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连篇-第一章:好奇心》

2024-04-08

《鬼话连篇-第一章:好奇心》(共4篇)

篇1:《鬼话连篇-第一章:好奇心》

“女孩子就是女孩子,”洛里为了打破这阴森的气氛随口就蹦出一句话来。“女孩子怎么拉,人终究都会怕的嘛!”崎芭反驳道。“女孩子就是胆小嘛!”洛奇应道。“既然没什么收获,还是改天再来吧!”贝奇说道。能逃离这么阴森的地方,大家都一致同意。突然,“幌当~!”一声,大家一惊,围拢在一起,他们四处张望着,接着,又传来一声跑步声,贝奇知道有人在楼梯那,挣脱出那些死死抓住他的手的那些恐惧的小手,马上追上去。那些小手霎时无了依靠,慌了。他们到处摸,试图摸到贝奇,可贝奇已跑上去。

他们傻站在那里,忽然背后传奇了一阵脚步声,他们往后一看,一个黑乎乎的身影正向他们靠近......

篇2: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稳、进、好”的2013年

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举办的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13年经济运行的成绩来之不易,国民经济的表现可以用“稳、进、好” 3个字概括。但2013年的GDP数据仍是自1999年GDP同比增长7.6% 以来最低增速。

“稳”字是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具体表现是经济增长平稳、物价平稳、就业稳定和农业稳固。2013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 845亿元,比2012年增长7.7%, 增长速度与上年持平;CPI全年上涨2.6%,完全达到调控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 000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粮食总产量更是突破12 000亿斤大关。

“进”字是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马建堂用4个主要指标进行说明:一是第三产业2013年占比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二是中西部地区GDP占比为44.4%,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是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四是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倍数为3.03。

“好”字是为效益回升、质量好转、民生改善。马建堂用5组数据说明:2013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0%;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4%;全部就业人口生产的GDP比前年提高了7.3%; 单位GDP能耗也下降了3.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正在稳步提高, 经济正在稳步向好。

另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总体呈现出“两降一稳”的格局。 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 创下10年来的新低;而受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消费增速也明显下降,同比仅增长13.1%,增速较2012年的14.3% 回落了1.2个百分点;此外,2013年全年出口增长7.9%, 增速与2012年持平。

房地产市场低开高走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 6 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 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4%。房屋新开工面积201 208万m2,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1.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 551万m2, 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1 428亿元, 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

额增长26.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 814万m2, 比上年增长8.8%。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 295万m2,同比增长35.2%。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2 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3.1%,自筹资金增长21.3%,利用外资增长32.8%。

正如我们在2013年上半年总结提到的一样,可以说本年度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冷四热”的局面,“一冷” 为为::22001133年年初初的的““国国五五条条””调调控控政政策策在出台后全面遇冷;而“四热”则为: 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房价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政策方面,2013年2月,政府出台“国五条”限购政策。2月,北京、 上海、重庆、济南、大连、合肥等城市均发布了楼市调控地方版细则。2013年 “调控”字眼在公开场合消失,行业政策面趋于平缓。新一届政府在2013年以来历次重要会议中,均未提及“调控”二字。在三中全会最终公布的决定中,对房地产行业虽无明确扶持表态, 但诸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内容均毫无悬念地将对未来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反观地方上,10月以来, 在深圳、北京、上海相继推出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关措施后,作为一线城市中没有颁布新政策的广州,也于11月18日下午果断地发布了“穗六条”。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升级了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态势。从调控内容上来看,“限购、 限贷、限价”的思路依然明显。限购上, 上海与广州增加了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税收或社保的年限;限贷方面, 上海、广州、深圳3个城市均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至7成。限价方面, 北京则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方式, 加大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应力度,并提出将确保2年供应7万套,约占市场供应量一半。

土地供应方面,2013年以来,随着楼市成交走势的不断上扬,全国土地市场也迎来了成交高峰。数据显示, 2013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 814万m2, 比上年增长8.8%;土地成交价款9 918亿元, 增长33.9%,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2013年房企的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销售业绩大幅提升、现金充裕,因而高总价地块成交不断,总价和单价“地王” 的门槛也被抬升。此外,重点城市土地出让底价逐年提升,土地价值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长,加之2013年北京、 上海等城市的核心区域地块供应较多, 也使单价门槛节节攀升。

住宅市场方面,2013年,“日光盘”、“地王”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多到让人感到疲惫。但值得注意的是,依然有不少地方房价犹如股市般惨跌。因此,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真实写照是:一边是一线城市连续20余月的高涨,一边是温州等城市连续26月下降;一面是“地王”迭出频遭哄抢, 一面却是无人问津。

商业地产方面,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 551万m2,比上年增长17.3%,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其中,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81 428亿元, 增长26.3%, 比2012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 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2013年商业用房开发投资的年增速有望连续第5年超过住宅开发投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20大城市商业地产总存量已达到6 461万m2,预计在2014年,20城市总体新增供应还将增加1 500万m2。尤其是在沈阳、天津、 成都等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的商业项目入市规模有1 000万m2以上。

节能环保政策频出,促使行业加快节能步伐

虽然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已经多年,但对空气治理的效果并不显著。 尤其是2013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而且出现雾霾的区域也越来越多。 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众多的节能环保扶持政策和相关措施。

1月,国务院以国办发[2013]1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 期间,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新建绿色建筑10亿m2, 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2月,商用制冷设备环保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水源热泵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屋顶式空气调节机。3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建立我国低碳产品的认证体系的主要内容。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批准的《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范围、服务要求、服务实施步骤、服务质量验收等内容。5月,新的制冷剂标准实施,新版加入可燃性制冷剂在标识、运输、 安装、储存、充注等环节的安全操作与使用, 增加可燃制冷剂器具的安装和维修要求。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发展中国家可以推迟10年。 6月,行业标准《空调器的绿色环保要求》正式实施。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如福建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 省经贸委等部门起草了《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并向省直有关单位和地市征求意见。 《意见稿》提出,拟拆除大型公共建筑, 要按有关程序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从2014年起,“福厦泉”的保障性住房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山东省财政厅则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厅研究制定了绿色建筑发展财政奖励政策, 对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给予奖励。

上游链普遍处于下行阶段

制冷剂方面, 2013年对制冷剂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我国制冷剂主要以R22、R134a为主。 2013年,R22供求关系趋紧,价位波动不大,原因在于国内受环保压力与实行HCFC配额生产影响;R134a市场则受产能严重过剩和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价格从年初25 200元/t,高位一路下滑至岁末17 600元/t,全年跌幅达30% 左右。

铜价方面,2013年全球铜市场呈现出上半年大幅下跌,下半年为见底反弹后震荡走势,根据沪铜指数总体走势, 2013年最高点为2月初的60 112点, 最低点为6月28日的47 680点。2013年整体走势为2011年以来全球铜市场见顶回调走势中的一个插曲,2011年2月28日,76 638点是最近3年的最高位, 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回调走势。2013年沪铜继续下行表明铜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动能和下行的空间。从2013年全年来看,中国经济等金砖国家经济放缓、全球铜去库存化、美国开始退出持续四轮的QE政策和欧洲经济复苏还漫长是铜价再下一个台阶的主要成因。 根据统计,2013年2—12月底,沪铜累计跌幅约为12%,2013年上半年累计跌幅16.5%;下半年累计涨幅4.5%。

篇3:激发好奇心,走好第一步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方法、能力培养

对于刚刚踏入初二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从小我们的学生就在不断的接触和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物理正是要将这些丰富多彩的现象与其蕴含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物理学习逐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与观察,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对于观察身边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兴趣不同,日积月累,观察能力的差异显现。往往对物理现象有浓厚好奇心的学生在以后的物理现象和实验的观察中注意力更集中,观察更细致,更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关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应当不放过一切有利的时机。生动的实验可以象磁体吸铁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当我们在课堂上用插有细玻璃管的墨水瓶演示微小形变的时候, 当我们用瓶子和鸡蛋来演示神奇的大气压的时候……, 学生们常常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现象的变化, 久而久之, 学生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要加强学生对实验和现象的关注,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有通过实验探索结论的意识和理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多做实验,让实验更出人意料一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关注度。下面就以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第一节课为例:

【案例】“苏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教材上册《引言》的教学

【教学背景】本节教材内容主要由开放性的实验探索为主,以大量趣味的物理現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没有接触过物理这一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在第一节物理课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能够让学生对经历物理现象,体会观察过程,对物理学习充满期待。

一、教学目标: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初步体会观察的步骤。

【教学目标分析】

在本节中物理课程目标中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与本文所提出的培养观察能力的第一步是相同的,有了对科学的求知欲,有了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自然就可以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以几个小互动实验来进入物理的世界,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器材,手边的物品来营造出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

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值得我们探究,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实验,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下面这个现象就要请同学们来猜想一下

【活动1】哪个蜡烛先灭?

1、活动器材:大小玻璃罩各一个、长短悬殊的蜡烛各一支、火柴等

2、活动过程:

师:如果将两只蜡烛点燃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罩罩住它们的时候点燃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生A:蜡烛会熄灭的。

生B:蜡烛要燃烧一会然后才会熄灭。

师:那么,同学们认为,是短蜡烛先灭还是长蜡烛先灭呢?

此时,教室里开始了非常活跃的争论,有的同学认为一定是短的蜡烛先灭,有的同学坚持是长的蜡烛先灭。还有些同学因为缺乏生活中的经验,无法判断。大家各自保持自己的看法,并非常期待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此时学生对于实验活动的好奇心非常浓厚,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知识的意识初步形成。

将其中一个小玻璃罩缓缓的罩在点燃的两只蜡烛上,此时,教室里非常安静,不一会,长蜡烛就先灭了。此时教室中有人欢呼,有人叹息,有人惊讶。学生反应各不相同。

师:同学们可以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种情况下长蜡烛会先灭吗?

生1:蜡烛燃烧能力不同

生2:蜡烛芯的长短不一样

生3:氧气不够了

重新再进行一次实验过程,本次活动中将玻璃罩换成一个大的,再比较实验结果,原本信心满满的支持长蜡烛先灭的同学这次发现短蜡烛居然先灭了。于是教室里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现象的转变实在太出人意料,同学们又开始了积极地思考。

师:这次为什么短蜡烛先灭了呢?前面同学提出的猜想正确吗?

生甲:蜡烛的质量不同所以短蜡烛先灭

生乙:不同意,应该是玻璃罩影响了实验的结果。

生丙:氧气的多少不同,影响了实验结果。

师:这个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造成的,我们会在后面的物理教学中有所涉及。

【活动2】 动手做一做:通过盛水的杯子看一看

器材:圆柱形玻璃杯、水、书

活动过程:

师:通过盛水的杯子看书本上的字,会有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实验,都跃跃欲试

生A:会变形,和正常的字不一样

生B:会变大

生C:会变小

生D:可能没有什么变化,我通过河水看水下的物体就没有什么变化。

师:那我们请同学来做一做,把他看到的现象向大家描述一下。

让水杯比较靠近书本,同学观察后发现字变大了,也有些变形。

师:那么是不是始终看到的都是变大的字呢?

调整一下水杯和书的位置,让它们相隔较远,再请同学亲自体会一下,发现居然字倒过来了,而且变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实验结果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原先认为只会发生一种现象的同学也在努力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

生1:看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生2:距离杯子的远近影响了字的大小

师:我们将会在光学知识中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装满水的杯子里可以放多少回形针

这是个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在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兴奋的边做边讨论一节课的时间还觉得意犹未尽。明明已经装满水的杯子应该什么也装不了了,为什么还可以放入回形针?1个、2个……甚至是100个、200个!这个结果出乎了学生的意料,让学生在好奇和惊讶中完成了活动,很多学生提出了它们自己的看法,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引言部分的活动还有很多,例如“如何让生鸡蛋浮起来”、“开水中的冰块”等等,在本次物理教学中,激发同学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关注和思考才是根本目的。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验变的更生动,教学过程变的更有悬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随便猜一猜是不准确的,只有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才会让学生对实验更加关注,做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第一步。

当然,只对生动形象的事物产生观察的兴趣是不够的, 还必须培养他们对似乎平淡的现象进行思考的兴趣。

教学中也可以经常地介绍一些科学家们从通常人们视而不见的现象中发现真理的故事以及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观察而发现真理的故事,教材中介绍了富兰克林对于“天电”本质的不懈追求、哥白尼和牛顿探索宇宙的心路历程……这些故事常常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刻下座右铭。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布置一些课后的作业, 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 如观察池塘里的倒影, 观察春天的雨水冬天的雪花, 观察飞机在中翱翔, 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当他们发现了一点一滴的规律的时候, 就会感到探索的无比乐趣, 即使是天再冷,风再大, 夜再深, 他们也会坚持下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初中学生的特点出发,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物理的世界里尽情畅游!

参考文献:

1、刘炳昇. 谈谈观察能力的培养[J].

2、物理教学参考资料[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张宪魁,王欣. 物理学方法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

篇4:第一章关于思维科学

第一节恩格斯首先提出思维科学概念

思维科学就是启迪智慧的科学。思维科学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并且为思维科学的建立和发展预见性地提出了七条科学原则。这些科学原则,不仅为建立和发展思维科学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研究“人脑项目”、升华聪明才智提供了指导原则。

一、研究思维科学的七条原则

这七条科学原则,必将指导思维科学顺利发展。不仅如此,还将指导人们愈发走向聪明、智慧,进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明。

其一,思维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

其二,思维科学是一门历史性的学科。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说:“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

其三,思维科学是一门与大脑相关的学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明确揭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其四,思维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其五,思维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这个事实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其六,思维科学是一门严格遵守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学科。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七,当时的思维科学是一门不完备的学科。恩格斯对19世纪仅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思维科学并不满意。恩格斯敏锐地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思维规律的理论并不像庸人的头脑在想到‘逻辑’一词时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一劳永逸地完成的‘永恒真理’。”

二、破译大脑奥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大脑是一灰箱,破译大脑奥秘是宇宙的最大难题。大脑神经元运动,既有可被感知的线性运动,又有不可感知的非线性运动,其运动不仅复杂,而且多变;大脑神经元间相互作用,既有物理因素(即可在一定范畴内实施电测),又有化学因素(即可期待未来进行生物探测),其相关因素有时呈显性状态,但大多处于潜性状态。对这样一种灰箱揭秘缺少实验方法不行,而抛弃思辨方法更不行。欲如此,上述恩格斯七条科学原则,便自然成为“大脑项目”弃之不行、丢之不可的永恒性原则。

恩格斯的七条科学原则,是其自然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通透无碍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贯穿着“思行合一”的精神,正是用显信息探索潜信息的得力工具。其中的第七条原则,充分说明恩格斯对当时的思维科学内容仅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是不满意的。正是这种不满意,才为钱学森院士继承和发展恩格斯的思维科学带来了契机,从而创立了现代思维科学。有了钱学森院士创立的现代思维科学,才有今天意义上的思维科学。

第二节钱学森创立现代思维科学

一、恩格斯为什么对当时的思维科学概念不满意

恩格斯的不满意,原因有二:一是恩格斯认为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逻辑,就是引起人们争议的一门学说;二是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一文中明确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整体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那么,马克思所说的“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方式又是什么呢?显然,当时的思维科学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对那个时期的思维科学,恩格斯自然是不会满意的。

二、钱学森院士创建现代思维科学

钱学森院士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维科学的设想和建立思维科学的科学原则,创建了现代思维科学。

那么,什么是现代思维科学呢?钱学森院士明确提出:“开宗明义,思维科学只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不研究思维内容,内容是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事。”钱学森院士认为,现代思维科学体系,无论是基础层次,还是技术层次、工程层次,最终都要通过认识论这个桥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

钱学森院士以世界性的开放眼光,从纵横两个方面观察世界科学发展的风云。他认为,除量子力学、相对论展现自然科学的划时代的发展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模糊数学、分型理论、超循环论,以及混沌论等揭示客观世界复杂性的理论,均属于非线性科学范畴。或者说,复杂性根源在于非线性。非平衡、不稳定、涨落、分叉、混沌等现象都在不断地告诉人们,以往那个还原论、机械论等以简单性求解复杂性的时代,已不能成为科学认识的航标了。

世界本质上是复杂的,法则简单的程序仅仅是个例外。同时人类思维规律也必须与此适应,这种趋同既符合“我们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又符合“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形式”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新兴科学,如非线性科学的出现,必然影响着思维形式的变革,这就预示着一统“天下”的“逻辑思维形式”被打破,从而符合恩格斯预言的“并不像庸人的头脑在想到‘逻辑’一词时所想象的那样”的思维规律将逐渐诞生。

钱学森院士在现代思维科学体系中,不仅提出了形象(直感)思维形式,而且还提出了灵感(顿悟)思维形式。可以预料,未来还会有多种与“非逻辑”“非线性”相关的思维规律,而学者们探讨的像直觉思维规律、模糊思维规律、拓扑思维规律、离散思维规律、超弦思维规律等,都有可能晋升到思维规律行列。

现代思维科学所揭示的“非逻辑思维规律”,不仅是对恩格斯思维科学概念的发展,而且还可视为现代思维科学的显著标志。

正因为现代思维科学诠释了非逻辑思维规律,才使得“创造”一词升华为创造性思维。正像钱学森院士所说:“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直觉)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灵感就是非逻辑思维规律的典型代表。

创造思维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必须以“融汇中外,沟通古今”的学术境界,不断完善,使之服务国家创新工程、服务于教育创新的伟大实践。

研究创造性思维,积极、自觉地调动“潜能”,提升创造力,培育千百万创业、创造和创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科技人才。

研究创造思维学,大力弘扬个性,强化兴趣培养,注重“甘愿冒险”“独立性强”“一丝不苟”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科学是一门大学问,各人有各人的体验和领悟。体验和领悟不同,思维能力也自然会有千差万别。但人人都应努力、都要以非凡的创造性思维彰显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正能量,攀登智慧至上时代的新高峰。

三、思维科学与认知科学异同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门科学,一个是由钱学森院士创建的思维科学,一个是由心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创立的认知科学。这两门科学,都是以“内部宇宙——即装有词汇和想象力的人类的思维宇宙”为研究对象。东西方两位著名科学家将研究的目光聚集在同一目标上,是很不寻常的。科学技术发展表明,科学研究中的这种惊人的相似,意味着科学技术将面临着新的突破,由此带来的创意性生产力必然要导致新兴产业革命之诞生,也标志着从理论和实验上深刻认识人的大脑及其思维奥秘时代的到来。

认知科学与思维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而研究方法却是相异的。认知科学是以实验方法为主对大脑这块灰白物质进行探究;而思维科学是用思辨的方法对大脑诸多精神现象进行猜想,假设式综合研究。从科学意义上说,这两种研究方法恰好实现了互补。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破译大脑运转密码、揭开生命之谜,是令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的艰难课题。”也可以说,探索人脑这个“小宇宙”的奥秘的课题,历史地成为世人必须着手解决的宏大工程。

脑科学研究热潮,正在全球兴起。人类的大脑是极其复杂的“小宇宙”,至今我们依然对其知之甚少。正如奥巴马先生所说:“作为人类,我们能够确认数光年外的星系,我们能研究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但我们无法揭示两耳间三磅重物质(指大脑)的奥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认为:“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是绝对真理,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所认识的是相对真理,我们可以无限逼近大脑的奥秘,但不能穷尽。”这个说法是符合辩证法的。而欧美发达国家正大力强化前沿部署,抢占科技制高点,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又要有迎接挑战的战略思维,把握机遇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对“人脑项目”(Human Brain Project)这一关系着世界未来的伟大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树立战略思维,扩大思维空间,灵活转变思维方式,实施多学科交叉互补,让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科学与神经学、思维科学、计算技术科学这些轮子都动起来。特别要充分发挥中国的现代思维科学优势,占领智慧的最高点。

第三节现代思维科学的体系

现代思维科学体系,包括抽象(思维)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社会(集体)思维。

一、抽象(思维)思维规律

抽象思维规律也称逻辑思维规律,它是以概念为思维的起点,经过判断和推理,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的思维规律。

创新者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定义、定理、规律等),它的一般意义是用理性来思考和表达。其特点是,用一般概括个别、扬弃事物的具体形态,要求思维结果精确化、条理化、系统化。它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先从概念出发,综合运用一般与个别、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方法,进行科学判断并得出结论。

人们对抽象(逻辑)思维的研究是比较成熟的,很早就形成了一门科学———形式逻辑,它属于研究人类抽象思维规律最早的一门学科。研究概念、判断、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研究结构方式的法则,研究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怎样推论和论证,这是抽象思维所特有的逻辑结构形式。数理逻辑是形式逻辑的数学化,它将逻辑语言进一步形式化和符号化,以便借助数学来建立自己的严格演绎体系。发展到辩证逻辑后,才将研究抽象思维形式的矛盾、变化格局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实现科学化和系统化。抽象(逻辑)思维规律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的发展,必然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运动发展着。

由此可见,抽象(逻辑)思维形式对于创造者科学的认识创新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创造者常常在创新认识活动中,凭借着抽象(逻辑)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运动形态,在实践中全面地、准确地、发展地考察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创造性地实施创新工程。

二、形象(直感)思维规律

形象(直感)思维是人类思维史上最先形成的一种思维。不管是文学艺术家、科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领导、管理和指挥工作,只要是人,是人的认识运动,形象(直感)思维作为与抽象思维不同的一种思维形式,总是普遍地被运用着。假如生活着的人,无论是说话,还是想问题,都只用干巴巴的逻辑推理,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毫无生趣。如果认识世界的时候,用客观存在的有形体、形象性信息来思维,这便是形象思维了。

形象(直感)思维的一般机制是:实践(观察)———类比——想象———模拟(相似)。运用形象思维于具体创新工程中,要坚持从各个不同角度,在全部相互联系的诸方面,同时捕捉信息。这里指的诸方面因素,既具有已知的外部特征,又有模糊的内部结构。

为了阐明观察、类比、想象、模拟(相似)在运用形象(直感)思维于创新认识活动中的地位,我们有必要把其中诸要素作一扼要论述。

观察,就是指创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创新工作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具体方面。观察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实践活动。巴甫洛夫说:“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永远不能飞腾起来。”观察是获取感性信息的基本方法,是一切创新活动的首要步骤。

类比,就是指创造者把不同的(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推理的出发点,是对象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对象又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已知其中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时,可类比推导出另一对象也具有该相似属性。因此,类比推理方法不同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运用于形象思维的一种特殊方法。

想象,就是指创造者在原来的感性形象信息基础上,或在表象信息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和排列,而重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信息的思维方法。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指出:“想象有两种:一种简单地保存对事物的印象,另一种将这些意象千变万化地排列组合,前者称为消极想象,后者称为积极想象。”所以,想象是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的实在因素。

模拟(相似),就是指创造者根据已知对象的本质和特性,人为地选择或建立一种与已知对象(原型)相似的模型,并在所建立的模型上进行运筹和研究,经研究决策后的成果再推到原型中去,从而达到揭示对象本质的思维方法。用“笼天地于形内”“观古今于须臾”来描述模拟方法是恰当的。思维模拟是实现创造者思维升华的关键性环节。

人脑通过感觉和知觉活动获得事物的表象,然后通过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新的形象,就是形象思维规律。

三、灵感(顿悟)思维规律

灵感(顿悟)思维是伴随着人类的形象(直感)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但长时期不被人们所认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正确运用了理论思维的原则,科学地总结了自己和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第一次鲜明地把灵感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提出来。

钱学森院士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指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直觉)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他认为,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一种人类基本思维形式。

所谓灵感思维(或称顿悟思维),是人类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它的酝酿不是在显意识中进行的,而是在显意识的制导下,经过潜意识的整合推论,再涌现于显意识,表现为灵感。因此,灵感发生的机制则是:显意识———潜意识——显意识。也就是说,在人们有意识、自觉地追求下,潜意识中才可能有灵感的酝酿。而潜意识如何工作,不会被自己意识到,当潜意识孕育成熟的瞬间又必须借助相关诱因方能涌进显意识,再经显意识加工,形成灵感。因此,灵感形成是有条件的,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灵感思维不同于抽象思维,也不同于形象思维,它是一种特殊的突发式思维。

灵感思维是一种非逻辑、非线性的思维,灵感思维有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不同的特征,如突发性特征、瞬间性特征、模糊性特征和独创性特征等。

四、社会(集体)思维规律

社会思维规律也称集体思维规律,它是说人的思维发生和发展是以集体(群体)方式形成的。社会思维规律反映了人类思维发生的同步性和一经形成后的共振性,它在创新实践中的意义重大,是不容忽视的一种重要思维规律。

恩格斯说:“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单个人的思维吗?不是。但是,它只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思维不可能完全是一个人的,其中必然隐含着特定的群体思维。社会思维的本质特征有两个:一是集体性,二是社会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鬼话连篇-第一章:好奇心》】相关文章:

鬼话连篇作文范文05-26

鬼话连篇读后感04-28

连篇累牍的反义词和解释04-22

应届生简历错字连篇,面试注意几大事项05-05

上一篇:柳元景简介下一篇:会考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