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

2024-05-22

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

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

一、认真做好幼儿园安全消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

二、明确门卫职责,认真做好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节假日和夜晚来访要登记,做好防盗工作。

三、非本单位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园住宿,如有亲朋好友来探亲,必须经领导同意,并办理好登记手续。

四、注意保护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每天做好值班工作。

五、药物必须妥善保管,吃药时要仔细核对。药物保管和服用由保健医生负责。

六、经常检查幼儿园房屋及各种活动器械,发现有破损不安全因素,及时修理和排除危害因素,保证幼儿安全。

七、易燃、易爆、易腐、化学药等必须按危险药品、物品管理规定,按其性质,单位设柜加锁存放。

八、认真做好消防工作,配足必要的灭火器,并由经消防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消防工作。

九、厨房工作人员下班处理好余火。

篇2: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型玩具多久消毒一次?如何消毒?

回答者:wqsyey

我园对大型玩具要求是每天消毒一次。对不同质地的玩具应用不同的方法消毒 下面介绍一些简易的,有效的方法: ①塑料玩具可用84消毒液,按比例对号泡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清洁布擦干或晒干。②布制玩具可...[详细]

 如何做好幼儿园消毒工作

1、放学后,打开幼儿园教室紫外线的灯。

2、儿童玩具要常清洗,最好按比例放消毒水。

3、清洗儿童睡觉的被褥,放在太阳下晒。

4、儿童洗脸毛巾要定期... 幼儿园如何使用84消毒液

回答者:宋新冉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份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0%~6.0%〕。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和化脓性球菌,并能灭活病毒。消毒对象 原液:水 有效氯含量(mg/L)作用时间 使用方法 公用物品 1:150 400 10...[详细]

1、放学后,打开幼儿园教室紫外线的灯。

2、儿童玩具要常清洗,最好按比例放消毒水。

3、清洗儿童睡觉的被褥,放在太阳下晒。

4、儿童洗脸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

5、做好幼儿园食堂消毒卫生。

扩 散 方 式

电子消毒器

靠臭氧气体弥漫性扩散,分布均匀。

紫外线灯消毒

照射方式为直射

只有紫外线直射到的位置且照射强度达标才有消毒效果。距离紫外线灯2.5米以外及工作台下紫外线不能直射到的地方不能消毒。

空气的湿度可吸收紫外线,妨碍光波透出,影响消毒效果,温度应小于50%,室内温20—40℃ 消毒无死角,不受距离与角度限制,是全杀 菌 效 果 方位消毒,同时对乙肝病毒也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对环境的要求 臭氧消毒随湿度增大,效果反而增强,温度变化无明显影响。耗 电 功 率平均每10平方米耗电5W 每10平方米内必须安装30W灯管1支 需经常擦灯管上的尘埃,每用60小时需作一次强度测定 1年 保

养 注意防潮

篇3: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检廊坊市区54家学校和幼儿园食堂的餐具,其中学校食堂43家,幼儿园食堂11家。2009年6月检测460件,其中学校食堂360件,幼儿园食堂100件。2010年4月检测448件,其中学校食堂348件,幼儿园食堂100件。现场随机抽样,每个食堂6~10件。

1.2 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进行检测。采样时用无菌技术操作,每件样品贴纸片2张,每张纸片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立即贴于餐具内侧表面,30 s后取下装入无菌塑料袋内,置于37℃恒温箱培养16~18 h观察结果。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为大肠菌群阴性;若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大肠菌群阳性[1]。

1.3 评价标准

按《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1994)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009—2010年共抽检908件,总合格率为82.7%(751/908)。2年合格率分别为79.8%(367/460),85.7%(384/448)。

2.2 学校和幼儿园食堂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2009年460件抽检餐具中,学校抽检360件,合格270件,合格率75.0%;幼儿园抽检100件,合格98件,合格率98.0%。2010年448件抽检餐具中,学校抽检348件,合格285件,合格率81.9%;幼儿园抽检100件、合格99件,合格率99.0%。2年幼儿园食堂餐具抽检合格率明显高于学校食堂。见表1。

2.3 不同量化级别食堂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在被抽检的54家学校(幼儿园)食堂中,食品卫生A级单位6家,B级28家,C级20家,2 a抽检结果显示,A级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最高,其次是B级,C级最低。见表2。

2.4 不同消毒方法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热力消毒方法的餐具消毒效果最好,其次是采用洗碗机,采用化学消毒(84消毒液)方法餐具消毒合格率最低。见表3。

2.5 不同经营性质食堂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由学校自主经营管理的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承包经营的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由学校自管2年的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9.4%;承包经营2年的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9.7%和78.1%。见表4。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市区学校、幼儿园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餐具消毒情况有以下特点:(1)幼儿园食堂的餐具消毒效果明显好于学校食堂。主要原因是幼儿园领导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高,由一名主管园长亲自抓落实,餐具消毒保洁设施配备齐全,多数为高温热力消毒,加之餐具量较少,因此消毒效果较好。(2)量化级别越高餐具消毒合格率越高。这就说明量化级别高的食堂的日常管理较规范,卫生制度比较健全并能很好落实,餐具消毒专人负责,餐具消毒保洁操作规范。(3)采用热力消毒方法的餐具消毒效果明显好于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具消毒效果。2010年新增大型红外线消毒柜5台,洗碗机2台,这也是2010年餐具消毒合格率整体高于2009年的原因之一。分析化学消毒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一是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较差,常常将专用餐具消毒三联池与洗菜洗肉池混用造成污染。二是消毒液从采购到保存到消毒比例配比,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或操作不规范均能影响消毒效果。三是保洁设施不完备,有的不密闭、有的保洁柜本身已被污染,不能做到消毒洁净。加之消毒过的餐具往往冲洗不净有残留影响身体健康。综上也是我们不提倡采用化学消毒法消毒的主要原因。(4)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的餐具消毒效果明显好于承包经营的食堂的餐具消毒效果。承包学校食堂的现状:承包者多数是个体,承包者素质不高,无管理经验,往往是片面追求利益,不能认真落实餐具消毒保洁措施,造成餐具消毒合格率不高。另外,2009年6月抽检合格率低于2010年4月抽检合格率,可能与6月份高温天气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炊具和餐具,消毒,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篇4: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餐(饮)具消毒;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69-01

绪论

近几年,食品卫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与食品紧密相关的餐(饮)具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餐(饮)具消毒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1],餐(饮)具消毒达不到要求就会造成疾病的传播,直接关系着就餐人员的健康安全。校园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为了解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质量以及影响餐(饮)具消毒效果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和督促餐(饮)具消毒工作的开展,为日常食品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控制和预防肠道病的传播,南京市下关区疾控中心于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对其管辖区内各幼儿园及小学食堂餐(饮)具的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消毒质量抽样监测,现将餐(饮)具消毒检测状况汇总分析如下,并就影响因素和如何加强管理提出初步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南京市下关区内各幼儿园及小学。2009年共检测了43所幼儿园及小学,2010年44所,2011年40所,2012年45所,2013年40所。

1.2检测方法

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将已采样的试纸置37℃培养16~18h,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杆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

2.结果与分析

2.12009-2013年幼兒园及小学餐具消毒合格率

如表2-1可以看出,幼儿园餐具合格率相对较稳定,基本维持在80%左右,与侯传勇报道一致[2],主要是因为相关检查机构对幼儿园的卫生状况的监管力度一直都比较大;小学的餐具合格率,从2009年到2013年,则一路呈上涨趋势,餐具卫生质量不断提高。

表2-12009-2013年南京下关区幼儿园、小学餐(饮)具消毒合格率

2.2消毒方法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检查发现,学校采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消毒柜消毒、蒸汽消毒、化学药物消毒,有部分餐具只用清洁剂清洗,不同的消毒方法效果不同(结果见表2-2)。

表2-2使用不同消毒方法的餐(饮)具合格率

如表2-2,蒸汽消毒合格率最高,与李文毅等报道一致[1]。其用水少,温度高,消毒面均匀,消毒效果好,但因投资高,消毒时比较烦,因此使用单位不多。药物消毒是用化学药物,该方法经济实惠,但主要存在从业人员餐具消毒用药量把握不准或药物过期失效等问题,而影响了消毒效果。电子消毒柜使用率最高,其使用远红外线及臭氧杀菌,但由于使用不当(如餐饮具放置不当,影响臭氧的充分循环或重叠挤压的部位达不到应有温度;或消毒时间不足),影响了餐具的消毒效果,消毒后合格率无法达到最佳。还有少量餐具(如菜盆、菜桶),因不便消毒,只使用清洁剂而不进行消毒,其合格率明显最低。

3.结论

通过本次检测,结合下关区以往的餐具检测情况分析,虽然区内学校食堂的餐具消毒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餐具消毒的合格率逐年上升,但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还存在较多的隐患,其餐具消毒合格率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水平。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工作,给予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使学校食堂的硬件建设得到落实。学校领导必须把食堂的卫生规范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确保学校食品的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文逸,高香群,庞振昱.2010-2013年无锡市崇安区餐(饮)具消毒质量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14,25(5):77-78

篇5:幼儿园日常消毒工作程序要求

1、餐具

幼儿使用过的餐具清洗干净以后,滴干水放入消毒柜里消毒半小时,消毒完后打开消毒柜等餐具冷却后拿出放入篓子里,盖上纱布。注:每周送厨房煮沸消毒一次,其余消毒在班级消毒柜进行。

2、茶杯

幼儿使用过的茶杯必须放在茶桶下面的滴水桶内,用后由班级保育员随时清洗。清洗要求:喝过牛奶的的杯子,必须用洗洁精溶液或者是热水清洗,以避免油腻清洗不彻底;喝过水的杯子可以用流水清洗。清洗干净以后放在茶杯框里沥干水,然后才能放入消毒柜,消毒时间为半小时。消毒完后打开消毒柜门,等杯子冷却后再把杯子拿出放入茶杯框里,同时必须盖上纱布防止蚊蝇和灰尘。

3、保温桶

保温桶每周一、三、五幼儿放学后消毒,保温桶的外面用清水擦一遍,然后用1:200的84溶液擦拭一遍,再用清水擦一遍。保温桶的里面用1:200的84溶液浸泡10分钟后用流水清洗干净。

4、擦手毛巾、擦嘴毛巾

擦手毛巾、擦嘴毛巾随用随清洗,用洗衣粉清洗干净以后,放入1:200的84溶液中浸泡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曝晒,毛巾晾晒的时候不能贴墙挂。如果是阴雨天,把毛巾清洗消毒浸泡后,蓬松地放入吐食盘中,放入消毒柜内消毒30分钟。

5、玩具

玩具是孩子接触最多的物品,尤其是有些孩子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如果清洁消毒不严,很容易传染疾病。玩具的清洗消毒每周至少一次。塑料玩具可用肥皂粉清洗,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以上。对不怕高温或不变形的玩具可清洗干净后放人消毒柜消毒,如毛绒玩具、布玩具等。铁制玩具、木头玩具清洗干净以后放在1:200的84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上,用流水冲洗,然后放在日光下曝晒两小时以上。幼儿使用的美工剪刀、尺子等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然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6、玩具柜

玩具柜每天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然后再用清水擦干净.装玩具的塑料筐、盒等清洗干净以后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钟以上,用流水冲洗,放太阳下曝晒。

7、被褥

幼儿用的垫被和盖被每月至少让幼儿带回家清洗曝晒一次,在园期间每月至少曝晒4~5次。

8、凉席 幼儿使用的凉席必须每天消毒,用热水先抹一遍,然后用1:200的84消毒液抹一遍,然后再用清水抹干净。

9、床围栏

用清水抹干净床栏和窗台上的浮灰,然后用1:200的84消毒液擦一遍,然后再用清水抹一遍。

10、桌面消毒

桌面在每天幼儿午餐前15分钟和点心前消毒,先用清水抹1遍,再用1:200的84消毒液抹1遍,再用清水抹1遍。若桌面很脏,第一遍用洗洁精水擦,第二遍用清水擦,第三遍用1:200的84消毒液擦,第四遍再用清水擦。一块抹布不能一抹到底,每抹一张桌子,抹布要搓一下。

11、幼儿桌椅

幼儿的桌椅每周五幼儿离园后清洗消毒。先把桌椅擦洗干净,然后用1:200的84消毒液擦一遍,然后再用清水擦一遍。

12、楼梯扶手、窗台、门把手

每天清晨打扫时用清水抹一遍,再用1:200的84消毒液抹一遍,然后再用清水擦一遍。

13、厕所 厕所小便槽要随用随冲,小便槽周围的瓷砖要刷洗干净。每天中午和幼儿离园后各用泡腾片溶液冲洗消毒一遍,保证磁砖上无黄垢、无尿迹、无异昧。

14、午睡室

幼儿起床后,午睡室开窗通风,等被褥等透气半小时以上后再叠放整齐,午睡室打扫干净后,关闭门窗,打开臭氧消毒灯消毒半小时,第二天早晨来园后开窗通风。

15、教室

篇6: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

一、环境卫生:

1、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物品要整齐。每日一小扫,每周五一大扫。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中午起床后开窗换气。

4、班上厕所每天随用随清洗,周五用洁厕精洗1次。

5、班上活动室每天拖地3次。周五用消毒水拖地1次。桌椅柜每天抹1次。

7、床上用品每月洗晒1次。

二、个人卫生:

1、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每周剪一次指甲。

2、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不留长指甲。

三、消毒工作

1、餐具和餐巾每餐后洗净蒸20分钟,水±每天洗后蒸20分钟,毛巾每天换洗并蒸20分钟。

2、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一次睡室和活动室,每次20分钟(幼儿不在场时)。门把手、楼梯扶手等处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3、幼儿玩具用每0.3%的消毒水泡15分钟,不能浸泡的玩教具及书籍在阳光下晒1小时或紫外线灯下照20分钟。

篇7:幼儿园消毒制度

一.设立由园长负责的`消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促消毒工作。

二.在园教师应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卫生知识,每年体检一次。急慢性传染病(包括疑拟病人)及病源携带者,均不得从事幼教工作。

三.入托儿童必须提供免疫接种证, 防止传染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和近期急性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入园。

四.值班老师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五.教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服装要大方整洁。

六.室内要做到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用84溶液喷雾消毒。

七.窗台、地面、桌椅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日用84溶液喷雾消毒一次。

八.幼儿马桶每日清洗,每日用消毒液消毒。

篇8:幼儿园消毒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全市城乡55家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食堂,样品主要是碗类、筷子、杯类、汤匙、盘类。

1.2 方法

根据国家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2],随机抽取各类餐具,无菌操作,将2张湿氏大肠菌群快检纸片(50 cm2)贴于食具内侧或其他物体表面,30 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37 ℃培养16~18 h,观察结果。每2张纸片为1份样品,筷子5支为1份样品。

1.3 结果判定

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大肠菌群阳性,判定为不合格;否则为大肠菌群阴性,判定为合格。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餐具大肠菌群为不得检出。

2 结果

2.1 餐具消毒效果

3年共调查幼儿园9所,小学22所,中学24所,共采集样本3 454份,其中合格的样本数为2 704份,合格率为78.29%。

2.2 不同年度餐具消毒合格率

由表1可见,平湖市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3,P<0.01)。

2.3 不同品种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将抽检的3 454份样本进行分类,共分4大类,分别为碗、盘、不锈钢勺子及筷子。由表2可见,不锈钢勺子的合格率最高(83.03%),筷子的合格率最低(72.89%),不同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同类型学校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3类学校中幼儿园的餐具合格率最高,为85.00%;其次为小学;中学的餐具合格率最低,只有72.6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6.95,P< 0. 01)。见表3。

2.5 城乡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比较

由表4可见,城区学校的餐具消毒效果高于乡镇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6.57,P<0. 01)。

3 讨论

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3]。餐具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被污染的餐具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或传染病等。餐具消毒效果的监测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预防因餐具不洁造成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4]。

调查结果显示,3年来,平湖市学校餐具消毒效果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平湖市从2010年开始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政府对学校食堂越来越重视,通过改造,各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设置了专业洗消人员,并加强业务培训,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责任到人,加强对洗消人员餐饮具消毒、保洁方法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增强其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每日穿干净工作服,戴干净口罩,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制度。并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不定期检查,使学校食堂卫生不断得到改进。

调查发现,不同类型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幼儿园最好,中学最差。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园对餐饮具的消毒工作比较重视,专门配有卫生意识较强的洗消人员,卫生管理、考核制度执行严格,餐具消毒效果较好。但民营幼儿园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其餐具消毒不严格,甚至个别幼儿园的餐具基本不经消毒,今后应加强对民营幼儿园的卫生监督监测。而小学及中学,特别是部分乡镇学校,虽然各项制度齐全但执行力度不够,制度基本是为应付检查,洗消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卫生意识,认为以前餐具仅仅用清水洗洗也没事,有些清洗后的餐具任意摆放,防蝇防尘设备形同虚设,虽然有完善的消毒设施,但未能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过四消毒五保洁来处理。有些餐具经过消毒后敞开放置,例如筷子,导致被二次污染,消毒的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筷子在各类餐具中消毒效果最差。

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加强餐具消毒是减少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要有必要的设备、熟练的操作人员和单位的规范化管理。结合当前的发展,推广更为有效可靠的方法,提倡统一配备成套消毒餐具,加强餐具消毒的宣传工作,向学生、家长、社会广泛宣传餐具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公共监督体系[5],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查,促使学校食堂卫生不断得到改进与提高。

摘要:目的 了解平湖市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餐具消毒现状。方法 选择9所幼儿园、22所小学和24所中学的食堂,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和现场采样送检。结果 2009—2011年平湖市学校餐具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逐年提高,各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餐具中不锈钢勺子合格率最高(83.03%),筷子的合格率最低(72.89%)。不同类型学校中,幼儿园餐具合格率最高(85.00%),中学最低(72.65%)。城乡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近年来,平湖市学校餐具清洗消毒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仍然要不断加强学校餐具清洗消毒的长效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餐具消毒,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新,付启贵.一起学校食物中毒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7,13(3):181.

[2]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S].

[4]栾明春,李睿,邹梅.2008年大连市餐饮单位餐具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2):400-401.

上一篇:大树妈妈教学反思下一篇:关于初中生上课迟到检讨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