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少年事迹材料

2024-05-09

读书少年事迹材料(精选6篇)

篇1:读书少年事迹材料

读书少年事迹材料

李娜,女,今年刚刚10岁,是李家湾小学四年级学生。她小小年纪,却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李娜同学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心地善良、纯真无邪。在家里,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深得邻里喜爱。

在学习上,她刻苦好学,勤于动脑。从一年级到现在,各科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一个孩子靠着兴趣,四年来坚持看书,从少儿科普到一些中外名著,如:《爱的教育》、《小公主》、《王子与贫儿》、《昆虫记》等等,她最大限度的汲取养分,体会着阅读时的喜悦,体会着思维敏捷而又严谨地运转时的喜悦,体会着克服惰性战胜自己的喜悦。这个孩子太爱看书了,常常是书不离手,她的业余时间全部被书籍占据了,甚至忘了吃饭。她常说“书籍是我的精神力量。”“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她写作水平的提高,她的作文多次被作为范文在班级中交流。而写作的好词好句都是她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她常常随身带着一个本子,并随时把书中优美的段落和句子摘录在一个本子上,并写上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一读。这样时间长了,就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李娜虽然爱读书,但并不是书呆子。同学生病了,她总是想法设法给同学补上拉下的课程,并耐心地为他(她)讲解。同学们谁有了困难找她,都能得到帮助。走出校园,她同样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入学以来,她一直担任班长及学习委员,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她大胆管理,主动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每次都能够获得不错的成绩。

李娜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一名当代小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生心目中,她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干部、读书状元。

篇2:读书少年事迹材料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是xx区xx小学二年级二班的一个爱看书的男孩,我叫王果果。看书让我的生活因而丰富趣味,充满智慧,每当读完一本书,心境久久不能平静。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饭能够一日不吃,觉能够一日不睡,书不能一日不读。”是啊,要是一日不读书,我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自从爱上了读书,我的阅读水平也上升了,我们要养成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开阔视野。用知识去改变自我的人生:书,让我们更欢;书,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书,让我们一家变得更温馨。

妈妈曾经对我说过:“哪怕是一则小笑话,都有它的寓意,看书不能只看表面的故事情节。通过读一本书,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到什么它的中心、寓意、情感,才应该是我们看书的目的和方向。记得我刚上小学那会儿,认得字不多,妈妈就给我买一些带拼音的书,从《古诗三百首》随着认字的增多,我读过《做最好的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巴掌童话》。在不断地阅读中,从故事中各色各样的人物中,我逐渐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让我们懂得了人生中该如何抉择;并愿意一辈子以它为师。

篇3:如何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感染力

那么, 如何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感染力呢?

一、运用好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事件的描写。一个典型的细节, 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给人以深刻印象。《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的细节描写, 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可谓入木三分。典型真实的细节描写, 是典型宣讲材料不可缺少的, 也是使典型宣讲材料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关键因素。细节写得好, 就能小中见大, 传情传神, 深深地抓住现场听众的心理, 引起强烈的共鸣。例如何祥美《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四》中就有许多这样的细节描写。何祥美作为一名特种兵, 平时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他们经历的困难和磨砺, 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究竟怎样艰苦, 老百姓眼里还只是个抽象的概念。报告中何祥美就用了许多细节来表现他们训练的艰苦:

“无依托据枪定型训练, 我趴在地上端枪、瞄准, 一趴就是几小时。坚硬的地面磨破了肘部, 破了又好, 好了又破, 加上汗水浸泡, 伤口化脓感染, 血水、脓水凝固后粘住衣袖, 疼痛难忍, 每次脱衣服都要用热水把肘部泡一泡。有一次粘得太紧了, 战友找来剪刀, 把我迷彩服的两个肘部各剪了一个洞, 我才把衣服脱了下来。”

“练野外生存……我像原始人一样生吃过带血丝的蛇肉, 到礁石上挖海蛎, 又腥又涩的海蛎, 眼睛一闭硬是吞下去了。石缝里的海蟑螂, 浑身是长长的脚, 往嘴里一放, 喉咙里感觉毛茸茸的, 胃里更是翻江倒海, 但我强迫自己往下咽。”

这两段文字, 没有过多的议论, 但何祥美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却在饱含情感的细节叙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肘部血水与脓水粘住衣袖, 用剪刀剪开口子脱衣服, 生吃海蟑螂的具体过程等, 这样的细节, 听众听了无不动容。如果只是概括地写何祥美据枪定型训练经常要磨破血、生存训练要生吃各种野生的东西, 这样, 事情也交待清楚了, 但缺少了具体的细节描写, 其感人的力量也就大大减弱了。

二、精选事例展开情节

一般来说, 典型事迹报告会时间不会太长, 发言人数四人左右, 发言时间不宜过长。这就要求我们在撰写事迹宣讲材料时必须精心选择材料。通常说来, 一个小标题或小观点之下, 具体展开一至两件典型事例就够了, 其余的事例则应采用概括叙述的方式, 做到点面有机结合。对于能表现典型的思想境界、展示典型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要具体展开写, 特别是有情节性的事例要运用好情节, 增强事例的故事性, 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达到感染人的效果。例如韩昌生《传奇枪王三栖精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一》中, 演讲者在介绍主人公何祥美陆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时, 概括介绍了何祥美武装越野、丛林潜伏、悬崖攀登三项技能。从接受的角度看, 概括的介绍相对比较平淡, 还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 演讲者精心选择了一次对抗综合演练事例进行情节展开, 突出表现何祥美精湛的武艺:

2006年9月, 部队组织自主对抗综合演练, 拉练的任务是, 48小时内渗透到90公里外的“敌”后获取情报。连队先后派出9个小组, 何祥美率3名队员最后一组出发, 为检验部队的实战能力, 导调组派出200多名“蓝军”围追堵截, 沿途必经之地都设置了哨兵、巡逻兵, 还动用了雷达、热成像、战场电视等10多种侦察装备, “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 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何祥美带领队员时而化装潜行, 时而穿越丛林, 躲避技术侦察, 突破合围搜索, 一路与“蓝军”周旋。30多个小时过去了, 正当他们又饥又渴、筋疲力尽, 准备找个地方喘口气时, 一架“敌”侦察机呼啸而来, 此时, 他们身边有一个臭水塘, 何祥美用手一比划, 几名队员迅速潜到泥水里, 成功躲过了“敌”机侦察。刚上岸抹了把脸上的泥水, 小股“敌人”又追赶而来, 他又带着队员奔袭七八公里, 甩掉了“尾巴”。这次演练, 何祥美这一组不仅第一个到达预定地域, 顺利获取了情报, 而且通过狙击、偷袭等行动, “击毙”了三批“蓝军”, 成为演练中完成任务最好的战斗小组。

这段材料中, 把何祥美参加对抗综合演练的过程详细地展示出来:演练前, “‘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 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面对巨大的挑战, 何祥美他们能不能完成任务呢?悬念顿生。演练过程, 作者也没有平铺直叙, 而是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险情,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听众的情感体验也随着情节变化而发生变化, 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通过情节化展开, 概括的材料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听众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被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所感染。

三、叙述要有真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很多的事迹报告会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写得干巴、没有感情。因此, 在写作过程中要在抒情上下功夫。用真情叙写事迹宣讲材料要求作者把自己的爱憎好恶、同情惋惜、赞美歌颂等感情, 不知不觉地融入对人物、事例的叙述中, 主要通过寓情于事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冯春梅《大爱在高原奔流——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 (载人民日报》, 2009年8月29日) 中, 作者自始至终饱含真情, 让听众真切感受到了西藏军区某摩步团的感人精神。作者从自己父亲在西藏牺牲写起, 起笔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有好长时间, 我不敢再去西藏。因为, 一想到拉萨, 我就会伤心流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对西藏军区某摩步团是怀有深厚感情的。在叙写摩步团的先进事迹时, 作者几次被摩步团的人和事所打动:

我来拉萨最不想听到牺牲生命的故事, 但却接连听到了六个。摩步团建团19年来, 先后有6名官兵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彭秋人, 一名22岁的年轻战士, 就在2005年7月为抢救遇险的藏族老阿妈而牺牲。送别烈士的那天, 长长的队伍从营门一直延伸到墓地。30多名群众手捧哈达, 长跪不起, 失声痛哭……听着这样的故事, 我的内心已被眼泪湿透。

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情, 但字里行间处处都贯注真情, 听众随着作者流泪而感动、伤心。演讲的主题“大爱在高原流淌”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真实感人, 毫不做作。这也提示我们, 在事迹宣讲材料中运用抒情一般不宜使用直接抒情方式, 也少用议论性抒情方式, 最主要的还是叙述性抒情。

四、使用精当的议论

与前面三种增强事迹宣讲材料情感感染力的方法不同, 使用精当的议论是为了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思想感染力。而事迹宣讲材料缺乏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缺乏必要的议论。事迹宣讲材料中的议论要少而精, 但不能没有, 叙述事例需要一些思想认识性的语言来关联上下文, 体现典型的思想。精当的议论对揭示事迹的思想内涵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 也可在叙述完毕之后, 加上一两句精当的议论, 把材料的思想内涵揭示出来, 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某部队政委陈志洪《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二》中的第一个观点“何祥美对党和人民赤胆忠诚”, 作者围绕这个观点精选了何祥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坚持校枪、何祥美与女友分手、地方单位重金诱惑何详美等事例来进行论证, 在每段材料前作者都加了自己议论性的语言, 把这些材料有机地串联起来:“他时刻想着党的要求、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待”、“何祥美和其他年轻人一样, 面临过得与失、进与退、名与利等诸多考验, 他在各种干扰和诱惑面前很有定力, 总是把选择的砝码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这一头”、“作为大名鼎鼎的‘枪王’, 何祥美不但在射击场上凝神静气, 在对待个人名利上也心态平和”, 最后作者来了一段总结性的议论:

何祥美就是这样, 把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忠诚跨越了训练场上的一个个障碍, 也用忠诚经受住了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诱惑和考验。

篇4:读书贵在少年时

人的一生,什么阶段的读书活动最为关键?我个人的体会是: 读书贵在少年时。

幼年,引领我步入语文殿堂的是我的外祖父。外祖父是个私塾先生,读过许多书,书法写得极好。我小时候很喜欢听他讲《聊斋》故事。有一次,他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书生,正在床上睡觉,看到有一队小人儿,骑着小马儿,架着小鹰儿,带着小猎犬,在他的席子上打猎,猎物就是床上的虱子、跳蚤。打猎的队伍满载而归了,却把两只小猎犬给丢下了。这两只小猎犬大如米粒,他觉得非常好玩,就收养下来。可是有一次他睡觉翻身,不小心竟把两只小猎犬压得扁扁的……我听得入了神儿,觉得挺有意思。从那以后,我便渴望着有一天能读到《聊斋》。后来我能读文言文了,果然喜欢上了《聊斋》。直到如今,我还时不时地翻读这本书呢。

有一次,我读书遇到了一个“蠖”字不认识,就去问姥爷。他就将案头的那本字典取过来,戴上老花镜翻查起来。然后告诉我: 这是“尺蠖”的“蠖”,是一种虫子。我问这种虫子为什么叫尺蠖?姥爷说: 这种虫子在爬行的时候,一拱一拱的,像用拇指和中指连续不断地量东西。他一边说一边就张开拇指、中指在桌子上演示起来:“你看,是不是跟尺子一样?”他还耐心地教我怎么取部首,怎么反切字音。从那以后,我只要遇到生字,就自己动手练习查字典,再把字典上的解释写在书的天头上。

他教学生吟诵《千家诗》,抑扬顿挫,像是唱歌,我觉得很好听,就跟着哼唱。后来,姥爷陆续地教我念了好几十首。虽然我还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意思,但觉得押韵上口,吟诵起来很带劲儿。

姥爷抽“万寿”牌的香烟,我很喜欢为他跑腿买烟,为的是从烟盒里抽取画片。这种牌子的香烟,每个盒子里都装有一张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画片。就这么积啊攒啊,终于攒全了整套画片。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和名字,我那时如数家珍,记得透熟。渐渐地我就不满足了: 这一百单八将有什么故事?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绰号?于是就急于想买到一部《水浒传》。我将父母给我的零花钱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终于如愿以偿。我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有时读得入了迷,连吃饭都忘了。

后来进了中学,我的阅读面更广了。我读过巴金的一些小说和朱自清的一些散文,还读过苏联的翻译文学作品,如高尔基的《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参加工作以后,我又在一位熟悉国学的老先生的指导下,系统地读了《春秋左传》《论语》《孟子》《文心雕龙》等古代典籍。他告诉我,要读就读整本的书,不要只读选篇,那样很可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什么说“读书贵在少年时”呢?

我体会,小时候读过的东西,特别是背诵过的东西,几乎可以终生不忘,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幼学如漆”。我现在还能背诵的一些诗文,几乎都是那时候背过的。成年以后,我当了语文老师,在备课时也试着把要教的课文背下来,可是过不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我劝同学们从小要多背一些东西,特别是多背一些经典的诗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小学阶段,还是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好时机。王尔德说得好:“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姥爷教我查字典,让我从小养成了“读书莫放‘拦路虎’”的习惯。直到现在,我读书看报遇到生字,还是要翻一翻字典,并将字音记下来。就这样,我认识了大量的字,大大地减少了笔下的错别字。

我知道不少同学都迷恋电视。看电视固然可以获得许多知识和信息,但电视毕竟代替不了读书。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阅读的本领,而阅读的本领又是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读”出来的;一天到晚看电视,是“看”不出阅读本领来的。

篇5:美德少年申报事迹事迹材料

——“乐于助人小模范”事迹

双凤坳中学沈昊茹

我叫沈昊茹,今年十二岁,是双凤坳中学七(1)班的一名学生,也是学习委员。我是一名乐于助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中学生。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们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我一天天茁壮地成长起来。在小学我就获得过许多荣誉和证书:“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少先队员”等。2012年九月我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进入中学后,我又获得了“双凤坳中学第四届小孝星”的荣誉称号。我在刻苦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地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同学,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并且积极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为师生们所称道,在学生中起到了楷模和表率作用。

邻居的好孩子

我渐渐长大,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努力成长为一个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孩子,并且富有同情心。在我家对门住着一位偏瘫老人,行走十分不便,上下楼梯靠着拐杖,或者沿着墙脚用另

一只手趴着上下。只要我看见了就立即上前搀扶,一直搀扶到楼前的平地。每到周末,我有意邀请老人到外面散步,搀扶着她边走边讲学校的趣事,老人听后也哈哈大笑。平时在家只要有空,我总是帮助她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因此,老人逢人便说:“昊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同学的好榜样

学习上优异的成绩是我帮助同学的有利条件。我对同学真诚、热情,无论谁来问我题我都给他们详细讲解,没有任何保留。有些优生不愿意与差生交往,但我认为差生同样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正因为如此,我在班里的人缘极好,我从不与同学斤斤计较,无论谁有困难,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老师的好帮手

在班级里,我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事务上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而且能主动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在班级工作中注意方法,积极履行职责,不仅带动了全体同学,而且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喜爱。

爱心的天使

在社会中,我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每当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我总会或多或少的给他们一些零钱。曾经也有人告诉过我,那些人可能是骗子,但我总觉得那些人中总会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要

帮助他们。还有一次,看到爸爸单位门口设了一个捐款箱,在为一名叫徐晶的生病小女孩捐款,看了他的病情介绍,我觉得她非常可怜。于是就跑回家拿出储钱罐里的所有钱捐给塞进了捐款箱。

篇6:自强少年好少年主要事迹材料

——自强不息好少年事迹材料

郭金雳,是乌丹镇东甸子小学五年一班的学生。他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勤奋好学。

一直来,他本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让自己既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儿子,爷爷的好孙子,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从小他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邻里的朋友还整天在妈妈怀里撒娇哭闹时,他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他在3岁时,就开始学会自己吃饭,从不要大人喂;学会洗脸,学会上厕所。上幼儿园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他却从不哭闹,还会帮老师哄其他小朋友。家里要是来客人,他会招呼客人坐,为客人端茶送水,且从不在客人面前乱跑乱闹。

上小学后,他也越来越懂事了。他把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爸外出务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妈妈承担。除了农活,妈妈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还要照顾我年幼的弟弟及爷爷;还要辅导他的功课,很是辛苦。懂事的他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不让妈妈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烧火,扫地,收拾房间,带弟弟玩。晚上,妈妈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妈妈捶背揉肩,接着说故事,讲笑话,唱歌给妈妈听,让妈妈的劳累因为有了他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他的爷爷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他又成了爷爷的好帮手。首先是三餐之前,他都要为爷爷备好碗筷,亲自请爷爷吃饭,然后亲自为爷爷盛饭、添饭。有段时间,爷爷卧病在床,她就和妈妈轮流前去送饭、送水、送药。也会像陪妈妈那样陪爷爷讲故事,唱唱歌逗爷爷开心。

在学校里,他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他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为我的付出,回报老师的辛苦培育。

他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表现得很坚强,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状态。在学习中他也曾遇到过难题,但面对难题时,他从不畏惧,先独立思考,查找资料,实在做不出来再请教父母,直到弄懂为止。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不会做的事,做不好的事,一定要做好,学会之后才停止,他相信他这样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不管是对学习还是在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面对困难时,他从不退缩,总是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偶尔遇到挫折或失败,他也不气馁,希望下一次不再失败,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他从不低头、不丧气。当他战胜困难时,内心无比的喜悦。

上一篇:新年校园广播下一篇: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