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优秀教师的事迹

2022-09-04

第一篇:有关优秀教师的事迹

有关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学习心得优秀

卢永根是水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这位把一辈子贡献给作物遗传育种学的老科学家,2019年8月12日逝世。小编整理了有关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学习心得优秀范文,欢迎参考分享。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学习心得优秀范文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在2017年3月,这位被病魔缠身的老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夫妇两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卢老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组委会于卢老的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卢老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他当初对党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团员,一名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一定以卢老为榜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7年3月8日傍晚,一名国家的好儿子,人民的好书记,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出身于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位始终将人民放在心里的百姓父母官,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在心里。又是一位为党献身的伟人,除了心痛以外,我再次感到自身肩上的重担的份量。

“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神明,热爱着岗位,几回会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这是组委会给予杨科璋烈士的颁奖词。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护住了孩子,但是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这就是祖国的战士,党的同志,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我依旧会像他一样履行对党,对团的承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都说中古地大物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玉麦乡,从1964年到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的仅有的一户人家。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卫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水雪锁不断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党的好儿女,坚决要维护自己的领土,用自己的青春去守护家园,打心底敬佩她们。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学习心得优秀范文二

此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海油刘锐,黄大年,王钰,黄大发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举她们的伟大贡献和令人深思的举动了。还有一个特别的致敬团体---塞罕坝林场建筑者。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呼,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的,前辈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党的建设,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更应该牢记并且积极响应团的建设: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团的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顶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使党的基本路线在团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二、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教育、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广泛团结青年,与青年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团根本的组织原则。要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要实行正确的集中,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保证团的决议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四、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团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之中,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

六、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建设。基层组织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团的领导机关要确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发扬务实求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不断增强基层活力。

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关心青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切实为青年服务,向党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开展社会监督,同各种危害青少年的现象作斗争,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学习心得优秀范文三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卢永根院士雕像静静地伫立着。

卢永根是水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这位把一辈子贡献给作物遗传育种学的老科学家,2019年8月12日逝世。

卢永根的一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教育工作者和农业科学家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

“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祖国。”卢永根曾这样说。

初与终

——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香港接受良好的中西方综合教育。1941年,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其父将几位儿女送回老家广州花都乡下避难。在花都,卢永根经历了东躲西藏、衣食匮乏的逃难生活,目睹了日军的凶残暴行。

从小经历离乱苦难,激发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高中时,卢永根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在港前途更好的英文学校而选择在中文学校就读。1949年8月9日,卢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改革开放后,卢永根曾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卢永根坚定地说。

最初的使命,深深地融入卢永根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一生中不曾动摇的信念。

近年来,因身患重病长期住院,无法正常参加支部活动,他便主动向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提出,希望学院考虑成立临时党支部,并获得了批准。临时支部每月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支部成员一起学习相关文件材料。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卢永根依然不忘党员身份。卢永根去世后,他的遗孀徐雪宾女士,将用信封装好的一万元钱交给学校党委。这是卢永根生前嘱托转交的特殊党费。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四

他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走了,留下一片赤诚、无限感动。

“卢永根……”追思中,一声轻唤,让人泪流滚烫、心潮难平。

有一种信仰,叫赤诚报国;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

唯物主义者“最后的贡献”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

2019年8月12日凌晨,87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按照他和家属意见,不举行任何遗体告别仪式;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这是他作为院士的“最后一次科普”;这是他作为唯物主义者的“最后的一次贡献”。

卢永根去世后的第4天,他的老伴、华南农大离休教授徐雪宾将一个信封郑重交给华南农大原党委书记李大胜:“这是阿卢的特殊党费,希望组织能够接受。”

住院的日子,卢永根夫妇坚持着每天清晨收听广播、每晚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夫人每天为卢永根读报。

“2017年4月17日,卢永根希望学院把教育基金的管理实施办法制定好”;

“2017年9月27日,组织支部学习黄大年的先进事迹”;

“2017年10月20日。卢永根在病房全程观看了十九大开幕直播,他表示,总书记的报告让他这位老党员热血沸腾,备受鼓舞。”

……

这是卢永根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录。

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卢永根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插着氧气管,仍然坚持全程听完十九大报告,并参与随后的学习、讨论。

“卢永根诠释了党性的力量。”华南农大党委副书记钟仰进说。

“布衣院士”的“穷”与慷慨

“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卢永根

2017年3月,卢永根以夫妻的名义将毕生积蓄8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华南农大,成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及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邀请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这是当时华南农大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2014年,他还说服哥哥,将老家两间兄弟共有的祖屋,以他们父母的名义捐给了广州花都区罗洞村的小学。

在卢永根夫妇慷慨捐赠的背后,是无法想象的节俭。

退休后,夫妻俩出行坐公交,吃饭在食堂。平日里,人们总能见到这位老校长、老院士端着一个半旧饭盒,静静地与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

院士家中的摆设,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华南农大农学院原党委书记张展基一直记得,一次,他打着雨伞走出校门,突然看到卢永根校长一手拎着包、一手提着皮鞋冒雨往学校里跑。后来才知道,卢永根的皮鞋是出国或特殊场合才穿的,那天他在省里开完会回校,正赶上下雨,他生怕皮鞋沾水弄坏,于是有了拎着鞋赤脚奔跑的一幕。

有一年,农学院给参加运动会的教工发了一套运动服和运动鞋,竟然成为卢永根日常生活的“标配”。那双运动鞋,他穿到脱胶、掉线,去修鞋摊补了几回,继续穿,实在不能再穿了才扔掉。他说:“没到用光用烂还能用,物要尽其用。”

“公家的钱,能省就省。”华南农大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回忆,卢永根特别严于律己。

2003年,卢永根参加在南昌举行的全国野生稻大会,会后继续去沈阳出差。为了节省住宿费和时间,已是70多岁的他选择坐夜行火车到北京,再换乘飞机到沈阳……

科学家的爱与奉献

“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卢永根

双休日和假期照常工作,早已成为卢永根实验室的不成文规矩。

卢永根表示,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想过改行。

曾经有一个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生活待遇也较低,有些教师心情浮动。

卢永根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1987年,上级拟将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的卢永根调到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享受副部级待遇。但卢永根恳切推辞,因为他舍不得离开水稻研究事业。

卢永根是中国著名稻作科学家丁颖院士的学生。1961年,中央决定为老专家配备科研助手,丁颖院士选择了卢永根。直到1964年10月丁颖在北京逝世,卢永根一直在他身边工作,跟随老师跑遍了全国的稻区。

丁颖淡泊名利,勤恳敬业,生活俭朴,学农爱农。这些优秀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卢永根。同时,年轻的卢永根身上共产党员的可贵品格也影响着丁颖,晚年的丁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卢永根还带着学生,悉心保护着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并加以研究。如今,华南农业大学已成为我国稻种资源的宝库。

2001年,听说在广东佛冈县的一处山顶上长有野生稻。卢永根不顾年迈,带学生去寻找。山上没有路,布满荆棘。到了半山腰,卢永根已经体力不支,但他坚持要去现场,学生们只好架着他爬到山顶。

直到70多岁,卢永根还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野生稻种。

有一张当年拍的现场照片,卢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着树,在野生稻旁笑得格外灿烂。

近些年,卢永根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其中水稻25个,大豆5个,甜玉米3个;培育水稻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5亿多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香港仔”的“中国心”

“日本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使我觉醒到当亡国奴的悲惨。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复兴效力。”——卢永根

卢永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仔”。1930年,他出生在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西式教育。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攻占香港。他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体味到沦为亡国奴的苦楚,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因香港战乱,卢永根回到广东省花县老家避难。在家乡逃难的两年时间里,卢永根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的了解和认识。

回到香港后,卢永根转入新开办的香港培侨中学。这是一所爱国的进步学校,爱国和民族思想活跃。3年培侨中学的学习,成为卢永根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1949年8月,香港。卢永根举起右拳,面向北方,庄严宣誓加入中共地下党。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刚入党的卢永根进入广州岭南大学读书,领导地下学联做好迎接广州解放的工作。1953年,卢永根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并留校工作,从此扎根内地,毕其一生研究水稻。

“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994年,卢永根在一封公开信中这样说。他指出,连为养育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都不愿意,还奢谈什么为全人类服务?

卢永根曾3次赴美探亲访学,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拒绝。

华南农大红满堂草坪,35年前的一个夜晚,卢永根曾在这里作过“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主题演讲,让学生们终生难忘。

“我的发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迸发出热情,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卢永根说。

第二篇:优秀教师的主要事迹

说起成绩、表彰,刘志刚轻描淡写,不愿纠缠;说起生命中的故事,刘志刚却是滔滔不绝。其实,用不着撕掉神话和外衣,本来他的生命就犹如抛出去的铁饼,掷地有声&&

一、英雄不问出处

1963年7月,潮汕平原的一户贫困家庭诞生了一个名叫刘志刚的孩子。

谁可以为一个孩子诉说苦难?奔流奔流,那滔滔的韩江水,是潮汕平原的留声机。它记录下一个孩子多磨难的童年冬天穿着爷爷留下的破棉袄;晚上干手工活到十二点,第二天还要起早摸黑准备上学。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肩上横着一条扁担,却是七八十斤重,还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施肥。甚至,他还用笼子挑捡猪粪,卖个低贱的价钱来养活自己。这就是童年的刘志刚。

1980年,刘志刚作为韩江东岸唯一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震惊了当地民众。当时唯有胆量大和信心强的人才敢报考大学,更多的人都是选择报考中专。然而,从此大江东去我独西,他跑到粤西的湛江水产学院,一呆就是三十年。其实,三十年前,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阴差阳错地改变了刘志刚的命运。

临近大学毕业,刘志刚面临就业方向的选择。那时,家里发来一份六个字的电报:留校远省厅好。由于家境贫穷,本来想表达留校远,省厅好这样意思的,便省略标点符号。然而,刘志刚却理解成留校好,且远远在省厅之上。本来,刘志刚也是打算留校工作的,这更加坚定了他这样的选择。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后来,回到家中,家里人才知道刘志刚并没有选择在广东省渔业厅工作,而是留在了湛江水产学院。 就这样,一个标点符号,改变了刘志刚人生的轨迹。从攻读学士学位到以后的毕业留校任教、科研开发,刘志刚学习工作的地方都是在广东海洋大学。

1987年,刘志刚在养殖场认识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由于当时生活比较拮据,刘志刚给对方的婚姻聘金只有十块钱,而且是很不好意思地叫别人拿过去的。然而,女方送过来的却是一百块钱的婚姻聘金。这给刘志刚当头一棒。他想,拥有一身知识,怎么就两袋空空呢?于是,刘志刚痛下决心,决定干一番事业。然而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节约经费,育苗池简陋低矮;为了观察贝苗,刘志刚几乎每次都匍匐进去;为了贝苗育出后适于生长,他采用冬季育苗,时常在除夕还蹲在池边守候。

二、说起北部湾,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1996年,刘志刚引进新贝种,在南三岛试验,然而一场17号台风,让这一切心血几乎毁灭殆尽,损失十多万元。第二天,在极力搜救下才找到幸存的几笼贝苗,但总算是保住了科研成果,避免了颗粒无收。2003年,投资一百多万的扇贝养殖产品在一场强风暴下,被刮向大海,以致亏损了七八十万。台风刮起的漩涡,在刘志刚心中隐隐裂痛。然而,他没有悔恨自责,而是在思考着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管理问题?还是技术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赶在台风之前就收获呢?后来,刘志刚才知道,既不是管理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在与购买商洽谈价格时,双方争执不下,在展开拉锯战的同时,却把台风拉来了。

刘志刚,枕着涛声长大的孩子,并没有被磨难压倒,拼搏的热情也没有减少。他像其他潮汕人一样富有冒险坚韧的精神。由于长期与风浪搏击,在海洋文化的熏陶下,潮汕人的思维是流动的,他们相信爱拼才会赢。而刘志刚也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潮汕人不服输的劲头。 2000年,中越两国签订协议,对北部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划分。一群群以船为家、以捕渔为生的传统渔民,无奈退役,洗脚上岸,另择生计。这给我国北部湾几十万渔民带来暂时的困难。就业与稳定,渔民如何成功转产转业,成了当时迫切研究的课题。就在那时候,刘志刚主持的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成果面世了,成功解决了3000多个渔、农民劳动力长期就业和97.1万人次临时就业的问题,为北部湾转产转业渔民再就业和二次创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

北部湾的渔民从过去的慌张无助到现在的安居乐业,可以说,刘志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其实,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水产养殖是一个艰辛的行业,科研工作甚至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几次在海上死里逃生的经历,在刘志刚的生命中刻下了特殊的记号。1987年,刘志刚在广西的钦州市珍珠场做课题的时候,由于科研需要,急需从防城港运载鱼苗到钦州港。然而,途中大风大浪,船越漂越远,幸好船夫技术好,才躲得过这惊险夺魂的一劫。2004年,刘志刚雇了一条渔船运载贝苗,从遂溪的草潭镇到北海的涠洲岛,经北部湾时,海面大风旋起,风雨交加,船只颠簸得厉害,随时都有被掀翻的危险。随行的同事们由于晕船,很快都趴下去了。船上,只剩下唯一不晕船的刘志刚在拼命地抢救贝苗。

三、科学家哪有那么好当的,慢慢摸索 2007年10月,陈静(刘志刚老师的研究生)由于刚接触实验,做了一周实验没有任何结果,手足无措,便很委屈地给刘老师打电话。刘老师像父亲一样地开导,鼓励道:科学家哪有那么好当的,慢慢摸索。

为了不让研究生为吃饭发愁,更安心地做实验,刘老师给学生的生活补助每月为400块钱,这在海大是不多见的。学生的电脑坏了,刘老师亲自把他办公室的主机从霞山送到主校区的海霞大院。

刘志刚永远那么充满活力,被学生们称作铁人。与刘志刚老师相处已经三年的陈静,依然清晰地回忆道:我的毕业论文他帮我修改了好久,有一次修改到晚上十二点半,刘老师依然很耐心地告诉我哪个地方应该修改。我累得都趴在桌上了,他就给我用红笔标出来;为了一个项目,老师怕我们偷懒,就让我们去他办公室看着我们一起弄,我累迷糊就先睡觉了,我走的时候是半夜两点半,刘老师说他还要等会儿才睡。

刘老师不管干什么事都很有劲头,吃饭也是,他吃饭的时候对饭呈半包围状态,像打一场战役似的,很有兴趣很喜爱地研究着然后使劲地吃下去。

我们做实验所需要的试剂和仪器,只要需要,不管多贵都给我们买,他要求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就连蒸馏水都嘱咐我们要看着烧。

刘志刚对学生深深的爱,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老一辈教师熊大仁教授(我国现代人工珍珠养殖创始人之一)和蔡耀国教授的深刻影响。熊先生,在抗美援朝时期,曾主动向组织请求将他的二级工资降为三级。1981年9月9日,熊大仁先生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除了留下一大堆书籍和破旧衣物外,别无他物。

这一年,十九岁的刘志刚正读大二,虽然与熊老师接触的时间不多,但熊先生的师者情怀、学者风范犹如丰碑,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他。在回忆熊大仁教授的时候,刘志刚的眼神似乎在看着遥远的过去,仿佛昔日的某种情感仍然在内心深处流动。

蔡耀国教授带领刘志刚搞科研的时间长达五年,其敬业精神以及雷厉风行的性格给刘志刚留下的印象最深。蔡教授严格实行上下班制度,实验室又规定必须经常打扫,保持宽敞明亮和一尘不染。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刘志刚身上得到了体现。在实验室采访的时候,刘志刚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实验室有点腥,打开排气机吧。刘志刚示意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说。

四、以后不要回来算啦!

刘志刚治学严谨,甘为人梯,每篇文章的发表都要与学生面对面地修改。研究生陈静,曾有一篇文章,在其指导下修改了23次,同学们调侃说:你的老师厉害啊,乔丹23号的队服都让你们修出来了。有一次,刘老师打电话问陈静有没有翻译软件,陈静以为是英汉互译的那种;刘老师很耐心地说:是汉语解释汉语的汉语词典,他要弄明白汉语的意思。

严谨是治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可在浮躁风气盛行的今天,严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近三年,刘志刚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达到3674.3学时,年均1224.8学时。其实,多年前教育部曾明确规定,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承担教学任务,不为本科生上课将转为研究员,不能做教授,同时规定教授一年必须完成400学时的任务。这,刘志刚不仅做到了,更是在时间和精力上做出了极大牺牲,其教学工作量是教育部规定的3倍还多。

今年,在广东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候选人简历中,刘志刚写道:政治面貌群众,行政职务无。

科研和教学对刘志刚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的人羡慕刘志刚很年轻就评上副教授、教授,拿到一项又一项的课题,同时创办自己的产业,真正体现了学校倡导的三能人才(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但是,在这光环的背后,各种甘苦只有刘志刚自己最清楚。

1989年,刘志刚结婚,但是由于忙着打拼事业,对妻子照顾不周,以及妻子本身忘我工作的劳累,最终刘志刚的妻子生病了。三年前他们才有了自己的孩子。令人庆幸的是,刘志刚与妻子共同搀扶,殚精竭虑,终于创办了银浪公司。这是一家集海洋生物研究、开发、加工和贸易为一体的公司,为产学研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平台。有了孩子,这是刘志刚前半生最快乐的事情。但是目前,刘志刚还是忘我地搞科研工作,极少陪伴家人,三岁半的孩子生气道:你老是把我们两个人丢在家里,以后不要回来算啦!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第三篇:《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2、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小雯欣哭着“救—妈妈!救—爸爸!”“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3、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4、人民教师吴忠红: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5、人民教师汤宏:生命最后的姿势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禁止通行 禁止驶入

除公共汽车外

禁止机动车通行

表示禁止一切车辆和表示禁止某种机动车表示禁止载货机动车表示禁止车辆驶入。行人通行。此标志设通行。此标志设在禁止通行。此标志设在载货此标志设在禁止驶入在禁止通行的道路入机动车通行的路段入机动车通行的路段入的路段入口处。

口处。 口处。 口处。

禁止小型客车通行

禁止汽车拖、挂车通行 禁止三轮机动车通行 禁止大型客车通行

表示禁止三轮机动车表示禁止大型客车通表示禁止小型客车通表示禁止汽车拖、挂车通行。此标志设在禁行。此标志设在禁止行。此标志设在禁止小通行。此标志设在禁止止三轮机动车通行的大型客车通行的路段型客车通行的路段入汽车拖、挂车通行的路路段入口处。 入口处。 口处。 段入口处。

禁止拖拉机通行

禁止农用车通行

禁止二轮摩托车通行

禁止某两种车通行

表示禁止拖拉机通表示禁止农用运输车表示禁止两轮摩托车表示禁止某两种车通行。此标志设在禁止通行。此标志设在禁通行。此标志设在禁止行。此标志设在禁止某拖拉机通行的路段入止农用运输车通行的口处。 路段入口处。 两轮摩托车通行的路段入口处。 两种车通行的路段入口处

禁止非机动车通行

表示禁止非机动车通

禁止畜力车通行

表示禁止畜力车通

禁止人力货运三轮车通行

表示禁止人力货运三禁止人力货运三轮车通行的路段入口处。

禁止人力客运三轮车通行

表示禁止人力客运三禁止人力客运三轮车通行的路段入口处。 行。此标志设在禁止行。此标志设在禁止轮车通行。此标志设在轮车通行。此标志设在非机动车通行的路段畜力车通行的路段入入口处。 口处。

第四篇: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感动中国的十大灾区教师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2、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小雯欣哭着“救—妈妈!救—爸爸!”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3、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4、人民教师吴忠红: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5、人民教师汤宏:生命最后的姿势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6、人民教师苟晓超: “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学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今年5月2日刚刚结婚,5月12日回到学校上课。当日下午,苟晓超所在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苟晓超又被紧急转往县医院。因伤势过重,苟晓超在半途中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7、人民教师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

在5.12震灾中,龙居小学教学楼坍塌,上百师生被埋于废墟下,教育局机关、学校师生、人民子弟兵、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全力投入抗灾抢险中。在清理废墟、抢救被埋师生过程中,见到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的向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8、人民教师瞿万容:身挡水泥板救下小孩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

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时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9、人民教师代课老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10、人民教师吴忠洪:拯救了59名学生,却痛失爱女!

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吴忠洪老师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

第五篇:评选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

——XX学校

XXX 我是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84年7月毕业于宣化师范学校。工作后深感知识匮乏,无法自如地驾驭教学活动,于是一心想着充实自己,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经过紧张的学习,1992年7月毕业于河北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在职进修),1999年10月开始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于2004年6月毕业。当然,这一切都源自我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学生时代对老师的崇拜让我觉得教师是神圣的、光荣的,因此,我选择了这一职业,并深爱着这一职业。这样,二十多年间,我一直认真、踏实地工作,成绩较为突出,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并多次受到嘉奖:

1994年中考成绩优秀,受到赤城县教委和田家窑镇政府的奖励。1996年中考成绩优秀,受到赤城县教育局和田家窑镇政府的奖励。1997年荣获张家口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奖。1999年被张家口市教委授予骨干教师称号。 2003年获中考成绩优秀奖,被学校评为先进教研组长,并被赤城县评为二零零二巾帼建功岗位明星。2004年被田家窑镇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5年被张家口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

回顾工作历程,之所以取得一些成绩,主要是自己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紧跟时代要求,重视教学改革

多年来,我一直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试验,以探求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新的教学理念更让我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这样,我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行为的探究。

(一)、在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了“质疑阅读,读写结合”的课堂模式,既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又可进行写作训练。

首先创设适宜的情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阅读,并鼓励他们在阅读中质疑问难,因为质疑问难是伴随阅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疑问可以引发思考,激发寻求答案的兴趣。其实,阅读也是一种质疑解疑的过程,有“山重水复”的困惑,就会主动思考,寻求“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明确了学和思的辨证关系。因此 质疑阅读符合学习规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必须迅速做出判断,巧妙地运用有价值的甚至是能够引领学生理解全篇的疑问组织课堂教学。

其次,阅读和写作的联系是紧密的,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也是我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时针对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仿写,有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写心得、写体会,还可以进行缩写、扩写、改写等训练。这种读和写的“捆绑”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进行写作训练,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课堂实效。

(二)、 对写作教学,我也摸索到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收效显著。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作教学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材料,让学生易于动笔,“有米可炊”。其次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写作氛围,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动笔,“有米敢炊”。再就是正确引导,巧妙点拨,使学生写出积极向上、思想健康、结构合理、语句优美的文章 。最后还要重视作文的批阅和修改,教师的批语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又要让学生有修改的信心,必要时一定面批面改,同时,要培养学生修改的习惯。鉴于这样的教学,学生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进步也很快。

我在教改中的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为全校教师做观摩课、示范课。教学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语文中考成绩,我教的班级总是比我校别的班高。另外,我还先后发表了《单元教学点滴体会》、《浅议“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改革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组织》、《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等论文。

二、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多年来,我一直兼任班主任工作,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我所关心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我一向严格要求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培养他们顽强的毅力和拼搏进取精神;教育学生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树立集体观念。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做学生工作的原则。我时常留意学生的行为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我总是设身处地为他的健康成长着想,从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苦心和他的未来入手,耐心说服教育,直到其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为止。如不改正就不厌其烦地多次谈话,并和家长沟通,进行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我就让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证明他能行,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告知家长,争取家长和学校共同鼓励其不断进步。总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我总是因人而异,耐心说服教育,及时和家长沟通,尽量争取家庭和学校一致,共同使学生健康成长,从不放弃一位学生。

另外,我也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尤其是住宿生,他们离家在外,更需要温暖,我就把更多的爱给了他们。去年春季,学生马上要中考了,复习很紧张,一个女孩儿在课堂上就脸色煞白,并渗出了豆大的汗珠,把她搀回宿舍才知道,她在例假时就这样。于是我帮她灌好暖水袋,倒上红糖水,把她揽在怀里,亲手喂她,她泪水盈眶,说:“老师,我好象回到了妈妈身边。”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总是既注重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又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努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丝毫没有厌烦的心理,相反,我更加热爱我的职业,更加热爱我的学生,虽然有的学生很调皮,工作中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困难。我相信自己会凭着这份炽热的感情去努力拼搏,争取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员工在职证明书范本下一篇:一个我值得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