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

2024-04-30

社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精选8篇)

篇1:社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

白沙井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纪要

年10月16日8:30到9:30

时间:201

2地点:社区会议室

主持:主任李莎

出席:副主任李建群、食品专干胡翠霞、计生专干邵格红、袭斌、李良、陈丹、赵振亚

列席:胡丽春、彭素娟、苏志华

请假:彭玲

记录人:胡丽春

现将会议主要事项记录如下:

一、会议听取了社区主任李莎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准备的情况汇报。接着李莎主任宣读了关于社区落实食品安全主题责任的相关条例。

二、经会议讨论决定落实做好社区食品安全两本台账。进一步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公共饮(用)具清洗消毒等卫生制度,食品进货台账与餐具消毒记录健全、规范、完整。

三、会议同意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切实根据与街道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落实好各项考核任务。会议还强调抓落实观念。工作千头万绪,贵在抓落实,难在抓落实,重在抓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要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抓落实的力度要再大一些,方法要更灵活一些。

四、针对食品突发事件问题,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本社区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建立应急网络台账,做到网络健全,信息畅通,反映迅速。

2012年10月16日

篇2:社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

白沙井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纪要,年10月16日8:30到9:30时间:;地点:社区会议室;主持:主任李莎;出席:副主任李建群、食品专干胡翠霞、计生专干邵格;列席:胡丽春、彭素娟、苏志华;请假:彭玲;记录人:胡丽春;现将会议主要事项记录如下:;一、会议听取了社区主任李莎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准;二、经会议讨论决定落实做好社区食品安全两本台账;三、会议同意

白沙井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纪要

年10月16日8:30到9:30 时间:2012

地点:社区会议室

主持:主任李莎

出席:副主任李建群、食品专干胡翠霞、计生专干邵格红、袭斌、李良、陈丹、赵振亚

列席:胡丽春、彭素娟 、苏志华

请假:彭玲

记录人:胡丽春

现将会议主要事项记录如下:

一、会议听取了社区主任李莎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准备的情况汇报。接着李莎主任宣读了关于社区落实食品安全主题责任的相关条例。

二、经会议讨论决定落实做好社区食品安全两本台账。进一步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公共饮(用)具清洗消毒等卫生制度,食品进货台账与餐具消毒记录健全、规范、完整。

三、会议同意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切实根据与街道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落实好各项考核任务。会议还强调抓落实观念。工作千头万绪,贵在抓落实,难在抓落实,重在

抓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要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抓落实的力度要再大一些,方法要更灵活一些。

四、针对食品突发事件问题,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本社区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建立应急网络台账,做到网络健全,信息畅通,反映迅速。

10月16日

白沙井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白沙井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纪要;年10月16日8:30到9:30时间:2012;地点:社区会议室;主持:主任李莎;出席:副主任李建群、食品专干胡翠霞、计生专干邵格;列席:胡丽春、彭素娟、苏志华;请假:彭玲;记录人:胡丽春;现将会议主要事项记录如下:;一、会议听取了社区主任李莎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准;二、经会议讨论决定落实做好社区食品安全两本台账;三、会议同意

白沙井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纪要

年10月16日8:30到9:30 时间:2012

地点:社区会议室

主持:主任李莎

出席:副主任李建群、食品专干胡翠霞、计生专干邵格红、袭斌、李良、陈丹、赵振亚

列席:胡丽春、彭素娟 、苏志华

请假:彭玲

记录人:胡丽春

现将会议主要事项记录如下:

一、会议听取了社区主任李莎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准备的情况汇报。接着李莎主任宣读了关于社区落实食品安全主题责任的相关条例。

二、经会议讨论决定落实做好社区食品安全两本台账。进一步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公共饮(用)具清洗消毒等卫生制度,食品进货台账与餐具消毒记录健全、规范、完整。

三、会议同意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切实根据与街道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落实好各项考核任务。会议还强调抓落实观念。工作千头万绪,贵在抓落实,难在抓落实,重在

抓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要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抓落实的力度要再大一些,方法要更灵活一些。

四、针对食品突发事件问题,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本社区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建立应急网络台账,做到网络健全,信息畅通,反映迅速。

篇3:社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

1 论坛主题

2 论坛交流内容

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实务研究;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经费筹集、管理与使用;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经济管理与财务管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与激励机制;传染病、慢性病控制与管理;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经费筹集与使用管理;卫生监督管理理论与实践;信息开发与应用;医院感染控制;案例分析;食品安全、学校卫生、营养与健康、健康教育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3 论文要求

论文应选题新颖, 内容详实, 文字清晰, 字数在4 000字左右, 注明“征文”字样, 寄至《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或将电子版发至E-mail:phc@vip.163.com, 在论文上方注明“会议征文”, 参会人员颁发论文证书, 优秀论文优先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上刊发, 其他入选论文将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增刊发表, 同时欢迎无论文者参会交流。截止时间:2009年7月31日。

4 会议时间

2009年8月19—22日。

5 会议地点

青海省西宁市 (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

6 联系方式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社。

7 联系人

于精国 (13351682588) 殷大为 (13359996242)

8 联系电话

篇4:社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达贯彻国侨办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辽宁省社区侨务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今后工作。这次会议会期一天半时间,但内容充实丰富。

国侨办领导百忙之中,亲临会议,体现了上级领导对辽宁省侨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程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阐述了适应侨务工作社会化趋势,深入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和把为侨服务落实到基层的必要性。他在讲话中强调社区侨务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的桥梁;是宣传侨法和思想教育的阵地;是维护权益、为侨服务和开展侨务信访工作的平台。桥梁、阵地、平台作用,让与会者耳目一新,把对社区侨务工作的了解、认知、感悟引领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面,指导性很强,将推动辽宁省社区侨务工作更好发展。国侨办领导亲临辽宁省社区侨务工作会议,也是对基层侨务干部的关怀、鼓舞和鞭策。国侨办领导充分肯定了辽宁省社区侨务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对辽宁侨务工作的极大鼓励。

这次会上,有4个单位大会发言,11个单位书面材料交流,会议代表还在东港桥东社区和纤维福春六社区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有了这些互动平台,大家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路,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目的。

会上,辽宁省侨办对几年来在社区侨务工作中涌现出的18个先进集体、13个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为全省树立了学习榜样。

篇5:社区安全生产会议纪要

应到人数:43人

实到人数:35

主持人 :潘建辉

地 点:文化中心三楼会议室

时间:

一、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提高我村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

二、 加强对加油站,液化气经营管理,加强对学生的道路交通,饮食,防火等安全知识教育。

三、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全年不少于5次检查企业数要达到本村安全管辖企业的半数以上,积极配合各级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

四、 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一步分解责任,明确职责,防止和减少我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学生,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安全知识宣传,防止儿童,学生到溪边玩水及交通安全隐患。

记录人:潘颖莹

篇6:社区安全会议记录

会议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

会议内容:

一、总结上季度工作:

1. 宣传活动顺利开展。做到内容实时更新。群众主动学习一些知识,邻里之间互相讨论,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2. 与老年组协调,防摔倒方面配合老年组工作。

3. 志愿者、妇女干部参加了安全知识培训。学到了家居安全一些具体知识,增强了工作能力。

二、问题讨论: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摆放家具。

三:布置下季度工作:

1. 宣传工作。

2. 配合老年组工作。

3. 用培训学到的知识在辖区实施家具摆放示范,以妇女主任、居民组长、辖区志愿者为示范,逐步推进。

篇7:社区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地点:XXX社区会议室

主持人:

与会人员:

会议内容:

一、总结上季度工作

小组成员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组长要求大家要再接再厉,将好事做好,将项目落实好。

1.老年人防跌倒项目做好了目标与计划。

2.宣传板、宣传单、致居民一封信发放到位。辖区居民安全意识提升,老年人对自身安全有了更强的防御意识。

3.老年人健身场所、活动中心已经完成了选址及审批手续。

4.部分老年人家庭在卫生间安装了扶手。购买了高马扎。

5.经过小组积极努力争取,敬老院项目已经获得了办事处及上级部门批准和支持,小组辅助上级做好软硬件设计。

6.为贫困、孤寡老年人进行无障碍改造项目正在争取上级资金。

7.听取居民反馈。

辖区老年人家庭反映,自从在卫生间安装了扶手,感觉安全了很多,老人也感觉很踏实。

二、问题讨论

居民组长提出,很多居民反映咱们的宣传很好,让自己学到了知识,

也加强了对老年安全的重视。组长要求大家继续收集知识,并且持续性地做好宣传,达到教育目的。

三、本季度工作:

1. 将上述项目完善。

2.聘请专家对策划内容及结果予以指导。并对志愿者以及工作

人员再度培训。

3.听取居民反馈意见。

4.聘请相关人士在辖区有步骤、进而全覆盖地定期对居民进行

安全及健康知识讲座。

篇8:社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

因此,九龙镇也成为广东省第1个获得“全国安全社区”称号的乡镇。随着九龙镇跨入“全国安全社区”的行列,萝岗区成为了全省首个所有街镇都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的行政区。

九龙镇成立于2006年,是广东全省建镇时间最短的中心镇。2009年,在启动“中新广州知识城”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的同时,九龙镇开始了全国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

3年来,九龙镇结合农村地区实际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大开发、大建设”的特点,坚持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对辖内工作场所、消防、道路交通、涉水安全、居家安全等8个重点领域的机械伤害、森林火灾、摩托车安全、溺水事故、环境卫生、地质灾害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干预,事故与伤害数据大幅度下降,成效显著,为全省乡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起到了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九龙镇之所以能够克服基础差、“摊子大”等诸多困难,在全省率先创建成功,除了得益于全镇上下的重视外,还有2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是全区良好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环境。

萝岗区自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以来,就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的视角入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全员参与的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工作重点、发挥地区优势,认真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不但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推广促进中心、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的好评,“八小时以外安全”“四点半学校”等不少项目建设经验得到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八小时以外安全”是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和需求,将安全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在务工人员工作时间之外,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模拟演练,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儿童这个弱势群体开展的儿童“四点半学校”项目,根据儿童放学之后无人看管的实际情况,项目组把这些儿童统一组织起来看管,在辅导作业之后,也适时进行一些儿童的安全教育。

全区良好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环境,为九龙镇的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九龙镇正确认识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避免陷入为创建而创建的狭隘误区;借鉴了全区很多成效显著的工作经验,所以整个创建机构、制度能够迅速建立并有效运作。

其次是创新和坚持“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体现到各个具体的促进项目中,就是始终坚持从“大安全”的高度出发,从全镇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把握各个促进项目的整体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同时以降低事故与伤害为工作立足点,忠实于原始的事故与伤害数据,不放过任何细小的影响群众安全健康的隐患。

九龙镇24个促进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丽乡村”促进项目。该项目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而开展的,但九龙镇将其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和名村名镇建设中去,从而使之成为一项改善、提升全镇群众整体生活环境的基础建设工作,从整体上对该项目进行了整合和提升,使这个项目充分突出了农村地区的特点并具备可持续改进的条件。

在“美丽乡村”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九龙镇对全镇28个行政村逐一进行调查分析,抓住其中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一一对应的干预措施。调动区委区政府以及规划建设局、农业局等部门的资源力量,细化各部门职责,加强资金等资源投入的预算,并结合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开发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同步改进,从而对各方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充分利用。同时抓住群众迫切希望改变农村落后的环境卫生面貌的心理,广泛发动群众通过组成巡查队加强巡查等方式参与到“美丽乡村”项目中来。

这样一来,项目鲜明展示了九龙镇的个性,突出了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干预措施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能够与全镇发展的大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持续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6月份,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专家组到九龙镇进行现场评审时,对九龙镇24个促进项目评价有佳,也对九龙镇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思路进行了肯定。

上一篇:迎新志愿服务心得下一篇:考后动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