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2024-04-23

旅夜书怀(通用8篇)

篇1:旅夜书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知人论世,了解本首诗歌的写作背景。(2)熟读诗歌,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题

《旅夜书怀》

教材分析

《旅夜书怀》是杜甫的一首羁旅行役诗,这节课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味,读出诗情。2.背诵默写本首诗歌。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

2.比较鉴赏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的《旅夜书怀》。板书课题。

同学们能不能只看这首诗的题目就判断出它是哪一种题材呢? 生齐答:羁旅行役诗。

看来,一首诗的题目很关键,它能提供给我们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关于羁旅行役诗,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

点2-3生答,可相互补充,教师也可提醒,不必求全责备:①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②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思念、牵挂,或是对自身遭遇的感慨。③这类诗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子归、圆月、客船、孤灯、晚钟、晚风、冷雨等。

下面,我们就带着对羁旅行役诗这些一般特点的了解,开始学习这首《旅夜书怀》。

一、初读——入境(读出诗意,情境感染)

1、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出声地读,或是大声地朗读一遍这首诗,初

步地感受一下。

学生自读。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说说看这首诗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感受?。学生自由谈。(凄冷、悲凉、孤独、忧伤)

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受呢?我们先来分析开头四句。一般的诗歌往往都是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是通过什么的景来传达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呢?

学生自由谈: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教师点拨:我们都知道诗歌中的景物,说得专业些,叫作“意象”,诗人都选了哪些意象呢?

学生分析:细草、微风、岸、危樯(追问:指高高的桅杆)、独舟、星、(广阔的)平野、月、(奔流的)大江。

教师引导:诗人选取的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呢?

孤独无依(细草微风、独舟危樯),开阔宏大(广阔的平野、奔流的大江)。诗人选取这样的意象有什么用意吗?

一是(从微观看)在景物间进行相互的衬托(或答对比、映衬),用开阔宏大的背景来映衬出细草、危樯的渺小。二是(从宏观看)用景物来烘托诗人自身,人如江岸微风中的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的孤舟危樯一样寂寞,而平野、大江这开阔的背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教师总结: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诗人能够对自然景物如此敏感,不正暗示出诗人心中的寂寞与凄苦吗?不管怎样,明显地,作者是把自己的情绪、情感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中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情于景。现在,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诗人通过前四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一生点答:平野宏阔、大江奔流,细草在微风中摇摆,船桅在夜空独立。这样的意境正照应了诗题——旅夜。

二、诵读——入味(读出诗味,情绪感知)

我们通过以上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已经受到诗人营造的诗歌情境的感染了。要想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就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分析上,而得读进去,通过有感情、有技巧地诵读,读出诗歌的味道,从而感知诗人最真切的情绪。

自读——听读——指导诵读——互读——点读——领读——齐读 听范读:http:///2011/03/18/2192450.html

三、品读——入情(读出诗情,情思感悟)

通过刚才反复的诵读,我们读出了诗歌的味道,感触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绪。现在,让我们结合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了解,知人论世,读懂作者深层的情感。

展示背景介绍:杜甫年轻时满怀壮志,入仕后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期望,谨言慎行,等待朝廷的重用,可结果却是被挤出长安。他的一生大部分都在客旅漂泊中度过。晚年他流落四川,先在成都,继在梓州,又回成都,后又到夔州。有必要知道的是,杜甫在成都时依托老朋友严武(时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本应知心而惬意,却又受到幕僚们的嫉妒。更不料严武又在756年4月忽然去世,杜甫感到在成都再无凭依,5月就带着家人乘舟东下,想去江南或回家乡。此诗即写于756年春,诗人最后离开成都到夔州的途中。

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的后四句,看看能否感悟到诗人究竟“书”了怎样的“怀”,感受诗人细腻的情感?

学生自读。

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学生自由谈:①杜甫自负有匡世济民之才,立有造福于民的大志。他希望在这个志向下建立万世功名,可是一生追求却始终无就,他为此遗恨无穷。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志向,故说“岂”,他可怜自己以文章声望终了此生,他是借诗向世人表明,有谁知道我的志愿并不在文章之上呢?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②诗人辞去官职,难道是因老而多病吗?他想到此异常愤慨,用了一个“应”字,但语气是反问式的,意思是:“我的官职想必该是因为老病而休吧!”言外之意是:排斥我,使我辞官而去的那些人心里是明白我辞官的真正原因的,表达出愤慨(或言无奈)。

最后一联很好理解,作者说自己就像那只在天地间徘徊的沙鸥。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比喻作结呢?

学生自由谈: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才不为用,功业无成,流离漂泊,寄身无地。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形象的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孤寂而悲愤的心境。

总结: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懂、读好一首诗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反复的诵读。现在,我们带着充沛的感情,齐读一遍这首诗吧!如果你有足够自信,不妨尝试一下合上书、抬头、挺胸、两眼直视前方,背诵这首诗。

学生齐读(背)。

当堂检测: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鉴赏杜甫的另一首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1)“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落,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孤独寂寞。“落日”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描图景)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首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点氛围)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及“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析情感)

(2)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说法,因为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已年届暮年,仍然壮心不已,不怕老,不服老,仍希望为国效力。

或,同意表达诗人怨愤之情的说法,因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通过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味,读出诗情。

教后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进入到诗歌中,体味漂泊中杜甫那种深沉的感慨、孤寂而悲愤的心境。真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篇2:旅夜书怀

①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

②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难点:1.抒情方式2.反衬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细节质疑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人早在登上去蜀孤舟之时,就写诗诉说自己的心境:“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去蜀》)心感万事俱老,料到残生将在漂泊中消逝。

二、评讲 赏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1.首联内容与诗题的关系?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

2“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凄凉孤寂,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1.从景物描写中你能说说诗人杜甫的形象吗?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的形象;从“危樯独夜舟”看到他飘泊中的孤寂融情于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赏析“垂”“涌”的表达作用。

“垂”,低垂。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涌”随波起伏。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2.颌联的意境。雄浑阔大

3.与诗人的情感关系是怎样的?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此联上句与“岂有文章惊海内”(《客至》)一样,既是自谦之词,又有自豪之意。下句与“罢官亦由人”(《立秋后题》)一样,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质上是抒发愤慨。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这,而是由于不被任用。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 “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结尾的比喻与上文哪句诗相扣? 2.体会这一比喻的情感内涵。

如此江湖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诗人自叹身世飘零

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白鸥时,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

三、课堂小结: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

四、布置作业:

1.从景物描写中你能说说诗人杜甫的形象吗?

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的形象;从“危樯独夜舟”看到他飘泊中的孤寂:融情于景。2.赏析“垂”“涌”的表达作用。“垂”,低垂。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涌”随波起伏。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四、板书设计:

旅夜书怀

首联

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

颈联

融情于景凄凉孤寂

颌联

意境雄浑阔大

尾联

比喻手法自叹身世飘零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1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2、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3、艺术特色。A、寓情于景 B、直抒胸臆。

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三、名句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四、练习提升.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

C.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四处漂泊。

(答案A.应是“由近及远,由上及下”。首联与颔联之间是由近及远。颔联的上联与下联之间是由上及下。)

五、对比拓展

对比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旅夜书怀

李白 杜甫

渡远荆门外,细草微风岸,来从楚国游。危樯独夜舟。

山随平野尽,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名岂文章著?

云生结海楼。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飘飘何所以,万里送行舟。天地一沙鸥。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1)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野”、“江”、“月”、“流”;(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

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篇3:旅夜书怀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在《悲剧的诞生》中将人类精神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精神, 这类人性格外向, 浪漫而热情, 想象力丰富, “要在生命幻变中忘却生命幻变所生的痛苦, 纵饮狂歌, 争取刹那间尽量的欢乐, 时时随着生命的狂澜流转” (1) ;另一类则是以阿波罗为代表的太阳神精神, 这类人性格内向, 沉着而内敛, 自制力极强, “风帆自动而此心不为之动, 他永远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2) 。

生于中国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比尼采早出世了千年, 却稳稳地印证了这个说法。李白是酒神, 这在他的诸多诗篇里可得到验证, 名贵的“五花马”、“千金裘”都可以拿去换美酒, 古来的圣贤都比不上饮者, 饮者们举杯消愁, 只愿长醉不复醒。杜甫是太阳神, 节制、含蓄, 一丝不苟地把握整体的和谐完美, 不管是拖着百年多病的身躯登高, 还是望着兵车辚辚, 战马萧萧长叹, 都表现出一种忍辱负重的道德责任感。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用兵法给李杜作比:“少陵诗法如孙、吴, 太白诗法如李广。”意思便是杜甫的诗讲究规律, 知道节制, 而李白的诗多是率性而为。

总体而言, “李白诗风, 举重若轻;杜甫诗风, 举轻若重。举重若轻, 意味着超越板滞的格律而张扬清奇的才性;举轻若重, 意味着精熟格律而输入沉重的社会责任感” (3) , 二者诗歌的风格特色因人、因地、因时间皆有不同, 如《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和《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两句诗看似差不多, 实则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差异。

二、《渡荆门送别》浪漫飘逸的酒神精神

《渡荆门送别》大致作于开元十二年, 也有说法认为作于开元十三年或开元十四年,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 不可怀疑的是,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 李白还很年轻, 大概二十五岁 (如是其他说法, 则是二十六或二十七岁) 。当酒神还年轻的时候, 那种热烈奔放的酒神精神更能发挥到极致。此外,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白初次“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沿着三峡直冲荆门之外, 向蜀地之外的世界探索的时候, 那种豪情万丈, “整个世界皆在我面前”的壮志更不必多言。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一句中展现的意象有山、平野 (大荒意为广阔无垠的原野, 也可归在平野中) 、江水是十分典型的江中图景。前句描绘了江水两侧群山的面貌, 随着船的行进, 两侧群山逐渐消退, 显示出一马平川的原野, 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 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后句则描写江水奔腾千里的形态, 从船上望去, 远处的江水仿佛注入荒野, 显出天空的高远, “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前后两句诗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的, 而非定点观察, 这从“随”、“尽”、“入”、“流”等字中就可看出。由于从“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向楚地进发, 地势的逐渐开阔让诗人的心情也明朗起来, 连带着所见之景全都生动无比。“山水本无感情, 需要人把感情赊给它;这种赊借是非常讲信用的, 人把感情赊给山水, 却可以在审美价值上加倍获得偿还” (4) , 本是一叶小舟在江中前行, 却被诗人写为群山随着平野前行, 江水流入荒原, 山山水水都具有了生命力。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评价:“明丽果如初日。” (5) 实在非常恰当。

三、《旅夜书怀》沉郁顿挫的太阳神精神

《旅夜书怀》写于唐代宗永泰元年 (公元765年) , 那年的杜甫在正月辞去节度参谋职务, 返居成都草堂。三个月后, 严武去世, 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 带着家人由成都乘舟东下, 经嘉州 (今四川乐山) 、榆州 (今重庆市) 至忠州 (今四川忠县) , 在旅途中, 他写下了这首诗。舟车颠簸中的杜甫已年过半百, 当太阳神走入人生末尾时, 那种沉着内敛的太阳神精神更多了一些哀伤。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岸上星垂, 舟前月涌, 以广阔的原野为参照点, 才可感到“星垂”, 天上月色宁静, 水中月色动荡, 才可称为“涌”, “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这句诗中展现的意象为星、平野、月、江水, 虽然较之李白在《渡荆门送别》的颔联中的意象多了一项, 但星和月这两种意象, 方位偏上, 且在画面中占有的面积也较小, 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很空旷, 不像“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一句中, “山”这一意象所占的空间很大, 显得整个画面较饱满。一般来说, 四川成都一带地势较高, 有江就会有山, 也许杜甫当时视野所见中也是有山的, 但他不像李白那样, 直白地将看到的一切全都写于笔下, 就像前面提及的, 太阳神的精神让杜甫有节制、有含蓄, 一丝不苟地把握整体的和谐完美, 对所见现象进行有意义的简化, 展现出一副空旷画面, 也为下文“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营造了氛围。于神秘而开阔的自然中, 头顶是浩瀚的宇宙, 脚下是流动的江水, 远处是低平的原野, 在这样的情境下, 对人生迟暮的无力感和孤独感都会自然地生发。自然将永恒地扩展下去, 而社会现象的存在终是短暂的, 即使读者也能对那种瞬间和永恒的存在感产生心灵的颤动。

“无论荒凉感或写意性, 由他写来, 往往都具有百感交集的沉重, 形成一种心灵共振的结构。尤其愈到晚年的他, 心灵深处愈是深积着浩大而深刻的焦虑” (6) 。此时的杜甫必将回忆起自己先前坎坷的人生旅途, 报国无门的悲伤又涌上心头, 苍老多病当然是事实, 但并非休官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朝廷忘记了他, 他就如同一只落单的沙鸥, 漂泊于江湖间, 穷困潦倒。黄生的《杜诗说》中评价说:“一沙鸥, 何其渺!天地字, 何其大!合而言之曰‘天地一沙鸥’, 作者吞声, 读者失笑。”

总之, 李白的“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贯穿了李白从青年时期就秉承的酒神精神, 是他蓬勃生命力的体现, 有一种气势淋漓的大山水境界。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则是通往人间的思考, 通向他忧国忧民、人生迟暮的太阳神精神。无论是浪漫飘逸的酒神精神, 还是沉郁顿挫的太阳神精神, 二者各有优势, 一定要评出个优劣, 既没有必要, 又不合理。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 从李白到杜甫的精神演进过程, 展现了酒神精神是如何在人生起伏中被太阳神精神幻化的。这也许正是一个人从青年时代逐步走向中年时期的过程, 曾经的浪漫热情最终都会蜕变为沉着内敛。

参考文献

[1]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2]朱光潜.朱光潜人生九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3]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4]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5]葛景春.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9.

[6]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6.

[7]王夫之著.陈书良校点, 唐诗评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篇4:杜甫《旅夜书怀》说课稿

《旅夜书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二单元推荐作品的第二首诗。

本单元诗歌鉴赏的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学情

我教的是两个普通理科班,学生不爱学语文,好多时间用于学习数理化,学习语文成了业余兴趣爱好,所以注重教法,讲究学法尤显迫切。

2.说学习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依据高考考试说明:“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能感受作品形象、品味诗歌语言、把握作者情感”,結合单元指导与提示,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体现杜甫漂泊情感的意象及所运用的反语、比喻,乐景写哀情,直抒胸臆等表现方法,提高品味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2)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怀,提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理解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的人生境遇,体味杜甫寄托于诗中的身世感慨及家国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把握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意境来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

在阅读和训练中理解表现杜甫漂泊情感的具体方法,品味诗歌语言,提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能力。

3.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要求:“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这课的教学,重视诵读,通过诵读、研读、赏读、美读、背诵等一系列步骤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课前准备:

我补充印发相关的材料,让所有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辅导资料,按照“七环节”(题目、作者、内容、思路、感情、写作技巧、语言)对杜甫《旅夜书怀》提前一周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备课形式准备好书面交流材料。

(2)课堂交流:

我对讲课作了分工。抽两个学生利用20~25分钟时间,按照“七环节”对杜甫《旅夜书怀》进行个性化解读课堂交流,让第一个学生分析题目、作者、内容,第二个学生分析诗的思路、感情、写作技巧、语言,生成基本的理解。

有意识地让学生课内找意象,突出分析“垂”“涌”“岂”等字词,强化品味意境的能力训练。

(3)师生合作进一步研读文本:

通过朗读诗歌,初步感知,知人论世,宏观把握;联系具体诗句,研读、赏读、美读、背诵,分析诗歌学会把握诗歌意象,思考讨论诗歌意境,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完成文本鉴赏。

(4)课堂提升:

课堂板书设计,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分析理解诗歌意境。

(5)作业设计:

“当堂背诵课文和比较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杜甫旅夜书怀》的异同”。突出语感训练,在训练中提高了学生利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说课堂教学具体过程

1.朗读诗歌,检查课前自主学习情况

2.研读、赏读、美读师生合作进一步研读文本

(1)通过“夜”字察实景。

学生细读诗歌,明确诗中写旅途之夜的所见之景的句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意境)?

明确:草:细——孤弱 风:微——轻风 岸:江岸——宽阔 樯:危——高,孤立突兀 夜:夜晚——凄冷 舟:独——孤舟 星:垂——低垂 平野:阔——辽阔无边 月——明朗的月光 江——流水汹涌澎湃

小结:

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寓情于景(反衬、乐景写哀情)。

(2)通过“书怀”悟实情。

颈联融情于景凄凉孤寂,尾联比喻手法自叹身世飘零。

小结:

抒发凄凉自伤漂泊之情 直抒胸臆(反语 比喻)

3.课堂提升

(1)板书:

“景——‘独夜舟——情”

描绘孤舟夜泊河岸图景,寓情于景(反衬、乐景写哀情)。

抒发凄凉自伤漂泊之情,直抒胸臆(反语 比喻)

(2)作业设计:

当堂背诵课文。

比较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杜甫旅夜书怀》的异同。

四、课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讲解后师生交流,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缺憾,比如想一节课一下子把鉴赏诗歌的所有知识都讲清楚,练到位,欲速而不达……

学生讲课需要定时、定量、定法,抓落实。

定时:给足学生准备的时间,限定交流的时间,留给师生一起探究的时间。

定量:所有学生准备而交流的只需两三个,每次不同,争取最后所有人都参与;学生讲次数不可过多,一个单元一篇比较合适。

定法:学生最好在老师讲解例文后,注意讲究程序,按照“七环节”进行个性化解读。

抓落实:老师对学生准备的书面文字一定要检查指导。

篇5:《旅夜书怀》改写

微微的轻风起起伏伏荡漾在静静的春夜;岸上钻出泥土的水溶溶的小草推推,有如来自江中的波浪;而波浪则在柔软的月光中明晃晃的轻推着江岸……如此清新,静谧的景儿在这章历史卷中浮现出来。随着船儿的漂流,我的摄影机也录下这美景。

一切都在变化着。风儿在动,水儿在流,月光也随着周围的变化在江中不断的晃动。我在晃动中前行,不知前面还有多少美景等我摄取!

突然,小船的步伐加快,等我细一看,便是一幅辽阔的画面在镜头里:满满的江水载着满满的月光,映着碧澄澄的广阔的月光,平野无际般壮阔。没想到一次小晃动,我的视野便从下载的小天地换到了广阔的大宇宙!我想这张历史卷的.主人公也该出场了。

果然,在这广阔的背景中出现了一个渺小的画面:悠悠的小舟,载着你悠悠的心绪,漂泊在这悠悠动荡的江流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忽然,你大喊一声。渺小的画面中夹杂的颓唐与落寞都被你这声大吓吓退。你的小舟向我的小船驶来,镜画中你的背影更加厚重了。

“身世飘零又何妨,孤独落寞无处安身又何妨,只身一人无所依托又何妨。月涌大江流,自然都能如此广阔,难道我不觉得生命的伟大吗?难道我的胸襟不开阔吗?只是好友严无的逝去让我痛,只是时间飞逝而心中追求于大济天下苍生的抱负无法实现。眼前雄阔的气势为何不让生命‘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呢!”

镜像里,你的背影越来越大。我们船只相差很近,我想叫住你,可我又害怕打扰你的思绪。

看着你沧桑的背影,凝视着你蓬乱斑白的头发,我盯着你从我身边渐渐远去,远去,一个漂泊、广阔的背影-杜甫。

我摄下你的背影,是永不灭的博大胸襟的背影,把你珍藏在我的画册里,把你嵌砌在我每一个镜头的深处。

篇6: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xìcǎowēifēnɡàn,wēiqiánɡdúyèzhōu.

细草 微 风 岸,危 樯 独夜舟 .

xīnɡchuípínɡyěkuò,yuèyǒnɡdàjiānɡliú.

星 垂平野阔 ,月 涌 大江 流 .

mínɡqǐwénzhānɡzhù,ɡuānyīnɡlǎobìnɡxiū,

名 岂文 章 著 ,官 应 老 病 休 ,

piāopiāohésuǒsì,tiāndìyìshāōu.

飘 飘 何所 似,天 地一沙 鸥.

注解:

1、危樯:高耸的桅杆。

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

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4、沙鸥:水鸟名。

韵译: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

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评析:

篇7:《旅夜书怀》学案

《旅夜书怀》学案

一.抄写《旅夜书怀》并翻译

翻译:

二.教材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三.朗读诗歌

整体语调:缓慢、低沉的。

四.赏析诗歌

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2011高二语文唐诗宋词教学案

咏怀古迹之三

一、基础知识 1.注音

万壑()赴()荆门 明妃()朔()漠 青冢()

2.解释词语

①“空”:

②“春风面”:

③“环珮”:

3、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篇8:旅夜书怀

先看李白《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游历途中所作, 题为送别却非一般诗作中常见的诗人送别亲朋挚友, 而是诗人自己离乡时的怀乡之作。玄宗开元年间, 年青的李白“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带着慷慨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过三峡、渡荆门, 一路向前。我们不难想见, 意气风发的少年独立扁舟之上, 抬头是两岸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 低头是奔涌不息的滔滔江水, 心情应当是怎样的壮怀激烈。诗人此时是迎风而立的少年英才, 但纵然是豪情满怀, 但初识的乡愁滋味也拨动了诗人心中的似水柔情。

当然, 要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诗句中的独特韵味我们就一定要理清全诗思路, 对诗歌进行全面理解。首先, 李白为这首诗题“送别”二字, 所指何在?而“诗中无送别意, 题中二字可删” (1) 的观点又是否正确呢?诗人离乡游历, 即将漂泊在外, 此时再为他人“送别”自然是不合常理的。而“天才”如李白又怎么会犯在诗题之中加入无关字眼的低级错误, 若真无“送别意”那就应该题为“渡荆门远游”,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说道这里, 我们就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批评传统。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从《诗》三百篇开始, 就有“言志”的传统, 传达出作者的情意。 (2) 而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也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由此可见, 无论中西,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过程中的第一要义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因此, 我们在进行浪漫主义诗歌批评的过程中应该先从诗里的情感本质去了解。就是说, 这个情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 那些外在的具体的事件是难以确定地来指明的, 所以我们就先从他的情感的本质来加以探寻。 (3)

因此, 我们就可确定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所表应有“怀乡之感”, 但送别二字也并非没有出处。尾联“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为我们道出了其中玄妙。万里送别的是故乡山水, 养育诗人的母亲河以滚滚江水为游子送行, 送他出川蜀闭塞之地去开阔眼界;依依不舍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少年慷慨激昂后对故土的依赖与思念。即自然以自己的博大和厚重承载了人类的希望与理想, 是慈母般的爱怜;而人类对于自然的回馈则是浓浓不化的爱恋。由此, 我们也得到答案, 诗人“送别”之意不过是将“江水”拟人化的一种艺术手法, 借以生动传情;而在题目中加“送别”二字也是为了让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体验这种角度互换的艺术感觉。而认为诗中无送别意, 要将送别二字删去的说法则是采用了另一种对诗歌的批评方式。即注意诗歌本身的形象、结构、象征, 以及与诗人意识关系的研究, 这是对艺术、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简言之就是“就诗论诗”。这种特别注重作品本身艺术上的批评产生了一个“作者原意谬论”的术语, 而这种来自西方的批评传统是不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取向的。按照这种“作者原意谬论”的批评方式, 诗中江水伴作者一路远行, 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感。诗中故乡山水送诗人远行单有作者怀乡之意, 使得原本“二元”的情感呼应变为了单向的抒发情感, 美感尽失。从这一点, 我们可以窥见中西诗歌批评异同的差异, 中国自古及今都认为, 诗人愈伟大, 他的人格、情操、襟怀、抱负方面也愈伟大, “知人论世”是我们传统的批评方法;而西方则不然, 西方的诗论, 从古希腊的悲剧开始, 其文学理论中就偏向“模仿”和“客观”, 注意技巧安排、解构字句的作用。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本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 地域限制的打破也是的这种无形的阻隔逐渐消失。但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分析古典诗歌的过程中也要慎重借鉴西方文论。

再看颈联“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一轮明月倒映水中, 仿佛从天上飞来的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而江面上水汽迷蒙、行云簇拥, 在半空中幻化出“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观。这一联中, 抬头是光辉灿烂的夜空, 低头是烟波浩渺的江面, 天高地阔, 景致渺远。这样的景物描写使得李白“仗剑去国第一游”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4) 年轻的诗人即将投身于更广阔的天地并可能创造一番“丰功伟业”, 这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身旁波澜壮阔的景色使得年轻的李白激越奔放、心潮澎湃。

有了以上理解之后, 我们再统观全诗。“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紧扣题目, 交代创作背景, 奠定全诗基调;“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身随心动, 一路出荆门、过三峡, 对故乡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 再加上渐行渐远的崇山峻岭和湍流不息的江水, 诗人的内心越加激动;“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可谓是光辉灿烂, 天地高远;而“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一联则将思乡之情表达的绵密细腻, 仿佛诗人内心丰沛的情感都将随着悠悠江水飘飘荡荡, 飘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一句寓静于动, 诗人立于舟上, 人静景动。而随着江水顺流而下, 离故乡越远视野愈加开阔, 重山已消失在旷野的尽头, 奔流的江水也没入远方, 这种横向的开阔场景使人心中顿生万丈豪情。而在这幅寂静旷远的画面之下还隐藏了悠悠的江水, 就如诗人“仗剑去国”的慷慨豪迈之下还暗涌着思念家乡的温情脉脉。画面中一静一动, 选用的意象也是既有豪迈的高山旷野, 也有柔和绵长的悠悠江水。及照应诗人内心奔腾的想象也描摹时下离开故乡的感伤。

除此之外, 《渡荆门送别》一诗还彰显了李白诗歌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诗人表达内心情意的过程中, 不同于常见的借景抒情, 诗人酒入豪肠之后, 丰盈的内心世界赋予外物情感, 由心及物, 仿佛“比”的手法。这样的艺术手法又与西方文论中“移情说”有了相通之处。而李白就是这样的天才, 不羁狂放、不受约束, 他的才华和理想让他与超越规范的生活相配, 让他超越古今、横跨中外。

我们再看杜甫《旅夜书怀》。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 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一览无余。时代对于文学的烙印总是深刻而难以磨灭的, “安史之乱”前后二十余年的动荡不安也让杜甫的诗歌染上了浓郁的愁苦愤懑, 也许正是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杜甫的成就与其坎坷的经历息息相关。诗人一生漂泊, “安史之乱”逃难至蜀中投奔好友严武, 虽在成都草堂中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但好景不长, 严武去世之后诗人又开始了漂泊无依的生活, 然而更不幸地是从杜甫离开成都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安稳度日, 一直是四处漂泊, 直至生命的终结。而此时就应该作于诗人晚年四处奔波的途中。

不同于李白诗歌中景物与情感浑融一体, 杜甫的《旅夜书怀》层次分明。全诗简单来看可以分为两层,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但终归还是情景交融、相互呼应的。“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寂静的夜晚里微风轻拂、细草摇曳, 开阔的江面上独有一帆孤舟, 高耸的桅杆更显得寂寥。“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原野开阔得仿佛天地相连, 点点繁星明亮好似要垂落人间;而眼前的滔滔江水也涌着一轮明月奔涌向前。这四句诗简单明了的描绘了诗人旅夜独宿的夜景, 为后面抒发凄凉孤寂的心绪奠定基础。后四句诗人借景抒情。“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写尽诗人痛苦激愤。其实杜甫一生两次辞官都与“老病”无关, 皆是因政治人事而无奈退隐;而若只因文章著称于世更让杜甫愤愤难平。“飘零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旷野笼罩在苍茫月色之中, 而诗人也像一只沙鸥一样在这天地间徘徊低旋, 无归无宿。杜甫诗歌的诗意并不难解, 但诗人若只是简单的情景交融, 有怎当得起“诗圣”的美誉呢?

杜甫写诗的一个特色就是真正把他内心的情意投注进去。他以表现他内心的情意为主, 而不是很死板地刻画描写外物。 (5) 即杜甫写景是缘情, 抒情又能引起共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 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破难分辨。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虽然《旅夜书怀》一诗中所写景致应为现实, 但文学创作毕竟不是单纯的模仿再现, 杜甫所写的现实也不应是单纯的现实之景, 也应包含他的理想。其实,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文学创作是有共通之处的, 西方的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 《城堡》、《变形记》、《百年孤独》中的奇幻我们没有经历过, 但人物内心世界的那种情感经历我们是感受过的。杜甫写景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其在感知、感动之后还能进行感发, 引起一种联想, 一种生生不已的生命。诗人写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杜甫远祖是晋代文豪杜预, 家学渊源、一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更是一心想要致君尧舜禹。但无奈的是一生漂泊未得重用。坎坷的经历使得杜甫的内心世界复杂深邃, 而这首写在诗人晚年的诗作就更不可能是某一种单纯的现实情意。诗人此时所表达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意、意象化之情感, 想诗人阅尽世间兴衰和人间苦难, 种种世变与人情都已在内心中经过了长时间的涵容酝酿, 此时的感慨再不会是局限于一事一物的单纯情思。 (6) 也正因如此, 我们会联系杜甫生平、自身经历做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漂泊无依等诸多解释。这也就体现了杜甫诗歌对读者的感发能力, 使读者心动, 对自己的生命有所珍惜, 灵魂有所提升。

而每一个伟大的诗人, 都是用它整个生命去写他们的诗篇, 用整个生活去实践诗篇;他的每一首诗都可以做他自己生活的注脚, 都可以给读者很多联想。而杜甫就是这样的诗人。

最后, 我们再来看看“李杜”二人之异同。首先, 时势造英雄, 繁华的长安让李白酒入豪肠,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安史之乱”二十余载辗转漂泊让杜甫挥笔写就人生苍凉。其次, 艺术特色上各具特点。李白是天才, 便可放荡不羁, 不受约束, 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由心及物, 往往是不着一字却可尽得风流;杜甫是贤才, 关心社稷、致君尧舜, 写诗是即物即心, 文辞淳朴但意蕴深厚。最后, 从接受过程来讲, 李白的诗多是天才式的创作, 读者最后感受的是浪漫的诗意, 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神女;而杜甫的诗质朴厚重, 文辞凝练, 给读者的多是心灵触动, 由人到己, 是感发式的共鸣。

但无论李白还是杜甫,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 伟大的诗人们以其诗歌的巨大价值、富有魅力的精神品格, 不断激励鼓舞这我们, 也正是这种千年以来从未中断的精神传承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永垂不朽。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 我们更是“许信此翁未死, 到如今凛然生气”!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2]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旅夜书怀】相关文章:

上一篇:电子设计cad实验报告下一篇:控告状刑事诉讼文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