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垾镇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

2024-04-07

中垾镇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中垾镇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

中垾镇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中垾镇妇联紧扣年初工作目标,围绕市、区妇联布署的全年工作重点,结合中垾实际,注重宣传、突出服务、拓展载体、全面推进,围绕妇女创业就业、家庭建设、维权关爱、基层组织巩固方面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加大妇女创业就业培训。一是大力宣传全镇优秀创业女性的先进事迹,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女性进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二是多方搭建平台,服务妇女创业就业。7月下旬至8月上旬配合就业所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巢湖市金鼎盛电子灯饰公司180名电子操作工接受了为期15天的技能提升培训,最大限度提高她们就业技能。

二、加强维权工作机制建设,完善维权服务网络。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联合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于“三八”维权周、“11.25”反暴日、12〃4法制宣传日,在集贸市场及初中校园组织开展了大型法制宣传活动。二是完善妇女法律援助站来访接待制度,全年协助司法所调解因家庭婚姻、赡养、家庭暴力等来访妇女13人,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三是立足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优势,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各村、社区积极开展了“关爱家庭、拒绝邪教”宣传教育活动,从根本上遏制邪教活动在农村的发展势头,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对反邪教工作的认识,提高了广大家庭成员识邪、拒邪、反邪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了家庭拒绝邪教,人人崇尚科学,共建和谐社会的浓厚氛围。

三、提升妇女思想素质,推进和谐家庭创建。一是做好纪念“三八”妇女节101周年暨“十佳好媳妇”系列评比表彰活动。3月7日,召开了第十届“皖江杯〃十佳好媳妇”表彰大会,各村居书记、妇代会主任、镇直单位代表、获表彰对象80多人参加会议。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互助经济组织,在留守妇女较集中的庙集、小联圩、建华村,镇妇联牵头,村妇代会实施,成立了生产互助、服装裁剪、制鞋等小组,小组活动室有制度,有牌子。留守妇女走出家门,在参与发展互助经济中增强了信心,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老人孩子;既远离不正之风,又体现了自身价值,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十一月中下旬在全镇范围推荐申报了16户平安家庭,这16户家庭将于明年三月份表彰。此项活动充分了发挥妇联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以家庭的平安,促社会和谐稳定。

四、关注妇女儿童民生,着力实施了妇女关爱行动。

(一)开展留守妇女情况调研。三月份在全镇就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以及留守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对解决留守妇女问题提出了发展本地经济,鼓励和扶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强化宣传培训、丰富文化生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家庭”、“三无”村居等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地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及成立留守妇女互助小组,解决留守妇女1人难以办到的或高强度劳动或精神负担重等力不从心问题等针对性较强的建议。

(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春蕾计划”活动。5月4日,与镇中心校联合于镇政府四楼会议室隆重举办美籍华人汪炳文先生资助贫困学生捐资仪式,镇中心小学夏盈盈等31名贫困学生共得到10万元资助。5月27日,镇妇联、文广站又联合镇中心学校、中垾镇龙凤双语幼儿园共同举办了庆“六一”少儿文艺汇演,让农村留守儿童过上一个快乐的节日。5月31日,由镇宣传部门牵头,妇联、共青团、文广站及镇中心学校共同在镇政府四楼会议室举办了迎“六一,庆建党九十周年”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中垾镇2011获得“十佳少年”、“优秀少年”称号的26名同学,并且为获得镇内书画比赛、作文竞赛及区级读书比赛获奖的同学颁发证书和奖品。会后为20名困难学生送去了4000元慰问款。9月6日,由镇妇联牵线搭桥的安徽广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海、半汤中队副中队长邾亮等爱心人士又捐资3500元助学款,由妇联、中心学校负责人发放到吴紫薇、杨凯燕、刘惠萍等5名中垾镇中心学校受助生手中。10月

31日,在中心学校摸底登记审核的基础上申报了祝丹丹等5名“春蕾计划”受助生。11月2日,积极实施“恒爱行动”,招募10名爱心妈妈为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编织毛衣。

(三)扎实开展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民生工程项目。今年我镇被列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乡镇。项目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对留守儿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协调领导小组,强调以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为切入口,以宣传为途径,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展留守儿童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努力做到“留守儿童满意、外出父母放心、社会舆论认可”。活动室位于美丽的巢湖之滨,依托滨湖村农家书屋和党员活动室而建,于八月底建成,九月正式对全镇留守儿童开放。活动室建设以巢湖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五化”标准实施意见为依据,做到“硬件规范化、制度健全化、管护专人化、关爱亲情化、活动多元化”,活动室布臵针对儿童特点,温馨、简洁、明亮。11月11日活动室顺利通过合肥市妇联验收。

(四)开展安臵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志愿者配合镇矫正办和安帮办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安臵帮教对象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工作,帮助解决女性帮教对象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五、抓自身,夯实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一)加强“党建带妇建”,全力打造“妇女之家”建设。认真落实居妇字[2011]9号文件精神,8个村(居)依托党员活动室、或人口学校、或农家书屋等场地,做到妇代会领导机构健全,统一标牌上墙,制度汇编成册,各类表簿齐全。庙集村妇代会在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做文章,依托阵地建“家”,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家”事活动,得到了广大妇女拥护及上级肯定,“妇女之家”建设项目被列为全区妇女工作示范点。

(二)以“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推进妇联组织建设。镇妇联借换届选举之机,进一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将那些学习、创新、协调能力强并能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服务妇女的女性选进班子,“两个100%”、“一个提高”目标落实。8月12日,已换届党组织中有妇女成员的村占已换届村总数比例达100﹪,已换届的8村(居)党组织成员总数30人,其中女性总数11人,比例占36.7﹪,2名当选为副总支书记(1名为大学生村官),9人当选为委员,其中2人为新进人员。8月31日,村委会换届选举程序结束后,顺利进行了8村(居)妇代会换届选举。已换届村委会中有妇女成员的村占已换届村总数比例同样达100﹪,女性占村委会成员比例41﹪,16名成员中有5人为新进人员。8名妇代会主任中有1人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

2012年工作重点:

2012年镇妇联将以全国妇联副主席宋秀岩讲话精神为重点,在“六个创新”上寻求工作突破口,努力开创妇联工作新格局。

一、加大“妇女之家”建设力度,扩大“妇女之家”覆盖面,并发挥其作用。

二、延伸活动室触角,让全镇儿童普受惠。

三、积极融入美好家园建设,打造妇联品牌。

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五、加大对村居女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她们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

中 垾 镇 妇 联

2011年12月5日

篇2:中垾镇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

2010年,镇妇联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妇女十一大精神,大力实施妇女创业行动、妇女维权行动、妇女文明行动和妇女关爱行动,强基固本,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各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

一、继续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一是以创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开展“巾帼致富工程”,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培育一大批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女致富带头人。二是围绕“三八”妇女节开展系列庆祝、纪念、表彰活动。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女性创业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全镇妇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三是继续配合参与区妇联“万千百十”工程,为妇女创业就业做好服务,今年将完成100名培训任务。

二、继续加强法律宣传工作。一是继续向广大妇女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是继续与综治办联合开展“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和谐促社会稳定。三是继续配合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群防群治和安置帮教失足妇女工作。

三、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搭建平台。我镇妇联将继续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各种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实践等活动。同时我们要促进全镇妇女和家庭成员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和谐自我创建,使更多的家长成为学习型家长。尤其通过母亲素质的提高,影响家庭和社会,言传身教于未成年人,促使其健康成长。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问题,努力提高我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6.1”国际儿童节我镇妇联将开展

慰问活动,要走访贫困家庭送温暖活动,为贫困儿童办实事、办好事。

四、加大维权工作力度,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到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普法规划。做好“三八”维权周宣传,利用“12.4”法制宣传和“三下乡”等宣传时机开展妇女儿童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与司法部门联合,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信息、咨询和法律帮助。

五、强基固本,加强妇联组织建设。

1、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着力探索和谐社会建设对于妇联组织和干部能力提出的重要要求,妇联组织和干部要逐步实现工作理念的不断创新,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发挥妇女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2、加强妇联组织思想作风建设。镇村妇联组织及妇联干部要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赢得广大妇女的信赖、支持和拥护,为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努力奋斗,为我镇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垾镇妇联

篇3:2011年“三农”工作要点解析

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认真研判“三农”形势,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慎重做出的重大决策, 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进全省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今年, 我省继续把“稳粮”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将着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力争全年新增粮食50万吨, 粮食总产迈上1000万吨台阶。粮食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头等大事, 粮食问题也是始终关系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尽管2010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958.3万吨, 但只是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加上我省旱灾、雹灾、山洪等自然灾害近年来易发频发重发, 一些地方靠天吃饭, 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为此, 我省将深入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大力推进河西及沿黄灌区新增2亿公斤粮食生产建设项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突出发展玉米和马铃薯;稳定油料种植面积, 优化油料生产布局和品种;稳定发展小麦、大麦和小杂粮生产。继续推广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工程。如何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省上将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

中央和省上高度重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我省财政支出重点将向农业农村倾斜,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城市资源为农服务的长效机制。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的服务, 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 加快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今年, 我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因在于, 在连续几年快速发展的背后,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各种支撑力量已绷得很紧, 农产品提价增收空间越来越小, 农业传统增长方式增收潜力越来越弱, 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最大难题。加之我省现有贫困人口349万, 数量居全国第三, 贫困发生率为16.7%, 居全国第一, 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任务艰巨。

今年, 我省将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力争2012年全省农民收入达到全国2007年平均水平, 2015年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成为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重点。将继续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 推进1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 建设全国一流的元帅系苹果和优质红富士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国家级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 发展蔬菜、葡萄酒、陇药产业, 做优小杂粮、食用菌、百合等地方性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支持“休闲观光农业、林下经济和农家乐”成为新亮点。

篇4:2016年,妇联工作这么干!

改革创新巾帼建功工作:深入实施“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加强对城乡妇女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深入开展“共建美丽家园行动”“家庭节能行动”;创新“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选树和宣传方式,等等,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妇联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开展宣传教育、注重立志脱贫;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能力脱贫;用好小额贷款、助推创业脱贫;发展妇女手工、实施巧手脱贫;注重能人引领、带动互助脱贫;搞好“两癌”检查、推动健康脱贫;凝聚社会力量、爱心助力脱贫。

改革创新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向各领域各行业拓展;制定实施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叫响“邻里守望·姐妹相助”巾帼主题志愿服务品牌。

改革创新服务妇女和依法维权工作:

更加注重从源头上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权益重点难点問题:大力宣传反家庭暴力法,推动反家庭暴力法有效实施;深入研究深化农村改革中农村妇女权益保障问题,及时跟进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修订,继续推动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维护好农村妇女权益,进一步推动提高村和社区“两委”以及各类决策监督议事机构中女性成员比例;认真研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新情况,帮助解决妇女就业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推动为妇女更好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创造有利条件;抓住地方党政领导班子陆续换届契机,推动大力选拔配备优秀女干部;抓住各地各部门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契机,推动将妇女儿童发展目标任务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将普惠妇女儿童的实事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工程。

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维权工作:推动法律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建设更好落实,探索建立婚姻家庭纠纷妇联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与信访等部门合作建立信访信息分性别统计分析与个案联合督查机制,加强妇女儿童舆情监测、研判、应对机制建设。

更加注重法治宣传教育和服务:持续开展“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活动,扎实做好普法宣传、矛盾排查、心理疏导、纠纷调解、信访代理、法律帮助、困难帮扶等服务,进一步探索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涉及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公共服务,加大对进城务工妇女、残疾妇女儿童、老龄妇女等群体的帮扶力度。

◆ 改革创新网上妇女群众工作:加快构建妇联网群,整合优化妇联系统网络及新媒体资源,培训建设妇女网络评论员、宣传员队伍,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做好网上服务,形成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

改革创新妇女交流交往工作:不断拓展同各领域、各层面、各界别妇女特别是女性代表人士的联系,推进合作共赢;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对外妇女交流。

全面深化妇联自身改革:

大力推进妇联领导体制改革,明显提高妇女代表大会、妇联执委会和常委会中基层一线妇女比例。

大力推进机关机构设置改革,对内设机构进行合理调整、充实和完善,强化直接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和家庭的职能。

大力推进机关干部管理方式改革,注重从各行各业、基层一线不拘一格选拔专职妇联干部,推动干部在妇联机关与直属单位、领导机关与基层组织之间双向交流以及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双向交流,探索招募志愿者参与机关工作,使妇联机关成为“一池活水”。

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加强组织覆盖,充实基层妇联组织骨干队伍,推进联系服务妇女方式改革,增强妇联组织服务能力。

山东:不等不靠干起来!

2016年,妇联系统深化改革年!根据全国妇联工作要求,山东省妇联主席邢善萍做出工作部署,要不等不靠干起来!

以解决“四化”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深化妇联组织领导体制、机关机构设置、干部管理方式、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联系服务妇女方式等自身改革,有序有力推进全省妇联系统改革。

篇5:中垾镇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

我镇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及退伍军人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等三项内容,工作方案如下:

一、高校毕业生及退伍军人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此活动主要针对尚未落实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重点是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工作目标:一是力争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全年就业目标达到80%以上。二是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登记失业后半年内就业率达60%以上。三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登记制度,登记后半年就业率达90%以上。

积极组织参加“民营企业招聘服务周”活动

1、活动时间:3月前

2、活动要求:

(1)组织参加区民营企业现场招聘会。

(2)利用村(社区)公开栏,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及时张贴招工信息等活动。

二、就业援助系列活动

此活动主要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困难大学生,以及因企业关闭、停产而失去工作的城镇失业人员,重点是新产生的就业困难人员。工作目标:一是确保对每一个新产生的就业困难对象进行登记,并得到就业援助。二是帮助登记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

安置、或灵活就业等方式实现就业。

(一)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周活动

1、活动时间:1月前

2、活动要求:

(1)加强宣传。村(社区)劳动保障站,采取入户宣传和上街宣传的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使就业困难人员了解相关政策。

(2)根据我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开展活动,尽量解决就业援助对象的就业问题。

(二)逐户家访活动

1、活动时间:5月

2、活动要求:

(1)依托村(社区)劳动者保障站,深入困难人员家中开展入户家访,保证不遗漏一户一人。

(2)进行逐户逐项登记,做到“四清”,即:对困难人员家庭状况清、技能状况清、培训意愿清、就业意愿清。

(3)进行困难人员情况分析,建立困难人员个人台帐。

(三)一对一帮扶活动

1、活动时间:6月

2、活动要求:

(1)对就业困难人员争取公益性岗位援助和就业政策援助,帮助其实现就业。

(2)对困难对象提供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就业困难对象提

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其成功创业。

(3)充分利用就业政策,促进灵活就业的困难对象稳定就业。

三、春风行动系列活动

此活动主要针对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是其中新失去工作的返乡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工作目标:一是将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工纳入培训计划,享受培训补贴政策。二是组织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企业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实现转移就业。

(一)“春风送岗”活动

1、活动时间:2月至3月

2、活动要求:

(1)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提前收集一批适合的就业岗位信息。

(2)加强宣传,向农民工介绍进城务工常识,维权注意事项,公共就业服务联系方式,以便农民工进城求职。

(3)参加上级组织的现场招聘会,集中帮助一批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

(二)技能帮助我找工作活动

1、活动时间: 2月至4月

2、活动要求:

做好信息宣传,组织好培训报名。采取广播、发放信息宣传单以及利用村(社区)公开栏等方式将培训信息传递给群众,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报名。

(三)岗位信息到村组活动

1、时间安排:3月至4月

2、活动要求:

(1)组织开展岗位信息到村组活动。把岗位信息送到返乡农民工较集中的地方和失地无业农民较集中的区域。

(2)收集一批岗位信息。镇劳动保障所加大与用工单位的联系,重点是关注我区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收集一批适合农村劳动者的岗位信息。

(3)做好信息整理编印工作。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后编印成纸质的宣传资料,以备使用。

四、服务活动组织协调

(一)成立镇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领导小组,确定成员分工及联系人。领导小组职责是负责协调各部门、村(社区),保障服务系列活动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付镇长盛丽同志担任,镇劳动保障所、镇工会、镇妇联、镇团委、镇残联及各村(社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定我镇系列活动总体工作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明确各个活动的实施时间、进度安排、工作目标要求、责任部门。

(三)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镇工会以就业困难人员、城镇新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组织开展相关就业服务活动;团镇区委以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农民为重点开展相关就业服务活动;镇妇联以女大学生、失业或被征地妇女、返乡妇女和进城务工妇女为重点开展相关的就业服务活动;镇残联指导残疾人就业服务,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

助活动,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诚信、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四)加大对服务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力度,重点是宣传为高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加强社会舆论导向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工作,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

篇6:中垾镇就业和保障事务所工作总结

作总结

2015年以来,我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建立群众满意劳动保障事务所为目标,加强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和社保全覆盖,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加大劳动行政执法监察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为全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办事窗口就业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为辖区12多人次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证》;为1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复审了《困难人员就业失业登记证》;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与解释工作。

(二)积极开展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我所积极组织发动失业人员参加政府免费就业培训,一方面,在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证》的同时,给失业人员派发职业培训宣传资料;另一方面,将就业培训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各村(居)委会,由各村(居)委会协助做好就业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参加政府免费的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解决就业,同时还组织了一批次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的其它培训项目,(三)着力抓好对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援助。

今年来,我们摸清了辖区困难就业人员的底数,并相应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在工作中优先对他们给予帮助。今年帮扶“ 4050” 困难群体就业52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4%。

四、劳动用工管理、社保全覆盖、农民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管理情况

(一)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企业用工。

我辖区范围广,企业和外来工人数比较多,为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我们今年加大了对企业的检查与监督力度,同时也加强了用工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二)劳动保障监察得力,民众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企业欠薪预警制度和工资支付条例。一是加强宣传,落实制度。加大《劳动法》、《工资支付条例》的宣传力度,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的发生;二是完善监控,严密跟踪。实行工资发放备案、信息报告制度,对问题企业,及时上报和监控,主动介入,控制事态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争将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今年1-6月,处理劳资纠纷1宗,涉及工人21人,共为工人追回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金、押金约近40万元。较好地保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全镇应参保人数为2.25万人,截止目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320人,累计征收养老保险费486.9万元,参保率达92.18%;到龄领取人员7164人,领取养老金473480元;共注销死亡285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达到424人,已到期发放的124人

五、合作医疗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镇2015年共31859人参保,缴纳参保费2970900元,住院共报补2741人,1215万余元,我镇最高报补的一个人报补金额达82574.00。共有131人通过了慢性病审批,报补50人次报补金额达24919元。

2016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在抓好常规宣传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工作。

2、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运用及管理,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确保登录人员信息准确无误。

篇7:中垾镇妇联2011年工作总结

2010年3月下旬,我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指导下,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顺利进行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以刘志峰为会长的新一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会。

一年来,在各位理事和会员单位支持下,在各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全体人员努力下,我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自觉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公共住房和产业政策研究,积极帮助会员单位分析市场形势,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中的意见、建议,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对地方房协和企业的业务指导和协作交流,宣传省地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和技术,引导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和“广厦奖”评选为两大抓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行业形象,为百姓的住有所居和行业平稳发展做出了努力。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0年一季度末,中房协换届大会后不久,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国十条”。我会积极配合政府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投机性需求,防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及时发布季度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引导房地产企业顺应形势,做好市场定位,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建议,1月中旬,我会就房地产市场形势向全国人大财经委进行了汇报;7月上旬和10月中旬,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汇报了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市场情况及相关建议;11月中旬,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书面汇报了关于促进“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之后,中央办公厅将建议印送了中央领导同志。

我会还会同全国商业联合会,举办了“商业地产在调整结构与产业升级中如何发挥作用”研讨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地税局介绍产业、税收、金融政策,联系万科、中粮等企业的实际,与政府部门探讨了如何引导商业地产平稳发展等问题。

(二)加强政策研究,发挥专家支撑作用,围绕“十二五”城镇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协助政府部门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行业协会的重要任务。我会在协助政府宣传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房地产中长期政策的研究。2010年5月,我会牵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市场研究所、企业研究所,国家发改委投资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城镇住房发展目标及政策建议的课题研究”,并及时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们城镇住房建议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建议。该规划建议已于12月21日征求了两会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我们将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抓紧修改上报,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为了围绕“调结构、稳市场,转方式、促升级”做好相应政策研究,我会联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成立了102位专家组成的“房地产业与住房经济政策专家委员会”和“房地产业与住房技术政策专家委员会”两个专家委员会。我会的企业副会长也积极围绕行业发展建言献策。2010年1月下旬,我会副会长、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以企业家代表身份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征求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7月初,我会副会长、万科集团总裁郁亮以行业代表身份参加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三)发挥与地方房协的协同作用,加大与各地的交流、与有关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横向合作,积极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

换届大会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协会的影响,刘志峰会长提出“服务政府有作为,服务行业有推动,服务会员上水平。”为了做好“三个服务”,加强与地方房协的协作配合,协助协会原宣传培训部更名为宣传培训与地方协会联络部开展工作,我会本着“征求意见听建议,问计地方找答案”的目的,在上海召开了换届后第一次全国房协工作座谈会。会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新疆房协负责人作了经验交流,其他地方房协也对协会今后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会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履行好房协的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全国房协工作座谈会的指导下,我会吸取和采纳地方房协的建议,加强与地方房协的联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会员单位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讨应对方略。

刘志峰会长参加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四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提出地方协会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协助政府保证中央宏观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市场分析为企业服务到位,三是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和规范市场秩序到位。朱中一副会长参加了一些地方政府和房协召开的房地产座谈会和报告会,对促进地方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提出建议。苗乐如秘书长参加在长春召开的创建房地产经纪诚信企业研讨会,提出专业委员会要引导中介企业以诚实守信为本,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动房地产中介企业透明操作、诚信经营。我会其他副会长、副秘书长也利用各种机会,为会员单位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

2010年,山东、江西、山西、河北、江苏、辽宁、重庆等地房协换届大会期间,我会还派员进行了工作指导,进一步密切了与地方房协的联系。

2010年,我会继续与有关地方政府、兄弟协会、地方房协进行合作,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潍坊)住宅产业暨房地产高峰论坛,会上,有18家副会长单位出席,共签订了6个合作项目;成功举办了2010年中国(上海)城市土地推介展览会、2010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建材部品企业采购供应及装饰品牌论坛、2010年中国(北京)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与有关地方政府共同召开了“中国城中村改造暨房地产投融资经验交流大会”、“中国轨道交通与同城化地产论坛”、“2010国际塑料门窗及相关产品展览会”、“第一届中国国际门业博览会”、“2010第二届中国西部房车生活文化节”、“2010年国际(文登)休闲养老论坛”等活动;与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北京市建委联合主办了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在深圳共同主办了第十二届中国住交会;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共同举办“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减排成果盘点及有关论坛。

上述活动,不仅丰富了地方的招商引资活动,还通过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各种联合,推进了协会与地方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合作交流。

(四)以提升住宅品质为目标,推动“广厦奖”在各地展开

“广厦奖”是国家正式审核批准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综合性大奖,代表着我国房地产综合开发的最高水平和荣誉。为了发挥“广厦奖”的示范带头作用,2010年,我会会同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对“广厦奖”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及时收集各地评选机构和企业的反馈意见,正确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申报推荐工作,协调解决了评选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了“广厦奖”评审专家会议和评审委员会工作会议,审定了“广厦奖”入围项目名单,并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网、中国住宅产业网上公示。2010年10月30日,我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了2010年度“广厦奖”颁奖大会,对获奖的64个项目和地方的一些评选机构进行了表彰。

在“广厦奖”评选工作中,我会结合国家省地、节能、环保政策,重点突出了获奖项目在提高住宅性能与品质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拓宽了项目的推荐和申报渠道,探索了与地方相应奖项衔接的机制,使评选工作从选拔到推荐,从培育到认定,从示范到推广,都有了新的进展。

(五)以信用评价体系为抓手,继续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今年年初,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资委行业协会办公室批准我会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开展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按照刘志峰会长要求,两会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办公室,研究制定了《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和《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起草制定了《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参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管理规定》调整了评价指标及评价分值,并召开部分省市房协负责人会议,就细化指标、评价程序、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选用原则、评价收费方式和标准,以及信息核实、评价结果应用等问题征询各方意见。我会还联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向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汇报了工作计划和进展情况,得到了相关司局大力支持。

为了向消费者和全社会负责,保证公平、公开、公正,我会还会同清华大学在上海中华企业集团、江苏太仓星都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决定在北京、河北、大连、重庆进行首批试点。

(六)以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为契机,加强秘书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按照部党组要求,我会换届后,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目前,我会秘书处已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秘书处实现了部门合并,由过去的9个部门精简到5个部门。通过副秘书长交叉任职并兼任部门主任,各部门责任意识得到加强,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在组织重大活动和推进工作中,出现了更多主动迎前、相互补漏的情况。

为加强内部管理和考核工作,秘书处修订了公文、公章、文书、会议、人事、驻会人员考勤等六项管理制度,组织部门副主任以上工作人员进行任内述职,试行了年度财务预决算,加强了对专业委员会的财务管理,开展了“小金库”的自查。同时在举办活动中节约开支,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基本达到了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后,财务规范操作,人事公平透明,业务一岗多能,经费略有盈余的效果。

(七)整合专业委员会资源,更好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房地产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协调发展,除了要做好秘书处工作外,还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2010年,各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开展了不少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产业协作专业委员会以“推广低碳技术、建造百年建筑”为主题,会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承担了第二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的组织工作。他们还通过清华百年房地产同学联谊会的人脉关系创建产业联盟,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面展开技术交流和案例教学,在低碳技术和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抓住商业地产的发展契机,以项目开发为中心,以投融资、规划设计、新技术应用和全过程运营为服务手段,为会员单位编写行业报告,提供信息服务,搭建沟通平台,并在2010年中国零售商大会期间,主办“2010中国商业地产成都圆桌会议暨零售金融与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发表了“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备忘录”。产业与市场研究专业委员会发挥数据研究和分析专长,协助协会参与了2010中国房地产行业百强企业测评的研究工作,发布了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受到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从2010年下半年起在每月初进行报道。金融专业委员会在南京举办座谈会,邀请金融系统专家围绕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形势,对如何执行差别化的房贷利率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他们还通过该委主办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对二手房交易展开专题调研,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了决策参考。中介专业委员会承担了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下达的“房地产租赁市场”研究课题,为房地产门基层门店店长进行业务培训,号召会员单位开展“创诚信企业、诚信员工”活动,对推进房地产经纪企业诚信自律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受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委托,协助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召开了“19+10城市房地产改革与发展交流协作会第二十届年会”,围绕“商品房预售问题”进行了研讨。他们还对房地产企业资质等级划分、标准设定、业绩核定、证书年限、延续条件、退出机制等资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支持下,在兵团中开展了工业化住宅样板房建设试点。法律专业委员会在配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改、商品房预售合同修订、“城中村”改造案例分析汇编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去年下半年,我会还根据房地产新业态的调整变化,按照“职能鲜明、体现特色,突出专业、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调整分支机构和重新修订管理办法的议案,拟保留和合并、新成立下面七个专业委员会: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建筑部品和产业协作委员会、产业发展和市场委员会、房地产法律事务委员会、房地产投融资委员会、房地产流通服务委员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商业和旅游地产委员会、老年住房委员会。这个议案已征得了副会长的同意,将提请本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八)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组建《中房网》为会员提供服务

我会以两会网站和所属专业委员会现有网站为基础,与上海克而瑞信息服务公司合作,筹备建成了“中房网”。通过“线上测评体系+线下报告+服务”的运营模式,为会员单位提供房地产数据研究、交易指数服务。

我会还在重庆召开房地产期刊大会,探索期刊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与《城市开发》杂志合作编辑《闪光的足迹》;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新浪网、中国城市广播联盟合作,共同主办以“记录城市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0“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展,共征集作品67万余幅,参与投票人数达到800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九)开展了“两岸四地”交流和国际交往。

为了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国际间行业协会的交往,我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两岸四地房地产论坛,出席了2010中俄房地产公用事业论坛,与俄罗斯联邦地区发展部住房公用事业署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住房公用事业等问题进行讨论。我会还参加了世界不动产联盟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61届年会,妥善处理了2009年因甲型流感未能如期在北京召开第60届年会的善后工作。

虽然2010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一是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后,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机制创新不够,协会凝聚力有待加强,如何发挥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作用还有待研究;三是如何将已有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并继续及时有效地反映会员的合理建议也有待加强。

2011年工作要点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去年十二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会对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既要协助政府贯彻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又要加强产业发展与市场研究,开展市场预测分析,配合政府做好政策储备

继续协助政府贯彻好国十条等调控政策,引导企业顺应政策,理性发展。

整合研究资源,继续发挥专家委员会及有关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对房地产市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协助政府部门提出我国“十二五”时期城镇住房发展目标,城镇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及政策建议。办好《2010年中国房地产年鉴》。及时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基本住房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提出建议;对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提出建议。

(二)引导企业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转变房地产开发建设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住房与房地产业在转变发展方面要着力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与房地产业态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供应,培育和发展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同时,关注老年住房的研究与建设;引导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园区地产的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二是转变传统的、粗放的开发建设模式,大力开发省地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的项目,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要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节能等标准,加强中小户型住房的设计创新,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积极推进住宅的性能认定,提高住宅的性能与品质。要扩大全装修房比重,推进便于管线维护更新和套型可变的长寿命高品质普通商品房建设。

上半年要完成“广厦奖”评选标准与办法的修改完善工作;下半年要认真在一些城市就扩大全装修房比例、加强住宅性能认定及“广厦奖”申报项目的培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2012年广厦奖的评选工作奠定基础。

(三)加快推进对企业信用评价的试点和行业自律,协助政府抓好市场秩序规范工作

上半年,要会同北京、重庆、河北、大连等地方协会,完成对有关企业信用评价的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适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同时,结合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完善对诚信企业的表彰办法,争取在今年四季度对2010-2011年度的诚信企业进行表彰。从2012年起,将诚信企业的表彰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的正常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协会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对企业的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抓好市场秩序的规范工作。

(四)加强对会员的服务工作,引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借鉴兄弟协会和地方协会经验,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积极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及土地推介等平台,继续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的合理建议,维护企业与行业的合法权益,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配合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做好《房屋租赁办法》的宣贯培训。探索和加强对房地产策划师等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等有关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协助政府做好企业资质管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会同有关单位完善企业测评体系,做好500强企业测评工作;引导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做好做强做大。

(五)继续加强与地方房协及有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继续加强与地方房协的联系,及时总结推广地方房协的工作经验;并与有要求合作的地方共同开展一些活动。

协会专业委员会调整方案在本次理事会通过后,要抓紧组建完善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应当就房地产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加强企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写字楼综合评价体系、旅游地产、老年住房建设、房地产投资融资、“城中村”改造中法律服务等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以便为房地产新业态的发展和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探索经验、做出贡献。

继续与有关单位、有关兄弟协会共同办好住博会、住交会等活动,促进房地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强强联合。

(六)办好“中房网”,办好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刊物,加强对舆论的正面引导

要继续整合协会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网站,加强与中房网的对接,努力办好中房网;要利用并办好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刊物;通过数据分析,信息整合和线上线下服务,大力宣传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成效,客观、正面报道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引导居民在住房方面的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并为企业提供较全面的服务。

(七)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房地产企业交流,探索有意向的企业到国外、境外开拓房地产市场

篇8:2011年商业工作的重点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精神, 结合国内商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现状, 我认为今年的商业工作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 第一是稳定市场, 第二是扩大消费, 第三是完善体系, 第四是构建机制。

一、稳定市场, 确保重要商品供应

为什么要把稳定市场放在第一位?去年以来, 老百姓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物价上涨, CPI几次打破人们的预料, 最终全年增长3.3%, 超过了原定3%的控制目标。物价上涨较快,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现在银行利率低于CPI, 等于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反而贬值, 这种状态短期可以, 长期下去对政府形象很不利。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 今年要把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最紧迫的任务。对商业工作而言, 也要把稳定市场作为商务工作的最紧迫的任务。

为什么物价稳定不住, 原因是比较多的。国际上, 美国搞量化宽松政策, 大量印票子。日本原来也想搞, 后来看经济形势比较紧张没敢搞。它们都是国际储备货币, 可以在全球流通, 印完之后很快流到发展中国家去了, 流到新兴国家去了, 这就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本来就这么点矿石、这么点粮食在国际上流通, 钱多了肯定价格就上涨, 这个压力非常大。

目前, 国际市场的原油、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的期货价格和去年这个时候比都有很大提高。我国现在进口依存度很高, 比如原油需求一半以上要靠进口。进口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多, 国内肯定要涨。国外小麦、玉米涨价对我们影响不大, 但是我国大豆也是大量依靠进口, 涨价影响很大。棉花进口, 一个原因是总量不足, 还有一个品种问题。我国的棉花品种比较杂, 纺织厂用起来很不方便, 好几个品种的棉花混在一起, 对纺纱影响很大。不管是由于质量还是数量需求, 进口商品价上涨, 肯定要影响到国内。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货币存量规模也比较大。从2008年开始, 我们国家投入四万亿元启动经济, 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这是很必要的。中央政府增加投资, 地方政府也跟着投, 国内货币需求大幅度增长, 去年下半年我国广义货币超过70万亿元人民币, 成为全球货币存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 可是货币存量超过了美国, 钱多了肯定价格就要上涨。尽管当时这么做是必要的, 不这么做经济就要萎缩, 但是现在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年以来各地提高最低工资, 劳动力成本上升, 直接增加了成本。这几个因素导致今年我们国家调控物价难度非常大。国务院要求不要再调价了, 但是油价还是调了。水价、电价、气价虽然没有动, 但受成本制约, 老不调也不行。考虑到这些因素, 以往我国CPI控制目标一直是3%, 今年要提高到4%。为什么?据统计, 去年价格上涨因素有两个百分点, 新增长因素如进口原材料上涨、国内工资上涨等, 可能要超过1.5%, 这就是3.5个点了。另外,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影响也要考虑。所以即使提高到4%, 完成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要完成稳定价格的任务, 商务部门的难度也是很大的。作为商务主管部门, 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加强监测。商务部现在直接监测的企业已经超过两万家, 而且都是在行业、业态方面有代表性的企业, 能够实现每日报送销售、价格等信息。政府通过发布信息, 让生产者、流通企业、消费者知道价格走势, 特别是肉、菜、糖、油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达到指导生产、引导需求、调节购销的目的。

第二项工作是完善商品储备。商务部门管理的储备商品, 过去只有储备肉、储备糖两种, 而且储备肉规模很小。现在, 储备糖、储备猪的数量都大大增加了。根据国务院的要求, 对部分蔬菜也搞了一些季节性储备, 必要时进行应急供应。

第三项工作是建立应急调控机制。不少地方的商务部门已经做了, 比如逢年过节组织一些大型超市多进点货, 特别是小包装的粮油食品, 增加部分商业储备。一旦发生短缺立即投放市场, 不发生短缺则正常销售, 对于企业占压的资金, 政府进行补贴。

有些地方还在考虑, 建立政府有较强控制力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比如重庆把原来的国有蔬菜公司等企业, 组建了一个集团, 负责重庆的“菜篮子”商品供应。有人说这是倒退, 又回到计划经济了。我认为不能急于下结论, 像蔬菜这种关系到民生的生活必需品, 政府如何能够增强影响力和控制力, 完全可以也应该进行探索。

二、扩大消费, 拉动经济平稳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投资和出口。但是, 很多人在思想认识上一直没有看到消费的重要作用。进入本世纪以来, 我国的投资增长率一直很高, 国家的钱主要用在投资上了, 对消费支持不多。

2008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后, 中央及时采取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经济政策, 对于我国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也增强了全社会对扩大消费重要意义的重视和共识。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 明确提出要把扩大消费放在投资和出口前面, 提的是“消费、投资、出口”这样的顺序, 这在我国的指导性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几年来, 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提高最低工资、退休工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等。但是, 对于大部分劳动者来说, 工资提高还没有看到很明显的迹象。为此, 国务院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逐步增加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特别是要增加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要达到这个目标, 涉及一系列的问题, 如要求企业提高生产者工资, 国家能不能对其税收减一些?国家手里没钱不行, 但是客观现实是税收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 这些问题都应当统筹考虑。

对于商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来说, 要把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任务。其中, 特别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研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的政策。鉴于持久扩大消费的内生性因素仍然不足, 商务部门及企业要巩固刺激消费政策的成效, 努力扩大消费总量;同时要根据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不同的消费水平, 适应消费升级的总体趋势, 研究新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如今年取消了汽车下乡补贴政策, 能不能适当增加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总之, 要不断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二是努力开拓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消费多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商业企业要认真研究不同消费群体的具体需求特点, 进一步细分市场。比如现在80后、90后的消费群体到底是什么样的消费需求?对于80后研究得很清楚了, 90后也马上步入二十岁了, 很多人参加工作有了收入,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消费需求。再比如, 国外老年人消费都是很好的市场, 但是中国的老年市场始终不热。有人说中国国情不一样, 中国老年人把钱都给孩子花了。但现在很多中国老年人也想开了, 觉得孩子是无底洞, 给多少他也不满足。老年市场今后几年将会有很大增长, 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是扩大进口商品销售。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顺差很大, 各国意见很大, 在汇率上老是对我们施压, 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国务院已经决定把扩大进口作为重要的外贸政策, 尽可能多进口一些国外商品。由于高科技产品很多国家还是限制对我国出口, 估计消费品进口会明显增长。除了适当降低关税以外, 我们特别要研究什么样的国外消费品适合中国人的消费需求, 不然盲目进口卖不出去, 也会带来损失。再有, 我们还要研究国内的进口消费品销售渠道问题。现在不仅外国生产的进口消费品卖的贵, 在中国生产的iphone4等为什么也比国外卖的贵?这反映出渠道的问题, 因为渠道掌握在外商手里。进口商品今后肯定要明显增加, 我们如何销售, 如何满足国内需求, 要认真加以研究。

四是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其中, 服务消费应该有很大发展。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日本, 现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但是, 如果按最终消费比较, 就是商品消费加上服务消费, 我们只排在全球第六、七位。这说明中国人消费主要是买东西, 商品之外的消费如旅游消费、娱乐消费、文化消费、医疗消费、教育消费等占的比重不高。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阶段, 服务消费应当进行拓展。除此之外, 还有什么消费热点也需要研究。比如家政消费, 现在保姆非常难求, 需求很大。养老服务也是个非常大的市场, 独生子女无法解决家庭养老问题。这不是很遥远的事, 非常快就到了。

三、完善体系,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品市场供需两旺, 销售额增长很快, 但市场比较乱, 商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特别是政府的可控性削弱, 国家有时候想伸手都不知道劲怎么使。商品流通中存在种种问题, 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计划经济流通体系已被打破, 但新的市场经济流通体系还不够完善, 很多问题背后都可以发现体制性、政策性的因素。从长远看, 要逐步建立高效、有序、安全、可控的现代流通体系。从当前实际出发, 应首先抓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完善专业批发企业和批发市场协调发展的工业消费品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不仅要做到高效流通、有序流通、低碳流通, 确保商品质量安全, 还要把增强政府对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流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作为重要的目标。

当前, 应当特别关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问题。温总理今年一月在一份批示中指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 急需加强。”总理要求商务部会同发改委、农业部研究, 尽快提出政策措施报国务院。我认为, 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解决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产地的信息指导。现在为什么农产品“卖难”“买难”现象交替发生?根本原因是绝大部分农民非常盲目, 上年什么卖的好今年拼命种, 周围邻居种什么我也种什么, 这样当然会造成滞销, 然后又都减少种植面积, 结果又出现短缺。政府要提供信息, 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信息。同时, 要控制主要蔬菜品种的种植面积, 政府要求种的如果滞销给你补贴, 自己乱种种多了, 自己到市场去解决。二是要在农村建预冷设施。生鲜果菜采摘后, 在冷库放十小时, 拿出来就可以延长几天的新鲜度。现在农民自己建不起, 造成果菜大量损坏。必须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流通企业到产地去建冷库, 政府也要有必要的补贴。三是政府投资建设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国蔬菜批发市场收取的高额进场费、摊位费、交易费等, 对菜价上涨有直接影响。高收费的重要原因是批发市场由企业投资、经营, 为了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 只能采取高收费的办法。建议借鉴国际经验, 把农产品批发市场视为流通基础设施项目, 由国家投资建设, 或由银行贷款、财政贴息, 也可以由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四是减少流通环节, 提高流通效率。商务部推行“农超对接”几年, 效果已经显现。物美超市、家家悦超市、家乐福超市等通过“农超对接”, 生鲜果蔬同农贸市场相比都很有竞争力。

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的重点, 是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工业消费品市场体系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此外,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比如, 百货店的经营方式问题。目前, 国内百货店基本上全部采用“联营”方式, 自营的比重极低甚至完全没有。从常识上说, 大家都清楚自营可以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经营特色、避免同质化, 好处很多。但在实际经营中, 由于种种原因, 特别是为了避免经营风险, 选择自营的越来越少。到底应该如何增加“自营”比重, 需要什么样的扶持政策或限制政策予以配套, 这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但是, 百货店如果老是像现在这样联营, 自己的经营能力、采购能力、议价能力逐步萎缩, 最终完全变成商业物业经营, 恐怕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从我国商业引进外资的历史分析, 外资百货店首先进入我国, 但经营业绩普遍较差, 很快让位于外资大型综合超市和专业店, 但近年来又开始卷土重来。据了解, 外资百货店的自营比重很高, 两种经营模式的是非优劣, 将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来。

再比如, 专业批发商问题。计划经济时期的批发体系是“一、二、三、零”, 现在完全多元化了。一部分工厂自销是批发, 连锁店统一配送也是批发功能, 各种批发市场更是在从事批发业务。为什么我国专业批发企业大量萎缩呢?一是目前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为了规避经营风险, 普遍采取“引厂进店”的联营形式, 按照向供应商提供的营业面积收取租金, 实际上成为商业物业经营商。由于自己不再进行采购, 对专业批发企业也就没有了需求。二是各地大办各种类型的批发市场, 并实行定额定时纳税的办法。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企业, 实际税负远远低于按照17%的增值税率纳税的批发企业, 使得专业批发企业根本无法与批发市场进行竞争, 难以生存。三是专业批发企业商品大进大出, 需要大量的自有资金进行周转。由于当前商业信用缺失, 专业批发企业经营风险很大, 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因此没有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商品采购和批发销售。四是各种大品牌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进口商, 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分区域逐级代理的排他性批发体制, 直接面向零售企业供货, 其他专业批发企业很难进入等。上述这些问题不解决, 专业批发商很难得到发展。

中国到底需不需要专业批发企业, 目前争论很大, 有些人认为不需要, 表示中国目前的现状就是合理的, 但是也有些人认为不行, 认为缺少大型专业批发企业造成批发效率不高, 流通环节较多, 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政府调控也缺少抓手。总之, 在完善流通体系工作中,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四、建立机制, 理顺政府管理商业的体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证明, 商品流通不仅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性, 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在政府的商业管理中, 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而不去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 面对严重灾害等突发事件, 政府更需要有所作为, 这是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也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品市场发展突飞猛进, 商品短缺、凭票证供应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商业的市场化改革功不可没。但实事求是地看, 政府在商业管理中的完全退出, 包括内贸管理机构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撤并, 不能不说是个美中不足的“瑕疵”。目前, 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在社会上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法规约束、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的政府管理体制。应该看到, 宏观调控只是非常情况下的政府特定行为, 而政府的常态行为应该是加强流通领域法律法规标准建设, 对流通基础设施进行财政扶持, 并在金融、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等方面, 为流通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当前实际, 希望国务院加强内贸立法, 尽快出台大宗商品交易管理条例、商业网点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条例等急需的法规, 并着手制定同《对外贸易法》、《外资企业法》类似的商品流通基本法或流通产业促进法。同时, 要增加各级政府对流通业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2009年起设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改变了用外贸发展基金扶持内贸发展的尴尬局面, 效果良好。建议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 扩大专项资金规模, 并逐步减少用于直接刺激销售的资金支持, 增加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

上一篇:金婷——党性分析报告下一篇:老古城前街社区学习党代会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