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必读书籍

2024-04-11

大学必读书籍(共9篇)

篇1:大学必读书籍

1,《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这本书应该距离学生的视角最近,提出了一个学长的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些在上学阶段不知道怎么消磨大学时光的同学,可以感到醍醐灌顶。

2,《职场新物种》

回到国内,首先推荐我的老板徐小平老师的《职场新物种》,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揭示了那些进到外企500强的牛人们的蜕变经历,这些人看上去确实是天之骄子。尤其对那些名校学生,目标是进入顶尖的外企公司,如何规划大学四年,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可参照《图穷对话录》,《邮箱里的灯光》,《仙人指路》等书。

3,《杜拉拉升职记》

外企的生涯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何在今后的职场打混得更好,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角度进行未来生涯预览,而且这本书的可读性更高,没有功利需要的人也可以读一读。

4,《无领到白领》

许国庆老师的求职书,已经再版多次,对于求职技术的探讨已经达到把它当作精确科学的程度。比如其中提到的哈佛商学院的简历格式,其对简历格式的要求苛刻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5,《大学不知道》

这本书适合那些对传统教育方式有异见的人,适合面临转型困惑的好学生和不那么规矩的“差生”。和前面的求职书比较起来,它关注的对象和问题根本不同。这是一本为另类求职者所写的有关生涯规划与求职的书。

6,《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这本书也是经典之作,是盖洛普公司的两位高管所作,最新出了一本《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它的核心观点在于,认为人们应该去识别天生才干,而不是去尽力弥补弱点。中国学生一般都被训练成了自身的弱点专家,可是问他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喜好,多数人都会困惑,这本书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但是在思路启发上是革命性的。

7,《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是杨萃先老师的书,其中提到了很多在校生没有学过的职场道理。作为新东方求职面试英语主讲老师,杨萃先老师经验丰富,这本书中的道理都很经典,还有具备极高的实战指导性,书中有很多面试问题的中英文对照,及如何正确应答的解释分析。熟背其文,也能从不会面试到对答如流。

8,《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老师多年来与中国大学生对话的心血凝结之作。这本书有很好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相信上进的中国大学生们早已人手一本。

9,《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在求职书里面,我觉得这本书是最接近于圣经的。第一版出现大概还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几十年来,不断修订,甚至加入了互联网求职的最新内容,今天这本书在书店里还可以买到,中信出版社出版,它的总计销量达到700万之巨,可是在国内好像并不太火。这本书是我思考求职问题的启蒙书,我惊叹于一个人可以把求职问题研究到那种程度。

10,《外企高薪职位面试指导》

这本书分为上下册,可谓是外企求职指导大全。甚至后来增添了行业分析的部分,包括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发展路径;咨询公司是做什么的,Marketing,Sales,HR,PR是做什么等等,对于求职文化和职场规则不甚了解的学生,在这本书里可以得到多方面的丰富信息。

篇2:大学必读书籍

必读理由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的代表作

俄国文学两大柱石之一的传世巨著

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

揭露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社会凶残的最强有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社会伦理小说的开山之作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国别:俄国

类型:小说

成书年代:1866年

阅读时间:一生

推荐读本:《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罪与罚》,韦从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

⊙背景搜索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与托尔斯泰一起被誉为俄国文学的两大柱石。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医学家庭。由于自幼家贫,他在上完三年寄宿学校后,就进入彼得堡工程学校。毕业后不久,他因为对工程技术工作不感兴趣而辞去了工程局的职位。1846年,他在果戈理的“自然派”影响下创作出第一部小说《穷人》,立刻获得成功。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反农奴制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活动而被剥夺贵族身份,并被判处死刑。他临刑前遇到大赦,又被改判为流放西伯利亚。从1850年到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先服苦役,后服兵役。1861年他发表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6年,长篇小说《罪与罚》问世;1880年,《卡拉马佐夫兄弟》出版。1881年,他因病去世。

⊙内容提要

穷苦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因家境贫寒而被迫辍学,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他的妹妹杜尼娅在好色的老地主斯维德里盖洛夫家当家庭教师。为了哥哥的前途,杜尼娅只得答应嫁给卢仁律师。面对贫富悬殊的社会,拉斯科尔尼科夫决定改造社会,他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太,并解决了老太太的妹妹丽莎维塔。从此,他胆战心惊,惶恐度日。经过痛苦的内心斗争,在笃信上帝的索尼亚的规劝下他投案自首了。他被判了八年苦役。他的爱人索尼娅跟着他去了西伯利亚,在监狱外做裁缝。苦役和爱情使他享受到了幸福。

⊙作品影响

1865年,《罪与罚》开始在杂志上连载,未及完稿即已轰动俄国。这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它将紧张的情节线索与广阔的社会画面结合为一体,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在伦理、宗教、道德诸方面的变化,被文学史家称为“社会伦理小说”。

高尔基盛赞他的《罪与罚》就表现力而言,可能“只有莎士比亚能与之媲美”;尼采也从这部作品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感动。因作品描写人物紧张状态下的种.种幻觉和下意识方面的独特风格,西方现代派文学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纷纷尊陀氏为“鼻祖”、“导师”。《罪与罚》被译成十几个国家的语言出版,被称为俄国文学的瑰宝、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品,作者本人也因此被尊为世界长篇大师。

⊙精彩 篇章

“别想,索尼亚!我并没有笑。我自己知道,这是魔鬼在引诱我。别想,索尼亚,别想!”他抑郁固执地再三说道,“我在黑暗中躺在那里,这一切我都知道,这一切我都再三细想过了,这一切我都对自己悄悄地说过了……我和这一切辩论,点点俱到,这一切,一切我都知道!那时我是多么讨厌,多么讨厌仔细检查这一切啊——我老是想把它忘记,作一个新的开始,索尼亚,不要再想了。你不会以为我像个傻瓜样莽撞从事吧?我像个聪明人一样谨慎从事,而这样正害死我了。你切不可以为我不知道,比方说,如果我开始问自己,我究竟有没有权力——我当然没有权力喽——或者如果我问自己,人究竟是不是虱子,结果证明,对我说来,并不是的,但对于一个不发问便直奔目标的人说来,也许是的……”

⊙延伸阅读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于1861年发表,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过渡时期完成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早期一系列有关“穷人”的作品的顶峰。全书几乎由各式人物的对话组成,情节曲折,心理描写细腻,是拥有大量读者的世界文学名著。

《死魂灵》同样是俄国文学史的一部巨著,也是世界文学殿堂中的瑰宝。果戈理(1809~1852)写作这部小说花了7年时间,1841年小说完成并发表后,震撼了整个俄罗斯,被公认为现实主义创作的扛鼎之作。

《猎人笔记》由篇篇独立成章的小故事组成,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完整画面。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是中国读者熟悉的俄国著名作家,他的《前夜》、《父与子》、《贵族之家》、《罗亭》、《初恋》都是精彩动人的小说佳作。

…………………………………………………………………………………………

日神和酒神的至深本能 悲剧的诞生

必读理由

独一无二的杰作

一部象征意义的哲学诗卷

尼采超人哲学的诞生地

理解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

世界哲学史的辉煌巨著

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的审美价值

作者:尼采

国别:德国

类型:美学论著

成书时间:1871年

阅读时间:青年

推荐读本:《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背景搜索

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出生在德国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家庭,自幼丧父,随母亲移居到祖母家。尼采聪慧过人,从小就喜欢音乐和诗歌。20岁时,他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1865年,他随语言学教授里奇尔转入莱比锡大学,开始接触叔本华的著作,并为之倾倒。25岁时,他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0年,他以志愿兵身份参加普法战争,同年因骑马受伤被迫回巴塞尔大学任教。后,他辞去教职,专心从事著述。1889年,他患精神分裂症,1900年死于魏玛。

⊙内容提要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著作,可以说是他后期哲学的诞生地。全书分为二十五章。在这本书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用。他指出:由于悲剧精神的沦亡,现代人已远离人的根本,远离世界。贪得无厌、饥不择食的求知欲表明现代人内在的空虚。

⊙作品影响

《悲剧的诞生》初版印刷时仅售出去几本,但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射到它身上。它是一部卓越的、深刻的著作。它风格独特,文字凝炼,充满感情,到处闪现着自我快乐、艺术与审美、悲剧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尼采通过包括《悲剧的诞生》在内的一些书,完成了哲学时史,用个体和人类的价值尺度代替了民族和阶级的尺度。他由此建立了民族和阶级的生存实践哲学,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大都可以从他这找到渊源。

⊙精彩 篇章

此刻,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每个人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甚至融为一体了。摩耶的面纱好像已被撕裂,只剩下了碎片在神秘的太一之前瑟缩飘零。人轻歌曼舞,俨然是一更高共同体的成员,他陶然忘步忘言,飘飘乘风飞。他的神态表明他着了魔。就像此刻野兽开口说话、大地流出牛奶和蜂蜜一样,超自然的奇迹也在人身上出现:此刻他觉得自己就是神,他如此欣喜若狂、居高临下地变幻,正如他梦见的众神的变幻一样。人不再是艺术家,而成了艺术品。

⊙延伸阅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于1883年至1885年,副标题为《一部给一切人看也无人能看的书》。书中的人物查拉图斯特拉是从波斯《阿维斯塔》一书中借用的。这部书是尼采最具个人风格、最有影响的一本书。书中充满想像,行文飘逸流畅,极富诗意。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对话,是西方知识界的必读之书。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的一位圣贤,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回忆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色诺芬所纪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言行,在西方已家喻户晓,其中的思想对西方的文明影响极大。

…………………………………………………………………………………………

谆谆教诲中的睿智与光芒 曾国藩家书

必读理由

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

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一个成功者事业的奋斗经历

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中国百部国学经典之一

传播中国文明、继承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作者:曾国藩

国别:中国

类型:书信体散文

成书年代:1872年

阅读时间:青年,中年

推荐读本:《曾国藩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

⊙背景搜索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又号求阙斋主人,谥文正,湖南湘乡人。他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地主家庭,6岁入私塾读书,8岁随父学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历官检讨、侍郎、内阁学士、礼兵等部侍郎、湖北巡抚、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他以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得到清廷重用,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侍的第一人,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

⊙内容提要

《曾国藩家书》收录家书330余封,是中国历史上留存家书最多的一个,分为持家类、修身类、理财类、济急类、用人类、行军类、交友类、旅行类、劝学类,共九类。基本包含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就对象而言,上由祖父母至父母,中对兄弟,下及儿辈;就内容而言有家务,有劝导,有国事,有政务,有军事指示,有人物评论,还有文学理念,是一部真实生动的生活宝鉴。

⊙作品影响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最有争议的人物,生前身后,毁誉参半,赞之者称他为“中兴第一名臣”,贬之者赠他“曾剃头”、“卖国贼”的恶名。他整肃政风,开展洋务,引启“同治中兴”,使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功业无人可比,著作和思想更是影响极为深远。

《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和清朝社会末期的重要资料。曾国藩继桐城派之后,溯源经史,别立湘乡派,行文镇定,形式自由,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充分体现了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精彩 篇章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故读书无手抄之册,居官无可存之牍。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今署中内外服役之人,厨房日用之数,亦云奢矣。其故由于前在军营,规模宏阔,相沿未改,近因多病,医药之资漫无限制。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在两江交卸时,尚存养廉二万金。在余初意,不料有此,然似此放手用去,转瞬即已立尽。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毕,只准赢余,不准亏欠。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负始愿,然亦不愿子孙过于贫困,低颜求人,惟在尔辈力崇俭德,善持其后而已。

⊙延伸阅读

《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训,成书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左右。文中广涉人情世故,兼及医学、艺文、算术等,立论平实,叙述生动,风格质朴。自隋代以来,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它的作者是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

《傅雷家书》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1908~1966)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自1981年出版以来,它已多次重版再印,发行量超过100万册。1986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影响甚大。

……………………………………………………………………………………………………

心理描写的完美巨著 安娜•卡列尼娜

必读理由

艺术完美而卓著的世界文学名著

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风俗画卷

小说技巧的卓越体现

爱情、性欲与婚姻的细腻剖析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影响世界的100本书之一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国别:俄国

类型:小说

成书年代:1877年

阅读时间:青年、中年

推荐读本:《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背景搜索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南面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是一位伯爵的孩子,长大后承袭爵位。托尔斯泰的父亲参加过18的卫国战争,托尔斯泰的母亲是公爵之女;托尔斯泰的出生地即是他母亲成婚的陪嫁品,托尔斯泰的一生几乎都在那片土地上度过。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由姑母照料长大成人。1844年,他考入了姑母家所在地的喀山大学,先在东方语文系就读,后转入法律系。这时,他耽迷于上流生活,沉醉在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中,广泛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1847年,由于对校方教育方法感到不满,他中途退学,回到故乡经营田庄。在家乡,他企图进行农事改革,但以失败告终。此后的一段岁月,他与贵公子混在一起,过起了放荡的生活。1851年,他浪子回头,加入高加索部队,服役两年,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表现英勇,当过炮兵连长,晋升为准尉。1856年,托尔斯泰退役回家。他的文学生涯开始于高加索时期,1855年所写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克里米亚战争,为作家带来了声誉。此后,他先后发表了《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奠定了文学大师的地位。

⊙内容提要

《安娜•卡列尼娜》构思于1870年,起笔于1873年,完成于1877年,是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托尔斯泰说,“他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但在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把小说的情节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故事反映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广阔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小说由两条相互联系并且平行前进的情节线索构成。年轻美丽、感情丰富的安娜十七岁就嫁给了贵族高官卡列宁。婚后,她忙于抚育孩子和参加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八年后,身上犹有过剩青春和压抑生气的安娜在莫斯科结识了青年军官沃伦斯基。为了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她离开丈夫,与沃伦斯基私奔,后因上流社会的迫害,安娜在车站卧轨自杀。另外一条主线则带着托尔斯泰自身的影子。家有三千亩土地的大贵族庄园主列文身强体壮,热衷于思考社会和道德问题。他专爱乡村,乐于和农民打交道。他爱上了善良天真的贵族小姐基蒂,经过一番周折后,两人终于共结同心。婚后生活美满幸福,但列文仍然忧心忡忡,因为有那样一个社会,摆在他的面前,让他惶恐而绝望。

⊙作品影响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三大小说之一,是俄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杰作,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华。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反映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各个阶层的家庭生活,有贵族阶层,有军人阶层,还有平民阶层。他以一个旁观者愤怒地谴责了资本主义给农民带来的苦难,并揭露了整个社会的贪婪、欺诈和伪善。他用这部小说表现的经济、哲学、政治、家庭等问题,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历史画卷,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在艺术上,《安娜•卡列尼娜》采用情节“双轨制”,结构严谨,形象生动,心理刻画深邃细腻,通过景物描写突出人物性格,有极强的感染力。

⊙精彩 篇章

沃伦斯基在彼得堡下了火车,觉得自己在通宵失眠之后却神清气爽,好像洗过冷水澡一样。他站在她那节车厢旁边,等她出来。“我可以再看她一眼,”他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对自己说:“我要看看她走路的姿势,看看她的脸。说不定她会说些什么,会回过头来,瞟我一眼,笑一笑。”但是,他还没有看见她,却先看到了她的丈夫由站长恭恭敬敬地陪着穿过人群。“哦,是啊,是她丈夫!”直到现在沃伦斯基才清楚地懂得,那丈夫是同她一辈子结合在一起的人。他本来就知道她有丈夫,但几乎不相信他的存在,直到看见他,看见他的脑袋、肩膀和穿黑裤子的腿,特别是当他看见他露出所有主的神气,泰然自若地挽起她的胳膊时,他才确信这一点。

⊙延伸阅读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完成的第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巨著,写于1863~1869年。小说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主线,通过这次战争赞扬了俄国人民打败拿破仑的伟大力量。

《复活》是托尔斯泰于18写就的一生中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这部小说是为一个真实案件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社会小说,是一部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鲜明批判倾向的世界文学名著。

…………………………………………………………………………………………

人类心灵的旅途 梦的解析

必读理由

性学大师的传世杰作

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作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作品

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揭开潜意识世界大门的钥匙

作者:弗洛伊德

国别:奥地利

类型:心理学著作

成书时间:1900年

阅读时间:一生

推荐读本:《梦的解析》,孙名之、顾凯华、冯华英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

《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年

⊙背景搜索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他出生于弗莱堡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犹太商人。在弗洛伊德4岁时,他们全家迁往维也纳。弗洛伊德在那里一直住到1938年。其间,在1881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从事催眠治疗工作,后创造精神分析法。1936年,奥地利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弗洛伊德因是犹太人而被迫前往英国伦敦避难,并于1939年9月22日逝世。他的主要作品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析》(1900)、《性学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等。

⊙内容提要

《梦的解析》以几百个有趣的梦例试图科学地解开梦的奥秘,发掘潜意识理论,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

第一章,有关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第二章,释梦的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第三章,梦是欲望的满足。

第四章,梦的化装。

第五章,梦的材料与来源。

第六章,梦的工作。

第七章,梦过程的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无非是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的一个特殊表现,可以进行分析、解释和研究。

⊙作品影响

《梦的解析》在1900年出版后,销路一直不佳,印数只有区区600本,前两个星期才卖出200本,8年才卖完。但到10年后,这本书获得了高度评价,一版再版,先后译成英、俄、法、汉、日等几十种文字,全世界为之瞩目,直到今天,它仍是世界上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阐明了他的潜意识论,是其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西方各国流传广泛,至今未衰。他从学术角度涉及并深入进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学、哲学、法律、宗教、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因此,如果要研究现代西方文化,那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就不能不读这本《梦的解析》。

⊙精彩 篇章

当我们穿过一条峡谷,爬上一片高地,大路向不同方向延伸,美景尽收眼底时,我们最好能暂停片刻,考虑下一步应该选择什么方向。这正是我们现在的处境,因为我们已爬上释梦的第一个顶峰。这个突然的发现使我们耳目为之一新。梦并不是代替音乐家手指的某种外力在乐曲上乱弹的无节奏鸣响;它们不是毫无意义,不是杂乱无章;它们也不是一部分观念在昏昏欲睡而另一部分观念则刚刚醒来。相反,它们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欲望的满足。它们可以被插入到一系列可以理解的清醒的心理活动之中;它们是心灵的高级错综复杂活动的产物。

⊙延伸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由弗洛伊德1915~19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同样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全书系统、完整、生动地阐述了精神分析这门学科的实质,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

篇3:大学必读书籍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中央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着眼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改善基层党政干部来源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2008年全面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有3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走上大学生村官岗位,用知识和热情为党的基层建设和新农村发展服务。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村官近距离了解了民生民意,培养了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掌握了实践本领,磨砺了意志品质。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响亮品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战略意义初步显现。这次地方党委换届,有33名大学生村官当选省级党代会代表,更有4人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5年来的回顾与展望,这两本书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历程及计划推行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弘扬了大学生村官的奉献精神,彰显了当代青年党员的精神风采,向大学生村官这一优秀青年群体献上一曲青春颂歌,也是向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献礼。

篇4:大学生必读的音乐经典

安徽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孙大鹏、王利群主编的有声版普通高等院校艺术选修课使用教材《大学生音乐经典必读——欧美音乐部分》。

该书是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结构及我们所掌握的大学生的音乐知识现状,并结合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的教学特点编写而成。全书依据欧美音乐的常见体裁分为16课:小夜曲与夜曲、幽默曲与浪漫曲、进行曲与舞曲、练习曲与即兴曲、船歌与诙谐曲、无词歌与摇篮曲、前奏曲与间奏曲、随想曲与叙事曲、狂想曲与幻想曲、序曲、交响诗、奏鸣曲、室内乐、协奏曲、组曲、交响曲。程度由简至难、由浅入深,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使大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经典作品。每一课后面还设计了“随堂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它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附录中还收录了西洋乐器类别及其名曲介绍和一些著名的音乐家简介。此外,随书赠送的MP3光盘收录了该书中介绍的所有乐曲,便于学生课外欣赏。

《大学生音乐经典必读——欧美音乐部分》的主编孙大鹏现就职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素质发展中心,1986年开始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组织大学生参加省、部级艺术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王利群现任浙江林学院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多年来致力于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多次荣获国家级文化艺术大赛金奖、优秀教师指导奖。

篇5:大学生必读书籍

70 唯意志主义的尼采哲学——《权力意志》

71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教科书——《母亲》

72 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基石——《实用主义》

73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圭臬——《变形记》

74 一部英雄战士的交响曲——《约翰.克利斯朵夫》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18,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然而身处俄国上层社会的人们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在 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爱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赴沙场,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着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自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彼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75 亚洲第一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巨著——《吉檀迦利》

76 现代物理学最伟大的发现——《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77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民主主义与教育》

78 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文献——《精神分析引论》

79 指导十月革命的国家学说经典——《国家与革命》

80 反映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圣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篇6:大学女生必读的经典书籍

书单:谁说女性只读言情?这八本书开拓新视野

张天蓉

作者张天蓉是中国最知名的女性科普作家之一,美国得州奥斯汀大学理论物理博士。从20xx年开始,她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著作,深入浅出,趣味盎然,亦保持科学的严谨性,深得读者喜爱。

《永恒的诱惑:宇宙之谜》曾入围20xx央视“中国好书”,作者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带你真正进入迷人的宇宙学的世界。善用生动巧妙的类比,将艰深的理论用幽默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有关宇宙学的诸多话题:宇宙起源、引力波、相对论、黑洞、霍金辐射、红移、大爆炸、量子力学、对称破缺、暗物质、暗能量、平行宇宙、星系、标准模型和思想实验等。

《走出非洲》

书单:谁说女性只读言情?这八本书开拓新视野

【丹麦】卡伦·布里克森

卡伦·布里克森生于丹麦鲁斯特,曾获得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她最知名的作品莫过于自传小说《走出非洲》,同名电影曾一举斩获奥斯卡七项大奖。

篇7:大学必读书籍排行榜

2 文化分析的新视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3 一部“巨型”之作——《第三次浪潮》

4 史书之祖——《尚书》

5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6 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

7 世界上第一部寓言总集——《伊索寓言》

8 儒家经典——《论语》

9 拟圣而作的儒家经典——《孟子》

10 西方最早的历史著作——《历史》

11 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巨著——《几何原本》

12 哲学家主宰下的等级社会——《理相国》

13 希腊城邦国家制度的发轫——《政治学》

14 自由至上思想的经典之作——《庄子》

篇8:大学必读书籍

(一) 推进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战略功能发挥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蓝图上处于重要地位, 进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培养具备生态意识、知识等的新型生态人才, 是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同时作为国家先进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 应积极遵循生态规律, 寻求生态建设的途径, 给力绿色崛起。张文雄曾提出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四个高地的期望, 指出高校要率先成为“传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高地”“倡导绿色消费的高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地”等。[1]这四个高地的期望揭示了高校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具体教育实践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二) 推进高校培养生态型复合社会人才的需要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社会是我国一直致力构建的新型和谐社会的蓝图。高校作为庞大的社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细胞, 作为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其培养的对象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数目庞大的群体, 大学生会迅速成为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展建设活动的主要力量, 其生态意识的高低密切关系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 在高校率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使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率先接受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 使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提高, 如此一来, 不仅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 更培养出具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工作者, 有助于生态型社会的构建。

(三) 推进高校建设生态绿色校园的需要

高校作为先进理念传播的主阵地, 作为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 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是符合时代要求, 构建内涵更丰富的新型高校的选择。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 要求人、自然、社会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 不可忽视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性的场所, 其中有主体要素如高校师生、流动的社会人员等存在, 还有客体要素如内部外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性质的要素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就要求高校师生具有较高的文明意识和自律精神, 不仅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 更能引导相关人员进行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生态绿色校园的建设, 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构建。而在这一绿色校园构建过程中, 高校师生不仅是践行者还是受益者, 一方面通过亲身参与生态的建设与维护对生态内涵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另一方面所创建的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氛围对其日常学习工作有着积极影响, 同时也有助于使高校成为对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场所。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学生的主体生态意识较为薄弱。目前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较差, 生态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浮于表象, 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当前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就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多数高校学生在期末时期和毕业季面, 对大量的有利用价值的废旧书籍选择直接丢弃或把其当废纸低价出售, 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大量有利用价值的废弃书籍被当做废纸直接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 对环保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 高校的废旧书籍 (如:专业课书籍、考研书籍等) 有较高的循环利用价值, 它们被直接丢弃造成了书本知识循环的中断, 使文化得不到较好的传承,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内外部客观环境的非生态化构建。21世纪的高校校园内部客观环境的建设, 着重体现现代化、科技化、个性化, 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 行走在大学校园我们会发现校园绿地率较低。大学校园是对外相对开放型的场所, 因此, 学校周边外部环境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态意识的确立有密切影响。而高校的建立与扩张势必带动周边各个经济体的发展, 但面对一些经济行为存在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和执法力度较弱的情况, 使得大学生成为了一些没有营业执照的路边商贩的主要消费群体, 导致在校园周边随处可见大量的塑料、食品等类型的废弃物, 缺乏监管的外部环境导致高校学生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态文明理念偏差。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体制尚不完善。目前高校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生态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学生较为成熟的、全面的生态教育机制和对其相关行为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的机制。多数大学生在高校内外部非生态化理论构建的环境中长期生活, 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实质性的认知, 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着极大的破坏影响。而这种薄弱的认知正是由于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尚不完整, 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没有对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符合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的、全面的教育、监管和倡导的结果。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

(一) 加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渗透

让生态教育课程走进公共课堂。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是涉及伦理学、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门类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型学科。同时高校现存的文科与理、工科的学科类属割裂的现状, 也极大的阻碍了生态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开展生态知识理论宣传教育的进行。因此, 应该跨越学科、专业的限制将生态教育课程列为公共课程, 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成为可能, 引发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可借助构建生态教育网志平台等信息化辅助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之间关于生态教育问题的交流与思索。

更新培养生态人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有意义。因此, 更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丰富其内涵才能更好的让大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开展生态文明周等的学习, 不断研究和总结中央政府发布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意见, 将其与高校学生培养计划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讨论和思考, 将相关理念渗透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意识的将自己培养为生态型复合人才。

(二) 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运行、保障机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绿色发展的评估考察体系。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有其自身内在体系的工程, 相关的实施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必不可少的。应面对高校全体师生根据简明科学性原则建立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的绿色发展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教师原有的以学术和教学成果为主的评价机制, 将教师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践行成果纳入老师的工作考评当中, 另一方面可以变革学生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主的考核机制, 丰富德育内涵, 将学生参与校园生态建设活动的绩点纳入期末综合测评考量之中。

建立校园内有关破坏生态的严惩机制。有效的监督避免权利的滥用和对相关制度体制的践踏, 面对高校全体师生建立起约束其不符合校园生态建设行为的具体规章制度和严惩机制有利于保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的开展。[2]

(三) 加强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 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寓教于乐, 寓知于行, 大学社团是将生态建设理念具化为实际行动的良好平台, 是引导高校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的学生组织。借助于社团组织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 例如:推进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 在高校建立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的平台, 高校废旧书籍循环使用, 单从其实物形态上看, 是书籍资源本身的循环, 节约了纸张, 减少了生产纸张的林木等资源的浪费, 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回收利用废旧书籍这一举动对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 增强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提升其生态道德素养, 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一书籍循环平台的构建使高校学生真正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生态为主题的创新比赛活动。拓展学生生态思维, 创新激励机制, 开展一系列以生态为主题的活动, 深入推进高校生态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 使大学成为先进生态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 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积极遵循生态规律, 寻求生态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袁野.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求知导刊, 2014 (10) :143-144.

篇9:大学生必读书目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关键词】师范生;大学生必读书目;阅读指导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轨道。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行列,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艰巨任务[1]。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学生“必读书目”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旨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2]。尽管“必读书目”的有效实施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必读书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笔者就“必读书目”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便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二、调查过程及数据统计

(一)调查对象

本文将对来自不同高等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分成抽样的方式,按照入学年限长短,分大一、大二、大三、三个阶段。

(二)调方查过程与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其访谈方式,从学生心目中对“必读书目”的认识、“必读书目”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必读书目”实施的效果这三个维度对“必读书目”在高师院校中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报告总计300份,分别给大一、大二、大三分发100份,回收率为98%。

(三)数据统计

三、现状分析

由表1可见,学生对“必读书目”的课程性质认识存在偏差,多数学生认为“必读书目”是课外读物,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必读书目”看作一门实践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计划了解不够。

由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设置“必读书目”是必要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非常必要,且认为非常必要的大三学生比例远远高于大一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大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特别是优秀生)从读书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对大学生的阅读现象作了分析:学习压力大,寻找精神愉悦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术专著与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经典名著学术专著语言晦涩难懂,针对性太强。喜爱休闲娱乐时尚阅读者多于喜爱大学生必读书目,对小说畅销书籍的购买远超于对经典名著学术名著的购买,甚至有些学生表示对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一无所知,对书籍的观念认识的转变也是导致对必读书目阅读状况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在的社会是“快餐社会”,一切都提倡快速效率。因而,“快餐阅读”席卷来袭。就业压力,社会生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动摇着大学生潜心读书的“定力”。快速阅读,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师范生认为“必读书目”内容合理,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必读书目”内容提出质疑,这反映出大学生“必读书目”内容依然存在不足,制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必读书目”实施前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大学生对“必读书目”重视程度不够;“必读书目”制度的针对性不强;现行的“必读书目”考核方法不尽合理;“必读书目”对于高师学生实施效果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读书目”的改革需要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宏观上需要建立明确可行的“必读书目”课程的评价体系,微观上需要更新必读书目目录;完善“必读书目”实施效果审查制度;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指导教育;从“必读书目”的整个实施过程着手改革。

四、对策方案

(一)必读书目的选取应当遵循针对性、经典性、全面性、合理性原则

1.书目对象的针对性

书目对象是大学生,所选书目必须以大学生的所需为出发点,当代大学生渴望知识的欲望强烈,而不像中小学生只是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的启蒙,大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以及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注重专业,可以设定“专业书屋”专门收集专业书类,提高专业能力。其次当代大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难免出现过激思想,所以在必读书目的选定上需要着重注意所选书目思想上的正确性和乐观性,尽量直接帮助科学世界观和完美人格的塑造[3]。书目应针对其特点,做到程度适当、深浅适宜、量力而行。而且根据其书目对象的法杖特性欲层次不一还应该遵循正面教育原则,也就是书目内容应具有强烈的正面导向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对于那些格调不够高,正面吸引力不够强的作品均不宜入选。

2.书目内容的经典性

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能流传至今都是经历了两大考验,一是时间;二是读者。因此,经过文化积淀作用,历久而弥新的名著,由于蕴藏丰富淳厚的内涵,常读常新,它就有了经典性。

3.书目内容的全面性

书目的选定应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并存,科技与人文有机结合以确保其完整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我国文坛四大名著,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概貌,这四部就是历史的、民族的、人文的经典,我们不能不选。宗教作为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应该让我们大学生去认识了解它,既然世界上有那么多地区那么多人信仰它,既然它能作为一种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存到至今,就说明其中一定有它的合理成分。当然,我们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但我们的学生全面的了解世界文化的渊源也是应该的。经典性的体现于把我层次面很多,在编制书目时我们应该慎重把握应该综合考虑。

nlc202309011706

4.书目的结构合理性

现代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即知识渊博、视野开阔、融会贯通、兼收并蓄的通才。书目的合理性也是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学科内容选取上主次分明、搭配合理;其次是文献数量与各科配比上安排合理恰到好处。虽然之上说来简单,但是因人、因校、因地而存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的困难[4]。现代教育原则是,着眼整体,着眼未来,在学科内容选取上以人文科学为主、兼顾科技;以中国文化为主、兼顾世界;以传统经典为主,兼顾未来。

因此,“必读书目”在选取上,首先,专家教师能够从全局把握书目的内容,使其更具教育意义;其次,教育管理人员能够从实际操作方面,对“必读书目”实施进行指导,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必读书目”的重视程度;最后,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必读书目的确定,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喜好,对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还使必读书目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二)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教育指导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

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系统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真正的懂得,接受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读书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大学生,读书除了知识的获取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无论阅读必读书目还是其他书目,只有思考才能充分地获得价值。本着获取知识获得智慧的目的,不用单一的去阅读那些经典名著,学术专著,休闲娱乐书籍,只要你能够选择性的吸收精华,同样是不错的。阅读书籍,本就该广泛涉猎。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心态浮躁,既需要阅读好书籍来调节,同时也老师的精心指导,二者互相促进。高校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高校可以定期开展 “读书月”,讲座等活动,开展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的讲座,介绍书目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意义,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书目[5],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调动同学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读好书。让大学生能在繁华热闹的社会中,学会修身养性。

(三)完善“必读书目”实施效果审查制度

1.成绩考核

(1)多数学校采用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系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2)学生应在《必读书目》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3)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必读书目》中选读8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4)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5)各学院应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教务处将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学生所在学院应督促其利用课余时间重读或另外选读。

2.组织管理

《必读书目》应是为常规教学任务之一,有学生所在系负责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具体指导和考核。考核成绩通过者,取得相关学分。教务处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统一进行网上成绩录入、成绩单打印和留存。同时编写专业“必读书目”阅读指南,其中包括,书名、目录、本书的精髓及概要、本书的价值及简要评析、拓展延伸阅读等内容。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 “必读书目”的实施现状,总结出“必读书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课题项目】

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师范生‘必读书目’阅读指导与管理评价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远成,尹季.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与管理评价[J].教育探索2005,(11):19.

[2]张玉斌.50部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郭齐勇.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6.

[4]黎平辉.论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转变下高师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69.

[5]陈芬萍.《课程与教学论》学业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考——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视野[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6):58.

【作者简介】

曹宇巍(1982— ),女,黑龙江鹤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赢(1991—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

上一篇:期货公司合规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与挑战分析下一篇:成本会计上机考试小抄(选择、多选、判断)

本站热搜