误区,均衡化不是千校一面,应鼓励各类学校办出特色。我们关注教育的公平、均衡和普及,但也要承认学生个性和天赋的差异,正确理解“有教无类”,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强调教育均衡化的同时,建议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关爱和代表

高校要注重道德教育

高校的道德教育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所谓“顶天”,即高校对道德建设认识要到位,立意要高,要从培养社会主义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角度出发。所谓“立地”,即要求师生积小善成大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实事求是地为道德建设目标定位,选择小切入点,从小处着手,注重实效。

民进吉林省副主委

秦和委员

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管理

对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关键是围绕保障和促进教育的公益性,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改善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各自定位上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特别呼吁,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师纳入事业编制人员统一管理。建立和落实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制度,设立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民盟中央副主席

徐辉委员

民办学校应重视提高质量

民办教育向优质教育发展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许多民办学校仍然以扩张规模求发展,对内涵质量重视不够,缺乏应有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民办学校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到提高质量上来。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衡量其办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率,因而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教务科副科长

李小燕代表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我们的经验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学规律,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招生,教师走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加强了和家长的沟通,更多地理解了学生,也体会到招生中的一些难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学生也会感受教师的责任、努力和爱心,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教学效果也容易上去。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黄河委员

真心关爱高校青年教师

对于高校来说,教育是否能够持续良好发展,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让青年教师在生活上确实感到政府与社会的真心关爱,他们才能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聪明才智专心致志地投入科研教学工作中。

3.改革,应遵循怎样的规律?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都有其各自特点。尊重规律,合理规划,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委员

取消硕士生专业课统考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标准和选拔方式,是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而部分硕士生专业课仍然实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建议取消部分硕士生专业课全国统考,将更多的人才选拔权和质量建设权下放给高校。

九三学社中央

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2010年9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规定高校信息应对社会公众公开。虽然高校按照《办法》要求设立了相关机构,也制定了一些制度规范,但缺少实质性的行动。建议:要着重针对财务信息公开问题,督促高校首先必须做到在教代会上翔实公开,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开,使之处于教职工和社会监督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细化的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议、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民盟重庆市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陈万志代表

改革考评机制是“减负”根本

无论是地方政府考核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升学率,而学校考核教师主要依据也是学生成绩。这样会出现表面上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暗地里却认认真真搞应试教育的怪象。因此,改革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给学生“减负”的根本之策。

西安外事学院院长

黄藤代表

鼓励民办教育多样化发展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民办教育领域,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民办教育的发展力度,要改变现有的政策导向,支持鼓励民办教育多样化发展。民办教育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发展多样化的直接反映。现有政策中还存在这样的导向:一个是引导民办教育公有化,另一个是限制投资民办教育的回报,这样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

东北大学校长

赫冀成代表

做到敢评估、真评估

教育部应加大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估的工作力度,要做到敢评估、真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现有评估办法不够合理、各类社会高校排名层出不穷、高校搞“学术GDP”等问题,使高校教育返璞归真。

海南大学校长 李建保代表

要让大学生安心到基层去

国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一是要制定上岗的最低工资标准,使大学生能够安心去基层。二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要有一定比例面向大学毕业生。三是对在艰苦环境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给予进修学习或异地交流的机会,在报考研究生时给予一定的加分。

农工党中央

公开遴选方式选聘大学校长

改革目前的校长产生方式、取消大学领导的行政级别,对加快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建议,应通过真正的公开遴选方式来选聘大学校长,让师生代表参加整个遴选过程,真正体现大学师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竞聘演讲和遴选答辩等过程,更加明确大学发展路线,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领头人。

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

梁丽萍委员

高校承担文化传承创新重任

大学应当更加坚定不移地担当起保存、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建议教育部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高等学校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从而推动高等学校主动积极地服务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民进中央副主席

蔡达峰委员

加强人文教育

加强人文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议教育部门从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确立基本要求和目标。目前,中国历史和地理、宪法法律、文学艺术等教育还较单薄。建议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探索行为养成、道德理解、思想探究等适合不同阶段的公民素质培养方式。

民进中央常委、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黄震委员

实行真正意义的申请入学制

建议进一步明确将高校招生分为两个模式:自主招生录取和统一高考录取。授予试点和试验高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行真正意义的申请入学制。进一步扩大试点和试验高校自主招生规模,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

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卢凌代表

健全大学生村官相关机制

统一大学生村官选任机制、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出台大学生村官回城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健全大学生村官任职指导机制和就业技能指导机制。

第五篇: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甄选9篇

【导语】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是政法队伍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要求,是切实践行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指路明灯。以下是由东星资源网为您带来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供您品鉴。

【篇一】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一是筑牢宗旨意识。作为党员,必须把“不忘初心”铭刻在思想上,融化在血液里,坚持对党绝对忠诚、牢固树立为民宗旨,向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前进。二是扛起职责使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市委绝对领导,切实担负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三是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大冶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五城”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四是打造铁的队伍。全面扛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彻底整治顽瘴痼疾,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篇二】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一是强化忠诚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深入挖掘检察队伍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激励队伍更加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二是抓好“关键少数”。坚决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以及搞人身依附、“小圈子”的人,全面整治各类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三是强化问题整治。充分履行检察监督职责,开展重点案件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法律监督专项检查等工作,加大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力度,为教育整顿提供有力的检察履职支撑。四是强化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正风肃纪长效机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素质能力培训机制,持续巩固教育整顿成果,推动从严管党治检常态长效。

【篇三】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一要坚持更高的政治站位。市委政法委要先学一步,切实把政策研究透彻,精准把握整顿的重点对象、目标任务、环节举措,注重解决问题的层次性和靶向性,提高把握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教育整顿不偏方向、不打折扣。二要坚持更科学的工作谋划。要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全盘工作都要加强整体谋划和阶段推进,全程把握到位,每个环节都要提前谋划部署,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教育整顿。三要坚持更顺畅的工作联动。市教育整顿办以及五个工作专班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断理顺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明确任务分工,统筹好日常工作开展,把握好工作进度和节奏,形成规范化流程,确保工作任务压茬推进。

【篇四】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一要强化党性锻炼。要知敬畏、遵法守纪,以案为鉴、以案为镜,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做人干净、做事干净、做官干净,永葆共产党员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良好本色。二要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为基层单位和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做一名合格的政法干警。三要强化自查整改。对照六大顽瘴痼疾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明确的教育整顿重点,认真自查,找准问题,加强整改。四要强化履职尽责。爱岗敬业,对事业有热情,对工作有激情,从本职工作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按照“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工作布局,认真谋划司法行政工作,履行好主体责任,把队伍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篇五】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及市司法局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决策和部署,**市信安公证处扎实推进系列教育整顿活动。

1、开展党史学习,牢固政治自觉

3月15日,**市信安公证处召开教育整顿工作部署会议,传达了本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的会议精神。全处人员通过夜学形式开展党史学习,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体悟中国共产党高度凝结的团结精神、励志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精神;以党史学习为契机,展望未来交流心得体会,深化公证人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

2、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思想自觉

3月22日,程书记以“基层党建工作务实”为题为全处人员上主题党课。程书记深刻阐述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支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高党建质量的三要素和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活动中还提出要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号召党员们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自身行业实际情况,提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做到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公证行业中发挥“钉钉子精神”,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3、学习谢老精神,增强行动自觉

3月22日,**市信安公证联合党支部以重温“谢老精神”为主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全体党员参观了“改革先锋”谢高华精神传承馆,深刻体悟谢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乌引精神。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组织革命传统传承教育,并在程书记的带领下,再次庄重宣誓入党誓词。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党员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党员们自身党性修养,更是进一步切实增强了行动自觉。

【篇六】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勤做笔记,思想上得到了升华。之前因为繁重的审判工作任务对法官职业有过畏难情绪,通过与大家的讨论和交流,对如何做好自身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今后,我将坚守法律信仰、明规矩、守底线,争做一名让群众满意的人民法官!

【篇七】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通过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政法工作的重视,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怀,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提醒和督促,此次“延安整风”式的教育整顿力度空前,我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任务,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展现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篇八】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经过此轮学习教育,我感触颇深,特别是前两天听了中级人民法院退休老党员的动情讲述,他们身上的奉献和担当精神让人感动,对照自身工作,有时存在散漫和执行力不够的问题,通过此次队伍教育整顿,我将认真改进,切实做到党指向哪里,我就走哪里。

【篇九】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心得感想

带头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努力做到“六个必须”:一是必须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坚持学习教育为先导,紧扣忠诚纯洁可靠这一根本要求,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思想发动,让全局民警在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三项教育中解开心结、增强认同,形成共识。二是必须抓住自查自纠这个关键。带头自我剖析,主动检视自身问题,综合运用民警自己查、组织约谈等多种手段,推动问题查摆走深走实。三是必须聚焦问题精准发力。聚焦影响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的顽瘴痼疾,分类施策,靶向治疗,坚决做到不遮不掩、不姑息迁就,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四是必须做好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掌握了解民警所思所想所盼,及时解惑释疑,兑现相关政策,确保工作方向不偏、节奏不慢、队伍绝对稳定。五是必须依靠群众开门整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愁难急盼的具体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六是必须统筹推进多项工作。坚持业务工作和教育整顿一体抓、双促进,以教育整顿新成效、公安队伍新面貌献礼建党100周年!

上一篇:全国教育大会学习要点下一篇:企管部副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