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育教研活动计划

2024-04-09

小体育教研活动计划(精选5篇)

篇1:小体育教研活动计划

平谷区第九小学体育教研组会议记录

4活动内容:贯彻落实关于升旗、做操、长跑有关问题的常规管理

活动时间:2009年12月1日

活动地点:体育组

参加人员:姬荣花校长、全体体育教师

主持:姬荣花校长

记录:于震龙

活动过程:

一、姬荣花校长传达教研组长会议要求:

1、上学期发放的学习材料要做到相互学习交流、看完后要回收。

2、这学期要对师徒进行共同评选,评出优秀对子.姬校长:

1、本学期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样解决?组员相互讨论.2、落实好平时的研究课,要上好每节课,同时要定好主评人.3、要开展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附行事历.4、各年级的台帐资料要规范、科学、齐全,上交要及时、项目要齐全。

6、有效的练习设计、作业量的控制、要加强审核。

7、平时要抽查教师的备课本和批改作业的情况,并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8、体育组要及时制订中考训练计划,做好摸底,及早作好准备。

二、组织本组教师讨论本学期的学校体育的具体工作:

1、课外活动的具体安排。

3、关于备课组的建设:为更好的加强各班的教学,建议设立备课组。

4、运动队的建设:及早做好组建和训练工作。

5、体育课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三、教研组公开课的具体安排(略)。

篇2:小体育教研活动计划

全面实施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上好体育课,抓好“两操”“两活动”。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身体、心理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具体工作

(一)体育工作

1、加强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根据体育大纲精神,规范课堂质量,确定工作目标如下:贯彻两个条例,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近视率控制在10%以下,近视新发病率不超过5%,病假率小于5%。

3、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教师要狠抓体育常规,提高课堂质量。体育教师坚持“继续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坚持“面向全体,教书育人”,规范体育教学常规。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对待学生耐心细致。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定标准。并且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4、加强资料管理

把学校体育资料分类归档,以备上级检查,努力使学校体育运动水平进入先进行列。加强资料积累,完善运动队档案,搞好运动队建设。

5、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二)卫生工作:

1、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上级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控烟宣传及预防艾滋病教育。学校定期出卫生专题板报,校宣传画廊张贴宣传图片,红领巾广播站经常性播放健康教育的专题文章。

(3)、重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开展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卫生讲座,力求讲座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

(4)、着力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

2、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2)、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管理,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3、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视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督促矫正,随堂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3)、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4)、配合防疫站广泛开展对近视、沙眼、龋齿、肠道蠕虫、肠道传染病、贫血等疫病的防治,加强对残疾体弱学生的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4、抓好学校环境卫生。继续对各班室内外卫生进行和学生个人卫生进行评比,使学校的卫生做到定班定人负责,确保让我校学生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三)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

甲型H1N1流感、近视、沙眼、蛔虫、龋齿、营养不良、贫血等常见病的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这学期将继续督促患有甲型H1N1L流感、近视眼、龋齿以及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的学生尽早治疗。及时做好传染病的预测及预防工作特别是禽流感和流感预防工作,发现情况。搜集-整理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加强防范,控制情况。

柳桥中心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计划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韩立贤

篇3:中职英语课堂活动中德育渗透探究

一、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主题, 找出所学内容中德育渗透的最佳结合点, 并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及活动, 启迪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例如, 在教材《英语1》 (基础模块高教版) 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中, 通过视频导入, 让学生感受在真实聚会情景中迎接客人并恰当回应的场景, 激发学生对party planner工作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真学好基础知识, 形成严谨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并促使他们思考和规划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又如, 在教学《英语2》Unit 5 It’s time to change时, 通过对话操练,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他们讨论哪些活动对健康有益, 哪些有害,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健康习惯, 争取早日改变。因此, 英语教师通过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来教导学生, 引导中职学生形成严谨的行为习惯, 增强职业意识,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把思想教育寓于英语对话教学之中, 加强中职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把德育巧妙地融入对话练习和情境表演中, 力求创造真实且具有感染力的气氛, 使教学内容鲜明、真实, 能够启发学生的思想, 达到思想性和知识性的融合。例如, 在Unit7 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旅游话题, 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又如, Unit 8 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 是有关问路和指路, 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导入教学, 让学生观看和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并从中得到快乐。教师不失时机地把思想教育寓于英语教学之中, 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 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

三、把思想教育寓于英语课文教学之中, 培养中职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借助阅读教学, 激发学生的情感, 通过阅读教学, 让学生的心灵情感融入所学内容中。英语阅读中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责任感教育等, 是英语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 在《英语2》Unit 6 Tell me when the pain started中,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有关描述病人病情的小短文, 填写病人病历, 并根据病情编写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对话, 培养学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对生活的人生观。又如, 在教学《英语3》Unit 6 Would you mind saying something about your work experience?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面试的情景。在交际活动中,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礼貌待人等品德和行为。再如, 教学Unit 1 I laughed till I cried!学生在描述家庭成员的过程中能慢慢体会到对父母的爱、对家庭的爱, 并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在教学《英语3》 Unit 7 The convenience store is over there时, 通过中西方社区的比较, 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社区的差异, 并对自己的国家、家乡和社区有荣誉感和认同感, 培养中职学生为建设理想社区而努力的情感意识。

四、把思想教育寓于英语课堂练习之中, 引导中职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的获得感

课堂练习也可以渗透德育, 教师应通过拓展练习, 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例如, 在教学《英语2》 Unit 8 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时, 通过讨论下面两个问题进行德育渗透:If you are lost in a strange city, what should you do? If someone is lost in our city, what can you do? 这既培养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获取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又让学生体会了收获知识的愉悦, 尝试了现实生活中的获得感,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又如, 在教学Unit 6 Tell me when the pain started时, 让学生通过采访意识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再如, 教学《英语3》Unit 5 We are going to work as packagers on the assembly Line时, 通过不同方式的社会实践内容的练习, 让学生了解更多实际生活中的工作流程, 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 作为中职学校英语教师, 我们在教好文化知识的同时, 要善于把握机会, 在恰当的时候渗透德育。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 用人格去教育, 用魅力去感染, 人文教育必将硕果累累, 这样, 我们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摘要:把知识传授作为德育的载体, 使德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个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本文阐述了中职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素材, 在课堂活动中因势利导, 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周凤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会暨经验交流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2) .

篇4:阳光神小体育委员表演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体现阳光神小课间操的规范管理,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首要任务表现在班级里的体育委员。只有有好的体育委员,才能带出好的班级队伍。于是经研究决定举办阳光神小体育委员表演比赛。

二、比赛时间:2012.12.12

三、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四、参赛人员:各班体育委员2名

五、比赛的项目:

1、2年级部: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踏步走---121----口号(1、2、3、4-123、4)立定

(自己喊自己做)3、4、5年级部: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三面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右转

齐步走---121--口号(1、2、3、4-123、4)---立定

(以上口令要求自己喊自己做)

六、比赛要求:体委声音洪亮,口令清晰、准确,动作到位。

七、评委:于校长、执行校长、孙晓、王明琦

阳光神小

篇5:北鲍联小体育工作报告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的精神,制定北鲍联小体育工作报告公示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切实提高我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总体目标

完善和落实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普及阳光体育运动

1、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4节,3-5年级3节,),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从备课、教案、上课、听课、评课等环节入手,加强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打造高效课堂。要因地制宜,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地域特点,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途径,增强吸引力,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抓好体育课外活动。坚决落实“两操两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加大课外活动力度,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时间,充实内容,多设简便易行、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开发推广特色项目,如跳绳、踢毽子、拔河等,严禁挪用或挤占课外活动时间。

3、创建“阳光体育运动示范学校”、“体艺2+1特色学校” 在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县、市级“阳光体育运动示范学校”和“体艺2+1特色校”,以创建工作推动我校阳光体育工作上台阶、上档次。

(二)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监测评价机制

1、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我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同时,要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学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2、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我校向社会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学校要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等定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三)致力培养学生体育特长

积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能、发展个性创造条件,发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改革学校体育竞赛的传统模式,创编群体性、趣味性竞赛项目,增设阳光体育项目,扩大参赛人数,突出健身、怡情、娱乐功能。

我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运动会或阳光体育项目比赛。要经常举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单项竞赛活动;要成立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技能的各类兴趣小组,组建班级代表队、校级代表队,组织有运动天赋和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切实保证体育特长生必要的训练时间,积极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教师结构调整,多渠道配备好小学体育教师。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

(五)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我校的运动场地改造及运动设施更新,确保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结合我校实际建设简易体育场所和设施建设力度,做有篮球场、乒乓球台,运动沙池等基本场所和较齐全的设施器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职能 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曰伍 副组长:沈磊

成员:武文训 刘方传 安琪 曹菊仁

进一步发挥好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每年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专题会,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布臵、协调、检查学校体育工作。

(二)转变观念,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围绕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目标,实行教育重心转移,即由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为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是提高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加强课内与课外执行力度,以“三课两操两活动”、学校体育社团创建、体育特色项目营建及体育活动开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青少年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三是推进“我校有特色,人人会运动”项目建设。挖掘学校已有体育优势项目内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自觉运动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学会2项体育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开展“体育特色校”创建及评审工作。

(三)加强督导,完善评估机制

在学校体育的深化推进中,将把教育督导、活动评估、重点提升、等级评定、表彰奖励、宣传引导作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是对青少年体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教育督察。把“三课两操两活动”和学校体育项目发展作为考核评估必有的重点内容。

二是对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加强评估如大课间、体艺2+1活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注重课内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做到有方案、有评价、有反馈,促进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合理资源配臵

一是在经费投入上,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体育比赛、学校评比、教师培训、考核激励等,并采用前期初投,过程指导与检查,结合结果奖励的办法,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保障。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改建和体育场地增建,在改建和增建过程中,加强沟通和协商,使场地建设兼顾项目普及的使用需要。

三是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使场地建设既满足社区群众需要,又满足学校和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需要,形成多层次、多方面、便民利民的学校体育服务体系。

上一篇:平均教学设计(第六册)下一篇:向环卫工人献爱心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