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2024-05-20

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通用8篇)

篇1: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三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一、 小学英语课件的各个组成部分

根据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学习特征,小学英语课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情境课件

情境课件主要用于烘托和渲染语言情境和背景。我们可选用教材每单元前的多功能主情景图。

主情景图主要展示本单元的语言、词汇教学目标,学生 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

主情景图的画面具有故事性。教师可根据主情景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一个新单元。这样,既让学生有了视觉上的享受,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主情景图经过组合链接,配合动画和音像文件,还可以进行各种单元复习游戏。

如:A.指指说说游戏(看谁说得多、说得快)。

B.创新运用语言的综合表演、游戏、竞赛。

C.听听找找游戏(快听快找句子或单词)

2.学习课件

学习课件主要用于编制课文对话,学习新的内容。课件内容主要是对话的完整呈现及关键词语的运用,以图画配合文字呈现为主,配以颜色和音乐。制作这类课件的原因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较困难,碰到较难的词句便读不清楚。有了课件的提示,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课堂教学进程。演示课件,可使读音与内容同时出现,学生既可训练听读能力,又可对照内容,训练认读能力。

3.训练课件

训练课件主要用于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练习的内容应是这一节课或这一单元的难点和重点内容。练习的形式不限,但应以最小的版面包含最大的容量。这组课件的呈现主要依靠动画、图片、文字和色彩,亦可适当配以音响效果,但不能喧宾夺主。制作时,可注意在展示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方面多下工夫。

4.讲授课件

讲授课件主要用于Cultrue部分。利用课件,通过一系列图片、动画、文字的展示以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国外的一些人文知识和风土人情。制作这种课件时,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最好能展示一些真实的图片。通过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记忆。

5.检测课件(评价课件)

检测课件主要用于学生自我学习、课后检测。检测内容应与学习内容同步,测试形式应以能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为标准。还要使学生在使用了这组课件后,有兴趣再往下学。

二、小学英语课件的制作

1.课件制作的材料

课件制作的材料基本上有文字、动画、图象、音频等。目前,可供英语教师选择制作课件的素材较少,我们解决的办法是花时间从网上、VCD等其他材料上下载截取,但较费时间。也有老师利用“金山画王”等绘图工具自己制作材料。

2.课件制作的方法

目前,可用于英语课件制作的软件有:

(1)Flash 这是比较流行的网页平面动画制作软件,它所占空间小,但适用制作内容也较少,制作时花费时间较多,它的色彩与动画,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Authorware 它是一个功能强大、可将多媒体素材融合制作的多媒体创作工具,缺点是动画不够生动,如果能与Flash 链接使用,则两者互补,效果极好;

(3)Powerpoint 具有较好的中文操作环境,易学易用,能满足播放图片、音像材料的需要,这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课件制作软件;

(4)Photoshop 图片处理软件,可修改各种入库图片,或绘制、处理、修改各种复杂图形(包括几何图形);

(5)FoundAuthor 这是我国开发的多媒体软件,功能较大,又易于操作;

(6)Director 动态图象处理软件,可以对视频、图象进行动态处理。

(7)金山画王 这是一个绘图工具,有着丰富的绘图工具和众多的界面效果(如石雕、木雕、油画、水彩等等)。

在实际制作课件时,我们一般采用多个软件链接使用。这样制作出的课件色彩丰富、形式多样,一些知识点可以演示得更加明白透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学习效率更好。

3.课件制作的程序

我们可按照以下七个步骤来制作课件:

(1)掌握技术 掌握软件和辅助软件技术,如Powerpoint、 Flash等软件操作技术。这是课件制作的基础。

(2)研究教材 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知识体系,找出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

(3)了解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是领路人,学生是主体。所以,在研究教材的同时,也应了解我们的学生。

(4)脚本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编写课件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5)收集资料 根据需要收集媒体资料,如图形、动画、图象等,我们可使用网上下载、扫描入库、自己动手设计绘画等方法。

(6)编辑合成 确定制作平台,设定课件结构,把课件具体内容与素材和脚本结合起来进行制作。

(7)调整修改 课件制作后,根据交互性、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等进行修改和调整。

三、小学英语课件的应用

制作课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一个课件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看它在教学实践中能否经得起检验。所以,我们把课件的制作与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紧密相结合,并在教学中检验每一个课件的实际效果。每一个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后,从课件的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和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课件的进一步完善。

教师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应该应用得当;(2)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3)教师要始终考虑授课对象,以学生为中心。

口语和书面表达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两大方式,而课件的应用使两者融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使用课件教学时,学生一般处于视听到认读到思考到 解决问题到记忆内容的学习模式中,训练口语的时间较少。所以,教师应注意在使用课件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应空出点时间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上课时能够提起精神,让学习更加感兴趣。

篇2: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How much are they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和应答How much are the______和How much is the ____

认识expensive和on sale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对话买东西。

3、情感目标:培养自信交流、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和应答How much is the ____和How much are the ____

2、难点:认识expensive 和on sale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起唱上节课的chant

2、出示水果卡片,并问:What’s this (复习水果)

3、复习句型:How much for one_____/ ____ yuan./ I’ll take ___, please. Thank you. 让学生找上节课与其做对话练习的那个伙伴,一起练习他们编的对话。让他们练习买卖教室里的东西。

二、新授

1、教师假装没有铅笔,并说:I want some pencils. But I have no pencils. (加上手势,表情) Do you have any pencils (伸出手去要,学生会拿出铅笔给老师) 多引导几个这样的.对话,练习Do you have any ____这个句型。然后由师生对话转到生生对话。

2、当学生拿出铅笔时,教师问:How much is the pencil The ___. How much How much yuan (教师做出从兜里掏钱的动作,学生会明白)

T: How much is the pencil

S: ___ yuan.

T: I’ll take ____, please.

S: (给教师一支铅笔)

T:Thanks!

S: You’re welcome.

板书 How much is the ____ = How much for one _____

领读几遍。

3、T: Do you have any erasers I want two erasers. (学生拿出两块橡皮)

T: How much are the erasers (板书)

向学生说明How much are 是用来询问一个以上的东西的价钱;而How much is 是用来询问一个东西的价钱。

4、拿出标有价钱的单词卡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

如果遇到贵的,引出expensive, on sale.

T: How much are the ____

S: ___ yuan.

T: Hmmm. No, thanks. That’s expensive Are the ____ on sale

S: Yes/No.

T: How much is/are the ____

S: _____ yuan.

5、读课文,解释expensive 和 on sale.

6、从学生中收集东西,引导情景对话。

7、小组练习,展示对话。

板书设计:

Lesson23How much are they

How much is the pencil = How much for one pencil

How much are the erasers

Expensive on sale

课堂教学资源:

Lots of = a lot of = many 许多

课后习题:

一、选择正确答案

1、当别人向你道谢时,你该如何回应?

A.No! B. You’re welcome. C. Yes.

2、你向售货员询问某物的价格时,应该怎么说?

A. Howmuch is it B. How many are there C. I ‘ll take two, please!

3、如何在饭店里点菜呢?

A. I am hungry. B. I’d like some fish. C. I don’t like chicken.

4、别人问你是否想喝茶时,你如何作肯定回答?

篇3: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3 My friends》Story time

二、教材分析

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以活动来支撑课堂,把每一项教学目标看成本课时的主要任务,精心设计,巧妙铺垫,在教师示范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归纳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设计理念

坚持融对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在表演中学、在表演中练,采用活动途径,倡导学生体验参与,让学生在一个个交际活动中达成习得语言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了作用。

四、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读、会说goodbye,my friend,he’s,she’s.

2.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交际用语Goodbye,…He’s/She’s…

He’s/She’s my friend.

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对话。

五、教学重点

1.能在情境中理解friend一词的意义。

2.能理解Goodbye,…(在第二单元通话中出现过)这一交际用语的含义并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运用。

3.能理解对话内容,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六、教学难点

1.能根据性别的不同,用He’s/She’s…来介绍自己的朋友。

2.能在情境中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与人告别,以及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七、教学准备

图片、PPT卡通头饰

八、教学过程

Step1.Warm up:

1.Greetings.2.Sing a song<Good morning>3.Free talk(T-S,S-S)

T:Good morning/Hi/Hello…!S1,2,3,4:Good morning/Hi/Hello...

4.Play a game:Magic eyes.

Step2 Presentation

1.T:I like make friends.And I went to visit my friends this summer.

Look!(PPT呈现照片)

Teach“my friend”

2.Say a chant

Friend,friend,my friend.

Friend,friend,good friend.

Friend,friend,my good friend.

Friend,friend,Yeah…

3.T:She’s my friend.And he’s my friend.

T:They’re my friends.

4.Try to say

PPT快速闪现表示男女的图标和单词he,she,he’s,she’s。

5.Work in pairs.(T-S,S-S)

T:Now,you know my friends.Can you introduce your friend to me?

T:Look!You may say‘She’s/He’s…She's/He's my friend.

S1,2,3:(Try to introduce)

S1:Hello…

S2:Hello…

S1:(手指另一个同学)She’s/He’s…She’s/He’s my friend.

S2:She’s/He’s…She’s/He’s my friend.

6.Watch and fi nd

T:Look!Who’s he?

Ss:He’s Mike?

T:Do you want to know Mike’s friend?Watch the cartoon and tell me.

T:How do you know?Watch the cartoon again,Mike和Yang Ling是怎样向父母介绍自己的朋友的?在文中找出来!

S1:She’s Yang Ling.She’s my friend.

S2:He’s Mike.He’s my friend.

Step3.Practice and Production

1.Let me try(PPT出现小灰灰和它的朋友)

T:Look!They’re Xiao huihui and his friends.If you are Xiao huihui,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 friends?You may say‘She’s/He’s…She's/He's my friend.’(PPT呈现句型)

S1:She’s/He’s…She’s/He’s my friend.

S2:She’s/He’s…She’s/He’s my friend.

2.Show time

表演内容:放学了,你和家长在校门口遇见了你的朋友。

Step4.Summary:

1.Let’s summary:

What have you learnt today?(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Topic:My friends(我的朋友)

呈现一幅朋友互助的场景,及标语。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

(1)当我们跟别人告别时,可以说:Goodbye.

(2)男性的“他”,我们用:he,he's=he is

(3)女性的“她”,我们用:she,she's=she is

2.He’s/She’s…-He’/She’s my friend.

T:同学们,这些你都掌握了吗?在你的学习卡上给自己打个分吧!

Please use them as much as you can!

Step5 Homework

1.跟录音指读Story time三遍。2.试着背诵课文,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哦!3用今天所学知识,向别人介绍你的朋友。

歌曲Goodbye

篇4: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然而,传统的英语书面作业均以抄写为主要形式,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缺乏趣味性、选择性和层次性,没有思维训练价值,更谈不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对这样的作业又持怎样的态度呢?

现象一:抄写作业≈无趣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抄写第一单元的英语单词表,每个单词抄两行。

生:(一脸苦恼)老师,我可不可以不抄?我的书写都很漂亮了,再说今天的语文、数学和科学作业都很多,再加上英语,晚上又不知道要到几点了!

思考:有人认为英语属于“死记硬背”课,抄抄写写即可应付考试。于是乎天天抄:抄单词、抄词组、抄课文、抄对话、抄习题。学生也因此怨声载道,对抄写作业大多是任务观点,敷衍了事。若长此以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被这机械重复的作业给淹没了。

现象二:复习作业≈题海作业

师:同学们,最近上的是复习课,家庭作业是一天一张试卷。

生 :(集体编写诗歌抱怨)复习的日子真痛苦,语数英科样样补,试卷漫天在飞舞,成绩原地在踏步。

思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同样的作业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就会有不同的作业表现。学优生学得轻轻松松,甚至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学困生连随堂知识都来不及消化,作业更是没办法完成。于是,作业也成了“两极分化”的主要“元凶”之一。

面对上述现象,笔者在实践中对书面作业设计做了如下改革,收效颇大。

一、书写作业——花样写 殊途归

新PEP三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单词内容分别是“文具,颜色,身体部位,动物,食物,数字”。以前教学时发现学生经常能快速说出单词,但不能快速认出单词。怎么办呢?为此设计了如下作业。

1.贴标签。

适用第一单元。

把学过的pen,pencil,pencil-box,ruler,bag,book,eraser and crayon 做成单词标签贴在相应文具上。为了达到美观,孩子们用心书写单词,一次写不好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的学生追求完美,甚至写了不下十次,并精心装裱,贴到各类物品上。就在这一次次地修改完善中,学生提高了书写水平和辨认单词的能力。

2.用环环相扣的绘画代替抄写。

适用于一、二、三、五单元

第一次作业:画学具,标单词。

第二次作业:给学具加标颜色单词。

第三次作业:用学具装饰五官,图颜色,标单词。

第四次作业:用食物装饰身体,图颜色,标单词。

3.变体力劳动为脑力劳动。

适用于《英语抄写本》

对于一些必需重复几次才能记住的单词,笔者也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边动脑边抄写。例如,教学了B2 U3 lets learn “big, long, small, short, fat, thin”后布置如下选做作业。A.按你喜欢的程度抄写。B.按单词在字典里出现的顺序抄写。C.搭配反义词并抄写。学生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作业。

4.利用学具拼写单词。

适用于lets spell。

新PEP更加重视语音教学,重新安排了语音学习的顺序:字母名称音——辅音字母发音——原音字母发音——字母组合,体现了语音学习的规律性和渐进性。如三年级下册的lets spell,从教材内容设计和排版上都更有韵味,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为此,家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或购买了英语拼读学具。每次的lets spell教学后,孩子们总是能乐此不疲的翻动学具拼读单词,提高了单词拼读的正确率,也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二、复习作业——重梳理 自复习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单词。利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课梳理庞杂的知识, 而且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大有裨益。如图:

学生从字母b联想到三个以b开头的颜色单词,再联想到有这些颜色属性的物品单词,并进行归类,提高了词汇复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根据疑问词梳理问答句。新PEP三年级上册出现的问答句还不是太多,但授予学生归类梳理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篇5: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案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 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运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二、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Hello.I’m Mrs white !Hi !I’m Mike等句子,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运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并跟唱Let’s sing中的歌曲,整体感知课文。

3.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养成懂礼貌,讲文明的习惯。

三.课前准备

1.将教师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可参考本书后的附录)。

3.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四.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Warm-up)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有必要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本教科书开头的蝴蝶页Welcometo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 Yeah! Bye! Cool! Wow! E-mail,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可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 Mr…..

(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 / Hi, I’m….

(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Sarah.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教师在示范时,须用手势配合语言。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的手势和动作可帮助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使用手势语或体态语来配合英语课堂教学。)

(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I’m ….

(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 I’m WuYifan.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

(5)听录音,放投影,VCD来展示Let’s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戴着Wu Yifan, John, Sarah,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猜对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 em / 。

(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教师可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分别传花。当老师的鼓声停住时,拿到花的同学就站起来说:Hello/ Hi, I’m….如果学生已有英文名字,即可在此处进行练习,如没有,可先用中文名字代替。(这个游戏也可以用放音乐来代替击鼓,学生可待音乐停止时,起立做自我介绍。)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1部分练习。由于学生是刚刚接触英语,而且是第一次做活动手册中的练习,所以教师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对此部分的评价意义及实际操作可参看本书致教师中第XI页评价活动部分的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调整。具体教学步骤可参考如下:

(1)教师与学生讨论本单元获奖的红花数量,因为是第一单元,起点可稍微低点,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可得到棕熊或小松鼠的贴纸作为奖励。

(2)让学生先看书上的图,猜猜图中的人物,想想他们在说什么。

(3)教师讲解题目的意思并指导做的方法。建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题目要求中的标识,以便今后遇到相同题型时学生能独立完成。

(4)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5)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互相核对答案,再通过给花朵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篇6: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1 This is my mother 教案设计

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小学 刘兆刚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英语 外研社新标准 三年级第一册

3、课题:Module 9 Family Unit 1 This is my mother

4、课时:1

5、课前准备:

①、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单词卡片,学生自制卡片等手段进行教学。②、活动、游戏、歌曲、童谣、情景法、对话法、通过知识树、模仿声音、游戏、小组讨论及各种形式的问答。

③全家照,学生自带全家照。④上网搜索有关一个家庭的照片。

http://pic.sogou.com/d?query=%C8%AB%BC%D2%B8%A3%D5%D5%C6%AC&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did=52#did46

⑤搜索有关职业的照片:http://pic.sogou.com/d?query=%C5%AE%BD%CC%CA%A6%B8%F8%D1%A7%C9%FA%C9%CF%BF%CE&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did=3#did5(女教师给学生上课;对照课文This is my mothe,she’s my teache.);

http://pic.sogou.com/d?query=%C4%D0%D2%BD%C9%FA%D4%DA%BF%B4%B2%A1&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did=24#did26(男医生在工作,对照课文,This is my father.He’s a doctor.);http://pic.sogou.com/d?query=grandpa&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did=8(对照课文This is my grandpa.)http://pic.sogou.com/d?query=%C4%CC%C4%CC%B5%C4%CD%BC%C6%AC&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did=1#did1_3(对照课文This is my grandma.)http://pic.sogou.com/d?query=%D0%A1%D1%A7%CD%E2%D1%D0%C9%E7Amy&mood=0&picformat=0&mode=1&di=0&p=50040513&dp=1&did=87#did100(对照课文And is this your sister,Amy?)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任务语句:This is my mother.She’s my teacher.This is my father.He’s a doctor.能够口头运用This is my mother.这类语句介绍家庭成员和各自的职业。

2、能在图片的提示下整体识别单词family,mother, father,grandpa,grandma,sister,me, brother。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模块主要学习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各自的职业,所运用的语言包括“This is my„„,She’s„„,He’s„„”等句型。

需要掌握的单词:family,mother, father, doctor,grandpa,grandma,sister brother,she,he,me。

四、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这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模仿力强、表现欲旺盛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小组活动学习法

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两行为一组),分别用数量单词命名,并书写在黑板的左边或右边。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均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2)、情境教学法

http://pic.sogou.com/d?query=%C5%AE%BD%CC%CA%A6%B8%F8%D1%A7%C9%FA%C9%CF%BF%CE&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did=3#did5

给学生不断创设各种真实的场景,促使学生说英语。(3)、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课上恰当使用激励性评语和奖励个人贴画、小组奖红旗(画在黑板上)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老师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3、情感态度:大胆开口,积极主动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人及职业。(医生)http://pic.sogou.com/d?query=%D2%BD%C9%FA&mood=0&picformat=0&mode=1&di=0&p=50040513&dp=1&did=50#did57_3 http://pic.sogou.com/d?query=%BE%AF%B2%EC&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did=79#did78

http://pic.sogou.com/d?query=%C5%A9%C3%F1&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2100&dr=1&did=11#did11

五、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一)、热身复习,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

1、课文导入,通过播放动画片说明一个家庭的基本成员有哪些,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5MzcxMzky.html

同时引入新单词“family,mother, father,grandpa,grandma,sister,me, brother”。邀请几个课前做了充分预习的学生当“小老师”,戴着头饰扮演一家人,手拿单词卡片向全班授新单词,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

2、出示Smart一家的图片,指着各个人物向学生提问,例如:“Who is he?Who is she?”(使用中文重复问题。)引导学生识别出Smart一家的成员:Ms Smart, Mr Smart,Sam,Amy 和Tom。

(二)、课文教学:把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营造课文故事发生的场景。播放录音,请学生认真听,试着理解课文的内容,听过第一遍录音后,可以提出一些关于课文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Sam’s family?(在萨姆家里有多少口人?)

2.Whose mother is this?(这是谁的妈妈?)What does she do?(她干什么工作?)3.Whose father is this?(这是谁的爸爸?)What does he do?(他干什么工作?)

请学生带着问题听第二遍录音。听过第二遍录音后,可以请理解课文内容的学生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如:“Who are they?”听第三遍录音时,请学生看着书跟读,画出生词,在句子中理解并学习单词,然后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

2、使用单词卡片教授生词,带领学生理清Smart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请学生再听录音,模仿跟读课文。请学生戴着头饰分角色表演课文。板书新单词,并且教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跟读这些单词,速度稍慢些,熟悉发音。

(三)、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以小组的形式,运用新学的几个单词,练习说话:This is my father/mother/sister„„

http://v.ku6.com/special/show_3599824/fETQh2fhrJh0-RzB.html

(四)、任务完成: 1.让学生两人一组看图进行问答。学生A指着图中人物提出问题,学生B扮作Amy,Sam或Tom回答问题。

2.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卡片图,随机抽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

3、找一张全家福或者画一幅全家图,向同学介绍家庭成员。如果学生愿意,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职业,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小结:

(1)对于重点句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要上熟练运用,如“This is „„”是用于介绍单数人物或物品时常用的句型,本课指介绍人物。

(2)“she”, “he” 意为“她”,“他”。“ She’s„„”,“He’s„„”(她/他是„„)是介绍别人的个人信息时常用的句型。

(3)用“Is this „„”表示“这是„„吗”。用于一般疑问句,询问是否是某个人或物。肯定回答“Yes,it is.”,否定回答 “No,it isn’t.”

六、课后作业:

1、拿着家人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把自己绘制的“Family Tree”展示给家人看,并向他们用英语进行讲解。3.听录音,读课文。4.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1.______ is my brother.A.She B.He C.I()2.This is my _______,Lingling.A.sister B.brother C.me()3._____ is my grandma.A.He B.This C.It()4.This is my mother.______a doctor.A.She is B.He is C.She are()5.This is my father.______ a teacher.A.She is B.He is C.It is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大量利用百度搜索功能,提供丰富的图片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英语知识,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篇7: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案

1、能听懂、会说单词horse、dog、hen、mouse, 能分辨并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

2、能用“What is it ? It’s a ”谈论动物。

3、能看懂、会读课文D部分内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新单词,及运用“What is it ? It’s a ”谈论动物

难点:“It is a.” “It isn’t a..”的用法。

三、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听英语歌曲“I Can Sing My ABC “。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游戏-----Guess, guess, guess! (猜一猜) 以课文A部分为游戏内容,分角色进行游戏。 用同样的方式来猜 a hen.

T: What is it ?

Ss: It’s a cow./a pig/a duck.

T: No, it isn’t. It’s a hen.

板书单词,带读,然后让学生单个练习、分组练习。

T: What is it ? Ss: It’s a hen.

板书句型“What is it ? It’s a .”。解释“What’s it?“是“What is it ?“的缩写。

让学生模仿a hen.

T: Cluck, cluck! Can you act a hen? 用同样的方法教单词a horse、a dog.

听课文B部分录音,跟读.

Step 3 Precise

游戏-----Guess, guess, guess! (猜一猜)

以课文B、C部分为游戏内容进行游戏。

听课文D部分录音,跟读,模仿,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有感情的朗读。

Step 4 Consolidation

1、创设情景,自由会话。

篇8: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执教者: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中心小学张旭超

指导和评析者: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贾秋林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堂课是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复习课, 是第四课时。在前三课时中, 学生分别学习了询问天气、表达着装和描述四季气候特点等的功能句型以及天气类 (sunny, warm, cool, cold, hot, rainy, cloudy, windy, snowy) 、服装类 (raincoat, jacket, sweater, gloves) 和季节类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的词汇。基于上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教师设计了课堂活动, 通过the four seasons in Beijing这个主题, 以及“What are the four seasons?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each season in Beijing?What shall we wear in each season?Where can we go in each season?What shall we do there?”等话题的谈论, 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四季, 体会四季的美好,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不同季节的情感, 并学会用英语向外国朋友介绍美丽的北京。

(二) 学生情况

授课对象是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年龄在十岁左右, 活泼好动, 喜欢直观形象思维, 对游戏、竞赛、小组创作比较感兴趣;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在知识储备方面, 学生对四季和衣服名称, 以及不同季节天气的特点等语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学生自如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足, 且受教材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历限制, 在四季风景的思考和表达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施教学时, 教师注意每个活动的示范和“小台阶”的搭建, 降低活动难度, 引导学生先听后说、先读后写,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同时, 本堂课教师运用了色彩明亮的季节树、操作简易的任务单, 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与展示形式, 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放松的学习环境。

(三) 教学手段

1. 教学方式

本堂课从一个主题入手, 谈论与其相关的不同话题, 每个话题学生都需要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如指认季节树、描述季节的天气特点、为季节选择合适的衣服、将北京的不同季节介绍给外国朋友等。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中完成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

2. 教学手段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运用听、说、做、读、演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激活、运用语言, 在互动活动中完善知识体系,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综合语言素养。

3. 技术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PPT演示文稿 (内有视频、图片、文字描述) 、板贴图片、板贴字卡、胶棒、单词卡片、学习任务单。

(四)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季节、天气、服装和活动类词汇。

2. 能够运用“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Whatare they?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 shall we wear?Where can we go?What shall we do there?”等功能句型和相关的季节、天气、服装、活动类词汇谈论北京四个季节的主要特征和活动特点。

3. 能够通过小组互助活动,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查找信息、自学英语知识的能力, 并在交流讨论中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4. 通过唱歌、欣赏视频、制作季节树、向外国友人介绍北京等活动, 感受北京的四季之美, 加深热爱北京的情感。

(五)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What are they?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 shall we wear?Where can we go?What shall we do there?”等功能句型以及相关的季节、天气、服装、活动类词汇谈论北京四个季节的主要特征和活动特点。

二、教学过程

Step 1:复现单元主题

上课前, 教师播放歌曲视频, 歌词如下:

There are four seasons that happen in a year.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Four seasons that happen in a year.

学生跟唱, 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T:Do you know what is the song about?

S:Seasons.

T:Yes!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seasons in Beijing.And we will talk about it in these five parts.

教师呈现本堂课主题, 并通过PPT展示与主题相关的五个话题 (见图1) 。

【设计意图】用歌曲激活本课核心主题;通过话题呈现, 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Step 2:激活运用已知词汇及重点句型

Activity 1:Talk about the four seasons.

教师在教室摆放4棵季节树 (见图2~3) , 结合PPT中的第一个话题向学生提问:

T: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Beijing and what are they?

Ss:They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T:Now!Look!There are four trees in our classroom.Can you tell me which one is the spring tree?

S:The first one.

T:Yes!And which one is summer (autumn/winter) tree?

S:The second (third/fourth) one.

Activity 2:Talk about the weather in the four seasons.

教师呈现PPT中的第二个话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four seasons?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T:How about the weather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Ss:...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将天气类词卡贴在相应的季节树上 (见图4~7) 。

Activity 3:Talk about the clothes.

1.复习衣服类词汇

教师通过PPT呈现衣服类词汇:jacket, T-shirt, shirt, overcoat, raincoat, vest, sweater, dress, skirt, cap, hat, shorts, trousers, gloves, slippers, sandals, sneakers, boots, sunglasses, 并带领学生一起复习。

T:Let’s read together!

2.将衣服类词汇和季节相匹配

(1) 教师呈现第三个话题:What shall we wear in the four seasons?

(2) 教师以夏天所穿衣服为例引导学生将衣服按季节分类 (见图8) 。

(3) 教师布置任务:给季节寻找合适的衣服。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单。

T:We can wear...in spring?How about other seasons?What shall we wear in other three seasons?Now it is your time, work in groups and finish Task1on your study paper.

学生任务单见图9。

(4) 小组展示

每组任选一个季节, 小组成员将学习单上所选择的衣服粘贴在对应的季节树上, 并用简单的句型介绍:“In summer we can wear...”

介绍完毕后,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 (见图10~11) 。

【设计意图】该环节中, 教师重点设计了三个活动, 用季节、天气、衣服等话题激活学生已知的词汇和功能句型, 并通过分类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为介绍不同季节的特征的活动做好准备。小组活动在反馈学生生活常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和展示的能力。

Step 3:Talk about the activities in four seasons.

Activity 1:Enjoy a video.

1.教师询问学生:We all live in Beijing.Where can you go in Beijing in summer?

2.教师呈现活动任务:I will show you a video about the four seasons in Beijing.I have two questions for you:Where can we go in four seasons?What shall we do there?

3.教师播放介绍北京四季景色的课件, 学生欣赏并了解北京四季的不同景色。

4.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How about the four seasons in Beijing?Are they beautiful?Where can we go in Beijing in summer/autumn/winter?What can we do there?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唤醒学生对北京四季之美的认识并整体感知、理解语言, 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地点和活动信息。学生结合前几个活动逐渐建构起对四季中天气、着装、景点、活动等的系统认识。

Step 4:介绍北京的四季景色

Activity 1:呈现任务, 理解情景

1.教师创设情景:Oh!My We Chat is ringing!Who is speaking and what does he want to do?Let’s listen!

教师播放Mike的微信留言:Hello, Bob.I have a piece of good news.I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month.I will go there for study.But I really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Beijing.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more about Beijing.For example, which season is it in Beijing?How’s the weather?Is Beijing beautiful?Where shall I visit in Beijing?What shall I do?Can you help me?

播放结束后, 教师布置任务, 让学生帮助Mike解决问题。

2.师生共同谈论Mike的留言信息, 如“What happened to Mike?What does Mike want to know?”等。

3.教师提供语言框架, 学生以补充所缺关键信息的方式完成回复Mike的信息。

Activity 2:学生分组独立完成任务

1.教师继续呈现任务:Now, there are three other friends will come to Beijing.Let’s listen and find out what they need.

2.教师播放Lily, Charlie, Tina三个朋友的微信留言, 学生仔细倾听。明确这三个小朋友也想来北京参观, 他们也想了解北京不同季节的特点。

3.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各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季节, 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框架和短语、词汇完成对这个季节的介绍以及对Lily/Charlie/Tina的回复。

Hello, __________.

Welcome to Beijing in_________.

It’s a_________season in Beijing.

It’s_________and_________.

You can wear_______.

You can go to_______.

You can_______there.

Have a______trip!

(beautiful, great, interesting, good, wonderful, nice...)

4.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完成任务单Task 2, 教师适时指导。

5.小组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给朋友回微信的情景既真实又有时代感,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体验帮助别人的美好的情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 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支撑, 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还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语言表现能力。在听微信留言、微信书写回复、口头表达的过程中, 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 发展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向外国小朋友介绍北京的四季之美, 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Step 4:Homework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仿照任务2, 选择一个季节, 向朋友介绍北京的天气、着装、饮食、主要活动等。

三、教学反思

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创设了真实的情景。授课教师采用了色彩明亮的季节树, 使学生走进教室的一瞬间就能感受到本堂课的主题学习内容。同时四季树替代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 让英语课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并富有感染力。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下, 理解知识更为简单, 语言的运用更为自如。

授课教师还将教学内容自如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通过介绍北京四季景色的视频, 学生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鲜明转化。简易操作的任务单, 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与展示形式, 使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生在展示环节中大胆展示了设计, 熟练地运用了本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本堂课中, 授课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趣味性强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复习运用, 全方位调动学生进行听、说、读、演的积极性, 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场景。

除上述优点之外, 本堂课也存在着些许不足, 如授课教师的语速偏快,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需要加强等。

专家点评

本堂课采用活动驱动型教学模式, 通过创设情境, 借助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小组汇报展示等活动, 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团队合作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在交际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发展。本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有如下三个特点:

1.信息可视化, 内容情景化

本堂课, 张旭超老师以树为载体, 将四季“搬”进了课堂, 为学生营造了直观形象的主题环境。依托四季树的背景, 将谈论的天气、着装等词汇分类粘贴在不同的季节树上, 取代了以往呆板的板书, 突出了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季节树营造了语言表达的物理环境,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交流。

2.主题突出, 话题完整

本堂课的主题是The four seasons in Beijing, 围绕这一主题, 张老师设计了五个话题, 包括四季的名称、天气、着装、特色的景点和活动等。五个话题层层递进, 不同话题的讨论与活动突出了本堂课的主题。

3.注重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上一篇:高级办公自动化大作业下一篇:漂亮精美的应聘简历表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