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里经典语录

2024-04-15

言情小说里经典语录(通用8篇)

篇1:言情小说里经典语录

古代言情小说里的经典语录

如今,荧屏上越来越多的古装剧都是通过经典古风小说改编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喜欢看古代言情小说。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古代言情小说里的经典语录,欢迎借鉴!

1、既不守诺,何必许诺。

2、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3、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4、月华悬静夜,寒露灭尘埃。

5、岁岁长相伴,白头不相离。

6、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7、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8、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9、谁也不能救谁的,人必须自救。

10、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

11、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12、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13、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4、长夏逝去。山野间的初秋悄然涉足。

15、缘来缘去不过梦一场,梦醒了无痕。

16、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17、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18、河风大,出来时也不晓得披件衣裳?

19、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20、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21、我从来不是君子,也绝不打算做君子。

22、一晃神,一转眼。我们就这样垂垂老去。

23、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4、萧儿若是不愿嫁我,那么,萧儿娶我可好?

25、普天之下,万物如尘,唯汝是吾心头之珠。

26、我生,要她记着我,我死,也要她记着我。

27、许许梦回,只得寂寥,万事茫茫,梦也荒凉。

28、乱世在我们手中结束,我与你共享这个天下!

2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30、原来那只狐狸,一直没能等到它要等的那位姑娘。

31、那时候,我还没有爱上他,我只是一个人很寂寞。

32、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33、是谁在扬手间拂落了惆怅,泪花镶嵌进了痛的记忆。

34、我不能像一位公主那样长大,却像一位公主那样死去。

35、时事难料,人生无定。我们能做的,也只有逆来顺受。

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7、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38、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39、我这一生不过是为你,为你破茧而出,再为你重归虚无。

40、只求上天,就让她以师徒的名义,永远与他相守紫竹峰。

41、蓦回首,已风住尘香花色尽飘零,清声扬,且陌上歌行。

42、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43、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4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45、思念犹如毒草,日日啃噬着我,痛苦犹如利刃,夜夜切割着我。

46、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7、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48、一步一微笑,一步一伤心,一步一劫难,尽管记忆再悲伤,我却笑着,不愿遗忘。

49、你笑一次我可以高兴好几次,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50、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51、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52、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53、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水,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54、付出是我的事,要不要我是你的事,这分明是两件事,你却分不清楚。

55、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篇2:言情小说里经典语录

3、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4、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6、 春风清浅,似唱一首唱不完的桃夭。那一阵柳,拂过河岸,拂过河岸上的人,俱是一阵阵的松快。当时好时候,就在那样好的柳树下,我见到了你,从此,便是一眼万年的邂逅。

7、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8、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9、 月淡,风凄,一曲恒古的琵琶,飘酸了今生的眷恋。思念踏夜而来,纷纷扬扬落满成空的夜,丝丝声声刻留下印记,碰撞着心底蠢动,泪水溢满双眸,恣意地流下,似弦乐如泣如诉。

10、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11、 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12、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13、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若此生,得不到,护不了,那吾宁愿百年孤独!

14、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5、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16、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7、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18、 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19、 云一样的思绪,飘过来又飘过去,最终还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绚丽如霓霞,哀怨如晨雾。我清你,你清我,我们在同一地平线,做着不同的梦,我的梦白如花朵,你的梦红如晚霞。

20、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21、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2、 蝶梦花丛丛中花,花恋寒雪蝶恋花。

23、 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24、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5、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26、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7、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8、 沧海泪,巫山云,紫陌红尘的繁华沉醉中,蓦然回首,那如花的容颜,那似海的柔情,会闪耀光影无间的泛黄流年。云断,疏影横斜;雁过,栖息无声。此时,只想与你,共婵娟。

29、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0、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绕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恋,在琵琶和鸣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岁月的留恋。

31、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2、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33、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34、 当你想起旅途中某次惊艳,那个转身而去的女子其实早已老去。只有记忆像雾一样停留,而流逝的时间,就是那个远去的女子。

35、 其实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就是它生命终结的时候,而它的种子,就是它生命的延续,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承受风,经受雨,面对另一个轮回。

36、 浣花静淌随逝水,一场春梦别夜色晓,曾为残蝶殇行书,触目半晌轻丝雨,触笔成殇,泪随字落,跌下的月牙儿,祭奠那几年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37、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8、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39、 对月,洒泪悲啼。可怜那死的倒未必知道,这活的真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

40、 朝花向晚,总是做梦人的一相情愿,不能消世间风雨只能看一场美丽的花落人亡,艳骨留香风流委地。生死相望本太痛,身为看客也担不起这份破灭。

41、 琼浆玉露,待丞屦落,黯然伤魂,朝花夕拾,叹一地残鬓败影。独然孓立月下,形影相吊。更持青灯看花殇,一曲独奏冷月牙,满目狼籍,刹那芳华,遗失埋葬在梧桐雨下,悸动的花样年华,痴恋着你的三千青丝华发。

42、 洛城寂,笔残殇,舞陌尘,流沙飞,秦淮霏霏斩愁绪,蓄墨暖妆点夜央,秦时明月,移过女墙,仓央嘉措,馨摇笙歌。橱窗拂晚残月落,踏影指摇倾城殇,绚丽绮梦,溃落一地,抚摸你遗留的伤痛,眼角不知不觉潮湿了泪水。

43、 笔生花,浅痕暗,书素墨,带笺妆,眼眸含泪,笑靥冷残,轻斟浅醉,慰一生沧桑,摇晃舟楫,泛舟湖上,一蓑苍烟,独钓寒江逸雪,层层涟漪,渐次散去,虚弱的笔,仍旧为你,填补断句残章,残断的甲,依然为你争分天下,锈迹斑斑的戟,在血雨腥风中,倾塌谁不可一世的童话。

44、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45、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6、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47、 那些在梦中才敢去回忆的过往;谁曾在谁耳边吐露的呢喃低语;放手的瞬间眼眶湿润的酸楚,告别时停留在唇边的一抹苦涩。

48、 岁月无痕,浮生若梦。唯有你拂去的雪花,依然守候在记忆里,编织着亘古的缠绵。那曾经凋零的希望,与月光不断摩擦,渐渐燃起,在风中摇曳。

49、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篇3:言情小说里经典语录

自《哈利·波特》系列作品问世以来, 其受众群体之广、读者之多可谓当代文学之最, 正如作品中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中的知名度一样, 他在当今“麻瓜” (普通人) 群体尤其是小“麻瓜”群体的“粉丝”之多难以数计, 在21世纪的“非阅读”时代它创造了一种文学接受“现象”。这七部作品为何能够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和热捧, 在评论界引起如此广泛的论争, 从最初过于关注作品中的惊险、刺激和魔幻的因素到回归文学文本的研究, 人们日益认识到, 这一系列作品能够引起如此关注, 赚取眼球, 绝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奇特魔幻因素, 更不能单纯把它归于现代商业炒作和信息传播的结果, 作品中塑造的独特魔幻世界、人物与命运所作的抗争是吸引受众的根本因素, 作品中独特的教育模式契合了儿童对主人公成长历程的憧憬与期待, 以及对教育环境的渴望。

一、霍格沃茨魔法学院———“乌托邦”式的教育试验田

1.九又 四 分 之 三 站 台 的 向 往

因为这部作品的盛名, 伦敦地铁设立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作为纪念, 哈利·波特的故事从踏上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正式上演, 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院, 他的人生就此改变, 他从“麻瓜”世界一个普通中学生成为魔法学校的优秀生, 他独特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在“麻瓜”世界受到同学们的取笑和排斥, 在魔法学院却如鱼得水, 广受欢迎, 独特个性和创造力得以发挥, 魔法能力迅速进步, 有了自己的伙伴和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学业、兴趣、人际关系上都取得进展甚至成功, 可谓换胎脱骨。完成这种嬗变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是对魔法的好奇和向往, 改变了他的成长轨迹? 不难看出, 正是那个新的学习环境———霍格沃茨魔法学院, 成为改造他的内在因素和根本原因。霍格沃茨魔法学院成为现代教育“乌托邦”, 伦敦地铁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成为这种向往的标志, 作者在作品中隐喻对现代教育的批判, 同时还指向了某种教育价值取向。

2.成 长 的 渴 望

这部作品之所以令无数青少年着迷, 主要是作品中的人物成长真实再现了青少年成长的轨迹, 反映了他们对成长过程的期待。主人公一段奇异的成长之旅, 体现出少年不知愁滋味, 探寻新奇、冒险、刺激和乐趣的天性;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 , 冲动、犯错 、误解、生活 中的焦虑 、内心的压 抑和苦闷, 青少年的心理所发生的移位和变更, 将青春期年龄的特点展现 无疑 ;忍耐、克制 、决断、如何 处理个人 情感、区分幻 想与现实 、领导团队 、敢于承认 错误、在犯 了致命错 误的时候如何尽可能减少损失, 哈利逐渐剥离天真童稚幻想转而以成熟的心态坦然处世, 在困境与磨砺中成长。成年读者能从中看到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 看到自己是怎样从年幼无知进而慢慢成长为成熟稳重的。我们看到了那个奋发向上的自己, 也看到了那个怯懦退缩的自己。作者有意或无意间体现出对个人按照某种自然发展方式成长的渴望, 就像哈利·波特一样不断对自己说:“看吧, 你该努力了。”“看啊, 你也可以做到的。”

3.现 代 教 育 的 “乌 托 邦 ”

作者在作品中有意或无意间把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塑造为现代教育的“乌托邦”。在西方, 未成年人长期以来被看做是没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 受到压制和管束, 直到启蒙运动后, 来自启蒙思想家卢梭、浪漫主义者华兹华斯等人引导了一场教育革命, 卢梭的“儿童中心论”打破了未成年人教育的枷锁, 卢梭认为儿童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个性和天赋能力进行, 不要强迫灌输, 应该让其自然成长。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者提倡天性和自然教育法则, 主张让儿童自然成长。这些教育“乌托邦”思想在西方特别是西欧社会影响深远, 直到现在, 依然与现代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进行抗争。因此, 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魅力不仅在于他的新奇和独特性, 还在于他反映了教育的一种反实用、重自然、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构建了人们心中教育的理想“乌托邦”, 是对现实教育现状的一种反思。

二、意象———教育理念的隐喻

在现实与魔幻的交错中, 作者构建了一个轻松、新奇而又不失纪律和正义的世界。作品中, 个性独特的巫师、威力巨大的法具、魔咒和法术, 以及凤凰社等一系列意象, 成了吸引读者的基本元素, 体现了孩童纯真的简单二元价值取向和英雄崇拜, 契合了成长过程中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的推崇。

1.从 教科 书 到 魔 法 棒

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教育魅力契合了现代教育的某些元素。魔法学院的魔法学习本身就契合了儿童好奇的天性, 一个个让学生如痴如狂的魔法与魔具预示着教学内容的真正魅力所在。我们不免要思考, 怎样设置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呢? 在魔法学院, 教科书的作用让位于魔法实践。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课堂教学走出了教科书, 走进了魔法实践, 一个个咒语让学生过目不忘, 一个个教育工具———魔具让学生爱不释手, 一个个魔法让学生乐于接受, 即便是在充满歧视的药学课堂上, 哈利·波特也能感受到魔法带来的愉悦。作品中教师就像罗琳的隐身衣一样, 学生成为课题的主人, 暗示作者对西方教育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并重, 甚至更加强调实践这种教育方式的肯定。相比较而言, 我国教学还没有摆脱教科书依赖模式, 大部分课堂教学还以灌输式讲解为主, 结果是学生兴趣了了, 眼高手低, 动手能力差。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还有知识接受过程所带来的愉悦和对知识的渴望。

2.凤 凰 社的 忠诚

凤凰社在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首次出现, 是一个由霍格沃茨魔法学院院长阿布思·邓布利多创办的反伏地魔组织。这个组织以其反恶势力和正义性而深受读者热爱, 一群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成员铸就了凤凰社的忠诚和铁血精神, 阿不思·邓不利多、阿拉斯托·穆迪、尼法朵拉·唐克斯、弗雷德·韦斯莱牺牲了, 斯内普最后甘愿背着“叛徒”的黑锅被杀 (实际上他是凤凰社的间谍) , 乔治·韦斯莱失去一只耳朵, 比尔·韦斯莱被狼人咬伤, 凤凰社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诠释了忠诚、正义和崇高, 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期待。

3.哈 利·波 特 的 英 雄 主义

《哈利·波特》是一首英雄史诗。哈利·波特给读者带来的英雄气概, 从他前额的伤疤就预示着他的不屈;一进入魔法学院他就直呼伏地魔的名字, 显露出他不惧恶势力的态度和决心;他在魔法学院直接与伏地魔的势力作斗争, 破坏了伏地魔复活的企图;哈利直接面对伏地魔, 组织凤凰社对抗伏地魔军团的力量, 最后的较量在哈利出生时的家展开……哈利·波特还要战胜自身, 在《哈6》中, 伏地魔把自己的灵魂分成了七个部分藏在不同的东西里, 这样可以确保永生。其中七分之一的灵魂封存在了哈利·波特的身上, 使他具有了伏地魔的一些特征, 哈利·波特要想战胜伏地魔, 最终还必须战胜自己身体里面那邪恶的一部分, 主人公堂吉诃德式斗士的形象充满着血与肉, 即使我们看到的不是十全十美的英雄, 这种英雄更富教育意义, 更容易被大家认同和接受。

三、当代教育的拯救策略

霍格沃茨魔法学院所体现出的现代教育“乌托邦”色彩, 作品中一系列意象孕育众多现代教育的因子, 突出表现了西方教育的人本、创新、个性等特性, 成了当代教育的有益借鉴。

1.想 象 和 创 造力

读者在作品接受中, 审美愉悦后面的童真、自然, 追求真善美的原动力, 奇幻下蕴藏的追求快乐、新奇和探知的天性, 这才是青少年所需要的也是喜欢的东西, 作品给当代教育提供了借鉴。当代教育的目标不是造就知识的复印件, 而是要培养富有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因为知识经济更加彰显了人的创造性作用, 人的创造力潜能成了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因此, 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通过点拨、启发、开发和实践, 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和创造力, 探寻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教学手段, 营造能够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想象和创造力的教育教学环境, 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也是作品的教育理想。

2.个性 和 独 立

在“麻瓜”眼中, “巫师”是“异类”, 魔法世界就是一个“叛逆”的世界。在魔法学院, 学生一开始就由学生帽根据学生的性情决定他的学院和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有意或无意间体现出了对个人按照某种方式成长的渴望。主人公们的行为透着叛逆、追求自由、个性的内在渴求, 隐喻作者对这种主张个性培养教育理念或方式的推崇。这种思想所体现出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 是现代教育所需汲取的思想精华。只有强调个性, 承认差异, 才能实现尊重、平等和宽容, 正如魔法学院一样, 为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了平等机会和条件施行个性化教育, 注重因材施教, 实现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 给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生长空间才是现代教育所需的人文关怀。

3.主 体 性 和 话 语 权

在魔法学院学生与老师的教学对话和碰撞中, 学生从压制到反抗到逐步掌握话语权, 成为课堂的主体, 成为实践的操作者, 成为挑战教师的“叛逆”。教师就像罗琳的隐身衣一样逐步退隐, 学生成为课题的主人, 这种从教师的话语权走向学生的话语权, 暗示作者对西方现代教育的一种审视。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 高扬人的主体性, “教”始终围绕“学”开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习动力,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 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 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 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与发展。

4.以 人为本和 崇 高理 想

凤凰社成员间的尊重和忠诚, 反抗恶势力表现出来的铁血精神和英雄气概, 这种以人为本和崇高理想一直是教育宗旨之一, 也是社会的本质需要。21世纪,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 强调以人为本, 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 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 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 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 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 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在这个英雄缺乏的时代, 哈利·波特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英雄主义, 是当代青少年对理想和崇高的一种反应。鉴于此,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塑造英雄和理想主义, 是培养青少年的理想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潮流中, 备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结语

《哈利·波特》在一定程度上教导孩子们学会独立 , 彰显个性, 探索实践, 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尊重、自信、团结、奋进成为作品的主题。通过《哈利·波特》,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得到许多有益经验, 也许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该革新了。

参考文献

[1]苏文清, 熊英.《哈利·波特》的第三空间及其意义——兼论文学数理批评[J].江南大学学报, 2012, 2:14.

[2]隋慧.浅析《哈利·波特》中英雄的成长[J].时代文学, 2011, 8:74.

[3]武冬艳.透析《哈利·波特》的英雄观[J].电影评介, 2011, 6:44

[4]戚翠荣.英雄成长主题下的哈利·波特形象[J].现代语文, 2010, 10:75

[5]姜淑芹.并置与戏仿:析《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J].东北师大学报, 2009, 5:29.

[6]刘亚.从《哈利·波特》看图书馆对英国初等教育的作用——对《哈利·波特》的内容分析[J].图书与情报, 2008, 2:22.

[7]苏文清.《哈利·波特》与主体间性哲学——《哈利·波特》对当代童话创作的生态学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26.

篇4:小说里的世界 虚拟里的真实

关键词:斯坦贝克;环境认知;干旱;沙尘暴

一、《大地的象征》与噩梦般的干旱

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对于斯坦贝克来说也是个充满启迪的时代。在这段期间,他创作了多部负有盛名的作品,其中有两部作品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重要成就。这两部作品分别是《大地的象征》以及《愤怒的葡萄》。

《大地的象征》(To a God Unknown)又可翻译为致一个无名的神。这部作品发表于1933年。出生于佛蒙特州的约瑟夫为了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不顾父亲的反对,向西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山谷,开垦了自己的农场。在他到达了加州之后,父亲很快就去世了。约瑟夫把农场里的一棵栎树当成是父亲的精神象征。随后,约瑟夫邀请了兄弟来到加州共同开垦土地。农场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约瑟夫结识了带有印第安血统的胡安尼托(Juanito). 胡安尼托常常遭受到噩梦的折磨。在梦里,干旱而充满死亡气息的土地上,从地洞里冒出的人们撕扯着他的手和脚,试图把他拉进地狱里去。胡安尼托的梦预示着约瑟夫一家将面临的危机。

约瑟夫到达加利福尼亚之后,对水草丰美,土壤肥沃的土地无人所有而感到奇怪的时候,当地人罗马斯(Romas)告诉他说八、九十年代前是有主的。但是之后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干旱,“土地干裂了,井也枯了,牲畜也死了……一半以上的人不得不搬走。”干旱整整持续了十年。约瑟夫对于干旱充满了恐惧。随后,干旱真的来了。“一月的时候……每一周,土地的灰色都在加深一分,也更加没有生机了……到了二月,刚下了一英寸的雨,草才长了几英寸,又马上变黄了……三月下了点小雨……但是四月份土地又全干了,整个乡野都没有希望了”。夏天提前到来了,草都枯死了,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约瑟夫的牛群逐渐地死去。在绝望之下,约瑟夫以身体里的鲜血向土地的象征——一块长着青苔的巨石献祭。“我就是大地,我就是雨水” [1]。

《大地的象征》,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是记叙了1862年的“公地法案”颁发之后的故事。

美国的“公地法案”规定,开荒者们只要在同一片土地上耕种五年之后,只要交给政府每英亩1.25美元的低额费用,就可以获得土地的所有权。但是,当时的法案限定每人所占据土地不得超过160英亩。到了1877年,美国又颁布了“沙漠土地法”。根据这个法案,人均可占据土地扩展到640英亩。1866年后,土地被大片私人占有。但是,快速发展的农业与当地的灌溉系统却无法达到平衡。干旱始终困扰着加州的土地。小说中约瑟夫从获得农场到农场的荒芜,都体现了干旱时期加州农业灌溉系统方面的不足现象。

据记载,十九世纪美国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三次大型干旱:第一次干旱大概从1856年开始,持续到1865年左右,持续时间大概有十年之久。在这次干旱中美国的土著受到了极大地影响。因为此次干旱,他们赖以生存的野牛不得不从平原地带向河谷地区迁徙,与搬迁到那里的本土人、移民以及家养的牲畜争夺食物与水源。这次干旱造成了大量野牛因饥饿死亡。

第二次干旱发生在1870-1877年间。这次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对美国西部的农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此外第三次干旱发生在1890-1896年间。前两次干旱都是由科学家们对树的年轮进行分析得来的数据,而这次干旱由于当时美国西部已有大量人口居住,因此是唯一一次通过对雨量进行测量而得来的数据进行判断的。1877-1890年,由于雨量比往年较为充沛,导致人们对于土地的产出能力也抱有了不现实的期待。干旱地区所申报的土地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灌溉所能达到的能力。这也削弱了农场面对干旱危机的能力。

《大地的象征》中所描写的雨水丰沛期和干旱期,显然与历史事实有差距的。首先,美国西部历史上的干旱在19世纪之后,最为严重的是20世纪三十年代的沙尘暴。斯坦贝克在小说里提到的八、九十年代所发生的持续十年的大旱应该是1856-1865年间的大旱。其次,1902年美国颁布的“新大陆垦荒条例”里面,政府开始提供了水利规划的项目。总统提出了建立专门的内地水利系统来合理利用以及保护水资源。从小说里看来,主人公约瑟夫等人并没有见到这些措施。土生土长的洛马斯所能给的建议也是驱赶着牛群搬迁到邻近大河的河谷地区,距约瑟夫的农场有百里之遥。因此,故事中暗示的时间应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斯坦贝克显然把几次干旱融合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故事的发生背景。

二、《愤怒的葡萄》与大平原沙尘暴

《愤怒的葡萄》,作为举世闻名的20世纪三十年代以描写因丧失土地而被迫流浪的农业工人的苦难和斗争的著名小说,斯坦贝克的原创目的是为农民说话。小说通过描写约德一家在丧失土地之后,变卖所有财产,换来一辆旧卡车,驾着去加利福尼亚州寻找生路的种种遭遇,着重表现了摘水果工人的愤怒。但是,在愤怒的背后,作者也流露出了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深深地担忧。

在小说的开篇,斯坦贝克几乎用整整一章的篇幅描绘了一幅遭受着干旱而丧失生机的俄克拉荷马画面:灰色的天空、干裂的土地、停止蔓延的野草、逐渐枯萎的玉米、肆虐的风沙让俄克拉荷马州的红色与灰色原野失去的生机,充满了衰败、死亡的不详气息。乌云堆起来了,雨水却没有来。重新出现的阳光加深了农民心中的绝望。干燥的风卷起了沙土形成的严重的霾模糊了太阳和一切。人们在一夜狂风之后,不得不捂着鼻子,呼吸着肮脏的空气,为着越来越快地死去的庄稼而心痛。

nlc202309031905

那么,小说中关于环境的描写与现实中的情况是否一致呢?据记载,1937年的秋天斯坦贝克随着俄克拉荷马州被银行和大业主们赶出土地的农民,流浪到了加利福尼亚州。一路上流浪的农民们在无业的境况中求生存的惨剧深深地触动了斯坦贝克,从而诞生了《愤怒的葡萄》。也就是说,小说中所描写的是1937年前后的场景。而根据史料记载,《愤怒的葡萄》这部作品中所描述的遭受到风沙与干旱摧残的俄克拉荷马州只是美国自然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

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美国的大平原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沙尘暴。从地理上来看,美国大平原包括了科罗拉多州的东南部地区、堪萨斯州的西南部地区、俄克拉荷马州与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交界的狭长地带以及德克萨斯州。1932年,大平原地区发生了14场沙尘暴。1933年,发生了34起沙尘暴。到1934年,据估计有1亿英亩土地的表土层被风卷走。1935年4月14日,发生了美国当时最大的沙尘暴。因为席天盖地的风沙,当天也被称为了“黑色星期天”。“The dust bowl” 也由此成为了美国大平原沙尘暴的代名词。此后,大平原地区的沙尘暴逐渐影响到了全国。即使在纽约也能体验到从大平原地区刮来的沙尘暴的威力。

美国著名摄影师亚瑟·罗特斯坦(Arthur Rothstein)拍摄了一张照片:1936年,在俄克拉荷马州的锡马龙县,一个农民和他的两个儿子艰难的在沙尘暴中向家中走去。照片中天地一色。除了人以及一座低矮的棚屋,只看得见屋前的被埋了大半截的木栅栏。这张照片反映了30年代美国沙尘暴的严重程度。

大平原的沙尘暴破坏了美国中西部的大量土地以及农业,也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沙尘暴难民。风沙与干旱使土地越来越贫瘠。在年成不好的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向银行抵押土地来借贷周转资金。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农业受到了极大地影响。还不起贷款的农民不得已沦为佃农,最后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

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民对于停止风沙的祈祷: “If the dust only wouldn’t fly. If the top would only stay on the soil, it might not be so bad. (要是风沙停下来就好了。要是表土还能留在地里就好了。那样的话可能就不会那么糟了。”[2]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最后,由于地里的收成不足以支付借贷来的成本,被称为monster(魔鬼)的银行来了。拖拉机来了。农民的土地也没有了。从有产阶级到无产阶级,在整个30年代,一百多万破产的美国农民从中西部和西南部向加利福尼亚迁移。大量的Okies(俄克拉荷马州人)和Arkies(阿肯色州人)到达了加利福尼亚,成为了季节性的雇佣农业工人。小说中约德一家只是数万家庭中的一个代表。因此,《愤怒的葡萄》中发生在俄克拉荷马州的日益恶化的环境正是对美国大平原沙尘暴的真实写照。

三、从懵懂到先知

生态批评的先锋人物美国学者劳伦斯·布伊尔曾指出,一部描写物理环境的作品并不一定是绝对地关于该环境本身,在创作过程中的投入也许比初衷要更加的深刻、复杂。同样,读者个人本身的经历、所受到的关于真实地理环境和环境模拟方面的的思想上的培训以及对作品的预期都能够在阅读作品时产生影响。因此,任何的写作和阅读过程都是一种自发的环境觉醒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还包括了扭曲事实、压抑事实、忘却事实以及忽视事实。[3]、

出生于萨利纳斯这个距离太平洋海岸只有二十五英里的富饶的农业山谷,斯坦贝克对于自己的家乡充满了美好的回忆以及怀旧之情。萨利纳斯也故事背景多次出现在他的小说作品里。《小红马》、《天堂牧场》、《伊甸园之东》的故事后面都有着萨利纳斯山谷的影子。山谷附近的加比兰山脉以及海湾美丽而又神秘。斯坦贝克多次在这些小说作品里美化着心目中的家乡,把它塑造成美国的天堂。但是,斯坦贝克对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和知识的增长,也开始逐渐有了不同的理解。

青年时期的斯坦贝克对于家乡的自然环境是出去内心深处自发的喜爱,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无意识的厌恶。他曾经回忆道:“几年前我还住在加利福尼亚海岸边上的一个小镇里。有一个陌生人来到那里并买下了一个长满了红杉的小山谷。有些红杉都有300多英尺高……在树林里,我们对自然充满敬畏、感到谦卑、愉快。然后有一天,所有的红杉都被砍掉了……我记得当时我们又愤怒又悲伤。当我们经过那个砍了红杉的人的时候,我们都扭头不去看他,为他感到羞愧。”[4]斯坦贝克的回忆表明,人在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在现代,并不会有意识地去沟通环境,唯恐这种沟通给他们带来负担、困惑以及失望。因此,早期的斯坦贝克作品在塑造小说的自然环境背景时,仍然较多地关注较为美好的一面,给人带来愉悦的一面,如小说集《天堂牧场》和《长谷故事》。

但是,三十年代的斯坦贝克显然已经不是一个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美丽乐土的青年。《大地的象征》里对干旱的描写展示了他对于人与自然的需求和供应关系的失衡状态的认知。小说里主人公约瑟夫被认为异教徒般的对于自然的崇拜和信仰也体现了斯坦贝克在追求人与自然的灵魂沟通的信念。随着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的加深,在《愤怒的葡萄》里的斯坦贝克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对于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机械化农业大生产所带来的恶果。人与自然已经脱节。小说一方面批判了资本主义对于普通农民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指出环境的恶化和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剥削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小说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为结合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流派特色的斯坦贝克作品,充分利用了现实里的环境素材,加以艺术加工,最终以震撼世人的姿态面世。

四、结语

三十年代斯坦贝克已经开始从根本上理解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一体关系。因此,他的代表作品的环境描写多从当时的实际环境情况出发。虽然有部分环境描写与历史有稍微的出入,但是基本上在研究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生态环境历史方面仍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他对于人与自然的分裂与沟通的认知是研究他整个人生中的环境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农村为主要描写对象、体现美国农村以及农业发展为主的斯坦贝克作品,对于比较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保护具有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Steinbeck, John. To a God Unknown (Electronic Version)[M]. Penguin Classics, 1995:21-404.

[2] Steinbeck, John. The Grapes of Wrath [M].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62: 43.

[3] Lawrence, Buell. 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8-19.

[4] Steinbeck, John. Travel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6:133.

作者简介:潘晓燕(1983-),女,江西婺源人,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篇5:小说里的经典精彩语录

2) 那一刻,巡古苑,采幽香,笑看芳草添新妆。临风陌上,邀文谈笔友,作诗万首,琴棋书画,饮酒千壶,且看翠柳醉夕阳。曲径通幽处,剪红情,裁绿意,莺歌燕舞,心静,影动。

3) 长忆山盟海誓,宁求地久天长;一场春梦今生,看君轻舞飞扬;三生路,情根吟唱;一世苦,伴卿分享;莫相许,心伤神断;九重天,魂魄同航!

4)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5) 你是不是一直这样,安静地,凝望那些日沉日落,无家可归的忧伤。

6) 我心里想要的那个人,是谁也代替不了。拯救只是暂时,他还是无法让我涅磐重生。

7) 一家人的事最好一家人关起门来说清楚,最忌找外人来主持公道,不僵也会搞僵,外人许存看热闹之心,可能惟恐天下不乱,言语传来传去,又易生误会。

8) 清音碎梦终是缘,一别永离成定弦。

9) 那潮起潮落,就像人生起伏。没有人总能站在世界巅,而苦寂的低谷也不是恒久不变的。潮起潮落,星辰幻灭,世间一切莫不如此,繁盛到极致,而后回归原点。生老病死,兴衰荣辱,莫不包含于此。

篇6:小说围城里的经典语录

2、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3、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

4、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5、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6、历史该如洛高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7、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8、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9、爱是又曲折又伟大的情感,绝非那么轻易简单。假使这样就会爱上一个人,那么,爱情容易得是自己不相信,容易得使自己不心服了。

10、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

11、她的平淡,更使鸿渐疑惧,觉得这是爱情超热烈的安稳,仿佛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12、可实在是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的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13、害羞脸红和打哈欠或口吃一样有传染性,情况粘滞,仿佛橡皮鞋走掉泥,不下而又拔不出。

14、上帝会懊悔没在人身上添一条能摇的狗尾巴,因此减低了不知多少表情的效果。

15、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6、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谁知道气候虽然每天华氏一百度左右,这种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全行不通。

17、大家照例称好,斜川客气地淡漠,仿佛领袖受民众欢迎时的表情。

18、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也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

19、现在鼓掌在先,鄙人的演讲当不起那样热烈的掌声,反觉到一种收了款子交不出货色的惶恐。

20、为什么爱情会减少一个人心灵的抵抗力,使人变得软弱,被摆布呢?假使上帝真爱人类的,他绝无力量做得起主宰。

21、鸿渐只有感佩,想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

22、女佣说着,她和周太太、效成三人眼睛里来往的消息,忙碌得能在空气里起春水的觳纹。

23、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想说谎话,说话以后,环境转变,他也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意向。

24、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25、写好信发出,他总担心这信像支火箭,到落地时,火已熄了,对方收到的只是一段枯炭。

26、假使订婚戒指是落入圈套的象征,钮扣也是扣住不放的预兆。

27、以后这四个月里的事,从上海撤退到南京陷落,历史该如洛高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28、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

29、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为创作才能。

30、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钉,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31、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32、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

33、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34、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的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好了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篇7:郭敬明小说里的经典语录

2、朝花夕拾捡的是枯萎。

3、希望那些我没有做到的,可以让你做得更好。

4、渐渐被自己埋葬和隐藏的过去。

5、如果我有一个秘密必须有人知道,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6、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7、有那么一瞬间,我们的门打开了。可我们都是怕受伤的人。

8、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

9、我是不是已经等待了太久?还是只能陪他到这里。

10、三百年到会在转瞬之间。只是,这次不想再等待了。

11、天之此端为天涯海之彼端为海角———你所定义的天涯海角

12、你说你,永远记得这温暖。你说你会因为那一点温暖,勇敢地活下去。

13、不属于这里,不属于我到过的每一个世界,也不属于我曾经存在的地方。

14、原来只要是分开了的人,不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

15、世界在庞大的雨水里变得安静。变得孤单。变得寂寞。变成了一个让人悲伤的星球

16、并不是所有的结束都是残缺,悲伤不会化成河流一般壮大反而会被声明中那些温暖而美好的事情所覆盖。

17、那记忆中最温暖的笑容是不是终有一天会发现那条横在两人之间难以逾越的沟壑,而最终消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呢/

18、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19、每当我看天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再说话每当我说话的时候我却不敢再看天

20、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21、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22、人生路那么长,每个时刻都有人与自己邂逅、同行、离开。感激他们丰富了生命,然后就这样子,慢慢的成长了吧。

23、有些人是一直会刻在生命里的,哪怕忘极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那种感觉,却永远不会变。

24、就算分离的再遥远,可是头顶上,都还会是同一片星空吧,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觉得孤单……

25、记忆就想到在手掌的水,无论你是紧握还是摊开,水都会一点一点,流淌干净

26、我们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以彼此为不可替代。我们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那样用力的爱,直到哭了出来。

篇8:言情小说里经典语录

德国作家E.T.A.霍夫曼 (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1776—1822) 的文学创作主要是集中在他逝世前的十二三年。他的文学作品一共有三部长篇和数十个中短篇。而个别研究E.T.A.霍夫曼的权威学者把他的小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德国浪漫派特有文学样式的所谓童话小说, 亦称‘艺术童话’, 以区别于民间童话;一类为所谓‘历史小说’”。

这里, 我们看看美国文论家罗伯特·斯科尔斯对历史叙述的观点。“他认为历史叙述实际上处理‘虚构性写作’的一端, 另一端是幻想小说。”传统的历史小说主要是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重点在“小说”二字, 也就是说它允许一定程度上对历史材料的艺术处理。允许一定的想象和虚构, 但也以忠实于历史事实和再现历史为前提。传统的历史小说想象成分较少, 一般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而霍夫曼的“历史小说”则是以“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 如平庸的手艺人和潦倒的艺术家之类”为主要对象。情节中也更多虚构的成分。以“历史小说”的代表之一《斯居戴里小姐》为例。这部小说收录于《谢拉皮翁兄弟》。这部小说集“由几个自称谢拉皮翁兄弟的朋友的谈话串起来”。而《斯居戴里小姐》被谢拉皮翁兄弟称为“真正的谢拉皮翁式的”小说。原因在于“‘它产生于历史基础之上, 却又进入幻想之中’”, “从小说创作所依据的素材与构成的成分来看, 它无疑是历史真实与作家幻想结合的产物”。“从《纽伦堡编年史》中, 霍夫曼发现了女作家斯居戴里的奇闻逸事, 并读到路易十四时代巴黎贵族中众多触目惊心的诉讼事件”。这里纠缠着作家与叙述者的问题。就算是撇开作家, 《斯居戴里小姐》的叙述底本也是清晰可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更接近于真实的, 接近于历史的。再次引用罗伯特·斯科尔斯的观点, 霍夫曼的“历史小说”比起传统的历史小说更靠近幻想小说一端。

这里并不妄图作一个关于艺术叙述和历史叙述的区分, 只是用罗伯特·斯科尔斯的观点更好地辨析霍夫曼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二、《斯居戴里小姐》的叙述学分析

霍夫曼的“历史小说”主要是以《斯居戴里小姐》和《克雷斯佩尔顾问》为代表。

小说《斯居戴里小姐》以斯居戴里小姐为主线讲述了一六八零年在巴黎发生的谋杀案的前后即侦破过程。小说叙述者为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但是在叙述中, “全知全能叙述者”临时缩小了特许范围, 采用了几个不同的人物视角进行叙述。而“叙述者是从无限信息到有限信息的桥梁”。叙述者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扣押信息, 制造一种悬疑的效果。

叙述者简短的交代了斯居戴里小姐的身份以及时间地点。接着, 以小姐家的侍女马蒂尼埃尔的视角叙述了一六八零年秋天的一个深夜一个陌生人闯进小姐家留下一个小盒子的怪异举动。我们无从得知这个陌生人的来历和目的。只得知侍女马蒂尼埃尔十分的惊恐不安。

叙述者此时用评论干预, “巴蒂斯特的忧虑有充分的理由。正是那个时候, 巴黎是发生最凶恶的恐怖暴行的地方;正是那个时候, 最卑鄙的发明为下地狱提供了最便当的方法。”或是补充性评论, 提供一个背景知识;或是解释性评论, 这就是为什么巴蒂斯尔那么忧虑;或是评价性的, 巴黎是罪恶之地。接着叙述者采用倒叙的方式, 叙述了无色无味毒药的诞生, 戈丹·德·圣·克鲁瓦大尉及布兰维里埃夫人的种种罪行, 火焰法庭的建立, 老妪拉瓦赞的犯罪, 以及另一种“恐惧的灾难”, 即“有一帮恶棍似乎要把一切宝石据为己有”, 杀人, 抢劫珠宝。德格雷警长追捕无功。警察局长阿尔让松试图让国王关注治安。这个计划因为斯居戴里小姐的“害怕盗贼的情人, 不配恋爱”破灭。

接着回到原来的叙述时间。斯居戴里小姐打开盒子发现罪犯以项链和手镯作为谢礼。倍觉耻辱, 小姐把首饰带到了国王的情人曼特侬夫人前。侯爵夫人判定是勒内·卡迪亚克的作品。然后, 叙述者倒叙, 叙述了卡迪亚克的行事怪异, 却又继续扣押信息, 避免对此作出解释。卡迪亚克坚持把首饰送给小姐。

几个月后, 斯居戴里小姐坐着马车过桥时, 有一个青年人推推撞撞挤到小姐前递给她一张纸条, 恳求她立刻送还首饰。这一切是以斯居戴里小姐的视角来观察的, 包括这个青年人的神情与举动。显得越发的怪异, 对此疑问更多。侍女指出他是送盒子之人后, 小姐判断他是盗贼凶手之一。叙述者对此未加说明。

几天之后, 斯居戴里小姐前往卡迪亚克家送还首饰, 以小姐的视角, 叙述了卡迪亚克女儿马德隆的悲惨遭遇。卡迪亚克被杀, 其徒弟奥利维埃被捕。斯居戴里小姐同情马德隆, 相信奥利维埃的无辜, 决定营救他。当她发现奥利维埃就是送盒子之人时, 开始趋向于认为他并非无罪。之后奥利维埃见到小姐, 讲述了卡迪亚克杀人的罪行。这段叙述叙述者采用直接引语式, 说话人物的主体强大达到最大。以奥利维埃的视角, 随着卡迪亚克进出密道, 出现于夜晚的街道, 他躲藏在角落, 亲眼目睹卡迪亚克的犯罪。随着奥利维埃, 一步步发现真相。有侦破的效果。奥利维埃的讲述里, 也转述了卡迪亚克对自己犯罪原因的解释。奥利维埃解释了之前对斯居戴里小姐的行为。这里, 就像开闸放水一样, 几乎所有的信息奔腾而出。事件的前因后果终于可以串联起来。小说最后便是斯居戴里小姐营救奥利维埃, 以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

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 叙述者想要制造一种悬疑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不同人物视角, 扣押信息, 倒叙, 权力自限, 不解释来达到的。按照时间线索来看, 主情节是这样发展的:巴黎发生的种种犯罪及小姐“害怕盗贼的人不配恋爱”, 卡迪亚克派奥利维埃深夜送去首饰, 卡迪亚克当面坚持把首饰送给小姐, 奥利维埃担心卡迪亚克对小姐下手于是在过桥时递给小姐纸条恳求她送还首饰, 卡迪亚克被杀奥利维埃被捕, 奥利维埃向小姐揭露卡迪亚克罪行, 小姐的营救, 结局。

此外, 小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那就是小说的伏笔。小说中好几处伏笔, 暗示罪犯, 而直到真相大白之时才豁然发现之前伏笔之所在。如斯居戴里小姐在拿到首饰后说道:“‘我得承认, 甚至卡迪亚克的举动, 我都觉得有点古怪得令人恐惧不安。我不能摆脱这样一种模糊的猜测, 就是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令人胆战心惊的秘密……’”后来她认为这个首饰不祥, 说道“‘我觉得它是恶魔的一种装饰品’”。这些都暗指了真凶。

暗指了真凶的不仅是伏笔的运用, 在纸盒里的纸条上有这样的文字“这是我们长久以来所能搞到的财宝中最珍贵的东西”, 在后面卡迪亚克与斯居戴里小姐见面时, 他说了这样的话“‘这是我长期以来所制作的一件最精巧的装饰品’”。这其实暗示了卡迪亚克就是送盒子给斯居戴里小姐的所谓“看不见的人们”。此外, 在叙述者叙述卡迪亚克制作首饰的怪异行为时, 也叙述了他的形象。有一处叙述者的评论干预:“假如卡迪亚克在全巴黎不是以没有私心和险恶用心、光明磊落、始终助人为乐这样一个最正直的最正派的人物著称, 那么从他那双凹进去的闪烁绿光的小眼睛里射出来的异乎寻常的目光, 就难免使人疑心他阴险狡诈和居心叵测了。”不到真凶被揭露时, 我们是难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

从叙述学来说, 《斯居戴里小姐》有些侦探小说的格局。此外, “诸如特定的故事背景、谋杀、侦探活动、侦探小说技巧 (把无辜者写成嫌疑犯, 把罪犯写成无可怀疑者, 暗示谁是案犯) 和案情的查清与处理”, 都像是侦探小说。

三、结语

霍夫曼小说的叙述手法,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它们的个性。《斯居戴里小姐》的底本是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材料, 某种程度上的真实, 经过处理加工, 变得有些侦探小说格局。叙述者权力自限, 采用人物视角, 扣押信息, 倒叙等等显示出一种悬疑色彩。而伏笔的运用暗指真凶, 也使它趋向于侦探小说。由此显得更加的与众不同, 新颖别致。

摘要:E.T.A.霍夫曼的小说作品中有一部分被称为“历史小说”。本文通过总述“历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不同之处, 再对“历史小说”的代表之一《斯居戴里小姐》作叙述学意义上的分析, 展现“历史小说”的新颖之处。

关键词:E.T.A.霍夫曼,《斯居戴里小姐》,叙述学

参考文献

[1][德]E.T.A.霍夫曼.斯居戴里小姐——霍夫曼小说选·非驴非马生不逢辰[M].韩世钟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2]陈恕林.一个艺术狂人的悲剧——E.T.A.霍夫曼的《斯居戴里小姐》析[J].外国文学评论, 1988, (1) .

上一篇:新晴野一作晚望,新晴野一作晚望王维,新晴野一作晚望的意思,新晴野一作晚望下一篇: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文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